爱是班主任老师的天职

2022-12-18

第一篇:爱是班主任老师的天职

爱,老师的天职

爱,教师的本职 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的本职。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理和自控能力,所以他们比较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懂得,对于那些缺乏生活阅历、没有自治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是多么地需要教师的爱抚和关照。

爱,要爱的公平。教师爱学生,就要热爱所有的学生,没有什么界限,也没有什么等级,更没有偏爱,没有私心。不能因哪个学生长得可爱、伶俐一些就过于偏爱,不因哪个学生长得不好而不理不睬,不可以凭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听不听话,就简单的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给以不平等的待遇。这样,会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更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曾读过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当然,我们都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伴随着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学校班级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甚至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失去了同龄人应得到的一切,有时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爱的召唤,使孩子们有了热情,也愿学了。我想,什么是爱,这就是爱。而且这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爱。这种爱,也正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责任心的源泉。

宽容与包容,是对学生的另一种方式的爱。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在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是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当然也会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我们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这些小孩子,却有可能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我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也就要求我真正做到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纵容他们。

用一颗充满爱的心来帮扶每一位学生。低年级的小学生就像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地培育,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作为班主任要全面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游戏,从生活习惯到思想品德,都要细心地扶持,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通过热心地引,细心地扶来体现的。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碰到的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他们的人格心灵。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外,重要的是还要对那些顽皮的儿童有更细心的扶持,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正面引导,使之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对学生的关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因此,恰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和批评,可以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老师的“爱”里健康成长。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成绩不够突出也要鼓励,以巩固和发展这些萌发出来的好的表现,促进他们奋发向上。但表扬要实事求是,要有现实的良好表现,要着眼于一个人的发展、进步,还要考虑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情绪,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当然,适时的批评能够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认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批评要弄清事实,要慎重和恰当,不能主观主义,随随便便,不讲分寸。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并非只有一种方法板起脸孔训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讲究艺术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样,在“严师”面前他们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会真正的理解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师德的灵魂。为师者,应当以尊重,平等和真诚的爱去打开每个孩子的心灵之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自己教育的遗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

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

第二篇: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读李春义《教育教学随笔》有感

茨沟小学:邱炎梅

最近,在教学之余阅读了李春义老前辈撰写的《教育教学随笔》。 结合自己的班务工作,我认真阅读了教育研究篇中的《班主任工作》。这部分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三、对班主任的要求。

四、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我仔细阅读了

二、三两个板块,发现在这部分内容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热爱、关爱、爱护等,“仁爱产生仁爱,野蛮产生野蛮,这是真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爱,让顽石开花”等思想,从字里行间足以看出“爱”在班主任工作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经过九年来的学习和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秘诀。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认为: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孩子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交友情况、脾气性格等方面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

3、爱就是责任。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责任引导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明辨是非黑白;有责任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

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只有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爱学生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更是保证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一如既往、倍加努力的去做到爱学生,做他们的好朋友、知心人,用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用爱架起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将爱的阳光播撒到每个孩子心里!

二0一六年九月

第三篇: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金钥匙

梁芳芳

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深深感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受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用无私的爱浇灌学生的心灵,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一、爱学生

“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

像慈母一样爱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母爱”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她给予子女的是真诚的、无私的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应该具有这种爱,当学生需要的时候不惜一切地倾注,时常提醒自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像严父般爱学生,使学生有敬畏感。母爱是倾心的,无私的,但是有时不免偏爱、溺爱。作为班主任要取其长、弃其短,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有时要给予的是严父般的爱———不露声色的、蕴藏心底的爱。

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使学生有亲近感。作为班主任还应该同学生交朋友,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学生,使学生有亲近感。

二、常沟通

我们也许常常听到同事这样埋怨:“教不了”、“真难教”等等。也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千般宠爱集于一身,所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他最柔软的地方,所以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的有点和爱好,“投其所好”和学生耐心沟通。

班里的学困生王晨杰同学,一直是不完成作业,上课不用心听讲,爱搞小动作,想起来真是头疼。但是我没有采取说教的形式,而是多花点时间和她谈心,她因为完不成作业心里也很惭愧自责,只是她是管不住自己,自制能力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她,我对于学困生在班里是这样说的:“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爱老师爱学习的,只是有时候自制能力差一些管不住自己。但是我相信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你一定会战胜自己管得住自己,终有一天你会认认真真地听讲,交上来工工整整的作业,我相信你们!每一位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是值得老师心疼的,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在我的鼓励下,学习好的同学更加努力学习了,学习不好的同学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同学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我们班的同学在我的引导下,基本上没有不完成作业的,而且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很令我欣慰。

三、多鼓励

有人说,名师出高徒,名师名就名在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也有人说,严师出高徒,严中有关爱,爱中有原则。我们不能说批评学生一定不对,但是过多的批评学生只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比如有些老师爱用“傻子”“、弱智”等等很残酷的词语辱骂学生,对于这种现象我很是痛心。我们完全可以对学生和蔼一点,对学生多一些微笑和关爱。人的智力有的是天生的低一些,对于这些智力低下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健康地成长,积极地学习,乐观地生活。我们要鼓励这些先天智力因素差一些的孩子,用心学习,乐观地生活!我告诉同学们:“社会需要不同行业的人才,并不都是需要高材生,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将来长大后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会工作在不同的岗位。我们现在只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学习知识就可以了。对于学习落后的同学,我们学习好的同学不要看不起他们,不要孤立他们,大家在一个班集体里生活,就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是值得尊敬的。笨鸟先飞,我们学习落后没关系,我们只要认真学习,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将来一样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我们班再没有歧视学困生的现象,也没有了学困生自卑的现象,他们平等地开心地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们班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比如:课堂上全班同学踊跃的回答问题,以前学困生不敢举手,怕被同学们笑话,如今即使答案不正确的同学也敢于尝试了。课堂上对答题错误的学生,我会说一句“:你再考虑一下,看看是不是哪里没有想到?相信你会做出来的。”“你真行,继续努力!”“我真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虽然这些话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就价值千金了。因为学生在乎老师点点滴滴的评价,所以,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给学生们搭好桥铺好路,让学生们积极、健康、自信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小学班主任论文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对班主任工作的点滴见解 清远县白沙镇中心小学

苏燕飞

我最喜爱的一首歌中唱到: 爱是love,爱是amour 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

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不知不觉的,我已经成为一个小学老师十个月,和心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了296天了。这296天是我从小到现在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我作为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用我的一颗心爱着他们,同时收获了38倍的爱心回报。我用爱心呵护着孩子们,他们用爱心温暖和鼓励着我。反思自己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我越来越多的想法是:我们当老师,不要去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去做个“养花护草的园艺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爱和宽容。要注重用爱心育人,注重尊重学生的身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承受学生的叛逆,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用宽容和爱心,去呵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留存空间,要知道老师的爱心是学生心灵这朵花儿绽放的机会,是沃土,是营养。

一、爱是一种宽容

“严是爱、宽是害”被许多班主任奉为带好班的准则,因为“严师出高徒”,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年难露一次微笑,这种严肃的表情加上严厉的工作措施(尤其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使得学生看见班主任如老鼠见猫,不是战战兢兢,就是溜之大吉,这种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卑或自大、倔强或脆弱、胆小或恐惧的心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等方面都是多样性的,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又怎么能以整齐划一的严格标准来操作实施呢?

曾读过一篇讲述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一天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我认为,陶先生的成功恰恰都在于他有一颗宽容的爱心。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的宽容,最能引起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下意识地改掉自己的毛病。因此,带着爱心与宽容心走向学生心中的老师,必将成为最成功的教育大师。 二,爱是“端平的一碗水”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单纯,活跃多变。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深入实际,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要与学生平等相待,民主相处,以微笑的面孔出现于学生眼前,把学生作为一个“小大人”,使之处于民主的主体地位,真正沟通交流。

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再加上种种其他原因,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时候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更不能特别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等等。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比如在学期结束时,一定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授予固定的几个学生范围内,而是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都能看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在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并生根发。

三、爱是一种理解

理解是产生爱心情感的前提,一个微笑,一个表扬,一句祝福,一个眼神,都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真正的教师威信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一言一行中的潜移默化。所以我经常走下讲台,和学生做一回同桌,和学生讨论共同的话题,和学生谈趣事,拉家常。这样,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便在无声无息中得以提高。爱心是一剂融合师生关系的良药,对学生一味弹压而缺乏爱心的班主任,难以造就一种生机勃勃、民主和谐的班风导向,也不会造就一个具有凝聚力和良好氛围的班集体。

在班上,常会有这样的一些孩子,由于环境、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一切感到无所谓„„班上就曾经有过一位小男孩,表达能力极好,也挺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愿写作业。我接手此班后,发现他缺乏激情。为了帮他树立信心,我请他担任小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作业。大概是他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开始写作业,但仍不能按时完成,我却故意不知。几天后的一次班会上,同学反映此事,我装出惊诧的样子,深表不信。同学把他的作业送上来,我看了以后,说:“老师对他一向很放心,今天可能由于什么特殊的原因没有完成吧!”我瞥了他一眼,只见他两行晶莹而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从此,他的学习更加努力了,最后,还被同学一致推荐为“三好学生”。

正是这种“信任”深深地刺激了学生的心灵,鞭策着他们的行动。其实,我常常觉得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应该是广泛的,绝不能把差生冷落到一边,而是要让其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从内心深处迸出进步的火花。 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尖子生 竞赛,我抱者很大的希望让我班的四名选手参赛,可成绩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优秀,,我当时有点失望,这四名选手当时的心情也很低落,但当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时,我发现我不能保持沉默,在整个班级同学面前我说:“我代表全班很感谢这次参加比赛的同学,我要在这里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这次虽然没有得奖,但我觉得你们那种刻苦拼搏的精神远远胜过那张奖状。不要难过,我们终究会赢的!”全班响起一片掌声,其它同学向参加演出的同学投去的不是鄙视而是感激、激励的眼光。在后一阶段,无论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整个班级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积极,并且多次获奖。我想,这些成功正是由于理解。因为爱心,师生互相理解;因为理解,师生互相期待;因为理解,大家共同进步;也正是因为理解,师生关系进一步团结融洽。因此,理解也是一种教育。

四、爱是一种心境、一种崇高的工作境界

爱心,是当教师的一种心境,一种涵养,停留在我们脸上的笑意是宽容,永驻在我们教师心田的是爱意,这就是包容着博大、精深、深厚而永久的教师人格的爱心,这种宽容是教育的精湛艺术,这种爱心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文关怀和熏陶感染,这种爱心能触摸到学生灵魂的深处,能激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让他们对成长经历,对学习有最深刻的切肤之感。 我的感受是,老师要敞开自己的胸怀,去承认、去接受、去容纳学生身上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带着您博大的爱去认识他们,去帮助他们,去转化他们。只要老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真诚地面对每个学生,那么,教育的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我们经常说“教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我认为老师应该去做“一条河”才是最恰当的选择──既有“量”又能“容”。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宜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为路灯、以清明的才智做护栏,惟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虹桥上面才会自然而然地对生活、对学习产生积极而热烈的情感体验。 爱心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学生的心;爱心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爱心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心中萌芽。身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让我们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吧。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可见,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只有心中充满爱,我们才能培养良好师生的关系,从而在每个人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并生根发。 让教育充满爱,让世间充满爱!

第五篇: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班主任工作案例

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

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案例简述

韩某家庭条件较好。开始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毫不忌讳的玩弄他的手机,被我批评后只是放进口袋并未表现悔过的样子。

某下午,自习课,突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是他又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其实从和班里同学的谈心交流时我早就了解到他的手机是从不离身的,他也有很多的过去学校的朋友,他们从早到晚总是用手机聊天交流。我感觉他如果能改掉依赖手机的习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应该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因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恳切地长谈鼓励他,试着让他走出虚拟的世界。一开始,他还算配合下决心试着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一天他又把手机带到学校,仅仅坚持了两天!我与其家长交谈时发现,他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在以后和他家人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闹情绪为发泄和争取的途径,而每次也总是以他的胜利为终结。于是,在一次又一次过激行为中他尝到了甜头,而脾气却越来越激烈暴躁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学生都不是一天就长成这样的。所以我认为要使像其他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和行为习惯上有改变,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90后的学生出生在计算机虚拟技术日新月异的90年代,长在知识大爆炸的21 世纪。他们面对电脑电视机的时间甚至比面对父母的时间还要长。我要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少年。

对于他这种脾气倔强的学生,我认为不能指望强行把他的脾气扭过来,扭是扭不过来的。我们有时候应该不动声色,有时明知学生这样下去会碰壁,也不加阻拦,而是默默关注。等到学生吃到苦头之后,暗中加以帮助或点拨。

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多作鼓励,激励他内心的善良本质,让他拥有一颗博爱心。当他做了好事时,应及时加以表扬奖励。在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受到表扬、关注。总希望自己成为焦点,他们不管自身能力如何总想在班级管理中出谋划策表现自我。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我时常会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让他们去负责班级中的一些事情。在我的想法中,放手让学生去处理一些事情,一方面是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有利于改善90后学生普遍的存在的遇事冷漠、过分自我、追求个性的问题当然学生处干青春涌动期,难免会产生错误。对学生所犯的过错要帮助其分清错误的性质,防止学生累教累犯做到谆谆诱导,对有些学生把教育说服当耳边风,要让他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在校纪校规的允许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通知学生的家长配合好老师工作。

90后的独生子女们,是一类很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他们创新、他们敢于表现。他们骄傲、它们叛逆,他们个性张扬。如何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舞台,这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个必须要去面对且永不过时的课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澳洲旅游签证需要多久下一篇:暗示将放弃感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