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重在建设。

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篇1:

从世界改变中国到中国影响世界

开放是“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表明中国推进开放历程的不变信念。开放说到底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如何看待二者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二者的互动关系的新变化?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

《领导文萃》:武教授,首先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说“世界改变了中国”?

武力:众所周知,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是在外部压力下进行的。从17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到今天,可以说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在内涵发展的同时,在外延和空间上不断全球化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资本主义阶段(17~19世纪),帝国主义阶段(1900~1945),后帝国主义阶段(1945~今天)。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也在发展和成熟。对外而言,第一阶段,资本主义依靠武力和商品向外扩张和建立殖民地,是“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阶段;第二阶段,殖民地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列强依靠战争来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并最终失败,两次世界大战之惨烈教训了世界人民,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与对抗、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要求,都对资本主义列强构成了强大的挑战和威胁,迫使列强尽管对外仍有局部战争,却不敢再单纯以战争手段来欺压和掠夺其他国家。对内而言,为生存和发展而被迫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则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都是新中国发展模式形成和演变的外部条件。

而中国从1840年开始与资本主义列强正面接触到今天的170余年里,其经历也是痛苦而曲折的:作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受害者和中期帝国主义战争的牺牲者,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又面对朝鲜战争、台海危机、越南战争、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冲突的威胁,必然对国家安全问题十分忧虑和不安,存在着强烈的防范心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近代以来所形成的民族“危机感”,在1949年以后并没有消失,而是表现为对国际上的危机仍有着过高的估计。因此,中国不仅要进行工业化,还要“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哪怕这种非均衡的发展代价很高,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就像著名的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所说的:“反抗更先进的国家的入侵——素来是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的和最强大的推动力,其重要性至少与利润动因等量齐观”。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国防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和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平与发展已经明显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才由对抗为主转变为合作为主,并找到了一条可以与资本主义世界并行发展、吸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文萃》: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中国的哪些变化?

武力:从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诞生到19世纪末,是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商品向外扩张和建立殖民地的阶段。对于这些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殖民主义扩张阶段。在欧洲18世纪工业革命前,受生产工具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世界各地的交流是有限的,但是到19世纪中期,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都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所固有的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使得它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加速积累,只有广阔的国外市场,才能使资本家尽可能压低工人工资和消费而又不至于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因此开拓海外市场和寻求殖民地及人口和商品的“出口导向”,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特点。在19世纪上半期之前,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制度只是在少数几个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广大的世界其他地区还可以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市场空间,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供给大于需求)、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市场和资源)的矛盾还不突出。但是到19世纪下半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扩张,世界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而此时崛起的德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就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市场。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辛丑条约》中的表现以及随后爆发的日俄战争,即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代的结束。

在整个19世纪,如果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第一次正面冲突,那么随后的60年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政府对资本主义采取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战略,无奈这种移植技术不变制度的战略却导致了国家不断衰落和解体,并终陷困境。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前的50多年间,中国面对内忧外患,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下,试图将发展近代工商业依然包容在原有的封建政治体制之内,采取了“官办”“官督商办”、限制民间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对于政府经济职能,也是采取改革局部、维持整体的政策,其标志就是“洋务运动”。中国为什么会在50多年的时间里,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依然执迷不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仅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呢?这是与1840年以前传统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和由此形成的观念分不开的。

《领导文萃》:在帝国主义阶段,外来侵略和无产阶级革命对中国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武力:从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国力大增,资本主义开始进入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资源和市场瓜分完毕并不断重新瓜分的阶段。这种以战争的形式、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为掠夺对象的重新瓜分,导致由局部战争演化为世界大战,而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不到20年(如果从1919年巴黎和会算一战结束,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作为二战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时间和死亡人数都大大超过了一战。其间还爆发了严重的世界性的1929年经济危机。这些都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的严重弊病,“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的结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即依靠武力来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的时候,社会主义作为制止这种资本主义灾难的一种新生力量应运而生。如果从世界范围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化只是在少数几个国家得以实现,而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奴役下,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处于主导地位,资产阶级也没有获得统治地位,一句话,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还没有在这些落后国家建立起来。在这种状况下,当帝国主义国家发动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市场的世界大战后,因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又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代表,因此,无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革命就必然包含有反对和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这也是列宁为什么将帝国主义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将帝国主义时代的民主革命纳入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范畴的原因,这一点也被历史事实所证明。

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就自然被社会主义革命者所利用,从而掀起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就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利用俄国战争期间国内矛盾的激化和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不满,迅速进行了“十月革命”。可以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虽然内部条件是人民对沙皇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抛弃,但是从整个大背景来看,却是广大人民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这是一个“恶”的制度,不愿意再建立这种制度。同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那些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建立起来的国家不算,凡是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被侵略、被压迫者,都是由民族、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其说是因为资本主义充分发达基础上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如说是因为这些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受害者,这些国家的人民不愿意再选择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浪潮,即反映了这种现象。

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既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向更高层次的演进,也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选择,而是那些作为帝国主义受害者的国家和人民的另一种选择,即在许多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对另外一种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因此,除了选择时的预期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看,20世纪建立起来的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作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显示出原来所预期的超过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如果说以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作为这个阶段的结束,那么中国在这个阶段则是处于倍受欺凌、社会动荡的危亡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被推翻,中国名义上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这个政权却把持在带有封建性质的军阀手中。以“巴黎和会”中国政府“丧权辱国”为标志,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比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和资产阶级“共和制”更有效的制度。在这种背景下,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也最终促成孙中山“以俄为师”和国共合作。但是随后因背叛孙中山和民主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却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内部侵蚀,和来自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反抗。

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其独裁统治不仅遭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和农民的反对,也遭到了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对,因此在抗战胜利后爆发的内战中,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很快被中国共产党打败,并赶出大陆。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

《领导文萃》:那么,战后出现的两大阵营和美苏冷战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哪些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呢?

武力: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苏联的诞生,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则是导致了一个强大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及众多国家的独立。对于战后这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一方面大力推行“冷战”和局部“热战”以遏制“共产主义”蔓延;另一方面,则不得不在国内推行改革。对于中国来说,在战后,美国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采取了支持腐败的国民党政策。随后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明确表示阻止新中国政府解放台湾。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过去的历史经验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功,我国也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朝鲜战争则加剧了中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敌对。这种敌对,使得本来就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中国共产党,自然在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以后,迅速选择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从政治上看,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政府的强大,不仅表现在没有任何政党或组织能够在政治上独立或制约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和权力;还表现在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具有坚实的基础。就社会各阶层来说,人数最多的农民,经过彻底的土地改革,不仅过去在政治上可以与基层政府抗衡的士绅阶层已经消失,甚至连可能对中国共产党不满的小地主和富农实际上也被消灭了。农村中不仅形成了清一色的个体农民,而且基层组织的领导者(乡村干部和农会领袖)也是革命的获益者,不仅其财富,其权力和地位也来自中国共产党。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支持者。从城市看,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在就业、工资、劳动保护和保险方面确实大大改善了他们的处境,他们自然要拥护这个从农村来的、自称是他们阶级的政党。至于所谓的资产阶级,经过日寇和国民党政府的摧残和战争的破坏,到解放时已经衰落,又经过新中国政府整顿市场、限制政策以及“五反”运动的整治,到1952年底,不仅在政治上和舆论上没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地位,在经济上也远不能与国家抗衡。

从经济上看,旧中国强大的“官僚资本”为新中国建立强大的国家资本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敌产,控制了金融、重工业、现代交通通讯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另外,在建国初期,受战争和国民党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市场混乱,为了保证供给和稳定市场,国营贸易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控制了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在对外贸易方面,西方的封锁和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国营外贸企业在“统制外贸”后形成垄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投资方面,政府也成为现代工业和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这一方面是因为可能成为投资主体的农民太穷、资产阶级元气大伤、外资不能进入;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发行“公债”、控制信贷和限制资产阶级的结果。

至于当时在国民经济中占很高比重的小农经济(约有一亿多户),不仅因为规模小、经营分散,无力与市场和国家抗衡;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土地改革所实行的无偿的、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法,动摇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本来中国传统社会这个观念就很薄弱),已经将国家的权力和意志铸入了农民的私有土地。特别是人数众多的、在农村掌握基层政权的贫下中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既得利益者,在统购统销和合作化面前,不仅无力、也不愿意反抗。

1953年中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后,资金和物资立即捉襟见肘,要么放慢工业发展速度,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这在今天看也未尝不可,甚至可能从长期看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但是当时根据历史经验和理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却担心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中国再次成为“鱼肉”,因而不愿意放慢工业化速度;要么尽可能地将剩余拿到国家手里,压低消费,并采取行政办法配置资源,使投资向重工业倾斜,加快工业化步伐,而后者就是苏联的办法。因此中国在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其发展战略就是以应对未来战争为目的之一的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和实现赶超。

《领导文萃》:为什么说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观的提出是中国确立对外开放和经济均衡发展基本国策的重要条件?

武力: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及随后形成的中国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浪潮,使得中国的国际环境大为改善。而战后经过50-60年代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和反战运动,使得武力对抗越来越为和平竞争所取代,世界大战或者针对中国的大规模武装入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这种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既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原来的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再依靠原来的对外扩张和重新以武力划分世界市场来推进本国的发展,不得不将其发展重心和注意力集中到国内和依靠技术进步来占有世界市场。

中国1978年以后的对外开放是建立在两个重要认识转变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两个重新认识和判断,就不可能有对外开放。

一是对社会主义的判断。社会主义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和合法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可以比资本主义创造出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曾经说:我就不相信,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不能取到副食品,如果结论真是这样的话,那就请蒋介石回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革”期间“四人帮”的破坏,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1977年1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主席希尔和夫人乔伊斯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9月16日,在听取吉林省委汇报工作时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思和重新界定,使一切“左”的阻碍改革开放的论点都失去了合理性。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文革”灾难的反思这个大背景。

二是对战争问题的认识。仅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对开放来说还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如何认识国际形势的问题。从列宁1917年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起,战争的阴霾就笼罩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头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也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印边界战争、中苏边界战争,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前期,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的威胁下,50—60年代威胁主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60年代末至70年代威胁则主要来自苏联。当然,这也与我们自己的某些“左”的错误政策有关系。实际上,从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以欧洲为代表的和平力量也越来越大,世界性的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西方长达20多年的敌视和封锁,1975年越南战争的结束,都说明中国的国际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能否正确认识这种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变从列宁、斯大林时期就形成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积极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加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再次做出了重大决断,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主流的观点。

1985年邓小平回忆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

正是根据上述两个重要认识和判断,认识到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认识到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认识到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才使得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实现了经济转型与和平崛起。

《领导文萃》: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扩大开放和加速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

武力: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为代表的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呈现出美国独大和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同时,在经济方面,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科技带来的信息革命大大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也导致了以金融深化为特征的虚拟经济的繁荣。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经济逐步形成了新的增长格局,那就是:新兴市场国家逐步成为全球主要制造基地,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资源富集团国家成为全球初级产品主要提供者;国家资本市场也形成了与上述对应的环流关系。这种由“主要制造基地”、“主要消费市场”和“初级产品主要提供者”三大板块构成的新国际分工形态,使生产与消费由不同的国家和经济体实现,即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物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脱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依赖其经济技术领先地位尤其是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金融优势,在国际资本循环流动中聚敛起足以支撑其作为全球消费市场的财富,把持了世界再生产过程既作为终点也作为起点的消费环节,从而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自1992年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两个利用”战略,并不失时机地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而使中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1992年到2012年,尽管其间经历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但是中国的对外商品贸易总额却从1655亿美元增加到38668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跃升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经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占世界经济的总量也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12%左右。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更是达到30%以上。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反映了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失衡,国际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即胡锦涛所总结的四个特点:一是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二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三是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四是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由新兴市场国家参与的20国集团峰会取代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即是例证,中国已经成为20国集团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成员。但是,正如胡锦涛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时所指出的那样,应该看到,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会有所变化,但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政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职责会有所强化,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国际货币多元化会有所推进,但是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会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基于上述判断,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上述国际形势下,中国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继续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增强我国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的对策。与此同时,我国提出还要推进20国集团的机制化建设,将其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使之“从协同刺激转向协调增长,从短期应急转向长效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划。”

《领导文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中国在影响世界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武力: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中国也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也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增加到6070亿美元,从世界第13位上升至第2位。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38位,人均0.17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1元钱。2014年最高时达到39500亿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达到1029亿美元,是2002年27亿美元的38倍。到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已突破660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境外中资企业超过2.5万家。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将有超过5亿人次出境访问旅游。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国际经济、政治地位的大幅度提高,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人追求的中华民族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例如,2015年11月 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表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随后中国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而此前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将于2016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都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的行动见证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又如,2013年中国提出并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30%。“一带一路”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自西向东传播文明的路线。此后成立的金砖国家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也要开始在国际经济中发挥作用。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代表中国宣布:“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他同时还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所有这些都向全世界展现了和平发展的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诚意,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使中国站在了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新高点上。

作者:李然

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篇2:

和谐世界理念的系统构建

摘要: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重在建设。

关键词:和谐世界;软实力;系统构建

文献标识码:A

和谐世界战略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昭示了21世纪中国新的世界观、国际秩序观、国家安全观,是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全球大战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政治智慧、胆识和决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本文试图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精神和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的分析框架,对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理念作系统解析,阐释其内在义理,领悟其精妙韵味,体悟其价值情感和逻辑力量之美。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不仅系统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在全球化时代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用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国家的实力,既包括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和国防力量等硬实力,也包括核心价值体系、国民素质、政治经济制度和国际形象等软实力,是“硬”、“软”实力的有机统一。而且,当今世界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力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地位不断凸显。最早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学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S·奈教授。“软实力”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软实力”并不表示软弱。当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极,美国以其综合国力形成的超级大国地位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他国家无法企及与动摇。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其吸引的移民数、在美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数、美国的出版物、音乐制品、电子网址数、诺贝尔奖获奖数、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出口数上,均位居世界首位。另外,还体现在对于各种文化的包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们之间的诚实与信任。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把“软实力”纳入到国家战略中。“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行为要在世界眼光里具有合法性,必须通过自己的文化、价值体制和制度的力量来塑造和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否则就会使其国家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国际形象受损。在全球化时代,在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家发展必须重视“软实力”的打造和提升,否则将会在全球化浪潮中坐失良机。约瑟夫·S·奈教授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为例,“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击毙了多少敌人,而是我们的联盟扩大了多少”[1]。奈教授猛烈抨击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战争政策,认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并没有真正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反而使美国的软实力蒙受巨大损失,使美国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一些国家,甚至包括意大利、西班牙都在疏远美国。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充分展现在国际舞台上。但是,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中国文化实力与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还不匹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中离开中国不行;在世界经济中离开中国也不行;可在文化方面,情况就不是如此了,不仅中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还保持着巨大的逆差,而且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很难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2]分析中国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存在差别的原因,“首先在思想上我们还没有把文化影响力放到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层面,有的人还是把文化当作经济的附属品,还没有意识到文化影响力也能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资本’。文化软实力跟不上,会在国际交往中增加许多误解,不能让世界有效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和了解中国‘和谐文化’的精神,这种‘声誉资本’的缺失会增大改革的风险,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的国家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外国对华投资的质量,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向中国提供高技术方面的支持等。”[2]“其次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有些还不够,一些观点和政策还没有适应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理念,以致不能有效地在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外文化传播。”[2]要正确对待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类的普遍价值,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特征,真正体现“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征,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多样性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融合、相互共存、相互学习。“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不能绝对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把中华文化复兴简单地理解成为战胜或吞并其他文化;而是要努力壮大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有机的组成部分,使各种文明之间达到‘和而不同’。”[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世界”战略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和谐文化、和谐思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灵魂和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系统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系统,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强调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恩格斯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因而,“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3]。整体性精神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它要求我们把握实践对象的

“总画面”“总联系”,并在“总联系”中把握各部分的细节,把握各部分在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世界”战略理念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这一“整体性精神”。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同现代实践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相适应的,而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系统方法以系统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是运用系统来分析和综合事物,把对象作为多方面、多要素联系的动态整体来研究的思维方法。整体性方法要求人们从对事物属性、要素的认识进入到对“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进入到多向研究,从线性研究进入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钱学森是我国系统思维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由若干层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物质世界划分为宇观世界、宏观世界、中观世界、微观世界和渺观世界五个层次,通过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笔者试图借鉴钱学森的分析框架对“构建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理念作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系统解析,进而阐释和领悟“和谐世界”理念的内在义理和精妙韵味。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和谐世界的建设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

1.宇观层面——构建和谐世界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4月23日,胡锦涛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上作了题为《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具体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思想。他指出,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强调,建立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各国和平共处,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胡锦涛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也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中国人民真诚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互利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奏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并重申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据此我们认为,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

“和谐世界”的内涵极其丰富和深刻: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和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谐世界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和谐世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要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情的多样性。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精神来处理彼此关系,必须追求最大程度上的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安全,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天人合一”的精神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经济交往的互利互赢和国家主权平等,反对大国中心与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要超越东西方传统意识形态,同时,各国和非国家行为体都受到国际法的约束与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合理的、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就是和谐世界理念所推崇和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2.宏观层面的构建——和谐地区

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但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甚至基本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污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众所周知,和谐世界是由各个和谐地区所构成的。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倡导和推进“和谐地区”建设,先后提出建设“和谐中东”、“和谐东亚”、“和谐亚洲”、“和谐非洲”等战略理念,并积极实践和大力推进。由于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成功闭幕,在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共同文件中,六方重申要以和平方式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重申将认真履行在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其中,朝方同意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包括后处理设施;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验证。在第十六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构建一个政治上互信互存、经济上互利互赢、安全上互助互济、文化上互鉴互进的和谐东亚形成共识,中国政府为共建和平、繁荣、和谐的东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圆满召开并取得丰硕成果,确立了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非未来三年合作进行全面规划,进一步深化了平等互信、互利互赢的友好合作关系,彰显了国际社会追求和平和谐的主流,无疑有力推进了和谐世界的进程,也是我国政府推行“和谐外交”,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生动实践。只有通过建设“和谐地区”,才能使这些地区和国家处于战火、贫困、疾病等磨难中的民众早日走出困境,使他们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享和平与发展的成果。

3.中观层面的构建——和谐社会

中观层面的构建主体特指当今国际关系最主要的行为体即主权国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措施,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使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党领导下社会共同建设六个重大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此,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二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三是要建设强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四是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针对当前影响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决定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提出多项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力促社会和谐。

4.微观层面的构建——和谐组织

社会是由若干组织所组成的社会有机体,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包括城市、社区、政府机关、企业、文化教育团体和社会的各个单位部门。这些组织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基层,要健全社会组织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通过推进和谐组织建设(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等)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和谐组织建设要求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学习型组织里,学习不仅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提升组织文化品质、增强组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谐组织建设在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高校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内外部形势。当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一些影响校园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办学经费的短缺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问题,形成特色及竞争力的问题,校内组织机构的调整及权力配置问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问题,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问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评聘问题等等,这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处理不好会造成高校“本体性”的失落和“价值危机”的发生,由此对高校发展造成危害和破坏。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一切工作,把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发展,特别是内涵发展的思想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对于高校而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各种要素中,由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和谐与思想和谐,是更高层次的和谐,对和谐校园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依据自身条件和优势,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制度和管理制度,寻求有利于形成自身办学特点,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机制和路径,才能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强化微观层面的和谐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基础性工作,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毫不懈怠,不断推进。如果不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组织,而奢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异于痴人说梦,所谓构建和谐世界更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5.渺观层面的构建——和谐个体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任何社会历史存在的首要基础和前提。从哲学上说,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4]“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4]“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4]渺观层面的和谐个体的构建主要是指生命个体自身的身心平衡与和谐。这是因为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即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即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利益多元化、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拥有量越来越多,但精神生活反而越来越沉重,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和信任,人们的心灵因寻找不到家园而疲惫不堪,对此我们要不断地提出心灵的拷问和价值思考,去探寻心灵的归依和生命的意义,-去探寻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去探寻人的幸福、和睦。构建和谐个体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最终形成人人促和谐的生动局面。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德行”的有机统一,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身,用优秀文化提升自身,用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涵养自身,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从而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成为拥有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必须不懈追求、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重在建设

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必须不懈追求、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重在建设。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结果,而且是一种方略、做法、

机制。我们不但要研究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诸领域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而且要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和互动。不但要把建设和谐世界作为一个系统,在广阔的领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以推进,而且要明确立足点,把握出发点,抓好着力点。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立足点。中国要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必须立足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又好又快地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其次,建设和谐地区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出发点。要积极奉行和谐的外交政策,建设和谐周边,为我国的科学、和平、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这其中尤其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稳定大业。

再次,建设和谐的大国关系、“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着力点。要进一步增强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与战略对话,增信释疑,避免拉帮结派与零和博弈,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要利用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尤其要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以国际法和国际多边制裁来有效威慑威胁世界和平、破坏和谐世界的国际不法行为。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世界。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团结向上,共同前进,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收稿日期:2007—02—08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B720009)作者简介:顾瑞漒(1953—),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参考文献:

[1]丁元竹.“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J].新华文摘,2007(1):115—116.

[2]张玉玲.打造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文化实力——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N].光明日报,2007—01—24(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4]王健.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N].光明日报,2007—01—23(9).

(责任编辑 铉 云)

作者:顾瑞漒

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篇3: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摘 要: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 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探讨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 。深入剖析了“和谐世界”思想的精神蕴涵: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 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 同利益;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 。概括指出了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思想创新性和文化包容性的特点 。

关 键 词:胡锦涛;和谐世界;和谐社会

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指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 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胡锦涛在国际舞台首 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莫斯科,“和谐世界”作为中俄两国间 的共识,被正式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 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对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引起国际社会的 高度关注。今年2月7日,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再次提出推动建设和谐 世界的主张。此外,这一时期,胡锦涛还提出建设和谐周边以及和谐地区等主张。和谐世 界思想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和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 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当前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意义。

一、 “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 “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外交上的延伸和拓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两个和谐”思想建立在对时代特征、世界发展态 势和中国国情科学判断基础之上,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关系,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理论创新的质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两个和谐”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 也是实践发展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妥善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 的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和谐社会,就 是社会各个子系统和各种要素间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社会,就是人人都能自由、平等地发 展,人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的社会。内政与外交是统一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随着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深化,我国同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内政外交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统一起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形势统一起来,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思想,是我们党执政 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拓展[1] 。 另外,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团结和睦的国际环境为保障。把自身的发展与人 类共同进步联系起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有利于用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 又有利于通过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仅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而且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和必要保障。

2. “和谐社会”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一个 拥有13亿人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参与和努力 必然会对构建和谐世界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在国际社 会中大力倡导和弘扬和平、安全、发展的外交理念,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发展和谐共处 的外交关系,为构建和谐世界积极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 迈向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立足点。要建设 和谐世界首先必须要实现中国社会层面的和谐,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必将 为人类社会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增添新的内容和动力。反之,如果我们自身都不能实现社会和 谐,当然也就难以影响和推动其他国家和我们一起共同构建和谐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 ,注重解决中国国内的现实矛盾,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应 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一个民族化的进程,同时也 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中国是在与全球化紧密联系的进程中实现现代化的。因此说,对于当 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必须要用一种国际的、全局的、战略的视角来思考和推动,中国只 有通过改变自己才能逐渐影响和改变世界,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本身就是对构建和谐世界 的最大贡献。

二、 “和谐世界”思想的基本蕴涵

1. 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H T]

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国家平等是 指国际上的各个成员国,不论大国小国、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制度如何,都是 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国家主权地位一律平等,各国人民都有权力决定和处理各国的内部事 务,都有平等参与和决策国际事务的权力。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维 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 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与和平共处原则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 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纵观世界形势,在威胁世界安全与和 平的诸多因素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以单纯确立符合自己国家利益要求的“世界新秩序 ”和所谓的“民主计划”为目的,而实行的各种霸权主义行径,践踏了弱小国家的利益,违 背了和平共处的原则,严重威胁到国际关系的民主进程。和平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要 求,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 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 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

2. 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同利益[H T]

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兼顾世界利益、坚持独立自主与加强国际合作之间的 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 对外政策的基准和依据。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需要有效捍卫本国的国家利 益。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国家间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共同利益与人类的整体利益日益凸显。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发 展目标的一致性成为国际合作的基础,也为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了契机。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 的统一。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以及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性,但这些差异并不能完全构成国际间在各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障碍。构建和谐世界,必 须要在取得国际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拓展各国间的共同利益,以广泛交流为媒介,以 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纽带,通过各国政治领域的主权平等与和谐相处、经济领域的互利共赢 与共同发展、安全领域的加深互信与相互合作、文化领域的相互尊重与取长补短、环境领域 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应对[2],实现各国间的互惠互利与和谐发展。

3. 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 繁荣

对于人类来说,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发展国家经济,要把其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 通过采取符合国情的各项管理和改革措施,来发展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同时,还要按照互 利共赢的外交宗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优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 合作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 争,推动国家经济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冷战结束 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正在向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 代的两大主题。2005年底,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表了一份独立的研究报告《人类安全报告》。 报告显示,世界武装冲突的数量在连续增加了50年后,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世界范 围内大幅度减少,且持续至今。与1992年相比,2003年的武装冲突数量减少了40%,种族灭 绝等大规模屠杀平民的事件减少了80%。全球唯一有所增加的暴力活动是恐怖袭击。但它对 人类安全的威胁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2006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 难民状况报告指出,近25年来,由于国家之间的冲突日益减少,国际难民的人数降到了历史 上的最低点,为920万人左右。1992年,这一数字是1?800万[3]。可见,在各国人民 的共 同努力下,世界正在朝着一个比较乐观的方向发展,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的目标是可 以实现的。和谐世界应该是各国家、各民族普遍协调和持续发展的世界,让人人都能充 分享受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当前,造成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就是各国间发 展不平衡、发展不迅速、发展不和谐的问题。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核 心问题,实现和促进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当然,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各民族、各 国家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基础上的各国家的和谐发展, 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的发展,它应该是在提倡保留民族文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 前提下,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 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体现发展多样化的统一。

三、 “和谐世界”思想的基本特征

1. 现实针对性

从国际的角度来说,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人类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 严峻挑战。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强权政治、地区热点冲突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导致贫 富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全球化所衍生出来的不同文 明间的隔阂与对立一时还难以消除,此外,能源、安全、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存在,也都在 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有上述问题都需要各国家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 发展,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4]。从国内来看,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 会 转型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步入了“矛盾凸显期” ,这些矛盾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标的实现。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实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分析,把全人类的普遍诉求和中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针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胡锦涛继构建 和谐社会理念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 向作出的客观估计和科学展望,它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外交工作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 现实针对性。

2. 文化包容性

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各个国家的和谐共处,首先 必须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尊重并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谐世界思想在尊重各民族、 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平等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鼓励吸收和借鉴世界 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 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新时期外交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 美结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及文 明的包容心态和尊重精神,它对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多元化的共同发展和引领 国际关系的新潮流具有重要作用。

3. 思想创新性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它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提出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突 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实现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友好交往,打破外交僵局,中国提出了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 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国内 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在这一形势下,中国的对外政策也进行了重大 调整。在国际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实施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强调不以社会制度和意 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发展,主张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同各种类型 国家的外交关系,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从而也使我国的对外活动进入 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历史时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这一时期,小平 同志提出的在国际交往中既要着眼自身的长远战略利益,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利益的主张,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以及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5]。当前 ,在 对中国以往对外思想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胡锦涛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外交工作的 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思想的核心是和谐共处, 它体现了和平共处的意愿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与我国在外交上所一 贯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这一思想又突出强调了国际合作和协 调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实现国际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繁荣,在层次和内涵上较和平共处思想 又有较大发展,具有思想创新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金灿荣. 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N]. 人民日报, 2005-09-23(7 ).

[2]陈向阳. 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考. [2006-12-12]. ht 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5155671.html.

[3]周盛平. 人类正步入建设和谐世界的机遇期[J]. 决策与信息, 2006 (10):5.

[4]刘韦玮. 妨碍世界和谐的五大因素[J]. 科学决策, 2007(1):46-47 .

[5]赵青海.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和谐世界”新理念[J]. 半月谈,2006(16):12.

作者:于桂荣 古小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下一篇:基于金融创新的农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