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引导合作——漫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2022-09-27

合作学习是学生情知相伴、共同成长的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引导学生合作,借用问题情境为学生设置一道自己无法解决或者无法确定,需要和他人共同完成的“门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寻求合作,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一种合作学习的状态中,使合作学习的教育功效发挥到极致。在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数学知识内容的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差异等因素,立足教学实践,精心组织、有效实施。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对本课题进行了全面探析。

1设计综合性强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合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与实施源于学生自主寻求帮助的心理, 当他们遇到一定疑惑和困难时,感觉凭个人之力无法完成,就会主动的产生一种寻求他人帮助,倾听他人意见的愿望,而一旦与他人达成一种合作关系,他们也会主动的肩负起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如何去激发学生的这种主动合作的欲望,教师可以在问题设计时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跨度较大和范围比较广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例如,“弹簧因物体的悬挂会因此伸长,那么该物体质量与伸长的弹簧长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函数关系? ”“某学生暑假期间到某公司打工,该公司以每小时16元发给其报酬,如果该学生6月份工作时间是t,应得报酬是m元,如何用t的代数式表示m? 请填全下表:”

诸如以上这类问题,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必须要有其他同学的协助才可以完成,因此学生们无须教师刻意安排,会主动进行结组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很多学生都会采取一人进行数据观察,一人进行数据记录的方法,配合默契 ,用时短,效率高。

2设计开放性问题 ,促进学生思维互补

开放性问题由于内容与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属于容易因学生执不同意见而引发争议的课题, 而争议的过程就是学生合作、交流与讨论的过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下列问题:

①如图中一次函数y=2x+3,当x值(自变量)增大,y值(函数)会发生怎样变化? 对于y=2x+3会怎样?

②通过对图中每个一次函数图像的观察,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存在?

问题①的作用主要是从较浅层次入手, 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问题中很快找到答案,使合作学习的“全面性”得到有效彰显, 同时也为问题②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问题②则是一个很明显的开放性问题, 从图像中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会得出不同结论,既可以从图象增减性方面进行思考,也可以从坐标象限方面、坐标轴与图像交点位置、图像轴对称性等多方面进行思考。一般来说解决这类问题学生们会呈现出多种思维,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会表现出“集思广义”的学习特征,在讨论、争辨中他们的思路会逐渐明晰, 主动从他人的思路中来填充和弥补自己的思维“空白”。

3设计探究性强的问题 ,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突破思维限制,开拓视野,学会汇集多角度数学思想,建构起全面而系统的解题策略。探究性较强的问题,为学生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突出个性思维、汲取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提供了一个机会, 使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会无形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图中所示,用棋子分别围成的不同的正方形图案, 图中包括两个顶点的每条边上都有n(n≥2)个棋子 ,如果假设S为各个图案中的棋子总数 ,那么棋子排列表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是不是可以用函数解析式来表示n与S的关系? 自变量取值范围怎样确定?

该问题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棋子所摆出的正方形”中的两个变量,再思考两者关系,然而寻找两个变量以及两者关系的方式很多,由于个人思维难免存在“瓶颈”,而合作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们从他人思维方式的对照中,反映出自己的思维局限,从而学会集众人之所长,补已之短,让学习效果得以改善。

4设计难度、梯度适宜的问题 ,让学生于合作中体验成功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符合认知水平但却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理解并记忆深刻,而对于水平更低的落后生而言,更是望而生畏,失去听的勇气。对于这类内容,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难度与梯度比较适宜宜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在彼此的帮助下化难为易,在与其他同学学的讲座中,使一些低水平学生思路明辩,产生“恍然大悟”的效效果。如题:小明和小华去某景点旅游(路线如图),两人约好要在在“瀑布”见面 , 小明早晨七 点乘公交车 从“寺院” 出发到“ 瀑布”, 车速每小时36公里 , 相同时间小 华从“古塔”出发,骑电动自行车去往“瀑布”,车速每小时26公里。同学们想一 想 , 当小明追 上小华时 , 是否他们 过了“草坪 ”?

应该说类似这样的问题水平稍差的学生都会有畏难情绪,但经过合作学习却呈现出了多种思路: ①将其作为单纯的应用题中的“追及”问题来看待,计算小明是在什么时间哪个地方追上小华,就能够判断他们是否过了“草坪”,在这里又出现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计算两种解题方法。②小明和小华所走时间与路程即为两个呈现正比例关系的变量, 小明追上小华的地点与时间即为两个函数图像交点,因此通过函数知识可以解决问题。这时两个变量又出现了多种不同设法,学生们思维更加精彩纷呈,层出不穷。

摘要:合作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合作。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组织与实施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设计,引导合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商改变花卉供给结构下一篇: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下的情感教学

热门文章

精心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