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备范文

2023-11-09

变电站设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剖析了变电站存在的主电磁干扰源类型,发现谐波、雷击和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现象十分频繁,而以电导、电容、电感性为主的耦合方式也威胁着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为此我们提出了抑制二次干扰的具体措施,并讨论了针对计算机等弱电通信设备抗干扰方式,不断提高变电站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关键词:变电站;通信设备;电磁干扰;措施

现代科技发展带动了对二次系统的开发和功能提升工作,帮助系统实现小于5V工作电压和小信号电压的目标,完成和一次系统干扰源统一频段的任务,且本身足够宽大的工作频带为提高感应外界干扰的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敏感度和性能上都优于传统设备。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依靠自动化装置、微机监控系统、电气系统来获得连通和保护,而这些设备受电磁波的干扰概率极大,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状态有所影响,而针对主电磁干扰源提出相应的防扰措施和抑制方案至关重要。

1 变电站的主电磁干扰源

研究发现变电站一次回路处于暂态时期时必然会产生电磁干扰,这和呈开放状态的耦合途径有着重要关系,而一次回路到二次回路的过程也是产生干扰的因素之一。二次回路中要用到大量的控制或检测仪表,包括用于通信和继电保护的设备,从本质上来分析它们都具有弱电性,所以在抗干扰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屏障。对电磁波的防范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导致二次回路设备的非正常运行状态,一旦超过设备极限还会造成绝缘击穿损坏的严重后果,这种永久性的故障无法修复。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变电站主要出现的电磁干扰源以及其本质特征,为防干扰工作做好基础铺垫。

1.1 谐波的干扰

高次谐波电流受变压器铁芯本身非线性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电源电压波形畸变的现象,继而在电容耦合的帮助下接近二次设备并加大感应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干扰,一旦超过二次设备的最大承受值即会发生损坏的结果。

1.2 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

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巨大,当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必然要通过跳闸动作来避免重大隐患的发生,而本身开关动触头和静触头断开的瞬间会引起电弧重燃的现象,这个过程的高频振荡电流和脉冲电压将达到很高数值。干扰的产生来源于高脉冲电压、振荡电流和脉冲量、开关量的重合,微机监控系统的两项参数也将处于同频段状态,此时正常运行的二次系统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对用于传递数字逻辑信号的计算机和微机也会产生重大的干扰,直接影响到信号传播和信息接收工作。

1.3 雷击干扰

雷电对变电站的干扰和损害难以避免,当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经过接地点开始接触电网时电位会迅速飙升,此时二次回路接地点距离大电流入地点的距离至关重要,过短的距离会使得二次回路接地点电位随之同向升高,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二次回路过程中共模干扰的结果,电压的异常升高是发生二次设备绝缘击穿的主要因素。

2 干扰耦合方式

依据耦合原理划分变电站电磁干扰类型,主要包括辐射耦合、电容耦合两种,还有常见的电感性耦合和电导耦合方式。通常来说电导耦合是单一电路干扰电流引起的,借助公共线路来操作阻抗流行为,继而对另一电路产生耦合作用;辐射耦合方式是在一次系统产生电磁干扰中衍生出来的,干扰对象是二次系统。变电站设备内部电路出现分布电容,所以当干扰电压发生微小变化时都会作用于分布电容,最终达到电磁波传导干扰的目的。电感耦合受众最广,只要依靠导线微小电流变化就能对旁边导线产生作用,使其发生感应电压干扰的情况,实际上在很多突发事件过程中只要一次回路电流发生了异常变化,此时感应电压也会随之变化,附近的一次系统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二次回路的耦合方式和干扰源之间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而多类耦合方式共同存在且互相干扰的现象并不罕见,在耦合方式的引导下研究消除干扰的方法有利于控制不同干扰源的负面作用。

3 变电站的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

3.1 抑制二次干扰的措施

多类电磁干扰源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二次回路的正常运行,而通过利用电磁兼容性来抑制二次干扰十分关键。一般来说互感器和二次交流回路的连接为耦合电容侵入设备内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采取滤波措施的第一步是用并联方式处理非线性电阻元件和滤波电容器,使其形成浪涌吸收器,对抑制差模和供模干扰有一定作用。对通信线路采取滤波措施也能很好的阻止电磁波的进攻。科学的接地方式既能将外部电磁阻挡在外,又能阻止变电站电子电气设备内部电磁波外泄,保持足够的距离来避免雷击感应电压作用于二次回路接入点的现象。

3.2 计算机等弱电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变电站内部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极高,各类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的使用导致了电磁交错传播的现象,而带电设备本身即是干扰源也是被干扰对象,承载了电流的导线会向四周发射电磁波。从设备的按照和使用问题处理解决抗干扰问题是必然趋势,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通信机房进行屏蔽处理,这一步是应对空中辐射耦合方式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使用不间断电源和直流开关电源也能很好的抑制交流干扰信号的作用。采取正确、有效的接地方式也是保护计算机等弱点通信设备的重要方法,例如分开接地和多点节点方式,都是分解感应电位的良好途径,或者采用公用接地或单点接地模型,降低电磁波击穿绝缘设备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吴雪红,邱振敏.变电站电磁干扰及二次抗干扰措施[J].贵州电力技术,2012(6):64-66.

[2]田奇.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原理与措施[J].城市建设,2012(10).

变电站设备范文第2篇

一、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运行。

二、 坚守岗位,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认真填写故障缺陷记录,并做好挂牌工作。

三、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四、 认真执行密封管理制度,及时消除跑、冒、滴、漏,保持设备卫生。

五、 闲置封存的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要注意防尘、防潮、防腐蚀、防冻。

六、 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测工作。

七、 对于关键设备说明书或操作手册中明确要求的必须定期保养的工作,应尽可能执行,以确认设备的完好。

八、 认真做好设备及其管线的防腐与保温工作。

变电站设备范文第3篇

变电站, 微机, 设备, 投运, 验收

随着微机保护的广泛运用,具有综合自动化功能的变电站设计已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微机型保护具有可靠性高,维护量小,定检方便,且具有高度的自检功能等优点。但由于微机保护装置的核心是由各种芯片及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组成的弱电回路,极易受到外界谐波、雷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抗干扰性能则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微机受到外界强干扰而出现程序出格、装置死机,甚至误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能,已成为评价该装置能否可靠运行的重要条件。

1 变电站二次设备验收

1.1 微机保护屏的验收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下简称《反措要点》)的要求,珠海局新投运的变电站在施工设计中的通常做法是:在电缆层用截面大于100 mm2的铜排做一环形接地铜网,将所有控制屏、保护屏的接地铜排用4 mm2的导线与此接地铜网连接,再将此铜网一点接地。

在验收时要注意:接地铜网要有一个牢固、可靠的接地点,最好选在电缆层,在其地网的引出处连接,以保证接地铜网的接地电阻最小。

1.2 电压互感器(PT)二次回路的验收

根据《反措要点》规定,将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三次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分开,避免YMA、YMB、YMC三条带交流电压的引入线在YML引入线中产生感应电压而影响YML的数值。而N600的接地问题,以前的一贯设计均在开关场接地。

在验收工作中,要严格按《反措要点》的要求执行,重点查验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三次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是否分别用2根电缆引到控制室,再将二次和三次绕组的N600并联后,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同时,要保证在开关场无接地点,严禁2点接地。

1.3 交直流回路验收

在历次验收工作中,都发现施工中存在交、直流回路共用1条电缆的问题,违反了《反措要点》中的规定:“严禁交、直流回路共用一条电缆”。这是因为交、直流系统都是独立系统,直流回路是绝缘系统,而交流系统是接地系统。若共用1条电缆,两者之间一旦发生短路就会造成直流接地,同时影响交、直流2个系统。平时也容易互相干扰,还有可能降低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

在验收工作中,对这一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

根据以往的经验,从主变保护屏到主变本体端子箱的电缆,最容易出现此问题,因为在交流控制回路中,主变有载调压控制回路和风冷控制回路里,开关过载闭锁调压接点和过负荷启动风冷接点由保护屏引出,极易和其它直流回路共用1条电缆。 因此,在验收中,要重点抽查,既要审核设计图纸,又要在现场检查核对。确保交、直流回路电缆分开铺设。

1.4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的验收

《反措要点》规定,“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而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在验收中,可采用分别拉开每一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及保护装置的熔断器的方法,然后根据图纸,在熔断器之后的回路中量电位,确保无寄生回路或与另一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及保护回路有电的联系。

2 保护装置的验收程序

保护装置的验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2.1 绝缘阻值验收

摇测绝缘的项目有:电流回路对地;控制、信号及保护回路对地等。摇测时要注意:先取下控制、信号及保护回路的熔断器,静态保护要将保护屏上所有插件拔出(可保留电源插件和VFC模数转换插件),严禁带保护插件摇绝缘;摇电流回路的绝缘时,要解开CT回路在开关端子箱的接地点,这一方法既可检测CT回路的绝缘(包括CT二次绕组和电缆),又可发现CT回路有无其它接地点,保证一点接地。根据规程规定,摇二次回路绝缘要用1 000 V的摇表,其绝缘标准:新投入的回路,室内不低于20 M ,室外不低于10 M 。

2.2 保护屏插件与插座插接状况验收

将保护屏的插件插回底座中,要保证插接可靠牢固,并根据定值单整定值的要求,输入定值,并在保护端子排上加入模拟量,检验保护定值,同时在出口压板量电位,保证每一项保护(差动,过流,零序,非电量等)动作后,跳闸正电源经出口接点到达压板处;根据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图纸,对每一回路进行传动和试验,同时确保远动,中央信号的正确性;用保护传动开关,检查防跳回路,闭锁回路的正确性。

2.3 检验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变电站设备范文第4篇

随着技术的进步,变电站一次设备逐渐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二次设备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一次设备数字化的基础上,二次设备的配置将更加多样化。本文将描述数字化变电站可能的几种二次设备配置方式,并从经济性、可靠性、设备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各种配置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二次配置;变电站保护配置;变电站二次网络

从国际国内的情况看,数字化PT/CT及智能化一次设备开始大量应用于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使变电站的二次布线有了革命性的变化。采用电磁型PT/CT的传统变电站,一次系统的信号采用电缆以模拟量的方式传送到控制室,控制室的二次设备必须具备自己的采样回路才能获取需要的数据;而采用数字化的PT/CT及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变电站,其一次系统的信号通过光缆以数字量的方式送到控制室,控制室的二次设备只需要具备通信功能即可获取需要的数据,节省了电缆投资,提高了采样性能,增强了二次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将在传统的二次设备配置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新的二次设备配置的方法,并探讨各种配置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传统配置方式

因二次设备的采样数据不能共享,故所有二次设备都有自己的采样回路,获得的采样数据只能自己使用,导致一二次设备之间有大量的电缆连线,为设备的调试及施工带来了大量的查线工作,同时二次系统的配置形成了目前的各个二次系统之间互不联系的局面。在传统变电站中,一般的配置情况为:

(一)高压部分(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采用每个对象分别配置一套保护装置及一套测控装置的模式。保护装置具有该间隔需要的所有保护功能,如距离、零序、差动、过流等。测控装置测量该间隔的电压、电流、相角、功率、频率等,同时具有控制功能。

(二)低压部分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方式,即每个对象配置一台装置,该装置具有测量、控制和保护的功能。

(三)各个电压等级的母线分别配置母线差动保护装置,有几种电压等级就需要几台母线差动保护装置,高压断路器需配置断路器保护装置。有一些母联还需配置母联保护装置。

二、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组网方式

国内目前在建的数字化变电站中,虽然已经实现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但二次设备依然按照传统变电站的方式配置,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变电站经济、简洁及可靠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数据传输用的最多的还是点对点传输方式,造成数据共享还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无法做到全站共享的方式c”。很多数字化变电站中的过程层网络结构还相对保守,主要采用PT/CT的远端模块将数据传送给控制室中的合并单元,由合并单元分成多路光纤点对点传给保护、测控以及其他设备。

该模式符合目前国内对保护测控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采用最安全的点对点传输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数据传输延时,同时避免了采用以太网传输时数据过分依赖以太网设备的问题。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太网设备可靠性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可采用以太网共享数据的模

该模式为一次设备的数据直接上网,各个间隔单独组网,每个间隔的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这种组网方式下,只需单个间隔数据的保护测控设备,可通过间隔层交换机获取数据,对于需要多个间隔数据的保护测控设备(如母差保护),则可通过路由器获取全站的数据。这种模式组网简单,数据隔离方便,较好平衡网络负荷能,可有效分散网络设备不稳定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

三、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方式革新的条件

随着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及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使一次设备将其信号通过以太网传送到控制室成为可能。一次设备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为二次设备共享,可大大简化二次设备的设计及二次系统的布线。IEC61850的全面推广,为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了依据及可行的方法。断路器及开关刀闸能通过网络接收命令并执行,并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状态及执行结果送给控制方,这些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使二次设备可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而重新设计及配置。这些条件的具备,为二次系统重新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需要在电力系统管理模式上进行革新,以适用全新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四、几种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方案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二次设备不需要采样回路,只需要配置网卡就可获得所需的数据,使二次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及高集成化方向发展a多种传统二次设备的功能集成在单台二次设备中成为可能,将大大减少设备投入成本。根据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本文总结了以下4种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方式,叙述如下:

(一)按传统方式配置二次设备

这种配置方式在上文已经叙述,这里不再赘述。传统配置方式是在传统变电站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各项运行管理方法也是基于该模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采用这种配置方式后,目前运行管理方法不用做任何改变即可适用。这种配置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共享的优势,配置显得复杂且经济性不好。

(二)按对象配置方式

该模式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方式,每个对象不再分别配置保护和测控,而只需配置一套装置,该装置完成该对象的所有保护及测控功能。这样在装置内部可以共享一些计算数据,简化了二次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这种配置方式将自动化专业和保护专业合二为一,故必须改变目前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按专业设置部门的方式,否则在运行管理上将出现盲点。

五、结语

目前国内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绝大多数采用传统方式配置二次设备,避免了管理方式的改变。但采用传统方式配置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不能充分发挥数字还变电站简化二次设计及节约成本的优势。集中式配置方式因风险过于集中,在目前的技术及环境下很难执行。采用按对象配置和按功能配置的方式能极大的简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且较好的分散设备风险。但采用新的配置方式缺乏运行管理经验。为改变二次设备配置方式,必须对目前的运行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否则很难适用新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

参考文献:

[1]叶罕罕,许平,宗洪良,王少伟,数字化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嚣配置和电压切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24.

[2]丁书文,史志鸿.数字化变电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J].继电器,2008,10.

[3]赵丽君,席向东.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05.

变电站设备范文第5篇

一、 单项选择题

1.交流电路中,电弧熄灭条件应是( D )

A.弧隙恢复电压Uhf大于弧隙击穿电压Uj

B.弧隙恢复电压Uhf等于弧隙击穿电压Uj

C.弧隙恢复电压Uhf不等于弧隙击穿电压Uj

D.弧隙恢复电压Uhf小于弧隙击穿电压Uj

2.内桥接线适合于( B )

A.线路较短,变压器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

B.线路较长,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

C.线路较多,只有两台变压器的场合

D.只有二条出线,变压器台数较多的场合

3. 高压断路器型号为LW6-220H/3150-40,则其额定电流为( B )

A.220AB.3150A

C.40AD.40kA

4.熔断器能够可靠切断的最大短路电流是( A )

A.熔体的极限断路电流B.熔管的极限断路电流

C.熔断器的极限断路电流D.熔断器的额定开断电流

5.11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其屋外配电装置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的安全净距(A1) 是( C )

A.1.10mB.1.05mC.0.9mD.1.00 m

6. 隔离开关的用途之一是( D)

A.切断负荷电流B.切断短路电流

C.拉合大电流回路D.拉合小电流回路

7.为保证供电质量,一般要求正常工作时限流电抗器的电压损失百分值小于(A)

A.5%B.6%C.7%D.8%

8.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并联于被测回路的电路之中,其二次额定电压通常为( A )

A.100或100/B.100或100

C.100或100/2D.100或2100

9.电气设备的动稳定电流应不小于通过该电气设备的最大( C)。

A.负荷电流B. 三相冲击短路电流

C.三相短路电流D.持续工作电流

10.GN10-20/8000隔离开关的额定电压为( B)

A.10kAB.20kA

C.8kAD.80kA

11.厂用电率是衡量发电厂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等于发电厂在一定时间内的厂用电量与(

A.其总发电量之比B.其总装机容量之比)

C.其供电量之比D.系统总发电量之比

12.在220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中应尽可能选用( C)

A. 油浸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B.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C.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D.树脂浇注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13.多油断路器中的绝缘油( B)

A.主要作灭弧介质,但不起绝缘作用

B.不仅作灭弧介质,而且起绝缘作用

C.不作灭弧介质,也不起绝缘作用

D.不作灭弧介质,但起绝缘作用

14、对一次设备起控制、保护、测量、监察等作用的设备称为( C)

A.监控设备 B.辅助设备

C.二次设备D.主设备

15、常用操作电源的额定电压是①380V②220V③l10V④48V(B)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D.②③④

16、我国凝汽式火电厂的厂用电率是( A)

A.(5-8)%B.(8-10)%

C.(5-12)%D.(8-12)%

17、具有开断容量大、开断性能好、断口耐压高等特点的断路器是 ( D)

A.油断路器 B.真空断路器

C.空气断路器D.SF6断路器

18、在实用计算中,一般高压电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发热等值时间取( B)

A. 0.02sB. 0.05s

C. 0.08sD. 0.1s

19、装设母线分段电抗器的作用是( C)

A. 吸收多余的无功功率

B. 改善母线的电压质量

C. 限制母线回路中的短路电流

D. 改进用户的功率因数

20、当断路器处在跳闸位置时,断路器的位置指示信号为(D)

A.红灯闪光B.绿灯闪光

C.红灯发平光D.绿灯发平光

21、我国目前生产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关系较大。当额定电压为6kV时,电动机的最小额定功率为( C)

A.300kWB.75kWC.200kWD.1000kW

22、对厂用I类负荷的供电方式是( C)

A.一般由一个电源供电

B.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备用电源采用手动切换方式投入

C.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个电源消失后,另一个电源要立即自动投入

D.在全厂停电时需要继续供电

23、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影响( C)

A.供电可靠性,但不影响继电保护

B.运行灵活性,但不影响二次接线

C.二次接线和继电保护,但不影响电能质量

D.配电装置布置

24、一般电器的最高工作电压比其额定电压高(A)

A.10%~15%B. 5%~l0%

C.15%~20%D.20%~25%

25、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时最大电动力发生在(B)

A.A 相B. B相C.C相D.不确定

26、SF6气体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的主要原因是(D)

A.无色B.无毒

C.不可燃D.高电气强度

27、灭弧的根本途径是加强(C)

A.碰撞游离B. 热游离

C.去游离D.扩散

28、为保证发电厂厂用低压单个或成组电动机可靠启动,要求母线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 D )

A.50%

C.70%

二、填空题 B.60% D.80%

1.在多角形接线中,检修一台断路器时,多角形接线变成_开环运行状态_,可靠性降低。

2.屋外中型配电装置按照隔离开关的布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普通中型和

分相中性 两种。

3.正确地填写操作票是保证正确地进行倒闸操作的重要一环。

4.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是用来使断路器合闸、分闸和维持在合闸状态 的设备。

5.分段器是配电系统中用来 隔离故障线路区段 的自动保护装置。

6.校验电器设备的热稳定时,若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大于1s,则_非周期分相_产生的热效应可略去

不计。

7.某高压断路器型号为LW6-220/3150-40。则LW表示 屋外式六氟化硫断路器 。

8、断路器主要参数中的额定关合电流Ieg与额定开断电流Iebr的关系为额定关合电流Ieg =1.8根号

2倍的额定开断电流Iebr。

9.隔离开关型号为GW4-110/1600-100,GW表示户外式隔离开关,则其动稳定电流为100kA。

10、电压互感器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电压互感器存在阻抗压降,使二次电压与一次电压,电压大小不相等,相位差也不相等。

11.单母线分段接线中一般以 2~3段为宜。

12.校验电器设备的热稳定时,若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大于 1秒,则非周期分量产生的热效应可略

去不计。

13、SF6全封闭组合电器是中普遍采用的避雷器种类是 金属氧化锌 。

14、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第二副绕组为 开口三角形 接线,用于监测零序电压。

15.厂用6kv异步电动机的最小功率为200 kw。

16.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时中间相产生的电动力最大,其最大电动力计算公式为FB.max=。

17.短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几乎全部用于 使导体发热(温度升高)。

18、高压负荷开关的作用是用于配电网中切断与关合线路负荷电源,以及与熔断器配合切断断路

电流 。

19.电流互感器内部动稳定的校验公式是。

20.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截面时经济截面Ssec=。

三、判断题

(√)

2.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都是二次接线图,但是两者表示不同的原理且用途也不同。( Ⅹ)

3.3/2接线可靠性高,运行调度灵活,任一回路停送电时互不影响,且隔离开关仅作为隔离电器,不用作倒闸操作。(√)

4.分断器是一种自动保护装置,可以开断故障电流。( Ⅹ)

5.厂用工作电源一般仅考虑带负荷自启动。( Ⅹ)

6.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得小于装设熔断器回路的最大短路电流。(Ⅹ)

7.SF6全封闭组合电器是以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以优质环氧树脂绝缘子作支撑元件的成套高压组合电器。(√)

8.单母线分段接线只能采用断路器将单母线进行分段。(Ⅹ)

9、配电装置安全净距B、C、D值等是根据安全净距A值确定的。( √)

10、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Ⅹ)

11.角形接线以采用3-5角形接线为宜。(Ⅹ)

12.载流导体的短路发热基本是一个绝热过程。(√)

1、对于双母线接线,任一母线隔离开关检修,只影响本支路的供电,而不会造成全部支路停电。

14.母线与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重叠布置时称为半高型配电装置。 (√)

15.分段器是指单母线接线中的分段断路器。(Ⅹ)

四、解释概念题

复合SF6全封闭组合电器电气主接线

厂用电母线按炉分段电动机惰行电压互感器准确级

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A动稳定断路器分闸时间

五、简答题

1、SF6断路器的特点是什么?

2、交流电弧的特点是什么?

3. 重合器的性能是什么?

4. 内桥接线的特点是什么?内桥接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 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是什么?

6、屋内配电装置的“五防”是什么?

7、导体短时发热的特点是什么?计算短时发热的目的是什么?

8、电压互感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9、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什么?

10、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六、论述题

1.画出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图,并说明第一副绕组和第二辅助副绕组各能测量什么电压。

2.画出四角形接线的电气主接线图,并说明角形接线的优点。

3.画出两个电源,四条引出线的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电气主接线图,并说明其应用场合。

4.画出两个电源,四条引出线的双母线接线的电气主接线图,并写出母线倒闸操作的操作步骤。

七、分析计算题

1、某10kV屋内配电装置中,环境温度为25℃,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550A。该回路通过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I″=I0.75=I1.5=23kA。短路电流持续时间t=1.5s。现有GN1-10/600型隔离开关,其极限峰值电流为ip=60kA;5s的热稳定电流为20kA。试确定该隔离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动稳定和热稳定是否满足要求。

2、某高温高压火电厂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为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方式为有载调压。其额定容量为ST =12500kVA,短路电压百分数为UK% =8。要求同时参加自启动的电动机容量为PN=11400kW,启动电流倍数Kav=5,额定效率η=0.9,额定功率因数cosφ=0.8。试确定电动机能否正常自启动。

3、某高温高压火电厂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为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调压方式为有载调压。其高压绕组额定容量为50000KVA,低压绕组额定容量为25000KVA,以高压绕组容量为基准的半穿越电抗为UK12%=19,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已带负荷6200kW,高压母线上参加自启动的电动机容量为13363 kW,电动机启动电流平均倍数为K1=5,η1cosφ1=0.8,高压厂用母线电压U*0=1.1(有载调压),低压厂用变压器额定容量为1000kVA,短路电压百分数为UK2% =10。低压母线上参加自启动的电动机容量为500 kW,电动机启动电流平均倍数为K2=5,η2cosφ2=0.8。试计算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自投高、低压母线串接启动时,能否实现自启动?

4、某变电站一条10kV出线的最大工作电流Imax=550A,cos=0.8,无穷大系统电源至该10kV母线的电抗标幺值X*∑S=0.1(SB=100MVA,UB=Uav)。为了在该出线上能够采用SN9-10/600型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IN0=15kA,断路器全分闸时间tD=0.1s,继电保护动作时间tp=1.5s),拟采用限流电抗器限制短路电流。现有NKL-10-600-4型限流电抗器(XR%=4,ip=38.25kA,1s热稳定电流I1s=34kA),试校验这种限流电抗器是否满足要求。

5、某水电站发电机技术数据为UN=10.5kV,PN=31.5MVA, 通过该回路的最大短路电流I″=I2=I4=39.5kA,短路电流持续时间t=4s。出口断路器拟选择ZN12-12/2000型真空断路器,其参数为额定开断电流INO=50kA,4s热稳定电流I2=50kA,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p=125kA。试确定该高压断路器是否适用于该回路中?

6、在35kV配电装置中,三相母线垂直布置,相间距离a=60cm,同相绝

2,缘子间距离L=120cm,跨距数为2,矩形铝母线截面为80×8mm,母线通过的最大短路电流如下:

I″=30kA,I1=28kA, I2=26kA,短路持续时间t=2s。试求:

(1) 试校验该母线的动稳定;

上一篇:35kv变电站下一篇:输变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