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范文

2024-04-16

英汉互译范文第1篇

试看译例:

1.风萧萧,雨萧萧,马萧萧。

The wind whistled, the rain pattered and the horse neighed. 2. Thunder began to rumble. 雷声开始隆隆地响。 3. The cart rumbled past. 车轱辘轱辘地过去了。

4. His stomach rumbled emptily. 他肚子空空如也咕噜咕噜地叫。

5.哒哒哒哒哒!咚!咚!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下去。 Rat- ta-ta-ta, boom! boom! Wrapping his arms around his head, Mr. Li leaped up, but immediately fell forward like a log. 6.这个时候,长城线上,烽火连天,一辆囚车,却囚着革命英雄,向南急驰。

At a time when the war was raging along the Great Wall, a Carriage, carrying this

revolutionary hero, went rumbling swiftly southwards. 7. Though I speak with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and have not charity, I am become a sounding brass, or a tinkling cymbal.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钹一般。

8. She drew one out. R-ratch ! Now it sputtered and burned.

她抽出一根或才,哧!啪!一下子燃着了。

有关拟声词的译法:

一、同一个拟声词,如例1中的“萧萧”,在不同的上下文或结构中,应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或地道用法, 选用不同的与原文意义对应的词或表达方式。

二、 根据上一条,自然可以从另一面总结出第二种方法,即原文不同句中的几个不同拟声词可以译成同一个词。如“隆隆地响”、“咕噜咕噜地叫”、“ 轱辘轱辘”均可译成同一个英文拟声词 rumble, 其基本意思是 “make a deep, heavy, continuous sound”。

三、原文中有拟声词,译文中也用拟声词相对应。有的译为独词句,有的译为动词或名词的辅助成分。有时可以将英文的拟声词译为汉语中较为抽象的“..........的叫,...........声”,如he seemed to hear about him the rustle of unceasing and innumberable wings,耳际仿佛传来无数翅膀的拍击声。

四、原文中没用拟声词,但很生动,如例6中的“向南疾驰”,也可以译成拟声词。增加拟声词可以增加效果,如The logs were burning briskly in the fire.木柴在火中哔哔剥剥烧的正旺。

五、与上一方法相对应,原文中用了拟声词,译文中可以不用拟声词,而是用其他能产生同样效果的词语,如例7。译文也可以不用拟声词而直叙其动作,如They splashed through the mire to the village.他们一路踏着泥水向村子去。

关于动物叫声的拟声词不管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很具体,在互译中要特别注意选准具体词语。英国人说“......动物怎么叫?”“What dose a XXX go?”现将最常用的具体词语列举如下:

A bee hums (buzzes, drones). 蜜蜂嗡嗡(哼哼)的叫。

A fly hums (buzzes, drones). 苍蝇嗡嗡叫。

A mosquito hums (buzzes, drones). 蚊子哼哼(嗡嗡)叫。

A bird twitters (chirps, chirrups). 鸟叫(叽叽喳喳的叫)。

A sparrow twitters (chirps, chirrups). 麻雀吱吱喳喳叫。

A cicada chirps (chirrups). 知了啾啾叫。

A cricket chips (chirrups). 蟋蟀唧唧叫。 A crow caws (croaks). 乌鸦哇哇叫。

A dove/ pigeon coos. 鸽子咕咕叫。

A magpie chatters. 喜鹊喳喳叫。

A nightingale jugs (jug-jugs). 夜莺歌唱。

An owl hoots (whoops). 猫头鹰叫。

A parrot squawks. 鹦鹉叫。

A wild-goose honks. 雁叫。

A crane whoops. (风声)鹤叫。

A bull bellows (lows). 公牛哞哞叫。

A cow moos (lows). 母牛哞哞叫。

A calf bleats. 小牛哞哞叫。 A goat bleats. 山羊咩咩叫。

A lamb bleats (baas). 小羊咩咩叫。 A sheep bleats (baas). 绵羊咩咩叫。 A deer bleats. 鹿叫。

A hen cackles (chucks, chuckles, clucks). 母鸡咯咯叫。 A chick cheeps (pips, peeps). 小鸡唧唧叫。

A cock crows. 公鸡喔喔叫。

A duck quacks. 鸭子呱呱叫。

A goose cackles (gaggles). 鹅嘎嘎叫。

An elephant trumpets. 大象叫。

A fox yelps. 狐狸叫。

An ass brays (hee-haws). 驴叫。

A horse neighs (whinnies, knickers). 马叫。

A lion roars. 狮吼。

A tiger growls. 虎啸(吼,叫)。

A turkey gobbles. 火鸡(咯咯)叫。

A whale blows. 鲸鱼(扑扑)叫。

A wolf howls (growls). 狼(嚎,号)叫。

A frog croaks. 青蛙哇哇叫。

A monkey screeches (chatters, gibbers, jabbers). 猴子叫 (猿啼,猿啸)。

A mouse squeaks (peeps). 老鼠吱吱(唧唧)叫。

A snake hisses. 蛇声咝咝。

A cat miaows (miaus, mews, purrs). 猫咪咪叫。

A dog barks (yaps, yelps, bays, snarls, growls, howls). 狗汪汪叫 (狂叫等)。

A pig grunts (squeals). 猪咕噜咕噜(哼哼)叫。

其它一些拟声词:

1、金属磕碰声

当啷

clank,clang

2、形容金属的响声 当当 rattle

3、金属、瓷器连续撞击声 丁零当啷 jingle, jangle, cling-clang

4、鼓声、敲门声 咚咚 rub-a dub, rat-tat, rat-a-tat

5、脆响的(关门)声 吧嗒 clik

6、敲打木头声 梆梆 rat-tat,rat-at

7、重物落下声 咕咚 thud, splash, plump

8、东西倾倒声 哗啦 crash, clank

9、风吹动树枝叶声 飒飒 sough, rustle

10、树枝等折断声 嘎巴 crack, snap

11、不大的寒风声 瑟瑟 rustle

12、踩沙子、飞沙击物或风吹草木 沙沙、飒飒 rustle

13、飞机螺旋桨转动 呼呼 whirr

14、雨点敲击房顶 噼里啪啦 patter

15、水流动声 拔拉 splash, gurgle

16、物体受压 嘎吱 creak

喀嚓 crack, snap

17、溪水、泉水流动声 潺潺 murmur, babble, purl

18、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声 咕嘟 babble, gurgle

19、重物落地声 扑通 flop, thump, splash, pit-a-pat 20、笑声、水、气挤出声 扑哧 titter, snigger, fizz

21、雷声、爆炸声、机器声 隆隆 hum, rumble, roll

22、汽笛或喇叭声 呜呜 toot, hoot, zoom

23、油在锅里 滋滋 sizzle

24、鞭炮爆炸声 噼啪 pop

英汉互译范文第2篇

1.绕口令2.去郊游3.玩得开心

5.因...而发笑6. 看

8.明天见9.我们的学校10下课后11. 放学后 12.去看电影

13.电脑游戏14下午好 15.在沙发下面

16.在冰箱里面17.打开窗18.学习语文

19.野餐20.寻找21.好消息

22.坏消息23.在操场 24.在周一早上

25.听见26.吃药27.当心,小心

28.车站29.等候30.红灯停

31.绿灯行32.黄灯等 33.左转

34.直走35.右转36.下棋37.思考/想 38. 看一看39.醒来40.出现41. 笔友42.宠物商店

44. 鞋店45.长城

48. have to

49. just do it50. use

56.speak to57. stay at home

英汉互译范文第3篇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考研英语翻译英汉互译原则:英语多长句 汉语多短句

考研英语翻译英汉互译要注意表达和逻辑上的差异,有一些原则大家需要先了解,在翻译过程中慢慢去体会,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这一原则。

正是因为英语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语法结构组合在一起的,那么一个英语句子只要结构完整,作者通过增加限制成分、修饰语以及补充成分可以使得一个句子变得非常的长。比如在往年的考研英语翻译题中,最长的一句话竟然达到了58个单词。而正是因为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的完整,那么一个汉语句子就可以简短而意义深刻,言简而意赅。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一定注意,可以破句重组,化繁杂的英语长句为多个意义紧密相连的汉语短句,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层次结构。例如:1999年的一道考题。

英汉互译范文第4篇

1.绕口令2.去郊游3.玩得开心

5.因...而发笑6. 看

8.明天见9.我们的学校10下课后11. 放学后 12.去看电影

13.电脑游戏14下午好 15.在沙发下面

16.在冰箱里面17.打开窗18.学习语文

19.野餐20.寻找21.好消息

22.坏消息23.在操场 24.在周一早上

25.听见26.吃药27.当心,小心

28.车站29.等候30.红灯停

31.绿灯行32.黄灯等 33.左转

34.直走35.右转36.下棋37.思考/想 38. 看一看39.醒来40.出现41. 笔友42.宠物商店

44. 鞋店45.长城

48. have to

49. just do it50. use

56.speak to57. stay at home

英汉互译范文第5篇

1 有关概念隐喻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于韩礼德。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出发, 认为隐喻是意义的表达变体。就其具体的语言体现形式来说, 隐喻不单是词汇层面的, 而是词汇语法的。词汇选择只是词汇语法选择的一个方面。许多隐喻可以通过词汇表达的变异体现, 但大多都会伴随着语法的变异。修辞转义中有强烈的语法成分在内;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 就会发现语法隐喻现象的存在, 在语法隐喻中, 变化主要发生在语法结构上, 尽管这些变化常常也蕴涵一些词汇变异。韩礼德认为在小句层面有两种语法隐喻:语气 (包括情态) 隐喻和及物性隐喻, 从语义功能模式而言, 即人际隐喻和概念隐喻。胡壮麟又把概念隐喻细分为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三种。

1.1 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语言具有表达人类活动经历的概念功能, 人们借助语言的及物性系统来描述各种经历。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将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描写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分为若干个次过程, 如关系过程可进一步区分为“集约型”、“环境型”和“所有型”。韩礼德认为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正是这些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1.2 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功能语法的及物性是从语义区别的。任何语义形式在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体现可分为一致式和隐喻式, 一致式是与现实接近的形式, 而隐喻式是转移的, 偏离现实的体现形式。一般情况下, 语义层的实现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 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被称为一致性关系。它使用预期的、符合惯例的、典型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来体现, 这种字面意义的体现, 称为一致式体现。及物性分析所涉及的三个成分是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在一致式体现中, 过程由动词词组, 参与者由名词词组, 环境由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但根据语境的需要, 在表达概念意义时可以选择一个与现实情况相贴近的一致式语法结构, 也可以选择一个曲折地反映现实情况的隐喻式语法结构。在隐喻式中, 过程可以由名词词组或形容词体现, 参与者可以由动词词组或形容词来实现。隐喻就是语义选择的非一致体现。语言的高度灵活性使得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 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例1中, 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例1a, 即一致式, 而例1b则为隐喻式。

例1a: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物质过程)

例1b:The year of 1949 saw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心理过程)

由于过程的转化, 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in1949”原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 在句法上体现为状语, 但在例1b中却隐喻成了心理过程的感觉者, 体现为名词词组作主语;以动词体现的过程“w a sf o u n d e d”则转换为“foundation”, 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象。这类语法隐喻不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比喻, 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为了满足某种交际目的或者达到某种效果, 本来是物质过程, 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过程, 如例2, 本来是行为过程, 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 如例3。

例2a: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 (物质过程)

例2b:We had supper there. (关系过程)

例3a:They danced gracefully in the Chinese style. (行为过程)

例3b:They did a graceful Chinese dance. (物质过程)

1.3 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及物性系统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的层次上发生的变化。这些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法。这样, 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有隐喻化。名词化是词汇语法层次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语法隐喻的最主要来源。名词化是将过程 (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 和特性 (其一致式为形容词) 经过隐喻化, 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 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通过名词化、小句形式被转换为名词形式, 一致式的动词和形容词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属性, 而是被隐喻为名词, 在名词词组中充当中心词。

2 概念隐喻与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系统功能语法所描述的英语中的概念隐喻, 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但是两种语言对同一隐喻的表达方式不可能有着完全相同的概念隐喻建构。而且有一些概念隐喻仅为某一语言所特有, 带有强烈的语言文化特色, 因此在英汉这两种语言的互译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情况。对于隐喻式的表达法, 是应该译成隐喻式, 还是还原成一致性呢?下面本文将结合对概念隐喻的理解, 通过一些实例来探讨应对隐喻式的一些翻译策略。

2.1 有关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式的翻译

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体现, 概念隐喻可以通过及物性分析加以判断。如果句子的及物性分析的结果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 那么可断定该句的表达是语法隐喻。在英语中, 经常使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 比如以时间地点作主语;同时, 使用本来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语。这一类概念隐喻式句子在汉语中也有, 但是无论从使用的语境或者出现的频率来看都远远不及英语。汉语较注重的是“什么人做什么事”, 往往用人或比较确定的事物做主语。请看下例。

例1a:Thefortyyears, 1840-80, brought almost ten million migrants to A m e r i c a n.

例1b:During the forty years from 1840to 1880, almost ten million people immigrated to America.

例1c:1840年至1880年的40年带来了近一千万移居去美国的移民。

例1d:1840年至1880年的40年中, 近一千万移民移居美国。

以上例句中, 1a为英语原句, 是物质过程, 其中, 表示时间的“The forty years, 1840~80, ”是动作者, 与客观事实不符, 是偏离现实的表达, 即隐喻式的表达。在翻译过程中, 如果按照源语隐喻式去翻译, 仍然把“10年”作为动作者来翻译, 如1c的译文, 翻译腔较重, 是比较晦涩不自然的, 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1d的译文是按照1b, 即原句的一致式来翻译, 把表示时间的“1840年至1880年的40年中”作为环境成分来翻译, 就达到了通顺的效果。可见, 在翻译英语的各系统过程的隐喻式时, 可以将隐喻式还原成一致式, 并按照一致式去翻译, 从而达使译文更通顺。

2.2 有关词汇语法层次隐喻化的翻译

在语法和语义的一致式体现中, 过程由动词体现, 特征由形容词等修饰语体现而在非一致式的概念隐喻表达中过程和特征均可以由名词来体现, 即将过程和特征都看作事物。英语大量地使用名词化的概念隐喻, 因为英语有着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 但是, 汉语却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虚化手段, 因而常常用比较具体的方式来表达英语名词抽象的意义。因此在翻译的时候, 必然发生隐喻式到一致式的转换。

例1a:The actual date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urchase should coincide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new facilities.

例1b:The purchase should not be completed until the new facilities are available.

例1c:购买完成的实际日期应当与新设备到来的时间一致。

例1d:必须等到有了新设备, 才能购买这批货。

分析上例可知, 动词“completed”被名词化成“completion”, 形容词“available”被名词化为“availability”, 其成分也因名词化作出变化。名词化概念隐喻的句子较为抽象, 如果按隐喻式直接翻译成例5c, 汉语译文显得十分拗口难懂。因此, 翻译此类句子, 应当将其还原为一致式, 然后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去表达, 如例1d。

事实上, 英语的名词化程度与文体正式程度密切相关, 究竟是选择一致式还是隐喻式, 应根据文体以及上下文而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 语法隐喻可以应用于解释翻译现象,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互译过程中有关概念隐喻的一些例子, 说明了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隐喻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应用。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原文的隐喻式进行非隐喻化处理, 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语言组织, 使之符合一致式的表达习惯。有时, 为了尽可能保持英语原文的风貌,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按照隐喻式去翻译, 保证原文表达效果的实现。而在汉译英过程中, 我们则要在对原文进行一般翻译的基础上, 对译文进行隐喻化处理, 从而使其富于句型上的变化, 从而更使得译文更为简练地道。因而, 熟练掌握并运用概念隐喻的理论, 灵活处理翻译中遇到的一致式和隐喻式, 有助于译者在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的意义, 合理地作出调整和变通, 从而使译文自然而流畅, 取得较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提出的语言的元功能之一——概念功能的隐喻化, 着重论述了其中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并用来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现象, 从而阐明对概念隐喻有一个深入了解, 有助于译者在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的意义, 合理地作出调整和变通, 从而使译文自然、流畅。

关键词:概念隐喻,英汉互译,隐喻式,一致式

参考文献

[1] Geoff 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金其斌.概念隐喻的理解与翻译初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4] 郑思洁, 巫和雄.从概念隐喻看翻译中的调整[J].池州学院院报, 2007 (6)

上一篇:西域文化下一篇: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