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测论文范文

2024-04-05

市场监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前我国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管理模式,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排污许可与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之间尚存在法规制度不足、污染源监测不足以支撑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达不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探讨了如何实现排污许可证与污染源监测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问题。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  污染源  监测管理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大力推动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模式。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污染防治监管、环境执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如何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的关键依然是构建、完善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制度。研究排污许可制度与污染源监测制度衔接的关键对策,于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排污许可与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存在问题

1.1 排污许可与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的法规制度不足

企业作为污染源监测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应通过监测说明自身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和开展污染治理的情况。然而,污染源监测一直被认为是政府的责任,企业责任出现缺位。新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中明确排污单位应开展自行监测,并进行信息公开,但缺少具体的法规制度支撑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对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设施、自行监测结果做出总体要求,但对自行监测规范开展的相关管理办法配套还不完善。原有的《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已废止,污染源监测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现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中对污染源监测的要求,均主要针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性监测,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要求严重不足。

1.2 现有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不足以支撑污染源监管执法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与监管执法协同机制未建立,监测与执法“各自为战”,一方面监测部门监测了大量数据,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的数据又显得不足。污染源监管部门更为重视对污染源污染治理的落实检查,而对污染源监测的要求不够重视,一般只提出笼统性的、原则性的要求,两者缺乏协同机制。同时缺少开展以问题导向性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不能有效反映企业的污染态势,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1.3 基层污染源监测能力与支撑污染源管理需求不匹配

2016年来随着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的推行,污染源执法监测职能主要由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现有的县(区)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但污染源监测面对的监测状况复杂、监测技术要求高,县级环境监测部门原来的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存在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监测设备与实验室条件等方面不足,导致基层污染源监测能力与支撑污染源管理的需求不匹配,与管理要求差距大。

1.4 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达不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

2013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重点企业自行监测,要求企业承担应有的监测和信息公开责任,接受公众监督。但是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不完善,部分监测机构实施现场监测过程不规范、存在检测数据失真、企业花钱买合格监测数据等问题,导致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质量不符合管理要求问题。

1.5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管体系并不健全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部分持证企业并不能稳定达标和达总量排放,企业自行监测未按排污许可证要求执行,环境管理台账不完善,执行报告未及时提交,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没有完全落实,目前缺乏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监管技术体系。排污许可制度的初衷是力求将污染源监测数据有效运用于环境监察执法,但目前还没有有效开展证后管理,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如何开展还未出台,证后监管还未进入实质性工作阶段。

2  排污许可与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有效衔接对策

2.1 完善排污许可对自行监测要求相关的法规制度,强化排污单位的监测主体责任

保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质量是落实《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保障环境保护税、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效果的要求。排污单位是自行监测数据的责任主体,应对数据质量负主体责任。为落实新《环保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排污单位在污染源监测中的主体地位,推进自行监测的健康发展,应在专项法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进行配套规定。

2.2 优化监督性监测方案,为执法监测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优化监督性监测方案,不仅包括现场采样监测,还应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台账、原始数据、质量保证和控制等进行检查,一方面将监督性监测作为检查和评价排污单位取得排污許可证后自行监测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完善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有效性提出意见。充分发挥监督性监测技术执法作用,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同时,结合执法现场取证的要求,完成对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的记录检查,作为环境监察部门执法的直接证据,避免重复取证监测。

2.3 完善污染源执法监测能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要着力解决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执法监测)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高国家本级能力建设,各级监测站基于技术指导、质控的纽带不能断,基层站标准化建设,应加强人才、设备建设,加强污染源监测培训,提高污染源执法监测的能力。

2.4 加强对企业自行监测质量管理,提高自行监测数据在排污许可中制度中的作用

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时,应严格按照监测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保证监测数据全面性,应在设计监测方案时,全面考虑排放状况,确保监测结果能够全面反映污染排放状况;保证监测数据代表性,应在设计监测方案和开展监测活动时,充分考虑监测频次和监测时点能否反映实际排放状况,同时应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报告,并按规定公开相关监测信息。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入厂监测的备案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的,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5 建立排污许可证后评估制度,支撑排污许可证后监管

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制度,建立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后管理工作,地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排污許可证后管理工作。强化依证监管,强化排污许可证执行落地。加强排污许可证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加强排污许可证实施管理力度,推动建立固定污染源信息化监管模式。

3  结语

污染源监测是许可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实现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污染源监测制度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为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卢瑛莹,冯晓飞,陈佳,等.基于“一证式”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创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14):89-91.

[2] 赵若楠,李艳萍,扈学文,等.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新定位[J].生态经济,2014(12):96.

[3] 宋国君,赵英煚.我国固定源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可行性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16(2):239.

[4] 宋国君,张震,韩冬梅.美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我国污染源监测管理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3(17):23-26.

市场监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要通过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及时准确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对照该要求,提出了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中常见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的不足之处,概述了日常准备、应急响应、现场勘查、确定监测项目、现场采样及测试、监测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应急监测报告等各环节的主要技术要点。建议在应急监测方案中明确终止条件,在应急监测快报及报告中提出终止预告。同时,日常积累和储备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

DOI:10.14068/j.ceia.2017.01.007

当前,我国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环境安全形势依旧严峻。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决定了其处置越快越好,因此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监测,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环境应急监测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处理中始终依赖的基础工作,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处理的前提和关键。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面临的挑战

我国于2006年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于2014年进行了修订。现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的背景下,总结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实践经验完成的。其中,“4.2.4应急监测”条款规定“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工作,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以及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确定监测的布点和频次,调配应急监测设备、车辆,及时准确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这就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主要任务。

1.1技术要求仍需完善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监测的质量保证等的技术要求,是目前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该规范自实施以来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但尚有一些不足:一是现有规定不够系统,难以满足国家法规对环境应急监测提出的新要求;二是规范中某些规定繁简程度不一,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满足纷繁复杂的应急监测需要;三是规范中某些术语和定义较为含糊,难以满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需要。目前,该技术规范正在进行针对性的修订完善。

1.2实践操作存在短板

目前环境应急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应急监测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二是部分单位的人员、技术及物资准备不足;三是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部分单位的应急组织协调不力;四是部分应急监测机构技术能力不足。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应急监测时,上述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只有加强日常准备,并在应急实践中总结提高,这些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日常准备

目前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都因日常准备不足,环境应急监测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日常准备是否充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日常准备:

(1)应急监测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相适应,并要通过应急监测实践和演练进行检验、评估及修订。

(2)应急监测队伍。应急监测队伍包括专家、专业人员、协调联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急监测人员须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应在平时加强培训,并不断更新专家信息,确保应急监测时能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

(3)技术准备。平时应调研并收集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区域内重点风险源信息、应急优先控制污染物数据库及应急监测分析方法等技术资料;若可能,最好设计几类常见环境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报告模板,需要时可在最短时间内填充内容进行完善。

(4)物资准备。对于应急监测时可能用到的分析仪器、采样设备、耗材、现场实验室、安全防护装备、车辆和照明等后勤保障装备、通讯设备、辅助设备等物资,平时做好运行维护,以确保需要时能正常使用。

(5)应急监测演练。通过开展应急监测演练,由专家和相关人员对演练进行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监测预案。

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程序

要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除了充分的日常准备,还需要通过顺畅的应急监测程序机制予以保障实施。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程序如图1所示。

3.1应急響应及启动

环境应急监测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并按响应程序进行。接报时应记录下达通知的人员姓名、单位、通知时间,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污染源、污染范围、影响及危害程度(特别是所涉及的环境敏感点情况)、处置情况、事件发展趋势等信息,并及时报告相关责任人。该环节主要是进行信息收集、判断与决策,并按程序启动应急监测预案。

3.2现场勘查及信息沟通

勘查内容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事发经过,污染物种类、数量,污染途径、波及范围,受污染环境介质,区域水文气象参数,敏感目标及其分布,以及有关部门的处理情况等。勘查信息应及时报告应急监测指挥部并传达给相关人员。信息沟通方面,应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如微博、微信等传播快、信息源广,通过查阅可快速了解事件信息及社会公众的反应。此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灵活的内部信息沟通方式,如微信群联系便捷,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沟通。

3.3确定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原则上为相应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监测因子,以及根据污染事件的性质和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环境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为污染事件对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特定项目。应优先选择主要污染因子与特征污染物,并根据污染物性质(自然性、扩散性或活性、毒性、可持续性、生物可降解性或积累性、潜在毒性)及污染趋势,按可行性原则(有监测方法、评价标准或判断依据)进行确定。

(1)已知污染物的突发事件。应根据已知污染物来确定主要监测项目,但还应考虑其伴生元素、衍生反应产物及次生污染物等。很多金属矿都有其伴生元素,如2012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最后确定的污染企业是一家炼铟企业。油类污染因不同种类的油品而监测项目不同,如重油污染除石油类外,还应注意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等的影响。

(2)未知污染物的突发事件。首先,通过现场勘查和感官判断,初步推断主要污染物或污染物类别。若初判为中毒事故,可根据中毒反应的症状推断毒性的强弱和缓急,再结合常见急、慢性有毒污染物的资料信息,缩小目标筛查范围。如发生死鱼时,可根据死鱼的症状初判死因,若鱼腮缺少血色应是缺氧窒息,鳞片张开、腮血鲜红可能是急性中毒,若两种情况均不符则可能是慢性中毒。

其次,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事发地及周围的水文、气象、地理、地质、经济、社会及环境信息重点关注环境敏感点、污染源及潜在风险源,查询其生产、安全及环保记录,必要时结合附近自动监测站等现有的监测结果初步判断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如某市有居民投诉空气中有异味,环境监测部门根据附近空气自动监测站中二氧化硫浓度异常的信息,排查判断出是一家企业脱硫装置故障造成含硫污染物直接排放所致。

再者,当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仍不能判断主要污染物及监测项目时,可利用便携式监测仪器或流动式监测平台等现场快速监测手段进行现场快速筛查或分析。但不可轻信筛查或分析结果,因有时会产生假阳性,需用不同原理的其他方法再次确认。若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一致,可基本确定结果的正确性,否则需继续核实筛查或采样后送实验室分析确定。

当现场快速监测仍不能确定主要污染物及监测项目时,应及时采样送实验室分析确定,但需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测定某些监测项目时还应注意去除干扰物质。如某监测站在监测中发现挥发酚含量超标,疑为酚污染,但经排查未发现酚污染源,后确定实为油类污染,挥发酚含量超标是因样品中含油量高,对酚的测定产生了干扰所致。

3.4现场采样及测试

现场采样及测试应遵循如下原则:(1)针对不同的事件类型和应急监测的不同阶段,以最少的采样断面(点位)和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2)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应能快速筛查、鉴别污染物,并能给出定性、半定量或定量的检测结果,直接读数,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低;(3)凡具备现场测定条件的监测项目,应尽量进行现场测定,必要时另采集一份样品送实验室分析测定,以确认现场的分析结果;(4)做好样品管理,注意人身及样品安全。

3.5監测分析方法

首先可采用现场快速监测方法进行初步判断,然后从速送实验室进行确认、鉴别。实验室应优先选用国家或环境保护标准分析方法,当实验室不具备使用标准分析方法时,也可采用由其他行业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体系。若某些项目监测尚无标准或统一分析方法时,可采用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确认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

3.6质量保证及控制

针对不同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监测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小的代价,获取最有用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既能满足应急工作的需要,又切实可行。

3.7应急监测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报告应按预案中确定的报送范围进行报送,通常应上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任务下达单位。应急监测报告以及时、快速报送为原则,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新媒体)报送监测结果等简要信息。在每期的应急监测报告中,可提出对下一步应急监测工作的计划和建议,并在下一步方案的编制中给予考虑。

3.8应急监测的终止

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有始无终”已成为困扰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一大难题,主要是因为缺乏应急监测终止的相关规定。现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4.4响应终止”条款规定“当事件条件已经排除、污染物质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所造成的危害基本消除时,由启动响应的人民政府终止应急响应。因此,在即将修订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中,建议对“应急监测”和“跟踪监测”的定义予以明确界定,将“应急监测”定义为应急响应期间的监测,应急响应终止后应急监测自动终止;将“跟踪监测”定义为应急监测终止后为继续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监测,并从技术角度提出通用的跟踪监测终止条件。现阶段,建议在应急监测方案中明确终止条件,在报送的应急监测快报及报告中提出终止预告。

4结语

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日常准备尤为重要。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地市级以上的环境监测部门设立专职的应急监测内设机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落实人员培训制度;环境应急监测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实战和演练对预案进行检验,不断修改完善;平时应加强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研究,不断增强技术储备;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及物资储备应充足有效。此外,及时的应急响应,合理的应急监测程序,高效的信息沟通和组织协调机制,规范的监测过程,可靠的监测结果,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的关键。

市场监测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正大力兴建高速铁路工程。高速铁路周边经常会大面积开挖, 因工程建设的增加, 使高铁周边地表发生变形, 高铁桥墩基础及结构受到影响, 产生变形并发生位移。因此, 必须对高铁结构采取一定的监测措施, 掌握高铁周边基坑施工对结构产生的变形情况, 保障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安全。

根据《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工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为保证高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平顺性, 应采取高精度监测方法对临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铁结构进行全方位监控与量测。

目前国内对高铁桥墩等设施的监测通常使用传统人工测量的方式进行, 然而传统的测量方式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监测人员进行逐站进行观测, 容易受到高铁现场环境的限制, 随着监测频率、精度的不断提高, 传统人工测量的局限性更加凸显。同时, 随着测量机器人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监测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发展[1]~[2], 但仍缺乏具体实力应用中的技术分析与对比。本文以镇江并行及穿越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高铁第三方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为例, 针对临近高铁的工程周期, 利用研发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高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 获得高铁结构的变形情况并对高铁的安全性做出评估[3]。

2 工程背景

工程位于京沪高速铁路北侧转向西, 沿京沪高速铁路走线, 穿越公路后转向南, 从京沪高速铁路桥墩中间穿越。新建双孔电缆隧道, 断面平面尺寸6950×3450 (宽×高) , 底板埋深4.0~5.0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抗渗等级P6。

下穿高铁段:位于京沪高铁大桥桥墩之间, 下穿段全长32.6m。下穿高铁段施工范围内9m钢板桩作业与桥墩上海方向距离为13.15m净高13.16m, 南京方向最近为9.85m, 净高为14.19m;高铁并行段:并行京沪高铁大桥桥墩之间, 总长度为588.37m。并行高铁段位于京沪高铁大桥桥墩东侧。基坑开挖边与相对应高铁桥墩边缘距离为15~17m, 基坑开挖底标高低于相对应高铁桥墩底标高0.63~2m。施工期间使用机械高度最高的为钢板桩施工机械, 举起9m钢板桩后高度约12m。

监测周期:工程施工开始至结束后, 且监测值稳定一周后即停止监测作业, 整个监测周期约6个月。

3 自动化监测

3.1 沉降监测

静力水准仪布设在监测范围的桥墩墩底 (可与自动化监测点同一位置布设) 。

沉降监测采用静力水准自动监测, 运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管理, 对观测值采用本公司研发的“高铁隧道结构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该系统基于传感器原理、移动通信技术, 整合了一套完整的硬件结构, 实现了高铁结构变形数据实时采集。多元传感器数据采集平台集成了测量机器人、精力水准、电子水平尺等设备, 确保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将观测数据通过控制箱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 进而实现数据的平差处理、查询、存储及下载。

3.2 桥墩水平位移及桥墩倾斜监测

桥墩水平位移及桥墩倾斜监测使用3套LeicaTM30 (0.5″, 0.6+1ppm) 测量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 为自动化监测系统24小时提供原始数据, 确保实现实时监测以保障高铁运行安全。具体指标要求如下所示。

根据TM30 (±0.5″, ±0.6mm+1ppm) 的仪器精度及以往类似监测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 自动化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于±0.5mm, 测量精度满足项目要求。

基准点测量:利用变形区域内的工作基点与区域外稳固可靠的基准点组成监测控制网, 利用测量机器人多测回导线测得各基准点的斜距、水平角、天顶距三维观测值, 计算得到各点的三维坐标。之后基准网测量采用空间后方交会的测量方法, 监测系统实时根据“VT统计检验法”判定基准点的稳定性并及时更新不稳定点。

监测点测量:在工作基点上安置测量机器人并接入自动化监测系统, 采用远程终端网络控制测量机器人, 采集获取基准点、工作基点及监测点的三维观测数据, 通过首次学习测量得到各点初始值, 之后利用多台测量机器人对变形区域内的高铁桥墩进行实时监测, 获得高铁桥墩的各项变形值, 根据各期变形值得到某阶段监测点变化量。

4 人工监测

4.1 沉降监测

人工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监测。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 变形监测要求, 精密水准监测基准网按二等沉降监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作业, 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精密水准监测点按二等沉降监测网技术要求作业, 并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仪器使用Leica DNA03 (±0.3mm/km)

注:n为测站数。

基准点及监测点布设及测量:基准点是沉降监测的基准, 其稳定性十分重要。根据现场条件, 本项目在变形区外高铁桥墩上共计布设4个基准点 (JZ1, JZ2, JZ3, JZ4) , 基准点布设位置便于保存与观测。基准点及监测点布设及测量:在京沪高铁桥墩底部顺桥向与横桥向两侧底部分别布设1个沉降监测点, 每个桥墩共布设2个沉降点 (分离式桥墩包括两个墩柱的, 每个墩柱布设1个) 。为不影响桥墩既有结构, 沉降监测点布设采用强力胶把特制的沉降L型沉降板安置在桥墩结构上。

严格控制往返测高差、水准环线闭合差等外业控制指标, 各项精度满足规范后进行内业平差解算。平差解算后, 获得各个监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计算各点沉降量。相邻两期高程差值作为本期沉降量, 本次高程与初始高程之差作为累计沉降量。

5 监测效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该项目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高铁桥墩的自动化静力水准与人工水准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人工沉降基准网:为监测基准点高程的变化情况, 每月对桥墩基准网进行复测, 各基准点各期及变化量曲线见图1。

如图1所示, JZ1作为起算点, 在每月对基准网线路中的其余三点进行复测与判定, 各期监测成果均满足项目方案及规范要求, 数据真实可靠, 可以作为人工监测的起算数据。

人工沉降与自动化沉降自2016年3月开始监测, 在同一监测时间阶段内, 将自动化与人工监测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对比如图2所示:

在本项目自动化监测过程中, 同时采用传统人工监测手段进行比较测量。根据现场施工过程的具体工况以及变形量确定人工监测的频率。对人工监测数据成果进行处理后, 与同期同时间的自动化数据进行对比, 以分析研究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用性与稳定性。若两者成果不符合 (为当期人工监测数据中误差, 为当期自动化监测数据中误差) 时, 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管理平台对监测频率进行实时调整。根据上图可得, 自动化监测数据与同期人工监测数据符合2倍差值中误差控制标准, 最大较差为0.3mm, 且变形趋势一致。

本项目实例数据分析可知, 传统的人工沉降测量与自动化测量整体偏差较小, 变形趋势也较为一致。因此, 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数据可靠性较高, 各项精度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可用于生产实践。此外, 监测系统实现了复杂环境下对高铁结构24小时实时监测, 节约了人力物力, 避免受到外界情况影响, 提高了监测的稳定性, 可应用于其他类似工程项目[4]。

5 结论

本文通过具体项目实例, 分析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在高铁结构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 对传统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 得到以下结论:

1) 项目从监测开始至结束, 高铁墩柱沉降、高铁墩柱倾斜 (横桥向、顺桥向) 、高铁墩柱水平 (横桥向、顺桥向) 位移、桥墩裂缝变化量较小, 监测数据变化平缓, 无明显异常波动, 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监测数据虽有微小波动, 但远小于各测项预报警控制标准, 高铁桥墩结构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2) 自动化监测能够不受高铁现场环境和监测时间的限制, 实时获取观测数据, 能够保证列车正常运营过程中对高铁结构进行监测, 提高了监测效率。

3) 自动化监测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与发布, 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 且监测数据成果与传统人工监测数据成果较为一致, 达到监控指标, 满足高铁结构变形要求, 实用性较强, 适宜在其他类似项目中应用。

摘要:临近基坑施工易导致高铁区间结构变形不稳定,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测量机器人在自动化实时监测在高铁结构变形监测与分析中的技术要点;并将自动化监测成果与人工监测成果对比, 分析其监测精度。结果表明, 自动化监测精度良好, 且具有实时监测、快捷高效的优势, 适宜在今后类似项目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高铁结构,结构变形,自动化监测,人工沉降,基坑施工

参考文献

[1] 储征伟, 钟金宁, 段伟, 等.自动化三维高精度智能监测系统在高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3 (S2) :225-229

[2] 张正禄, 孔宁, 沈飞飞, 等.高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变形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0, 35 (6) :25-26

[3] 肖晓春, 何拥军, 朱雁飞, 等.地下空间开发中变形监测的新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 2007, 44 (1) :44-50

市场监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机制;环境监测质量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92

Impro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Guo Ruoxin

(Dingxiang 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Xinzhou, Shanxi 035400,China)

1 開展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首先,环境监测工作是我国现阶段整体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污染修复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基石;其次,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所收集和获取的真实、有效地数据,可以为我国现阶段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颁布环境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有效地数据依据和理论支持;再次,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必须坚持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监测的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最后,环境监测工作还可以作为监督和督导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效率和成果的检验工具。

2 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机制的现状

2.1 我国环境监测机制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国内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还不够发达,我国的环境监测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和管理工作还不大健全。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开展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和散漫;导致监测过程中采取的监测手段和监测范围局限性很大,环境监测工作仅是对有效收集来的待检测的样品的最终检测数据进行单纯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虽然在样品的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过程中普遍运用了严谨的技术分析手段和科学的技术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无法对所分析样品的来源和取样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监管,造成整个环境监测过程还存有明显的漏洞;无法真正意义上体现环境监测对象的真实数据水平和环境真实现状,严重缺少公信力。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范围内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重视以及环境监测机制的不断发展,采用国际惯用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形成了国际化的环境监测机制。随着我国众多优秀实验室的创建和环境计量、统计工作的大面积进行,使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更上一层楼,并且逐步进入环境质量的控制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环境监测体系的不断发展,通过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国家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内的仪器设备、组织机构、检测工作、环保制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工作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实验室通过能力的相关制度的颁布和推行,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机制不断创新。通过对多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多年先进环境监测工作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学习和经验总结,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已经完全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数字监控,并在后面的发展的过程中还将持续提高。

2.2 我国环境监测模式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的工作开展起步较晚,时至今日我国环境监测的体系仍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完善的水平。在我国一代一代的环保人的不断借鉴他国经验和技术摸索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监测体系:一方面,以政府监测环境信息为主导,政府作为我国现阶段环境监测的中流砥柱,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扶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其公权力与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量化清晰和程序衔接。并通过政府的公信力使民众相信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以收集和实时监测企业生产环境信息为指导,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紧密结合,更能使环境监测行为愈发精准化和本土化

3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缺少健全的制度作保障

虽然我国早就已经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成效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供,社会分工更加复杂,一些符合当时国情的政府和条文沿用至今,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前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需求。陈旧、落后的环境监测工作体制和監测手段和实验室技术分析水平也制约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高速向前发展的脚步例如,对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换代的监测技术没有做出相应的技术性规范以及操作指导,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收效甚微,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此外,一线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3.2 环境监测工作管理部门职能紊乱

根据我国现阶段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来分析,环境监测工作涉及的部门还比较多,容易造成各职能部分之间的工作相互推诿,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执法和管理;且环境监测工作管理部门内部管理职能分工并不明确,造成“部分工作多人管,具体工作无人管”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3.3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队伍的技能水平良莠不齐,团队成员普遍学历偏低,专业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限,对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法规的熟悉程度不够,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较为明显。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4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4.1 以完善监测机制提升监测质量

质量控制工作是衡量一个部门和机构能否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前提,环境监测工作也必须制定完整全面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计划,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制定出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质检、运检;核心设备的核查、校对以及环境监测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培训等。只有制定出适合当地具体情况和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与质控措施,才能使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4.2 制定系统完善的监测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应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并加强彼此之间的环境监测工作者联系的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整体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按时按量的完成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打破部门与地域之间的人为限制和地方保护的障碍,将环境监测问题视为一个整体,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统一、和谐的环境监测体制。环境监测机制的内部资源必须做到与民共享,接受所在地人们的调查和监督,建立专职的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为环境治理和环境修复工作提供全面、有效地数据和理论支持。

4.3 加强机制的监督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与各省市众多大、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甚至一些管理工作还涉及了部分行政人员和环境监测执法人员的自身利益,所以在环境监测的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困难重重。对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强大、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形成监测信息的全民共享、民众监督、管理信息透明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并且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督工作一线执法人员的廉政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警惕性和主人翁意识,并以此创建一个多元化且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监测水平,才能迎接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程卫东.完善环境监测机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J].技术与市场,2014,(9):326-326.

[2]彭筱峻,袁文芳,朱艳芳.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化工,2009,(02):25-29.

[3]吉军凯. 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王婕. 完善宁波市环境监测体系的对策[D].宁波:宁波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7-11-25

作者简介:郭茹新(1968-),女,工程师,毕业于兰州大学,研究方向为环境与生态学。

市场监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监测预警;GNSS监测

1.前言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采矿业在我国历史悠久,特别是近20年来,矿业开发程度不断加大,采矿活动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渐展现出来,主要有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水土污染等,其中矿山地质灾害最为普遍和突出。矿山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矿山地质环境,而且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和演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和技术方法。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建立依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自动、高效、及时的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化全时监测和监测预警,达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目的。

2.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现状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不稳定斜坡等[2]。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矿山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可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中,一般设计的专业监测方法有:雨量观测、裂缝测量监测、变形測量监测、深层侧向位移监测、GPS测量监测等,测量仪器一般为全站仪、经纬仪、GPS、测距仪、裂缝计、地应力计等。在实际应用中常受到通信条件、地形、天气等限制,部分仪器专业性较强难以操作,监测间隔时间较长且不连续,加密监测频率则使得外业工作量大,导致监测经费投入较大,最终形成矿山企业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落实情况较差和监测效果较差的局面。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监测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周密、喻小等运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杨乾坤、杜建涛等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运用于地面塌陷测量和监测,对其测量精度和监测效果进行了论证。此外,陈蒙等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地质灾害监测数字化技术应用中采用了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手段。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也应用到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中来,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法。

3.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是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的有效手段,监测方法应以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措施为主。一般宏观监测方法为人工巡查观测,专业监测则是借助各种仪器按照监测设计进行监测。

3.1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监测

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是矿山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许多矿业活动区域都会形成滑坡和不稳定斜坡,比如露天采场、排土场、矿山公路等。监测措施主要有:

(1)地表位移监测。地表位移监测主要是通过测量滑坡体、崩塌体和不稳定斜坡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和裂缝来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有:大地测量、水准测量、GNSS监测、三维激光扫描、InSAR监测、标桩或裂缝计监测等。标桩或裂缝计监测能观测裂缝发展情况和趋势,其余方法能比较直观地观测出滑坡体、崩塌体和不稳定斜坡的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

(2)深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方法主要有测缝法、钻孔位移计监测法和钻孔倾斜测量法。其专业性较强,一般用于大型滑坡监测中,能测量滑动面位置和滑体变形速率,判断滑坡稳定性,判定滑坡主滑方向和滑坡治理工程效果。

(3)相关因素监测。相关因素监测视地质灾害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有土壤含水量监测、岩土应力监测、雨量监测等。

3.2泥石流监测

当矿山弃渣场、排土场、尾矿库等大量松散岩土物质沿沟谷、坡面堆积时,即成为形成泥石流物源,在雨量条件达到时,极易引发泥石流。泥石流监测专业性较强,一般需安装专业设备进行监测。泥石流监测方法有:雨量监测法、视频监测法、泥位监测法、倾斜棒监测法、流速监测法等。

3.3采空塌陷监测

当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时,在地下形成采空区,造成采空区上方的岩土体应力失衡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甚至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采空塌陷和地裂缝监测方法有:大地测量、水准测量、GNSS监测、InSAR监测、裂缝计监测等。

4.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由于监测方法的多种多样,矿山应根据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结果,结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制定专业的监测方案,选择易操作、经济、高效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监测,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完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机制,实现监测预警和群防群测的目的。目前,监测技术已十分成熟,基于各自动化监测设备搭建的自动化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体系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解决了以往传统监测方法的缺点,并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信息互联互通的功能实时共享。

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绵阳市于2018年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易自动化监测体系,其监测系统架构见图1。通过监测预警平台接收安装在地质灾害点上的监测站传输返回的数据信息,达到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设定的限值则自动预报预警,同时发布电话短信信息给所在地质灾害点的责任人,实现地质灾害迅速应急反应和群测群防的目的。绵阳市的各矿山企业均可利用该平台,购置安装与相匹配的专业监测站点,将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融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自动化监测体系中去,确保了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自动化监测体系应用

绵阳市安州区高川磷矿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中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就是结合绵阳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易自动化监测体系进行的专业监测设计。

高川磷矿位于安州区高川乡,处于四川龙门山褶断带与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势陡峻,切割深,属于构造剥蚀中山区,相对高差一般400m~600m,山体坡度在30°~45°之间,局部在60°以上。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261mm左右,最大年降雨量1700mm(2013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9月。据四川省2017年绵阳市安州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结果显示,该地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2019年,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后,在矿区周边发现有大竹坪滑坡(HP1)、大坪滑坡(HP2)、三岔沟火石沟泥石流(N1)、采空塌陷区(T1)四处地质灾害点,对以上四个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圈定了预测采空塌陷区(YT1)。高川磷矿矿山地质灾害多而复杂,地质灾害影响程度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均为严重。本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设计为“人工巡视观测+自动雨量监测站+岩石应力计+裂缝自动监测+GNSS自动化监测”的综合监测方案,对矿山及周边的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监测点位布设见图2。

具体地质灾害监测设计为:

①对预测塌陷区(已塌陷区和)进行定期人工巡视观测,以工业场地、道路为巡视观测重点,兼顾排水沟、拦砂坝等治理恢复工程设施,观测频率为半月一次,雨季加密观测频率;②在三岔沟上游路边的泥石流影响范围之外设立自动雨量站,实施监测并向绵阳市监测预警平台传输该地区雨量数据,达到雨量预警值时实时发送预警信息至专职监测员,及时组织进行泥石流避险;③矿山生产时,因采空区未回填,采空区上方岩石应力处于失衡状态,在井下生产区安装岩石应力计,确保生产安全。④对回填处理后的塌陷区边缘可视拉裂缝和巡查过程中可能发现的新的地表拉裂缝进行专业监测,工业广场以墙体裂缝为重点监测对象,在裂缝上安装裂缝伸缩仪和裂缝警报器。裂缝位移达到预定的阈值则自动声光报警,监测员或受威胁群众对设备的报警现场及时反应。⑤对滑坡、预测采空塌陷区采用北斗智慧云监测终端(一体化多频GNSS监测终端),共布置了2个基站和8个监测站,通过监测获取各测点的水平以及垂直变形量,实时传输至绵阳市监测预警平台,可监测地质灾害点实时变形数据,并在变形量达到阈值时自动报警和发送短信至专职监测员,还为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上监测设备中北斗智慧云监测终端和自动雨量站均由太阳能进行供电,GPRS进行数据传输,由设备公司进行安装和运行维护;裂缝伸缩仪和岩石应力计安装简便,矿山专职监测员经简单培训后即可安装监测。由通过以上人工+自动化的监测方法,实现仪器实时监测并传输数据,人工定期巡视核实,构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对高川磷矿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6.结论

綜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了监测指标异常时自动预警,有效地解决了地质灾害监测专业人员的不足和偏远山区受地形气候限制的难题,提高了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频率、效率及效果,降低了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成本,为矿山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开采提供了基础数据,减少和降低了地质灾害损失,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范立民.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J].陕西地质, 2017, 35(01): 61-64.

[2]邢小敏.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 2019(15): 126-127.

[3]周密. GNS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 2019, 35(03): 58-60.

[4]喻小,赵其华,张埕豪,等. GNSS实时监测在滑坡预警中的应用——以陕西省周至G108路段滑坡为例[J].人民长江, 2019, 50(10): 126-130+142.

[5]杨乾坤.双轨D-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的应用[J].北京测绘, 2020, 34(01): 100-103.

[6]杜建涛,闫丽,赵超英.蔚县矿区地面沉陷InSAR多维形变监测[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01): 168-173.

[7]陈蒙,林锦富,段昌盛.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地质灾害监测数字化技术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8, 29(04): 54-57.

[8]吴君平,叶小兵,王士友,杨黎萌.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污措施分析[J].西部资源, 2019(01): 101-102.

[9]罗娟,赖德军,袁宏.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 2011, 31(01): 81-83.

上一篇:生态县建设下一篇: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