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

2023-05-14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构成;符号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建设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符号研究”,编号2017-ZDJH-208]

一、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

自2013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后,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乡村聚落规划水平落后、面貌差的局面得到了极大地改观,同时一批将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完善的典型乡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榜,例如浙江吉安、安徽宏村等在美丽乡村规划上凸显了乡村景观与其符号的再生。但在国内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村,其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上只求“高大全”,大量应用新式建筑材料,向着城市化规划方向靠拢,使传统乡村聚落失去了原有的风韵,使历经时光洗礼的乡土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与忽视,各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毫无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俨然是城市的微缩。

乡土景观确切来说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经过自然与劳动人民共同选择而形成的质朴的景观。乡土景观没有太多的人工雕刻,蕴含着生活性、自然性和功能性等特点。乡土景观是基于地域文化而产生的,生态系统稳定,带给人们和谐、亲和的心理感受,同时具有极强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应用乡土景观,不仅是保证美丽乡村富有地域特点的基础,更是尊重人的情感和习惯。乡土景观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如下:

第一,是美丽乡村设计规划的源泉。美丽乡村的设计规划不可采用单一的设计元素,而形成全国、全省大统一。乡土景观是在乡村聚落自身发展的文化基础上衍生的,所以有针对性地对乡村聚落进行美丽乡村改造,其拥有的原始乡土景观是新规划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特色的保证。

第二,乡土景观是当地人生活习惯和文化认知的表达,重视乡土景观的重现,是人们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保证。

第三,乡土景观的应用是美丽乡村规划成功与否的保证。脱离了乡土景观和当地人认同的空间形式的规划设计是失败的,所以依托乡土景观,能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更有针对性,也使规划思路更清晰。

第四,景观的存在同时是符号的存在,景观设计师在寻找景观符号的同时也是在创作符号,乡土景观在其形式的表象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更接近参与者的内在灵魂。对于乡土景观符号的构成理解,是在创作新的城市环境下景观符号的有效指导,这是乡土景观传承的需求,也是现代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

乡土景观发源于农村,由于河南各地水文、地质、人文等大相径庭,所以笔者进行了广泛地调研走访,深入农村,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分为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聚落景观三类。这些景观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乡土景观。

(一)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和气候水体等构成的景观,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总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特征是天然性和真实性,在河南乡土景观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地形地貌

河南省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几条山脉横贯其中。西部和北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为平原、南部地区为丘陵地势。在多样化的地形下,河南乡村景观在省内各处的视觉表现也不同。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大多在坡地上,背风向阳,而较为平坦的则为耕地。在聚落发展中,高低错落的房屋形成了一道美妙的乡村景观。在南部丘陵区,建筑大多在开阔地,房前屋后的水塘、耕地与房屋又构成了合乎地形地貌的乡村景观,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尊重自然选择和当地风水理念,是规划中的重点。依照地形规律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改造,保持乡村景观的自然性。

2.气候水体

河南地处亚热带的北部,四季分明,气候差异明显,差异性较大,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在乡村景观体现中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在豫西北少雨地区,乡村中取水渠、水窖常见,房屋墙壁厚,御寒性能好。而在南部降水量多,河流、水塘常见,房屋建筑显得更加精致,房屋中隔湿层是必不可少的。

3.植被与作物

乡土景观中的植被与作物是在千年历史选择中形成的,能够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生命力强、生态稳定性佳。乡土景观中植被与作物的文化性很強,不仅是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更是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豫北山区,耐旱喜寒的植物更多,例如松树、柏树。而在南部地区,阔叶树木更多,喜水的竹子更多。在作物上,除了南部地区以种植茶叶和水稻为主,其他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些作物对乡村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影响,相对应的乡村景观也不同。例如种植小麦的地区,石碾、石磨常见,但南部地区舂米的器具更常见。这些乡村景观植根于地域差异,具有很强的人文基础,所以在乡土景观规划建设中,合适的植被和作物选择是凸显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4.色彩

色彩是构成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乡土景观中的色彩大多是自然色彩表现,例如植被由于季节变化的色彩、房屋建造时使用的材质的原始色彩及地形地貌中体现的土地色彩等。这些色彩对乡村景观的整体基调起到了渲染作用,所以在规划乡村景观时,对色彩元素的应用不可忽视。

(二)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是乡村聚落形成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以房屋建筑为主的空间结构。包括了聚落形态、道路、建筑、材料等。

1.房屋建筑

河南乡土房屋建筑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各个地区的形式和结构都不同,以适应地域文化与自然条件。在房屋建筑材料上,以土、石材、砖、瓦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肌理、质地和色彩大多是保持了原始的模样。在设计手法上无定式,自由性大,受官式建筑的传统形制影响小。例如在河南济源、安阳地区以夯土、石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房屋构造简单,以坡顶为主;而豫中地区则以夯土和砖木为主,以平顶居多;南部地区以芦苇、黏土和青砖为主,双面坡顶的房屋居多。

2.庭院景观

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说过,庭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华和灵魂。庭院景观首先是功能性的保证,例如为村民提供晾晒粮食、衣物,以及养殖家禽家畜等空间,也是聚会聊天、吃饭乘凉的场所。河南庭院景观的格局一般为四合院、三合院和窑房院为主。

3.街道景观

乡土景观中的街道景观是以道路为基础而产生的景观,起到连接聚落、连通空间的作用。其景观主要包括街道路面铺设的材质,有三合土、砖、石材等区分,同时还有街道节点的附属物、建筑立面等景观要素。

4.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乡土景观的核心元素,包括了农田景观和生产工具景观。农田景观不仅具有基本的农业生产性,还具备了对自然适度改造的艺术性,体现在农田的形状、大小、空间性等。不论是山区农田高低错落的落差美,还是坡地农田依山而立的顺势美,亦或是一望无垠的稻田震撼美,都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体现。

而生产工具景观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手工性,以锄、犁、套车架、石磨石碾等为主,在河南不同地区,其生产工具也不相同。这些生产工具乡土气息浓厚,尤其是在当下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更重。

(三)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乡村的社会性活动形成的,以文化性为主,体现了当地村民淳朴的文化认知。

1.农耕文化

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根基深厚,农业制度、农业耕种思想等根深蒂固,民间针对农耕的谚语不胜枚举,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更是人文景观中的活化石。例如河南淮阳地区每年农历三月三的人祖庙会,参加祭伏羲祭祀活动,以祈祷来年的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仰韶文化传留下的陶瓷用品、纹饰等,也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图腾,在农民群体中有很强的认同感。

2.民俗与手工艺

民俗是乡土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括饮食、戏曲、绘画和服饰等。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统民俗文化在河南省内的保留很多,以节气、婚丧嫁娶活动等为主。例如洛阳的水席文化、焦作的太极文化、安阳的开山文化、登封的武术文化等。手工艺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乡土景观的组成,对乡村文化的体现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开封的汴绣、洛阳唐三彩、宫灯、豫西剪纸、朱仙镇年画、淮阳泥泥狗等。

三、河南乡土景观符号

景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符号。那么,在继承景观符号形式上,获得符号原本所含有的意义,而摆脱既往的符号表面形式及其之间的结构,以全新的形式和结构再诠释、发展需要传承的意义即是景观符号意义上的表达,才是传统文化在景观符号设计中表达的最高境界。同时,对于乡土景观符号设计的受体世界中或记忆里为其找到一个可类比、可联想的“原型”,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认知它、认同它并且欣赏它。而这种“原型”是现有场地所承载的乡土风貌,实际上就是乡土景观的符号原形,而不是割断文脉的外来景观符号。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取:

1.引借:从乡土景观原型中截取某一部件或是图案纹样重新组合,创造新秩序和新关系。2.易位:某一系统整体形象的各部件在被打散破坏后,可以根据时代的审美意识,移动、调度原有位置进行重新定位。3.重合: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原来各自独立的部件相互叠合,构成“第三形态”。4.材质:从传统乡土景观构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片断或者元素,用现代新型材料(如不锈钢、镜面玻璃、陶瓷壁砖、霓红灯等)来建造,表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5.减舍:让旧景观的精采片段融入新的景观中,成为新景观的一个部分,使历史得到延续,新旧景观得以相互协调。6. 虚幻:景观设计中将古典乡土装饰符号通过反射、虚化而虚拟在景观上,达到特殊的效果。

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乡村景观符号的提取来自传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必一刀切建设大面积统一的格局,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例如房屋建筑规划中依据地势地貌设计合理布局,在房屋建设中应用民俗符号;例如焦作温县可将太极文化中阴阳学说应用在聚落建筑设计上,也可将传统纹饰应用在外立面装饰上。在材质选择上,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但外立面的肌理、色彩可以将乡土景观中夯土、石材的特点呈现出来。在庭院设计中,保留传统四合院、三合院的格局,但又进行创新改造,使空间利用率更高。在安阳滑县某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筑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的结构,屋顶材料结合现代工艺技术采用当地的琉璃瓦,建筑的墙裙采用当地的石材,院落的铺装使用透水砖,用鹅卵石拼合吉祥图案,休闲广场的挡土墙以乡土田园式的石块垒砌。将传统乡土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技术结合,营造新的乡土建筑。在社区的广场和商业街设置生产工具、农具等雕塑、老物件,营造乡土意境。在公共建筑上,将祠堂、牌坊、土地庙等元素融入其中。年画、窗花等民俗符号也可移植到其他设计规划中,使乡土景观符号不再局限于专有领域,使乡村处处有景观符号的体现。

四、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

河南地理位置特殊,东西南北中各部分都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例如西部与黄土高原连接,南部又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乡土景观营造上即便是一省之内也不可一概而论。在河南乡土景观的营造中,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传统乡土景观因地制宜地进行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景观的新农村是对当地土地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也是乡村精神的反映。在营造方式上:一方面要基于傳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对乡土景观符号进行创新。营造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移植式再现。移植式再现是指将传统的乡土景观直接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例如河南乡村中常见的牌坊、照壁、祠堂、土地庙等。这种移植式再现是指乡土景观的营造方式是“保护式”的,更是“原汁原味”的。据笔者的调研,河南许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有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不仅有生活生产方式的移植,也有宗教信仰文化的移植,保留了乡土景观的原貌,对人们有极强的亲和力;但是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如果把握不好,不仅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反而会起到副作用,因为移植方式过于简单、提炼不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容易陷入传统落后的境地。对于此类营造方式,笔者持审慎的态度。

第二,再生式营造。再生式营造是指在对乡土文化、乡土景观和地域性进行综合考量后,对乡土景观符号的再应用。例如传统乡土景观中水文符号、建筑格局符号、农作物种植符号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嫁接式营造。在河南信阳地区,将茶文化、水稻文化中丘陵、茶山、稻田等符号应用在乡村建设上,使美丽乡村的整体格局更突出这些元素,同时人们的认可度和归属感更强。再生式营造讲求将传统乡土景观符号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充分发挥其内涵和内蕴的作用。又如在豫东地区,因为是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传统的取水方式是压水井和窖井,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此类落后的生活方式注定不会再现,但是压水井和窖井的符号形式可以成为乡土景观呈现在村广场的景观展示序列中。再生式营造重点是乡土景观符号的提炼和创新式应用,题材广泛,是当前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最重要的乡土景观营造方式。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河南乡土景观的调研,认为乡土景观是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元素,更是保持乡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乡土景观不能单纯复制,应提取其符号,符号代表了乡土景观的文化性和功能性,使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回归初衷。在河南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农耕文明的省份,乡村景观所附着的乡土特色和蕴涵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是其他文化和符号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挖掘乡土景观符号,将其更好地利用,是未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李鹏波,雷大朋,张立杰,吴军.乡土景观构成要素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07):224-227.

[2]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大学,2007.

[3]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12):1-3.

[4]陈如一,张晋石,余刘姗.国际与本土艺术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范例——羅伯特·布雷·马克斯景观中的地域特性再认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14.

[5]邢燕,张轲.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9):225-228.

[6]黄琴诗,朱喜钢,陈楚文.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与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6,(10):89-93.

[7]戴松青.“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6,(01):28-31.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历程,将江宁区乡村发展归纳为试点示范、示范区建设、全域规划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品质发展四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背景条件、发展目标、组织方式、建设内容等进行梳理分析,试图廓清乡村建设发展历程的路径与阶段特点,为我国县域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县域乡村规划;乡村规划建设;江宁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0.003

From Region to Village: Exploration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Path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ZHANG Chuan

引言

新型城镇化必须依靠城市和乡村双腿并立前行,乡村不仅关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更事关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和先行部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随即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并对相关工作作出相应部署,全社会掀起一轮“乡村振兴”的热潮。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规划建设将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长期关注并实施的重大课题。凡事规划先行、规划引领成为政府的行动准则,如何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专业的科学理性进行前瞻性引领、规范乡村规划建设发展,是目前城乡规划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然而,相较于“城市规划”,我国“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理论层面上,乡村规划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尤其是规范和标准的专业支撑不足[2-3]。在实践层面,面临如何有效规划和编制后如何实施的双重困境,目前各地普遍重视个体村庄或者单一乡村亮点项目(如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的建设规划实施,而忽视乡村地区的系统性规划;抑或对乡村地区进行了系统规划(如全域乡村建设规划)但无法实施推进。如何针对完整的乡村空间(如县域)在规划上实现从总体到局部的系统性安排,进而在建设上持续有序实施推进,并验证和总结规划体系和实践路径,对于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尤其重要。

近十年来,笔者全程参与了南京市江宁区乡村的发展建设工作,并负责主持了江宁区从个体村庄到示范区乃至全域发展的策划规划设计工作,得益于持续的专业支持和服务跟踪,经历了从规划前参与政府谋划与决策,到专业部门规划编制过程工作,再到建设实施的在地指导,以及建成后的评估与运营管理跟踪,掌握了乡村规划建设全程一手信息,亲历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案例。作为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后城镇化的南京市江宁区,依托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较早探索乡村全域规划建设的先行先试的典型区域,并且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文旨在梳理南京市江宁区美麗乡村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尝试总结探索县域层面美丽乡村全域规划建设的路径,以期对我国目前开展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1.1江宁区概况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东南部,区域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全区辖10个街道,2016年末,户籍人口达102万人[4]。自2000年撤县设区以来,伴随南京都市区的拓展和江宁发展转型,江宁逐渐从传统郊县变成了大都市边缘的新市区。江宁区拥有广阔的乡村和生态地区,在完成快速城镇化之后,面临城镇发展转型和乡村衰败的问题,地方政府敏锐意识到乡村发展对于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国率先编制城乡统筹规划,梳理城乡发展关系,聚焦乡村未来。随后,在2011年酝酿并启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经过持续建设和不断探索,迄今已完成江宁东、中、西三个片区的乡村总体规划,全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覆盖率达70%以上,西部4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成并逐步优化升级,规划建成103公里的乡村生态循环路,将类型丰富、主题鲜明的特色田园乡村、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湖塘水库、山林草地串联整合,形成了有机系统的美丽乡村全域发展区。

1.2江宁区乡村特点

1.2.1区位特点

江宁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距离市中心仅7公里,处于国家、省为南京构筑的大交通网络枢纽地位,全区已形成了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南京二环路、宁杭高速公路横跨江宁,南京三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汤铜公路由东北向西南横跨江宁全区,随着南京轨道交通的建设,江宁和南京主城形成多路径无缝交通对接。由此,江宁区与南京市区城乡资源流动更直接、发展关系更密切、功能互补更明显,凭借着区位和交通优势,江宁乡村地区的优良生态环境、新鲜农产品、富于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悠闲的生活方式对市民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城市的消费市场,技术、信息、资本、人才也不断向乡村导入,乡村地区需要主动作为来整合外部资源,驱动乡村持续发展。

1.2.2发展机遇

江宁区作为苏南的活力板块,发展起步早,在经历了传统工业导向的开发区驱动城镇化阶段和以东山副城为载体、郊区化驱动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后,江宁区完成了城镇化“原始积累”和郊区化“快速发展”[5],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已具备了反哺农村的硬实力。随之,居民消费由以温饱为主向休闲化、品质生活转型。研究表明,当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越来越稀缺的乡村空间成为人们竞相追逐与消费的对象[6]。乡村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相比快节奏高压力和喧嚣的城市,慢节奏、舒缓宁静的乡村对于人们更具魅力,以往被忽视的村落田园、山水林圃、乡土文化被赋予新的价值,乡村的生活、生产空间被赋予新的功能和意义,乡村成为后工业化人们对自然、健康、文化、个性发展追逐的新阵地。凭借区位优势和发展先机,江宁区顺势而为,通过系统性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为吸纳来自南京市为主的外部大量资本、人才、技术等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具备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并主动融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实现乡村的持续良性发展,并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乡村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和阶段(见图1)。

1.2.3自然特质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多样的地貌是乡村特色空间塑造的重要基础,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类型丰富,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东北部为宁镇山脉延续的丘陵山地,主要为青龙山—汤山廊道,西南主要是牛首—云台山廊道,依托两处廊道,山林、水库、村庄星状点缀。境内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外秦淮河纵贯江宁南北,便民河、九乡河、七乡河、江宁河、牧龙河、铜井河等在境内延绵滋长,杨柳湖、牌坊水库、南山湖、甘泉湖等湖泊星状点缀,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广袤的田园,具有显著江南特色的山水田园为江宁乡村增添魅力。

1.2.4地域文化

江宁区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始用江宁名称,自古以来就是“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融汇之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3]。江宁地域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众多深厚历史文化的老集镇、传统村落,又有独具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以及丰富民间技艺、民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赋予江宁乡村深厚的人文内涵,也将成为未来村庄振兴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

2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四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试点示范阶段

2010年前后,以江宁工业园区为主导的空间产生模式进入瓶颈期,城镇发展速率放缓,社会经济从出口增长向拉动内需发展转型,南京都市近郊的乡村旅游逐渐兴起,部分市民在周末和节假日自发到乡村自驾郊游、吃农家乐、看田园景。但是,由于当时江宁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均不完善,山水乡村虽美,但出行不便,体验差,不具备规模化市场化吸纳城市消费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江宁区率先进行了以休闲旅游为抓手的乡村发展探索,按照“都市生态休闲示范村”试点建设的要求,完成了“石塘竹海”“汤山七坊”“世凹桃源”“朱门人家”等首批示范村规划建设,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随后连续三年以试点示范村规划建设为载体,加快推动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先后打造了以“黄龙岘”“汤家家”为代表的二代美丽乡村;以“公塘村”“石地水乡”为代表的三代美丽乡村;以“新塘村”“插花村”为代表的四代美丽乡村(见图2)。各阶段的乡村建设在总结上一代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不断创新。在完成基本的村庄环境整治外,更加注重乡村特质的挖掘、村庄活力的激发和产业内涵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村庄建设经营之中[7-8]。

经过数年的努力,江宁区示范村建设效果显著,村庄面貌显著改善,乡村也逐渐成为南京都市人节假日短途旅游的首选地之一,黄龙岘、世凹桃源、石塘人家等村庄在国家农业部、旅游局等机构的美丽乡村评选中获得多项荣誉。

2.2 第二阶段:示范区建设阶段

江宁区在村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谋划以示范村向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即从分散的点状建设向区块拓展,继续放大美丽乡村的效应。按照江宁国土空间构筑的“3个500”(即500平方公里的生态涵养不开发区、500平方公里的功能片区和新市镇、500平方公里的乡村地区)空间布局。开展美丽乡村片区发展探索,根据地域环境特征和发展基础,划分为西部、东部和中部三个片区,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明确各个片区的功能定位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实现5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规划全覆盖(见图3、图4)。

在建设实施时序上,江宁区先行启动西部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推进,将相应的规划内容项目拆分,形成“3个阶段6项工程”的总计划,划定以“一环两射”旅游道路两侧各300~500米范围形成的35平方公里区域为启动建设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乡村绿道建设、村庄建设、农田环境整治、绿色经济发展、标识系统、游憩设施系统(驛站、停靠点)、环境绿化、景观节点系统等八个方面。构建了“以绿道为引领,带动周边发展,点亮乡村”的江宁西部乡村发展格局,经过三年努力,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区基本建成。

2.3 第三阶段:全域规划建设阶段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南京市江宁区在总结“金花村”和“示范区”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千村整治,百村示范”计划将乡村规划建设推向全域①。相应地,编制了村庄布点规划,对全区村庄进行梳理,对全区城镇规划区外的共993个村庄进行分类,作为建设投入的依据,明确了示范村、重点整治村、一般整治村的分级分类原则,并落实到各街道,按照5~7年完成的目标,排定年度计划,具体落实到各街道。考虑到乡村规划建设量大点多的现实,按照分类分级要求,结合示范村规划建设经验的总结,江宁区编制了《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通过类型化、层进式的逻辑架构来制定匹配地方建设发展的技术细则[9](见图5)。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建设与验收依据,在全区进行宣传培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了94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覆盖率已到达70%以上。

随着江宁美丽乡村的不断发展升级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乡村空间的价值持续增长,大量资本、要素持续向乡村地区扩散。“十三五”开局,江宁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五年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升级立足于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串点成线、成片、成面,通过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搭建生态、产业与旅游发展的综合平台,促进一产与三产融合,拉动农民致富②。此时面向市场的平台已经基本完成,更加注重乡村的活力发展和品质化建设。依托全域乡村发展的江宁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管理平台已启动运行;2017年初,江宁区旅游发展集团成立,主要面对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养老等休闲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统筹的运营管理和市场对接支持。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发展项目脱颖而出,如以大塘金村为基础升级的大塘金香草小镇、以苏家村为基础的“乡伴苏家”民俗文旅项目,以黄龙岘村茶文化村为龙头的龙乡双范民宿群,以大生世界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横溪溪田农业为代表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以汤山房车营地为代表的郊野露营地,延绵一百多公里的乡村绿道将这些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富有活力、个性鲜明的乡村串联起来,初步绘就江宁乡村的美好画卷。

2.4 第四阶段:特色田园乡村品质发展阶段

江宁区基本完成了全域乡村本底性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等得到整体性改善和提升,但如何引导和推动乡村向更高品质更具特色的方向发展?这是江宁乡村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启动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为江宁乡村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标。“特色田园乡村”是在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向特色化建设内涵式发展系统性谋划的模式转化,由此,江宁区在梳理既有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扣乡村产业精度不够、文化彰显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田园意境不浓等问题,提出乡村环境品质化建设和提升持续发展动力的更高要求,全面梳理江宁地形地貌、产业发展、山水肌理、文化遗存等特色,进行更精细更深入的分析与研判。在全区层面,精准定位片区特色,划定3个特色片区,即东部山林悠然田园、中部江南水乡田园、西部阡陌休閑田园;对地理环境、产业业态、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和关联性强的村庄和田园进行归并,组合形成20个田园组团;落实到具体村落,选择徐家院、王家村、观音殿、钱家渡、东龙村共五个村作为建设重点,开展更为精准的差异化的营建与发展探索。这五个村代表了江宁现阶段乡村建设发展的几种典型类型。通过对各村自然禀赋、产业基础、文化传统上的深层次挖掘和拓展,塑造个性鲜明,发展路径清晰、充满活力的品质乡村(见表1)。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推进,廓清了江宁乡村“片区—组团—村庄”三个尺度的空间层次,丰富和明确了对应的建设与发展内涵,深挖村庄本体价值,延展“村庄”到“田园”,整合乡村地区完整的“田园—乡村”空间格局,并从生态环境、人文内涵、产业发展等多维度丰富其特色内涵,从整体上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3江宁乡村规划建设启示

3.1城乡整体视角下的乡村发展战略与顶层设计

江宁区对乡村工作的认识不限于就乡村论乡村,而是将江宁区乡村放在南京城乡地域整体上考量,提出了“都市近郊休闲乡村”的发展定位,强调要突出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优势和原真性,将主动对接南京市区,实现城乡双向流动,作为乡村发展的总体出发点。将全国掀起的美丽乡村工作,从普遍性的“要我美丽”向“我要美丽”的思维转化,不是将“美丽乡村”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下派任务,而是主动思考乡村对江宁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基于江宁现实条件,按照国家美丽乡村战略要求,江宁区制定了十分明晰的乡村发展愿景和实施路径。提出全域景区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突出大都市近乡村在生态环境品质、地域乡土文化、田园休闲生活、现代都市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以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 业兴民富生活美、 生态优良环境美、 乡风文明和谐美为目标, 努力建设成为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的标志区、农民幸福生活的典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江宁道路,实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理想。按照这一战略,探索组建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作为组织保障,以地方国企交通建设集团为建设平台,以“千百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纲领,坚持一张战略蓝图绘到底,为江宁持续、有序的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村庄—片区—全域”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范式

一直以来,江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和“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克服乡村规划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困难,在实施过程中坚持阶段性总结思考并逐步优化规划,不断完善和探索规划体系,大致建构江宁乡村规划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全域乡村”层面,主要是指导全域乡村统筹管理和建设发展,以三个重要规划来支撑这一要求。一是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研究,探索由传统的城郊型农村地区到大都市边缘新市区的发展转型,遵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率先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理念,从城乡被动相关走向主动协作,并强化了乡村发展为统筹发展关切的重点,对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空间聚落发展做了系统性规划探索。二是国土空间规划,将江宁乡村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区和生态涵养不开发区固化下来,避免了城镇化开发对乡村地区无序地蔓延和蚕食,明确了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边界,并对乡村地区保护生态、发展控制、建设指引进行系统化安排。三是按照全域乡村建设的理念,制定了“千百工程”计划,由两个专项规划和一个指导要求构成,其中《江宁区村庄布点规划》是从新型城镇化视角结合城乡发展趋势预判未来乡村的人口与土地规模,基于发展潜力评价的村庄类型。相应地,在此基础上编制《江宁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指引》,进一步明确各类乡村规划建设要点、责任主体、完成时序等。

第二个层次——特色化的示范区规划建设。由示范区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重大項目规划组成。美丽乡村示范区总体规划,主要是基于江宁全域乡村目标愿景和规划思路,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并协调和整合农业、住建、林业、水利、交通、土地、生态、旅游、文化等多部类的工作要求,梳理关系,整合要素,统一目标,形成年度计划的项目库。按照片区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专项规划编制深入研究,如乡村道路、土地整治、生态旅游等专项。对于乡村特定的新型发展项目如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则重点立项规划。

第三个层次——村庄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行政村规划是当前城乡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法定的规划,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执行,对于自然村的规划,首先编制其所在行政村的规划。自然村量大点多,按照一般村、重点村、示范村进行不同深度的规划设计,一般村是基于基本生活生产保障的项目计划,重点村是在达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突出特色重点的建设规划,示范村则要求在完善人居环境基础上突出产业展和内生发展路径的研究和策划。

3.3 基于统一平台的部门协同组织模式

美丽乡村涵盖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人文、治理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区农路办、区水利局、街道、建设主体单位等诸多部门,多部门交叉监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对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带来不利影响[10]。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仅靠资金支持是不够的,由于长期以来,乡村规划管理薄弱,加之部门间“九龙治水”的客观现实,乡村规划建设推进必须探索新的组织方式。江宁区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协商形成了美丽乡村统一平台——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整合关于乡村发展的计划、任务、项目资金、技术要求,实现协同创新,合力推进[11]。管理层次上,区、街道、社区行成三级联动机制。

区委区政府主要架构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小组平台,由区主要领导负责,整合农业、规划、建设、土地、环保、旅游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主要干部专职专责,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建设发展的矛盾。负责在项目资金上叠加,在建设内容上进行整合,在行动计划上统一协调,在建设规划方案上集体研讨集体决策,形成合力,互通有无,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平台小组的有效管理。区一级具体执行工作由规划局负责规划编制、农业部门负责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住建部门指导建设和验收工作,其他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具体任务配合。

以街道为主的建设责任主体。美丽乡村空间管理以镇域为单位分配任务,各镇和街道负责和协助落实各项美丽乡村子项目在所辖区域的建设实施、管理运营,江宁区还创建了乡村规划助理员制度,由区政府统一安排,向各镇派驻乡村规划师专职负责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社区作为村庄建设的实施主体,主要组织好村民参与建设的实施工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除了面上的统一管理协调,江宁在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工作进行重点探索,根据先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依托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国企平台,成立西部美丽乡村建设公司作为重要抓手,极大提高了建设效率和建设品质;为提高建成环境管理和乡村运营的水平,扩大示范,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公司,负责对全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管理、引导、经营,激活了乡村的整体效应。

3.4 不断调适的政府管理优化和治理探索

在乡村建设的四个阶段,江宁区政府主动作为和持续性投入和关注,为适应发展需要,政府将乡村发展、规划与建设职能进一步下沉、主导权适度下放,逐步打造能够支撑城乡统筹和乡村发展良性过程的长效规划与治理机制[4]。同时不断总结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政府包揽到建设主体多元化。最初“五朵金花”建设为了确保效果,做好示范,建立社会和村民信心,政府主导了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及投入。而到后几代示范村建设时政府资金投入逐步减少,转向激励乡村自主创建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基层社区和街道根据各自发展特点,积极与市场资源结合探索出了多种乡村建设模式,政府主要承担管理服务和营销引导的职责,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吸引外部资金投资经营农业园、民宿村等项目,从而激发整个片区的产业活力[2]。

第二,由村庄点建设探索向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的坚实创新。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在“五朵金花③”试点成功后,逐渐向全域推广,在每年一定数量的示范点建设计划基础上,按照年度分期分批对非示范村进行普惠式投入与发展指导。同时,开展片区性规划建设,对乡村地区的农田耕地、湖塘河流、山峦林地、道路交通等进行系统全面的修复性建设和保护性利用规划,整合聚集涉农重要项目,如农业园区、高标准良田、生态旅游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实现乡村全域化管控与建设。

第三,由硬件建设投入为主向硬软结合的工作重心转移。通过近八年的投入,江宁区基本完成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但是单一的建设投入一方面会增加政府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会增加建设管理负担,村民自主发展能动性不足。区政府针对如何提高建设效率和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开始尝试转向多元化建设方式优化和发展路径引导工作。通过政策化扶持、行政资源合理分配,整合涉农的部门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拓宽建设资金来源;通过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等手段来规范建设过程,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鼓励村庄自我管理,提高建设效率,优化建设品质。通过政府平台资源优势,组织对乡村经营能力的培育和服务,如:乡村助理规划师驻镇工作办法,布局农村电商网络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农业嘉年华节气活动增加地区农业影响力,组织乡村旅游和乡村建设的推介招商会,针对创业村民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大大拓展了乡村建设的渠道和发展的活力。

4讨论与思考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建设已然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阵地,基于各地农村地区的基础条件、发展阶段、地域特色差异显著的现实考量,笔者认为,乡村振兴首先要立足于地方乡村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发展水平和建设条件,在现行政策要求下,探索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乡村发展之路,明确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短板,建立理性的目标愿景,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同时,乡村规划应该从村庄点建设转向全域乡村发展研究,并系统梳理乡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整体思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本文介绍总结的是一条发达地区大都市近郊县域乡村主动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是基于对城乡关系系统性认知,结合江宁区自身特点,在长期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形成的经验,不论在乡村规划系统的构建还是建设的安排组织上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江宁乡村的成功与位于苏南发达地区大都市近郊的区位条件和乡村旅游大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以及在前几轮城市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资本积累为全方位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持续的资金保障,因此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是地方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系统性规划与建设的典型代表,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乡村规划建设路径有待进一步探讨。

注:

①“千百工程”:即“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2013年江宁区委印發的《关于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为抓手,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力争用7~8年时间,使城镇规划外农村地区的村庄全部达到“千百工程”整治标准,东部、西部、中部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全部建成。

②2016年3月,江宁区委常委会通过《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五年行动计划》,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景区化理念、产业化模式、立体化服务”的新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提出了打造升级版的具体思路,按照这个计划,未来的江宁将成为一个“大景区”,处处是风景、片片是“梦想小镇”。

③“五朵金花”是江宁区在推进全区“都市生态休闲村”工作中的项目名称,即对五个村庄以生态休闲旅游为导向进行示范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 OL].(2018-01-02)[2018-04-22] . http://www.gov.cn/ 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2]申明锐,张京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39(1):30-34.

[3]姚秀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村庄规划编制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

[4]江宁概况[EB/OL].(2017-03-28)[2018-03-15].http:// www.jiangning.gov.cn/zjjn/jngk/dqgk/201708/t20170807_55071.html.

[5]陈锐,钱慧,王红扬.建设主体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实证观察[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

[6]逯百慧,王红扬,冯建喜.哈维“资本三级循环”理论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区乡村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2):43-50.

[7]刘惟蓝,章燕璐.美丽乡村的五大效应——基于南京市江宁区8个金花村的实证分析[J].小康,2015(2):58-61.

[8]张川,吴海琴.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乡村规划新趋势——以南京市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 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

[9]张川,张洵,蒋锐.统一性与适宜性:乡村建设导则编制的思考——以南京江宁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10]费盛忠.关于优化江宁区美丽乡村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21):43-45.

[11]吴海琴,张川.大都市近郊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探索——以南京市汤山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33(11):74-79.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5.11.015.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1 处理好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

结构转换型和人口转移型这两种模式是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式, 通常依托人口集中和产业结构优化等形态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型城市化正承担着城、镇、村协同发展的历史使命, 因此, 正在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而逐步探索出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人们一致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务必依托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协同推进, 要善于借力, 与新型城市化之路紧密结合, 走城乡统筹协同发展之路。其一, 应伴随乡村人口城市化趋势, 提前研究出台对进城村民的配套政策, 积极尝试地流转机制、产权保障, 让进城村民真正转移为城镇人口[1]。其二, 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速度, 分步改造农房, 规划集聚区域, 凭借中心乡村重点打造等模式, 强化村民集居程度, 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修缮工作、提升居民服务水平、培育特色产业等途径, 让村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2 处理好规划引领与尊重基础的关系

科学规划是确保乡村建设真正美丽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强调规划先行, 并注重通过项目形式来分步推进, 最终达到整体效果。因此, 在编制规划时, 应认真剖析本村的发展基础、现实状况、发展潜力, 务必遵循乡村发展建设的基本规律, 同时要冷静接纳村民想法, 邀请专家问诊, 为规划工作提供智慧和思路, 力求布局有特色、定位有基础、发展有潜力, 规划要切实可行把建设工作当作规划实施的“作品”。在整个过程中, 要严格执行规划要求, 加强对农房建设许可及用地程序的审批, 把握好人均用地面积, 坚持“一村一景”等建设思路。

3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要树立强调产业支撑、注重乡村经营的意识。没有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空白的, 培养特色经济项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经济可持续发展了, 村民有钱了, 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基础和条件。因此, 要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 应逐步提升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 支持他们学知识、钻技术、掌握现代涉农科技, 引导村民成为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相匹配的现代农民;要积极鼓励村支部挖掘已有资源和条件对接新型涉农产业, 寻求新的增收途径。切记在经济发展时, 务必不破坏当地原生态, 绝不可拿环境去支撑产业的发展, 不可为短期所获而牺牲生态平衡, 要创造性地规划发展蓝图,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尤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农村、农业、农民对污染源的漠不关心现状, 务必坚决整治、不留空间、营造氛围, 排除一切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障碍。

4 处理好现有风貌与新型住宅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有关适应村民的基本居住想法, 还应呈现各类村镇古老的地形地貌。在整个实施建设中, 应特别彰显每个村庄特有的文化与品位, 不能村村一致, 没有特色和个性, 应在乡村的规划设计上下工夫、求亮点, 务必让每个村庄能依山傍水, 展示原有的韵味和魅力, 有各自的语言与优势。要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原生态维持与深挖利用, 尤其要保护好那些古建筑、古树古居, 让其为美丽乡村增添古韵。要顺应村庄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 在乡村的山和水上做文章, 通过狠抓环境保护, 隆重展示乡村风情和历史。要进一步深挖乡村传统文化, 将历史典故、宗教民俗耕读文化遗产, 科学包装及时推出, 树立品牌, 使优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诉求相得益彰, 协调融合。

5 处理好逐个突破和整体提升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应个别先试先行有所重点, 不至于出现因为资金问题牺牲建设成效, 还得让政策尽量覆盖所有村庄, 推进均衡、共享国家改革发展的红利。所以, 在具体实施时, 要辩证地看待建设工程覆盖的面与点的逻辑关系, 最好能体现既又重点工程又让建设成效共享方便普及众人。这就要求在规划时科学考虑:既应促进所有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建设规划还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期待性, 让参与者看到希望与成效。包括建设的服务项目应体现全覆盖, 要让村民共享基础性的公共服务设施, 而且各类基础设施要实用和方便, 要结合村民的诉求, 解决生活难题满足切实需要。在逐个突破上, 应着重建好有特色的示范村, 且最好以此为中心, 将美丽乡村建设连成一片, 逐步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整体区域, 连线成片, 形成整乡整镇的建设态势与效果[2]。

6 处理好当前投入与后续发展的关系

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务必特别考虑的问题。应借助建设活动, 再次深挖潜力, 将村庄面貌的量变向质变转化, 从长远着眼, 从现实着手, 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找准定位, 围绕可持续发展这篇大文章, 创新思路、排除阻碍、砥砺前行、充分调度好各种资源与要素, 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 坚持绿色发展大旗。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拓展经济发展渠道, 闯出发展新路, 整体完善村域经济结构, 把建设工作与环境整治、村民增收等融为一体。要充分顺应城市人口向乡村与大自然回归的潮流, 谋划好美丽乡村建设重点, 吸引其他社会资本经济投身乡村旅游线路及项目建设中来。

7 处理好殊途同归与目标导向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全党全国都关注和既定的战略任务, 我国幅员辽阔, 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独特的自然资源, 经济状况也各有差异, 应坚持立足基础与已有特色。例如:有的村以打造文化名村, 塑造独具特色的农耕村落为重点;有的村以田园风光建设为落脚点;有的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有的以树木种植、河虾养殖为突破口来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最终形成百舸争流、各显神通而殊途同归的建设态势与建设模式。

摘要:在调研分析株洲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的有借鉴意义的典型发展模式, 提炼和阐述了建设过程中需妥善处理的若干关系, 为同类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途径,策略

参考文献

[1] 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1204-1207.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一) 政府干预失衡, 脱离实际需要

在政府的有效推行下, 才使得乡村建设更加完善。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 政府的干预是正常的, 但是若政府干预过度或者盲目干预, 则会脱离现实的需求, 并且造成美丽乡村的建设无法落实。在建设的环节中, 很多地方只是单纯的政府决策, 通过以往的组织形式去实施, 人民的积极性低下, 有些地区为了适应政府的要求, 曲意迎合, 造成部分项目实施品质低下, 形成非常恶劣的资金浪费行为, 有些为了及时交工, 强拆乱拆, 形成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 甚至不惜强拆掉古老的文化遗产房屋, 造成很大的资产流失。

(二) 面子工程问题突出

在研究调查中发现, 建设美丽乡村的面子工程问题十分严重, 建设的人员主要是侧重对环境的治理、道路的治理、绿化问题等等, 对表面能够看到的现象进行整治, 但对于一些看不见的现象置之不理。在生产生活上, 在生活垃圾归置的调查中发现, 在村子里, 大部分设置了垃圾场等场所, 但是出于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观念不强、宣传力度过低等问题, 使得垃圾随意放置、随意烧毁的事件层出不穷。

(三) 淡化规划指引, 随意模仿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件长效性且比较庞杂的工作, 因此, 应当实施合理的规划手段, 则可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在, 很多地区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 不重视规划的重要意义, 从而引起重复建设的问题频发。建设基本上是一种自主的行为, 有很强的随意性, 无法充分了解村子的总体格局、网络设置、公共基础服务等等, 从而造成村子在建造过程中质量低下、基本配置不完整、整体氛围较差等事件的出现。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以后, 国家对于农村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利用其他地方的状况进行效仿, 复制在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 极易造成千篇一律的现象。还有一些农村, 运用城市的发展理念转化成农村的发展模式, 以城市的角度去实现乡村的建设, 积极推行拆村建房、强化基础设施等工作, 引起农村的环境遭受极大地损失, 失去了农村本该有的特色, 农村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长效的保护。另一方面, 在部分的农村规划中, 没有严格的指导和相应的长效机制, 因此导致计划期限过短, 缺乏指导性;部分计划淡化了农村人口迁移及劳动力构建出现的变化的问题, 没有切合农村的具体情况, 不尊重群众意见, 对于文化的关注程度偏低, 从而引起一些项目缺乏实际效益;部分计划存在和上级指示脱节的现象, 各个实施部门之间未能有效的合作交流, 引起实施效果不明显和重复建设的行为发生。

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

(一) 明确主要矛盾, 进行发展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实施主体对于建设乡村的指导性建议及矛盾分析。找出原因, 提出对策, 在实施的进程中, 应有专业的组织队伍, 详细研究、认真分析, 从而确保在一定时期内乡村建设的特点、矛盾, 全面研究造成这种矛盾的各项原因, 并以此作为基本的对象, 检查疏漏、找到关键点、逐步推进、科学合理的实施发展目标及策略, 进而推进农村建设的改革方针。

(二) 实施顶层设计, 完善规划

农村建设所涵盖的范围有农村人群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性、生活状态等等, 因此, 要防止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应当注重人的主体地位, 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 保证策略手段的全面实施, 持之以恒, 确保各个计划与实施策略之间紧密联系, 真正做到依计划行事。在实施项目的进展中, 应当充关注人民群众的想法, 增强人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和自主意识, 实施专门的组织, 按照法律制度行事, 提高创新意识, 强化实施目标性、针对性, 使得各个部门之间有效合作。

(三) 加强要素支持, 合理统筹

全面改进美丽乡村建设, 应当逐步推进人才、资金的要素支持。在完善财力方面, 应当积极筹集农业资金, 使得各项资金有效落实, 并且吸收企业的投资、招标等环节, 进一步加强社会资金的集中, 实施集体经济、劳务体系等多种手段, 加强农村的资金收入, 实施多样性的资金取得途径, 进而加入农村的改革发展中。在人力因素方面, 应切合农村的人力资源构架和发展状况, 进行有针对性、具体性、合理性的人才培养措施, 全面形成一种通过创业精英、领导精英带动人民群众的方式, 形成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组织。给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专业的人力支持。

(四) 加强推进制度, 保障机制的长效性

强化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制度, 应通过各个相关单位的关键责任人进行组织及发展, 实施分析小组、行动小组, 双管齐下, 合理有序的加快各个项目的实施进展。政府工作者应当不断改良评价标准体系, 对目标的实施方式进行量化, 联系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 实施全面、有效、合理的的考核评价系统, 政府应加强惩罚的手段, 有责必究, 根据约束性原则进行一票否决制度。加大民众的参与积极性, 进行监督管理。强化文明村庄的约束力和规章制度, 设立责任制度, 区分责任制, 实施村民居住环境的长期管理机制。联系农村的实际劳动力、财力等状况和发展状态, 设立基本的因素支撑。联系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 使机制不断加强, 从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结束语: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它可以加强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 也进一步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文明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因此, 本篇文章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研究对策, 提出了有关的建议和看法, 希望对农村建设的改革、国家的发展壮大带来一些参考。

摘要:实施美丽乡村建对于建造美丽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它所包含的有环境美、生活美、建造美等三大特点, 三者之间有所联系, 又共同进步, 形成一个良性的综合体。目前, 在建设美丽乡村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迫切需要广大群体思考、研究, 共同解决, 提高现行的农村发展模式。

关键词:美丽乡村,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龙江;李晓峰.“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民居保护调查工作初探[J].中国名城.2017 (03)

[2] .付东震.美丽乡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6 (07)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之二)

中共宣威市委政策研究室(农办、改革办)

2017年3月23日

更加注重品质提升

更加突出示范引领

宣威全力推进75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宣威市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发展的综合载体,与易地扶贫搬迁、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精心选点布局,科学统筹项目,提速加快进度,努力打造更高品质、更富内涵、更具示范带动力的美丽宜居乡村,让美丽宜居乡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形象表达。

一、全力以赴抓开工,努力实现开门红。2017年,宣威市统筹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省级重点建设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四位一体”示范村、美丽乡村、扶贫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资金,全力推进75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其中典型示范村19个)。在布局选点上,突出沿路、沿河、

-1-

集镇周边和旅游特色,体现示范性和引领性,其中易地搬迁型60个、改造提升型15个。在规划编制上,大力推广运用曲靖市美丽宜居乡村规划技术导则和民居方案,更加注重保留农村历史文脉和乡村特色风貌。目前,已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完成规划编制60个,依托省级重点建设村、“四位一体”示范村等项目完成规划13个。当前,各乡(镇、街道)牢牢把握施工黄金季节,迅速掀起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潮。75个建设点中,已实质性开工68个,开工率90.7%;完成总投资2.8亿元,占全年计划总投资9.3亿元的30.1%。

二、千方百计抓整合,确保建设有支撑。为确保每个建设点都有项目支撑,宣威市于3月初召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审定《宣威市2017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将项目资金整合任务分解下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主动对接好、服务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17年,全市计划整合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项目资金达3.1亿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整乡整村推进18900 万元,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4635 万元、“一水两污”项目300 万元,农村电网改造1200 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160 万元,省级重点建设村945 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860 万元、“四位一体”示范村800 万元、美丽乡村500 万元,其它项目资金1800 万元。

三、集中整治抓提升,打造宜居新环境。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提升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有机结合,以村庄“七改三清”和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载体,实现互促互动、协调

-2-

推进。一是推广“三堆”变“三园”做法。新建点全部实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全面杜绝新的“三堆”出现;改造提升点广泛发动群众填埋露天粪坑、简易茅厕,粪堆、草堆、柴堆清理出村或规范堆放。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保持农村特点和特色风貌。二是加大“两污”治理力度。按照“户分类,自然村收集,行政村清运,乡(镇)中转、处置”的模式,逐步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方式,做到村内无污水乱排乱流。加快集中式养殖场建设,积极引导农户集中养殖,逐步减少分散养殖。三是抓好绿化美化亮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庭院、公共场所及零星闲置地块绿化,45个建设点列入绿色村庄创建范围。加大村庄河道、沟渠、坝塘、道路边沟整治力度,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在主要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合理布局安装路灯,满足村民出行照明要求。

四、夯实基础抓配套,加大投入补短板。坚持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大力夯实基础设施。进一步将通村公路向50户以上自然村延伸,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点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硬化率力争达100%。综合采用新建、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全面解决建设点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强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公共通信设施建设,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二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按照“一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一个文体活动小广场、一批综合服务设施”的“三个一”标准,配套完善建设点公共服务设施。

-3-

村民50户以上的建设点,新建或改扩建一个300平方米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每个建设点配套建设一个以上的节点小广场,有条件的适当配置体育健身器材。逐步健全幼儿园、学校、卫生室、农贸市场、便民超市、电子金融设备等配套设施,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

五、压实责任抓落实,目标倒逼建机制。一是强化督查督办。市委、市政府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纳入“狠抓落实年”督查督办的21项重点工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并在市级主要媒体上作出公开承诺。二是分级建立台账。按照“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定进度”的“五定”原则,对2017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建立市、乡和建设点三级台账,实行目标进度管理和台账消号管理。三是完善制度机制。通过情况通报、对账查账、工作交办、督促检查、考核激励等机制,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协调高效、督查有力、奖惩分明的落实链条,以严格的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报、APP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大力宣传工作推进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展示各个示范点的建设成果,营造合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报:曲靖市委农办、曲靖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各乡(镇、街道)、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4-

本期编辑:包崇令

电子邮箱:xwswnb@163.com

上一篇:高等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社区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