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论文范文

2024-01-28

演化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CD15]作者简介: 李 成(1956—),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西安,71006 1),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监管、金融安全。

周 青(1986—),女,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 061),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监管与金融投资。

一、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不稳定的根源开始从实体经济价格不稳定逐渐转向虚拟经济系统的 非稳态。美国次贷危机演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源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严重超越实体经济后 的崩溃。金融系统崩溃内在机理从不同层面的解释存在差异,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 论也有分歧。虚拟经济动态演化中所蕴含的非平衡态、宏微观关联以及涨落导致无序到有序 的思想将虚拟经济动态演化机理的分析与Prigogine耗散结构理论在哲学思想的高度上联系 起来,并为金融学解释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构架。事实上,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 学中早有借鉴。Wallerstein(2001)提出,社会科学在研究一个自发演化并在某一时刻进 入结构性危机的具体大尺度系统新客体时,必须重新定义研究方法。[1]Prigogi ne(2000 )勾勒出耗散结构理论与世界体系分析的共同点,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可以看作 一个耗散结构,是因为都远离平衡且非线性。[2](892-898)在Wallerstein (2004)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生系统性危机是因为渐进生产成本、报酬、[3] 税收和投入已经演化到耗散结构的分叉点。[4]当我们将视线从社会科学借鉴耗散 结构的研究转向到经济系统研究时,看到Prigogine (1985)已在著作中提到社会经济系统中 的自组织现象,[5]而Anderson和K.J.Arrow(1988)给出了对演化经济描述的基本思 路。[6]经济学家对经济系统复杂性认识,早在20世纪20年代 末至50年代就已在线性经济模型基础上加入了非线性项的讨论,但最终未能从整体上冲破线 性思维对经济研究的束缚。20世纪70年代末,Day和Shfer(1985,1987),Grandmont(1989)对 非线性宏观经济模型进行了考证;Benhabib和Day(1981),Gaertner (1987)探索了非线性理 性选择模型;Lorena(1992)解析了单个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卡尔多 经济周期模型中出现多个吸引子的条件;Nishimura和Yano(1995)进一步求证了最优经济增 长模型中的非线性现象。[7](168-199)Ahn,Hyeon-Hyo(1998)在研究金融市 场投机问题时,运用非平衡热力学的耗散结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将耗散结构理论融于经济学分析,解剖虚拟经济演化机理的文献尤为鲜见。本文运用耗散结 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理论逻辑上解析虚拟经济的动态演化机理,并运用国际数据进行实 证分析。

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框架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I. Prigogine教授针对非平衡统计物理学发展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核 心要义在于: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条件变化达 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从原有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空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这种远离平 衡态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基本观点包括“非平衡——有序之源”,“通 过涨落达到的有序”以及基本三角关系图式(图1)。Prigogine用这个图式描述系统的功能 (微观机制)、结构(宏观结构)和涨落关联关系、相互制约关系,并指出三者的相互作用 ,是理解结构的基础。

三、动态演化机理理论解析

虚拟经济系统是偏离平衡态的一介稳系统,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自组织到临界态打破既有的 稳定状态,进化到新的稳定态,具有耗散结构。根据对耗散结构理论的理解,在经济研究中 借鉴理论方法的要点在于:“非平衡”对于系统演化的基础性作用;微观机制决定宏观状态 ;通过宏观巨涨落达到系统有序。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点。系统在平衡态和近平衡线性区,处在不稳定状 态,此时系统具有“惯性”,不会酿成新的有序结构。当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分支点,系统 容易失稳,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形成耗散结构,具有新的稳定性 。我们所关注的,平衡态出现在单位货币投入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资产收益率恰好相等 时,货币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在虚拟资产和实体资产上,货币循环与金融循环间交互相对静止 ,但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状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沿着平衡态的“刃锋”增长极其艰难且偶 然,经常偏离“刃锋”才是常态。

虚实经济背离现实经济的平衡状态具有现实基础、心理基础和行为基础:货币破灭形式演化 的历史逻辑是虚实背离的现实基础。从根本上说,货币演化发展的破缺形式决定了虚拟经济 伴随货币而生之时就烙下的难以磨灭的虚实背离的“胎记”;虚拟资产价格预期的短期攀跌 是心理基础。虚拟经济区别于实体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资本化定价,区别于实体经济中广泛存 在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虚拟资产的价格是预期收益的折现值,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了虚拟 资产价格与心理预期密不可分;虚拟经济的“虚实背离”的现实存在是行为基础。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对货币吸引力截然不同,在经济发展中投机气氛充斥时,投资者普遍预期虚拟资 产收益率高于实物资产收益率,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量会涌向虚拟经济,虚拟资产价格被抬高 ,虚拟经济对货币的吸纳量倍数增加。若货币总量为确定数量时,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难免出 现“失血”,挤压生产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当情况反转时.虚拟资产未必立即转投实物资产 ,前期可观收益的幻景使其等待东山再起。因此,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货币的吸引力不对 称,货币流动性不是平行线,这种背离奠定了行为基础,也为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8](22)

宏观现象是由微观机制的结果,在我们所研究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量比关系持续偏离平衡 态进行演化的微观机制在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决策与融资结构相分离。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MM定理不成立,融资成本随着融资结构的改变而变化。存在于资金借 贷双方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得贷出付出信息成本,且随借方预期收益的增大而减小,因为预 期收益增加可以增大借入方的履约概率。当预期收益确认提高时融资成本下降,刺激资金需 求和资金贷放。但当经济循环资金的一部分流入虚拟经济时,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资产价格 上升,资产价格上升又进一步推动资金需求诱发信贷扩张。

当资产价格膨胀超越“液面张力”时,资产价格暴跌将使账面急剧缩水,银行回收贷款的压 力迫使借款者抛售,市场流动性短缺压迫陷入资产财富缩水的漩涡,资产价格极速下跌引发 大量借贷违约直至银行倒闭,最终爆发金融危机,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实体经济停滞 倒退。

可见,“资产价格+信贷资金资产价格”的虚拟资产自催化反应和“正反馈机制”,是引 起虚拟资产价格膨胀与实体经济背离并最终导致经济震荡的微观机制。

不稳定性之后出现的宏观有序由涨落决定,这个新的有序可以叫做“通过涨落的有序”。[9](174)虚拟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对比在接近平衡态时 ,即两者资 产 收益率相近时,虚拟经济内生的资产价格突然上升或货币当局外生性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使 得虚拟资产收益率在一定范围内高于实体资产收益率。由于偏离程度不大,在市场投资者未 形成一致的收益预期时会出现短期套利操作,使得涨落逐渐衰减不至于引起震荡。但当虚拟 经济持续性背离实体经济后,投资者开始忘掉“曾经的失落”肆意投机交易,整个市场处于 亢奋预期中,资产价格和资金流交叉催化反应使得虚拟经济远离平衡态,在内部正反馈的非 线性机制下自组织到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下,偶然的来自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或自然界的 、政治的因素都可能引发爆炸。因此,虚拟经济在临界态的演化途径是具有统计概率意义的 偶然事件,当这个“时点”一旦确定,虚拟经济随后的演化途径将是唯一的。

如果假定虚拟经济不受实体经济的制约,将导致资产价格以指数方式增长,虚拟经济背离实 体经济肯定是脱缰的野马。但是,这一假定不成立。虚拟经济存在偏离的极限,在临界点处 ,某一类资产价格突然下跌的偶然“事故”或“低概率”事件的出现,这个偶然性事件是重 要的。与此同时,虚拟资产相互传递市场预期信息,价格下跌的虚拟资产迅速增多,足以组 成“群体”时便促成宏观状态的整体变化,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事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出自任何涨落,天生是不可预言的。在这些大的历史方向中,有许 多小事件可以预测,但有关投资者预期和政治性事件等包含主观意志的事情却难以预报。因 此,在缺乏大量、及时和准确信息的条件下准确预言危机的发生难上加难。虽然可以追寻历 史的足迹梳理经济史和危机史,探索危机的内在成因和一般性规律,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发 生却难以驾驭。所以,在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难以预测大规模崩塌事件发生的精确时间,只 能依据历史参照类似以往危机爆发的前兆,采取负反馈预防措施使得随机涨落作用衰 减。但是,“没有两次危机是完全相同的”。

四、实证检验

在理论分析中,我们论述了非平衡形式对于虚拟经济时空动态演化的重要作用,银行信贷和 资产价格交互影响的微观机制,以及推演到宏观状态的混沌有序进化和动态发展过程。因此 ,如果实证检验能够证明非平衡的现实性和微观机制中相应变量的长期稳定关系存在,便可 印证。下面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微观机制中变量间长期关系的存在性。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由于理论探讨具有一般性,这里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1979——2008年非 平衡面板数据,代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经济区的情况,并选择私人部门银行信贷与真实GD P的比率作为信贷指标,股价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①作为虚拟资产价格指标,真实GDP作 为实体经济指标,以2000年各项指标值100为基数进行指数化处理。为了消除异方差影响 ,我们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表示LCG,LSP,LHPI和LGDP。数据通过IMF《国际 金融统计年鉴》和各国统计局及土地管理局相关统计资料整理而得。②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讨论

1.虚实背离非平衡形式的现实证据。 为了直观描述虚拟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选用四国股价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 真实GDP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四国虚拟资产价格与GDP增长均存在不一致性,处于偏离状态。除日本外,三 国 在1999年以后虚拟资产价格膨胀超过实体经济的真实增长,房地产价格尤为明显。日本在19 90年之前房价持续背离GDP增长,1990年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房地产价格便一路下落。从2 007年始美国房地产价格发生陡转加速俯冲,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直接表现。四国的差异在 于偏离程度有别,其中,美国和英国高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图2同时描述了虚实背离在远离 平 衡态的非线性区域随时间推移程度加大,且会持续到高点,由于偶然性涨落事件使得预期突 变,泡沫被挤压,资产价格下跌,虚拟经济才向实体经济收拢。据此推断,实体经济支撑的 虚 拟经济临界区域资产价格最敏感,金融危机在虚实背离程度的最大的区域爆发。2007年美国 发生次贷危机酿成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反观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可以证实文中对危机 的逻辑推理。

以上检验证实了“虚实”背离的存在,金融危机总是伴随虚拟资产价格的下跌,证实了虚拟 经济的非平衡性,以及过度远离平衡态下虚拟经济系统自组织的临界状态,并以金融危机的 方式重新调整系统,达到新的有序机制。图2 虚实背离非平衡关系图

2.微观作用机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 前文对虚拟经济演化的微观作用机制促使信贷资金与资产价格正反馈作用,促使资产价格膨 胀的现象进行了解析,运用四国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以检验信贷资金与资产价格的长期 相互作用。先对LSP,LHPI,LCG及其一阶差分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使用了LLC检验、IPS检验和MW检验,检验结果列于表1。可以看出,对于各个变量的水平值进 行检验时,均不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变量均为非平稳过程。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 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即各变量的一阶差分时间序列 为平稳过程。因此,三个时间序列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过程。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一阶单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面板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 联系。基于稳健性的考虑,在检验LCG、LHPI和LSP的协整关系时使用了Pedroni(1999)的多种 协整检验方法。考虑到数据的小样本性质,在Pedroni检验中只使用Panel ADF和Group ADF统 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银行信贷比率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意味着三者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通过实证检验可以看到,决定虚拟经济动态演化的重要前提条件“非平衡性”具有现实证据 ,微观机制相互作用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因此,在得以证实的条件下,虚拟经济 在宏观状态上表现出的由均衡到非均衡→系统失稳→超临界点崩溃→通过涨落达到新的有序 状态,就具有了现实的基础性证据。然而,关于金融危机的预测性问题是作为文章推理结果 而存在,这里没有进行关注。主要是源于历史上金融危机的样本数难以研究危机爆发的随机 性,我们只能止于理论推演其爆发。

五、结 论

虚拟经济动态时空功能演化,在宏观形式上表现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关系。以偏离 关系作为讨论虚拟经济动态演化过程的载体,以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要义作为逻辑始点,将 虚拟经济归入统一的框架内,意味着可以从“非平衡”、“微观机制”、“宏观状态”、“ 涨落”展开研究。虽然这里的讨论不能完整揭示虚拟经济的演化,但至少以下认识对虚拟经 济的跟踪是有益的:(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非平衡关系是常态,且具有合理性和 现实性;(2)虚拟经济的合理边界以及核算是研究虚拟经济演化的宏观外在形式,信息不对 称是虚拟经济系统内部各主体相互刺激的基本前提,在此前提下,虚拟经济资产价格的正反 馈机制使得资产价格指数级增长,但最终受限于实体经济规模出现宏观形式上的动荡;(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偏离引发的后果,是虚拟经济自组织到临界点的崩溃状态。

总体而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非平衡态”是虚拟经济稳定之源,虚拟经济的动荡由虚 拟经济内部资产价格非线性形式的微观机制决定,内外部涨落是诱因。由于涨落的随机性, 临界状态后的演化路径不确定,加之时间演进中经济总量规模不是一成不变,我们难以给出 临界态的静态合理区间。因此,金融危机难以准确计量预测。幸运的是,金融危机是可以预 防的,在虚拟经济跃迁到超临界点前,货币当局采用前瞻性渐进式降温措施可以防止虚拟经 济泡沫的爆破。☆

注 释:

①日本没有房地产价格指数,故以地产价格指数作为代理指数。

②私人部门信贷编码为32d,真实GDP编码为99bvr,股价指数编码为62。

主要参考文献:

[1]Wallerstein,I. “Unthinking Social Science: The Limits of Nineteen th-century Paradigms" [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1.

[2]Prigogine,I “The networked society"[J],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NO,6.(2000).

[3]Ahn, Hyeon-Hyo,“Specula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dissipat ive structure" [J],NO.1(1998),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

[4]Wallerstein,I. World-Systems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M],Durha 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

[5]G.Nicolis,I.Prigogine,Self-Org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r m [M]s,Wiley,New York,1985.

[6]P.Anderson & K.J.Arrow,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rm ,Addison-Wesley [M],1988.

[7]王爱俭.虚拟经济合理规模与风险预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8]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Analysis of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of Virtual Economy:Based on the Theor 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Li Cheng1 Zhou Qing2

the real economy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micro-mechanism of positive feedback i n asset prices, but as confined to the size of real economy, fictitious economic

system self-organizes to the critical state at whic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andom interference result a piercing of critical state causing a collapse of th e system leading to financial crisis, and we carried out empirical study to test ified it with international data and evidence.Key words:Dissipative Structure; Virtual Economy; Real Economy

演化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在国民经济中, 金融活动一直广泛存在,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但在不同的金融结构向, 经济增长所受到的影响也是存在不同的。只有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匹配, 才能够实现地区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

2 最优金融结构动态特征与演化

随时间的发展, 实体经济结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而这一特点也是造成最优金融结构不断变换的根本原因。对于国家而言,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之间金融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此外, 对于不同行业和同行业的不同企业而言,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让最优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 就必须要保证金融结构是动态演化的, 一个合适的金融体系中必须要具备分散风险的能力, 以及具有为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3 金融结构的边际效应演化回归动态分析

3.1 实证模型

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基本假设放开劳动容量限制, 表述金融资本、实际资本和经济增长关系着生产函数模型为:

如果经济产出可以对规模报酬不改变希克斯中性予以满足, 那么可以将模型进行转化:

金融结构指数为FS, 那么对其进行转化:

现假设技术进步中性, 那么可以对公式 (3) 进行求解全微分, 设函数Y/Ki表示为f1, 函数Kr/Ki表示为f2, FS与L/Ki偏导数是f3, 那么可以得到:

对公式 (4) 两侧进行分别求原函数并取对数, 将f1、f2、f3表示为β1、β2、β3, 那么可以得到:

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相同, 现假设实际资本存量Kr、劳动力L与社会总产出Y可以对规模报酬不变希克斯中性相满足, 那么可以得到β1与β3相加之和为1, 那么可以对公式 (5) 进行转化, 对控制变量进行考虑, 转化面板数据模型, 可得到经济增长受金融结构的影响的模型:

3.2 变量选取

考虑到金融结构测度问题, 在本文中,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代理变量为股票市场交易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 金融结构度量指标为二者比值, 比值越大则说明金融体系隶属为市场导向型, 比值越小则说明金融体系隶属于银行主导型。研究样本为2000年~2014年的我国29省变量, 每个变量所对应观测值为493个。为让价格影响得到消除, 在本文中人均资本存量与人均GDP被折算于2000年价格, 利用原始变量可直接获得二者比值。所有数据均来自我国各个地方的统计年鉴。

3.3 估计方法

为让刻画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进程中边际效应动态演化轨迹得到刻画, 在利用传统计量方法的同时, 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 即视因变量为函数分布, 利用最小加权残差绝对值进行求和, 估计在因变量条件分位数点处自变量的影响。通过对系数变动趋势进行观察, 可以得到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变化趋势, 进而探究地区经济长期增长受到金融结构类型的影响。

3.4 结果分析

探究经济增长受到金融结构的平均影响, 检验Hausman统计量与统计量对时间效应、个体效应所对应的函数形式, 本文决定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利用系统GMM与OLS这两种方法估计模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金额结构系数的差异相对明显。对于经济增长来说, 金额结构边际效应大约是0.23, 其中中部地区最为明显, 影响系数为0.32, 也就是说, 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占比的提升可以推动经济得到快速增长, 积极作用具有结构变化, 对金融市场改革进行深化, 可以让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金融结构边际效应演化进行分析, 分别探究所有控制变量条件下金融结构的边际效应演化与同一控制变量条件下金融结构边际效应演化情况。发现在所有控制变量条件下, 金融结构边际效应为显著正相关, 在本文所选年间, 边际效应演化趋势基本为倒“U”型, 边际效应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上升趋势, 在成长期渐渐平稳, 在成熟期为下降趋势。

分析金融结构边际效应动态演化特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 其边际效应具有阶梯与倒“U型”趋势, 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金融市场具有明显推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 金融市场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同时,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的推动作用更强, 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也在逐渐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经济增长受金融结构的影响的模型, 对我国多个省市的金融结构变化及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金融结构体系的设定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最优金融结构体系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保证其和当前国情相符, 才能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对最优金融结构动态特征与演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为具体研究奠定基础, 之后选择我国26省市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探究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结构的边际效应演化的作用及影响, 希望对业内相关人员可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进程,金融结构,边际效应演化

参考文献

[1] 刘贯春, 刘媛媛.金融结构影响收入不平等的边际效应演化分析[J].经济学动态, 2016 (5) .

演化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要弄清以上问题, 首先要从塔的起源说起。

1 塔的形成

上古中国是没有“塔”字传世的, 更不要说塔这种建筑。塔是随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起来的。

这种建筑形式源于印度。相传, 在两千多年前, 一个信徒问释迦牟尼:“用什么方法可以表达对您的敬意?”佛祖答:“把长方形布片拼成的袈裟铺在地上, 钵覆扣在袈裟上, 再将锡杖竖在钵上。”他的弟子记住了他的话, 在他涅磐后, 就按照他所讲过的形象造了建筑纪念他, 这种建筑就是最初的塔, 梵文叫“Stupa”, 即墓冢。早期的“Stupa”是被修建成立在扁宽基座上的圆丘, 这与中国普通的坟冢很相像, 只是圆冢的顶端多加了一个象征佛的禅杖的构筑物, 这个构筑物被叫做塔刹, “刹”就是佛塔的重要标志。与中国不同, 在古印度, 人死之后通常是被火化的。佛教经典记载, 释迦牟尼圆寂火化之后, 结成了许多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舍利。这被其弟子视为至高无上的圣物, 就供奉在塔中。后来他们又在阿育王的授意下将舍利分成若干份, 在全国范围内修造佛塔供奉它们, 因此, 早期的“Stupa”往往是佛教建筑的中心。

2 塔在中国生根

东汉末期, “塔”作为佛教精神的建筑载体, 随着僧众第一次传入中国。由于地位尊贵, 它在中国受到了至高无上的礼遇。中国人将“Stupa”供奉在了整个建筑群的最高处——重楼之上, 以示对天上佛祖的无限敬仰和渴望接近。《后汉书·陶谦传》中丹阳郡人笮隔“上累金盘, 下为重楼”的记载当为我国古代提到佛塔的最早文献。“金盘”就是原印度“Stupa”上的刹。“重楼”的建筑形式已为汉代所常见, 在汉朝文献记录中多有记载,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汉朝明器窥当时重楼之一斑。由于佛教中有塔的层级越多等级越尊贵的说法, 在这个时期, 就像西方的哥特式建筑一样, 塔的引入, 带动中国的建筑真正开始了向三维高度的探索, 中国的塔迈开了不断地追求与天空无限接近的步伐。另外, 塔在佛教建筑中的特殊地位, 使这时的塔往往是一个寺院的主体建筑, 塔的功能也较之“Stupa”有了新的发展, 它不仅供奉舍利, 还是僧侣的佛堂。于是, “塔”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Buddha”, 即“浮屠”。

3 中国第一次建塔热潮及其引发的探索

随着六朝时期佛教的兴盛, 中国第一轮建塔狂潮到来了。无数倾举国之力建造的宏伟高塔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公元六世纪, 由灵太后亲自主持修建的永宁寺塔。据北魏传世的《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记载, 此塔始建于公元516年, 九层总高136.71米, 相当于现在的四十五层楼。这座塔是中柱式木结构方塔, 中间与塔等高的木心柱, 五分之四的部分被平面面积约400平米的夯土裹紧, 不仅可以荷载全塔的重量, 还贯穿了塔上巨大的镏金宝刹。远远看去, 气势极其恢宏。当然, 这座塔仅仅是北魏营建巨大木塔的代表作之一, 据史料记载, 当时高在二十五丈以上的巨型塔就有十几座, 其中有三座甚至超过五十丈。足以反映当时造塔的工程之盛。

但是, 高处不胜寒的木塔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它短暂的寿命通常会因闪电而瞬间中断, 留下一抔残土, 伤害一众信徒, 摧毁一国信心。中国建筑的通天之梦因此醒来, 转而寻求更加合适的建塔方法。这也客观上筑成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在美学追求方面的分水岭。从此中国木结构建筑将更多的精力投向群体组合, 而西方石制建筑则不断向更高的天堂挑战。中国佛塔何去何从?我们要去天竺取经。印度的“支提”和“金刚宝座塔”带给中国匠人新的启示。

公元520年, 一座细部明显带有印度装饰风格, 但在结构上又与印度建筑炯异的新颖砖石密檐塔——嵩岳寺塔横空出世标志中国匠人对古塔新材料和新形制的探索有了新突破。既然木结构容易损毁, 好吧, 我们用砖石代替;既然材料不允许我们建造高塔, 好吧, 我们只建一层塔身, 上面的层级用密密排列的多层屋檐代替, 仍然可以代表浮屠的数量。这种形式的塔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 并直接促进了中国建塔技术的成熟, 在随后的几个朝代, 形成了建筑佛塔的第二次高峰。

4 成熟期的中国古塔

在唐代, 四边形无座密檐砖塔彻底取代了木塔的地位, 成为最常见的塔形。这种塔有着极富韵律感的出檐和卷杀, 塔的两边, 形成两道迷人的抛物线, 惊艳华夏, 象征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唐文明的无限张力。著名西安荐福寺小雁塔、西安香积寺塔、嵩山法王寺塔、大理千寻塔等都是这种类型的塔。当然, 这一时期也有楼阁式的塔, 不过绝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已经由木材换成了砖。

唐末, 中国的社会再次陷入动荡, 原有的成规也逐渐松动和瓦解, 各民族掀起了继汉魏时期以来的第二次内迁热潮。与之相应的是, 这时塔的形式也不再单一, 后世常出现的多层六角塔、八角塔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孕育成形。塔开始向更加有利于人们登临、览胜的方向过渡。可以说这是塔迈向世俗世界的第一步。

北宋的塔较之唐塔结构更为复杂, 装饰更为繁复, 仿木结构的雕花更加细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和更早一些的开封繁塔, 都使用了标准面砖来装饰塔的外部表面。这标志着此时工匠们建塔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少数民族统治的辽代特立独行地发展了木结构塔的技术, 斗拱承重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用了五十多种斗拱, 解决了其内部梁尾交叉造成的复杂的结构问题, 它经过了千年的历史检验, 一直屹立到今天, 堪称建筑界的奇迹。

由于辽代统治者信奉华严宗佛教, 花团锦簇的华仔辽也很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 “stupa”这种瓶式塔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第二次传入我国, 辽代智慧的匠人巧妙地将其与密檐塔相结合, 形成了塔的新形式, 再次将其转化为中国本土的建筑, 这为研究如何使外国建筑形制融入我国建筑体系贡献了经典的范例。但是这种塔型目前存世不多, 房山云居寺北塔、天津蓟县观音寺白塔就是典型。

金代的塔形基本沿袭唐、辽以来的建筑形式, 多为密檐砖塔, 形制高瘦, 权衡较辽塔更加清秀, 全无辽塔的敦厚, 隐约有后世明清的建筑风骨。至此辽金以来的密檐塔上部紧密, 中部舒展, 下部墩实的建筑节奏已经趋于完善。

南宋最常见的塔形是塔的内部为石质结构外部镶嵌木廊。人们可以更多地通过木廊远眺山水景物。江南的很多塔, 建在风景秀丽之处或河道险滩之滨, 虽然都托佛寺之名, 但其客观上的作用却是为了点缀山水, 或是指明行向, 塔的实际功能悄然拓宽。

塔在整个寺庙中的地位和位置自唐以来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元七世纪的唐贞观年间, 律宗创始人道宣,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制《戒坛图经》, 改变了我国自东汉以来单纯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布局, 把塔的内部佛堂功能分离出来, 单设佛殿。这就形成了一个佛教建筑中塔寺并重的部局。这降低了塔与香火的接触频率, 减少了塔被损毁的可能, 为佛塔建设高峰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时的庙宇, 通常在山门之内左殿右塔, 并列对峙。中国古代是以右为尊的, 所以即使是殿塔并列, 地位也以塔为高。

公元十世纪前后, 宋统区, 唐朝以前所信奉的密宗佛教开始衰落, 显宗佛教成为主流。这个派别不再重视繁复的宗教礼仪, 而更加注重对佛经内容的深入理解。这使作为主要崇拜物的佛塔较可以宣经说法的佛殿相比地位有所降低。这就出现了前殿后塔制度的庙宇。

宋代密宗寺庙的塔建于庙的东南。这是因为佛教认为光明出于东方, 南方有无垢世界, 故而认为东南方位是最好的, 理当建塔。湖北当阳玉泉寺、河南洛阳白马寺、山西永济栖严寺都在这个方向上建塔。

唐、宋两代里, 有些寺院有双塔, 这是根据双佛并坐的理论建造的塔型, 寓意塔即是佛。这种并置的双塔形制大体相同, 但通常都有细微的区别。两塔即统一又富于变化, 形成强烈的犄角呼应和视觉冲突, 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宋代以后塔在庙宇中的位置, 根据寺院的流派, 基本稳定在这几种形势下, 逐渐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

从建筑的角度讲, 退出主体地位的佛塔, 开始作为一个建筑组群的一部份而不是孤立地发挥它的作用。这使塔在建筑群落中的功能性得到稳固, 使建筑界开始对塔有了固定的使用需求, 这为塔的世俗化提供了主观需要。

5 世俗化的中国古塔

在元朝的铁血和高压下, 其他国家的“stupa”瓶式塔型被再一次强行植入中国。著名如北京妙应寺白塔。这种外来建筑的强势引进在古代中国是非常罕见的。也许是因为“消化不良”的缘故, 蹊跷地出现了如安阳天宁寺塔这种出檐上宽下窄, 塔刹部分冠以一个小型窣堵坡式塔的古怪建筑。随着新塔形被外来的统治者所喜爱, 中国原有的塔形在寺庙中逐渐受到冷落, 它们开始纷纷走下神坛, 混迹于市井之间, 实行“再就业”。

明清时期, 中国原有的塔形被彻底世俗化了, 秀才举子们为祈求金榜题名建造的文峰塔, 道士为美化环境建造的道士塔, 风水先生为平定山水设计的震妖塔……一时间, 布衣宝塔们忙得不亦乐乎。没有了宗教束缚的塔开始在更多类型的建筑群落中担任更重要的角色, 正如园林建筑中, 塔成了不可或缺的景观。

固有塔形的世俗化, 为新塔形在佛教中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所以, 元朝被生硬引进的瓶式“stupa”并没有因朝代的更迭而消亡, 而是历经明清两代, 逐渐本土化了。也许是因为封建王朝行将就木, 人们开始以病为美的缘故吧, 这次本土化的瓶式塔, 与历次塔的本土化过程都不同, 它们颈部高瘦梗涩, 塔身短粗畸形, 美感大大减弱, 反不如元塔墩厚圆和, 很难说是成功的演化之作。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就是佐证。

6 结语

以上我们历数了中国古塔的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以及这些阶段下古塔的形制变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探索和尝试将“舶来品”本土化的过程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但这项工作总要有人去做, 否则舶来品将永远是舶来品。正如中国古代的匠人如果不去尝试改变印度传来的塔, 就不会有今天中国古塔的辉煌印记一样。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新时代的艺术研究者来讲非常重要, 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量, 不会再给我们千年的时间, 任凭一件事物自由地演化发展。在外来艺术形式进入中国已成定局的今天, 不去吸收国外的艺术精华固然是错误的, 但是, 由于畏惧辛苦和失败, 一味地照搬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而不去主动地改变它、演化它, 使之具有本民族的特点或是这一动作进行得过于缓慢, 都不可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取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成绩。“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另外, 通过古塔演化变迁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在中国的文明真正成熟的、自信的时代, 在我们并不耻于向外国学习的时代, 舶来品的演化是成熟的、自信的、成功的。反之, 在中国文明衰落的、缺乏自信的时代, 在我们闭关锁国的时代, 舶来品的演化就变得畸形而生涩了。今天的我们, 在做类似工作的时候, 不仅要对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抱有一个成熟和自信的心态, 还要积极地向其他民族学习, 从别人那里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切入点, 才能用别人的成绩帮助我们自己。

摘要:但是, 高处不胜寒的木塔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它短暂的寿命通常会因闪电而瞬间中断, 留下一抔残土, 伤害一众信徒, 摧毁一国信心。中国建筑的通天之梦因此醒来, 转而寻求更加合适的建塔方法。这也客观上筑成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在美学追求方面的分水岭。从此中国木结构建筑将更多的精力投向群体组合, 而西方石制建筑则不断向更高的天堂挑战。中国佛塔何去何从?

演化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住房保障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1], 保障住房问题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也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民生问题[2]。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关键在于解决住房问题。中国的房地产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迅猛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双轨制发展使得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发展并不平衡, 商品房供过于求与保障房供不应求的现状, 商品房价格的日益上涨, 然而人们的购买力却未随之上涨, 造成二者之间形成强烈反差,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问题噬待解决[3]。

二、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一) 未考虑声誉的演化博弈模型

在商品房转为保障房的政策下, 由于信息不对称, 人们的思想存在局限, 开发商和政府监管部门都是具有限理性, 博弈参与者[10,11]之间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 其中, 开发商具有两种战略选择, 以概率x为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 概率1-x不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活动, 如向买者隐瞒保障房的属性, 以商品房的价格卖出保障房, 其中, 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活动的成本为1C, 不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的成本为C2, 得到的收益是kR;政府监管机构以概率y选择对开发商监督, 则以1-y的概率选择不监督开发商, 其中, 如果政府监管部门选择监督策略时, 获得的收益为gR (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在采取监督策略过程中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及公众对监管部门的认可) , 其中, 成本是gC;当开发商在商品房转为保障房过程中, 有不诚信行为并被政府监管部门发现时, 受到相关政府的惩罚kB;假设开发商在过程中会有寻租行为, 寻租成本为C (C≥0) 。

由上述博弈矩阵可以得到, 开发商选择诚信参与保障房转型商品房的期望收益为

Ex=y (Rk-C1) + (1-y) Rk-C1, 则开发商的平均期望收益是

上述复制动态方程组的均衡点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的雅克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其雅各布矩阵为:

分析:

(1) 当RgBk, C

(2) 当RgBk, C1-C2-Bk

(3) 当Rg

(4) 当Rg>Cg, C1-C2

(二) 考虑声誉的演化博弈模型

当开发商在商品房转为保障房过程中存在不诚信行为, 政府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 政府监管部门受到的惩罚为Bg (Bg≥0) , 由于信息不对称、项目的复杂性等, 政府监管部门在对私人部门进行监管时往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 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收益太低, 使得收益小于监管成本时, 就会出现政府监管部门监管的积极性低或者寻租现象[12,13,14,15]。针对这类情况, 通过引入声誉机制, 假设开发商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可获得较高的声誉水平, 就会获得更多的政企合作机会, 将此声誉水平转化为经济效益为W=ηE (η≥0, 为声誉水平转化系数, 即声誉水平越高, 未来的合作机会越大, W越大) , 由此可以得到开发商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矩阵如下:

由上述博弈矩阵可以得到, 开发商选择诚信参与保障房转型商品房的期望收益

Ex=y (Rk-C1) + (1-y) Rk-C1, 则开发商的平均期望收益是,

由此可得, 开发商的复制者动态方程为

分析:

(4) 当C>Cg-Rg, 时, 有唯一的稳定点E3 (1, 0) , 当声誉的转化系数足够大时, 声誉机制可以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为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提高未来收入, 开发商会自觉诚信参与转型商品房为保障房, 因此, 政府监管部门在制定惩罚机制的同时, 应考虑建立合理的声誉机制, 鼓励开发商积极参与良好声誉的建设, 发挥声誉机制的正向引导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 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空置商品房转为保障房有利于解决保障性住房空缺, 实施这一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政府监管部门的激励约束机制及开发商诚信行为带来的声誉等效益决定了二者的演化路径,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正向引导作用; (3) 现实情况下实施该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开发商逐利本性驱使其寻租行为, 收益低造成的政企合作现象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监管薄弱, 激励约束力度小等, 应该加大监督、激励、制度创新等措施[16], 提出以下建议:

(一) 转型过程中应保证公开透明, 加大监管力度

商品房转为保障房的初衷是解决保障房的供给, 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政府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开化、透明化以免产生误解, 该政策实施有关社会稳定且涉及面广、资金占用大, 因此开展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监督流程至关重要, 如建立专门的监督投诉机构, 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等。

另一方面, 由演化路径分析可知, 由于环境的变化, 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对博弈参数进行常态化检测, 在建设时期, 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 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17], 存在不诚信行为的开发商一经证实要对其进行媒体曝光, 加大惩罚力度。

(二) 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正向引导作用

由上述演化博弈模型可以发现, 当声誉的转化系数足够大时, 声誉机制可以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开发商会因为声誉建立自觉诚信参与转商品房为保障房活动。因此, 政府监管部门在惩罚相关开发商的同时, 应鼓励开发商积极参与良好声誉的建设, 考虑建立合理的声誉机制, 如果在参与政府项目中声誉良好, 受到公众认可, 即可在其他项目审批或者政企合作项目中有优先权, 以此来激励开发商。另外, 对于不合作的企业要制定相应的负激励措施, 如多年未参与保障房等社会福利相关企业要适当征收社会保障税收, 以此来激励企业多履行社会责任。

(三) 转型过程中严惩不诚信和寻租行为

模型中可见开发商在转型过程中会发生寻租行为和不诚信行为, 对于此行为应该加大惩罚力度, 并逐步完善企业行为的监督评价体系, 加快建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将企业投资方向是否符合国家需要、政府公共项目参与情况、工程质量、实施效果、社会评价、是否热心公益事业承担社会义务等因素纳入政府监控系统和企业评价体系, 在行政审批、规划审查、质量监督、项目验收等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档案数据库, 以此作为企业评级与政府激励的重要依据[10]。

(四) 制度创新降低政府监管成本

通过上述模型可知, 政府监管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战略选择, 政府监管成本太高会使得企业抓住寻租成本的机会造成政企联合作案, 损害公众利益, 因此要通过制度创新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 如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12], 一方面避免政府既是博弈双方的参与者又是监督者的身份, 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第三方监督的人才优势, 效率以及管理技术优势, 提高监管的公平性[13];此外, 还可以建立保障金制度, 政府向开发商收取一定的保障金, 政府监管部门可根据开发商完成项目的情况决定该资金的流向, 如果过程中发生不诚信行为即延期返还或者酌情扣除部分返还, 反之则按照本金及利息全部返还, 甚至可以增加部分作为奖励。

摘要:将商品房转为保障房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并引入声誉机制分析了政府监管部门和开发商之间的战略选择, 在没有考虑声誉机制的情况下, 当政府的收益小于在转型过程中的成本时, 易受到开发商寻租行为和对其监管不力、惩罚不足的影响, 开发商战略会演化为不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 在考虑声誉机制的情形下, 当声誉水平足够大时, 开发商战略会自觉因声誉带来的利益演化为诚信参与商品房转为保障房。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声誉机制, 发挥声誉机制的正向引导作用, 要加强监督力度、激励措施、制度创新等保证保障房的供给和质量。

关键词:保障房,声誉机制,演化博弈

参考文献

[1] 赵进东.存量房转为保障房政策引导下的PPP模式[J].现代经济探讨, 2017, 3 (5) :8.

[2] 蔡冰菲.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社会科学家, 2009 (12) :40-43.

[3] 刘广平.保障房对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以经济适用房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 :96-99.

[4] 虞晓芬, 傅剑.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演化博弈及政府规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12) :3127-3136.

[5] 陈健.扩大内需下保障房的最优供给区间研究[J].财贸经济, 2012 (1) :115.

[6] 葛丰.地方政府统购商品房要过三道坎[J].中国经济周刊, 2015 (21) :2-5.

[7] Mulganr.Contracting out and Accountability[J].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7, (4) :56-58.

[8] 梁孝臣.政府回购商品房意图何在?[J].企业界, 2015 (2) :30-33.

[9] 朱久茜.空置商品房转换为保障房的政府定价机制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 2016.

[10]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新1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2.10.

上一篇:启蒙哲学论文下一篇:旅游管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