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2024-01-27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 因势利导

对于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 应该遵循因势利导、综合治理原则。全面掌握水源是进行排水设计的前提, 而不同地区、不同路段的水源情况是存在很大差异性的, 因此, 应对要进行排水设计的区域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调查, 在全面分析水源情况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地形及自然水系优势, 及时疏流、就近分流来实现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目的。

1.2 生态保护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不能以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代价, 而应尽量减少对当地农业、生态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周围生态环境, 尤其要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各种沟渠汇集的水应尽量不要流入农田, 而是引入自然河流之中, 在必要的情况下, 还应通过增设管涵或增大管涵断面等方式以利于农田的排灌。

1.3 因地制宜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该在确保路基路面排水能力的前提下,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结合工程特点及地域优势, 就地取材, 在确保设计适用性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建设的投入, 降低工程整体建设成本。

1.4 重视防范治理工作

在进行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过程中, 为减少水对排水设施损害而影响排水能力, 应加强防范和治理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应适当的提升建设标准。

2.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2.1 边沟施工

在公路路基地面排水施工过程中, 边沟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主要用于挖方路段的路基边, 边沟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分散雨水及地表水, 以防止雨水或地表水侵蚀路面。在边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 为确保边沟与公路路面整体弧度的吻合性, 建设应以公路走向为主体方向, 以实现对雨水及地表水的充分和及时分散, 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公路路基地面的影响。对于不同地段的边沟施工, 有不同的施工要求, 一般情况下, 挖方路段边坡高于路面或与路面平齐的情况下设边沟, 并且路基坡脚的边沟应不渗水;对于重丘山岭地区及平原地区的边沟, 应布设分段出水口;而对于处于多雨区域的梯形边沟, 各段长度应限制在300米以内。

2.2 截水沟施工

截水沟主要用于挖方边坡坡口外则或隧道进出口洞顶, 填挖方边坡可能设平台截水沟, 其主要作用为拦截山坡上方流向路基边坡的地表水, 以实现对路基边坡地面的保护。截水沟的设计以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为原则, 如果所处位置降雨量较大, 植被较差, 并且有汇水面, 那么就需要增设截水沟。截水沟施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施工要点:一是截水沟与路堑坡顶距离的控制。截水沟与路堑坡顶的距离要根据土质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 一般土质应在5m以上, 而对于黄土地质应大于或等于10m, 软弱层地段则要结合挖方边坡的高度来确定, 一般是挖方边坡高度加上5m的距离, 但是不能小于10m。二是对于截水沟挖出土方的处理。可充分利用挖出土方在截水沟与路堑之间修建土台, 并将台顶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而且土台坡脚与路基坡顶的距离应在1m以上。三是合理应用沟渠加固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沟底纵坡较大土质的截水沟及土质较为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缝较多的岩石路段, 一般沟渠的长度应控制在500m以内。四是对于长度超过500m的截水沟, 应适当布设出水口, 必要情况下还要设置排水沟、跌水急流槽。

2.3 排水沟施工

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中, 排水沟主要是指填方坡脚或涵洞等水源的引沟。排水沟施工是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施工内容, 其主要是通过将边沟、截水沟及取土坑所汇集的水流或是路基周边的积水引入桥涵范围以外的天然河流或低洼地中, 以避免积水侵蚀路基路面。排水沟横断面多采用梯形, 且具体尺寸要根据流量来确定。通常情况下, 底宽、沟宽应在0.5m以上, 土沟边坡坡度在1.1-1.5之间。截水沟排水沟如需转弯, 半径不应小于10-20米, 而最好能够保持直线。同时, 排水沟的长度最好控制在500m内, 沟底丛坡在1%-3%间为宜, 如果大于3%, 则需进行加固, 在大于7%的情况下, 则要改为跌水或是急流槽。排水沟在与其他沟渠的衔接, 保持水流的顺畅是一个重要设计原则。为确保排水沟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流程进行施工, 同时采用分阶段施工, 以加强质量控制, 此外还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并适当调整。

2.4 跌水和急流槽施工

在公路使用过程中, 一般的公路排水方案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急速且水量大的水流的,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用跌水和急流槽排水设施。对跌水高度的把控是跌水和急流槽施工中的一个要点,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公路实际情况, 根据公路的不同走向及形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以确保跌水的有效性。而对于急流槽的建设, 要高度注意建设坡度, 坡度合理, 才能确保急流槽的排水功能, 提升整体排水质量, 降低地表水及雨水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和侵蚀,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3. 加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充分做好施工地区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工作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建设应该基于当地的水文及地质实际情况, 因此加强施工地区的水文及地质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而不同地区的水文和地质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 有关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措施及方法, 以确保有关资料搜集的全面性及完整性, 以从根本上确保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3.2 重视施工图纸审核工作

施工图纸是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的重要依据, 施工图纸的质量对排水施工有直接影响, 因此应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 以确保其科学合理性。相关施工图纸的审核人员应该以严谨的态度, 对照施工图纸中的施工流程、施工内容以及施工工序等进行全面的查看和对照, 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地方, 应该及时指出, 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 共同解决问题, 以提高施工图纸的可行性。

3.3 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

首先, 应该建立完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体系, 明确施工的方法、工序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有效开展施工质量监理工作;其次, 应实行全程、多角度的施工质量监管。在区分工程主次的基础上, 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监督管理, 同时立足于不同的检验角度, 对排水系统的各方面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和检测。

总而言之, 排水系统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切实做好可以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性能, 确保其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性。因此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建设过程中, 应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同时加强对有关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 确保排水系统施工质量。

摘要: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质量对公路的建设质量及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是施工建设单位高度重视的一个施工环节。本文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提供参考, 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谭彦.试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 2015 (12) :232-233.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1.1、含水量因素

含水量是影响公路路面路基压实施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能够对工程的质量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由于该项技术的使用需要参考路基土的含水量以及路面结构层的具体情况, 然而路面的密实度影响到路基图层的内摩阻力以及勃结力, 其中水量的对少会影响到内摩擦力的高低, 受水自身润滑作用的影响, 随着水量增加, 内摩擦阻力将会降低, 含水量越低, 压实后的干容量将会相对较低, 但是因水无法被压缩, 其在工程施工中一定体积内的含水量将会下将, 但是固体的比例将会上升。由此可见, 公路工程的压实施工过程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 其趋势变化呈现波浪形。

1.2、压实机械设备的影响

进行压实操作的机械设备是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的关键, 对实现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开展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时, 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压实设备对路基路面施工产生的影响, 特别是对施工材料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对压实路面要求较高的工程, 在压实设备的选择方面应该选用重型压实设备, 而对压实要求较低的施工材料, 应该合理选用轻型压实设备进行压实操作。

1.3、碾压方式

选择怎样的碾压方式, 对于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碾压方式。通常情况下, 碾压工作都是从边缘处开始, 然后逐渐向道路中间移动, 碾压要由慢向快由轻向重进行。但是此碾压方法并不是使用于所用路面的, 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实际压实工作时, 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 以此来保障压实效果, 提升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质量。

2、对公路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分析

2.1、路基压实施工

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压实施工之前, 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做好路基试验工作, 以此来获取技术参数的支持, 比如搜集压实所需时间、公路交通等级以及预沉量值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中的具体规定, 来完成实际具体路基的压实工作, 并且要计算出路基每层的摊铺厚度, 计算出综合摊铺次数。在确定完所有的技术参数之后, 才能够开展路基压实施工。在压实施工方式的选择方面, 通常情况下运用分层压实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 需要确保实际压实厚度符合计算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在进行分层填土施工时, 要确保填土覆盖住所有铺设面积,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压实处理。常见的每层填土压实厚度应该处于20cm左右, 同时在具体工程中应该严格按依照施工工序来进行压实处理。在压实路基时, 应先进行卸土操作, 然后再进行平土, 之后再进行撒水晾晒工作, 最后才能进行压实, 经过压实后的路基路面需要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质量。

2.2、压路机碾压路段长度和摊铺速度的协调技术

(1) 在进行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时, 需要注重压路机的使用环节, 特别是在压路机对路面碾压过程中对压路机速度进行控制, 应该以确保其平稳运行为原则。 (2) 在保障压路机进行匀速碾压的情况下, 还要对碾压路段的距离进行合理控制, 避免存在因碾压路段过长或者过段而存在压实密度小的情况, 从而对路基路面的防水能力以及防裂能力产生影响。 (3) 压路机进行碾压工作时, 要注意观察天气状况, 如果是高温天气, 应该延长碾压路段距离, 如果施工环境是低温大风天气, 应该缩减路段碾压长度。

3、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3.1、做好压实施工中的压实作业

(1) 对路基路面进行压实操作时, 需要注意摊铺速度与碾压路段的协调配合, 应该确保二者在整体上的稳定性。 (2) 在进行压实作业时, 如果沥青混合料存在粘轮情况, 应该在碾压轮上撒上少量的水。 (3) 对碾压路段的长度进行控制时, 需要综合施工当天的天气温度, 混合材料的性质以及沥青的出场温度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确定。

3.2、按要求标准化作业

目前, 进行路基施工中, 通常情况下运用大吨位压路机, 这种碾压设备得到的碾压效果较好, 对于加强路基的压实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他等级的公路进行路面铺筑建设时, 对其压实度的要求应该按照高速公路以及一级公路的标准进行铺设。除此之外, 还规定了路堤基底压实不低于93%。比如在某国道耳机公路建设中, 对路面设计要求是将其设计成高级路面, 因此, 采用了检验以及路面的标准。

3.3、选择最优方案

管理人员应该宣传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技术, 加强政府对该工程建设的重视, 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能够及时就为, 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对所有费用的使用应该做好合理的技术安排, 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资金断裂而导致工程停止的情况。公路工程的建设应该从长远目标出发, 来对其进行规划设计, 同时对整个团队和工作方向做出有效调整, 以策划出最佳方案来开展施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给公路工程的建设低啊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得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使用, 应该对影响该技术正常使用的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便于选用适当的压实方案来进行施工, 以来确保工程质量, 保障工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 在使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时, 需要借助现代化设备来完成工程建设, 同时, 在施工该技术进行施工之前, 还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以此来保障公路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鉴于此, 本文就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邢贤武.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及应用效果[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 40 (06) :212+214.

[2] 王福.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 2017, 13 (07) :131-132.

[3] 王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18) :117-118.

[4] 蒋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18) :184-185.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的重要性

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时, 若压实度低, 则会影响各种施工材料的密实度, 进而让材料间由于过大的空隙而使雨水渗透其中。因此就需加强控制压实度, 以免雨水过多侵蚀路基路面, 让公路能够多使用一段时间。要知道, 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可让路面平整度得到充分保证。公路路基路面若未有较强的压实度, 则会对压实质量的实现造成影响。若压实质量不过关, 进而就难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反之, 就会让不同的填土高度出现在路基各处, 进而影响道路沉降, 使凹凸不平的情况在路面出现。要知道, 路面的具体使用寿命即是其耐久性。而诸如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与路面平整度等很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 这些影响因素都和路面压实工作有很大关系。因此, 路面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由路面的压实施工质量所决定。所以, 如果要让公路工程可长期投入使用, 就一定要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工作, 让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同时增强其耐久性。

二、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分析

(一) 合理选择填料

在建设公路工程时, 填料质量的好坏将对路基路面压实度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 必须认真选择填料。因为不同等级的公路具有不同的填料质量要求, 所以在选择填料时, 第一步是选择适量的填料, 试验其液限、塑限和CBR值;第二步再结合具体要求选择调料, 其中需控制液限不超过50%, 塑性指数低于26%;第三, 若所选填料在开挖土样时有土质变化出现, 就需对选料进行重新选择。若填料不合适, 则需改良处理现有的填料。第四, 在路基填筑施工前, 应根据规定标准对填料进行击实试验, 如此便能够将最大的干密度与最佳的含水量得到。所以, 选择材料必须压实度要好, 且还需合理选择压实设备。

(二) 有效控制含水量

在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路基路面压实效果。通常, 土壤含水量与其干密度呈反比, 由此压实度就会相应减少。在此基础上, 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时, 就一定要有效控制土壤真实的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误差, 使之不超过2%, 如此便可将出现弹簧土的几率降低, 让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的质量得到保证。

(三) 选择正确压实机械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 压实机械的选择将对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产生直接影响。在选择压实机械时, 需将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填土材料和施工设计的要求给结合起来, 保证选择的科学性、有效性。根据施工类型, 将压实机械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静作用压路机, 因为未有较大作用, 所以一般在土质较薄的填土工作与路面表面的压实工作中应用;第二种是平碾压路机, 因其轮子和填土材料存在较大的接触面, 所在让其压力较小;第三种是振动平碾压路机, 因为其具有较大的碾压作用力, 所以适合在碎石等材料的压实工作中使用。正确选择压实机械, 有助于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提高, 让公路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四) 重视压实质量检测

为促进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效果的提高, 需对质量检测予以高度重视, 并将其落实。比如, 在完成一层压实后就需对其平整度、厚实度、路基宽度以及中线高程等指标进行检查, 若确认合格才能继续施工;通过随机抽样, 如果所检测的密实度同设计规定相一致。或者下层量较大、痕迹十分明显, 则需继续进行碾压。如果表层土层十分松散, 并存在开裂、回弹等情况, 应查找原因, 并适量降低碾压速度。若情况十分严重, 应降低碾压重量, 也可以洒水进行侵润, 若有必要可在晒干或换土后重新进行碾压, 待均匀密实后停止。在这一过程中, 就需一定的质量检测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适合在沥青混合料公路路基路面使用的核子密度仪压实质量检测法与适合在填石路基公路路基路面使用的灌砂压实质量检测法, 但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还需将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以提供有力参考对压实质量予以改善。

(五) 施工中碾压厚度和遍数控制

碾压厚度和遍数会极大的影响路基路面的压实度, 所以在压实施工中, 需对现场试验予以重视。若填土过厚, 便会让压实效果的均匀性受到影响, 进而使顶面的压实度过强, 但底层路面却不有充足的压实度。反之, 若填土太薄, 压实紧密性不足, 那么在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 就会有剥离起皮的现象在路面出现, 让公路使用寿命降低。所以, 需将现场具体情况给结合起来, 并根据多方因素对碾压厚度与遍数做出确定, 使路基压实度得到保证。

结语:总之, 路基路面压实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且在对公路整体质量进行衡量时, 其将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做好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工作, 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 一定要将相关施工要求和规范落到实处, 实践与经验总结同时进行, 有效保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以及公路的整体质量, 减少因公路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 而作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 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

参考文献

[1] 李兴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06:153-154.

[2] 郭炳波.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4, 22:150-151.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内各行各业的进步, 尤其是交通运输系统, 更是国内发展与建设中的翘楚。在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交通运输对于路桥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沉降段处理技术和方法被人们寄予了高度的厚望。路桥沉降段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必须予以沉降段处理技术高度的关注, 只有不断提高路桥施工质量, 才能够实现社会稳定的发展。现本文将简要分析路桥沉降段生成原因, 探讨路桥沉降段的施工有效技术与具体应用。

一、公路桥梁沉降危害

路桥在现代经济中承担着经济运输、交通建设的作用。不过受内在以及外在许多因素的影响, 公路运输时经常会发生路面沉降问题, 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公路交通和运输的安全。车辆在公路行驶中, 由于车流量较大且荷载量较高, 所以公路桥梁频频出现路基下沉问题。当然导致这种问题发生也与桥梁设计者的设计方法也有很大关系。桥梁设计与建设中, 如果没有规范与妥善运用防沉降技术, 就会导致路桥在后期使用中时常出现沉降问题。这种现象会造成车辆行驶出现跳车,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出现安全, 影响着人们的出行质量。

二、公路桥梁沉降成因

(一) 结构设计存在问题

路桥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的路桥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与优化设计, 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减少路桥施工质量问题, 从而提高路桥施工质量, 延长路桥使用寿命。一般来说路桥大多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主要借助于钢筋搭板的辅助结构。虽然钢筋搭板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桥坚实性, 但在使用中却忽视了结构承重能力。所以现场施工结束后, 路桥的承重质量往往并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当路桥长期处于过载负荷状态, 路桥表面就会出现沉降等路基路面质量问题。

(二) 路面压实度不足

路桥施工中为确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公路质量, 就必须做好路面压实硬化工作。如果没有妥善处理路面压实硬化, 那么施工区域就很有坑你会出现沉降问题。此外如果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施工, 施工流程与施工规范性没有达标, 同样也会造成沉降问题的发生。为应对这种现象,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控路面压实技术, 根据规范与施工要求施工, 提高路桥整体质量与工程水平。

三、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一) 搭板

路桥施工经常会发生沉降问题。为解决路基路面沉降, 路桥养护者就必须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法, 及时对路桥沉降进行处理。在处理沉降、预防路桥沉降技术中, 搭板方式非常常见。搭板技术使用时, 必须重视搭板结构以及相应的辅助施工技术妥善运用。大板施工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实施搭板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平整。第二部分为设置搭板时, 必须确保搭板的顶面可以与路面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只有当搭板顶面与路面水平高度保持一致, 搭板技术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二) 软基桥台

软基桥台是路桥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路桥施工中管理者必须予以软基桥台高度的重视。在使用这项技术时, 首先哟啊做的是加固地基, 通过强夯法方式对路桥施工区域内部的路基进行压实与处理。路基压实工作必须要做到能够提高软基桥台地基坚实性。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软基桥台施工技术规范, 从而提高地基坚实性和压实有效性。应用软技巧天这项技术时,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一同制定有效且完善的设计方案。如运用预压技术做好路基的固定工作, 使用压路设备完成路基压实工作, 通过混凝土喷洒的二次处理, 巩固路基压实质量。

(三) 路堤填料

路桥施工前需要提前做好路桥施工路段的土壤性质测试, 掌握土壤性质。根据土壤性质和施工需求选择对提高路桥质量有帮助的填充材料, 确保路堤与填充材料相匹配, 提升路堤性能。大多数情况下路堤填充一般会选取砂石类材料。砂石类材料有着较好的渗水性和较低的含水量, 因此非常适合路堤填充。路堤填充需要遵循下述几点原则:首先所选材料必须为含水率较低的材料, 而不是选择沼泽土与淤泥这类含水量较高的材料, 含水量较高的材料相较于其它材料来说, 更易引发路桥沉降。其次路堤填料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良好渗水性的材料, 这样才能够延长路桥使用寿命, 保障路桥实际性能。最后路堤填料必须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选择材料必须根据成本考虑。

(四) 路基路面施工

在结束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后, 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的规划, 进行施工操作。这样才能够保障路桥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是提高路桥施工质量的必要前提。路桥施工必须提前做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准备工作, 仔细验收施工材料质量, 做好施工设备的周期性维护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 对路桥质量影响较大的地基类型为软土地基。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最常见的方法为将水泥喷注在地基上, 形成坚固的保护层。这种方式操作简单, 且可以达到控制工期的目的。利用路桥施工技术处理路桥沉降问题, 提高路桥的整体水平。

(五) 排水

排水处理工作是路桥施工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尤其是路桥沉降段施工技术应用时, 更是要予以排水处理足够的关注。及时将施工区域多余水分排除, 从而保障工程施工效果。如排水处理时, 应考虑施工区域的地下水水位、降雨量等因素。如果地下水位过高, 那么就必须提高路基高度, 并做好路基防水、排水施工。避免路桥在雨水的侵蚀下, 出现影响路桥质量的不良因素, 减少路面坍塌和路面损坏纪律。此外施工单位还必须对施工路段的气候和地下水位进行了解, 这是安排适合路段施工排水技术的重要前提。

结语:

路桥沉降段施工对路桥整体施工质量有着深刻影响, 作为路桥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路桥沉降段质量将直接影响交通运输、文化交流、金融贸易的进行质量。所以有关工作者及单位必须予以路桥沉降段施工高度重视, 积极研发、应用与推广相关施工技术, 为提高路桥施工质量提供更多的发展创新思路。

摘要:国内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趋于完善, 公路桥梁施工所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得以被人们渐渐重视。对公路桥梁施工来说,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慎重的分析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探讨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春龙.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实施[J].四川水泥, 2018 (04) :21.

[2] 贾朝坡.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 2018 (09) :28-29.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 公路桥梁路基和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

1.1 公路桥梁路基主要的质量问题

首先, 路基层次结构建造合理性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的整体载荷能力。作为一个典型的多层次建设过程, 路基建设包括路基土和路基底基层及基层三大部分。当前阶段, 层次建设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尤其是在细分施工方面, 更是缺乏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其次, 路基渗水能力方面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不仅在客观上导致了桥梁受水侵蚀水平的不断提升, 同时也直接对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 密实度和坚固性对于桥梁工程来说固然重要, 但是绝不是全部, 渗水能力如何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所具有的重要影响能力也同样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最后, 路基的整体密实性问题, 这一指标对于路面整体平整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力。因为路基填筑材料的不同以及施工工艺的不同, 道路整体密实度水平在不同部分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当路桥投入实际使用之后, 所能够提供的载荷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情况之下, 平整度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1.2 公路桥梁路面主要的质量问题

平整度始终是当前阶段公路桥梁工程路面质量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而路基平整度、路面层平整度, 是影响公路桥梁路面整体平整度最为关键的两大因素。一方面, 如果路基层平整度不足, 将会直接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路面层必须以不同的铺设厚度来进行铺设, 路面的平整度将会在载荷的作用下而出现快速的下降。当然, 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所还是整体密实性达不到施工要求而导致的。而另一方面, 路面层密实度不达标是导致路桥工程出现一系列路面问题最为常见的原因, 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能力更强。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 路面层铺设过程中,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多以沥青或者混凝土进行铺设。而由于摊平、拌料或者后续的压光环节操作不规范, 将会严重的影响路面层的整体密实度水平, 最终导致路桥建筑的路面出现坑包。当然我们也同样需要认识到, 公路桥梁路基面质量问题并不仅仅是以上几点因素所导致的, 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

2.1 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 施工路基现场的清理工作对于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我们首先要对路面的垃圾、石块、塑料废品以及树枝等相关物品进行针对性的清理, 并对已经出现的坑洞进行及时的回填处理。其次, 在路基材料调配的过程中, 必须从施工当地的实际环境以及施工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出发, 结合当地的地理地貌和涂层特点来加以选择。最后, 分层次路基填筑过程中, 必须合理设置分层厚度。实际上, 工程整体密实度水平以及路基压实效果, 是我们操作分层填筑过程中所必须重点强调的问题。除此之外, 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环境特点选择合理的填筑方式。

对于路基施工来说, 路基土的压实过程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和最终质量。具体来所, 人工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都是我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必须重点强调的问题:首先, 土壤质量和湿度水平;其次, 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最后, 压实工具以及土壤层次厚度情况。土质以及土壤的含水量是我们设计施工方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需要以此为基础选择针对性的压实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手段来规避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最终为公路桥梁工程整体使用寿命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底基层的构筑技术管理与控制也同样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我们需要在底基层施工过程中重点考虑土与料的配比与搅拌均匀问题。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将土、料的配比作为管控的核心。

2.2 关于工程路面施工的技术管理与控制

平整度始终是当前技术水平下评价路面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当然, 多种因素实际上都会对路面平整度水平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我们这里主要从施工技术可控范围对这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首先, 基层平整度的控制的问题。在上文中, 底基层构筑技术和管理的相关问题已经有所提及, 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底基层所选择的用料来合理的设计、调整施工技术, 另一方面也同样要根据混合料的实际物理性质来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具体来说, 砂石水泥和石灰土混合料刮平施工操作过程中, 石灰土的操作整体难度较小, 直接反复推平即可;而砂石水泥混合料由于有着大量的接口, 因此需要重点处理接口的平整度, 从而保证路面整体平整度水平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之中。

其次, 面层平整度的控制、管理问题。如上文中所介绍的, 沥青以及混凝土是当前路面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所以, 碾压和铺设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能力是非常强的。具体来说, 沥青铺设中要按照温度进行沥青料的挑选, 并通过系统的计算来确定用量。碾压过程中, 为了保证整体的平整度效果, 应选择不同时间, 通过不同规格和标准的碾压机进行反复操作。

3. 总结

综上所述, 加强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是确保公路桥梁质量的重要前提,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和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为公路桥梁的建设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公路桥梁工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公路桥梁的建造需求不断增加。从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 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方面的问题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公路桥梁路基和路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并对如何有效实施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郭锐.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 2015, 44 (S1) :440-441.

[2] 王建.试论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14) :239.

[3] 栗月琴.浅谈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 2014, (11) :29.

上一篇:渡河工程论文下一篇:毕业设计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