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

2023-04-08

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第1篇

(一)当前我县用地保障方面政策执行情况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县认真执行了中央及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关于用途管制和土地征收方面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在用途管制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征收的公益性质,在土地征收时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截至9月份,共经省政府批准了土地征收面积1862亩,保障了一批棚户区改造、交通运输、教育类等项目的用地需求。但在保障工业建设、商业开发、招商引资等项目的土地要素配置上,还是感受到了捉襟见衬、寸步难行。10月4日,省厅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我局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遇,迅速组织报批各类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项目用地面积3850亩,其中涉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1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3355亩。如果这些项目能够获批,将有效解决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土地保障的燃眉之急,并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用地保障存在的问题

1、成片开发类用地保障中存在的问题。52号文件的实施,对有效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无疑是注入一个强心针和助燃器。但是此通知能够实施多久?在通知中也有提及,就是自然资源部出台成片开发标准后,该文将会自动废止。那么自然资源部成片开发标准何时会出台?出台后对于土地的开发会有什么影响?其实答案已经揭晓,目前自然资源部成片开发标准已经制定并在征求意见中,预计时间不久就会实施。在此标准出台之前其实已经过多次的意见征求,但是数轮征求后出台的全国翘首以盼的这个标准,一方面是看起来是给予省级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在省级层面能够对全省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有一个清晰的规划,由省政府对开发方案进行批准后实施,能够有效的缩紧资源利用的口袋,能够有效的对土地资源进行管控。另一方面对于土地要素的配置保障无疑也会增加新的难题。该标准中核心的意见是涉及成片开发的需编制开发方案,对于开发方案的编制肯定会有限制性的要求,这方面暂不必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这就是地方制定的开发方案必需经省政府批准。标准出台后将会对现在的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前的土地开发利用现状是各级政府主导,积极的方面是能够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及时有效的土地要素配置保障,消极的方面是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存在着随意的扩大土地征收面积现象,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是开发方案从编制到报批、论证、获批会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其次是地方政府不仅要做到对今后要实施的开发用地做到了然如胸、一本清册。还要在方案编制中陷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不能做满,因为若两年未完成开发方案将不能报批新的开发方案,那么这个地方的土地利用将会陷于僵局。还有不能做浅,做的浅了将满足不了对土地利用的资源保障需求。特别是县级政府,因为县级政府的土地开发完全依赖于招商引资,费尽周折的招商引资项目若能够顺利实施当然是双方共赢,但更多的项目有时会倒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上,这中间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纳入成片开发方案的不一定能够实施完成,未纳入成片开发方案的将肯定会不能实施,这样的情况发生将是显而易见的。

2、不是成片开发的开发类用地保障存在的问题。当前自上而上都关注着成片开发,但在实际工作中会涉及许多不是成片开发的开发类用地,如旅游用地、农产品加工类用地、小型经营性用地等等。我县是一个全域旅游县,旅游用地大都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出于环境和景观营造的角度,设施比较小型且分散,如果套用城市建设的成片用地方式,会造成很大的土地浪费,对于开发商和政府双方而言都行不通。农产品加工类项目是保障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是用地保障仍然存在难题,如审批权的问题、规划的问题、耕地占补的问题等等。很多小型经营性用地对于当地的民生和区域经济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我县拟建设的加油站项目用地。该项目已经县发改委备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站房、办公区、加油罩棚和充电桩区用地,面积在7亩左右,属于商业零售项目。此类项目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事关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其不属于成片开发建设范围,但又必须要保障其用地需求。

(三)对当前用地保障方面的建议

一是在“六稳”“六保”工作中应体现担当作为。成片开发标准的出台应是对“六稳”“六保”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能成为在“六稳”“六保”中束缚手脚的绳索。如果开发类用地按现行政策,开发方案从编制到获准实施,项目从招商到规划设计,征地从启动到签订补偿协议,不历经漫长时间是完成不了的,这与强调打造效率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初衷是不吻合的,也与当前的“六稳”“六保”是不适应的。我们认为当前省厅52号文件的精神应该继续实施下去,对于开发园区内用地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必须要予以充份保障。这两类用地的保障应是没有争议的,如果这两类用地都无法保障,那么“六稳”“六保”的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对于不位于开发园区内用地和未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但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明显推动作用的要予以支持,这类的项目应该编制开发方案报上级批准后予以实施。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对于不是成片开发的开发类用地,政策上是可以采取集体经营性入市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是这要赋予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在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限上尽量向基层倾斜。这样能简化用地审批流程,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或用地法规进行简化操作,使项目审批相对便捷。在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依据建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建设过程中应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杜绝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现象。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情况汇报

(一)我县“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时就将已高铁连接线、公路工程、道路改建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和220千伏变电站等能源项目纳入《规划》;

将尚未明确用地位置的高速及支线等交通项目、水库项目等通过“列清单、留通道”的方式在《规划》上做示意表达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表,待项目实施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图方案和规划布局调整方案,确保项目落地。《规划》的编制和适时调整使得各类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了有效的用地保障,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二)“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情况

根据县“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草案,“十四五”期间,我县将重点实施高速公路、民用运输机场、高铁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重点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国际慢城旅游区、温泉小镇等旅游项目。下一步我县在编制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时将充分考虑“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进一步明确各类重大项目的用地范围和建设时序,并将其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各类重大项目的用地符合国土空间管制要求。

(三)对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我县全境位于生态保护范围,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55.96%。重点保护区多,生态保护责任重大。县域中西部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岭纵横,全县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频发,为今后全县生态建设及修复带来诸多影响。因此在编制全省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时建议将我县生态保护放到突出位置上,加快组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

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投入的市场化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我县矿产资源丰富,截止目前,我县各类采矿、探矿权共50个,涉及用地面积390平方公里。建议“十四五”自然资源规划编制时结合我县矿产资源禀赋,确定战略性矿产规划目标,建设一批新型国家能源矿产基地和示范工程;

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第2篇

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对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用的通讯信号、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贫困对象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

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人的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底数是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对精准扶贫户,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我们按照精准扶贫计划的实施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二是整合资源,突出产业发展,实施生态建设。三是劳务创收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施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

(三)精准管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精准管理就是要突出精准扶贫主体的作用,建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乡镇包村领导、住村工作组参与的监督机构。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住村工作组要树立“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帮扶要有针对性,帮扶措施要与帮扶对象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相适应,要能促进贫困群众长远发展,要能发挥帮扶效果,要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第3篇

一、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亭湖区共有农户98182个,农业人口358625个,农村劳动力总资源190208个,适龄劳动力168318个,从业人数170769个,其中务农127731个,务工5182个,从事建筑业16314个,其他21542个。

近年来,根据上级要求,我区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创新和探索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思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农民、突出重点、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余元。首先,积极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等培训项目。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科技、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的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区认真组织实施 “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工程”及 “职业技能鉴定”、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人人技能工程”等,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换能力。鼓励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各类示范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重点培养一批熟练运用实用技术的养殖业行家里手,一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工巧匠,一批农产品营销能手、一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今年,全区共培训农民8183人,促进了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再次,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紧紧围绕我区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大棚蔬菜、沼气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村一品等主要项目,开展了以植保、农技、土肥、种子、会计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活动。全区共培训10.1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000余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7000余人次。

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农民教育培训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快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对农民教育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教育只是一种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重经济建设,重项目投入,忽视教育特别是轻视农民教育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我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但是,乡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是自己的重点工作,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民只要不上访,就没有必要进行农民教育;农民只要有活干,就没有必要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浮在上面打电话、造文件的多,深入基层示范引导服务少;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依然停留在“读读报,开开会”、照本宣科上级文件的老套做法。三是个别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敷衍了事,做过场,教育培训工作仅仅是“报名册争投资”,既耽误学员、又欺骗政府。

参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部门多,又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致使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多个部门(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劳动、妇联、共青团、科协、扶贫办)搞培训,加之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也进行培训活动,造成:一是培训内容难以统一,农民在生产中无所适从。二是重复培训多,主要表现为培训地点和内容的重复,往往一个地方培训多次,而有的地方一次培训也没有;一种内容培训多次,出现了“学了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处学”的怪现象,使本来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培训缺乏连续性。有些部门的培训是一阵风,使农民无法受到连续性的培训。四是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往往是为了推销某种产品而进行培训,甚至推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严重的挫伤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扰乱了培训市场。

农民群体差异大、需求多,培训难度大。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已就业农民虽有培训愿望,但同时他们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轻视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希望于政府,市场观念、市场意识非常淡泊。虽然小部分人对于能使个人有较好收益的技术往往热情很高,但是谈到费用时,就不愿参加培训学习,更没有形成交费参加科技培训的观念。同时部分农民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希望通过2至3天的技能培训就能掌握一门技术,甚至在专家教授实地培训时,只要求讲“如何增加产量、如何减少投入”或直接传授“秘诀”,对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和管理知识缺乏兴趣。三是由于年龄的大小不一和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农民对科技的认知、需求、接受和实践操作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培训的成效大打折扣,培训难度加大。

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手段落后。目前的培训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是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远程教育设施不足,信息滞后,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就更谈不上数字化信息的多媒体教学培训。

外出打工农民技能培训上还存在问题。一是农民工培训意识不强,外出打工仅靠自身已有的劳动素质,没想到要通过培训来改善就业环境,增加收入。二是很多已经实现灵活就业的农民工看重眼前既得利益,而忽略经过培训后可能实现稳定就业所带来的长期利益,所以培训愿望不强。

三、切实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提高认识,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技能培训,还包括同时农民素质。除为“三农”服务外,还要为小城镇建设服务,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进而实现由终结性教育向可持续性教育转变,由职业定位性教育向可转换性教育转变,由就业性教育向创业性教育转变,由引进式教育向本土化教育转变。

同时,要树立农民技术培训的效果不仅仅是增收的观念,还包括待人接物、文明礼仪、和谐家园、子女教育等方面素质的提升。

统筹整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培训优势。由政府统筹安排各种涉农培训,以区委党校、职教中心为主体,包括农业、科技、劳动、畜牧、科协等部门的科技资源。把各个部门的涉农培训资源、资金整合起来,形成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合理规划,统一协调,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同时,要进一步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吸收各种农业公司、涉农研究所、农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务输出派遣公司、龙头企业等一些实力雄厚、信誉较好的团体进入服务网络,建立起社会化科技服务站点,充分发挥社会科技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整合农村人才资源,将农村各类能人组织起来,包括村委会成员、种养加营销大户,经过培训加入到培训服务队伍。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农村等各方面的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强大合力。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教师,又是实践指导的农艺师、农经师、畜牧师、工程师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这些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在强化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能力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基础上,还要抓好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参于生产实践。

坚持分类培训原则。一是按照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村民代表的梯次顺序,逐级进行培训,一级不漏,环环相扣。二是把参加的农民按年龄、学历分成不同的培训班,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教师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三是按照不同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和资源现状,围绕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特别是要把把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与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加强远程教育培训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农业远程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培训的层面上,与现在的以计算机为支撑的数字化信息多媒体教育培训的形式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目前,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已为全区187个村配备了电脑,接通了互联网,搭起了框架,初步具备网络宣传培训的雏形。所以,要在充分发挥现有远程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抓好两点。一是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为依托,积极建设区乡镇村三级远程教育设施,把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数字化多媒体培训形式应用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另外,还可以根据目前农民拥有手机数量逐年提高的情况,把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远程培训模式—移动学习引入农民科技教育工作来,使农民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利用手机的短信平台进行交互式的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加强村级网络培训人才建设,为每个村培训至少一名懂电脑、会操作、肯吃苦、能培训的人才,坚持村级培训阵地,为农民提供最及时、最直接、最亲切的教育培训。

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全面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这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前提,更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基础。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这已经为农民教育培训指出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目标。把实现“乡风文明”作为农民教育的落脚点,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全面渗透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二是全面开展农民的技能教育培训。新型农民的内容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是新时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含和特征,也是今后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

三是充分提高认识,树立全社会参与农民教育培训的意识。农民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工作。农民教育培训实质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坚决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能有活干、不上访闹事就够了,对组织农民参加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消极认识。

四是在乡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乡镇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为农民做好服务上,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已经成为乡镇的首要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而目前农民、农村最缺的就是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因此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务之急。在乡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乡镇现有的科技人才和一些空余场所。培训活动也能切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习惯,使培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第4篇

有效的措施办法,收到良好效果。但是,从经济全球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来看,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人才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到2003年底,我市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三支人才队伍及其他人才共计35300多人,约占社会总人口的3.6,与全国2005年预期目标6.3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结构不优。一方面,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卫生两大系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75,而农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城乡人才分布不合理。绝大多数专业人才集中在城区,乡镇特别是偏远乡镇,人才严重短缺。三是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全市各类人才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7.6,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仅占2.5。全市33家大中型企业中,主要负责人第一学历大本以上的只有8人,研究生学历的仅1人。四是流动不畅。表现为市内外、行业间、城乡间存有政策壁垒,人才流动仍不够畅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间,有编制限制;企业与企业间有企业自己制定的“土政策”,束缚着人才的自由选择;市内与市外有人员调动宏观控制的限制,等等。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市委、市政府对人才队伍建设很重视,但具体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优秀人才作用得不到发挥甚至受排挤的现象。二是体制不理顺。在管理体制上,地域、部门条块分割,缺乏上下衔接、协调统一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三是政策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流动的地方政策、部门政策多,相互欠衔接,有的甚至只从本单位、本企业利益需要出发制定政策,限制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四是机制不健全。主要是缺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有效机制,人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平等、开放、科学、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现五个突破:

(一)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完善宏观调控方面实现突破。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能,搞好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县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专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要作出前瞻性、整体性安排,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指导各级各部门立足实际抓好落实,坚决克服在人才引进、使用方面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利用的整体效能。

(二)创造良好氛围,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方面实现突破。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和完善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畅通互信渠道,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各类专业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类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唱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主旋律,在完善激励政策方面实现突破。一是要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全面清理,取消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等妨碍人才成长的地方性政策、部门“土政策”。二是要围绕培育发展地方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像由财政投资建设硕士、博士村,向高层次人才免费赠送住房,为其子女入学入托最大程度地提供方便;建立市级有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基金,对各类有功人才进行重奖;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启动“归故里建功立业”工程,吸引鼓励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成立专家顾问团、咨询组,让他们参与市里的重大决策等。三是要注意保持政策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让各类人才吃上“定心丸”,调动他们扎根基层长期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四)搭建自由竞争平台,在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实现突破。要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规范基础性人才市场,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和农村人才市场建设;要提高人才市

场的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人才市场由集市型向信息网络型转变,逐步实现全国联网,信息共享;要加强人才市场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市场许可证制度和年审制度,制定人才中介服务标准和评价指标,促进人才中介服务规范化。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

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

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第5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乡村发现 >> 三农论剑 >> 正文《中国乡村发现》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点击进入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投稿邮箱

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热★★★

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作者:彭绍峰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授权发布)点击数:1060时间:2007-11-6录入:阳光 ]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对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它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很多农民特别是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在经济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迫切希望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平等享有文化权益,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要求,2005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施,《意见》同时具体规定: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属于公益事业单位,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06年上半年,中央再次召开全国文化工作会议,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重申和论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与此同时,胡锦涛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极为关心和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并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把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放在全党工作重心的同等地位。近年来,湖北省委、恩施州委、恩施市委又分别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大州和文化强市的口号。作为乡镇农村基层干部和文化工作人员都深感责任重大,但就目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而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却实在令人担忧。

二、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几大难题

先进的文化是前进方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谐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大州和文化强市,没有稳定的队伍,没有名正言顺的机构,没有基层文化组织者的引导,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只能是纸上谈兵,喊破嗓子。

1、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差。多数乡镇无公共娱乐场所,上面重视文化工作的口号响,但雷声大,雨点小,各级报刊杂志、各级领导和专家教授只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不讲队伍建设,更谈不上怎样抓队伍建设,没有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真正为农村基层的文

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甚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各级政府用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尤其在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只能安排有限的资金勉强应付市级以上举办的大型活动,“以钱养事”,“钱”在哪里?仅靠“合同服务费”,只能勉强“养人”。

2、文化机构体制改革过于频繁。仅从2002年到2006年,就已是五年三改,到2006年,干脆实行变相改企,将解放五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宣传文化之喉舌部门——农村文化站解体,成为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此之前,机构不断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单位改变性质,人员改变身份,并只允许保留徒有虚名的“阵地”、“经费”和“文化站牌子”,象发展高山蔬菜、烟叶魔芋等农产品一样,推行公益性文化事业“订单化”。笔者认为,发展产业文化,目前只有城市才能具备条件,而且按中央文件精神,只能是大型报业集团、影剧团、新华书店和出版发行单位才能改企,而农村则毫无文化经营市场,只能是倒拿钱为老百姓服务,所以对农村基层文化站实行整体转制,笔者认为条件还不成熟,也不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何况自解放五十多年来,文化宣传单位本来就是直接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工作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改革创新,照搬西方模式,使文化工作与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脱节”,只向“钱”看,不向“前”看,从而造成工作被动,于发展不利。同时,基层政府压力增大,包袱重,管理无所适从。

3、由于体制改革原因,原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大,忧心忡忡,思想动荡不安,单位没有权威,没有号召力,无法制订长远工作规划,因为一年一度的合同签订,人人均有后顾之忧:今年在岗工作,不知明年是否在岗?体制是否又将怎样改制?也就是说,今年土肥,明年花好,不知后年是花还是粪草?对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并与其它事业单位相比(如:学校、卫生院、林业、土管等),显得不公平,不理解,因为做畜禽动物和做花草树木等工作单位都是国编事业单位,并向上“垂直”,而且都有经营市场,而做人的工作、做上层领域工作的文化站却被砍掉,一举成为“社会人”,单位实行“民营化”,“社会化”。

4、农村专业文化人员本来就存在着严重老化、人才奇缺和青黄不接现象,如此改革,可想而知,农村基层文化发展的艰难程度。鉴此,所有中青年在职干部都不愿从事文化工作行列,而且已经从事这个行业工作的同志深感追悔莫及。

5、由于农村文化站改变了性质,人员改变了身份,不便相互交流,原有的文化站人员搭配不均。就恩施市而言,有的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多,服务费既无法“养事”,又不能“养人”,有的乡镇则空无一人或只有1~2人,虽经费宽余却事情又忙不过来。同时,上级文体主管部门对下失去“抓拿”,失去“基石”,关系脱节,指导不力,上下左右,一无凝聚力,二无活力,三无财力,四无权力(人事档案已移交人才交流中心),从而导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犹如一潭死水。

6、农村乡镇没有文化经营市场,因而也就没有任何经营性收入(特别是老少边远山区乡镇,山大人稀,经济落后),仅靠当年的一点合同服务费,又只能勉强维持现有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与其它部分转制事业单位比,一边是财政拨款加经营收费,一边是倒拿钱为老百姓服务,钱少了老百姓还不干,所以就农村基层文化单位来说, “以钱养事”只能是一句空话。

7、上级党委政府只注重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不重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只注重“窗口”建设,不注重“后檐”维修。试想要建成文化强省、文化大州、文化强市,发展旅游文化,唱响名片,加强农村基础文化建设,仅靠城市和“窗口”是不行的,代表不了“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恩施而言,无论文化资源,还是农村人口、地域,都占据着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8.是农村广大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历来得不到解决。特别是自80年代后,千家万户各自为阵。由于一无经费,二无人才(中青年大多外出打工),因此,特别是在农村文

化机构改制后,乡镇政府和文体服务中心更加无法为群众组织业余文艺演出,加之乡镇原电影放映队也于1992年后全部解散,所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属举步维艰。

三、发展农村文化的几点建议

有文化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活力。为正视现实,不回避问题,真正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和工作热情。为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丰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缩小城乡差别,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 .

1、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文化部门及其有关专家必须深入广大农村基层亲身体验,感受生活,特别是要深入到老、少、偏、远山区乡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政府领导、文化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不要听信下级违心的汇报。在制定政策、资金扶持和队伍建设上,不要“千篇一律”、“刀砍斧切”、“乱改一气”。要坚持平原地区和发达地区与山区相区别,城市与农村基层文化部门和其它事业单位的差距、特点、性质和难度。

2、加大对乡镇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村级文化阵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实施对农村“文化扶贫”,不能只搞城市“要道”、“窗口”建设,不能只图应付检查,为争取项目而做表面文章,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办实事。

3、推行“以钱养事”必须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无论是“钱”还是“事”,都要靠人去支配、去做。在中国,无论是哪个历史朝代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都是人的因素第一,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就是在极其残酷的战争年代,也是“以人为本”,毛主席曾经这样总结:“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所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关键是加强队伍建设。

4、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开发、挖掘和抢救保护优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抗战文化、老区红色文化及革命文物、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纳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工作的议事日程,积极、热情扶持创建农村民间文艺团体,省、州、市各级政府应对优秀民间艺人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整旧如旧”。

5、正确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和考察衡量提拔重用领导干部的条件之一。

6、建立一支稳定、热爱本职、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文化专业队伍和相对稳定的机构,从山区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出发,文化站必须恢复原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稳定人心,同时要注重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使他们无忧无虑,终身从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选拔和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在职中、青年干部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7、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专业文化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同时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力度。

8、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展对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在经费投入、项目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

总之,加强文化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部门具有的共同责任,切实做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充满活力,才会有新的局面,真正的文化强省、文化大州和文化强市才能早日建成。

上一篇:扶贫日活动汇报下一篇:脱贫攻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