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范文

2023-12-07

夯实基础范文第1篇

全力服务经济建设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各位领导:

我汇报的题目是《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全力服务经济建设》。自从管委会建立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统计质量,既是园区加强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开发区的统计工作始终遵循“实事求是、服务经济”的理念,坚持改革、发展、创新工作原则,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管委会的统计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统计力量得到加强,整体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抓好机构和队伍建设。机构和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宿豫开发区从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在经济发展局设立统计办公室,明确一名副主任分管,统计办公室配备专职统计人员,配备电脑、传真等必要的办公用具,进行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对区、市、省上报指标均由专人负责。二是明确管委会工作人员为相应企业统计催报员,每个企业的驻企联络员为统计催报员,把开发区繁重的报表催收和临时专项调查工作分解到相关人员,减少统计人员工作量,使其能专心于大项目、重点项目的统计与分析。三是注重基层统计队伍建设,要求定报企业必须配备兼职或专职的统计人员,并且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开发区定期组织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知识竞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工作技能,目前开发

区现有59家定报企业的统计人员均持证上岗。二是抓基础促规范,着力提高统计质量。建立了省、市报表台帐,对上报省、市的各类报表按年进行归档,装订成册,将区内企业上报的基层报表、原始数据的采集凭证也归档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更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我们分别建立了企业基本情况台帐——实现了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同时建立了外资企业基本情况台帐、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指标台帐、固定资产投资台帐、三产服务业收入台帐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等台帐,根据企业生产月报表和财务月报表、和固定资产投资月报表等内容,分别与外经贸局、招商局、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后再行上报。对销售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等数据,每月都将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企业上报的基础报表进行核对,对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每月都将建设规划部门提供的工程进度和企业上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统计服务整体水平。统计服务是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检验统计工作的重要标准。我们坚持上门服务,每月坚持下企业调研不少于20家,听取基层对统计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重点跟踪,同时,采取表文结合、定期与及时服务相结合等方法,使过去报表式、报信式服务变成诊断式服务,坚持做到在月度分析上求快,在预测分析上求准,专题分析上求精,对比分析上求深。坚持把统计服务定位在促建设、帮发展,对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单位,主动上门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对统计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单

位和个人,不厌其烦地宣传《统计法》,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得到配合与支持。

夯实基础范文第2篇

近年来,高明区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抓重点、强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一、高明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一)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在区委和各基层党组织,明确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是具体责任人,各自按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成立了高明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高明区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区委、镇(街)党(工)委、村党支部及党建成员单位抓党建工作四级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报告制度。区委常委会坚持每年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查找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对策、新要求。各镇、街道和部门党(工)委按照区委要求,每年定期向区委书面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等情况。对于党建工 1 作阶段性要求和区委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阶段向区委进行专题汇报。建立了党建工作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镇(街)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考核一并进行。将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分解,逐项明确分值、评分标准,年终对各镇(街)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建立了农村党建工作调研制度。区委、镇(街)党(工)委结合农村党建工作实际,确定农村党建重点调研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措施。坚持落实区党政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区领导定期深入各挂钩镇(街),了解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帮助挂钩镇(街)解决各种工作困难。镇(街)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条村,镇(街)、村委会干部坚持联系农户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户发展生产,维护稳定。区直单位全面和72个村(居)联点挂钩,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明确具体帮扶职责和任务,开展调查研究,督查指导工作,帮助基层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二)切实加强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在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从选拔入手,建设效能型镇党委书记队伍。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方法,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形成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真正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来。同时,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年终在区委全委会议上对选拔到镇党委书记的干部进行评议,以实际成效来检验选拔工作的质

2 量。综合考虑个人特点、专业与镇(街)情况,注重镇党委书记与班子其他成员之间学识、年龄、性别、气质等合理搭配,形成专业上的互补、性格上的默契、个性上的共容、年龄梯次上的合理,提升整体效能。二是从管理入手,建设干事型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首先,我区注意加强镇(街)党(工)委书记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镇镇(街)党(工)委书记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努力把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建设成团结坚强的干部队伍。其次规范镇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加强镇(街)领导班子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探索完善决策机制。再次是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强镇党委书记团结和谐意识,促使班子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局面。三是从考核入手,建设务实型镇(街)党(工)委书记队伍。近年来,我区把届中考察、换届考察、考核、平时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对镇(街)党(工)委书记的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了镇(街)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并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科学合理设臵考核指标,务求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镇(街)党(工)委书记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虚假政绩无藏身之处。通过发挥考核的激励性、导向性作用,引导镇(街)党(工)委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镇(街)党(工)委书记树立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

3 化村级干部日常管理。区委先后于2005年和2006年制定了《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和《佛山市高明区加强村(居)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两推一选”制度、“五个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和村务党务监督制度等等,实现了村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二是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村党组织办公经费问题。在村(居)委会完成撤并整合以后,我区按现行区、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对村(居)“两委”办公经费采取转移支付办法由区、镇(街)两级财政按4:6的负担办法直接支付,统一发放,着力解决村党组织经费不足问题。三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从2004年开始,对现职村“两委”干部的工资实施财政支付,以岗定薪。从2008年开始将现任村“两委”干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立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对村实施绩效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考核奖励金,奖励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8000元。对那些公正清廉,努力工作,为农村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的优秀村干部,在每年的“七一”会上给予表彰。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推荐其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同时,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推荐其参加镇(街)领导干部选拔和镇(街)公务员招录考试。目前,已有2名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了镇(街)领导干部,1名村党支部书记考取了镇公务员。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

4 建立农村基层干部任职培训和每年轮训制度,每年还免费给各基层党支部订阅《南方》、《党建研究内参》、《南方日报》、《佛山日报》等党报党刊,并要求基层党委认真组织学习。五是广开源头活水,积极培养后备干部。把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和经济能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在去年全区选聘2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一村一大学生”目标。对在村任职期间表现优秀、被大多数群众认可的高校毕业生,推荐其参加村党组织换届选举,进入村党组织班子。

(三)着力推进街道社区“三有一化”建设

一是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到有人管事。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社区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社区党组织工作者都必需经过各镇(街)党(工)委的严格筛选和精心培养,并通过依法选举产生。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者165名,其中党组织工作人员145名,占87.9%,中专以上学历的134人,占74.3%;专职党务工作者21名,由社区支委成员中指定的一人负责,这些负责党务工作的支委全部由选举产生。这些人中主要来自企业骨干、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做到有钱办事。将社区办公、服务、党建等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补贴纳入区、镇(街)两级财政预算。按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分别支付每年4至6万元的办公费用,其中有40%由

5 区财政转移支付;同时按照每位党员每年50元的活动经费,由镇(街道)财政解决;还有每年支部所交党费的部分返还,也作为活动经费一部分。三是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到有场所议事。建立了区、镇(街)两级财政投入机制,切实解决社区办公用房、活动场所问题。近年来,区、镇(街)两级共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用于解决社区办公和党员活动场地、配臵办公设备和社区服务设施、设臵政务和计生公开栏等。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大力整合社区资源,全区由原来的38个社区居委会整合为2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19个改设为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总支下设88个类别不同的党支部。目前社区总办公用房有9849多平方米,平均办公用房由143平方米增加到469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超1000平方米的社区有3个,300平方米以上的有17个。建立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21个,平均面积达260平方米,实现了主题突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大社区格局。四是整合党建资源,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积极探索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四)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 目前,高明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现有党支部共123个,其中4个党支部为企业联合组建,其余为企业单独组建。全区“两新”组织中现有党员数为1452人。我区通过切实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让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6 一是党员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增强党性意识,树立在“两新”组织中同样为社会做贡献的主人翁意识和宗旨意识,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岗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从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健康、和谐企业。综合运用各种有效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感染力、影响力。通过企业的宣传载体,宣传党的精神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团结广大员工,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热情和力量,协调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并尽可能地让企业优秀员工向党组织靠近。三是支部活动与企业的工作重点、难点相结合,为支部和企业发展带来双赢的局面。支部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采取集中学习和邀请党外生产骨干分子座谈相结合,积极营造宽松而不失严谨的学习氛围;在内容的选取和把握上,能够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紧密结合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发现矛盾,及时解决问题。

(五)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区委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研究制定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实行分级培训机制,每年市委对镇(街)党政正职,区委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至少集中培训3天;各镇(街)每年对村“两委”成员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村对普通党员至少集中

7 培训2次。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创建目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考核范围。二是分类培训,因材施教。针对我区党员的从业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以及党员的自身需求,我们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培训。三是丰富形式,增强实效。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目前,全区建立了78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各镇(街)充分发挥这些站点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党员“村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采取“送课下乡”的办法把培训地点前移到镇(街)一线,让村(居)干部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培训。创新培训手段,实现短期培训向长期培训转变。针对我区村级干部整体学历偏低的情况,区委组织部积极争取市委党校支持,共同开办学制3年的村(居)干部大专学历班。学习时间从2009年3月到2011年12月,学员按规定完成学业后将获得广东省委党校发放的毕业证书,享受国民教育普通高校同层次毕业生同等待遇。目前,在读村(居)干部共有85人。四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坚持把加强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从人员、经费、场所上逐步加大投入,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保障,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以村(居)撤并为契机,以建设“规范化党员教育活动中心”为切入点,陆续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村级办公场所和党员教育阵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共设立党员教育活动中心76个,其中镇(街)4个,村(居)72个。近年来,为村、社区配备了电视机、电脑、DVD及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区委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按各

8 镇(街)的党员人数,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镇(街)党校经费、党员轮训经费。规定村(居)办公经费中的10%作为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固定的专项经费;从2005年起,我区由区、镇(街)财政按每名党员每年50元的标准拨出专项经费作为村(居)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为解决农村党组织开展活动难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

(六)建立党员帮扶救助机制

为让困难党员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帮扶、救助,感受到党的温暖,我区在2009年设立了“佛山市高明区困难党员帮扶救助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1月份由区财政安排20万元,并从区留存党费中划拨1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原则上在每年春节和“七一”前夕,对因病、因灾、因祸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给予帮扶救助。各党(工)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困难党员台帐,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党(工)委每半年核实一次,并上报区委组织部备案,作为困难党员帮扶的依据。2009年,全区帮扶了146户困难家庭,帮扶资金合计182000元。今年“七一”前夕,全区帮扶慰问91户困难党员家庭,帮扶资金为92000元。

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区立足本地实际,迅速行动,制定了《高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我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做到既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又服务科学发展大局,立足实际而又改革创新,分类

9 指导而又简便易行。成立了高明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基层党(工)委也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相应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党(工)委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

我区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相结合。我区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我区这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必将有力地推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相结合。作为今年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区将继续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尽快实现我区“一村一大学生”的目标。三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对口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是我省推进扶贫攻坚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把创先争优活动有机地融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去,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也提升了活动效果。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相结合。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我们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永葆党的先进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几年来,我区在推动基层党建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结合

10 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大力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坚强的战斗保垒作用。

三、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一)我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粤办发„2009‟20号)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高明区将从2009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对连州市、封开县17条贫困村及贫困户进行帮扶。2009年10月19日,我区向连州市、封开县派驻了2个县(市)工作组、17个村工作小组,合计39人全部进驻到帮扶的村镇。工作队员进驻以后,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始终把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综合帮扶措施作为工作重点。经过逐村了解和调研,初步摸清了17个贫困村的经济现状,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对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作出了规划。同时,按照提高能力,促进发展的要求,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听取贫困户对生产发展的打算和意向,逐户制定了帮扶计划。目前,17个贫困村正稳步推进帮扶措施,争取用3年时间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

(二)深入开展联点挂钩工作,搭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平台 为进一步密切区直机关单位与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固本强基工程落到实处。2007年,我区出台了《佛山市高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直机关单位挂钩联系村(社区)工

11 作的实施办法》,全区72个区直属机关单位挂钩联系到72个村(社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开展联点挂钩工作。做到重点工作随时联系,中心工作经常联系,日常工作定期联系,摸清农村基层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方案,实施分类帮扶。据统计,自开展联点挂钩工作工作以来,共出版简报82期,各挂钩单位深入村(社区)调研和开展工作2740次,下乡12530人次,参加挂钩点的座谈会1588次,与村干部和群众互动开展的体育活动和各类咨询活动、文艺晚会共520场,帮助基层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797件,参与化解的矛盾纠纷724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765件,捐助扶贫资金410多万元,扶贫物品12699多件(折合人民币112.8万元),受捐助的扶贫对象达28960人。通过开展联点挂钩工作,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大大地加强了机关与基层联系、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通过开展联点挂钩工作,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大大地加强了机关与基层联系、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三)选派干部驻村及选聘大学生村官情况

我区分五批选派了245名年轻优秀党员干部下基层驻农村,这些驻村干部在与当地农村干部共同工作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提升了素质,增强了能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我区在去年首次公开选聘了二十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聘期为三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表现优秀的,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推荐参加选举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这20名高校毕

12 业生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5人,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22岁,有党员8名。今年我区继续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我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加大财政投入,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投入。2005年,我区以村(社区)撤并为契机,以建设“规范化党员教育活动中心”为切入点,加强村级办公场所和党员教育阵地的建设。几年来,区、镇(街道)两级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解决村(社区)办公场地、党员活动场地、配臵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设臵政务、党务和计生公开栏等。到目前为止,我区51个村委会办公面积均超过220㎡,平均面积为280㎡;21个社区居委会办公面积均超过280㎡,平均面积接近500㎡。全区共设立有76个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其中镇(街道)4个,村(社区)72个。今年,我区结合农村远程教育建设,投入50多万元为51个村委会安装了新的液晶电视和专用电脑等设备。二是实行村级“两委”干部办公经费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村(社区)“两委”办公经费采取转移支付办法由区、镇(街道)两级财政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是辖区内常住人口3000人以下的每年4万元、3000至5000人的每年5万元、5000人以上的每年6万元。其中,村级办公经费中有10%作为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专项经费。此外,区、镇(街道)财政按每名党员每年50元的标准拨出专项经费作为村(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

夯实基础范文第3篇

一、重责任,三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各级组织和干部抓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

一是主要领导积极履职,落实责任。乡党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党委副书记主管兼任综治办主任,1名副科级领导协管,兼任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配备有2名专干。每名班子成员都包片挂村,所有的公职人员都驻村蹲点,实行综治维稳工作包保。今年以来,乡党委专门召开了多次班子成员会议,讨论部署综治工作。3月12日,乡党委召开了大会,全面部署了综治政法工作,签订了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

二是深化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责任机制,强化一票否决制。对干部完成综治维稳等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与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逐年增加综治维稳工作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乡党委、政

1

府及领导小组制定了绩效考核管理《暂行办法》、三包三同责任制的《规定》、综治维稳工作《考评办法》等配套文件。充分利用一票否决权制,对发生重大矛盾,工作不力,处臵不当,造成恶劣影响的,对在工作中,重视不够,质量不高,以致影响全乡乃至全区维稳工作整体水平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三是筑牢第一道防线,落实基层组织责任。2010年8月16日,夹沟村一村民在三江航天工地施工时,不慎坠楼死亡,该村支部书记闻讯后带领干部在现场连续工作3个日夜,其中2天2夜未睡觉,在没有牵扯乡政府力量的前提下,圆满解决了该事件。四维水泥设备厂是08年底落户我乡,依托自己的调解组织处理了3起棘手的矛盾纠纷,七里村处理了一男童车内受热致死的纠纷,没有激化和上交矛盾。全乡各村、各单位和新经济组织都建立了综治调解专门组织,职能充分显现,充分发挥了综治维稳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促调处,四强化,确保社会持续稳定。

我乡从整合调解资源入手,以综治维稳中心为运行平台,着力构建“党政统一领导,综治牵头协调,司法业务指导,中心具体运作,相关部门协作,社会整体联动”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

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站)立足于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先后调处了一大批复杂疑难纠纷。乡村两级共排查工伤事故、非正常死亡、土地权属纠纷、医患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80多起,其中乡政府直接化解一般纠纷51起,直接调处重大矛盾纠纷11起。

一是强化治维稳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中心作用。今年乡政府 2

在去年投资40余万元建设乡综治维稳中心的基础上,又投入3多万完善了综治维稳中心、综治办机构建设,购臵了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办公用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办事程序,配强工作人员。

二是强化突发事件协调专班,确保事态平稳处臵。乡党委建立了一支以维稳、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干部为主体的重大不稳定事件调处专班,成员素质高、能力强,是维稳应急工作的突击队。近一年来,我们处理了高潮村学生张某因校外斗殴被杀引发的家属与车站中学的纠纷、高潮村徐某交通事故死亡纠纷、长征村余某建设工地摔死补偿纠纷、卫东村陈某因病猝死在一医院的医患纠纷、联益村侯芝娥与一医院的医患纠纷、邓垸村邓肯群体斗殴死亡事件、卧龙潭村张运与市啤酒厂的伤害补偿纠纷等多起突发性、群体事件,没有一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三是强化扶困济贫解决矛盾,多途径增进社会稳定。一年来,我乡接待并妥善解决信访事件处臵上访事件及苗头49起,22多批次,其中市级4起,市长信箱10起,区级以上上访为15批次;全年杜绝了安全责任事故,治安灾害事故(件)、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前后组织2次安全大检查,通报了2家火灾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3起,签订安全责任状40多份。拓宽扶弱助困范围,大幅提高补标准,减少社会矛盾。一年来,共投入10万余元解决农村五保户养老问题,发放城镇低保141户,291人,发放资金7万多元;农村低保570户,1320人,12万余元;大病救助25人,2.3万余元。

四是强化引导服务,积极维护外出民工家庭的权益。我乡对外输出民工5000余人,占全乡劳动力的30%左右。我乡一方面做好 3

外出民工的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还注重保护留守家属的权益,做到外出务工、在家务农“两不误”,外出民工、留守家属“两安心”。饶屋村2组村民李贤华2008年4月在吉林务工被吊栏砸中身亡,我们派干部长途赶赴延吉市,协调处理,争取到30万元的较高赔偿。三合村村民鲁望年在外务跑运输,因争夺一块土地,家中妻子与邻居闹得不可开交,专班10多次上门沟通协调,直到其耕地落实。一年来,全乡在外调处纠纷9起,化解涉及留守家属纠纷13起。

三、抓重点,五结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的重点是管人、管房、管组织、管网络,管住了人就管住了事。我乡在大力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十分注重社会管理,重点加强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一是把“两实全覆盖”管理工作与突出特殊群体的控管和服务相结合。我乡把“两实”工作,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党委政府先后5次部署督办工作,组织乡村干部40多人在饶屋村完成了试点工作,分管领导王望明带头宣讲相关业务,在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两实”工作圆满完成。目前,我们已全面完成全乡31个村的信息录入和复核工作。

结合“两实全覆盖”管理和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我们对全乡特殊人群进行了动态排查,共登记肇事肇祸精神病人32人,在逃人员7人,吸毒人员5人,原法轮功习练者4人,刑释解教人员23人和重点上访人员3人,“四类儿童”376人,以及弱势妇女老人等其它特殊人员19人。对各类“特殊人群”的控管,我乡采取三级包保措施,即:以职能部门和包村干部责任保,村干部 4

主要保,治安中心户长协助保的模式。在工作中,我们把服务与管控相结合,力所能及地解决具体诉求和实际困难,对缠访等重点对象的包保,我们使用人盯人办法,采取登门拜访、结对帮扶等措施,加大“人防”力度,随时跟踪,动态掌握,较好地实现了对特殊人群的有效管控。

二是实现学校安全管理与重点部位、行业的管理相结合。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学区和各学校以师生人身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为重点,强化责任,加大检查查处力度。全区5.3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专题3次会议,听工作汇报,作布臵。乡政府与各学校、学校内部层层签订了责任状,组织专班检查3次,督办3次,做到有安全隐患有排查、整改有通报,工作有督办,工作有实效。加大投入,改善卧龙中学、长湖中学等学校的食堂、宿舍卫生条件,投资4万元多元购臵保安防护设备12套,两所中学配备有专职保安,设立警务室,干警巡逻。夹沟小学、联邦小学、金星小学、群益小学加固了院墙、门窗,所有学生出入主要干道设立警示牌和标识。严肃处理擂肥等敲诈勒索学生的行为1起。全力维护了校园安全,确保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卫生。今年以来,进行文化市场专项整治1次,对全乡5家网吧检查1次,禁止了未成年人上网。

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民房火灾、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和食品卫生等方面安全的宣传和整治,加强危险爆炸物品的管理,企业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生产安全检查,加强食品生产今年共检查各企事业单位20家,发现问题2起,发整改通知3家,限期整改率达100%。

5

三是实施各类专项斗争与建设新型的治安防控网络相结合。卧龙派出所深入开展了“冬季行动”、“打黑除恶”、“世博安保专项行动”等专项斗争,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了我乡的治安稳定。截止到2010年11月8日,卧龙派出所共刑事拘留21人(与刑侦合办2人),逮捕19人,侦破多发性串案1个,行政拘留12人,其中在打击涉赌案件上,我所办理了5起涉赌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刑事拘留7人,行政拘留3人。2010年2月3日《孝感日报》的头版刊发了宣传我所冬季行动的文章《最在乎的是老百姓的感受》。

今年,在乡综治维稳中心的统一指导和强力推进下,我乡关口前移,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治安防控网络。新落实“三员” (院落小区门栋治安员,村流动人员协管员,村治安信息员)37人,“两长”(指湾长、中心户长)142人,初步建立起了以公安派出所为龙头,以专业治安巡逻队为基础,以“三员”为依托,以“两长”为辅助的群防群治治安防控网络,乡、村综治工作网络基本实现全方位、全覆盖。

四是加强平安建设与重点整治相结合。今年,我们继续深入推进市区综治委提出的开展“平安百佳”、“十个最佳”平安创建活动,狠抓夹沟村、邓垸村、长湖村、双合村、四维设备厂、卫生院等12个村、单位、学校的创建工作,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全乡平安建设出成果,有特色,扩大了平安创建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平安创建的具体方案、步骤。由包村驻点的公务员负责,综治办逐个巡指导。我们以宣传发动为重点,不断增进干部群众的创建意识,努 6

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今年4月13日,在《孝感日报》上刊出了《卧龙乡依法治理促和谐》的短讯,全乡出宣传栏15期,板报45块,刷新标语100余条,横幅11条,再次印发宣传单3000多份,使全乡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创建“十个最佳”活动知晓率达90%。财政所在卧龙街、金星村宣传财税法,发放宣传品3000余份,供电供业所在南门、卧龙街、新垸、联邦等村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法,发宣传品2000余份。

我乡邓垸村、夹沟村,去年因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突出,被区综治委列为今年重点整治单位。为彻底扭转两村综治工作落后局面,我们坚持整创结合,建立健全了村级综治组织,狠抓了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今年来,多次组织开展了闲散青少年培训,以及就业岗位推荐等活动。此外,还积极动员青少年入职校学习,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开展整治工作以来,两村送闲散青少年入孝南职校学习4人,推荐就业5人。到目前,两村没有上交一起矛盾纠纷,没有发生一起治安事件,村民安居乐业。

五是迎接“五五”普法优质验收与法律宣传教育相结合。2010年是“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年,我们全面详细制订了普法验收方案,充分发挥普法试点村和单位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进一步加强普法学习培训,创新普法形式,促进了全乡普法教育活动再创新高潮,顺利通过了“五五”普法的验收。今年来,我乡以人为本,认真做好不同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公职人员的法律知识普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认真做好普法学习笔记,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 7

法意识。今年来我们请区法院、区司法局等专家来我乡为学生作法制辅导报告4场。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素质。近一年来,我们认真宣传了党的十一大以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积极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送法进机关、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通过走访、座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开设法律咨询点等服务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为群众进行法律服务。同时,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讲座、宣传资料、法制专栏等多种形式,认真完成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

夯实基础范文第4篇

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

诸城大队 副教导员 张守田

诸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现有民警13名、协警员31名,分布在20个窗口岗位,担负着全市31万辆机动车和22万名

驾驶员的管理教育等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在局党委和市车管所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创新管理为主线,以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为目标的工作理念,坚持夯实基础,勇于创新,争创品牌,扎实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在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车管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两手抓,两手硬,夯实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早就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一贯重视车管所硬件建设和车管队伍建设。

首先,在硬件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从去年3月份开始,投资700余万元,到同年8月份新建了车管所,共占地1.6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车管服务大厅1440平方米。在大厅内部,投资50万元,在20个工作窗口,全部实行了微机化办公,微机配备率达100%,并将服务窗口与公安四级网络联网,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还在大厅内部,设立了四大服务区域,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优质服务。一是在读报上网区,统一设立了报纸、

1 书刊100余份;增设了互联网微机2台,为群众读报、看书和上网提供便利。二是在等候区,设立了近200个便民服务座位,配备了2台自动售货机,及时为群众提供座位、饮水、食品、干果等服务需求。同时,还在等候区摆放了交通安全书刊,供群众学习。在等候区两侧分别安装了64寸大屏幕液晶电视,全天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和警示教育片,让前往办事的群众受到实实在在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三是在选号和业务查询区,安装了自动查询机,并具有车牌选号和违章查询功能,让群众根据个人喜好,自行查询选号和交通违法信息核对等。四是在银行收费和缴纳保险区,配备了办公设施和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为群众提供方便。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四大服务区域,进一步提高了车管所为民服务的声誉。前来办事的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办事方便了、等候不急了、服务更优了”。

投资150万元新建2条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而且引进了全省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和电子管理系统。每辆机动车检测时间仅需4-5分钟,较以往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时为方便群众推出了一项“免费代驾”服务,每条检测线的4名代驾人员由电脑自动配岗,随机检测,以保证检测线有效高速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检车难的问题。鉴于目前流程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经局党委批准,大队正在对检车流程进行新建和改造。一旦完工后,群众检车只需把钥匙交给代驾人员后,一切工作由我们来做,这将更好的便民利民。

近期,大队将投资建设驾驶人考试监管系统,在原考试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外监控设备和系统应用功能,真正实现

2 数据和考试过程自动实时上传以及指纹、人像等身份识别和自动抓拍存档。

其次,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的重要指示,狠抓队伍建设不放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精通、优质高效、服务热情、群众满意的车管工作队伍。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增强队伍整体服务能力,以狠抓队伍建设为突破点,不断建立健全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每周

二、周五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并坚持每月一次小结和点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整改;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封闭式业务知识考试和实战式岗位技能练兵,全面提高民警业务技能。此外,还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规范服务在车管”、“微笑满意在车管”等主题活动和“假如我是一名车主,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大讨论等换位教育,人人站在不同岗位和服务对象的立场上谈感受、写体会。特别是《公安部102号令》和《公安部111号令》颁布以来,组织全所车管民警及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一系列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所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综合技能进一步提升,工作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服务、争优、创先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按照公安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和《县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与标准》等有关规定,健全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服务大厅管理制度,档案、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民警工作量化管理、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等80余项工作制度,并将车管民警职责任务、

3 操作流程、行为规范、文明用语等编印成民警工作手册,每个民警人手一册,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严格日常举止、请销假、考勤等点滴做起,对全所民警的整体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给每位民警建立了“民警服务质量档案”,实施星级服务评定,每季度根据档案中记载的民警日常考勤、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考核成绩、社会测评成绩、奖励处罚等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评定服务质量,极大地激发了民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争优创先意识。三是坚持从严治警,确保服务质量。始终把从严治警贯穿于各岗位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车管民警工作的具体环节,做到“谁办理、谁签字、谁负责”,形成岗岗监督的严谨作风。在实行全员监督、领导监督、社会监督的基础上,还专门在大厅内安装了18个监控探头,新建了监控室,对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服务群众过程进行音视频同步监督。同时,在每个窗口都安装了拾音设备,在所有服务窗口设立了电子评警系统,作为业务办理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群众办理业务后对民警执法服务情况做出评价,一事一评,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同时,每季度还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所里就警风警纪进行一次座谈,并在服务大厅和大队门口设置举报箱和意见箱,公开业务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接待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坚持每周开启,收集汇总,及时了解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做到了无一位民警违纪,无一起业务违规。

二、三规范,三拓展,创新服务理念和业务建设的思路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关键工作。为此,我们通过三个规范,三个拓展,来创新服务理念和业务建设的思路。

(一)通过三个规范,让群众亲身感受到了“三化”带来的礼遇。

一是规范了导办行为,使服务亲民化。在服务大厅,专门挑选配备了2名语言表达能力强、文明礼貌好和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作为导办员,并进行了专门的礼仪和相关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为前往办事的群众提供取号排队、导办和业务咨询服务,深受群众欢迎。二是规范了服务用语,使服务文明化。制定印发了警员规范文明用语行为,并上墙悬挂,让大家熟记在心,对前往办事的群众开展文明用语、热情接待、及时办理、耐心解释等工作。凡是因文明用语不到位、服务态度欠佳而被群众投诉的,一律严肃追究责任。三是规范了办理流程,使服务一窗化。我们秉承“热情服务树形象,擦靓窗口为人民” 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改进,逐步实现了由“管理轴心”向“服务轴心”的转变。为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惠民,对业务受理窗口的职能进行整合,大厅共设业务受理、档案管理、警官服务台和银行、邮政、保险代办等20个窗口,并整合社会资源,邀请银行、保险、邮政等外部单位进驻大厅,业务手续全部在车管业务大厅实行内部传递,形成了“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模式。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任意选择一个窗口,便可办理所有车驾管

5 业务,避免了群众办事找熟人和找“车虫子”代办手续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群众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通过三个拓展,叫群众享受到家门口“车管所”带来的便利、周到和实惠。

一是依托208个社区警务室,将业务拓展至全市城乡中心村,使群众办理业务的距离缩短为2.5公里。围绕交警警务进社区活动,认真落实《交通管理服务群众十项措施》,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推行了交警警务改革,创新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现辖区五个乡镇中队和曹家泊社区、九台社区、山泉社区、王门社区、高铁社区、辛兴社区六个交警警务室已开通了车、驾管业务,由中队有查验资质的民警办理车驾管业务,采取一名民警包靠二个社区,实施预约服务,每周至少一天到社区办理车驾管业务,现辖区内的摩托车注册登记从查验、登记、归档等全部在中队和社区完成。

二是依托4家4S店和2处旧车交易服务网点及1处摩托车带牌销售点,将业务拓展至机动车服务网点,让群众不再跑到车管所。派出警力,为群众办理机动车注册、旧车交易过户提供便捷服务。还在英华汽车销售点4S店设立了新车注册登记、补办证、办理审验、保险等业务,并依托人民医院就近为驾驶员年审进行体检,方便了人民群众。

三是依托两辆中轿流动服务车,将业务拓展至群众家门口。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难问题,推出“流动服务车”深入社区上门办理车、驾管业务。成立由业务素质强民警和工作人员组成的流动服务队,以社区为依托,辐射周边村庄,由社区民警实施预约,车管所“流动服务车”上门服务,

6 坚持每月一次,对每个社区列出时间表,定时上门服务,群众办理

二、三轮摩托车注册登记和驾驶证申领业务到所在的社区就能办理,减少了群众到车管所办理的往返时间。同时,充分发挥“流动服务车”交通安全现场宣教作用,与现场的办牌考证等各个服务环节相配合,积极向办牌考证的车主和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更突出了实效性。今年以来,共到社区为群众摩托车挂牌3548辆,办证2462个,补换证1819个,检车2054辆,自主选号率达100%。

三、四明确,四到位,推动晋级创位和正规化建设的进程 围绕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这根主线,全面推进车管所的各项工作,促进正规化建设。

一是明确目标,组织领导到位。大队以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为工作目标,适时召开调度会,进行动员部署,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成立了由大队长赵立荣为组长,副教导员张守田为副组长的争创全国一等车管所领导小组,为车管所晋级创位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工作到位。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按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制定了《2011年创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工作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分工表》,明确了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及责任领导,并把各项创建工作分解到每个岗位和个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明确时限,进度完成到位。按照制定的《2011年创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工作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分工表》,要求全体民警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开展工作,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严格按

7 照规定时限做好每项工作,力争年内达到全国一等车管所标准。

四是明确奖惩,检查督导到位。不断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制定了《诸城车管所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民警及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挂钩,充分调动了广大民警及工作人员“想干事、干成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在全所上下营造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成立了由副教导员张守田为组长,车管所长臧树新为副组长的检查督导小组,随时对车驾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突出问题、督促检查整改。

总之,诸城大队车管所的工作,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在支队车管所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离领导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支队领导的要求,发扬成绩,克服不足,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力争把创新车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得更加富有成效,决心以实际行动,向支队领导和各级党组织交一份更加合格的答卷。

谢谢大家!

夯实基础范文第5篇

——塔城地区党校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交流材料

党的十六大以来,乌苏市委党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夯实基础,创新思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以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提高培训质量为根本,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为重点,切实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圆满完成了市委交给的培训任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近年来,我们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通过科学合理引入、配置、培养、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打造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素质较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党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严把教师入口,确保师资质量。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由市纪检委、组织部、人事局、党校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地委党校、周边兄弟党校和我校领导教师组成评委组,公开选拔,经过笔试、面试和考察程序,面向全市先后招聘了10名教师,充实了师资队伍。

(二)强化思想教育,树立阵地意识。党校教育的特定环境和教学对象对教师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知识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增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等平台,切实提高了 1 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创新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素质。一是通过教学实践,在日常工作中提高。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讲课、听课、参加学员讨论等教学工作,学习讲课艺术,提高组织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通过校内“练兵”,在竞争中不断锤炼教师,使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成熟专题。二是到上级培训进修,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近年来,先后派出全部教师到上级党校和高校培训进修,系统学习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目前已完成了首轮教师脱产培训计划,从今年始已启动新一轮师资培训计划。三是下基层实践锻炼,在工作体验中提高。为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促进理论教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根据市委中心工作,每年在制定培训计划时,筛选确定一定数量的调研课题,一方面积极开展集中调研活动。利用或固定或分散时间,分组到农村、企业、社区进行调研,调研成果或发表或汇编成册,并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实行挂职锻炼。由组织部门安排教师到相应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亲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三年来,有3名教师分别到企业、乡镇等进行了挂职锻炼。四是赴外地考察学习,在横向比较中提高。积极开展异地考察活动,通过让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使他们思想解放,眼界开阔。同时,利用专题培训的机会,邀请高层次专家到党校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近年来,我们先后选 2 派教师到上级党校和高校培训进修、下基层挂职、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50余人次;举办高层次专题辅导讲座10多次,邀请8名知名教授、专家培训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党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培训的质量。五是积极参与科研,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坚持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市情研究和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调查研究的水平和质量。2006年教师以每人1篇文章入选的资格,参加了伊犁州党校等四家联合举办的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并获组织奖,编写了《学员论坛》和校报。通过建立完善教师科研工作量、科研成果奖励、调研等制度,并采取“科研一票否决制”,既有效调动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探讨了以课题研究带专题研究的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式教学。2003年以来,我校获省、州、地级成果奖30余项,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近百篇。从2007年至今,11名教师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53篇。六是建立长效机制,在岗位自学中提高。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图书资料建设、远程教学网建设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积极改善学习条件;其次建立鼓励教师自学的长效机制,在教师中开展“读经典”和“当骨干教师”活动。第三创新管理制度,包括备课说课制度、集体攻关制度、评教制度等,通过给任务、压担子,促使教师千方百计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四)开发本土资源,充实师资力量。我们以来源活、水平高、实效好、层次构成合理为目标,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上 3 讲台”制度。我校先后邀请50余名县级领导和部门、乡镇领导做党校兼职教师,并与奎屯市、沙湾县党校达成了教学合作协议,充实了兼职教师档案信息库,构建起了开放式的培训师资网络。

(五)重视学科建设,搭建教研载体。近年来,我校以明确培训思路为保证,以加强师资队伍为支持,以强化专题教学为途径,以加大投入为条件,重视学科建设,搭建教研载体,使每位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努力的方向。目前建有党史党建、经济、社科和民族理论等教研组,基本形成教师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综合使用的局面。

(六)搭建广阔平台,创造锻炼条件。通过组织部协调安排,我校每位教师都挂职两个乡镇党校的副校长,参与乡镇党校的计划和培训,既锻炼了全体教师,也有效地加强了对乡镇党校工作的帮助和指导。

二、创新培训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是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措施。近年来,通过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大胆探索培训的管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形成了科学、民主、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使学风建设有章可循。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有效运行的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主体班管理办法》,编印了《学员手册》。在每期主体班培训中,形 4 成领导主管与分工负责、学校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注重抓落实,保证培训的每个环节到位,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在主体班制定并试行的《主体班学员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受到了地委党校的重视,2005年9月塔城地区党校系统首次主体班管理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锻炼活动,使“熔炉”作用充分发挥。在学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中长期的培训班次均组建学员临时党支部,制定党性教育实施计划,组织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锻炼活动,定期开展学员党组织活动,在党性教育的“实”、“新”、“深”上下功夫,保证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三)创新培训方式,使分层次、分类别培训落到实处。培训科级党员干部,尝试开放式教学,将案例、问题与解决途径的探讨相结合;培训一般党员干部,深化案例分析,推进研究式教学;培训村级党员干部,尝试列出课题菜单,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同时充分发挥客座和教学合作协议校的作用,改变了教师面孔单一化的现象,有效开拓了学员的思维,提高了培训效果。

(四)扩大培训范围,使“阵地”功能真正体现。近年来,除培训科级干部、后备干部、村级干部、农牧民党员和公务员外,还将社区干部、综治专干、武装部干部、中小学校长等纳入培训范围。2004年正式启动公务员理论培训,每年都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1-2期,培训200余人次;2006年底至2007 5 年初,按照市委要求举办了全市农牧民党员培训班15期,2173名。封闭式管理,食宿皆由党校承担,积累了农牧民党员培训的经验。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举办科级干部“双语”培训班,民汉混班,交叉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自2000年始我校成为自治区南疆挂职干部培训点,承担了挂职干部的双语、政治理论培训任务,十年培训了200余名挂职干部。此项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地委及市委的较高评价。

上一篇:桥梁机械下一篇:财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