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范文

2023-09-15

音乐美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女性审美研究,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问题的研究,更几乎是一个学术空白。中国美学史这种女性意识的淡薄,其实蕴藏着权力的性别密码。女性审美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女性研究与审美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女性学科和美学学科的建设更加完善;可以进一步确立女性审美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地位,促进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自我深化。研究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因而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女性审美研究,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问题的研究,更几乎是一个学术空白。这个被美学家所遗忘的学术盲点,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其中还潜在着巨大的文化增殖意义。

一、女性研究与审美研究的关系

女性审美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女性研究与审美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女性学科和美学学科的建设更加完善。

从女性研究的角度看,女性研究离不开审美研究。审美作为一种超越功利、超越利害的感性活动,不仅是人类超越有限自我、抵达精神无限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审美作为一种人类放飞自我、寻求心灵诗意栖居的活动,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正像薛富兴先生所说:“审美是什么?是追求即使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精神则是以即时的感性精神生活肯定现实人生,并最终能恋世乐生。①因为他认为:“人生首先是种感性存在,感性事实。审美感性虽以精神性为基本立场,然又以视听感性、生理感性为基础。②薛富兴先生指出了审美的实质,即审美活动的现实亲和性。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审美并不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神话,而是每天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通过审美,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种种苦难和羁绊,而沉醉到一种莺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境界,去与真实的自我相拥抱,去与真实的大自然相交接,去与最生动的生活相触摸。

审美既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生存方式,那么对女性研究来说,缺少对审美的研究就是不完善的。从另一个层面讲,在女性与审美之间,具有一种更亲密的关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别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典型的父权制文化。作为拥有文化霸权的男性,他们在更多时候追求的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而不是把非功利性的美的事物作为追求的极致。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在观念领域,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文化对特定历史时期审美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在实践领域,男性也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社会主体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了更多的实际的审美实践活动。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所进行的审美创造—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甚至是女性对自我形体美的塑造,同样对一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许与男性相比,女性与美的感性事物之间具有一种更亲密的内在关系。但是,关于女性和审美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直处于闽如的状态,人们往往以俯瞰一切的目光来看待中国美学,而缺少一种自觉的性别意识。

从美学研究的角度讲,美学研究也离不开女性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美学展开研究最基本的出发点。但在传统美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地以大写的人的概念遮蔽了对小写的有性别的人的分析。这种忽视性别意识的美学研究,貌似客观公正,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描述,因为它以牺牲女性的审美经验为代价。在本质上,这种审美活动是以男性的审美视点作为内在视点展开的,即以一种隐蔽的男性目光来审视一切,包括对女性美的审视。这种抛却了女性审美经验的关于审美活动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残缺的研究。以前,我们曾经在这种审美活动貌似客观公正的真理性书写面前陶醉,如今,这种“真理”却遭到了挑战和质疑。因为,根据“交互性”理论,任何一种“事物本身并不具有本体性,仅仅从事物本身寻求事物的意义是不够的,事物的意义必须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之中去求致”。用巴赫金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观点来了解观点,借助经验来总结经验,通过言语来阐释言语,立足文本来理解文本”。审美经验也是如此,人类审美经验不应仅仅从男性那里获得,也需要从女性那里获得,男性和女性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解释、相互阐发的关系。所以,理解人类的审美经验,我们不能仅仅立足于男性的立场来做出判断,也要结合女性的审美经验来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人类的整体审美情景做出较完整的描述。因此,女性作为人类生命群体的另一半,应该引起研究者足够的关注和审视。关于女性的问题虽然在社会学领域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在美学领域,女性审美问题还基本是个学术盲点。

二、女性审美研究与中国美学史的关系

女性审美研究可以进一步确立女性审美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地位,促进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自我深化。

女性与中国美学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中国很多美学范畴的生成,都是女性审美文化直接参与和建构的结果。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美学范畴,如“韵”、“逸”、“玄鉴”、“虚静”、“自然”、“中和”等,都和女性文化和女性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这些范畴的主阴特质和女性文化的内在精神相契合,并受其影响。以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最高范畴的“意境”来说,就是以玄远、虚静为特质的,而玄远、虚静、自然等范畴则更多的是与女性文化而不是男性文化联系在一起。

就中国美学史的整体精神看,它几乎始终崇尚一种阴柔虚静、玄远飘逸的气质,并以此作为美学上的最高追求。换言之,中国美学并不是以阳刚作为最高的美学境界,而是把阴柔作为最终的美学诉求。虽然阳刚和阴柔是中国美学史上两大并行不悖的美学风格,但就它们在美学中的实际位置而言,其实是不平等的。中国美学这种“崇阴”的特点与西方美学“重阳”的特质迥异。

在中国美学中,由于父权制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审美活动中更加地以审美对象的姿态出现,她们相对于男性更多地注意自我的外在仪容美、服饰美、体态美等。女性这种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今天我们进行中国古代身体美学的研究无疑也具有深刻意义。

女性审美虽然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女性审美的历史性缺席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关于女性审美的研究基本上也是一个学术盲点。事实上,传统美学本身就是一个性隐喻的象征系统,在这里进行言说的,不仅有男性的声音,更有女性的话语;不仅有男性对这个社会的窥望、对美的事物的感触,更有女性对美的事物的精神抚摸。但在美学史写作和传统美学的研究中,女性审美基本上是整体性的不在场,占据美学话语中心位置的,都是男性的审美话语,而女性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书写。正像福柯所说,知识中蕴藏着权力的运作。同样,在美学史写作中,也蕴含着性别的权力密码,这就是以男性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为价值中心的审美理念。因此,认为美学史是价值中立的、与性别概念无涉、完全是一种精神的幻觉想象的传统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今天,我们必须重建一种女性特殊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史,从而改变过去研究局限于古代与现代的区别、中国与外国美学相区别的狭小领域,而代之以女性审美的视域。展现女性审美不同于男性审美的独特品格,挖掘女性审美对男性的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改变以男性审美为历史主体的局面,重建一种新的审美平等关系。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审美泛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去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审美对象基本上已经衰落,而以前处于各种边缘境地的美学现象、美学问题却日益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形下,女性审美理应成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因此,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活动进行系统深人的研究,当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以专题形式实现自我深化的一种特殊途径。换言之,这也是从审美主体角度、女性审美研究这类特殊专题角度对中国美学史所作的深化研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中国美学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女性文化、女性审美的重要意义。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味到中国美学所内蕴的基本精神,而离开这一点,对其进行的任何阐释都将是不得要领的。遗憾的是,在以往的中国美学研究中,我们对此都忽略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西方,女性审美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女性主义者的重视,她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建立了女性自我的美学。女性主义美学反对传统美学以优美(阴柔)和崇高(阳刚)的二元对立来界定女性美和男性美,它认为,“这种二分法将人体的自然性别特征加以凝固化、本质化,实质上是将人体的社会属性(女性的从属地位和男性的控制地位)本质化为人体的自然属性。”因此,“它站在反叛的立场,完全拒绝传统美学对于女性美与男性美的界定”。另外,西方女性主义美学还认为,传统美学追求的完整、统一、和皆、优美、清晰,等等,实际上就是男性霸权在审美上的表现。为了与之相区别,女性主义美学极端张扬非理性因素,推崇断裂、零碎、矛盾、晦暗的审美价值。由此,西方女性主义美学走上了一条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的道路。女性审美问题在西方虽已得到研究,但在目前的中国,它还没有真正作为一种学术问题得到重视,特别是关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的研究更几乎是一种学术空白。

因此,我们必须展开对女性审美的研究,以期使传统美学研究对女性审美经验遮蔽的情形得到些许修正,从而使人类的整体审美经验都得以真正的书写,使美学学科的建设更加趋于完善。

三、传统美学中女性审美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研究传统美学中的女胜审美,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因而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社会中女性“德色结合”的审美取向对现代女性审美的现实意义

由于受儒家伦理型文化的长期影响,在传统社会,人们对女性一般持“重德轻色”的审美取向。这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而且也内化为女性对白我的审美认知。女性这种“重德轻色”的审美价值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以“德”作为审美的重心,但就人体美本身来说,依然是仅仅把美与女性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外,人们对男性美的要求基本上是“重德默色”的,虽然在重视德行上人们对男性的要求和女性一样,但实际上,人们在审美方面却把对形式美的审美期望与女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的确,在传统社会的审美活动中,女性是作为审美客体、被男性欲望窥视的对象而出现的,而女性自身的审美诉求却长期遭到忽视,这种对女性美的特殊要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要求虽然越来越多元化,但就女性自身来说,在价值观念上,受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依然很深。实际,当今女性的唯美倾向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为了美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极端个案譬如“”现象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了符合男性制造出来的美的法则,女性可以削足适履,改变上帝赐予的天然面目。当然,按照刘成纪先生的说法,“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昭示了人的异化的根本层面—身体的异化,当身体也可以按照人的自由意志去生产,人就彻底沦为技术时代的奴隶”;但另一方面也昭示了“美学层面的合法性”,“它的合法性源于现代社会的人权观念”。

在德与色的路途上,女性的跋涉充满了艰辛。但现在,是到了改变男性中心的审美价值观念的时候了。在审美的王国中,男性的霸权地位也理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得到改变。因为人类和谐社会的建立,真正的美的理念实现,不仅仅需是男性的努力,更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美的理想图景才有可能实现,女性自身也才能从美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实现美的真正的自由。

2.传统社会中的女性“阴柔美”对现代女性审美的重要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不仅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受道家文化的制约。而道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阴性文化,它推崇玄虚、静柔、无为,这种受母系制影响深刻的文化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的女性审美都产生很深的影响。正是这两种文化因素的双重合力,才最终造就了中国古代女性“阴柔婉约”的含蓄美,这种“阴柔”美的风格与男性的“阳刚”之美形成了极大反差。“阴柔”的女性美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审美,而且与中国基本的艺术精神相契合,甚至对传统社会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时至今日,人们对女性审美的基本观念仍然是以“阴柔”为主体,这种对女性阴柔气质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女性自然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人们刘女比阴柔气质的张扬,实质上是将人的社会属性本质化为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审美领域专制化的表现。在这个后现代已经到来或者即将到来的时代,二元化的分类法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已经对它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因为这种二分法在本质上,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已经造成了某种程度的伤害。男性与女性只能局限在这种美的法则之内,而不能对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进行自由的表达和书写。

音乐美学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包含了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审美品格,是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也是人文思想意识的结晶。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对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中国传统音乐无时无刻不展示出一种平等的人文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文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人文价值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其对于中国当代人文价值的发展所产生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美学思想 人文价值

从专业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它既包括于历史之中产生并流传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属于民族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非常鲜明的音乐风格和特征。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的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音乐理论体系,并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思想。传统音乐最初的形成和发展并不单纯的是为了进行娱乐活动,它蕴含着重要的“礼”的思想,对于音乐的掌握不仅可以代表古代礼乐制度的发展,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思想。可见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具有政治性的目的还具有培养情操、教化的深刻作用。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音乐属性也逐渐丰富,自中国古代起,音乐就被人们认为具有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人文精神和价值。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并对其对当今社会人文理念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见解。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体现人的品格和思想,受不同时期指导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理念中认为自然与个体生命是一体的,即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之下所发展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注重追求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人的心理体验,尊重人的思想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物,它与历史中的发展思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可以从中国古代所推崇的指导思想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儒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儒家思想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强调了音乐的社会性功能,强调音乐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正是对于这种思想的体现。另外,儒家所推崇的中庸思想也使得这一个阶段内的传统音乐体现出一种平和、仁徳的美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乐记》对儒学音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阐述:“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充分体现出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体系,使音乐中的“徳”“善”等核心思想放在第一位,将音乐艺术的“美”放于其次位置,这种安排对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日后的文化思想走向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道家思想指导之下的中国传统音乐。道家以“无为自然”而著称,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均采取不作为的态度。道家思想指导下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认为美与丑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声音相反相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大音希声”这一观念,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音乐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简单来说,音乐的美好之处是指它具有使人内心和谐平静的能力,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之下,乐者能够自然而然的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随着道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其对于音乐美学的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庄子认为,音乐的美突出表现为其为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性情而服务的作用,只有能够充分抒发人内在的情感,娱乐人心,才能够被称为是美的音乐。可见这一阶段音乐的美学标准已经发生了与儒家音乐美相比较大的变化。这一阶段内,音乐的美,体现在它的自然和朴素上,认为音乐的美与人和自然的本性是息息相关的。

可见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与美学思想与当时的指导思想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一般具有实际性的作用和性质,这种美学思想服务于伦理学又高于伦理学,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为伦理学服务的性质充分体现了其巨大的社会功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学思想充分表现出了对生命这一本体的重视和尊重。比如《乐记》中认为,音乐是“天地之和”,能够体现天地间的节奏和秩序,同时音乐也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不断轮回的一种体现,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古代音乐中,经常模拟春雷震动、万物复苏等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音乐的创作,这充分体现出了对“天”的尊重和敬仰。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以天地衍生万物的这一理念作为基础,创作音乐,充分体现了音乐的生命意识。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充分的体现了生命精神,其本质目的与人们的生命安乐、长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深刻的以“和”为美的思想。这突出的表现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音乐的美感来自于不同声音的相互和谐与统一,只有不同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的呈现出美好的音乐,这正是“和六律以聪耳”,音乐之美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在中国古代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之“和”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比如,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对音乐中关于“和”的审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认为音乐的和之美,主要是因为杂多导向统一,音乐美是各种因素相成、相济,和谐统一所产生的结果。传统音乐中关于“和”的审美思想毫无疑问的为民族的和谐与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传统音乐流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并成为了汉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充分的强调了对立面的均衡统一,对民族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再次,通过第一部分中的分析可知,在不同的伦理学思想的指导之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十分注重个体“性格”的修养。儒学思想中主要强调利用音乐净化自己的内心,修养身心。“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通过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然,远离纷争。道家思想下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心性”的释放,认为人的心性主要是个体幻想的天然的结果,而不是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框架下所产生的,这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精神需求,充分体现了对个体音乐价值的尊重。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充分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追求和发展。儒家和道家对于音乐的理论虽然不同,但是究其根本,都是对于天人统一思想的一种追求形式。其主要的差别在于,在道家思想中,更加注重体现人的个性,强调音乐需要为人的自然个性服务。而儒家思想则更加注重通过个性的修养,最终实现“天地合其徳”的目的。可见两种理念和思想,在本质上来说是殊途同归的。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人文价值发展的启示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也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音乐如果不能积极的进行文化创新,其生存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美学思想与人文价值是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然而随着文化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传统音乐的人文价值也需要进行充分的组合与评估。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势必会被赋予全新的含义。中国传统音乐强调音乐与个体内在精神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对应,这对于个体内在精神的表达以及心灵的净化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式,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也逐渐产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此,传统音乐美学思想需要充分了解当代人对于艺术产品的精神需求,并向其中注入更多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实现对人的道德的培养以及优秀品格的塑造,继续通过带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而发挥出巨大的人文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文观念和人文价值,无论对传统音乐,还是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音乐美学中所包含的部分人文观念已经逐渐与社会脱节,为此实现其继续发展,一定要对这部分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内在含义以及表现形式上的改革和创新,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出更大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寻求历史支撑探索价值体系——2013南京·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专题笔会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4,(03).

[2]颜广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考察与价值分析——试析对发挥革命歌曲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指导借鉴意义[J].前沿,2015,(07).

[3]袁媛.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4]马丽.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人文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5]朱默涵.论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交融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6).

[6]杨和平.感性的体验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7]聂芳,张海涛.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与创作中的文化再现——从音乐美学角度谈中国传统音乐[J].农业考古,2008,(06).

[8]白玉,韩世平.柳琴作品演奏与中国音乐美学相结合的研究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3,(10).

音乐美学范文第3篇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中所包含的美学观念

中国的古代音乐史中包含着大量的名篇佳作, 不泛有《乐记》和《溪山琴况》等。其中中国音乐美学的分期早在20世纪末期便已经形成了明晰的体系。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都有各自特征的美学意境。其中, 萌芽发展的初期、百家争鸣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等等, 都具有各自的美学特色。然而, 不管什么时期的美学观念, 中国古代音乐史中都包含着“和”的美学思想特征, 求“和”的中国美学观最早是从儒家美学思想中提出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中对中国音乐中的美学下了明确评价与观念, 即“平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与演进, 这种“平和”的美学观逐渐被后世的音乐学所崇尚, 直到现代化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仍然尊崇这求“和”的美学观。宋代的周敦颐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有这独到的见解, 周敦颐在儒家音乐美学中主张的“平和”观中进一步主张“谈和”, 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音乐美学观众的核心价值, 从而更好的感悟音乐之美、发展音乐之美以及传承音乐之美[1]。周敦颐的这种音乐美学观实际上是对儒家音乐美学观念的一种辩证继承, 是对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美学观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将周敦颐的美学观念发挥到极致的音乐形式是中国的琴乐, 琴乐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各个音调之间无不彰显着中国风的神韵美。古琴的音乐是古代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重要音乐形式, 其弹奏往往与古诗词相融合, 并在与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结合下发展并传承下来。因此, 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只有古琴具备自己的美学著作-《溪山琴况》。

二、音乐美学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钟磬音乐时代、歌舞伎音乐时代和戏曲音乐时代。这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中的戏曲音乐形式对后来我国音乐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才对其影响力进行了削弱。自进入21世纪以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世界多样化的音乐形式交流, 中国音乐在多元化的音乐形式冲击下逐渐降低了传统音乐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 这是音乐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笔者认为, 倘若要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在现代化音乐交融的历史时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关注, 就必须让音乐的创造者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 充分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美学思想表现出来[2]。此外, 音乐的表演者作为音乐形式的直接表现元素, 亦要注重演奏情感的流入, 包括动作、表情和神态等, 都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意向。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运用心灵去感悟, 唯有以审美和修身养性的心理去感受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形式才能体验到那种美学的价值与意义。因此, 中国音乐历史与音乐美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古典音乐是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文化之一, 我们在陶醉于现代流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亦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然而, 在这个音乐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具的美学思想任重而道远, 其不仅要培养一批传统音乐的表演者和继承人, 更需要一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同者和支持者, 唯有如此, 才能促进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在古典音乐流派中源远流长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音乐学教育中主要是以时间为主干线进行历朝历代的音乐形式研究, 然而, 在各个时期内的不同音乐门类中亦存在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各个音乐表现形式的不同使得音乐思想、音乐机构和音乐理论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此, 倘若要充分了解中国各个时期的音乐史, 便需要从不同的乐器材料进行着手研究, 将音乐形式出行的背景原因进行深化分析, 并找出相应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从而更好的了解古代音乐史, 并挖掘其相应的本质规律。音乐美学的研究与发展主要以某个音乐流派或音乐形式本身为出发点, 从音乐作品本身进行发散研究。例如, 让我们在研究《声无哀乐论》时不仅要明确该音乐的组织形式, 更好了解其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唯有将二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发展音乐美学。除此之外, 音乐美学的研究还要设计到创作的表演到欣赏等一些列的环节, 并将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人文因素深化探讨[3]。

在不同的音乐角度与把握音乐美学能够理清音乐史与音乐美学之间的关系, 在相同之处要运用音乐美学发展音乐历史, 而音乐历史又能促进音乐美学的研究与欣赏。为此, 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之间是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结语

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两个音乐分支, 其中, 中国古代音乐中存在着广泛的音乐美学元素有待挖掘。我们需要在欣赏古典音乐之美的同时感受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 并认识到音乐史与音乐美学之间的重要关系。

摘要:我国音乐学教学中领域中, 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实质上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两个重要学科,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修正自己, 并推动着我国音乐学的不断发展。为此, 本文就当前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发展分别作出论述, 并理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

参考文献

[1] 张霞.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思考[J].黄河之声, 2013, 02 (04) :65-66.

[2] 李娜.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与美国音乐“人文”关怀的教育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12 (20) :272-273.

音乐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西方音乐史;个人英雄主义;欧洲中心论

西方音乐史是西方文化艺术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西方经济史、政治史、科技史等互相关联,密不可分。西方音乐史也是音乐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各层次、各类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各级各类音乐研究所、高校,对音乐史学的研究工作,与欧美国外的音乐史学研究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研究对象是非本民族的音乐,以东方“圈外人”的视角观察西方音乐文化历史。

一、现阶段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最重要的两条观点就是: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力量。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了他们的存在,而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现阶段,西方音乐史学主要研究的有以下两大问题:

(一)较为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

许多西方音乐史的著作教材在写到巴洛克时期音乐以后,几乎写成了作曲家个人生平传记,或名曲简介与赏析。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其潜在的认识就是认为西方近现代的音乐是由个别的重要的作曲家推动发展的。诚然,某一时期的重要的代表作曲家及代表作品是音乐史上重要的史实,也是重要的音乐史的研究对象。但是只研究这些容易割裂音乐内在发展脉络。这样缺乏对重要的音乐事件、事物的价值分析(不仅包括艺术价值本身,还包括社会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等)。

例如《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西方音乐史),从“第四部分十八世纪”开始往后,著名作曲家简介就成为主体部分,甚至很多章节直接就以作曲家的名字命名。虽然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这些音乐大师们的许多音乐作品充满了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思想感情,比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李斯特的《拉科奇进行曲》、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等,但是,更多的革命斗争音乐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

群众歌曲是不应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之歌》《扬基歌》等;俄国农民起义及工人革命歌曲《在我们伏尔加河上》《铁匠》等;法国工人、公社歌曲《里昂工人之歌》

《国际歌》

《马赛曲》等。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国际歌》的曲作家狄盖特,还创作有《前进!工人阶级》《巴黎公社》《起义者》等许多群众歌曲,应该作为重要的史学研究内容。但是绝大部分西方音乐史的著作、教材只字未提。

再例如,李斯特的许多作品材料来源于吉普賽音乐,但是对于像吉普赛音乐这样的民间市井音乐,大部分西方音乐史著作或教材都很少用专门的章节来表述和详解。还有意大利拿波里的民间歌曲,与意大利的美声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贝多芬许多作品的旋律也源于德国民间歌曲:肖邦创作玛祖卡舞曲也是源于波兰的民间歌舞。由此可见割裂了欧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

在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下的音乐史观,误把专业音乐作曲技术、音乐体裁及乐器的发展当作西方音乐史的全部内容。如18、19世纪西方音乐断代史只把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当时音乐艺术创作的背景,忽略了音乐艺术的作品、活动(既包括音乐的创作、表演、批评、出版等直接的音乐活动,也包括集会、起义、募捐、罢工、战争、阅兵、仪式等伴随有音乐功能性的活动),对资产阶级进步的历史推动作用,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也就是说,忽视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意识形态是积极的历史力量,既能产生预期到的,也能产生未预期到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会发现许多关于西方音乐史中有价值的课题都是空白。也就是西方音乐艺术发展的他律性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二)较为严重的欧洲音乐中心论

从历史到当前,许多欧美人对于非欧美裔、有色人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带有歧视。这是他们几百年来形成的错误的共同心理。他们最严重的错误就是把他们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一时的优势当成了永恒的种族的优势。所以,对于科学、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存在欧洲中心论。在音乐艺术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关于音乐家收录了5000多名,其中我国的音乐家被收录只有个位数,其中像马友友、傅聪、周文中等还是华裔外籍。被收录的中国乐器只有锣。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把西方文化体系以外的音乐当作真正的音乐。

西方音乐史是世界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音乐深远地影响了非西方世界的音乐。但西方音乐史不等同于世界音乐史.不少西方音乐史学家几乎把西方音乐史等同了世界音乐史.不愿承认亚洲东方的音乐也是世界音乐史的主体地位。

在《简明牛津音乐史》中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西亚音乐和地中海音乐的起源:第二部分,西欧音乐:第三部分,意大利中心;第四部分,德国中心;第五部分,传统的解体”。而对于印度、东亚、非洲等不同地区的音乐,都在各大部分之间,用“插曲”作为标题,不在主体部分之内。特别让人困惑的是,第39章的标题“黑非洲和美洲的音乐”中的“黑非洲”专指什么?而本章关于非洲音乐的两节的题目分别是“总体特征”“非洲乐器”。作者对非洲音乐是这样评论的:“黑非洲音乐没有古老的理论,没有记谱法,我们所有知识都来自直接观察,这些观察在半个世纪前几乎没有什么科学价值。”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建议

(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理论。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艺术的创作中,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在艺术理论研究过程中,不忘群众观点;在艺术表演工作中,牢记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我国音乐工作者及学生研究西方音乐史学的大前提和理论基础。

(二)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避免生搬硬套、上纲上线、唯阶级论、唯意识形态论。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不能脱离音乐史学本体研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反对个人的作用,所以要承认如巴赫、克列门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一大批著名作曲家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他们不仅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他们的思想、行为、活动等方面也为西方音乐发展写下光辉一笔。

比如莫扎特与大教主对抗,不甘成为贵族势力的奴仆(宫廷乐师),成为首批自由作曲家;贝多芬把对世界大同的美好社会理想、敢于对现实命运抗争的精神,注入了他的交响曲中:肖邦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仍然频繁开音乐会,把所得的收入捐给了波兰抵抗沙皇侵略的地下党:柴可夫斯基积极努力学习西欧的先进的作曲技法,立足于发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成为俄罗斯乐派的重要开创者之一。这些都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都是值得后人以此为榜样学习的。

作为中国的音乐工作者,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西方音乐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三)西方音乐史中的作曲家及其作品,要放在社会大系统中研究,其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等的各种音乐活动所反映出的问题.也要放到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考察。

要从多元视角下进行西方音乐史学研究,不仅要音乐史学本身,还要从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声学、经济学、考古学、教育学、艺术美学、统计学、传媒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这样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具体落实有很多现实的困难。

其一,中国现阶段的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基本按西方现代音乐教育体制为蓝本,无论从院系设置(作曲系、管弦系、钢琴系、声歌系等)、学科设置(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教学体系等都是西方的。绝大重要的国际音乐比赛(如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等),都是西方的。所以潜移默化地把他们的评价体系、审美标准、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他们有先天的优势,因为这是在讲“他们自己的故事。”所以不少专业音乐工作者、学生在思想上受此限制,甚至“崇洋媚外”。所以我国的音乐院校、音乐研究单位等在西方音乐史学科建设上、课题研究上,也被西方“权威”牵着鼻子走,总是在西方“设置的框架”里,很难独立跳出来。

其二,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研究人员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教授、研究员等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跨学科交流。甚至音乐表演专业中,管弦系里木管组内的长笛专业学生都很少和自己木管组内的巴松专业学生交流,都只管自己的小专业。个人独奏思想是往往一种思想禁锢,它源于教学体系和考试体系。上课、考试都是以自己本专业独奏表演为主,一些室内乐、合奏课往往不被重视。这也和西方音乐史上,作曲都是个人独立完成以及大量的器乐独奏曲的创作有关。交响曲与室内乐作品虽然也非常多.但是今天中国的音乐市场,合奏演出的收入远远低于个体演奏员对本专业进行器乐教学的收入,使得大家更重视个人专业水平和自己专业领域的学习与研究。一些做音乐理论研究的往往忽视音乐表演实践;一些专门研究西方音乐的,往往忽视中国传统音乐……

所以,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这个中国特色表现在要跳出西方“设置的框架”.要避免“个人英雄主义”。要站在东方人的视角,多进行中西音乐史的比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扬团队精神,多和跨专业的合作,积极发现创新点,从而大大扩展和丰富西方乐史学的研究。

(四)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面对西方音乐文化,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忽视其超高的艺术价值。面对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既不能盲目文化自大,也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不能拿西方的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来衡量我们的民族音乐,反之亦然。许多优秀的西方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强调对比与冲突,音乐形象鲜明,重视声音对心灵的震撼。还有部分西方音乐作品注重技巧的炫技性,具有戏剧性冲突,给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和极大的满足感。而中国的许多音乐作品,尤其是传统音乐,讲究深远的意境,追求清雅淡远的感受,音乐总体上和谐、浑然一体,少有尖锐的矛盾和刺耳的声音。一些中国音乐作品与方言、劳动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仪式性、象征性。

我们要承认西方音乐在工业革命后,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的迅猛发展,步人了黄金巅峰时期:要承认西方近现代音乐是工业文明下的艺术产物,我国的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下的艺术产物。但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往往是不平衡的。马克思明确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的一定是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某些物质生产繁荣的国家,艺术生产不一定发达,而某些政治经济状况落后的國家或某一历史时期也可能出现伟大的艺术作品。”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在某些方面(比如某些乐器制造技术)落后于工业文明后的西方音乐,但在艺术价值、艺术影响力等方面同样非常之高。

中西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发展历程的不同、美学观点不同、思维习惯不同。我们要正确看待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摆正心态,这样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还要对西方音乐史中的人物、事件、文物、观点等进行必要的溯源和考证,不能直接地把西方人编写的各种关于西方音乐史的著作、教材等直接拿来作为一手资料。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学就是以一种批判性的研究作为方法。我们要有怀疑精神,要有严谨的学术精神,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有批判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和教学.也为全世界音乐史学作出一定的贡献。

小结

西方音乐史虽然诞生于西方,西方人对它的研究仍然有很多短板。作为中国的音乐工作者,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下重新审视西方音乐史,在东方人的视角下,结合多元跨学科研究,也对西方音乐史学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发展地、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西方音乐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音乐美学范文第5篇

1.1音乐美学的任务和根本目的决定了对音乐教育指导作用

音乐美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述音乐艺术的特殊性、特殊的审美规律, 根本目的在于从美学角度去揭示在音乐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人类审美活动的最根本规律。实现音乐教育的基本措施是:在学校开设音乐课, 学校通过音乐课教授音乐知识给学生的行为就是人类对音乐艺术欣赏的过程。

1.2音乐的教育功能对音乐教育具有指导性意义

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作品表现出的作曲者对现实的情感。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评价。假如这种评价被学生所接受, 就能影响他们、教育他们, 学生对作品中的情感总是以主动的态度去接受的, 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 音乐教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对塑造学生的情感、性格、审美、价值观起到作用。因此音乐的教育功能作为音乐美学中音乐特殊社会功能的一部分, 音乐课程才有必要在学校中开设。

2如何应用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进行指导

重视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的指导作用, 将音乐美学更好的融合到音乐教育中, 对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重要意义。

2.1音乐美学的教育功能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的教育功能作为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长期的对人的感染, 潜移默化地实现的。

2.1.1由于一个人长期反复的听到某一种情绪类型的音乐, 在道德情操方面会受到影响。音乐工作者在学生音乐教育启蒙时期, 要培养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

2.1.2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是要求听众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的, 否则音乐的教育功能很难实现。如农夫去欣赏交响乐, 他未必能懂得这首曲子创作的精髓。所以教师在讲课时注意讲音乐课之前, 注意给学生讲说该音乐创作的时期, 背景等即注重课堂导入, 以防学生在接受音乐知识时会比较慢。

2.2从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差异中寻求实践指导

2.2.1音乐教育具有功利性而音乐美育具有非功利性。音乐美育没有直接功利性目的, 它旨在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 完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从学生角度来讲, 这启示我们学习音乐不要掺杂任何功利性的念头, 要心无杂念的去鉴赏音乐。从教师方面来讲, 教师的音乐课程备课,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去掉功利性的概念, 培养具有完善和谐个性的学生。

2.2.2音乐教育强调认知性而音乐美育强调情性。音乐美育主要是诉诸人的情感, 在音乐审美中怡情悦性, 获得一种精神享受。这启示教师不应强调传授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操练训练, 要求学生了解, 掌握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规律程序和方法。

2.2.3音乐教育的手段非审美性而音乐美育手段具有审美性。我们的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技术性”教育, 不应以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少数的几个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为目的。而是应该着眼于音乐本身, 最终实现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从而使其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并且培养出具有完善和谐个性的人。

3音乐美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音乐美学不仅对音乐教育中教学课程上有指导作用, 而且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 起积极作用

3.1音乐美学具有启发学生审美思维的作用

学生通过接受音乐美学教育, 可以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民俗民风文化、社会、政治政策等文化价值的拓展过程, 同时因为音乐美学的协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 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理智、价值观念等得到改变, 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得到提高, 人格得到塑造和升华。

3.2音乐美学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莫扎特、贝尔格等音乐大师的生平, 这有助于学生在遇到挫折时, 会迎难而上, 而不是轻言放弃。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古往今来, 可歌可泣、坚忍不拔的故事, 激励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结束语

音乐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 音乐美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在音乐教育的范围, 两者更是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本文简单的以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有指导作用、如何应用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进行指导和音乐美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

摘要:音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如何更好开展音乐课?音乐教育中音乐美学又如何体现?音乐美学对音乐教育有何重要意义?本文是从音乐美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探讨以上几个问题。

上一篇:建筑美学下一篇:身体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