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工教案范文

2023-06-30

小班美工教案范文第1篇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一种介于正式的教育活动和宽松的自由活动之间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在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可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动手操作中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发展能力和个性。由此可见: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功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怎样做才能体现《纲要》的精神呢?应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进一步突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结合对《纲要》的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区域活动开展前的教师角色定位。

1、创设者

任何一个年龄班区域的策划与布置,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本班区域活动的最重要的创设者。在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就本班开设哪些区域?场地如何安排?区域如何布置?投放什么材料?作细致周密的思考。我班在创设各区域时,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各区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可以用长条桌、玩具柜等隔开,使区域之间互不干扰,同时也不影响幼儿的交流与学习。如我班的数学区和美工区、语言区和建筑区之间用玩具柜隔开,既起到划分区域的作用,又能摆放幼儿需要的材料。(2)各区域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幼儿。如我班创设的每个区域,至少能容纳5~6名幼儿同时进行活动。全班一共有6~7个区域,能满足全班幼儿同时到区域活动的需要。(3)各区域的环境布置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依据的。例如我班在"运动小精灵"主题中布置区域,就以主题活动为外线,以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内容为内线。数学区是将贴有数字的球倒序排列;美工区张贴多种特征的小朋友运动图片,幼儿可按不同特征对小朋友进行分合;展示区是将各种运动器械分类摆放;建筑区则可以统计体育馆用哪些几何形体构建,每种有几块……

2、设计者

这里的设计者专指对各区域中内容、材料的思考设计。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内容选择恰当,材料设计巧妙,这个区域一定会深受幼儿喜爱。我班设计区域内容与材料时注意到:(1)内容有别于集体教学活动。一些集体教学活动已经进行过的内容,我们尽量避免再在区域中出现。即使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也要让它有所变化才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感到这是他没有接触过的,保持他的新鲜感。如幼儿用各种形状的图形片拼贴出运动小人后,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片让让幼儿拼贴,进一步增加了活动难度,激发幼儿参与兴趣。(2)注重材料的"三性"。一是有"可操作性",只有能让幼儿动手的材料才是他们喜欢的。如我班区域中的材料,有的可以分一分,有的可以拼一拼,有的可以捏一捏,有的可以画一画……只有幼儿进了区域,他的小手都可以动起来;二是有"层次性",要让不同发展层面的幼儿在本区域中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如在"社区是我家"主题中,幼儿制作"社区小报",我们便在美工区提供剪好的图片、破旧图书画面、完整的报纸图片版块等不同层次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剪的能力、粘贴的需要进行选择;三是有"可变性",一样东西玩时间长了都会令任何人感到乏味,更何况是孩子,因而材料本身或其玩法应能变动。如下棋活动是大班幼儿的最爱,但总是一种棋面会引起幼儿的操作疲劳。我们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纯数字棋面给幼儿玩,进入"运动小精灵"的主题,就让幼儿画运动的小图片贴在棋面上,进行"社区是我家"的主题,便换上社区图片,到了"我要上小学"主题,更换成上小学的图片,然后再根据各图片内容决定进退,这样幼儿玩起来总是兴趣盎然。(3)材料投放要适宜。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多投放一些,对幼儿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少投放一点或不投放。(4)规则简单明了。对于每个区域及各区域中材料的操作,教师要有明确的规则要求。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共同制订规则。

二、区域活动开展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1、观察者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我们认为,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该首先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所创设的区域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了解区域下一步如何发展?了解幼儿还需要什么?教师可以给幼儿什么样的指导?例如我班开学第一周时,我们观察幼儿参与各区域活动情况,发现去语言区的幼儿不少,但玩的时间长的幼儿不多。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们了解到这是因为语言区提供的一些塑料小方凳幼儿坐时间长了会感到累。于是我们便调整了语言区的场地,为语言区铺上了塑胶垫,幼儿可坐可躺可靠着看书将故事,快乐极了。语言区一跃变成了选择率最高的区域。

2、引导者

班级开设的区域中,既有幼儿十分感兴趣,争着要玩的,也必定会有幼儿不怎么喜欢的。此时教师便十分关键,她的作法将关系到幼儿能否在区域中得到全面发展。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引导:(1)明确活动玩法。有些幼儿不喜欢的区域活动,是因为其操作程序或规则较多,幼儿不是十分明确。我们便请个别会操作的幼儿上来介绍,让每个人都清楚它怎么玩,为他们扫清选择时的心理障碍。(2)鼓励群体。我们在每个区域里,都贴上一张活动记录表,将一些重点的区域活动内容,或幼儿兴趣不大的活动内容记录在上面。然后奖励给每个主动去玩这些区域的幼儿一张小贴画,让其贴在记录表上。鼓励大家去找能得到小贴画的活动玩一玩,大大增加了这些区域的人气。(3)个别鼓励。早晨、下午人少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看一看区域中的记录表,了解幼儿选择的情况。对于极少到某一区域去的幼儿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单独交流的机会,鼓励他去,或教师和他一起去。努力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全面发展。

3、参与者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其自主性更为凸现,这无疑需要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技巧把握更为巧妙。我们认为,教师应参与到活动中,在与幼儿一起玩的过程中进行隐性的指导,以最小的干预换取幼儿最多的活动。如何把握好指导的"度",我们首先从观念上的改变,不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而是放在了"参与者"的位置。我们的参与,主要解决几个问题:(1)纠正幼儿活动中的错误。如:月月在数学区域中做加减速算,有错的题目没有发现。我便对她说:"我们一起来做,好吗?"月月答应了,做完以后,我们交换检查。我指着她做错的题目说:"你再算算看这题好吗?"月月再一次计算时便发现它们是错的,自己把它给改了过来。(2)解决区域中的矛盾。如:添添在建筑区玩的时候,将小远的建筑碰倒了,两人为此争执起来。我拿了一辆小汽车走过去,装做吃惊又为难的样子说:"高速公路还没有建好?我的车该在哪儿呢?"两个小朋友气呼呼地向我告状,我说:"小建筑师们,先让我们把路面清理出来,让汽车开过去,要不然会塞车的。你们的事呆会儿再讨论好吗?"两人点点头,一起动手收拾。等到区域活动快结束时,两人又合作搭了一座绕城公路,先前的不愉快早淡化了。(3)因材施教。如:然然平时不喜欢用剪刀,为了能做一份毕业礼物送给好朋友,他坐到了美工区里。我也跟了进来,向他了解:"打算做什么?"当得知他在做小报和做纸球之间举棋不定时,我帮他分析:"做小报是剪方形图片,做纸球要剪圆形纸。你觉得剪哪个你更有把握点?"然然选择了做小报。在他剪了几张方形图片之后,我又向他推介了一张圆形的图片:"这张图片好漂亮,把它放到你的小报中,好朋友一定喜欢。"最后,然然比较成功地剪下了圆形图片,他拿着图片,腼腆地低着头不停地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三、区域活动开展后的教师角色定位

1、倾听者

《纲要》要求:教师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当天的活动。这时,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倾听者的位置上,鼓励幼儿来讲述活动,表达感受,提出问题,同时接过幼儿抛来的球,将它转化为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再抛给幼儿,引发幼儿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突出他们的主体显性地位。例如甜甜在交流时提出智力区的棋和拼图要占较大的桌面,大桌子不够的问题。我便启发幼儿:哪些区域可以用长条桌?哪些区域可以用塑料方桌?让幼儿来调整个区域的桌子,既满足智力区的需要,又不影响其它区的活动。我们还经常让发言者站在教室的最前面,教师则坐在幼儿中间,使幼儿感受被关注和被尊重,自信心油然而生,表达的热情更高了。

2、评价者

《纲要》第四部分谈的就是教育评价,足以证明评价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评价,是在《纲要》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幼儿、家长、幼儿园管理人员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是围绕幼儿发展、教师成长进行的过程性动态评价。在评价中我们集园部、家长的反馈信息、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以下问题:区域设置、内容、材料是否合理?是区域本身要作调整?还是教师的指导策略要做调整?幼儿是否获得发展?教师是否获得经验?这样的分析,对教师、对幼儿、对开展区域活动、对提升教育能力都有质的帮助。

3、支持者

教师的支持,是教育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会突发这样、那样的奇想,这些想法可能在当时的区域活动中实现不了。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作为一个支持者,支持幼儿有创意的想法,鼓励他为实现自己的想法收集材料,必要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幼儿共同准备。例如:婷婷在我班在展示区里欣赏同伴用纸盒制作的小区配套设施。她看过来,数过去,发现小区里少了牛奶站,评价时她提出要做一个牛奶站。我们对她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并让她到美工区找材料。她觉得材料都不满意,于是我们又带她到其他班去找,又发动小朋友回家找。第二天,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在区域活动时动手做了起来。

小班美工教案范文第2篇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使幼儿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愉悦。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工活动的兴趣,通过幼儿亲手设计制作扇子的过程,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设计了《扇子摇摇》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各自的意愿和方法装饰不同的扇面。

2、体验摇动扇子时的凉快感觉。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扇子一把。

2、各种不同形状的扇面,用来制作扇把的冰糕棍或方便筷人手一根,双面胶、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企鹅图片: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他想给生活在热带森林的动物送礼物,让他们感到凉爽,你们猜他会送什么呢?(引导幼儿想出各种降温的方法)噢,原来是扇子啊。

二、认识扇子。

(一)各种各样的扇子。

师:瞧,企鹅送来这么多扇子。(带幼儿欣赏扇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摇一摇。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看到的扇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你看到的扇子它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说说扇子的结构,介绍扇面和扇把。引导幼儿观察扇把的位置。

——你摇扇子有什么感觉?们什么时候要用到扇子?

(二)做把扇子。

教师出示自制扇子,让幼儿比较和别的扇子有何不同?

——你想做一把扇子吗?你想做一把什么样的扇子?

——根据幼儿的想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步骤,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扇把的粘贴位置(对称,找中心),引导幼儿说说想怎样装饰扇面。

——教师提供小棒,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尝试用各种方法制作扇子,并适当进行装饰。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可尝试摇动扇子,验证扇子的质量,并做局部调整。

(三)扇子摇摇。

——制作完扇子后,幼儿间相互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教师讲评。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你喜欢哪把扇子?为什么?你做的扇子在炎热的夏天想送给谁?

四、活动结束。

们一起把这些漂亮的扇子展出去吧。

五、活动延伸。

小班美工教案范文第3篇

海豚班 观察者 材料投放

娃娃家:小推车、娃娃、娃娃家餐具 超市:各种塑料玩具、货架 时间

观 察 记 录 第三周 情况记录:

王艺飞从超市里拿来了很多菜,有胡萝卜、青菜、鸡腿、南瓜(塑料玩具),唐嘉意将这些菜放到盘子里后说:“烧好了。”王艺飞便拿起鸡腿放入嘴里,我见此景,连忙进入娃娃家,对王艺飞说:“王艺飞,我看见你肚子里有很多细菌,我要带你去医院打针、吃药。”来到医院打完针,我对他说:“这个鸡腿是假的,不能吃,吃了肚子里会生细菌的。

分析反思:

小班幼儿在沉溺于游戏情景时,往往会将假想与现实混淆,以假乱真,特别是当游戏情节中出现假想的食物,幼儿便会真的放入口中咀嚼。此时,教师应作为幼儿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从而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唤起幼儿装扮意识。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我爱我家”的设计与反思

此活动案例通过颇具个性特色的叙事式语言将三个活动娓娓道来,其中,教师不惜精力与笔墨记录了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言行以及教师的即时分析与回应,使“精彩的师幼互动”和“用心捕捉幼儿的信息,精心预设后续活动”成为本文的两大看点,值得每位教师细细品读。 活动一:会爬树的爸爸

《会爬树的爸爸》是“我爱我家”的主题中“爸爸本领大”小主题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有趣离奇,涉及幼儿和成人的心理,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幼儿明白不能提无理的要求;二是让幼儿体验故事里荣荣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对荣荣的深情。

反复思考后,我依次设计了以下问题:

1.(出示汉字“爸爸”)这是什么字?你喜欢爸爸吗?你的爸爸有何本领? 起初幼儿不理解“本领”的含义,答案有“给我买玩具”“看电视”等。我给幼儿解释什么是“本领”后并以“我爸爸会游泳”开头。接下来幼儿有了切题的回答,如爸爸上班、会烧饭、打电脑、打球等。我认为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父子深情,孩子大都很喜欢自己的爸爸,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爸爸很能干,因此从这中班主题活动个问题切入,能调动幼儿的经验,激起他们对爸爸的情感。

2.有个爸爸会爬树,(引入故事,请幼儿倾听)他为何要上树?荣荣见爸爸是怎样上树的?爸爸摘到枣子了吗? 幼儿一听名称就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所以这组问题他们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

3.树为何会越长越高? 这是故事中的离奇之一,其实是在暗示幼儿由于荣荣的无理取闹导致这棵树越来越高,就像《木偶奇遇记》里皮诺曹的鼻子一样。但幼儿不理解这是为什么,部分幼儿认为树是被施了魔法,可见他们还没理解。

4.天黑了,爸爸站在很高的树上,听不见荣荣的声音了,他会怎样?爸爸会害怕吗?他害怕为什么还要帮荣荣摘枣子?你爸爸也喜欢你,他会为你做什么? 幼儿心目中爸爸是最勇敢的,所以没有人认为爸爸会害怕,他们觉得爸爸会继续努力的。听到荣荣的爸爸哭了时,教室里很安静,丁丁、严严等聪明的幼儿成功地回答了后面的问题。他们认为爸爸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孩子。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有的说爸爸为他买玩具,有的说带他出去玩,有的说陪他玩游戏等。

很少听到故事里的爸爸会哭泣,生活中幼儿也见不到这种情景。当幼儿听到荣荣爸爸哭了都变得很安静时,我能感到他们其实是在思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有点不可思议。 “爸爸害怕为何还要上树”是故事中又一个关键问题,让我高兴的是部分幼儿知道是爸爸为了帮荣荣摘枣子,而两个最聪明的幼儿说出是”因为爸爸爱孩子”。在谈及自己的爸爸怎样爱自己时,引起了全班共鸣。在两次高潮后,当我再次提升说明爸爸对他们的爱时,幼儿理解了荣荣的爸爸为何坚持上树。因此,这个问题的设计为下面理解荣荣不要枣子而要爸爸的情节做了铺垫。

5.这下爸爸该怎么办?谁来帮助他?爸爸摘到枣子为何要捂得紧紧的?他下来的时候听到荣荣在说什么? 幼儿很容易就说出捂得紧是因为想藏好给荣荣。他们已经学着从字词中体会爸爸的爱了。荣荣在爸爸上树前后说的不同的话暗示了荣荣逐渐体会到,因为自己的无理取闹而导致爸爸不见了,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想让幼儿通过回忆与对比,体会荣荣知错的心情。

6.本来荣荣是很高兴的,现在为何不高兴了?荣荣喜欢这颗枣子吗?为什么爸爸给他的时候他又扔在地上呢?小朋友也喜欢自己的爸爸,所以不能让爸爸做危险的事对吗? 幼儿的回答有“他发现爸爸不见了,很着急”“他想爸爸了”“他觉得让爸爸爬这么高太危险了”“他喜欢爸爸”等。在此,我作了以下我提升:荣荣喜欢枣子,但他更喜欢爸爸,他担心爸爸爬得太高会有危险,觉得为了摘枣子而让爸爸爬这么高是不应该的,所以他要爸爸回来。

至此,幼儿已体验到了荣荣父子间的亲情,但受具体形象思维特点的制约,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过无理取闹的事,所以我设计了第七个问题引发他们的经验。

7.小朋友想和爸爸多呆一会,可爸爸要上班怎么办?看中同伴的玩具,非要爸爸马上去买对吗?爸爸妈妈要回家烧饭,而你却不愿回家想在幼儿园玩时,怎么办? 这些问题平时经常发生在幼儿身上,拿出来让他们讨论很有意义。幼儿在和同伴的讨论中,对这些两难问题形成了正确认识,从而在体验成人对自己关怀的基础上懂得自己也要关心爸爸妈妈。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有了如下体会:中班幼儿仍以无意注意和。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关注和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占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关注他们的活动并寻找适当的机会参与,帮助他们搭设向上攀登的台阶。活动中,我注意到很多幼儿都希望荣荣的爸爸能帮荣荣成功地从树上摘下枣子,所以当他们听到枣树随爸爸爬高而越长越高时觉得很难理解,更不可思议的是爸爸怎么会哭,会害怕。这时我用一连串的追问激发幼儿思考爸爸有没有害怕的东西,他害怕为什么还要往上爬,下来时为什么把果子捂得紧紧的,荣荣一开始想要枣子,为什么最后爸爸给他时他又不要了等。在不断的追问下,幼儿逐渐理解了爸爸因为对荣荣深深的爱才不顾危险爬上树,荣荣最后也是因为爱爸爸不想让爸爸发生危险所以不要枣子了,并由此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本次活动有一定难度,真正能把握活动目标的幼儿不多,大多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而,我认为这个活动如放在中班后期上,当幼儿有了更多的体验后,效果可能会更好。

活动二:我的家

活动前,我让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家的门牌和房间号码等,并准备了地图。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认识幼儿园周围的路名。对部分能说出自己家附近主要路名的幼儿,我就和他们在地图上找这条路在哪里。这部分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节奏也很快。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幼儿间的交流并让幼儿觉察到和许多小朋友都是邻居,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然而当我问幼儿是否知道自己家的详细地址时,他们似乎被问倒了。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种:1.我家住得很高,在最上面一层,要爬很多楼梯;2。我家是X 0 X;3.我家在X路X号;4.我家住在X X路X X弄X X号X X室。多数幼儿的回答是前3种,只有5个幼儿能准确地告诉我家庭地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知道自己住址的幼儿是政政、芊芊、若若等几个平时在班级中不声不响的幼儿。我不禁追问“谁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结果能报出自己家电话号码的依然是这些幼儿。

于是我增加了预设中没有的问题:“你们每天都回家,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如.果我们出去玩不小心走散了,你怎么告诉警察叔叔家在哪里呢? “打电话。”

“如果你没记住电话号码,还有什么好办法?”

“告诉叔叔爸爸妈妈的名字。”

“城市里的人好多,要找到他们的名字也不容易。”

“可以查电脑的。上网。”不知谁插了一句。 “这主意不错,可是如果你们都

走散了,一定是政政、芊芊他们先回家,知道为什么吗?” “他们知道自己家的路名和门牌号码。”

“对,今天我们回家再去问问爸爸妈妈自己的家到底在哪里好吗?”

小班美工教案范文第4篇

2.彩色折纸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小朋友们欢迎一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律动。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小朋友们看一下画上都有什么?美丽的草3.油画棒

原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来折这只小狗?

2.折纸步骤

首先,请小朋友将这张纸对折成三角形。

其次,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向下折,小朋友们看像不像小狗的两只耳朵?现在我们就折成了小狗的两只耳朵。注意要折得大一点。

再把上面的角向后折,就折成了小狗的额头,要折平整。

再把下面的两个角找出来,一个角向上折,后面这一个角向后折,就变成了小狗的嘴巴。

3.实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折一只小狗,比一比谁折得好。 4.讲评

选一些折得好的小狗,贴到草地上,和这只小狗做朋友。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很多小朋友学会了折纸,以后老师还会教更多的造型。

5.歌表演

小班美工教案范文第5篇

2.彩色折纸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小朋友们欢迎一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律动。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小朋友们看一下画上都有什么?美丽的草3.油画棒

原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来折这只小狗?

2.折纸步骤

首先,请小朋友将这张纸对折成三角形。

其次,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向下折,小朋友们看像不像小狗的两只耳朵?现在我们就折成了小狗的两只耳朵。注意要折得大一点。

再把上面的角向后折,就折成了小狗的额头,要折平整。

再把下面的两个角找出来,一个角向上折,后面这一个角向后折,就变成了小狗的嘴巴。

3.实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折一只小狗,比一比谁折得好。 4.讲评

选一些折得好的小狗,贴到草地上,和这只小狗做朋友。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很多小朋友学会了折纸,以后老师还会教更多的造型。

5.歌表演

上一篇:亲子游戏教案下一篇:认识数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