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范文

2023-09-11

网络文化范文第1篇

随着上世纪末互联网在我国登陆,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体应运而生,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河北新闻网、长城在线、河北广播电视网等已初具规模。不仅满足了网民对地方新闻不同层次的需求,还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河北的窗口。但是,以网络文化作为开发对象和盈利点的河北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无论是河北新闻网,还是长城在线、河北广播电视网等省级新闻网站,在全球或全国网站中的排名都不理想,还没有在全国甚至在本省内产生应有的影响,更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并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省网络文化产业总体还处于起步状态,全省网络文化产品所占全国市场份额还明显偏低。

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位居世界第一。”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网络文化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网络文化产业拥有强大的发展动力与开阔的市场前景。从消费角度看,网络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本文在分析影响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适应河北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提出了河北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打造并完善多点支撑的网络文化产业立体产业链。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而高效的产业链。网络文化产业链是围绕网络文化内容生产、传播、销售等中心环节展开,利用网络、手机等不同类型媒体之间在传播内容方面的互补性,构建资本链、产品链、渠道链和品牌链等多个微产业链,使网络文化内容传播的范围、影响力不断延伸。阿络文化内容提供商就会占据网络文化产业链的上游。但Web2.0时代,并不是只有报业、电视、广播等传媒在做内容产业,通过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用户通过博客、播客及其他关联企业和机构完全有可能成为内容提供商。在网络文化产业链构建上,使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传播、沟通、反馈过程畅通无阻,打造并完善多点支撑的网络文化产业立体网络文化产业链,以构建多元盈利模式。

构建网络文化产品创新系统。地处中原的河北省民间传统工艺品很多,包括陶瓷工艺、剪纸工艺、易水砚工艺、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也是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河北网络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珍贵资源。要使河北的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原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网络上更好地传播和延展。必然要有经营创新、内容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等一整套制度创新。创意是网络文化产品的灵魂。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依据网络平台创造的新形式的文化内容。无论是网络平台的设计,还是文化内容的生产都需要创新力;河北省应积极引进外来的机构和人才,参与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建立以创意中心为主要形式的内容产品创新体系。

培育多样化网络文化市场主体,构建网络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网络文化产业,必须使网络文化市场主体能够强大起来。否则就没有这个产业的强大。如何才能使河北的网络文化市场主体逐渐强大起来呢?这要涉及很多方面,如产业政策、人才、资金、项目等。从目前来看,河北省需要继续加强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建设和扶持,打造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网络文化产业,如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继续寻找投资以及战略合作伙伴。另外一个方面需要扶持民营网络文化企业。河北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适合采用项目驱动模式,以优质的项目吸引投资。项目数量不断增长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助于产业规模扩大,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网络文化产业体系。

加强网络文化产品载体建设,优化网络文化资源配置。据CNNIC的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的网站数达到306万个,较2008年末增长6.4%,网络运营竞争日益激烈。笔者在2009年9月18日借助Alexa采集了千龙网、红网、河北新闻网等几家网站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介反向链接数量及在全球网站和中国网站综合排名中均不理想,尚未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从众多的网站中突围?对于河北省的网络文化载体而言,需要建立和推广自己的网络品牌,加强网络文化产品载体建设,优化网络文化资源配置,从而在本省乃至全国的网络媒体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开发以手机为终端的网络文化产品。3G技术的推广,使得手机作为网络终端使用更为便利。同时,网络接人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日新月异,也使得人们网络使用的门槛不断降低。随着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平台的便利,手机不仅是更便利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成为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的时尚色彩吸引年轻用户使用,从而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当前,整个互联网正从门户时代向服务时代过渡,从桌面互联网向掌上互联网转型。在移动互联网实现终端融合、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中,互联网产业必然重新洗牌,传统媒体将有新的作为。传统媒体应该努力适应形势,随时追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应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实现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型传播手段的有效结合。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产品、手机杂志、手机报纸、手机游戏等,抢占WAP市场。

培养和依托网络文化专门人才,开发优秀的网络文化产业项目。一方面,网络文化内容的选择、编辑、呈现方式等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与传统文化产业不同。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信息海量化、多媒体化、传播活动复杂化,为网络文化产业从业者进行信息的评价、选择、组织与内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产品中动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制作等,需要从业者掌握比传统文化产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河北省虽然拥有一大批IT应用型人才,但缺乏既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网络文化产业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网络文化产业继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应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只有培养和依托网络文化专门人才,壮大主导网络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开发优秀的文化产业项目。才能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打造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電子期刊)具有传统杂志的页面形式,又能融合广播、电视甚至电影的信息表达形态,而最终的阅读方式需要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最大的优势是“打包销售”:新闻、专栏作家^的作品、广告、网络购物、与受众互动等一并抛售。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因其新颖的形态逐渐成为当前互联网新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们所做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网上随机抽样的68个样本调查中,“如果发行一种以河北地方特色为主打的电子期刊”一题的调查显示,有52.94%的人表示有兴趣阅读。在电子杂志的信息呈现形式的调查中,显示人们最喜欢的信息呈现方式是视频信息,见图1。

在网上随机抽样调查“如果以河北地方特色为主打的电子杂志想来用您的博客文章或播客视频,您是否愿意提供有关河北的博客文章或播客视频”一题的调查显示,有85.29%的人表示愿意提供。电子杂志可以在每一期力争推一篇博客文章或一个播客视频,打造“草根”明星,刺激博客、播客的访问量,并在博客。播客网页附上电子杂志的链接,实现与博客、播客的双赢。

笔者认为,河北主流的网络媒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河北地方特色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建立并形成新的网络文化品牌,从而在本省乃至全国的网络文化产品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编校:郑艳

网络文化范文第2篇

伴随着网络的出现, 在文化建设方面“网络文化”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于网络文化, 中西方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中将网络文化理解为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 形成的一种具有网络化性质的文化性质、模式和观念等的集合。

二、网络文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 一) 网络思想形成的主体与载体具有多元性。人们借助于社会媒体, 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思想与状态, 以及对人、对事的理解与看法, 并且在网络上与人们信息共享。

( 二) 网络文化公信力受到网络商业利益的严重挑战。今天的社会, 对人们而言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 各种各样的信息围绕在我们身边, 但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却比较缺乏。这些信息更多的被赋予了商业利益, 也被称为一种眼球经济。

( 三) 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受到开放、无束缚的网络文化的严重挑战。开放自由是网络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承担后果。加之每个人存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不同, 致使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看法也会存在差异。

( 四) 网络文化具有“双刃剑”两面性特征。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上传知识供人们学习、宣传国家法律政策保障群众利益、传播各国各地区优秀文化等内容。另一方面则有可能会导致部分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利用网络匿名特征进行攻击他人或政府等弊端, 给社会、个人、国家造成问题。所以, 对网络文化要加强规范。

( 五) 网络文化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关系。伴随科技的发展进步, 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者并且呈现出了一种遥相呼应, 相互配合的关系, 共同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宣传与探究。

三、中西网络文化交锋的现状

网络拉近了中西方文化的距离, 但也同时导致了两种文化的交锋, 在交锋中, 两者文化既有碰撞差异也有相互吸收融合的地方。

( 一) 中西网络文化交锋之碰撞

笔者认为两者文化的碰撞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受众群体方面. 由于网络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 网络在西方国家的普及程度较高。所以, 不论在受众者的范围、数量还是心理上看, 中国网络普及程度仍处于发展阶段; 单从受众群体的范围来看, 西方国家网络已经普及了全民, 而我国仅在青年人群众; 二是网络用途方面。西方国家几乎将网络利用于商务方向, 西方国家人民普遍认为商务的价值是最大的; 而中国民众接受网络最初是以娱乐方式, 但随着网络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我国公民也在逐步将网络运用于商务方面, 如网络平台的增多; 三是网络文化制度,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为广大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将会或多说少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面对负面影响, 西方国家制定了较为全面化和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措施, 出台了网络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法律, 虽然有较为完备的法律做支撑, 但仍无法全面抵制负面影响; 中国网络文化制度起步较晚, 仍存在有许多制度方面的不完善。所以, 中国网络文化制度还需要借鉴西方网络文化制度的规制和管理, 不断加以完善。

( 二) 西网络文化交锋之融合

笔者认为两者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方面。西方国家巧妙地利用了网络文化作为媒介在对中国进行渗透西方的价值理念, 同时利用自身资源的丰富和具有科技的先进性对我国公民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应用发展方面。随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逐渐向商务领悟靠拢。另外, 西方国家的一些视频网站和我国的搜狐等视频网站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三是管理措施方面, 从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影响以来, 西方国家一直对网络进行管理, 一方面即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 也限制不良思想和极端思想在网络中的蔓延。西方国家为网络管理成立了专门的部门; 还有的西方国家对网络管理成立立法, 如德国等。而对于我国而言, 在网络管理方面还处于不断摸索中, 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可以吸取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并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 使得中西方网络安全管理走向结合。

四、中西网络文化交锋的对策思考

在网络文化不断渗透的今天, 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中具有积极影响的一面, 促进我国商务产业等方面快速发展; 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网络文化管理的先进措施, 在强化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 要认识到网络文化具有的双重特点和形成的双重影响, 面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要坚决抵制,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避免网络文化对人们形成的困扰和负面影响。

摘要:伴随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 网络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建立了紧密联系, 随之出现了网络文化。在国际大融合的背景下, 中西方网络文化形成了交锋, 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文化的概念, 其次谈了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再次分析了中西网络文化交锋的现状, 最后针对问题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差异,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猛建.建设主流网络文化势在必行[J].文化市场, 2010 (1) .

[2] 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1) .

网络文化范文第3篇

摘 要: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不仅以其全球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传播着各种信息,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 网络文化;吸引力;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不仅以其全球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传播着各种信息,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由此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更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了社会、企业,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交流空间,也在改变着青年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对青年的思想道德和整个社会文化都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为深入分析网络对油田青年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政治倾向、个性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本次调查从中原油田青工对网络的使用程度、对网络文化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对油田青年进行了广泛调研。此次调研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油田各单位青年员工,共发放调查问卷1578份,回收1438份,其中男性852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54%,女性586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46%。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100%的受访者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网络,甚至92%的青年已经把上网当成自己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油田青年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油田上网的人群中,年轻人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其中以26—30岁上网的人数最多。

(一)从年龄结构看,上网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通过调查显示,年龄21—25岁的为大多数,占29.77%;26—30岁者占31.48%;31—35岁者占18.17%;36—40岁者占13.67%;而年龄在40岁以上者仅为6.91%。

(二)从性别结构看,男青年明显多于女青年。通过调查显示,上网青年中,男性占74.68%,女性占25.32%。从使用网络时间来看,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者,男青年占到75.27%,女青年占24.73%。

(三)从婚姻状况看,未婚青年多于已婚青年。通过调查显示,未婚者占63.58%,已婚者占36.42%。

(四)从上网时间看,大多数超过2个小时。通过调查显示,上网时间5小时以上的占27.69%,2—5小时的占49.26%,2小时以下的占23.05%。

(五)从文化程度看,高中(中专)、本科学历是网民的主体。通过调查显示,大学本科学历占41.87%,大专学历占16.62%,高中(中专)学历占38.97%,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2.54%。

(六)从上网的性质来看,以娱乐休闲为主。通过调查显示,上网的青年中以打游戏、看电影、浏览信息等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占68.13%,以沟通交流为主要目的的占22.52%,以工作为主要目的的占5.21%,其他的占4.14%。

(七)从对网络的认可程度看,基本上认为利大于弊。通过调查显示,认为网络对生活、工作、学习有益的占79.37%,认为无所谓的占11.69%,认为有害的占8.94%。

(八)从对开展的工作角度看,基本上认为有利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调查显示,认为工作因网络效率更高的占92.36%,认为无所谓的占5.58%,认为网络会延误工作的仅占2.06%。

二、青年与网络现状探析

目前,网络文化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青年网民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占到了80%以上,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是未来网络文明的缔造者,更是国家未来的主宰者,处理好网络文化问题是利用互联网时代引领青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关注网络文化与青年发展问题,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

(一)互联网对青年有巨大的吸引力

青年为互联网最大的使用群体,之所以喜爱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一是网络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满足青年的需求。网络文化雅俗共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新知识、新技能多,信息更新快,速度快捷,能够极大地满足青年的求知欲望,满足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娱乐需求。可以说它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二是网络的广泛联络性和快速的通讯功能格外突出。网络突破了地域限制和资源限制,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成本较低、联系广泛的特点,成为了联系青年的基础性手段。比如,自组织在联络上主要就是靠网络。自组织是青年群体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的团队和组织。有一个统计,自组织在开展活动的联系方式上,91%的青年选择了BBS、QQ、MSN这样的网络工具,7%的青年选择电话、短信,2%的青年选择当面通知。另外,网络隐藏了成员的真实身份,成员间大都以网名相称,互不探究对方隐私,彼此间少了一丝谨慎,多了一份轻松,这也是网络成为青年首选联系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团委曾在油田广大青工中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大多数青年最喜欢上互动平台,比如论坛、贴吧等。因为当代青年大多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多交流,但现实利益的冲突使得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到虚拟环境中去寻求友谊。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的内驱力,在网上更容易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四是网络的娱乐性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可以在网上看电影或听音乐,抑或聊天、下棋、玩游戏,甚至可以和几千里、几万里以外的陌生人一起分享。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

各种文化与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改变了青少年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方式。由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得到它的帮助越来越多,使青少年坐在家里和在办公室的计算机前,通过上网,就可以浏览各种信息资料,如时事新闻、报纸杂志等。不仅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服务,发送电子信件、电子贺卡,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由于门槛低,是青年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容易改变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构成了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书刊造就了书刊人的思维模式,即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发达,而网络造就了多媒体人的思维模式,即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三是网络的垃圾信息对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点,阅读者只要找到网址,便可以阅读任何的信息。各种不良信息,都会对青年产生不良的影响,侵蚀他们的健康心理,抑制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四是对青年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环境,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

三、加强油田青年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网络对油田青年的影响应当成为目前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中一项新的内容,对开展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也给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打造集交流娱乐、求知探索、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团的组织建设与管理于一体的油田共青团网络平台,有效地占领网络阵地,团的工作和活动就能影响到油田更多青年。

(一)打造交流娱乐平台

交流娱乐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青少年思维活跃,愿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社交交友活动,互联网以其特有的无地域限制和匿名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网民进行网络社交。而影视、音乐、游戏室网上娱乐的重要方式,想吸引青年的注意力,必须开发或者连接青年喜欢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项目,比如同城交友、在线音乐、绿色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歌曲、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等。

(二)打造求知创新平台

青年人的求知欲望浓厚,而网络教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网络上的共同探讨也成为青年乐意参与的学习交流方式。团属网站应成为青年求知创新的平台。如果能够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就能做出一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好文章。重点开展先进青年典型网上评比活动,开发建立共青团网上信息数据库、各项评比活动成果库、先进青年典型荣誉库等,开展网上征文、网上主题讨论活动等,吸引青年的广泛参与,逐渐把共青团所特有的,为青年所喜欢的特色活动项目网络化,使青年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

(三)打造宣传教育平台

作为党的助手,教育引导青年是共青团肩负的重任,也是共青团面临的重大课题。网络为我们带来了重要契机。通过网络,以学习、交友、心理咨询等青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年服务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我们利用网络宣传教育和引导青年,宣传党和油田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主流舆论,开辟宣传教育的新阵地。重点以团干部、网络专家为主体,组建青年网络宣传队伍,开展网络贴文、网络评论等工作,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掌握网上引导服务青年的主动权。

(四)打造组织动员平台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覆盖面广、成本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为青年乐于接受的动员方式。通过网络组织动员已经在青年组织和社团中广泛应用。当我们的网络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时,我们通过网络进行动员号召和组织,将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大的理想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布通知、通过邮箱、QQ群、飞信群等现代化的方式实现动员组织的目的。重点以开展“中原油田十大IT青年新锐”评比活动为龙头,开展优秀青年网站编辑记者、青年版主、青年博客、青年网络评论员、青年网络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广泛团结凝聚一批优秀青年网络文化建设人才,形成青年网络建设的重要外围力量,发挥他们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形成团的网络工作骨干力量。

(五)打造团的组织建设与管理平台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领导机关与广大团员、青年之间的联接点,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创新团的组织管理局面的基本方向。依托网络进行组织建设和管理、实现对广大团员青年联系和覆盖是团组织建设的新形式,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团员青年流动快、组织无法覆盖的问题。同时,利用共青团网络体系建立网上团组织,提高团组织的覆盖率,使之成为创新团组织设置和团员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载体,为油田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全面的在线服务,形成一个团员广泛参与的网上组织活动阵地。

网络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 网络新闻 网络新词语 接受原则

网络语言文化是因为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通过网络词语的发展创新呈现出来的,它自然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可作为网络文化的代表。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关系密不可分。网络语言文化时刻影响着网络新闻,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反过来,网络新闻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可以规范和引导网络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文化影响网络新闻

语言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其词语需要不断的丰富,需要有来源,需要有创新。当今的网络语言创造了大量的新词语,这对丰富现代汉语语言词汇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正做着积极的贡献。网络语言拓宽了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的自由度,使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网络语言文化对网络新闻在思想上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由于新闻的特性就是求新,网络语言文化的创新特点自然能让网络新闻更容易接受,使其独具特色。

对网络新闻报道选题的影响。网络语言文化的创新推动了网络新闻报道观念的更新,引导新闻选题比传统媒体更前卫、更自由、更开放、更宽容。网络语言文化追求自由平等的特性,网络语言的任意性,促使中国传媒在对权力禁区的监督上向前迈出了突破性的步伐。现在许多传统媒体因为“规范”思想的制约害怕“犯规”,在社会监督方面仍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网络新闻则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先锋观念。如下面的新闻,在网上更容易发出或者只能在网上发出:

原瓮安县委书记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遭质疑

中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 震惊全国的“6·28”瓮安事件发生大半年后仍有余波,被撤销瓮安县的一切党政职务的原县委书记王勤悄悄地“复出”,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一职,这事被网民发现后网络论坛上一时议论纷纷。

对新闻标题的影响。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把网络新词语用到标题中,已经是网络新闻常见的现象。以下是一些网络新闻的标题:

阿雅与众美女明星PK 迅雷资讯

“悟空”改名“武昆”遭龙珠粉丝抗议 凤凰娱乐

最惊艳、最性感的刘备!美女团体COS三国各英雄 游久网

提前公映让团队抓狂 新浪娱乐

山寨也疯狂 《量子危机》终极收藏版上市圈钱 网易娱乐

这些新闻标题中画线的都是比较流行的网络新词。既然它们能被广泛地用到网络新闻中,说明它们不仅能被网民理解,而且很受网民欢迎。

对新闻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直接影响网络新闻的语言使用。为了让网民喜爱新闻,新闻作者很乐于引入网络新语,吸引、取悦网民。而网络新闻引用的网络语言,一般也是被广大网民认可的、喜爱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新潮的网络词语,也有前卫的语音语调等。

对新闻风格的影响。追求幽默、风趣、轻松自由的文风,是网络新闻受网络语言文化影响的又一方面。下面是网络贴吧发的一则新闻:

“天堂地府联合国居民身份证”现身网络

记者看到,帖子里的“天堂地府联合国居民身份证”,底纹和普通居民身份证几乎一模一样,上面印有“天堂地府”、“天地通用”、“天地户籍部”等字样。帖子一发,网友们纷纷跟帖,直言“太雷人、太封建”,也有网友表示很有创意。

下午,记者来到成都四圣祠北街和桂王桥南街的几家殡葬用品商铺,店铺里卖的都是些比较常见的纸钱、火烛。随后记者来到文殊坊附近的老街上,这里殡葬用品“超市”、“大全”有数十家,日常生活常用的“衣食住行”各种物品,在这里都能找到纸制版本。

这样的新闻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在网络中的点击率很高,也是网络上非常有特色的新闻。同样有趣的跟帖,让新闻主体更加增色,整个新闻则实现了很好的娱乐读者的效果。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新闻一直在提新闻的“三贴近”,即新闻应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口号,是因为传统的媒体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尤其党报党刊,受党政领导干部官僚思想的影响,给读者明显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网络新闻则不,它一出生就混迹于草根中间,有一种天生的民本思想。自然,网络语言的幽默、风趣特性就同化了网络新闻的文风。和传统媒体新闻的古板庄重相比,它在行文上往往喜欢活泼、清新。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原则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对网络新词语的接受上。它对网络新词语的采纳会有一个甄选、使用、规范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前卫和过于保守都是不适宜的。根据新闻及网络的特点,它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形式上一致的原则。汉语网络新闻上出现的网络语言,在形式上必须能够融入汉语体系,与其保持一致,原则上应采用汉字,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网络语言以迅猛之势发展,对传统汉语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是一种有力的冲击。汉语文化及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外来语需经历语言、语法的汉语化改造之后,还要在语义上接受汉文化的严格考验,才能被汉语接纳。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还包括数字、符号、拼音和英文字母等。有些词汇彻底抛弃了汉语的汉字基石,不顾汉字的表意功能,增加了汉语的阅读难度,也无形中对汉语的根基形成冲击,并造成一部分受众对电视、报刊上时不时冒出的外文字母不知所云。对于上面提到的非汉字网络语言,网络新闻报道采用时要慎之又慎。

约定俗成的原则。网络新闻是面向广大网络公众的,因此,新闻必须选用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在社会上较为通行的那些网络语言。要把符合词汇规范化和群众语言习惯的网络语言,跟由于临时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的随机词、随意拼凑而形成的网络语言区别开来。有些网络语言已经广泛普及,如“版主”、“黑客”、“博客”等,恐怕无人不晓。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会让大多数人不知所云。如“201314”(爱你一生一世)、“KMP”(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这种表述恐怕就只能限于特定网民之间的交流,但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所以不能轻易让它们登上网络媒体。青少年创造网络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差不多网上天天都有新词跳出来。有些词语显然走向了恶作剧的极端,如近来青少年网民中火爆传播的“火星文”,往常的一句简单的话语被无数的繁体字、符号、冷僻字和乱码取而代之。这样的网络语言,网络新闻更要敬而远之。

不可替代的原则。一个词语在词汇家族中有其存在的地位与使用的价值,是由于它的特定的含义或特有的色彩,没有另外一个词语能代替它。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对提高网络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丰富新闻的语言表达及扩大网络新闻的影响力都有一定益处。如网络新闻里频频引用的“驴友”、“粉丝”、“潜规则”、“山寨”、“人肉搜索”等词语,所含的词义都有不可替代性。这些词语活泼幽默、方便时尚,极大弘扬了人们都喜爱的网络语言文化,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换用传统词语表达,根本不能把背后的网络语言文化展示出来,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可能表达不出。

传统规范的原则。网络新闻作为汉语语言文字在网络上存在的重要平台,对规范使用汉语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要把粗话脏话等低俗化的网络语言拒之门外,同时还要考虑对传统语言的继承性。在一些小圈子中,网络流行语有滥用语言的现象,这是语言低俗化的一种表现。不作考证或者根本无从考证的事情,动不动冠以“史上最××”,动不动就云“都是××惹的祸”等,诸如此类的程式化语言,在网络新闻标题中有所露脸。并不是说这类语言不能使用,但用得过多过滥会让人觉得轻率、做作、哗众取宠、缺少个性,新闻传播效果和影响能力将会大大降低。至于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谩骂性的语言,更不能让其走进新闻的大门。

网络新闻可以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

语言只是交际工具,而新闻则肩负着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使命,所以新闻能吸收网络语言的新成果,而对其损害社会的部分有抵抗力。所以,另一方面,新闻能引导和规范已经创新的网络语言,并进一步统一和引导网络语言文化。

网络新闻能够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相对于网络语言交流而言,网络新闻是一支正规军。网络新闻的性质在于它先是新闻,而后才是网络的新闻。新闻是需要有规范的、有社会责任的,要面对各式各样的读者。而网络语言交流则有很强的随意性,又没有多大的影响面。这样,网络新闻就有了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的资本。

规范网络语言应按其接受原则结合语言的实际进行。没有必要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盛行于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网络语言毕竟有很强的随意性、流行性,所以它们中的大多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有的甚至一闪即逝,比如有的网民将“网络首页”(HomePage)称作“烘胚鸡”,没有赢得更广泛的响应,在网上仅仅闪现一下就消失了。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本身有很强的稳定性、规范性,使用语言的多数人会在自己使用的过程中,将好的或者是方便的网络语言留下来,其他的不能被大众认可的或者是不够“幸运”的就惨遭淘汰了。所以一段时间之后,比如十年八年,人们再来整理这些词汇,再收进官方的或者是比较有学术权威的辞典里,这些语言就会成为规范的现代汉语语言的一部分。现在,网络语言刚一出现,有些人就认为它扰乱了传统的语言,于是,要进一步立法进行规范,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设防或清理。有些人还居然把语言看做是民族文化的围墙。我们认为,用这样的心态保护语言是语言的悲哀。实际上,为此出台法规条例,规定某些词可以用,某些词不能用,在实践中是难以落实的,最后很可能是一纸空文。

网络语言需要规范,网络新闻也能规范网络语言,但是没有必要去规范所有的网络语言。网络新闻应按照其对网络语言的接受原则引用网络语言,然后对其不符合一般的现代汉语语言规律或者可能被人们诟病的地方进行调整、改进。这样就实现了网络语言的规范。当然,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还需要普通的新闻作者而不是语言学者、专家来做,这就需要网络新闻的作者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言的素养。如果网络上的新闻作者不具备这样的素养,那么他就可能没有规范网络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不了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一旦网络语言被合理地规范,会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容易被传播,同时也有助于网络新闻的传播。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有以下几种情形:首先,对不适合的网络语言拒绝使用就是一种规范方式;其次,应对网络词语本身进行规范;再次,应对语言使用的方法、环境进行规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导网络语言应以健康向上的文化观作指导。尽管文化观也需要发展变化,但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多数人会接受多元的、富有个性的文化观,并反对低俗、颓废的文化。如果网络新闻寻求迎合所有网民,则有可能滑向低俗的深渊,所以应该注意抵御低俗的语言。乐观向上的文化观永远应该是人类文化观的主流。网络新闻也和其他新闻一样,不会是纯客观的,所以就应该本着为社会负责的精神积极支持乐观向上的文化观。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文化观,比如颓废的、求奇的、扭曲的等都有可能出现,甚至会有一定市场。而网络新闻对那些东西只要有一个不支持的态度,它们就难以兴风作浪。实际上,从另一方面说,如果网络新闻不能远离那些非主流的文化观而支持乐观向上的文化观,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出现危机。

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总体上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的,二者的相互作用及效果需要未来广大网民的认可。用一句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

N

网络文化范文第5篇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12.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13.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14.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

15.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五、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16.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7.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六、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18.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

19.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20.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21、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22.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教育部统筹规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多途径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投入。

2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2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链接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日前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去年6月以来,教育部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有100余位专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与了文件研制或提出建议意见。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修改完善,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了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2006年,中央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具体部署。

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2004年,与中宣部联合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10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3年,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等。

此外,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目标;山东出台《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并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在全省中小学投入使用;江苏在全省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教育魅力。这些探索都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3.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文件起草的重点,也是难点。对此,起草小组系统梳理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避免复杂深奥的学理之争。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4.问: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的这一部分需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起草小组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更为强调指导性。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既要为各地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指导和遵循,还要为未来的课标修订、课程开发以及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留有一定空间。

5.问:教育系统在落实《指导纲要》方面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答:教育部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标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此外,还将在全国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将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相关专业校本特色教材。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推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完成“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动员组织传统文化名家、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以便更好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指导。

6.问:除教育系统外,社会其他领域还将有哪些举措?

上一篇:网络建设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