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

2023-05-28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和省、市一系列防治与控制艾滋病的规划、政策、措施及相关要求,结合我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动员我院职工,采取主动监测和有效预防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镇创造良好的防治环境,有效预防艾滋病在特殊人群和一般人群中的传播,降低艾滋病发病率,遏制艾滋病在我县的传播和流行。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制度和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管理、随访服务及关怀救助等相结合的工作网络,创造有利于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工作内容

(一)健全领导体制,建立有效机制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切实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我院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制订具体防治目标和行动计划。根据我院的职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对村卫生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

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常性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二是在公共场所(包括酒店、宾馆、娱乐场所等)设置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专栏,摆放宣传教育资料。三是在传统节日及疾病宣传日集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四是对有高危行为的人员(包括监管人员、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讲座。五是立足于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在主要街道、交通要道、车站、社区等主要地段户外树立宣传广告牌及宣传张贴画。

(三)强化防治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1、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母婴阻断随访管理工作,完成4000例怀孕6个月以下的孕产妇检测任务。

2、积极发展同伴教育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骨干,充分发挥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的作用,切实做好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娱乐场所干预活动覆盖率达100%,从业人员干预率达80%以上。

3、做好学校、农村和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充分认识遏制艾滋病蔓延和流行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共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认真落实宣传教育工程, 将防治艾滋病政策知识纳入各单位业务培训课程。培训率达98%,合格率达98%。二是开展大众宣传,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针对性。要做到定期有公益广告,村村有宣传挂

图和标语,户户有宣传材料,并覆盖辖区内所有村民小组和自然村。三是强化农民工宣传教育工作。各村要按照《***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在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开展农民工艾滋病知识宣传培训,并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艾滋病防治责任书”,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提高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增强自觉防治艾滋病意识,农民工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四是对干警及医务人员进行防治艾滋病和职业暴露防护等知识的培训,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100%。

(三)提高艾滋病监测检测工作质量。一是完善全镇艾滋病监测检测和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网络体系,完成监测任务,确保样本监测的代表性。要加强检测阳性者的告知、CD4细胞检测和随访工作,对感染者或病人签署相关信息告知书,明确其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对HIV阳性的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检测。加强初筛实验管理,重点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血样标本的保存、运输、管理等。二是做好婚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教育。三是全镇要完成4000例怀孕6个月以下的孕产妇检测任务,完成自愿咨询检测任务,根据CD4细胞检测结果选定对象开展治疗工作,开展人群行为监测和高危人群规模测算,为疫情分析、防治策略制定和防治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四)充分加强高危人群干预工作。一是扩大高危人群干

预工作队伍,提高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覆盖面和质量,确保干预活动每个月每个场所至少覆盖一次。2012年干预活动覆盖100%的娱乐场所,80%以上的从业人员。二是将艾滋病、性病、吸毒检查纳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项目。、理发、洗浴、茶室等娱乐场所服务人员每半年体检一次,实行持健康证上岗,以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播。三是落实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大力开展婚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HIV抗体免费检测。对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孕妇100%纳入艾滋病管理体系,并提供母婴阻断服务。努力提高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率,加强阻断后产妇和婴儿的随访和管理工作。四是加大安全套推广使用力度,进一步落实旅社业主负责制,要求免费提供安全套,安全套摆放率达100%。五是加强涉外婚姻、非法婚姻及跨国务工人员的HIV抗体检测及管理工作。

(五)规范临床治疗工作。要加大感染者的CD4检测力度,同时要在HlV感染中开展肺结核的筛查工作,为每一名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的病人提供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努力降低脱失率。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心理治疗工作,减少其孤独感和对HIV的恐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六)加强关怀救助工作。一是做好对艾滋病患者、家庭及遗孤、遗老的关怀救助工作,确保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家庭及遗孤、遗老得到长期生产生活救助。二是对已确定的因

艾滋病致孤儿童,长期、持续实行“两免一补”,确保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做好遗孤、遗老亲属收养或寄养工作,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开展帮扶活动。三是要按照省指定的关怀救助方案,在保密和自愿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感染者、病人、遗孤、遗老和困难家庭实施生活救助,按标准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努力扩大关怀救助范围,提高关怀救助标准。

(七)加强血液安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杜绝医源性传播。加强医疗行业监管、规范医疗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杜绝医源性传播。对所有临床用血均进行HIV抗体及相关项目检测,保证血液安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组织动员机关干部、单位职工和农村居民积极献血,提高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自愿无偿献血率达95%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卫生院、社区医疗点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艾滋病防治基本策略,做到优先安排,优先部署,优先检查,优先督促,优先落实。

(二)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卫生院要建立保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必要的物资和经费,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总体目标及组织领导 (一)总体目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利用综治维稳宣传月、6·2610·

26、12·

1、12·4等各种法制宣传日,全面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狠抓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行政绩效,努力控制艾滋病在我区的流行与蔓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组织领导。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我局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局法宣股具体负责全局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日常事务。各基层司法所,各科、室、处、所、中心配合宣传科切实做好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全县全民普法教育工作中,广泛宣传,普及防治知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把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普法计划,在全民普法中进行全面宣传,不断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力度,利用领导干部集中学法、综治维稳宣传月、6·2610·

26、12·

1、12·4等各种专题学习日、法制宣传日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和各类人群的防艾知识和政策宣传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二﹚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加大中小学防治艾滋病宣传力度。在对全区中小学中进行法制讲座中,穿插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集中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着重宣传普及国家、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力争学校对教师、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达到百分之百,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教师学生达百分之百。 ﹙三﹚各基层司法所必须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普法宣传教育及依法治理职能。配合搞好辖区社保、计生及相关部门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开展《艾滋病条例》的普及和宣传教育的学习。流动人口﹙农民工﹚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四﹚认真开展对本局干部职工和家属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利用局机关集中学习时间,加强对全局干警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学习,在适当时间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局干警及家属进行防治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和自我防护培训工作。 (五)配合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有关法规的宣传计划,承担有关法规的宣传普及任务。根据《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区工作计划》相关禁毒、防艾法制宣传教育任务,切实做好禁毒、防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扩大宣传面和宣传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公务员、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的禁毒、防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六)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做好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周(日)月活动。积极利用法律六进、6·

26、10·26 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大型宣传活动,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全民对防治和增强艾滋病工作的知晓率和防治知识。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落实我镇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的各项措施,提高防艾工作的质量,根据自治区的有关艾滋病防治考核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对象 卫生院艾防组。

二、考核内容 (一)疫情管理:建立疫情上墙制度,核查患者现住址,负责当地发现并经过确认的艾滋病病例的上报工作。 (二)宣传教育:负责在本单位醒目地方张贴艾滋病宣传画,卫生院有5条防艾标语,每半年出版1期艾滋病宣传栏。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艾滋病专项活动至少2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高危人群摸底调查,深入场所开展宣传教育、采血工作。 (三)随访管理:负责市疾控中心安排的病例随访任务。 (四) 指导监督村医开展防艾工作。

三、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及格”、“不及格”三个档次。优秀为95分以上,及格为75分,不及格为59分以下。

四、考核方法

考核工作由卫生院领导班子及各科组组长组成考核小组,参照考核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考核。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

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认识到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成立了由院领导担任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

(二)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一是健全社区婚前教育、计划生育宣传,有针对性地对已婚育龄居民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印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小册子,发放社区、进家庭,使居民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二是6月15日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全社区中心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三是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悬挂布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组织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预防毒品知识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3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1000多份,悬挂宣传布标3条,接受群众咨询160人次,受教育群众达170多人次。

(三)优化服务环境,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了对服务网络建设的力度,改善服务环境,全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一是积极开展育龄妇女定期组织生殖健康检查,为所有已婚育龄妇女建立生殖保健档案,定期组织人员下社区义诊,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询和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服务,确保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二是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作为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做好常规性的调查、预查、筛查和干预工作。三是结合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宣传安全套避孕和预防艾滋病的双重作用,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群众防治艾滋病意识淡薄,总认为这件事情是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知识不强。缺乏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的专职人员,工作繁重,多数人缺乏专业的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影响基层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服务的质量。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

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有关部门的联动与协作,动员全社区居民,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共同健全和完善管理、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控机制。

(二)发挥社区居委会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明确宣传教育的重点,对社区居民主要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对各单位和全社会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利用宣传教育贴近社区居民的有效宣传形式深入社区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

(三)继续加强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

上一篇:家长会工作计划下一篇:幼儿园托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