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信息化范文

2023-09-15

服装企业信息化范文第1篇

3月26日,第三次化工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研讨会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闭幕。会议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协作组共同主办,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上,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朱永涛就信息化建设向参会企业提出了期望,希望企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快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迅速开展信息化的相关工作,以高水平的企业管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协作组理事长蔡建新指出,希望更多的化工企业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活动中来,共同研究探讨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对策和趋势,推进化工企业信息化进程。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我国《化学工业“十五”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我国化工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的支柱性行业,信息化起步早,但实际发展和应用状况不容乐观。宏观来看,全国化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仍处于基础和起步阶段。微观来看,行业中企业信息化的部门和领域主要集中在财务、人力资源、工业自动化控制(DS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而且企业各自开发自己的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整体上与真正的信息化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为推动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管理协会等行业组织近几年来与国内知名的化工行业ERP软件开发商——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合作,先后在河北沧州和广东珠海举办过两次化工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研讨会,旨在通过ERP项目实施成功企业的现身说法,普及信息化的基础知识、消除化工企业对ERP项目失败的恐惧心理,增强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推进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此次会议期间,天津大学博士、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管理咨询专家郑跃斌向与会的化工企业界代表作了题为“ERP对化工企业管理变革的推动作用”的演讲。演讲从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谈到当前化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化工行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他指出,企业信息化当前正处于从单独的应用向大规模企业级应用过渡的转型期,对ERP的需求在今后几年正是广泛进入企业的时期。对于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及ERPII等下一代信息化产品,郑跃斌认为在电子货币、电子合同、信息安全及电子交易这四大基础尚不完备的条件下,企业投资这些项目还为时过早。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技术型企业家、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琼女士以一个企业管理者、变革者的身份向与会的企业代表介绍了实力克公司的管理特点、ERP选型的过程和对ERP实施效果的评价。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蒋琼对实力克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深刻和客观的认识,她谈到在实力克进行ERP调研之前,一直以为企业的管理还不错,但实际上管理水平是非常低下的,种种原因使企业回避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管理越来越成为瓶颈,制品规模大、库存高、信息不透明等等问题困扰着企业。直到ERP项目实施成功后,企业才深刻感受到管理变革的艰巨性,同时也深刻感受到选择优秀ERP软件提供商的重要性。蒋琼以切身体会详细介绍了实力克公司与华夏新达公司合作的前前后后,对华夏新达公司产品的实施及服务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国内ERP软件提供商才是国内企业的最优选择。

在随后的会议上,与会代表与承办单位之间就ERP及信息化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据了解,会议承办单位之一的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液晶材料生产商,也是世界五大液晶材料供应商之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位居世界第二名。北京华夏新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国内著名的专注于化工行业ERP研发、实施和服务的软件提供商,该公司的“新世纪/ERP”软件被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推荐为“化工行业首选ERP软件”,在国内拥有数十家ERP成功客户,是国内技术实力雄厚、服务体系完善的专业ERP厂商之一。

服装企业信息化范文第2篇

一、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明显受到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以后, 我国尤其注重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但是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一些自主产权、甚至软件、立法等方面都落后于国际水平,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 整体上同国际社会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及同国际上的竞争。在国际信息技术产业链条中, 中国的企业更多充当的是提供熟练技术工的角色, 在利润剪刀差下, 劳动付出与利润收益不成正比。同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就信息化产业而言, 中部、西部、以及城乡之间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距, 东部沿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要更高一筹, 且从信息化中收益的比例也更高。

良禽择木而栖, 同理, 人也往往更容易选择短期对自己有利的选项。尽管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 但是跟信息技术发展相匹配的一些配套设备以及法律法规的匹配都没有完全跟上, 这就导致企业搭乘信息化的快车时, 往往容易打擦边球, 出现一些问题, 如侵犯他人甚至是国外公司的知识产权、对于在信息化管理中的网络安全缺乏监管、企业内部网络漏洞较多, 易受到攻击等等。

二、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当下我国一些传统企业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地位, 认识还是非常不到位, 甚至有一些传统企业认为引入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盲目攀比, 忽视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领导人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所致。同时企业的员工由于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仅仅把信息化建设当成一个时髦词, 甚至有员工认为信息化建设, 可能会侵犯自己的利益, 因此对于信息化建设, 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进而拒绝学习。

还有部分企业, 尽管已经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但是仅仅把信息化建设当成样样板工程, 是用来对外展示, 而没有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管理模式, 管理方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简而言之, 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对传统起到改造的作用。又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但没有能够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反而阻碍了企业发展。

三、资金和人才的短缺也是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企业信息化成本确实很高, 但是从长远来看, 这一笔支出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就存在资金不足、舍不得资金或者说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最根本的因素。笔者发现, 在中国传统的铁饭碗思维的影响之下, 企业很难留住真正的骨干型信息技术人才, 而企业在留人的过程中, 往往采用的方法是用通过感情通过事业或者通过道德绑架留人的情况, 这就与国外的某些企业用巨额收入或者收益来吸引人才产生巨大的反差。

鉴于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很有必要讨论具体的、具有实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四、尽快为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笔者认为,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人才, 因此企业一定得想尽办法来培养和招揽信息化人才。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笔者认为, 谈钱并不伤感情, 企业对于人才的招揽, 一定要舍得花钱,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尽可能地解决人才留不住进不来的问题。

五、要转变企业员工以及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企业信息化建设, 并非一朝一夕, 便能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一定时段的落实, 这就要求企业员工以及企业管理者, 一定要将该问题重视起来, 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发自内心的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

六、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资金, 一切都是空谈。因此企业一定要做好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除了以上措施以外, 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优化外部环境等, 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关键社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目前依然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阶段,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 都将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重要印记, 指引我们继续向前。

摘要:企业信息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借助信息化的力量, 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与其他企业协作的能力, 最终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从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 并提出了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 温池洪.信息化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机理与信息化战略选择[D].长春:吉林大学, 2010.

[2] 沈春雷.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 2007.

[3] 朱海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服装企业信息化范文第3篇

一、服装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之下, 服装教学质量不佳, 服装人才素质难以契合社会发展需要。服装教学信息化能够突破传统服装教学的弊端, 对于提高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的素质意义巨大。服装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可以从三点论述:第一, 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速度;第二, 有益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教育实效;第三, 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 有益于学生理解接受新的知识点。正因上述三点, 服装教学信息化重要且必要。

二、服装教学信息化的策略

面对信息化大数据的科学潮流, 传统教学的手口传授的课堂直观性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了, 高校服装教学信息化需要建立起不断完善的管理流程系统, 然而, 这是一项复杂的巨大工程, 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需要一定的信息化策略。服装教学信息化要能够突破传统服装教学弊病, 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在具体落实时, 可以从如下几点出发:

1、善用传感技术提高服装信息化教学质量

服装教学有着极强的实践性, 在落实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需要向学生传授服装工艺技能。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学生会拥挤在讲台周围, 但即便如此, 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教育者的操作过程。为了保证教育质量, 教育者往往需要对同一过程进行反复性操作, 不仅费时、费力且教学效果很难获得让人满意的结果。服装教学信息化可以在服装教学过程中引入传感技术, 教育者利用摄像技术、信息传递技术等将实践操作内容记录下来, 利用网络媒介将之传递给学生。学生利用电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手法, 且观看可以无限次循环往复, 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教师操作的细节问题, 对于提高教育实效亦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在高校服装教学中引进传感技术, 能够解决教师在公共授课的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2、打造优质的信息化教师团队

教学过程是一个交与收的双向过程, 教育者与学生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但教育者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执行人,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落实质量。服装院校应有意识的提高教师素质, 打造优质的信息化教师团队。要积极构建服装领域骨干教育者的交流平台, 为教育者沟通、交流教育心得提供条件。众所周知, 老年教育者有着丰富的服装教学经验, 但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年轻教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其信息化操作水平也相对较高, 但往往缺乏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利用交流平台, 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可以相互交流,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 课堂教育更灵活, 教育质量也更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 服装教学所面对的学生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学生, 还可能是服装公司员工, 甚至是非服装行业领域的人员。服装教育学校还应有意识地扩展教师交流平台, 总结教师交流心得, 并将之制作成为相关课件, 上传于学校的网络资源库。如此一来, 优秀的教育文化能够更为广阔的传播, 对于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3、引进专业的服装信息化人员

在落实服装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专业的服装教学信息化辅助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受制于我国客观条件, 很多服装类院校并不重视信息化辅助人员的引入与培养。很多学校管理服装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均为学校聘请的非专业的临时员工。这些辅助员工不具备服装教学信息化相关知识, 在遭遇相关问题时根本无法及时采取措施成功解决问题。基于以上, 服装院校应不断加大信息化辅助人员引入的力度, 在人才引入方面增加资金投入, 构建优渥的福利待遇, 吸引优质的信息化辅助人员, 以保证信息化辅助人员能够在服装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 为服装教学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4、加大与相关方的交流力度

想要保证服装教学信息化顺利开展, 服装院校方面首先需要构建良好的服装教学管理制度。因为服装教学具备极强的实践性, 也因此信息化教学的重点应立足于实践教学方面。服装院校应积极构建服装信息化教育的实训基地, 在具体落实时需要重点考虑如下几点:第一, 加大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引入力度, 确保设备在信息化服装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第二, 积极开展实训设备检查、整合工作, 及时淘汰老化的旧设备, 补充新设备。第三, 基于市场调研引入新型的设备, 要保证所引入的设备能够培养学生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相关能力。第四, 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 让企业为服装教学提供可实践的平台, 在提高服装教育者教学经验的同时提高服装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五, 加大与相关方的合作力度, 努力构建校外实习基地, 打破闭门造车的传统教育局限,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三、结束语

服装教学信息化发展是服装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要求, 服装专业教学必须积极地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将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引进高校服装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为服装专业教学服务, 强化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面对信息化大数据敢于创新、大胆创新, 使信息化技术管理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服装专业教师应对服装教学信息化进行深入研究, 服装类院校应积极完善服装教学信息化的管理流程, 还应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 不断的改进、完善服装教学信息化, 提高服装教学信息化的质量, 进而为培养优质的服装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信息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信息技术的不断渗入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服装教学也因此获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服装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势在必行。服装教学信息化是服装教学改革中的重点, 如何落实服装教学信息化值得所有人深思。本文围绕“服装教学的信息化思考”展开讨论, 分析了服装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提出了服装教学信息化的策略,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服装教学,信息化,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劲;徐保祥;段雯;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1, 04.

[2] 张晓丹.关于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 2016, 06.

服装企业信息化范文第4篇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它包含三个层次: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步入21世纪,信息化成为普遍趋势,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也要实施信息化战略,信息化对企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影响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组织文化,这个组织有自己的标志、口号、信念、价值观、为人处事方式以及职工精神文化等。企业文化包括经营理念如企业制定的战略决策;价值观念,这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标准;企业外在表现出来的精神、道德以及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形象等等。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成立之时就有的,而是在不断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些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宗旨是全体员工一致认同并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不容易轻易摧毁或者改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不会发生变化和调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企业文文化的层次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无非有三个: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就是通常说的物质文化,对企业来说,就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产品和器具设备,器物文化是企业其它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制度文化就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用人制度、企业组织机构等。观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企业的理念、精神、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外在形象。

二、信息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激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它使员工对企业形成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仅仅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进退。当然,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体现自我价值,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企业文化最大的激烈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尤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速度加快,谁掌握了最新的信息知识和技术,谁就占领了制高点,对企业而言,只有采取信息化战略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著的,因而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反过来,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也有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在经营理念、价值观上面能够为企业运用信息科技提供一个方向指导,同时增强企业的核心实力和竞争力。因此,信息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三、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电子设备、新的通讯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走出狭小的空间,开始广泛的交流与接触,跨文化、跨地域频繁发生着,在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下,人们既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着别的文化。近几年,信息技术逐渐地运用于企业营销、企业决策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资源,企业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人的智慧。市场风云变幻,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需要适应外在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自我调整,当然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信息化的运用对企业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企业需要重塑企业文化,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无论是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观念文化,信息化发展对其产生影响。

1.信息化促使企业观念文化的创新。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下,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以创新的理念和思想,更新企业目标,不断与时俱进,在新的条件下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变革的心态迎接挑战,不能一味保守不前。在信息化冲击下,员工的观念也要紧紧跟随企业的发展步伐,信息化可能造成一些员公关系的疏散,还可能使员工一时不能接受企业转变理念后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依靠自身智慧化解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地培训员工,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创新的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知识,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只有不断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以“不变”应“万变”。

2.信息化促使企业制度文化的提升。企业传统管理模式比较层级化,信息的传达速度较慢,要经过太多的层级。而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产品的全球化扩散速度加快,信息时代经济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否则便无法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快速传递信息,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能够快速发现和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要求员工能对公司的任务指令有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对外部环境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利用现有条件或自主创造条件,独立处理工作职责范围以内的问题。因此,信息化促使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和用人制度的透明化。企业领导转变观念,适当下方权力,给基层人员更大的施展能力的空间。

3.信息化促使企业器物文化的改善。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企业工作的效率,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员工通过计算机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方便、快捷、安全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互联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员工随时可以和公司取得联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企业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资源的分配,搞清市场需求,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企业通过研发信息化产品,如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拓宽产品渠道,增加经济收益。总之,信息化发展,使企业在器物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中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熊强.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05(04):77-78.

[2]孙孝科.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4(06):53-56.

[3]杨祖怀.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对策[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20.

[4]徐伟.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中国科技产业,2008(01):78-79.

服装企业信息化范文第5篇

本文结合案例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架构进行了集中分析,并讨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流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是常见的方法之一。企业建设有效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尝试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进行建构,建立完善并践行标准化运作流程,依照标准化管控机制和指标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确保信息化承载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发挥助推提升经营管理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案例分析

某市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16年参照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结构,结合自身情況建立了三层塔式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并且策划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文件,在文件中将公司信息化建设手册作为基础,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文件列为常规化管理文件。并且,企业结合建设工业的特征,制定了36个程序文件。1)4.0信息化管理体系,分别为文件控制程序和信息化管理记录控制程序,运行基础管理元素,约束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文件管理机制。2)5.0管理职责,将员工培训单元、信息化管理评审控制单元、信息化目标管理程序单元、信息化管理责任制内部沟通单元以及信息文化建设单元列为重点,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文化”展开管理职责的约束。3)6.0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库资源、代码资源、信息处理程序资源等都是资源管理结构中的必要因素,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借助沟通和交流落实资源管理流程。4)7.0信息系统,针对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开展规范化控制,分别为信息化规划控制程序、信息化系统功能需求程序、可行性研究、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维护管理、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外包控制、信息系统应用设计、项目计划编制和管理等。5)8.0测量和改进系统,将信息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以及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基础单元,运行数据分析程度的同时,确保纠偏改进程序有效开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概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内涵。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就是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运行有效且规范的信息化控制和信息化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完整且有效的诊断机制,并且利用可操作性的实现机制有效规范并指导企业开展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实施成功率的统筹化升级,结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确保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整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常规化管理机制和信息化要求的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理念和管控要求作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基础,企业要对信息化投资比重予以重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诉求以及发展进程,积极落实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庞杂,且实际工作难度较大,就会造成信息化建设总体控制方面的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要积极践行信息化实施策略,结合企业自身的信息特征落实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对信息化建设机制和运行结构展开分析的同时,也要对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有更加明确的认知,采取多样化的系统管理手段,保证实施力度以及应用程度符合实际需求。成功地落实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就能在提高信息化技术以及设备先进性的基础上,优化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将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结合在一起,按照规范性管理要求落实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正是由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较多,要想从根本上落实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管理,就要编制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管理需求的全面化控制,通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为企业管理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特征。企业运行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具体的运作信息,不仅仅涉及组织结构、人员活动、职责制度、过程要求以及资源文件等,将不同因素结合后形成具有互动价值的管理体系,并且从整体践行指导性、规范性以及控制结构较为完整的运作程序,确保操作流程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保证工作结构以及运行效果的最优化。在运作程序建立的同时,要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作为辅助性管理机制。正是基于此,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特征和发展要求十分突出,也需要受到广泛关注。

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丰富性特征,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不仅仅涵盖信息化规划体系,也包括一系列实施环节,要按照规划系统化的开展实施工作,促进持续性改进,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对于基础管理内容的要求也较多,涉及组织结构的建立过程、制度的完善过程以及考核审查过程,并且要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中对资源、信息以及程序要素等予以全面分析和核查,确保项目管理工作和软件工程学科思想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工作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保障,实现资源信息以及程序控制的统筹化进步。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种较为标准的管理模型,需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标准化特征能得以落实,且体系文件和标准管理模型之间建立有效的控制结构,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践行全面化管理机制,才能促进资源管理和活动控制的协调性发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是过程化管理,能将资源和活动结合在一起,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PDCA的循环模式,为项目的持续改进提供便利,实现管理机制和管控效果的全面升级。

第四,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模式,借助标准化体系的动态性发展以及改动,实现持续性管理,确保理论和实践控制的有序化发展,也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融入体系后建立健全稳定且完整的管理框架,并且为企业信息化体系和管理工作的后续完善提供保障。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基础要素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构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分析并且保证构成结构符合实际需求,才能促进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发展。

第一类基础性工作要素,主要是员工的认知、组织机构、管理基础、IT网络化规划、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路径、企业信息化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基础设施涉及数据库、内部网、安全维护等工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借助规划中的效益预测对企业资源进行信息的集成,严格按照企业信息化规章制度落实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知识,促进企业和谐化发展。

第二类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要素,主要是资金分布、信息化投资效益以及信息化整体占比等,要涉及软件、硬件、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化服务项目等。

第三类企业全过程信息化处理机制,标准和信息编码体系、产品管理体系、数据库应用体系、产品设计信息化体系、生产过程信息化体系等,主要是一些基础类的信息系统,PDM系统、DB系统、CAD系统、CAT系统以及CAPP系统等,借助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设计系统等实现产品信息化处理和完善。

第四类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信息化系统,主要涉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客户管理系统等,对电子商务平台和辅助决策系统也有所涉及,能为企业决策信息收集、决策方案制定以及决策优化提供支持,促进商业化智能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化架构

企业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基本的信息化管理要求,按照标准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措施开展相应的工作,从而提升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程度,确保研究和应用效果符合实际需求,有效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运行进程。

建立标准化、通用化管理体系,落实具体的标准内容和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也为全面践行统筹化控制机制提供保障。在标准化管理结构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建构系统化运行策略,在标准指导下按照PDCA循环机制和管理方法,积极建构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项目整合措施。只有运行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各项工作能有效地得到指导和开展,从根本上满足规范有序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要落实精细化管理标准,切实维护管控机制和管理措施的稳定性,并且要保证管理策略和管理落实程度的细节化,全面考量不同的项目因素,实现管理控制结构和运行体系的完整性,满足管理效率和管理整合效果的发展目标。在实际标准建立过程中,通用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也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以某市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例,对各个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不仅要对体系的适用范围和制定标准文件进行管理,也要着重整合具体流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行范围,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区分和标定,确保管理效果和管理范围的契合度;标准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过程中的引用文件,要结合地方政府以及市场需求对国家制定并要求的文件进行规范化执行;术语和定义,对具体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并且按照其管理需求进行统筹管控,确保信息化应用体系和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信息化管理体系,在管控措施建立的过程中,要将总体要求和文件要求结合在一起,确保管控措施的完整性以及实效性,也能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标准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不仅要制定管理承诺,也要对员工培训过程、建设策划过程以及职权沟通过程等予以全面分析,保证管理评审项目符合实际需求;标准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软件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等予以全面认知,保证管理体系和管控效果之间的平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后,要对信息化规则、项目管理方法、项目计划流程、项目需求分析、测试装备以及系统转换推出流程等予以全面分析,确保系统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全面开展,只有从根本上维护业务流程诊断的有效性,才能为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可持续进步提供保障;测量和改进模块,要结合监控要求和实际内容对具体工作进行约束和综合性管理,不仅能对应急工作进行反应和准备,也能对数据分析效果予以全面监督和改善。也就是说,在对信息化无形效益进行评价和量化的过程中,也能为其持续改进提供动力。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常见问题和对策

在企业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研究会遭遇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具体问题践行系统化管理措施和控制策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权责管理不严格,存在权限不明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企业要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流程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规定和整合,并且保证信息主管以及部门权责得以全面落实,建构更加完整的内部沟通路径,促进企业标准的全面发布和管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规范性,才能促进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综合性进步。

第二,企业管理和决策存在随意性,整体管理工作较为盲目,加之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到位,就使得整体管理工作受到限制,甚至会出现信息孤岛以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基于此,企业相关部门要参照标准化信息化实施方案,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建构系统化的管理策略和项目运行机制,制定并持续改进发展方案,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方针和目标,促进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协同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在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后,要采用系统化的信息规划体系对信息标准化项目予以重视,满足信息管理标准化流程的具体需求。

第三,一部分企业存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就使得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成功率偏低,最终导致半途而废。针对上述问题,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要分析并且集中量化企业信息化的绩效水平,结合显性成分以及隐性成分对其开展系统化研究,强化项目管理力度,对IT管控工作予以全方位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化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标准化进程,真正实现组织变革和发展目标。

总而言之,企业构建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趋势,健全运行框架的同时,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确保管理工作能按照流程有序开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神华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榆林车辆维修分公司)

上一篇:信息时代下一篇:小学数学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