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

2023-06-16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专业:临床医学一系xx班学号:139800xx

在中国近代史的吴炜老师推荐下,我拜读了由张鸣前辈写的书《重说中国近代史》,该书语言诙谐,让本来稍带点枯燥无味的历史带上了趣味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响起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那一段历史,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但是反观当代,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这一段深沉的历史,不管是真的没有涉及,或者不感兴趣,抑或了解这段史料但无法正面面对这段惨痛的历史,这些都是危险的,其中我们难道没有觉察到这个危险的信号吗?难道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习惯逃避,习惯抵触,习惯无视,习惯抛弃吗?如果不想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认真把这段历史当为警钟,时刻警醒我们要自强不息,时刻记住曾经民族的伤痛吧。而这也是研究历史想带来的效果;正如张鸣前辈在文中所说:冷静的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一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当然惨痛的历史亦然!

回首一段史实,首先要摆正态度,如果带着扭曲的心态去看历史,很多人最后会陷入过度的意淫世界中,这样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毫无疑问会危害这个人,最后会沉迷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走火入魔状态中,这与历史是促人进步已经是背道而驰,问题固然不是很大;但是倘若整个民族使然都带有这样的心态,灭族的命运会逃脱不掉吧。不过当代的国人对待这段历史没有上述的心态,但是却有着三种较为奇异的心态,作者也有趣地把这三种心态分别比喻为‘怨妇’、‘泼妇’、‘情妇’心态,前两种心态明显带有着偏激的态度,要不就是怨恨世界列强欺负我们弱小,要不就是一直不服世界列强的欺凌,认为历史上我们一直都在反抗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抱有第一种心态的人,你们怎么能带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呢?‘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似乎一直都存在吧,所以弱小的自己怎么可以怨恨对方欺凌自己,你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不逐渐强大起来,能够和它们分庭抗礼;要不就静静等待灭亡的命运。抱有第二种心态的人似乎不太正确认识到当时中国和外界的差距性以及中国根深蒂固的落后和封闭理念,过于冲动的看待历史也算是有些接近意淫状态,所以也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近代史。第三种‘情妇’心态够为折中,能够冷静的审视历史,也能理智的分析过去,从而通过总体的分析得出总结:殖民史也是一段好历史!其实作者把其称为‘情妇’心态也是有原因,现在的人都知道‘情妇’是一个贬义词,所以显然这样的心态在作者认为也是错误的,事实上确实有够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你要感谢别人帮助你锻炼脸部肌肉吗?所以带有‘情妇’心态的国人其实也只考是虑殖民者鞭策着我们要强大起来,却忽视了这群殖民者阴暗的一面:掠夺和奴役!因而面对着这段历史,我觉得应该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并且对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也要应该联系国外的环境多方面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上面三种心态似乎都是带着一种不变的心态看待这段相对较为漫长的历史,实际一段历经110年的近代史中,我们国家和外界势力以及其和我们的关系有着很多的

变动,所以其好或其坏能比喻为一个振动函数吧,即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到底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和涉及的外来者和我们国家的表现?这样看待近代史难道不更合理吗?我觉得看待近代史的心态中只要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事件,然后把其放大再毫无根据的把它代表为近代史,是现在我们国人看待近代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抛弃这种局限思维才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近代史的进程。

而恰好《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按照中国近代史各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挖掘各个历史事件的外在联系性和内在因果性,且外对于每个大型的事件,也努力的在细致上丰富还原当时的事实,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执政情况和外面列强的真实想法,因而有助于我们以更正确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把作者提供的一些细致的历史事件和作者较为缜密的分析摘抄下来,以下内容便是对书中提及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致内容以及作者所持有的观点的分析:

(一)、在两个世界的碰撞中,当分析为什么在军备等级相差不多的前提,但一个途径漫长路途的疲劳之师最后居然以较少的数量练克一个大国的数支大军的时候,作者其中便有从一个国家的统治的力度的细致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统治机器在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由‘有规则’到‘潜规则’,最后到‘无规则’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这个已经有了200多年寿命的清皇朝根据历史的一般规律性也确实应该踏上了‘无规则’这样一个混乱状态,所以这样的军队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从其中,便可以看出,作者在分析近代史的过程中没有抛弃清皇朝的本质,它不过依然属于封建体制的产物,所以它的命运和之前中国古代其他封建国家的命运不会有太多差异,从而类比得出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官员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无规则’充斥着,从而也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一支伏笔。

(二)、在帝国古老命题新解中,鉴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太平天国在接近胜利后的瞬间消逝,作者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几个失败起义进行比较,认为农民其实不是没有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需要整合,倘若没有人整合,即使再大的力量也成不了一件事,并且得出整合农民的力量需要士大夫的参与,但太平天国的早期起义中没有注意到其对士大夫一直信仰的孔子的不敬,所以太平天国后期发现士大夫基本不参与洪秀全的起义运动,因而最后太平天国运动也因为缺失了统一的理念,在历史长河中远去。

(三)、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首先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的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国家需要富强起来,而且当时领邦的日本似乎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所以清朝的部分官员开始萌发出一种斗志:既然别人能学好,我们也可以,然后等我们学好了,就不用再受人欺凌,这是一种好的心态;并且还有一个优势条件是当时我们国人并不排斥洋务运动,毕竟历史上有过其他国家对其的强烈反弹,所以少了国人的排斥这一关后,中国实行洋务运动似乎会成功啊,毕竟那个时候西方列强也十分赞赏中国的洋务运动,在这种无内外加压的情况下,貌似没有什么阻力阻扰这个运动,但为什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发现当时洋务派只是革新在制度的表面,且外普遍缺乏精英的参与,尤其是军队都仅仅只是练兵不练军官,这样的军队能称得上是现代化吗?就像上面所说的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整合的话,那也成不了事的,所以,没有好的军官怎么可能打得出好的仗呢?因而洋务运动中

中坚人才貌似长期匮乏;且外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西方列强认为会达到的效果,不是说学日本的吗?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先是由官办企业为主导,然后发展到官商督办,最后过渡到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商办企业的手中,但是中国却只完成前面两步后就不再走下去了,这样的运动彻底吗?不彻底的运动、不彻底的学习会有效果吗?最后的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也告诉我们:没有!也是因为此我们中国开始踏上了前面那种‘怨妇’心态中认为的我们一直被外界欺负的荆刺路。

(四)、谈及到近代史上的变法,不得不提当属近代史上第一次变法;百日维新,看到这个词就知道无疑这场运动失败了,只有那一百天而已,而究其原因首先不能忽视的是逐渐浮现的民族劣根性:我们学习总是想走捷径,其实当时的洋务运动也已经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因为为了富强,然后又看到友邦的成功,我们自己就只想直接搬别人的那套过来用,为什么不自己想呢?这样能贴合自己的实际,或许会进展更快呢?所以我们国人想走捷径的急功求成的心态让我们这两场运动都失败了,其外还有就是维新派之间具有地域分化和思想派系的分化,更为严重的是维新派排斥当时势力大的洋务派和慈禧太后,当我读到文中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很想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大boss撑着他们,竟敢有如此大的勇气,可也太让我吃惊了,皇帝,一个基本没什么实权的皇帝,这样的改革能有多大进展呢?而最后刺杀太后的这一馊主意不过是加速了维新运动的结束罢了。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越发急于求成,而结果也是越发早早了结!并且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由洋务运动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失望到百日维新的中国政治体系出现严重倒退,中国能够强大起来的条件和机会貌似也越来越少了。

(五)、关于清末新政,现在有部分史学研究者认为假若当时让清朝新政一直搞下去的话,中国将会成功地在列强瓜葛的氛围中重新成长起来,或许中国就不用在经历此后的军阀混乱、国名革命、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这样烽火纷飞的乱世了,但实际上真的会那么乐观吗?还有历史的一个性质必须坚持就是:历史不容假设,所以这样的假设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如果清朝一直执行新政的话,是可以肯定中国政治体系会由封建体系过渡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但过渡到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中国就一定能逃脱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吗?这样的体系就真的适合中国吗?这似乎都是一个不能确定的事实吧?所以我认为对于清末新政的立与破的问题,不必要纠结过多。而作者在阐述新政的问题时,似乎十分支持新政,并且带有点偏向于憎恨革命党派的革命,其实对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我有些许不是很赞成,首先谈及到清末新政中提出的预备立宪,其实当时很多人认为预备立宪中的民主是一种假民主,作者变为此解析民主实质应该是一个过程,所以应该循序渐进,但是谈及清末新政中的废除科举制的时候,这不是矛盾了吗?你不是说新政中的预备立宪体现了循序渐进吗?但是科举废除貌似不是很激进吗?毕竟这可是历经数个朝代,但任然遗留的产物啊,怎么能一夜之间让它灰飞烟灭呢?所以对待新政的决策不应该把它看得太好,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和士大夫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么缜密的决策呢?所以不能过于乐观看待清末新政。

(六)、过去的历史书评价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但书中解释实质并非如此,确实也是,怎么可以仅仅通过它‘不碰列强、不反帝、不反封建、不敢发动群众’就判定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呢?他们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根据我们中国当时的国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革命的规模和烈度,从而减少社会动荡,让我们国家能够顺利地度过共和制。不过似乎历史潮流告诉了我们: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带给中华民国的共和制让中国的政治格局更复杂和

更混乱了,因为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不适合共和制。所以此后中国的政治局面越来越乱,也是这场革命,之后带来了中国南北对抗、军阀纷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篇一:

学无止境,每个人都应该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才智以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需要不断得到发扬和提升。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虚怀若谷、不骄不躁、与人为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道德高尚。要真正做一个善的人,并不只是满嘴的仁义道德,而是从内心深处到外在的善,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一个重义轻利的仁德之人。

引言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大都缺乏道德观念,因此我认为德育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可以给人们学习道德提供一个很好的素材。

正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我们都已不陌生,大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至善,如:"上善若水",所谓至善就是要容纳一切,只求给与不求回报,在达到一定境界是不浮躁、平心静气的思考问题,才会有所收获。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而现在的教育大多仅局限于格物、至知,教育注重知识的获得,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分数为评判指标就是其外显现象,无视"意诚正心",之后的修身就更不必谈了。在我看来,现代大学生有两大弊病:一是功利化。二是道德败坏。人们追名逐利,比如讨好权利较大的老师,或者如当时的动机不纯。而无益于自身的事却不会浪费时间。功利化的时代吧大学引向了功利化的方向,外界对人才的评判也无暇顾及道德方面的问题。有人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现代大学生道德的缺失的确让人大跌眼镜,投毒案、泼硫酸等等这些因道德缺失而造成的悲剧不一而足。 "皆自明也"强调了人首先要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古人都相信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因此呼吁人们加以弘扬。"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品德高尚的人不会满足与目前的道德状况,而会不断准求更高的境界,每天都是自己更新到的,达到"日日新"。

"止于至善",那么究竟怎样才达到至善呢?黄鸟知道该栖息在何处,而作为人,又怎样才算达到至善呢,在发扬美德时保持谨慎,做国君要仁爱,所谓"仁者无敌",仁这一儒家思想之所以受到君王的重视不无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之所以能使民众拥护,成为民众的榜样,是因为君王能尊重贤人、亲近亲人,使百姓得到恩惠。作为臣子要恭敬,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臣子在办事或者言语上不可僭越。做子女的要孝顺,做父母要慈爱,在于他人交往是要讲信用,所有这些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做好本分的事。而如何达到到的完善的境界呢?这就如同学习,首先是态度,态度决定了是否主动钻研学习,然后还要有一种学无止境的思想,促使自己不断进行钻研以提升自己的水平。 知本。孔子以审理案子为例,做到"大畏民志"便是知本,在我看来,此处所说的知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尽本分,审理案件的人的本分就是公平公正,是人满意,能扬善除恶,第二层含义是要知道事情本来的样子,使真相大白。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生首先得知道自己的本分,其次在追寻学问是要穷尽其根本,直至完全弄明白为止。

"格物"的目的是"至知"。而至知的前提是格物,何谓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接触食物而彻底穷尽他的道理,至知就是获得知识。在格物的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前人所得的现成答案,要用自己所得的只是在对食物进行探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最终会"至知"。学习不要仅局限于书本,在书本教授的知识的掌握上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直至没有一点疑惑,这就算是获得知识了。要通过已不断的探索以求突破原有知识的局限性。对知识的追求是不能停歇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科学技术及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认识又该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让知识变成死水,而是变成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

诚意。使自身的意念真实、诚恳,做到表里如一,作者以恶恶臭、好好色为例,说明我们要达到的至善的境界应该是真的善,是从内心深处出发的一种情感,而不只是为了自欺欺人而在别人表现出来善的行为。真正的"诚意"就是即便在别人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保持高盛的品德,做高尚的事,这就是所谓的慎独,我认为慎独在一方面也体现了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慎",显然,自己的内心想法不可能被人知道,但也不要是自己心生邪念,并且内心的不善终会被自己出卖,他会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是虚假的行为所掩盖不了的。只有真正的善才能让别人信服,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自身的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心胸宽广,得到人格的提升。所以说要使自己由内而外的善,成为真正的君子。

修身。修身的关键和前提是正心、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有博大的胸怀

能够忍天下难忍之事,以一颗平淡的心去看待一切事物。我认为首先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自己的的事看得很轻,并平淡的接受。其次是胸怀宽广,对天下的人和事都是一视同仁,看待这一切都始终不温不怒。就像是上帝,他能原谅他做错事的孩子,不管世上的人对他如何褒贬,他都平淡接受。

二、专注,心无杂念

无论做任何事,哪怕是一件小事,都应该庆祝自身全部的精力去做好。如果心中有什么坏想,那么会使人寝食难安,做不好事情。

这两点之间是有联系的,只有有一颗博大的胸怀才能使自己的心如宁静的湖水,波澜不惊,最多只能化作涟漪开成美丽的花,然后消失。这样静得下来才能做好该做的事。就如读书人,如果有杂念、浮躁,那么还能把书读好吗?三心二意只能一事无成。真正能做到心远地自偏,就是真正的专注了。即使是在读书,也要端正读书的动机,现代社会功利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人在做事时总以功利为先,若是在读书过程中急于想获得什么。那么最终可能一无所获,无所求的阅读完一本书却能让你身心得到陶冶,知识得到提升。

齐家。欲齐家者先修身。修身的终极目标我想应该是行中庸之道,不偏激,看待问题总是客观的,不以自身的喜恶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有先入为主的思维过程,而没有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所有事物都有好坏,并不是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认识事物就要撇开个人的偏见和喜好,想认识新食物一样去认识它们。 人们总喜欢以自身已有的想法去了解事物,殊不知这会阻碍我们能确认事物,

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同样的胸怀宽广,承认自己厌恶的东西也有优点,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同样也一分为二,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事情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就是做到了先修身再齐家。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此观点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治理国家之前必须要管理好家庭。二是治理国家就要向管理家庭一样。

古代的宗法制决定了君王 家庭内必然会发生抢夺皇位的事情,而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后又分封诸侯,让皇亲国戚的系统更加的庞大,如何才能使整个黄组家庭有条不紊并且和睦的生活,这也是对君王的考验。君王只有把这个庞大复杂的关系管理好,让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才能让全力发挥作用,吧过加v机李浩。君王的作风必然会影响天下臣民,臣民也像君王一样把自己的小家庭管理好,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治理国家在某些层面上和管理国家是 同一个道理,教人们孝顺父母,这跟侍奉君王是一样的,古代都称父母官,把君王像父母一般侍奉,使人懂得感恩。尊敬兄长就像释放比自己年长的人,爱民众就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实治理国家就是在齐"大家"。

治国平天下。此章在整本书中占得篇幅最多,大多篇幅都在讲信义、仁爱、善。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如何做一个能平天下的国君。

国君 应以身作则,养成推己及人的习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事不要强加于人,以百姓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而且在为人处世及尊老爱幼等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百姓的表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而如何做才算是得民心呢?想百姓所想、使百姓各得其所,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生存,有生存必须的土地,其次君主征收的税款应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巧立名目的征税,各种苛捐杂税会让百姓反感甚至引起起义。

君王自身不一定有巨大的才能,但他应该会用人才,而这里所讲的人才,他不一定有过人的本领,但是一定是仁德之人。若是有本领全是道德败坏的人,那么就不算是人才了。仁德之人能容忍别人的强大,没有私心。真心诚意。而君王对人才应重用,对小人要重罚,此谓亲贤臣,远离小人。

"重义轻利,一个国家的君王若只重利,那么必定欺压百姓,钱财乃身外之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财的获得要适可而止,而不是让自己变得富足而使百姓穷苦。所以一个国君应重道义、轻利益。国君如此,臣民亦会如此。

我所认为的中国未来教育走向:从小我们所售的教育教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教师注重的知识分数。我们往往被分数衡量者好坏。

中小学的教育应该真正注重前面发展,不知用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然后再期末成绩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算然后加分,高考的最终成绩也应该加入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最后的分数。在选择专业方面应该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以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条件以及意愿的专业。教育的内容应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息息相关。

高校培养人才应更多的选择校企结合的方式,现在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有些脱离社会需要,以至于出现公司缺人、就业难的情况。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篇二: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起学校极力推荐的《第五项修炼》时,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三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但我想排行金榜一定自有它的道理,学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再捧起书时我就强迫自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还真的有效,看来真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呀!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模版,没有模式,没有地图。

创建的实践中,才认识到原来我的认识有误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过去WWw.gerenjianli.com我们搞什么东西都习惯有什么"模式",强调一套方法和方式,拿过来就能用.现在看,这本身就不符合学习型组织理论.每个组织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创建的切入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强调的是差异化,是个性.达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这需要你自己不断设定,惟有此,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或许我们不知道学习型组织是什么,但我们一定要弄清学习型组织不是什么.学习型组织不是一项活动,我们必须明白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可持续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就符合学校的"第二曲线理论".这样我们才会使组织内部的变化超前于外部的变化,才会保证组织内部有足够的活力,保持着核心的竞争优势,达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既然我们找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这条路,我们就不怕路远.

四,扩展组织创造未来的能量,保证拥有组织需要的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这需要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既然我们对过去的理论基础研究少,那么,现在市场的要求,需要我们来补上这一课.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管理,提升我们的业绩。

在这本书中我还喜欢一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惊吓它,它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热,当温度从华氏70度上升到华氏80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大部分动态性复杂都是处于缓慢渐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已经为时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质是突然变坏的?交通是突然拥塞的?健康是突然变差的?孩子是突然变坏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当阅读到第五章时,有个例子: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会影响那位学生的行为。珍妮个性害羞,她在新学校第一学期的成绩特别差(因为她的父母感情不睦)。珍妮的老师于是认为她懒散。下一个学期,老师给予珍妮的关切更少,她的成绩于是更不好,因而个性更退缩。随着时间的过去,珍妮陷入一个恶化退缩的旋涡之中,被老师冠上不认真学习的标签后,她更加封闭。于是,被老师视为才能高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切;而被视为才能低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却因增强的反馈而更糟。最后演变成"差者愈差、优者愈优"。我认为老师应该公平对待学生,不应该片面的去评价对待某个学生。

通过阅读,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藏着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为出色团体中的一分子,并在这个团体中,一群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补长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并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篇三: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及大量怵目惊心的案例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著。汪先生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在书中他没有罗列一大堆晦涩难懂的道理,而是举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讲明了细节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让人看了不禁啧啧称赞。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伟大与平凡"的真理,也体现了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细节决定制度。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鉴于此,他提出,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单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一个企业有了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来源于用心。

我觉得细节来自于用心。教师是世界上责任最重,最不能停止学习的职业。尤其是小学教师,你甚至无法完全地区分开教师和父母这样的角色,因为孩子在校园里,教师就成了"全职的监护人",这份责任中有对孩子知识的传递,有思维的启迪,有习惯的培养,也有生活的照顾,甚至还有对孩子进行情感上情绪上的处理。谁的橡皮丢了,谁揪了谁的小小辫子了,谁 流鼻涕了,谁又哭了等等,小学教师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关爱孩子,当然还要加上些创意。老师还要想出各种办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得用心观察用心揣摩孩子的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实现让孩子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师,亦深感学校无小事.例如每道例题的分析,板书的顺序,看似小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了一个人的逻辑性。再如:你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说不准你不经意中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铭记在心,使得一个无所事事者变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成功者。而一句讥讽之言,让学生对你产生反感的情绪,处处与你对抗,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学业、前途,更有甚者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是屡见不鲜。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也能使人跳",这一句话不正是细节所在之处吗?

细节来源于生活。

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必须把单位每个员工工做的每个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单位发展壮大。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的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到这种热情。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的确,细节在我们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予伦比的.你可能因为对它的注重而使你抓住很多的机会,从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修复了自己的人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品味细节,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你会更强大,因为成绩与荣誉是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没有小的成功,哪来大的收获.细节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含义往往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相反,对细节有一定的认知,能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他们了解细节之美,能灵活运用细节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从而使自己即使置身瓦砾之中,也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茫.细节是生活与事业中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

2.《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看完《细节决定成败》之后,我又拿起书店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成长比成功重要》谈的正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成长。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

30个"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证明一个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来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作者把那些能够走向成功的学生概括为E学生:即ENJOY(快乐地学)、EQ(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XCELLENCE(卓越)。

李开复、许峰雄、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段生动的点评,每一句诚恳的话语都可以成为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不断成功。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一个多么有味道的句子,这是一个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的理念。在中国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要提出这样的理念,是很具有前瞻性和革命性的。成功是一个人的目标,成长是达到目标的道路,但这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有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低下头来,也有的人能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强的信念取得了成功。

凌志军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其中记录了微软亚洲研究所30余位研究员的成长故事,是一个关于教育、人才、社会的记录与总结。书中记录了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成长。作者从"微软小子"的成长生活中,采撷一些平凡但隽永的小故事,他以他独特的论述,使这些小故事变得精妙独到,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欢笑、悲伤、激情、惆怅,我们看到了一大批聪明、主动的孩子,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直至成功。凌志军希望借这本书,让国人改变对教育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在这本书的鼓励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成长更重要。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它已经告诉我们,人所应该做的只是去某事,人的责任也只是去做,去感受这个成长。通过成长,获取经验,方法,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既然已明白成事在天,又何苦去看结果呢/我们的奋斗只在于拼 搏的成长。只要尽为己所能,就够了。结果真的无所谓。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做一件事同样都成功的人,我们更尊重那些告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人,会看不起在成长中用卑鄙手段达到目的的人,为什么他们做事有同样的结果却得不到同样的认可呢?做一件事同样失败的人,我们仍然佩服那些付出自己努力的人,就像项羽,楚汉之争,他终以失败告终,但历史百年,他在世人的眼中永远是一位英雄。为什么同样是失败的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不以成败论影响,不看结果看成长。再举一个例子,拿化学课来说,如果做事结果比成长重要,那我们只要董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方程式的反映物,生成物与反映条件就行了。有何必费钱费时的让老师在课堂上做了演示实验之后,换要自己亲手做一遍呢?着就是成长的重要性。

感性上来说,没有成长就没有结果,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乌批邦"吧,它的提出者没有亲自去争取自己提出的理想世界导致无批邦永远只能是空虚社会主义,而后来者亲身实践完善了一个争取的成长,才成就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由此说来,中结果轻成长是不是容易导致人去空想却不付注实践呢?很明显对方辩友承认了这一点,否则,就不会深思熟虑为辩论会去做准备了,而只会空等结果。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一个烟雨濛濛的秋日,我来到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座落于嘉兴南湖旁,与烟雨楼隔湖相望。唐代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本来就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馆,再加上灰蒙蒙的天色和凉凉的雨丝,更给我的旅途笼罩上了一种肃穆的气氛。

1921年,由李达夫人王会悟牵头,中国共产党一大从上海搬移到江南小城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在那里,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由此,南湖成为了光荣的革命纪念地,载入了革命史册。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从那以后,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七一前夕,由三百多万南湖儿女出资,一座新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造型的革命纪念馆在南湖东岸拔地而起。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占地面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

来到纪念馆大门前,就看到高高的台阶上矗立着镰刀斧头式样的牌坊,镰刀的两翼像像两只张开的手臂,迎接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虽然是雨天,牌坊上,一代伟人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金色的大字仍然熠熠生辉。正门的西侧有一个宣誓台,墙面上是一面巨大的党旗,威严肃穆,许多党员都曾在这里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沿着脚下的红地毯,我走进纪念馆,同时也走进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历史。

进入纪念馆二楼大厅,大厅中间是一艘南湖红船模型,这是根据南湖红船按比例精心制作的,背面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18个金色的大字。整个大厅在鲜花簇拥下显得庄严稳重。 进入史料陈列大厅,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整个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共五个单元,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时艰辛又伟大的过程。

第一个展厅,其主题是“苦难的中国,不屈的中国”。

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们从此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用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没有独立的主权,经济上沦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此后,其他列强相继入侵。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掠走大量珍宝后焚烧圆明园,中华文明瑰丽的历史遗产、劳动人民

的伟大结晶因此付诸一炬,令人扼腕。看到此处,我顿生愤怒之情。几个月前,我曾到过圆明园,那里荒草丛生,废墟满地。二百年前它还是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如今却只剩下一道道裂痕还在讲述着它曾经遭遇的暴行。我还清楚得记得,圆明园中游客的神情是何等的严肃,他们眼神中满是对侵略者的责问和对历史的无奈。有的游客甚至深情地抚摸着脚下的石块,声声叹息。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他们掳走焚毁了大量艺术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一单元的展览中还有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的场面,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我们的封建统治者,落后腐朽,甚至还无耻地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这样的封建制度还怎能对抗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又怎能允许国土的继续沦丧?!

接着,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我们,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挽救不了中国,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无法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再走进去,我到了第二个展厅“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筹建”。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相继在中国设置船坞,船厂,开办轻工业工厂,于是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举办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送来马列主义。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27个战胜国在巴黎开会,悍然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国内,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北京的学生首先站了出来。他们放下手中的书本,举着横幅,怀揣着一腔的爱国情,走上了北京的街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标语都在警醒着人们。运动逐渐扩展到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工人阶级、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开始罢工罢市。北洋政府最终抵挡不住全民的运动,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工人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发展起来。走入第三个展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进展厅,就看到墙上悬挂着当时参加中国一大的十三位代表的照片,下面配以文字详尽地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其中不乏张国焘、陈公博这样后来的“叛党”人士。展览还告诉我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第三天晚上,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答称走错了地方。幸好当时代表们警觉性高,反应敏捷,即时撤离会场,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包围会场搜查,一无所获。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大家决定到嘉兴

南湖来召开剩下的会议。

最后一个展厅是“一大南湖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展出了一大纪念船的照片、一大南湖会议议程、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上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名单、中国共产党党章等时务。在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伟人毛泽东的一番话,让我这个嘉兴人倍感荣耀。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能够拯救中国命运的党就诞生在我可爱的家乡。我为家乡感到自豪,也为中国感到庆幸。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出展厅,随后又来到了一楼的辅助陈列厅“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展厅展出了四十多位副总理级以上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南湖的照片或为纪念馆题字手迹,其中包括胡锦涛、江泽民、杨尚昆、宋平、姚依林、彭真等。

走出展馆,我在参观留言簿上写下祝福:“祝愿祖国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越走越好。”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南京工业大学;校史;思政课改革

作者简介:刘亮(1987-),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博士,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校史是一所高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本身蕴含着立德树人、资政育人的功能,本身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将探讨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校史融入纲要教学的可行性、价值与意义、实践途径。

一、南工校史与纲要教学融合的可行性

(一)南工的创建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奋斗史的缩影

南工的源流之一—三江师范学堂诞生于1902年,是中华民族寻求教育现代化的起点之一,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主办学的起点之一,也是近代中西教育文化交流的起点之一。这本身就蕴含着蓬勃的生机,蕴含着近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發展的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成为当时声动亚洲的名校,在历届校长的带领下,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配备一流、大师云集,是当时中国人也能办好高等教育的重要体现。1958年分立出南京化工学院。另一条源流是,始于同济医工学堂师机科的1953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两所高校在2001年合校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南工入选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可以说,一部南工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也能办好大学的重要特征。

(二)南工师生在抗战洪流的中的作用

卢沟桥七七事变后,中央大学即着手西迁,与北大、清华、天津大学的慌乱相比,校长罗家伦因为早已准备,所以整体而言,中大的西迁较为有序,避免了慌不择路。10月中旬,中央大学文、理、法、农、工、医、教育七个学院的新老学生约1500人,教职员工约1000人,连同家属共4000多人,由分批乘轮船赶赴重庆。12月初,中央大学农学院的职工把场内的良种畜禽笼置于牛背之上,然后驱赶牛、羊、猪等徒步离开南京,奔向重庆。后来罗家伦在《抗战时期中大的迁校》一文中写道:“在第二年(1938年)的深秋,这些牲口长途跋涉,已经是风尘仆仆了。赶牛的人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外归来一般。我的感情振动得不可言状,就是看见牛羊亦几乎像看见亲人一样,要向前去与之拥抱。” ①抗战开始以后,南开大学被日本飞机炸得精光;中央大学却搬得精光,连畜牧场的牛羊都从南京赶到了重庆。中央大学没有因为残酷的战争一蹶不振势,反而在充实、扩展与提高的道路进一步,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保留了火种,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保存了力量。

(三)南工革命史是中共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之前,南工师生一直奔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南工人为争取红色政权,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壮丽的赞歌。如,《共产党宣言》的最早中文翻译者陈望道先生就曾经在中央大学学习过。如,20世纪20年代初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谢远定、吴肃(吴亚鲁)、宛希俨等都是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员,为南京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爱国学生运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至今,雨花烈士陵园,依然安葬着有着南工学脉的烈士。1947年5月20日,为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中大师生走上街头,高呼“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反对征兵征粮”,“增加教育经费”,“取消特务组织”等口号,并积极准备罢课、罢教。虽然遭到国民政府的血腥镇压,但是伟大的爱国运动,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斗争的光辉一页。

(四)南工学科建设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息息相关

1959年,国家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学校新建部分专业下马,电化学工艺专修学校学生转入无机化工专修科继续学习。后来,南工新建化学工程专业成立化学工程系,并成立相关研究所,新增和调整了许多教师和教辅人员。改革开放之后,由单科性化工学院发展成为化工类多学科综合性工业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另外一个源头的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筑工程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隶属于国家建设部使办学规模迅速扩展,办学水平和效益有了较大提高。2001年两校合并后,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二、南工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

(一)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说服力

校史承载着国史国情、党史党情教育的重要功能,具有贴近历史、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可敬、可感、可学。②制约纲要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是历史人物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距离,学生总是觉得太过遥远,不够贴近实际。而校史就发生在本校,就是身边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减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有亲近感。与此同时,同学对于学校的贡献、对于校史人物,非常陌生,而在课程中穿插校史故事,会让他们感到新鲜,同时又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如,南工老校长时钧院士90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感人事迹,充分说明了一名教师对党组织的向往,更充分说明了高级知识分子对党组织的追求与拥护,对中国共产党信仰的信服。

(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三观”导向

当下社会复杂多变,世界出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而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又息息相关,互动互联,因此这些年历史虚无主义在网上盛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冲击部分学生既有的价值观,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长此以往,既会阻碍青年的健康成长,又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大势所趋,大势所然,势在必行。而在这过程中,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政课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亮剑。那么,讲课的过程中,既需要宏观的理论讲解,又需要生动的、感动心灵的故事,双剑合璧,双管齐下,才能药到病除。因此,生动的校史故事无疑更受学生欢迎。笔者曾经在课堂讲解革命战争年代走在历史潮头的南工学子的生动故事,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雨花英烈中的南工学子,更有学生潸然泪下。

(三)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纲要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制于工业基础薄弱,只能生产一些初級产品,类似拖拉机、坦克车之类的工业品无法制造,直接影响国家的国防建设、工业建设。因此,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一代又一代的南工人,勇立潮头,坚定工业报国的理想信念,践行着南工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南工人的爱国情、报国志。同时,奉献社会,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同行,与社会相向。如,法学院校友周强,毕业之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成为一名村干部,带领乡亲们通过种植蔬菜发家致富。现在他的故事,已经成为南京,乃至江苏青年中的一段佳话。这些生动的案例,胜过千言。

(四)弘扬“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南工精神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是南工校训,没有花哨,却处处质朴。明德,探究各自领域的事物,保持专一,达到精一,端正自己的心,修身养性,之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厚学,转义出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沉毅,砥砺意志,坚忍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挠。笃行,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这8个字,就是南工的文化象征,是南工坚守的精神家园,是南工人坚守的信条。通过这些讲解,无疑会增进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会持久影响他们的精神。

三、南工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课堂是主阵地,思政教师要守好一段渠。课堂教学需要讲明理论,尤其是讲明“四个选择”,其重要性无可置疑。同时,辅助故事,动人的故事、感人的故事、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会感动学生的心灵,会让课堂增色、添彩。如,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涉及列强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的问题,可以列举金陵大学的故事,辩证看待文化渗透利弊。再如,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可以讲陈望道的故事,可以列举雨花英烈的故事,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第六章“抗日战争”,可以举例南工师生走向抗日烽火的故事。第七章“解放战争”,可以举例“520”爱国运动,反对蒋介石独裁。

(二)结合校史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课堂与实践教学是纲要教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因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学必须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有获得感。另外,教学的对象已经在认知特点、认知规律、思考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行为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与变化。目前党中央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经费、硬件等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课堂角色,增强获得感。以校史为资源,以感人的校友故事为蓝本,通过听(听讲座)、讲(演讲)、读(读经典)、走(校史馆)、唱(校歌)、演(历史情景剧)、写(写感悟)、做(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传播正确的历史观)8种方式构建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南工校史蕴藏着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国史的丰富内涵。将校史融入课堂,融进教学将会是教学别开生面,特别出彩。第一,提升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提高参与度,提高抬头率,从“默然处之”转变为“激情参与”。第二,提高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感。在触摸历史、感知校史的过程中,让他们行动、心动,深度理解中国人民“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为何选择改革开放。

[ 注 释 ]

① 罗久芳,著.我的父亲罗家伦[M].商务印书馆,2013,09:204.

② 柳礼泉,唐珍名.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史校情教育 [J].高校理论战线,2013.

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教学

《中國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这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教学中要给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纲”和“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走向,深刻认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原因和历史必然性。《纲要》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对浩大的历史场面的叙述,每个章节都会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需要通过历史的讲述总结出政治结论和政治逻辑。历史是由人创造的,重要的历史事件离不开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参与,重要的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经历、贡献、逸闻趣事都能够感染学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很大,并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探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如何巧妙的讲好历史人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巧妙讲好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程趣味性

《纲要》课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的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效果就会自然提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按照教材章节内容按部就班的、机械的讲课,不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同学会认为中学已经学过了,重复学习的感受是枯燥,乏味。但是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若巧妙的穿插讲一些历史人物,历史细节,以人物带动历史事件和场景,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却十分愿意听,并且顿时神采飞扬,全神贯注,抬头率很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特别感兴趣。在《纲要》的第一次课程中,一定要巧妙的安排时间讲一到两个相关的历史人物,要讲出不为学生所知的细节,所讲的情节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能提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能让学生感觉到学海无涯,感受到课程的内容很丰富,因而暗自下决心以谦虚的态度学习这门课程,这便开了一个好头。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人创造的,所有的历史事件和重大理论都离不开人,离开讲人的历史事件是枯燥的,理论也是干巴巴的。只有了解了历史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人物,让学生带着对历史人物的浓厚感情、敬仰心情和好奇心去了解与他们有关的历史事件、重大理论、著名作品,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纲要》课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和波澜壮阔,从而上升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上编综述中巧妙讲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巧妙讲光绪皇帝之死之谜,从而映射出清末的政治的黑暗。巧妙讲哥伦布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计划到中国圆发财梦的故事,从而反映出古代中国的辉煌。通过讲马格尔尼访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乾隆皇帝的自大自负和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些不但引起学生们听课的注意力,而且还奠定了课堂趣味的基调。由此将历史人物穿插到纲要授课过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历史人物的讲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纲要》课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前因后果,增加教学内容关联性

由于课本篇幅和字数的限制,课本中主要概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对于历史事件之间的连接性介绍不是十分详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近现代史纲要过程中产生迷惑,尤其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章节之间和很多知识点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对许多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十分了解。更由于教材中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面面俱到的讲这些知识点,只能做到蜻蜓点水、撒胡椒面,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甚至容易模糊和混淆。如果老师能够巧妙适当的穿插历史人物,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带动其它知识点,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在讲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课本上的顺序是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这些学生在中学都已经了解了,如果再按照这个顺序讲,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换一种方式,从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讲起,可以连续设问:洪秀全是哪里人?洪秀全是广东人为什么到广西发动起义?起义为什么选择在金田村?以历史人物开头,一连串的设问,已经高度的吸引学生了。老师这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继续给学生制造“悬念”。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可以巧妙的点评,然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有条有理的、客观生动的向学生展开讲解,一一回答设问,教学效果会非常好。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拜上帝教、广东人到广西领导农民战争,这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通过洪秀全这一历史人物的介绍,提起了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比如,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时,向学生介绍梁启超这一历史人物的经历和贡献时,顺便介绍梁启超与蔡锷的师生关系以及与护国战争关系,介绍梁启超与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关系,介绍梁启超在晚年的医疗事故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既增加了教学感染力,也为后面的章节教学打下埋伏。学生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的衔接历史内容,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党成立以来教育青年的一个永恒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纲要》教学中巧妙的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之一。一些杰出历史人物的爱国事例和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教育当代青年学生的典型案例。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爱国志士的历史故事震撼人心,如果能巧妙恰当的展现给学生,能够深深的打动学生,使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对他们产生崇拜之情,便油然而生爱国之心。如辛亥革命一章中,邹容、陈天华、秋瑾,林觉民这几个人物的爱国壮举必须给学生介绍,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革命人物的爱国精神,体会到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艰辛和血的代价。再如在讲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可以通过口述、观看小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介绍被反动军阀和国民党杀害的许多优秀党员,他们面对军阀和国民党的屠刀,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李大钊面对绞刑架说“我先来”,方志敏在狱中受尽折磨却胸怀祖国和人民,写下《可爱的中国》和《清平》。还有蔡和森、夏明翰、陈延年、陈乔年、章太炎、周文雍和陈铁军等等,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浩然正气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在讲课中不具体巧妙讲述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只淡淡的提一下大革命失败后牺牲了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学生产生不了共鸣,也感受不到这些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章中,有无数的抗战英雄,应当选择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吉鸿昌、狼牙山五壮士等的英雄事迹呈现给学生。在“为新中国而奋斗”的解放战争的章节中,有无数为了新中国的道路而牺牲的英雄。因此,通过对不同章节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的宣讲,可以大大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从而产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感情,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四)有利于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

在教学中,只讲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生平经历等,对学生而言,只是增加了其历史知识,并不能对其人格魅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要真正培养学生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优秀和健全的人格,应从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入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精神所在,让他们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从而磨炼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如梁启超晚年面对医院错误的切除自己一个肾脏的医疗事故,坚决维护医院的利益,不让子女和医院打官司,消除国人对西医的顾虑,这是何等的人格魅力!周恩来在我国外交工作上的机智、勇敢、人格魅力,以及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永远是“人民的好总理”。还有雷锋、王进喜、钱学森等等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奉献精神以及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深深的影响着学生,鼓舞着学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高尚人格中体会到真善美,体会到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二、巧妙设计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

(一)历史人物专题的设计

中国近现代史将近170年的历史,产生了众多不同的历史人物。从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张学良,到刘少奇、周恩来、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在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巧妙的讲好这些历史人物,教师一定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通过对教材大纲的阅读以及查阅文献资料、教学案例,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挑选和组织几个专题去讲。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了如下几个历史专题去讲解。比如,林则徐与鸦片战争,魏源与海国图志,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与戊戌变法,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与北京大学,蒋介石与国民党,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刘少奇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与中国革命,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等专题,并根据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历史人物介绍的设计

要讲好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在课前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所选的历史人物的材料、史实是客观的,正确的,不是主观的,信手拈来的。其次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的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影响,并能进行客观評价。三是后人对该人物的评价。四是教师自己对该人物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的科学的去介绍不同角色的历史人物,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求全责备。“如果我们凡事都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对古人横挑鼻子竖挑眼,说轻了是对古人的苛责与不敬,说重了是对历史的简单化和庸俗化。”[1]比如,在评价盖棺不能定论的李鸿章时,一定要客观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进行评价。首先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实施者,他组建的北洋水师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亚洲第一。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由于指挥的失误导致战争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来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落下了卖国贼的骂名。对于李鸿章既不能说他是卖国贼,也不能过分的给他歌功颂德。借用梁启超先生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2]“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语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2]所以,李鸿章就是风雨飘摇之中晚清帝国的“裱糊匠”,大清帝国这所破烂的房子,哪里漏雨,李鸿章就去裱糊哪里。

(三)历史人物典型性设计

在《纲要》教学中,会涉及到不畏牺牲的英雄、让人痛恨的卖国贼、学识渊博的大才子等不同角色的历史人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能主观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片面而谈,应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来讲,做到详略得当,以突出想要为学生表达的历史人物的精神。例如,讲第四章的新文化运动这一节的时候,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人物很多,有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辜鸿铭等等,不可能一一介绍给学生,这时候就应当坚持典型性的原则,选择讲陈独秀和蔡元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领导人,虽然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在大革命中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但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很大。著名党史专家廖盖隆指出:“总观陈独秀的一生,他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确实有点像俄国革命中的普列汉诺夫。我们应当宣传陈独秀的历史功绩,确认他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永远纪念他。”[3]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讲陈独秀的坎坷生平(观看《百年中国》视频,只有5分钟),讲他如何创办《新青年》,讲他和李大钊建党的故事,讲他的性格,讲他严格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故事,讲他的学术成就,讲大革命中他的错误,讲大革命失败后他失去两个儿子事实,讲他客死他乡,然后客观评价陈独秀。这样历史人物陈独秀就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认识。再讲蔡元培。主要讲蔡元培在短短的时间把北京大学由一个封建衙门式的学校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大学,他的兼容并包主义的大学理念,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云集了大批知名的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视频、图片、口述的形式讲好这两个典型的历史人物,就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把握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好后面的相关内容铺好了路。

(四)历史人物的生动性设计

在《纲要》课教学中,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历史事件很模糊,他们很难真切体会历史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很难产生独到的见解,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人物时,要注重以生动性为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历史人物图像、与历史人物相关历史事件,展现历史人物不同时期的插图和影像资料,尽量生动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历史人物的外貌、体型、衣冠,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直观印象。在教学中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中在头脑勾画出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的形象,从而产生深刻人物印象。如在介绍谭嗣同的时候,可以设计向学生讲述鲜为人知的谭嗣同的“剑胆琴心”的雅号。谭嗣同最敬佩的人是文天祥,一生从里到外都效仿文天祥。他经常外穿月白色长衫,佩戴一把文天祥式的剑,浓眉俊目,一身凛然正气。他是变法派中的激进派,不怕流血牺牲。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剑和琴伴随着他的苍茫岁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座右铭,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谭嗣同的形象就会印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失败后他不愿逃生苟且于世,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壮举。在教学过程,教师栩栩如生的刻画历史人物形象,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讲好历史人物关键在教师

(一)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讲好近现代史课的历史人物关键也在教师。首先教师品德要正,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才能理直气壮的向学生介绍和评价一位历史人物,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自己品行不正,学生厌恶,就没有热情和底气讲好历史人物。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赢得学生、吸引学生。对一个历史人物介绍和评价视野要广阔,既要有知识视野和历史视野,也要有国际视野,要通过生动而深刻的纵横比较向学生讲清楚问题和道理。第三,教师情怀要深。教师胸中要有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心里要装着国家和民族、装着学生,要关注国际国内环境,关注社会民生,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人物讲活,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所讲历史人物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启示。第四,教师要严格自律,做到课上和课下、网上和网下言行一致。只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说话掷地有声,赢得学生的爱戴,这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也是在《纲要》课中讲好历史人物的关键。

(二)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一节课要上的精彩,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很重要。首先教师要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的交往能力。在课前课后,课上课下,教师要学会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例如关于学生上课玩手机、打游戏的问题,教师不能只讲大道理打压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好手机。例如学生来不及写课堂笔记,就让学生用手机拍下来课后整理。若要杜绝学生上课打游戏,教师要了解学生目前打哪些游戏,然后正确引导学生。笔者曾经学会在学生中流行的“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了解学生为何沉迷其中。当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打游戏的感受时,学生哄堂大笑,万分激动,然后顺势引导学生上课不能打游戏,只有闲暇时间娱乐一下,这样一下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学生很听老师话,上课基本上没有学生打游戏,保障了抬頭率。其次教师要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例如,在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前,先让学生介绍对自己心目中的这一历史人物,然后老师补充介绍。在给学生介绍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后,先让学生评价该人物,然后老师评价。这种方式学生一直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要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不同的历史人物留给不同学生不同的感受。教师在介绍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动机。例如在介绍近现代科学家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中国科学发展史。在讲近现代法官、律师的时候,启发学生感受法律的公正和无私。在讲近现代教育家时,启发学生了解教育家教育救国的精神。在讲近现代管理人才和实业家的时候,激发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企业的磨难和历程,等等。第四,教师要具有善于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能力。学生听课的状态、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作业的完成情况等老师应该及时点评,并且准确到位,让学生心服口服。当然,教师也应该具备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三)教师要具有教学的课后延伸能力

课后对学生布置作业是教学课后延伸的重要环节。适当的布置一些名人传记让学生阅读,布置历史名人撰写的著作和文章让学生阅读,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给一些历史名人写小传记。这些方法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课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将平时上课的内容融入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通过对周边地区相关历史资源的考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背景以及该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桂林有太平天国纪念馆,有李宗仁府,有白崇禧官邸,有湘江纪念馆,有八路军办事处,有七星公园里的八百壮士墓等丰富的资源。因此,在课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把所学理论延伸到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实践后完成相应的作业。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上交了许多优秀的作业,大多数学生都非常感谢在实践中的巨大收获。学生以不同的文体抒发他们实践的感受,有写诗的,有填词的,有叙事的,有写评论的,还有通过PPT等方式图文并茂的方式“走近”某一位历史人物的。因此,课后的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不但能拓宽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印象,加深对所学历史人物的理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人物的书籍,以及相关影视材料,让学生能在闲暇之余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更能全面把握历史人物,掌握历史细节,明晰历史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赵利剑.历史:一堂人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9.

[2]梁启超.李鸿章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3,149.

[3]张红.陈独秀评价之变迁[J].北京党史,2010(01):4-10.

上一篇:抗生素调查报告下一篇:旅行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