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文化范文

2023-12-21

审计文化范文第1篇

摘 要 审计文化建设对促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增强审计队伍凝聚力,弘扬审计精神,塑造审计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对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措施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医院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随着医疗机构经济管理事务的复杂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弘扬和建设先进的审计文化,是医院审计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审计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根本,是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审计文化的涵义

审计文化一般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涉及审计队伍、审计制度、审计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主要包括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行为准则、审计价值观等。是审计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升华、提炼的,被内部自觉认可、自愿遵循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基本理念、职业道德及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并明显区别与其他文化的综合体。

二、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

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审计机制不断完善、审计队伍茁壮成长的助推器。医院审计部门需充分认识到审计文化建设在规范医院经济活动,完善医院经济管理以及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显然,审计文化建设有利于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审计精神;有利于审计队伍增强凝聚力,持续改进各项审计工作,塑造正能量的审计形象;有利于审计外部乃至社会识别审计,了解审计,走进审计,扩大审计的影响力;有利于阳光运行审计权利,使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处于监督之下,强有力约束、规范审计行为。成功的审计文化,即能够营造审计部门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提升审计人员的精神气,强化廉洁自律;又能够树立审计部门公平、公正的正面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尽可能多的外部支持,展现审计的勃勃生机。

三、审计文化建设的措施

审计文化建设做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审计部门一方面要契合医院“一切为了各族人民健康”的文化建设主题,注重服务意识,树立“服务医院“的工作宗旨,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之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具有医院特色的审计文化体系,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具体措施有:

(一)组建审计文化建设责任小组,统一部署规划。成立审计文化建设活动责任小组,统筹规划,统一负责审计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及组织协调、宣传报道等工作。将审计文化建设纳入审计工作年度计划,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展现审计精神。审计工作环境不仅是审计总体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审计人员素质的内在体现。包括审计办公环境和审计人员文明言行。办公场所及工作人员仪容仪表的整洁是保持良好工作环境的首要。审计人员要培养良好的整洁习惯;设计符合医院的审计服务口号和文明审计用语,醒目张贴,督促审计人员执行,便于职工监督;规定首问责任要求,对来访人员不准生、冷、硬、推。以整齐划一的方式体现团结、和谐、奋进的审计精神。

(三)着力打造文化墙,彰显审计文化特色。以“责任、忠诚、

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为核心、紧扣医院文化建设主旨,着重以文化墙的方式,借助较强的视觉效果,宣传审计的新理念、审计工作动态、审计人员风采等。增强医院职工对审计的知晓、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四)先行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审计制度是审计文化建设内容的重要部分。规范、完善包涵合同审计、工程审计、物资采购比质比价审计日常业务和财务审计等专项审计工作,以及人事管理、廉政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将审计文化理念的具体要求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落实,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约束审计人员行为。

(五)成立审计业务复核小组,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监督、检查职能的本质要求。成立审计业务复核小组,完善审计工作三级复核制度,采取自查与外请专家评价相结合,抽查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审计质量控制的做法,搭建质量控制考核指标体系雏形,逐步完善审计质量评价标准。

(六)实行集体决议制度,加强廉政教育。廉洁从审,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审计工作实际,形成它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议,防范审计风险,使得审计人员不能、不敢利用工作之便为被审计单位谋求利益,保证审计的公平、公正。同时加强廉政教育,发挥审计文化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审计人员以廉洁自律为荣,自发抵制腐败。

(七)建设学习型科室,倡导学以致用。以创建学习型医院为目标,在科室形成爱学习的浓厚氛围。首先,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上交读书心得体会。其次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参观交流相结合,开辟“读书角”等多种方式丰富学习的内容。大力倡导在工作中学,在学中工作,不断提高学习的效果。

(八)丰富文体活动,凝聚审计队伍。丰富的审计文化活动使审计文化建设充满生趣和活力。开展志愿者服务、党群一对一帮扶,读书交流、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组织登山、拔河等比赛以及义务诊疗、捐款捐物、无偿献血、关爱退休职工、生日祝福等献爱心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增强了审计队伍的凝聚力。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在促进医院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强化管理方面还任重道远。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压力,审计要敢于尝试,善于把握,借助审计文化建设之力,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前进,为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钦添.树立审计精神构建审计文化.中国审计.2010(22).

[2]陈微.对审计文化建设的认识.审计与理财.2011(05).

审计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现有有关审计文化研究文献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侧重研究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我国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并对其内容和涵义进行了论证,最后围绕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体系阐述了审计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深化对审计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 审计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审计文化建设

一、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对审计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审计文化研究、推进审计文化建设,我们需要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审计价值观及相应的审计文化建设等重要内容,总结、归纳符合我国审计工作实际和能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审计文化。

审计署曾于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召开过审计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审计工作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审计机关已经形成了广大审计人员和社会公众所认可的审计文化。这种审计文化,特别是审计精神文化,已经融入审计管理活动中,推动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审计工作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入认识审计文化的本质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促进先进审计文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审计事业发展中的各项功能作用(刘英来,200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定义审计文化,然后提出审计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并进行论证说明,最后对审计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二、关于审计文化的概念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内容比较广泛,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并非易事。多年以来,各方面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不同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公认定义。我国目前有关审计文化的文献中比较流行的概念是一种可以被概括为“总和”说的定义,即我国目前有关审计文化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审计文化概括为审计物质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的“总和”。

《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除有“总和”的含义外,还有“能力”的含义: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我们讨论审计文化中的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主要是從意识形态方面讨论问题。

意识形态即人的思想、观点等精神的方面,但是作为文化的意识形态并不是指个人的思想、观点。个人持有某种思想可以被称为思想家,但它还不能被称为文化,要形成文化,这种思想必须成为群体观念,成为群体的一种意识形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五部分“建设和谐文化”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里的共识就是群体意识,这个群体意识应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和谐文化,同时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思想认识,一些人不同的思想认识并不形成文化。

本文认为,文化是一种讲究和追求,是一种群体的讲究和追求,大家都这么想、都这么做,就形成了文化。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讲究与追求所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讲究与追求的外在表现就体现为一种精神,讲究与追求的判断依据就是价值观,这是精神文化;这种讲究与追求的物化就是物质文化,形成的一些规则就是制度文化。

(二)关于审计文化的概念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多数研究人员从“总和”说的角度来定义审计文化,如“审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经济监督和经济证明性质的管理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石爱中,2005)。其他如赵刚(2001)、裴志军(2002)、周生春和陈国营(2003)等也都是从“总和”的意义上定义审计文化的。

根据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本文认为应当从“总和”说的角度去定义审计文化。本文这样概括审计文化的概念:审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广大审计人员认可、遵循和倡导的,以审计人员群体价值观为其核心内容的,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审计精神、审计作风、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法规制度和物质形态等因素的总和。

三、关于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观

价值观中的“价值”是从好坏、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占有什么地位的角度讲问题的;“观”就是观点、看法,所以价值观是指个人或群体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或重要性的总体看法和总体评价。人们一旦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后,这种看法和评价反过来又成为人们判别客观事物、定夺自身行为的标准。价值观包括内含和强度两方面属性。内含属性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人们根据这种强度来排列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可以形成一个价值系统。

人们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相同的环境容易使人们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都有一些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普遍价值标准,这些普遍的价值标准影响和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价值观是逐步形成的,可以通过社会成员的有意识努力逐步培养起来。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改变,如果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或意外事件。但从社会或群体的角度而言,由于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从而总会促使一些人发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故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总是处在渐进的变化之中,并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某一时期达到一种质变。

(二)审计的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对审计自身存在意义的认识,是指导审计组织和审计活动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审计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终极标准。审计价值观是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具有鲜明的审计活动特征,从而形成具有审计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审计毕竟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审计价值观必然存在于这个社会的主体价值观的框架内,受该主体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导。在当前条件下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探寻审计工作规律,概括和理解审计价值观。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要求,综合各种审计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如浙江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2003;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2004;陈朝豹,2004,等),本文提出如下审计价值体系的表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推进民主法治、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的共同理想,以“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核心的审计精神,“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构成中国审计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该表述有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是指导思想。李金华(2007)前审计长在总结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审计发展的经验中指出“我们要不断提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发展的能力”是几代审计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即一直在追求提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发展的能力,并且今后还要继续下去。这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审计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审计发展能力的刻意追求,这就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直接表现是“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工作方针,这二十字工作方针又成为了审计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证。“二十五年来,审计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先后采取了‘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等方针,逐步形成了‘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是在前几代审计人努力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的现实情况,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刘家义,2008)。”

第二是共同理想。“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这个共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提出的”(刘家义,2008)。根据刘家义审计长的论断,推进民主法治、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是审计界的共识,这个共识也就是共同的认识、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这个共同理想的实质是国家和人民,即审计人员要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有人会问,其他各行各业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需要突出审计的特色。从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角度考虑,审计可以为推进民主法治、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做出贡献,从而可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看问题,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通过审计系统的作用,促进我们国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理念中,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利益,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第三是审计精神。审计精神是审计人员群体意识和定向心态的外化。积极向上的审计精神反映出审计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审计人员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事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外在表现形态,可以成为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精神的表层显现可以用“审计风气”、“精神风貌”等词语描述。

审计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为一种审计精神。审计精神反映审计群体意识,是群体意识中主导意识的凝聚和表现,受到核心价值观支配,它代表和反映着审计群体的追求、志向和决心。审计精神经过不断提炼和凝聚,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面对瞬息万變的情况和环境,审计人员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轻易改变,所体现的审计精神不能轻易改变。

审计精神包括哪些内容,需要进行总结概括,这种总结概括必须恰当、准确、全面,而且能为广大审计人员所认可和接受。对审计精神进行总结概括的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感召力将会大大提升审计精神概括表述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本文认为,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审计署工作时,对审计人员提出的“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已被审计界认为是审计精神的表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求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和审计职业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审计的时代精神,正在成为统领审计工作和广大审计人员思想的审计精神。

第四是审计文化理念。刘家义审计长提出要以提高审计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教育为中心,提高审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本文对审计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前一部分对审计文化的定义都使用了比较长的文字表述。当前对审计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对审计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看法尚未趋同,所以用比较长的文字对这些关键概念的外延概括的宽泛一些,容易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若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多数人共识的基础上再逐步减少表述的文字,用更精练的语言概括审计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定义。所以在当前阶段还是使用比较多一些的文字表述会更加全面。

有人认为对审计文化或审计核心价值观应该提炼成一两个关键词或者一两句概括语,比如审计文化的核心就是“真”、或者说就是“真实”、或者说就是“求真”;有人认为审计文化的核心应该是“怀疑”、“辨伪”;有人根据一些著名企业反映其企业文化的名言名句(如我国海尔集团的“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价值理念,日本丰田公司的“先造人后造车”的企业文化理念等),提出我国审计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也应该有类似的语句进行概括。本文对这些看法持保留态度,这可以成为我们今后继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四、关于审计文化建设

(一)审计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本文认为文化具有以下属性:一是客观性,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文化的客观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普遍性,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无时不有,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可知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但是它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通过对人类本身的观察可以感知到文化的特征和规律;四是取向性,文化是有取向的,有积极向上、文明进步的文化,也会有消极落后、不思进取的文化;五是可塑性,通过人类的自身努力,顺应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可以改变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文化状况。

文化的这些属性告诉我们,不管人类是否想在文化方面有所作为,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不主动作为的情况下,社会文化呈现出自发的形成与运动状态,由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决定;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文化的特征和规律,可以能动地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培养和构建一个群体、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追求,可以抑制消极颓废的文化取向、弘扬有利于行业和事业发展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取向。同时这些属性也告诉我们,建设符合我国审计工作实际、能够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审计文化是完全可行的。

(二)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1.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

审计文化建设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进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同时要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审计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支撑其发展的审计文化需要逐步培养,循序渐进地在广大审计人员中树立起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2.正确认识审计文化发展所处的环境

当前审计文化发展所处环境的特点是,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社会公众对审计机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增强,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地位和权利,要求审计机关必须提高依法审计的水平,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并将其看成是社会民主法制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审计透明度的提高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审计的目标和内容、审计的重点以及审计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审计文化发展所处的新的客观环境,对审计文化的发展将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

3.推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发展

审计的科学发展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的现状,本文认为人力资源是反映审计物质文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必须以人力资源为核心,有效整合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在审计资源科学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因此,培养审计核心价值观、建设审计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为根本,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科学发展能力。

4.不断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工作中有很多问题不能规定得很具体,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来对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决断、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有很好的掌握“度”的本领。审计公开、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是社会的要求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对被审计单位负有的保密责任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要求这种公开和透明要掌握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对被审计单位要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辨证地看问题,要看主流、看发展,成绩是成绩、问题是问题,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把成绩抹杀了,也不能因为有成绩就把问题掩盖起来,问题怎么定性、程度有多严重,都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的判断标准就是核心价值观。总之,审计过程中有大量的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予以把握的问题,需要通过审计文化建设使审计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提高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正确恰当地应对各种问题。

5.加强审计制度文化建设

审计文化建设包括审计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围绕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和补充各项规章制度。仅以评价考核制度为例进行说明,按照一般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查处违法乱纪案件中,查处得多要比少好,查不出问题似乎没有业绩。如果审计人员的价值标准是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全,那么即使一个案件也没查出来或者查出来的案件金额都不够“巨大”,审计人员也不会感到心情沮丧,也会为自己的工作成绩感到骄傲。“绝不能仅以审计了多少单位、查处了多少违规问题作为审计的唯一目标,而是要把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上来(李金华,2007)。”需要通过审计文化建设使审计人员树立起这样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以审计文化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文化理论结构[J].审计研究,2004(6).

[2] 陈朝豹.审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J].审计研究,2004(6).

[3] 李金华.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R].审计署,2007-12-26.

[4]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5] 刘英来.审计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5(1).

[6] 裴志军.审计文化建设[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2).

[7] 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2005(1).

[8] 赵刚.构建新型审计文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2).

[9] 浙江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精神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J].中国审计,2003(5).

[10] 周生春.陈国营,审计文化的定义、结构及定位.中国审计,2003(1).

郝振平教授简介

郝振平,1958年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业著作10余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一些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理事、中国审计学会教育分会理事、北京市审计学会理事等。

审计文化范文第3篇

为了给贵公司提供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以及维修项目的预、结算审核等造价咨询服务工作,我公司特制定了工程造价服务实施方案,并罗列了实施方案大纲,以便明确说明审计实施过程方案条理性、完整性、可行性。

第一部分 审计实施方案大纲

审计实施方案大纲分三部分,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案大纲,

二、结算审计方案大纲,

三、竣工决算审计方案大纲。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大纲

我公司通过完善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程序,使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1、决策阶段的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的发展战略及项目开发的需要,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投资估算的编制或审核,协助建设单位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管理目标。

2、设计阶段的控制

主要措施是对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价值工程分析、设计概算的编制或审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或审查、项目资金使用初步计划的编制、概算执行情况与批复情况审核,确保设计产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交易阶段的控制

策划建设项目招标方式、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标底、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起草评标报告、起草合同文本并参与合同谈判与签

订。其目的是依据合适的建设工程招标程序,通过施工合同来确定工程的施工合同价。

对建设单位的项目立项、土地使用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现场三通一平等前期手续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其完整、合规。

4、施工阶段的控制

主要是工程款使用计划的编制、审核与确定、工程变更价款的审核与确定、工程索赔费用的审核与确定。其目的是以工程合同为依据,达到全过程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1)合同管理

1)合同主要内容;2)在合同中洽谈中应注意事项;3)合同价格条款;4)合同审批;5)合同履约情况审核

(2)施工过程管理

1)资金管理;2)现场工程量核对管理;3)工程变更签证管理;4)材料(设备)定价管理;5)施工形象进度完成情况管理。

5、竣工结算阶段的控制

主要是依据竣工图纸,结合图纸变更、技术核定单、现场签证等现场实际发生的情况,对已完工程项目进行量、价核实,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

(1)审核依据包括施工合同、竣工图纸、变更签证资料、招投标文件(2)工程量、定额套价计算计取审核(3) 编制《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4) 审核资料归档。

6、竣工决算审计阶段的控制

竣工决算反映是从项目筹建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主要包括: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投资审计,设备投资,工程物资、待摊费用、交付使用资产现场监盘审计,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工程价款支付、投资概算执行中超概和概算结余原因的审计,使竣工决算报告完整、真实、正确。

二、 结算审计方案大纲

编制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其目的是反映建设工程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一般由承包单位上报结算书,由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审核。

(1)审核依据: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工程合同;工程竣工图纸及资料;双方确认的工程量、计日工按现场签证计入;双方确认追加和减少的变更工程量及单价;双方确认的材料价格调整、工程量签证以及相关的索赔事项;发包人向外分包工程,承包人计取配合费;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工程竣工结算。

(2)工程结算审核内容:

确定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充分性; 审核计价方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则; 人、材、机换算及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工程量调整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综合单价调整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 主要材料消耗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价格是否与报价相符,价格调整是否有依据;甲供材料的品种、数量和结算是否正确; 甲方单独分包项目工程量的划

分和结算是否正确;费用调整是否有依据,计费基数、取费标准、计算程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税金和规费计取是否符合税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 实际施工工期与合同工期比较,差异原因和责任,索赔和违约金支付的理由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或法规的规定,证据是否确凿、完整,费用计算是否正确;

(3) 编制《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

主要内容包括:委托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名称和委托事项;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次或檐高,开工和竣工日期,工程质量评定等级等;审核范围;审核的依据,主要程序和方法,审核时间;审核项目经理姓名及其执业资格证书号;送审工程结算金额,审定金额,核减(增)金额及其主要原因;核减、核增明细表,《工程结算审核定案表》及有关附件;有关审核的其他内容。

(4) 审核资料归档, 审核工作完成后, 由专业审核人员将上列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按本单位档案管理规定和立卷规则汇总组卷、编号,装订成册,统一管理。

三、竣工决算审计大纲

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投资进行审计、项目设备投资审计、工程物资审计、待摊费用审计、交付使用资产现场监盘审计、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工程价款支付、投资概算执行中超概和概算结余原因的审计;使竣工决算报告完整、真实、正确。

第二部分 具体审计实施方案

我公司主要服务内容是: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及竣工结算进行跟踪造价咨询审计,对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为了保证造价审计成果能够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真实、准确、公正、实事求是的反映,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委托人对建设项目的经济合同、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充分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我公司结合多年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工作经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

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咨询审计,主要包括投资估算、投资概算编制、投资概算执行与批复情况的审核、预算编制、清单控制价编制、竣工结算审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等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在项目投资决策、设计、交易、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竣工结算、交付使用、竣工决算阶段,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协助委托人把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1、协助委托人就本地区类似工程进行项目投资估算。

2、对设计图纸进行造价指标测算、分析对比,编制投资预算,协助委托人提出设计功能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工程造价是否满足委托人项目投资目标的建设性意见。

3、在招投标阶段和分包工程招标阶段,依据委托人定案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协助委托人对工程主要材料进行询价,参加委托人或招标人组织的招标答疑会议,对工程量清单有关

技术问题进行解答。开标后,协助委托人对中标人及潜在中标人的投标报价及商务文件进行严格审查,复核相关数据,对采取不平衡报价的中标人和潜在中标人提出合同单价修正意见,确保合同单价的公平。

4、在合同签订阶段,从造价角度进行咨询,协助委托人进行招标合同文本的制定,起草量身定做的合同条款,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维护合同双方平等利益。

5、在施工阶段,按照施工合同的计量方式及时组织工程计量、复核工程量、填报计量支付凭证,向委托人报审,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材料计划,控制材料数量,避免资金浪费,对于影响工程造价的隐蔽验收工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现场核实作相应的记录取证。对变更和签证及时出具咨询意见,提出签署意见。

6、竣工结算阶段,主要是(编制)审核工程竣工结算,收集各项结算资料,依据送审资料、取证材料、会商纪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则、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规定、招标文件、投标书、施工合同、现场变更签证等,对送审资料逐项进行审核,编制竣工结算审核报告书,并将审核资料归档管理。

7、在项目实施阶段针对后期交付使用的生产成本、物业管理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项目交付使用后运行成本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

8、在竣工决算阶段对建设项目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进行审计,对待摊费用、建设资金使用、工程款支付、投资概算中超概及结

余原因进行审计,对交付使用资产现场监盘审计,使竣工决算报告完整真实、准确无误。

9、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向委托人提供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法规等方面的有关咨询,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跟着咨询服务,认真完成委托人交给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造价咨询项目实现目标

通过我公司及时有效的全过程跟踪造价咨询服务、竣工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使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项目投资及工程造价合理、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三、造价咨询审核原则

坚持合法性、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客观性的原则,严肃认真、诚实信用、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委托人的项目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严控工程造价投资满足委托人要求,规范出具审计报告。

四、造价咨询审核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山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执业行为准则》、《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国家、省市政府及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工程造价审核法律、法规、定额、补充定额、定额解释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依法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协议)、补充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等。

五、本方案的要点和难点

1、本方案的要点:

(1)对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要求精度高,必须保证每期计量的工程量准确、单价与合同单价一致、调差完整准确。

(2)对所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价格询价要准确。 (3)对主要材料、造价指标进行经济分析、并为委托人提出改进性建议。

(4)对工程总造价、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价。测算达到既满足实际施工所需人工、材料、机械费用和承包人的合理利润空间,又能满足委托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之间的平衡点。

(5)对变更、签证及索赔的时效性反映必须足够的警惕,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变更签证的单项审核和核定。

(6)对主要材料的询价认价必须到位,可以采用联合招标方式确定。

(7)对合同条款的必须严格理解和把握,保证合同条款的严格履行,为了避免委托人违约,对委托人违约进行警示。

2、本工程的难点:

对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价格的确定。

六、全过程跟踪造价管理工作方法

我公司通过对多个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积累了许多的经验,通过完善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程序,督促委托人对建设工程的前期手续进行及时办理、对各阶段有关经济活动、造价管理进行有效控

制,实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使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1、决策阶段的控制

正确的项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我们在决策阶段根据建设单位的发展战略及项目开发的需要,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环境评价和财务经济评价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协助建设单位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管理目标。

(1)收集和熟悉有关咨询依据

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有关的基础数据资料,包括同类项目的技术经济参数、指标等;有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定额等,以及国家正式颁布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项目前期评价的基本参数和指标。

(2)合理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项目决策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和功能,充分地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量不留投资缺口,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3)进行方案比选和投资论证

在具备充分咨询依据的基础上,按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技术方案比选,确保项目前期咨询及可行性研究的严肃性、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4)准确确定项目造价控制目标值

随着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咨询单位所编制的投资估算应根据各阶段特点不断深化,并形成项目造价控制的目标值。

(5)对委托人建设项目的前期手续进行审核,督促完善,主要包括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手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现场三通一平情况。

2、设计阶段的控制

设计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且影响项目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及经营费用等。

这一阶段我们要进行的是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价值工程分析、设计概算的编制或审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或审查、项目资金使用初步计划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的研究分析和比选,确保设计产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要求。

(1)收集和熟悉有关咨询依据

各设计阶段设计成果文件及相关限制条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批文、建设项目设计所采用的技术与工艺流程、建筑与结构形式、技术要求、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及项目所涉及的规划、配套等限制条

件;编制或审核概算、预算所需的相关基础资料,包括参考选用的定额、市场造价数据、相似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2)采取设计招标优化设计方案

一个建设项目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我们通过专业人员对设计图纸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进行造价分析,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为业主提供合理降低成本的设计优化方案,确保所推荐的方案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3、招标阶段的控制

策划建设项目招标方式、编制招标文件(含评标方法及标准、实物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底、提供评标用表格和其它资料、起草评标报告、起草合同文本并参与合同谈判与签订。其目的是依据合适的建设工程招标程序,通过施工合同来确定工程的施工合同价。

严格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工作、选择资质合格、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的单位参与招投标活动。

(1)收集和熟悉有关咨询依据

有关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法律、规定、程序、要求等内容;项目的实施要求,包括工程拟招标的方式、范围;编制招标阶段咨询文件所需的基础资料与相关的设计成果文件(包括满足招标需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建设项目特殊条件等;

(2)认真编制施工招标文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招标投标报价方式(综合预算法或工程量清单法)及相应评标办法。确保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切实可行并能达到预期目标;认真加强工程清单

编制和清单标底编制的审核;编制完整的工程量清单台帐,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依据。

(3)加强对设备、材料价款的控制

设备费、材料费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约占整个造价的70%左右,它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设备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设费用的大小。因此,在项目管理中也应引进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条件,开展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4)督促委托人对施工许可证及消防、人防、园林景观绿化、节能、环境评价等相关手续进行办理,对其合规性进行审核,以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使工程造价处于可控范围。

4、施工阶段的控制

主要是工程款使用计划的编制、审核与确定、工程变更价款的审核与确定、工程索赔费用的审核与确定。其目的是以工程合同为依据,达到全过程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1)收集和熟悉相关咨询依据

施工合同,特别是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工程进度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等内容;编制施工阶段咨询文件所需的基础资料,包括设计图纸与技术资料。合同计价的相关定额、标准等;

(2)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沟通协调,并确定作为工程结算计价依据的相关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的程序与职责。

(3)合同管理

在明确中标人并发出中标通知后,建设方与承包方即可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洽商,签订合同。

1)合同主要内容

工程承包范围和主要工作内容;合同工期及关键的工期节点要求;工程质量的约定;工程造价及变更方式约定;工程款支付方式及验工计价形式的约定;主要材料单价及价格约定;合同价格调整的约定;工程结算的约定;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的约定;建设方招标选择的主要材料;分包与供货方的施工配合;工程水电费的计取;农民工工资不拖欠和工伤保险的约定。

2)在合同中洽谈中应注意事项

内容和范围的确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可就招标文件中的某些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讨论,修改、明确或具体化,从而确定工程承包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谈判中双方确认工程内容和范围方面的修改或调整,应以文字的方式确定下来,并以“合同补遗”或“会议记要”方式作为合同附件,并明确它是构成合同的一部分。

3)合同价格条款

根据计价方式的不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规定合同将采用哪中计价方式,合同款支付方式,主要就以下四个阶段进行谈判,即: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退还保留金。

维修期合同条件中特殊条款的完善,合同文件中应当对维修工程的范围、维修责任及维修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明确的规定。

4)合同审批

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公司与承包商谈判完毕,由造价咨询公司审定合同上报建设单位批复后签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在合同审批表上签字、盖章,形成的工作记录:工程合同审核表。

(4)施工过程管理 1)资金管理

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主要是保证施工所需材料和构件的正常储备,根据工期长短、市场行情、供求规律等因素确定,所以应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工程预付款的百分比(没有预付款的工程不用考虑)。

进度款:工程量的计算参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合同约定的验收计价办法和工程进度款支付办法。

质量保证金:质保金为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缺陷责任期内,由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应负责维修,并承担鉴定及维修费用。如承包人不维修也不承担费用,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扣除保证金,并由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承包人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后,不免除对工程的一般损失赔偿责任。 由他人原因造成的缺陷,发包人负责组织维修,承包人不承担费用,且发包人不得从保证金中扣除费用。

2)现场工程量核对管理

根据施工图纸,做出清单台帐,经双方对审确认工程量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在清单台帐上签字认可,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在台帐下达承包人时,组织工程量对

审,按照中标工程量进行核对,如有异议,15日内以书面形式上报咨询单位进行核对调整。在施工现场将月发生的实际分部、分项工程量在清单台帐上详细记录,按照每次进度工程量从台账中进行扣除,得出剩余工程量。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必须在变更前确认,并做好签认记录,在清单台帐上标注,按施工合同规定,单独列项计入当月工程进度款中。对施工上报的工程量进行审核,如施工方对工程量核对不统一时,以书面上报,进行现场复审。再将审核结果上报建设方批复后下发施工方。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详细将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每周进行一次汇报、工程量的汇总,避免工作的重复。

3)工程变更签证管理

审查技术变更和会签设计变更,修改必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会签后交于施工单位执行;施工过程中必须执行先办理手续,后进行现场变更的管理制度,否则施工单位施工期间随意进行变更,势必将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

设计变更和签证必须按照规定日期上报相应的增减工程量和对工程量单价的影响,以便核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实施有效的成本分析。

涉及造价或费用变更较大的变更或签证由设计单位出变更通知,监理、造价咨询公司连同上报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审批。

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无法核定工程量的工作项目,需要零星用工、材料的签证管理和支付,应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咨询工程师及时核定零星用工工程量,确保工程成本的控制。

工程签证实行先签证审批,后进行工作的制度,避免事后经济纠纷。

4)材料(设备)定价管理

主要材料、设备需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咨询公司选样订货的,施工单位应在使用前及时上报材料样品及单价,供建设单位选样订货的,建设单位批复价格后,施工单位根据批复的单价进行采购,确保采购的材料、设备与选定的样品品质、规格型号一致。材料定价单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造价咨询公司联合签认。

5、竣工结算阶段的控制

编制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其目的是反映建设工程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一般由承包单位上报结算书,由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审核。

(1)审核依据: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工程合同;工程竣工图纸及资料;双方确认的工程量及清单工程量台帐、计日工按现场签证计入;双方确认追加和减少的变更工程量及单价;双方确认的材料价格调整、工程量签证以及相关的索赔事项;发包人向外分包工程,承包人计取配合费;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工程竣工结算。

(2)工程结算审核内容:

确定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充分性; 审核计价方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则; 人、材、机换算及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工程量调整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投

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综合单价调整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 主要材料消耗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价格是否与报价相符,价格调整是否有依据;甲供材料的品种、数量和结算是否正确; 甲方单独分包项目工程量的划分和结算是否正确; 费用调整是否有依据,计费基数、取费标准、计算程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税金和规费计取是否符合税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 实际施工工期与合同工期比较,差异原因和责任,索赔和违约金支付的理由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或法规的规定,证据是否确凿、完整,费用计算是否正确;

审核过程中遇有不明确或持有异议的问题,项目经理应与委托人取得联系,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到施工现场查勘和取证; 审核人员依据送审资料、取证材料、会商纪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则、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规定,对送审的工程结算逐项进行审核,编制《工程审核计算书》和结算调整明细表征求意见稿,拟写初审意见,随同《审核质量控制流程单》交项目经理复核,项目经理复核同意后,将初审意见和征求意见稿交送委托人, 由委托人送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征求意见, 如委托人、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对初审意见有异议,项目经理应要求委托人及时召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审核单位进行会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必要时可实事求是地对初审意见进行调整,以求达成共识;对审核的结算达成一致意见后,项目经理将审定意见和《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控制流程单》交技术负责人进行最终审定;委托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咨询单位技术负责人分别在《工程结算审定表》上签署意见,盖上公章,以示认可。

(3) 项目经理草拟《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主要内容包括; 委托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名称和委托事项;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次或檐高,开工和竣工日期,工程质量评定等级等;审核范围;审核的依据,主要程序和方法,审核时间;审核项目经理姓名及其执业资格证书号;送审工程结算金额,审定金额,核减(增)金额及其主要原因;核减、核增明细表,《工程结算审核定案表》及有关附件;有关审核的其他内容。

《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由审核单位负责人签发,编号后打印成文,并盖上项目经理执业资格专用章和咨询单位公章。《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一式四份,审核单位留存一份,送交委托人三份,由委托人将其中两份分别送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并办理送达手续。向委托人退还必要的送审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

(4) 审核资料归档, 审核单位按《档案法》的要求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工程造价审核档案制度, 并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工程结算审核档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正本原件和有签发人签发的底稿;审核过程中获取的取证材料、会商纪要;《委托人送审资料清单》(包括签收和退还清单);送审的工程结算书;工程招标和投标文件;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或补充协议;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评定表; 《工程造价审核合同》、《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控制流程单》及其他需要存档的资料。

审核工作完成后, 由专业审核人员将上列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按本单位档案管理规定和立卷规则汇总组卷、编号,装订成册,统一管理。

七、竣工决算审计阶段

在对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完成后,需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主要包括: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投资;设备投资;工程物资、待摊费用、交付使用资产现场监盘审计;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工程价款支付、投资概算执行中超概和概算结余原因的审计;使竣工决算报告完整、真实、正确。

八、进度计划完成保障措施

1、进度响应:我公司完全响应委托人对全过程造价管理服务的时间要求,并在收到委托人发出的“造价咨询任务通知书”及相关资料后,立即组织人力开展工作。我公司将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合理安排项目组人员,实行项目管理手册制度,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目标安排分节点工作进度目标,严格控制实施作业进度,在保证各项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按时完成委托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任务

2、组织保障:公司充分调动公司的人力资源,形成以总经理为项目经理的项目团队,按照专业结构分工明确,复审人员监督到位,组成建筑结构组、安装工程组、装饰组、园林景观市政道路项目组进行工作。

3、设备保障:公司组织安排8台电脑,5台打印机,一台复印机,5套广联达软件,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4、实行经济激励制度,按照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对按照工作节点完成的项目作业人员予以奖励。

5、实行项目责任津贴制度,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规定,对该项目按照工程量大小安排责任津贴,充分调动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展开劳动竞赛,实行优胜奖励制度,经质量复核满足要求,达到节点进度要求的项目组给予重奖。

7、积极组织询价管理制度,形成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询价小组,及时与供应商进行询价,并向委托人进行汇报,取得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价格认可

九.质量保障措施

要保证审计成果的质量,实现咨询目标,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将项目服务目标按阶段进行分解、控制,具体执行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措施:

在前期做好各项质量控制,不仅能从开始确保服务质量,降低风险,而且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双承诺制”,即委托人向我公司保证提供真实、完整、合法的资料,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从业人员向咨询公司保证合法、客观、公正地执业,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

2.加强我公司自身的内部管理。首先,建立了科学的人员管理机制。我公司是一所智力密集型的“人合”组织,拥有一批有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注册造价师,对保证审核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我公司具有严格、合理、透明的各种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等。能确保全体

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核业务。第二,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本项目确立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对业务质量的三级复核制度的执行;具有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依据统一标准,对本项目人员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最后,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我公司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制定业务承接规定、审核人员工作委派制度、签订业务约定书须知、审核方案编制规定、审核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审核取证注意事项、审核工作底稿编写及复核制度、审核报告撰写及复核制度、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服务守则、人员考核等规章制度。

事中质量控制是整个服务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

1、在具体业务实施阶段,要按外勤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严格外勤工作程序,明确项目经理和编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工作质量负全部责任,规范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注册造价师在工作底稿上反映出其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工作轨迹,把好质量关,重视方案和总结的编制,完善信息传递系统,保证上下之间信息渠道的畅通,避免外勤工作的失控。

2、采用可靠、有效的方法。强调以风险为导向,在选择了最小风险方案并予以实施后,还应跟踪业务过程,进行风险分析,以便发现方案的不足和新的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规范程序,严格执行三级复核程序。质量体现在报告的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字等细枝末节中。严格三级复核制,各级都应具体明确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一个项

目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都符合要求。

4、抓实着力点,完善督导机构,加强督导力度。这是搞好执业质量控制的决定因素。一要加强和设立督导机构,强化督导力量,把职业道德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督导岗位上。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为督导人员提供工作便利。三是加强指导、检查、监督的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项目经理必须对执业质量控制负总责,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规律,提高水平,不能抓而不紧,更不能放任自流。五是建立分级督导制度,要求督导人员对各层次的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协作,征求专家的意见。

5、建立报告的签发制度,对报告的起草、签发、打印、签章及分发使用做出具体规定。保证报告按规定的程序、格式对外出具、避免出现纰漏。

事后质量控制,对总结经验,检验当前使用的程序与方法,以及提升以后业务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及时总结。每一个项目结束,项目经理都应对本次工作进行总结,简要阐述本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指明今后类似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2、加强档案的管理。档案是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是公司的宝贵财富,我公司做了妥善管理和保管。

十、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我公司决定委派具有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投资(工程)咨询师资格且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程远同志担任项目经

审计文化范文第4篇

[摘 要]政策跟踪审计成为国家审计越来越重要领域,国家审计机关在政策跟踪审计中具备哪些突出优势,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及审计实践,从监督职责法定性、监督领域全面性、治理地位独立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政策跟踪审计的实务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国家审计;政策跟踪;优势

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总结30多年经验,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发挥建设性作用,审计机关转型升级,完成国家法定职责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家政策的程序性、执行政策的效率性、实施政策的效果性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障国家治理实现良治的新型审计方式。政策跟踪审计以保障实现政策目标为导向,既关注单项政策本身个体性特征及其效果,又重视区域甚至全国政策整体性效果;既关注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又着重于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源;从政策执行过程及结果入手,找出政策执行的难点,突破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点,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影响政策目标因素,及时全面反馈政策决策者,实现政策最优化。下面从监督职责法定性、监督领域全面性、治理地位独立性等方面说明审计机关在政策跟踪审计中所具有的突出优势:

1 《宪法》赋予了审计监督职责的法定性。《宪法》对审计机关的设立、体制以及审计监督权的行使都做了明确界定。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工作的基石,也是政策跟踪审计法定职责的源泉。

2 《审计法》等专门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监督的全面性,保障政策跟踪审计全覆盖。《审计法》以及《审计法实施条例》都对国家审计机关法定职责进行了明确,如《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七条:国家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履行审计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审计工作,履行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这将国家审计机关法定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机关同级人民政府规定职责的范围,审计监督具有全面性。

3 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立性地位,是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独特优势。

3.1 国家政策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涉及广泛、影响深远、特征明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只代表特定或多數阶层,不可能照顾到社会各方面的所有利益、难以反映出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这是国家政策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大特点。政策制定注重科学性、民主性、程序性,政策执行注重时效性和适用性、不可随意的选择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注重考虑主客观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公平与公正性评价是其生命线。国家政策的上述特点,自然要求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者、具体的政策监督机关,必须能够适应国家政策系列特征要求,把握权力运行基本规律、政策形式与内容等。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在经济监督和服务政府工作大局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也成为审计机关政策跟踪审计中的能力基础。国家审计机关具有综合性的专业化优势,审计机关对财政、金融、国有企业、资源环境、社会保障等不同行业的审计或调查,对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审计大数据处理,已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因此,审计机关能够及时向党委和政府系统提供真实、全面、完整的信息,便于党政机关进行正确、准确的判断,做出科学、高效、有质量的决策。

3.2 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在新时期、新常态下赋予审计机关的具体要求。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提高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其执行政策跟踪审计具有法理依据。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地方各级政府要保障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定期组织开展对审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为进一步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12月8日,两办出台《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更加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履行法定审计职责保障机制。为保障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国家积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努力最大程度减少审计机关在执行包括政策跟踪审计在内的审计业务过程中受地方利益相关者的干扰,充分保障审计的独立性。

自2015年6月起,国家审计署每月发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根据对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分析,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全国政策跟踪审计对于加速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出台重大政策目标初显成效。根据政策跟踪审计建议和意见以及审计过程发现的重要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积极整改,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商事制度顺利改革,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养老服务业、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政策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3,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2,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010,2,2.

[4]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2014,10,9.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10,23.

[6]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2015,12,8.

[7]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网站.

作者简介:

高永峰,山东滨州市沾化区审计局财金科科长,历任企业科长、法制科科长,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审计文化范文第5篇

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县级审计机关县域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就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

(一)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1、部分人审计人员缺乏有关审计的风险意识。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在政府审计中的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些机关的领导对审计风险非常重视,但基层的审计机关却缺乏重视程度,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审计人员的认识问题会产生局部性风险,但是通过管理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但是由领导认识不足所导致的风险其影响往往是全局性的,由此带来的失误甚至可能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最大的审计风险其实是审计机关领导的认识风险。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全面认识审计风险,在看到发展的机遇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审计工作面临的巨大风险,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2、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和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专业判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不合理的知识结构、严重缺乏的复合型人才,是导致当前的审计队伍对新形势下的审计要求难以达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入世以后给我国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审计风险,作为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者。WTO的规则,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以及商业运作模式和规则都是每一位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方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适应新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目前我国的审计技术和手段还停留在很传统的阶段,账目基础审计还是以手工为主,这样的方式和国际化的需要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作为审计机关,确定与当前实际情况向符合的审计策略和技术手段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要以审计准则的方式将这些技术手段确定下来。除此之外,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基础的查账技能必不可少,同时还要求掌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宏观经济管理知识、电算化审计知识、政策法规及个人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工作中才能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3、从业人员少,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审计工作的特点就是项目多、任务重,这就要求配备更多的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从而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但当前的审计工作面临的现状却是人员缺乏,这是机构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目前审计力量普遍偏少,与繁重的审计任务不想符合,所以每个从事审计的工作者都感觉到极大的工作压力,甚至于不堪重负,这无疑也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工作的质量。

(二)来自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

1、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复杂化,加大了审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突破单一业务界限,而成为从事多种产品生产经营和从事多种经营业务活动的综合经营体,因此,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竞争中的不确定性都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增加工作人员出现失查或者失误的可能性。同时,金融产品创新及衍生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加大了审计风险,导致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的破产原因之一就是审计对安然公司大量从事的金融衍生工具和表外融资业务产生的表外项目风险无能为力。

2、 资料和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发生可能。

虚假会计信息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被审计单位舞弊行为的隐蔽性和反审计手段的增强,加大了审计风险。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直接受到被审查单位提供的资料和会计信息的影响,若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者虚假信息,那么审计的结果也就不能准确反映问题,甚至出现偏差或者是判断上的错误。除此以外,正常的经营管理中出现无意识的错误较容易被发现影响也较小,而舞弊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这种行为多数是采用极为隐蔽的手段,一般的审计程序是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容易造成极坏的影响。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失灵,则更加大了审计局的检查风险。

二、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1、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树立全新的审计思维

(1)强化对审计风险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掌握新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每一步都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2)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审计监督的重点应从有形资产审计转移到无形资产审计,重视管理方面和社会效益的审计,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并促使其快速成长;

(3)树立竞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审计人员应树立竞争观念,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应信息经济的灵活高效的审计模式和方法,力避审计风险。

2、政府机关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的树立

实践证明,审计人员强烈的风险意识是有效控制风险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把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工作中既要认识到审计风险重要性,同时要重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谨慎。审计人员做出的专业判断其实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准确,因为这从实质上说其实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的准确性会受到判断主体、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其实是由很多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最终的审计评价意见也是在综合了不同人员的判断而得出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出于职业谨慎,在尊重客观事实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出专业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的评价结论。由此可见,要达到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是要加大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各级升级部门都应该有计划地培训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从而提高能力。

二是鼓励审计人员自我学习。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审计、会计职称考试和CPA、CIA等资格考试,使每一位审计干部成为学习型干部。

三是提升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审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首要手段。只有提升了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会更加具备责任心和使命感。

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财经纪律;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工作踏实主动,认真负责。

(2)文化素质: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3)业务素质:熟悉和掌握现代财务会计和经济知识;审计技术水平,能掌握和运用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检查、考核和分析的审计技术;调查能力,能根据审计任务的要求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取得证据,为正确的进行审计提供依据;正确的编写审计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和其它资料。

5、实施\"承诺书\"制度,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会计和审计工作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会计人员应对其报告的财务信息负责,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不负责任,而是负责审查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是否符合既定准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与财务相关的各种情况。

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对社会审计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已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国家仍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作严格区分,明确工作中审计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减少审计风险,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明确会计工作中应有的责任,助推审计单位的会计工作。(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审计局)

上一篇:武术文化下一篇:企业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