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4-01-07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在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和认识论的思维道路上所做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相当浓厚的工具论色彩。在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也难以摆脱一些固有的缺陷,凸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今,面对生态文明时代的呼吁与要求,将生态观应用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本文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将教育生态理论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中。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教育生态学 人文精神 本地化 多元化

一、现实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现实音乐教育忽视个体的自我感受

雅斯贝尔斯曾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对教育深层的内涵与本质进行了强调和详尽分析:教育的深层意义是在于将现世的既有文化转化为直达灵魂深处的道理,而不是将这些现世道理简单地派生成平淡无奇的知识[1]。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更多注重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本质——陶冶身心,同时,忽略了作为教育对象自身的感受和与音乐的融合。

音乐教育的应试教育化和功利化,没有重视到音乐对个体发展内在价值层面的促进。在当代音乐教育中,音乐作为智力开发的手段,忽略了音乐作为一个有机体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忽略了学生对于音乐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只是一味地采取灌输的方式来教学。音乐技术化层面的教学,与音乐教学的本质需要相偏离[2]。在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技巧的传授与机械化的训练,而没有关注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甚至使得学生更加反感学习音乐,最后与音乐教育的目标相偏离。

2.现实音乐教育对音乐人文性的遮蔽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音乐教育先天的具有人文属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强调音乐的人文价值与精神。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推崇和对教育功利化的追求,科学性与理性教育占据了音乐教育的主导地位,弱化了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使音乐教育完全沦为知识技巧的教育,其人文属性不断丧失[3]。

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是共同存在的,其关系是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的。但是,音乐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传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过多纯粹理性的机械操作和抽象理论的传授,将会导致其人文精神的丧失,而过于表现其物理属性。虽然音乐教学是建立在具体的物理基础(各种乐器、乐谱)之上,但这些物理基础只是一种媒介而已,它们只是学生用来表现人文精神的工具而已,如果过多地注重物理层面的表现,将会遮蔽其人文性[4]。音乐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对表现对象的把握,更应该注重个体在音乐下的感受、沉淀和启示,使生命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彰显。

3.现实音乐教育脱离生活、自我隔离

人是依赖这个世界而生存的,在人的生存世界中,人获得物质、文化等生存资源,生活世界也是音乐产生、创造的根源[5]。音乐艺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也改变我们的生活。假如音乐离开了赖以存在的根基,其生命力就要大打折扣。从上世纪到现在,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都是实施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方向为发展人的理性,如此,就体现出音乐教育的不足,它将人与生活世界隔离开来,忽视了音乐与现实、感性世界的关系[6]。

二、现实音乐教育所存问题的原因

1.哲学根源:现代机械论世界观

现阶段,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在分析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中技术理性相关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根源研究与分析出发——西方认识哲学,也就是现代机械世界观[7]。现代机械世界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认为人是世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理性存在物,是整个世界的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是被人类控制的对象,这也就产生了二元世界中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分离、对立。

认真审视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发现在以审美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下,忽略了个人感受与音乐的互动,将音乐作为被人类控制的对象,最终导致二者的分离。

2.社会动因:工业化社会的驱动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此时,不单单是对原有生产方式的一种冲击,更多的是对原有农耕文明的一种彻底的颠覆。自那以后,“知识代表力量”的观念扎根在人们心里,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知识的力量,并且运用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将追求的利益转化为最大化形式。在工业化革命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或多或少的被功利化思想侵蚀,逐渐与自身独立、特殊的地位相脱离。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逐渐与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社会接轨,音乐教育在社会大背景下,成为了科学与知识教育的工具,导致音乐教育慢慢偏离了其根本价值,使得音乐教育作为了技术与知识教育的辅助,而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与传递。

3.教育观念:落后的灌输式教育

传统教育观念的落后思想导致音乐在教育观念上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填鸭”、“灌输”式的影响,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过程中,教师被当成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与机械化练习的地位,缺乏创新与创造,学生无法质疑与探究[8]。

传统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背离。它强调不变,否认事物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事实,最终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生活,缺乏活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它将组成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分割,将它们分成各自独立的部分,这样导致音乐教学的不完整。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音乐教学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

1.在生态视野下对音乐教学观的重建

(1)回归本体

在音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根本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文化的培育,忽视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通过音乐对生活的感悟。因此,生态观念下音乐教育的课程构建要回归以学生的感受为中心的本体化教学,使学生的感受与音乐的旋律完美结合,让学生能与音乐真正地统一起来。

回归本体化的音乐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感受,将学生的感受融入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反馈,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围绕学生生活背景展开贴近实际的音乐教学,使得学生音乐学习与实际生活发展实现融合与统一。

(2)重视生命意义

重视生命意义的音乐教学要求不仅将老师和学生作为生命意义的主题,作为教学对象的音乐也要赋予其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透过音乐的表现形式感受到音乐具有生命力的本质,不单是音乐知识与技巧的表现,更是通过音乐对于人性的展示。音乐教学中重视生命意义,就须加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构建开放的音乐教学课程体系,重视教学过程而非教学结果。要将生命意义融入到音乐课中,强调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创设音乐情境,使得音乐学习变成生命力的体现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不断强化自身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3)立足本土化

作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可以说是全世界各个种民发展与前进的血脉与根基。母语是本土文化的基础与关节,基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意识形态、技术进步等因素,通过这些音乐融合与促进,产生了母语音乐这种艺术形态,也奠定了整体生态环境的基础。母语音乐是音乐教育生存的基础,所以,在生态音乐教育理念下,应该重视本土化音乐的教学。

对于具体的音乐教育,母语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不能简单模仿与参照西方课程体系来设计与实施,需要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结合起来,构建独特的、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框架。构建母语课程体系应该与中国音乐风格史观、文化哲学史观、风格史观等结合起来,全面综合与分析,构建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还应加强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如参加民间音乐团、采风、民俗活动等,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感悟民族音乐文化,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认知与感受。

(4)倡导多元化

多元化是单一与固定的对立,生态观强调多元与统一。人、自然都具有多样性,音乐元素也是一样,具有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特点。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面对真实的情感与生活世界,深入了解多元化世界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走出西方音乐思想与体系的桎梏,面向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音乐,同时也要面向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流行音乐、新民乐、民族音乐等。在考虑到音乐多元化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执行略有差异的教学过程。除此之外,学习的人与音乐存在多元化特点,音乐课程评价也应该选取多元化方式,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不同个人、团体对音乐课程的不同评价。同时,优化传统的量化、标准化评价方法,转向观察学生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学习效果等,采用调查、访谈或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2.生态视野下音乐教学的实施

(1)重视身心的融合与统一

笛卡尔创设了身心融合与统一的“二元论”思想,他的“我思故我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这也影响了音乐教学理念与思想。生态理念下,身心是融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身体是我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的媒介,而心智则是对这些感知的分析和综合。

音乐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引导学生将身体的感官与四肢融合运用,呈现动态的音乐学习过程,让学生在音乐中实践、领悟与创造。如乐器学习,引导学生将身体、感官与灵魂都融入到乐器操作中,感悟音乐的美,将自身的思想借助乐器演奏活动进行表达,使得音乐学习与自然、内心的表现融为一体。

(2)创设音乐学习生态语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音乐知识也是一样,如果将音乐知识与学生平时的实际生活、生产环境相关联,创设实用的学习情境,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升音乐学习效果。教育生态理论下的音乐教学理念,就是将音乐知识整合到生产、生活实践中,设定生态学习语境,探寻音乐与实际生活的动态练习,促进音乐学习环境的实用、真实。由此,科学创设真实的音乐学习生态语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鼓励学生挖掘内心最深处的感触,强化学生音乐思维与能力。

音乐教学实践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生态音乐学习语境。一是创设真实的生态学习语境。如音乐厅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再引导学生欣赏相关音乐作品,最后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评价和讨论,力求学生能在在真实的音乐环境下与音乐充分地互动。二是建立虚拟的音乐教学生态环境。比如,提前布置一个与音乐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关的课程环境,让学生置于一种特有的氛围中,就像是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音乐一样,提升音乐教学实效与学生音乐素养。

(3)鼓励群体合作交流与协作互助

音乐教学及平时的生活、学习必须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互动。在音乐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与协作互助,师生共同学习、相互探讨、一起创作。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强调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和对话,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断完善自我。

针对具体的音乐教学,应该倡导合作学习法,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内各成员互相学习、协调互补。或者是通过性别、兴趣、音乐素质与音乐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组,形成组内多样化、组间同样化的小组划分。实施小组间竞赛,小组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共同学习模式。小组内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深入探讨与实践学习内容,促进音乐学习效果的提升。并针对小组学习情况开展小组间竞赛,通过实施激励方式,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找到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学习方案,提高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龙逸.社区音乐教育的生态学思考[J].教书育人,2010(5).

[2] 黄浩军.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

[3] 陈旗敏.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4] 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

[5] 曲莉娜.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4).

[6] 欧阳萍.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平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7] 邱怀祝.试论“生态课堂”的教学意蕴[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

[8] 袁艳姣.试论课堂生态活力的抑制因素及激活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

[作者:张妹姝(1983-),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流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珠江上游流域

一、引 言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不是一定不能调和?人类究竟是怎样影响区域环境和受环境影响的?个人和社会怎样减缓和适应环境的这些变化?决策者针对这些变化所选取的政策如何影响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能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和助推器?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发展能否形成一个新兴的“生态产业”?如果这些问题有解,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方法或措施来促进和保障其顺利实现,这是目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理论的产生及其实践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基础。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成为解决人口一资源~环境一经济—社会巨系统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去探讨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国外研究述评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论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系统领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其理论渊源发端于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20世纪30年代末Lindeman提出“百分之十定律”、20世纪40年代维纳提出生物控制系统论以及50-60年代Golley、Odum E P、OdumHT等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研究。由于人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和复杂性,直到Miller(1978)总结出19种不同尺度的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德国著名的生物控制论专家Vester(1981)总结出生物控制论的8条定律,Haken(1978)的协同学理论和Prigogine(1984)的耗散结构理论为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1984)提出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相应的生态规划方法,美国生态学家Odum HT(1987)提出一种用于测度能量在生态系统不同崔养级的累积效应和生态复杂性的生态系统能值概念,Checkland(1981,1990)在定量与定性数据、主观与客观信息的结合上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适应性策略方面实现了理论突破,才在1988年由Agee和Johnson出版了第一本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著作《公园和野生地的生态系统管理》,该书提出了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过程的理论框架,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学的诞生。这些不同学科、专业学者的创新性理论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砌究对象、目的和专业角度不同,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也存在三类具有较大差异的相关观点:一是由学术界特别是生态学家提出,主要强调保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使其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状态;二是由美国林务局(1992)、森林学会(1992)、环保局(1995)、世界保护联盟(IUCN)(1999)等相关管理机构提出,侧重于强调各自的管理目的和资源管理的方法;三是由专业社团和非政府组织提出,更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协调管理。

之后,国外诸多学者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例如Boyce等(1997)对森林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进行了理论研究;Costanza等(1997)对世界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理论研究;Brussard等(1998)对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探讨;Haeuber(1998)对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Wagner等(1998)对生态系统管理在一些具有争议的领域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Lackey(1998)对7个生态系统区域进行了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对比实证分析;Gentile等(2001)对美国South Florida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Berberoglu(2003)对土耳其的东地中海海岸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近年来文献情况看,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研究的成果呈现逐年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同时,国外众多政府、非政府机构,包括联合国、各种政府联盟、国家相关管理机构也开始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区域、国家、全球生态、资源、经济、社会进行系统研究和管理。美国林务局1992年第一次官方宣布采用“生态系统方法”来管理国家森林;1993年,克林顿发表了题为《生态系统管理:一个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评价》的报告,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基本框架的形成;200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了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5项导则和12项原则,为进一步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南;联合国和各种政府联盟,如UNEP、OCECD、WMO、IPCC、UNCD、WPC以及各种民间机构FOE、IIED、WRI、IUCN、WWF等组织实施了诸如世界气候计划(WC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生物圈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地球环境检测系统(GEMS)等一系列全球或区域环境对策研究计划。这些全球(或区域)规模的环境研究计划,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家们的广泛响应和参与,他们积极倡导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管理自然环境和资源。国际科联(ICSU)和国际社科联(ISSC)发起了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几个主要计划,其中与人类活动管理密切相关的有:(1)国

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的计划,正在开展的科学计划包括人文和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管理、健康与环境的生态安全管理三大领域。(2)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简称IHDP),该计划定义人类影响包括个人和社会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受环境变化影响的程度和过程以及减缓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行动。(3)土地利用管理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安全管理(GECHS)、全球环境变化的体制因素(IDGEC)、产业转型(IT)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更强调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论,强调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服务以及对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可持续性,为环境决策者提供有效参考和决策依据;特别注重区域各种自然生态、技术物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耦合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注重城乡物质代谢、信息反馈和系统演替过程的健康度以及系统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其中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热点。

三、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国内研究述评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不同于传统环境管理,不着眼于单个环境因子和环境问题的管理,更强调整合性、共轭性、进化性、系统性、耦合性、平衡性和自组织性。因此,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污染防治的应急环境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前),清洁生产的工艺流程管理(20世纪70-80年代),生态产业的产业生态管理(20世纪80-90年代),生态社区的生态系统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产业生态管理(Eco-Industrial Management)、城镇生态管理(Eco-settlement management)、区域生态管理(Eco-regional management)、生态基础设施管理(Eco-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等几个分支研究领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态学奠基人之一马世俊院士就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概念和有关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其后,在王如松等学者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世纪末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在国内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是在国外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充分发展推动下,逐渐被我国学者引入国内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赵士洞、任海、傅伯杰、王如松、于贵瑞等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了较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尤其在自然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首先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投入,其中以于贵瑞等学者为代表。该研究小组对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概念、原则、方法、原理、要素、区域尺度、生态学基础理论、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全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依托于生态管理科学的生态信息科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同时还提出了生态管理科学7种发展趋势:空间尺度的全球化、时间尺度的长期化、研究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定位观测的自动化、观测项目的综合化和观测手段的多元化、区域生态环境数据获取的“3S”化、成果表达的数字化和图像化、研究目的更加重视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近几年,我国在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鲁奇(2002)等依托中国一欧盟合作项目开展了“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与城乡互动发展研究(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Regions andCities in China)”;严良等(2007)对矿区生态环境管理及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立矿区资源一环境一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决策模型”;郭怀成等(2007)学者认为在生态系统方法、物种保护、综合资源管理以及区域规划等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新的热点;中国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引入到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事业中,在全球环境基金和我国财政部支持下,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也于2004年7月正式启动,其主要目的是创立一种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框架;田慧颖等(2006)、汪思龙等(2004)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多目标体系、方法、生态系统管理的新理念进行了评述;王鸣远、杨素堂(2005)对中国荒漠化防治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武兰芳等(2005)从理论上分析了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动力学机制;王如松等从我国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以及生态安全等角度探讨了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问题;王如松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方法”,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生态安全、生态健康、生态风险、产业生态评价和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动力学机制和生态控制论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方法论体系,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区域城市化的生态资产、生态占用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对北京等典型城市生态足迹和区域生态服务机理、区域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研究是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应用较为全面和成功的一项成果。

四、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流域及流域经济、流域环境的概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了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构成要素外,还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复合巨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从整个流域全局出发,统筹安排、综合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流域内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全流域综合效益最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有明确的可持续驱动目标,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活动保证其实施,并在对维持流域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必要的生态作用和生态过程最佳认识的基础上从事研究和监测,以不断改进管理的适合性。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开发田纳西流域水资源的立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开发治理效果,也成为现代流域治理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之后,发达工业国家在借鉴美国流域管理经验的同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流域综合管理方案,如英国泰晤士河、欧洲的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保护和治理。这些治理都把握了流域自然性、社会性、经济性、系统性、整体性、区域性、全局性、

综合性等特征,有效地避免了流域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区域间、部门间、区域与部门间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等之间尖锐的利益、矛盾冲突。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管理模式,流域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内邓红兵等(2002)较早从流域角度进行了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研究,指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是流域开发和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就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中“水陆交错带、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湖泊与水系”四个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初步分析。蔡庆华等(2003)探讨了河流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管理问题:罗跃初等(2003)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徐中民等(2003)探讨了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为例的环境选择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唐涛等(2004)以香溪河为例对河流生态系统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车越(2006)等人对水源地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牛叔文等(2006)对黄河上游玛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和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燕乃玲等(2006、2007)首次对长江源区生态系统完整性测量与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郭怀成等(2007)对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框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关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尺度、宽度、协调生态价值冲突、国内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等4个关键科学问题;徐辉等(2007)分析了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流域自然属性的多样性以及我国国情、经济体制、行政管理方式、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等因素,尤其是一直以来在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行政区划管理(尤其是以县域为单位)为主,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系统综合管理和开发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因此,以自然属性为主的流域复合系统,由于融入了人口、民族、文化、经济、社会等驱动因子而显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这也意味着我国今后的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流域复合系统进行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以珠江上游流域为例,珠江上游流域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广西3省(区)的19个地(州、市)、106个县(市、区)。本区域地处我国西南部,土地总面积24.5万km2,总人口3822万,其中农业人口3 263万,耕地面积210万hm2。近几十年来,珠江上游流域不合理的“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用水资源”的人为活动加速和加剧了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进程,由于人口增长(流域内六盘水、安顺地区人口密度已达270.19和263.59人/km2)、经济贫困(部分贫困县如六盘水人均粮食仅为157.116 kg,流域内“十五”期间94%的县或市靠财政补贴,流域内“十五”期间返贫率近15%;贵州省48个国家级贫困县中70%分布在该流域内,且这一贫困化趋势还在加剧)、山高坡陡(坡度大于25。的地形占总面积的43.94%)、耕作制度落后、陡坡开荒严重(流域内旱涝保收耕地人均不足0.3亩,陡坡开荒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六盘水市为31.05%,黔西南州为23.93%,安顺地区达28.13%),加之流域内先天性的喀斯特岩溶脆弱生态系统以及少数民族“山不烧、牛不壮”、“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等陈旧思想、习俗严重束缚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导致了粮食、燃料、肥料、耕地等一系列人地矛盾(见图1)。

流域内众多自然和人文因素交织,从而使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1)森林覆盖率迅速减少。目前森林覆盖率仅6.91%,远低于长江上游川江、乌江流域的15.40%、12.73%。(2)土壤侵蚀极为严重。流域内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51.14%,年土壤侵蚀量达7451.504万吨,平均侵蚀模数达2 589.940 t/km2·a,侵蚀区域的平均侵蚀模数达5063.9 t/km2·a。(3)水土流失加剧。珠江上游水土流失居贵州境内河流之冠,流失面积占区域内国土面积的48.44%-55.3%。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已成为珠江上游流域危害面积最大、受灾人口最多的生态灾害链,是珠江上游地区农村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集中表现。(4)石漠化突出,流域内六盘水、安顺、黔西南等地州石漠化面积分别占土地面积的25.98%、15.23%、8.02%。因此,珠江上游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脆弱区。上游地区人口、环境、经济是否持续协调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珠江全流域以及“珠三角”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典型的“PPE(povert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现象。这不仅从根本上威胁到区域内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社会稳定,而且从长远看,珠江上游流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债务沉重,潜在威胁巨大,这将成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区域之一。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城市双修”视角下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将废弃地利用与城市生态修复、空间规划、功能健全及文化融入相结合,使通过景观再生设计达到城市生态相对健康、安全的状态,促进群众居住环境改善、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

关键词:垃圾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再生

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发展至今不应单单只停留在场地本身,应结合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若想有效解决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与生态修复与重建,那就要将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置于城市整体发展视角下,对垃圾场废弃地进行系统完整的规划整合。住建部于2017年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各个城市及地区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来解决城市中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遭破坏、功能结构不完备等问题。“城市双修”旨意修復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受破坏的绿地、水源、山体及其遗留的其他废弃地,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空间功能,打造健康安全宜居的城市面貌,为联系垃圾场废弃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整体视角。结合“城市双修”理念,探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对废弃地再生利用有一定创新意义。
一、“城市双修”相关背景及理论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一系列城市问题随着更新与转型与之俱来。2017年3月住建部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城市双修”做出定义,即:“通过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以更新织补的理念,改善城市面貌并提升城市特色及活力”。基于此,“城市双修”成为引导中国城市更新转型的重要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标志。

“城市双修”理念是基于城市现有现状之上,而并非是对新场地的开发建设,是对现有现状进行修复改造的转变和更新。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城市双修”的整体和系统性。“城市双修”理念吸收了“由点及面”的城市更新转变模式,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并列,同时也应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融合,以问题做向导来解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之“城市双修”有别于传统城市规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更新理念。
二、“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

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是迎合“城市双修”文件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生态修复方面,优化城市环境、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将生态设计融入各个城市系统,是“城市双修”与垃圾废弃地景观再生的最终目的。垃圾场废弃地存在开发难度、前期投资较大,且再生周期长,同时垃圾场废弃地处于荒废、闲置、损坏状态,土地功能受损等问题,故应逐步有序、小规模、渐进式的逐步更新再生,并尊重文化景观、自然生物多样性,促使景观再生。

在城市修补方面,“城市双修”要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城市公共空间,针对不同场地、不同情况展开城市建设更新,因地制宜,为垃圾场废弃地指明了再生方向。通常垃圾场废弃地周边环境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的区域,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要切实考虑改善相应周边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

综上所诉,“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应依据周边环境,妥善处理用地当下与今后的关系,使垃圾场废弃地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使之发展相对完整,用适当规模、适当功能、适当尺度、适当时序促进城市整体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
三、垃圾场废弃地特点及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得出,垃圾场废弃地有以下明显特点:

(1)周边生态环境受到危害

垃圾场废弃地大都有废弃物堆放,从而导致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功能缺失、景观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影响深远,对生态环境威胁严重。

(2)有害周边居民健康

垃圾废弃地周边由于一系列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威胁到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

(3)景观功能缺失

垃圾场废弃地由于用地的特殊性,生态稳定性遭受破坏,使原有生态结构发生改变。土地功能缺失使之景观功能缺失,景观系统空间分布不均,破碎性增强。

(4)土地构造具有特殊性

垃圾场废弃地由于原先受过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原有地貌遭受破坏和损毁,大都为特殊地貌。如易塌陷、易积水、易受污染、易断裂等。

(一)垃圾场废弃地处理欠妥

通过实地调研现有垃圾场废弃地发现,在垃圾场废弃地进行景观再生设计前,普遍存在现有场地处理不当或欠缺等问题。垃圾场废弃地由于场地特殊性,存在大量垃圾废弃物,由于长期堆放易造成化学污染,形成有害物质,造成环境、空气、土地的破坏和污染。在进行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前,若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污染的根本途径,甚至加剧污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加大了景观再生的难度,以及景观塑造后的持久度。再者,垃圾场废弃地缺乏科学的监督及管理机制,在工作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场地破坏,使用地不能发挥出完全的价值。所以,垃圾场废弃地的妥善处理,对后期景观再生的进行以及是否能使场地价值最大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方法不合理

所谓景观再生设计方法,就是要根据实际场地现有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因地制宜。但由于设计中存在种种不合理现象,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设计前缺乏实地调研,对现有场地了解不够充分,比如在进行夯实碾压路面任务中,忽略了地区不同降沉要求不同的差异性,就有可能因此导致滑坡、路面塌陷、地基不稳的问题出现。这就是由于设计方法不够科学合理,从而造成一定损失和安全隐患。


四、“城市双修”理念下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改造模式

通常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首先以恢复绿地的形式出现,部分场地成为过渡性土地,部分场地深化景观塑造,根据场地现状及城市需要可建设为不同类型用地,如公共休闲用地、商业开发用地、农林用地、工业用地等。

(一)公共休闲用地改造模式

公共休闲用地改造为现阶段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最为普遍的改造模式,此种模式场地周边居民较多,对于场地稳定性要求较高,资金投入也相对更大,但同时社会效益明显,民众参与度与满意度也更高。改造后一般为湿地公园、休闲广场、城市公园等。成功案例有武汉园博园、上海后滩湿地公园、韩国兰芝岛世界杯主题公园等。

(二)商业开发用地改造模式

由于垃圾場废弃地用地本身稳定性有限,而此开发模式又对场地稳定性及生态性要求极高,固限制了大型构筑物在此用地上的建设,同时商业开发用地改造模式民众接受程度也低于公共休闲用地改造模式,此模式因此受到制约,应用甚少。现有此模式改造方案普遍为停车场、高尔夫球场、生态教育基地等对大型构筑物要求较低的产业。成功案例有深圳玉龙高尔夫球场、加拿大GESM环保中心等。

(三)农林用地改造模式

待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后,将垃圾场废弃地开发改造为林地、牧场、农耕用地等农林形式,此模式对场地生态要求也较低,改造成本也相对较小。垃圾场用地普遍建于人口聚集地周边30公里以内,交通有一定便利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垃圾场废弃地改造为农林用地相对于城市垃圾场废弃地而言较多,但是受限于资金、管理及施工水平,改造后的生态效益很难评价。国外成功案例较国内相比更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西班牙维琼农场改造。

(四)工业用地改造模式

此改造模式通常应用于远离人口密集区的场地,位于或临近工业发展区,将合适场地改造为工业或仓储用地,对场地稳定性及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可作为垃圾处理厂或利用垃圾资源发电的发电厂。成功案例有日本舞洲垃圾发电厂。
五、“城市双修”理念下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理念

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中,由于场地特殊性,影响因子较多,对工程技术要求高,在设计中应是在当前场地得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再进行,景观再生应与场地治理相结合。景观效果应与生态恢复工程相融合,融入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生长型景观。同时,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中,由于场地特殊性,不排除群众对其项目存在质疑和抵触的可能,应做好群众工作,开展生态设计推广,提高生态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吸纳群众的想法和意见,推进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项目的进行。

(一)生态修复改造理念

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是垃圾场废弃地的景观再生设计的基础,生态修复应从恢复场地基质出发,再具体到土壤功能恢复、渗滤液防渗处理、给排水系统、有害气体排放、污水净化、植物的选择与种植、废弃物的再利用、空气改良方案等。

(二)景观主题再生理念

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中,明确文化主题会更好的体现景观设计的内涵,承载更多的文化和潜在价值。通过景观再生设计使场所再现文化语境,具体应在整体规划设计、景观主题设计、交通流线设计、地形优化设计、植物的选择与搭配设计、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功能型设计等中均有体现。在建设费用较低、建设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呈现出较完整的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当代背景下,无论是何种建设改造项目,可持续发展理念必不可少,可持续发展符合我们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作为一种“生长型”项目,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尤为重要,更加需要将此理念贯彻在项目建设中,先生态修复,再景观再生。不可只追求当下成效,而忽略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应因地制宜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群众参与理念

群众是环境景观的受用对象,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项目的成功与否,与群众的保护意识密不可分。在项目开展初期,应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起到意见借鉴和监管的作用,加强生态修复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之自觉参与生态建设,使项目生态持续受益,完善景观效果,提高生活环境水平,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度。

结语:本文浅析垃圾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垃圾场废弃地改造模式、景观再生设计理念,将景观再生设计与生态修复结合,探索如何将垃圾废弃地地块优化与改造、如何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如何因地制宜再生景观,为今后各类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李晓晖,黄海雄,范嗣斌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J].规划师,2017,33(3):11-18.

[2]马观明.以垃圾场为基底的绿地改造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5(06):97-98.

[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06):3-10.

[4]杨锐、王浩.景观突围: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8):81-86.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绿色农业做为新兴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的条件下,绿色科技对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寿光市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对绿色科技发展对寿光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 科技创新 寿光市 农村经济

绿色农业是继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理论之后提出的新的农业发展理论,代表着世界先进的农业发展方向。特别在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参与的市场竞争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寿光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出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寿光市农业经济现状

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5处镇、街道,人口100万,是全国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寿光市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八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三年排名提升47个位次,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38位。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以蔬菜大棚、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组合,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二、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加发展绿色农业,始终把实施农业项目作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良种繁育、标准粮田、预警项目、良种补贴、阳光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一项列农业项目,使全市的绿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模式主要有:

1. 企业带动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有相关农户加入的绿色农业组织模式,公司对外连接市场,通过公司的运营和对市场的把握来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农户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农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产品再返销给公司,公司经过深加工成为市场上最终需要的产品。

2.市场导向模式

通过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产生的原动力来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特别是专业市场形成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农民可以和专业市场订立供销合同,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了解市场经营,把握市场动向。

3.主要产业模式

主要产业模式就是充分考虑当地区域的农业资源,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及传统生产方式入手,发展“一区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经营模式,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农产品的生产上最容易符合对绿色产品的要求。

4.合作组织模式

以各种农业协会、研究所、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媒介形成的合作性质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组织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5.企业自主模式

是指由企业通过租赁土地、土地参股等形式将农户的分散土地流转能统一经营的生产基地,再由公司自主经营,“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公司的职工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

三、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现已形成了中南部乡镇的大棚菜、大田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北部乡镇的冬枣整合集聚管理、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高效产业。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2)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通过健全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及借助菜博会,抓好科技成果推广等形式,架起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使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致富门路,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3)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管理。二是狠抓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先后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23个,培育了“乐义”、“欧亚特”等知名品牌,获得农业部新认定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30万亩,认证优质农产品9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5个。

2.劣势分析

寿光市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同样存在着:耕地减少、绿色农业产业化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农业生产基地集约化的规模效应不强、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创利能力低、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保证、市场开拓薄弱,占有率偏低、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统问题。

四、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1.增强政府作用,提高政策指导性。

通过政府性的政策指导,引导转变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导向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通过其主导作用,对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

2.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加强各种绿色农业模式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等形式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

3.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誤解及偏差,通过科学的讲解和示范,使过去主要依赖农药和化肥来取业的农业增长,转变为利用生态内在机制取得增长。

4.增加投资、融资途径

通过各项鼓励政策及措施,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林业、水保基金制度,支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扶持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绿色农业,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

5.健全农业制度创新

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法制管理,并以质量为保证,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加大农业立法力度,积极健全创新农业法制建设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中会.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9-52

[2]张炜,曹平贵. 实施生态农业战略走绿色科技之路[J].江西农业经济,2001,(2). 21-22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是一个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存在一系列学科生态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运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提出大学学科建设应准确定位,即找准自身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学科生态位,减少生态位重叠及防止生态位错位,发展自身特色。

关键词:生态位;大学;学科建设

1.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创立的,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其环境系统间作用规律的科学。生态意识即是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广义范畴上讲,无论研究哪一门学科的人都应该具备生态意识。在生态学看来,没有一种生命有机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任何一种有机体都必须依赖于周围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都必须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

生态位理论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范畴。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常是指在生态系统及其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它既表示物种生存空间的特征,也包括置身其中的物种的概貌,如物种可利用的资源条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理论揭示,在自然界中,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如果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既便是亲缘相近,具有相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两个物种也不例外。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以弱化与其它物种的恶性竞争,确保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和稳定。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理论不仅是分析物种的资源环境与能力如何协调统一的重要方法,也是探求在物种与物种互动、竞争和协同的过程中,物种个体如何提升自身当前的生存发展水平以及未来演化能力的重要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一个由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学科或学科群的某些特性,直接影响大学系统的特性。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某一学科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进而引起整个大学系统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应映或变化。同时,大学中的学科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个单体学科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组分,如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条件,而且还有自己的系统边界,以此区别于与其他学科。作为大学系统的子系统,学科具有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即学科的组分与结构发生某种变化,学科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若某一个学科的学科梯队发生变化,该学科的地位、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就会发生相应变化: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帮助一所学校创建高水平的学科,但是其离去也会给该学科带来重大损失。

大学学科关系十分复杂,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链状关系,还存在立体交叉的网状关系。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组织,有各自的边界和小环境,但本质上所有学科都是同一“学科谱系树”的一个分支,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同时,大学学科系统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表现出垂直和水平分离特征。从纵向看,大学普遍存在大学科系统套小学科系统、小学科系统套更小学科系统的现象,逐级叠加构成学科生态“金字塔”,从塔顶到塔底依次为学科门类群、一级学科群、二级学科群,每一学科门类通常包含多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往往拥有多个二级学科,而每个二级学科常设多个研究方向即三级学科。从横向看,同一层级的不同学科彼此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一个学科往往既是另一个学科的资源争夺者,同时又是该学科的重要资源,即不同学科之间既竞争又共生。

学科类似于生命体,具有一般生命有机体的功能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欲望和新陈代谢,也经历着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并接受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选择,具有食物链特征、种群特征、群落特征和生态系统特征等。和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大学学科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由小变大的生物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学科不断出现并替代老学科,学科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生态化趋势。

大学的学科生态位,是对学科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与演化水平的一个客观定位。学科生态位以大学学科个体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大学学科群内单体学科相互之间的差别,探究大学学科之间及学科所占据生态位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学科生态位是由学科自身状况、外部环境、环境对学科的影响、学科对环境的作用以及学科与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是学科在与外部环境“平衡一不平篌__一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逐渐形成的。

大学学科生态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代表了对该学科发展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走向的预见,如带头学科和当采学科;二是同一学科在不同大学问的生态位,它反映的是水平,展示的是特色;三是不同学科在一所大学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表现为强势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定位。

在大学生态系统内,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学科间的竞争表现为生态位的争夺。通常学科的多样性、异质性程度越高,学科生态位的差异性、空间就越大。如果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学科种类数量少、异质性程度低,大量相同或相似学科的生态位难免相互叠加,致使生态位空间变窄。而假如大学系统中的学科多样而异质,不仅可以弥补学科生态位空缺,使学科生态位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使系统中的不同学科互为资源,优化整个学科系统资源结构,从而优化大学系统内部生态环境。

2.大学学科生态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建国后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发展一直滞后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科的生态性。例如,对学科生命现象缺乏了解导致学科定位不清,对学科生长方式缺乏认识导致割裂学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学科生态环境缺乏综合考虑导致重物轻人等等。学科生态现象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不清:过分注重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没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组织结构的调整,忽视学科之间协作、互动机制的形成: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等。这些问题已危及到了大学学科建设。

从生态位角度看,高等院校特色的形成首先需要科学的定位,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类型和层次,即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还是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确,学科发展战略定位趋同,特色不鲜明,片面追求“高、大、全”,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现象突出。由此导致综合性、多科性和高水平等成为我国大学学科发展战略定位上的流行术语。同类型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生态位重叠主要表现在同类型、同水平和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之间差异不大,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表现为千校一面。在高等教

育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部分院校在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上盲目攀比,脱离自身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学科基础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一味追求规模大、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求学科发展之全,在学科建设上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忽视自身学科结构与特色而盲目效仿重点院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建设,陷入随波逐流,没能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这种学科建设的发展,从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看似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实际上却忽视了原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没有形成准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定位。

上述问题的成因,根据生态位理论可解释为学科生态位的争夺,即低位上移和同位相类。例如,在我国大学中,一些处于高水平的学科,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片面追求短期收益,不惜以丧失发展机会为代价,利用自身优势而高位低移,竞争、挤占其它学科的生态位;一些处于较低层次和较低水平的学科,不顾自身条件限制而低位上移,盲目机械模仿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模式;一些层次和水平相近的学科生态位趋同,致使资源重复分配,学科间竞争加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我国目前许多同类型同水平和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差异不大,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表现为千校一面。也就是说,在生态位上定位雷同,这就难免会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导致同类生源的竞争就业市场和科研市场的竞争以及对师资资源的激烈竞争等等。为避免这种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同类高校应在学科建设上做文章。

3.大学学科建设的生态位策略

学科生态位是对学科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与演化水平的一个客观定位。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内,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学科间的竞争表现为生态位的争夺。

大学提升学科生态位的关键环节,就是要根据学科自身固有属性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与把握,调整其具体战略定位与战略行为模式。每一学科只有在自己适宜的空间才能生存和发展,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弱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生存并寻求发展。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的选择总体上应坚持生态位策略,即生态位分化策略、生态位扩充策略与生态位协同策略。

首先,应科学地进行发展定位,要切实制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办学层次、规模、学科和专业、科研的发展规划,在学校的发展中有意识地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扩大学科生态位空间;同时每一学科应立足于自身生态位基础之上的竞合互动,认清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科学布局与规划,明确其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目标。

其次,应该在加强自身特色建设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的思想来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根据生态位分化、生态位扩充策略来定向扩充和改变学科生态位,实现差异化竞争。要在创新中提升,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其他高校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市场需求和新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科学分析和制定发展战略,发展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创新中不能简单地丢弃原有特色,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优化和发展自身的原有特色。

再次,要强化创新中的特色建设,各学科要在把握自身已有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从质量、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度等创新点中寻求重点,集中精力在某一或某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逐步形成适应新生态位空间的特色。要找准学科发展生态位,通过生态位分离来减缓竞争压力,根据自己独特的优势,发展若干重点学科,建设好特色学科并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在适宜的空间生存和发展,避免学科生态位重叠,防止因生态位错位导致丧失特色而弱化竞争能力。一是保留若干具有深厚学术底蕴、能够体现学校传统特色且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二是扶持和培养一些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而这些学科并不是凭空制造的,它是建立在某些有共同学科背景及良好结合前景的学科之上,这些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学科间互相支持、互生共长,形成和谐、统一、结构合理的基础型学科。千万不可“高位低移”、“低位高攀”或“同位相类”。

最后,大学学科生态系统是一个各学科共生、共栖的环境,是有规律的有机共生,彼此提供营养,相互作用。大学应根据生态位协同策略构建整体优化的学科生态系统结构和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形成各学科同生共荣、协同进化的发展态势。

总之,大学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有找准自身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客观位置即学科生态位,科学合理地定位,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积极推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集中体现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寻求学科发展的合理生态位。

上一篇:朗读教学论文下一篇:古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