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3-04-04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音乐教育心理学成为音乐教育中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开始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得到很多人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什么是音乐教育心理学呢·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和分析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和学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它是一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对教音乐与学音乐的心理和大脑反应的学科。其对受教育者的品质形成的影响和作用做出了心理分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如赵送光老师在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中所说:“它是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既汲取了与音乐学相关的诸学科的丰硕研究成果,又受到教育学与心理学深入发展的影响,并在学科的构建中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使之既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又有相应的独立品格。”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的技能和渊博的知识,还应该有音乐教育心理学知识,把握了解学生在心理上的规律和发展,结合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又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的课程改革提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贯穿这一理念和思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前提是知道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的方法作为指导,这样教师才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下面我谈谈几种以音乐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通常根据年龄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教师要对每个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心理特征等方面有所了解,掌握施教的分寸,以使教学活动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玩是他们的主要特点,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吸引注意力,以音乐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激起学生形体动作的反应,在肢体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流动,这也是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活动,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学生。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都把律动教学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比如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律动的教学法,他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体态的律动把内心听觉和肌肉感觉记忆结合在一起,体态律动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必须使用新鲜的、有趣的和审美上令人满足的音乐,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动起来,体验音乐流动的美。

二、情感的体验,内在的乐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抓住体验是关键。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审美观的确立,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审美经验积累为前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听觉是学生探索音乐的手段。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抓住“听”这个重点,学会倾听,亲身体验,使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这也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强调的培养学生内在的乐感。例如:我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上,让学生们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在欣赏前我引导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受。有一个小朋友听了一会儿就躺在了地上,对此我并没有立刻叫起他。音乐结束后,他站起来说:“听这段音乐我好像快要睡着了。”我并没有批评他刚才的举动,他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感受,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感受体验最重要,我表扬了他。这就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更多的是大胆地用具体的动作把感受表现出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觉,更多的是枯燥的机械的技能训练,结果是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慢慢地学习兴趣渐渐消失殆尽。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沿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正是因为音乐不具象性,使得我们更加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这对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音乐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创造教学法

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人跨进艺术殿堂的敲门砖。比如,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些特别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开始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在探究中发掘创造力,发掘创造力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一个发掘者,要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发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发展。要摆脱以教知识技能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入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发展新知识为主的现代教育。比如,课堂上,我们让学生在探究声音的过程中总结,老师更多的是引导补充,多给学生鼓励,重视创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性创造思维,使学生充分沉浸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教师去思考,去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我们研究、学习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这门学科,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达尔克罗兹所强调的音乐课最重要的是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这不仅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儿童本能的需要。相信有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理论指导,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会更加生动、活泼,音乐课堂一定会硕果累累、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2]马淑慧.音乐教育心理学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7.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作为为中国音乐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资深学者,曹理 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与实践历程都与中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基于学术史的视角,试图从音乐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的探索、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创新、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对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研究四个方面,对其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观点与研究成果展开梳理与阐释。

【关键词】曹理 音乐教育学 学术史 研究贡献

我国音乐教育学科自上个世纪发展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探索与积累的过程。在初期,音乐教育学科就是以音乐教学法或者教材法的形式出现,并未形成系统而科学的学科研究。曹理老师与其他多位学者老师正是在这样的学术困难下一步一步的摸索,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考察本国教育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构建出我国音乐教育学科研究的基础框架。

一、 音乐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的探索

曹理老师自上个世纪50年代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教育建设的前线,身体力行的推进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在建设初期,她先后发表了多篇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论文:《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问题的探讨》(《高教研究》1984年第1期)、《从高考试卷中看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人民音乐》,1985年第1期)等。曹理老师在文中指出当时学校音乐教育阶段性的相关问题,如中小学音乐课程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师资力量有所欠缺,音乐课教研活动开展较少等,并指出社会与学校应加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与管理,健全对中小音乐教师的培训以提升师资水平。 这不仅是曹理老师早期总结实践经验,也是对当代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实证性成果。

1988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教学,国家教委成立了艺术教育“七五”重点项目“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组,作为我国最早从事音乐教研工作的人员之一的曹理老师,挑起了建设学校音乐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框架的重担,担任了课题组组长。同年,她发表了《音乐教育学体系和结构的设想》(《高教研究》1988年第4期)。在文中,曹理老师对音乐教育学的体系与结构做出了基本设想,并将其划分为9个基本结构:音乐教育概论、音乐比较教育论、音乐教学论、音乐教育心理论等。同时指出音乐教育学学科综合性、整体性、针对性的基本性质、教育心理化的学科发展趋势、音乐教育学对象性与基本方法。 文中清晰的体系与结构划分与1993年出版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为1989年开展的课题研究指明了基本方向。

1990年,由曹理老师主编的《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的問世,为音乐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1993年,由《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出版,建立了我国科学的音乐教育学科的框架与理论体系。书中论述了音乐教学的性质与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并引入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和理论方法,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同时科学的提出音乐教育课程的框架和教学方法,以不同的教育模式对不同的受教群体进行分类论述,如幼儿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普通学校教育、社会与音乐教育。 作为我国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音乐教育的学科书籍,其不仅涵盖了音乐学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性质、同时也涉及了心理学、历史人文等学科,一改之前仅以音乐教学法或教材法为主的音乐教育学研究状况,并以全新的角度多方位的启发着每一位音乐教育者,在实践方面、理论方面对音乐教育进行多方位探索。

二、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曹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以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同时以教学实践为蓝本探索与挖掘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改进空间,并吸收国内外的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与创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她先后参与编写了中小学音乐教材、高中音乐欣赏教材,后又主编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版)》(2011)的中学部分音乐教材。这些教材充分展现了曹理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自身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与对学生心理的研究与把握,为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提供了科学高效且充满学生乐趣的音乐教材。

曹理老师于2000年出版的《音乐学科教育学》一书,书中多以基础的课堂教学课例为依据,借鉴参考了国外研究经验与学科发展趋势并以理论联系国内的具体实际,如美国学者布卢姆的音乐教学目标的理论等,书中多论述了她在实际教学中升华教学经验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结构体系。而在教案方面,曹理老师所发表的《中小学常用音乐教学模式剖析》(2000),《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与选择教学策略的探析》(2002),均论述了她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方面的独到见解,如优化音乐教学方法的七个步骤、常用音乐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比较等,为广大音乐教师的课堂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论与思路。

曹理老师致力于拓展音乐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她认为音乐教育学研究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明确目标和确定内容后,还需积极推广与广泛吸收国内外、各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如哲学研究法、历史学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并指出音乐教育研究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用相适用的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均在她的教学工作与研究中得以体现,如《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中所介绍的大量研究方法与国外颇具成效的教学方法,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编写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等。

三、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实践

曹理老师是我国当代较早关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者之一,在《全面关心孩子,提高教育质量》一文中,她以自身的实际案例为基础,论述了自己在观察儿童课上课后的表现情况和老师互动中不同的行为举止后,以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正是曹理老师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萌芽。

曹理老师于2000年出版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是一本以大量实际调查成果为基础的著作,有极高的实践意义。全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从音乐基础心理、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进行阐述。为取得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以适合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真实现状与需要,曹理师生在北京的多所中小学进行了音乐学习心理方面的调查问卷与能力测试。其调查问卷与能力测试,从结构设计、发放到回收、总结分析数据等试验程序,虽然工作量极其繁重,但也帮助了曹理师生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国音乐教育现状,同时也为《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曹理老师在书中提出的以师生交互行为为研究对象、实证性研究在实验研究中的利与弊与关于音乐学习心理的诸多因素等研究理论,都为形成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对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研究

曹理老师不仅致力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学生教学工作,同样也以丰富的个人教学经验研究并直接参与教师的队伍建设。她认为:“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是高师从事音乐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学习与理论研究者的根。” 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中,曹理老师指出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与心理品质,认为音乐教师的培训不仅应注重教师教学方面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与时代接轨,要与课堂实际接轨,培养出与时俱进高层次的音樂教育人才。

在教学课堂设计与教案方面,曹理老师也为音乐教师提供了指导意见。她认为音乐教学案例具有引导定向作用、典型示范作用、分析评价作用、资源共享作用,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反思的素材,不仅对在职的教师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同时对未来的音乐教师也是难得的经验体会。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由曹理老师主编,汇集了有代表性的音乐欣赏教学案例,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曹理老师以综合其他学科的角度对其教学设计思想及具体教学过程进行评析。《音乐教学课程点评摘选》一文更是精选了曹理老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进行点评的案例,如幼儿的音乐舞蹈课《红绸舞》、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二泉印月》等。这些案例也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不仅为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同时也科学的指导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曹理老师主编的《与名师同行》系列丛书以介绍一线教师的教学成果与成长经历为主,为音乐教师提供了经验之道与榜样的力量。

同时,退休后的曹理老师在“园丁工程”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担任主讲教师一职,指导了一大批一线工作的优秀老师,为国家的音乐教育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五、结语

曹理老师的论文与专著等一系列学术成果颇丰,每一个研究成果都凝结着她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心血,为中国广大音乐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着直接的教学经验,为中国音乐教育学学者的研究提供着珍贵的启发,为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虽已是颐养天年的高龄,但她仍全心全意的为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无悔奉献构筑起了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发展。无论是在怎样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在怎样的年华岁月,曹理老师都以最忠诚的姿态谱写着天职之歌。

参考文献:

[1]曹理.曹理老师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音乐,1993(2):40-42.

[4]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5]吉人.漫漫人生路,求索无止境——访著名音乐教育家曹理教授[J].中国音乐教育,2001(1):38-41.

作者简介:

曹理,(1936——),女,河北武清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音乐学科教育 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音乐教育学会副会长。先后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及国家教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为中学音乐能力研究、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外国音乐教育研究等专题组负责人。出版《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音乐学科教学法》等二十余部著作,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次参与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由其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获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享受1996年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在音乐基础理论中借用“格式塔”完型理论,通过将格式塔理论套植在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之中,为该关系找出发生对照的合理理论,并通过该理论来对音乐的审美及其效用进行解释,探讨音乐的构成及审美效用等问题,提出音乐的完型心理创作与审美的方式。

关键词:格式塔;异质同构;音乐创作方式;音乐构成依据

本文笔者通过将“格式塔”完型理论套植在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之中,为该关系找出发生对照的合理理论,并通过该理论来对音乐的审美及其效用进行解释,探讨音乐的构成及审美效用等问题。

一、缘起:格式塔“完型”音乐心理的引入

笔者曾发表一篇题为“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1]的文章,探讨了音乐之于欣赏者的共同美感内容及音乐美感的客观标准。认为音乐激起审美的原因之一是音乐符合了生- 心理的机制。文章认为“生-心理”机制是一种具有生理和心理的“意志”,这种“意志”规定音乐的运动。之后,笔者又具体的对这种“意志”给予考察,并提出该意志具有“欲求”、“蓄积与释放”、“紧张与松弛”、“秩序”、“对比”、以及“丰富性和变化性”等特征。文章认为,生心理的欲求是乐音运动的依据,是乐音组织的参照,同时,乐音的运动也会带来生心理的欲求的变化,乐音再依据生心理机制的变化而规范其运动,运动顺应了生心理机制,便激发了美的感受。

笔者在音乐与其表现对象的思考中用了“符合”、“参照”、“依据”、“顺应”、“激发”等词汇,尽管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陈述,但这些词汇的背后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即音乐是如何同对象联系在一起的?对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阐释即音乐的表现是何以可能的?问题的产生使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揭示音乐艺术规律的基础性问题。

历史上,音乐美学的研究已经早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音乐作为一个听觉的审美感性样式,本质上是一个丰富与有序且有机的审美形式,这种形式以运动为特征作用于听觉,并且一方面依据生-心理机制原则创造;一方面“体现着人类的感情、思想以及各种社会现实和自然现象”①。从音乐艺术的表现性审美本质来看,以表现人自身和通过表现世界为其内容的审美艺术。音乐艺术是表现性的,表现性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借一种艺术方式表现外在对象,音乐表现世界的本质是借音乐来表现对象物,借音乐审美世界,即音乐可以进行简单的形式模仿、表现某种单纯的情绪;可以暗示转换社会势力的矛盾冲突、人的思想运动以及客观事物内部的复杂关系;音乐可以将整个客观世界纳入其听觉的呈现过程中。

重新返观音乐,乐音构成为音乐要借助于时间展开,并且由有组织的乐音构成。那么乐音运动的逻辑是什么?它何以可能构成有意味的形式?有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对音乐艺术的存在进行合理的解释。借助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等开创的“格式塔”心理学,不同性质的力的模式的异质同构以及哲学对客观世界性质的基本定义: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而力运动特性的事物(一切对象)同音乐对其的表现来说明二者“力”的模式来对音乐相关理论的改造。

二、音乐与其表现对象的“力”的模式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

既然音乐作为审美艺术的存在,其构成与依据能可然发生,那么通过考察这二者之间的规律我们获知:乐音运动的组织方式及其依据有两种,一种依据“生-心理的运动”;一种依据世界事物的运动。我们借“异质同构”就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图示(图1):音乐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即生-心理运动(1)和世界(2),它可以和我们的视听知觉发生关系,方式是彼此“力”的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也就是说音乐通过“同构”创造出了对象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听觉的审美对象。

“同构性”的创造可以将本质上不同的两件事物获得如概念和其所指的符号般的一致性。同构性的创造,作用于我们的心理就会有对该事物完型的心理倾向。人们借助完型心理获得音乐表现对象的内容与认知外在事物。通过音乐的方式给予表现,外在的美就从视觉甚至理性活动中转变成为了听觉和感性形象的活动,即由一种感官的对象转换入另一个感官的对象之中。这种转换,通过同构的创造,通过完型的心理倾向,最终成为一个“可能的”、“实在的”审美对象。

音乐形式和生-心理的对应按格式塔理论的考察,按本质上是一种“力”的模式的对应,这种“力”的模式具体反映在对象与音乐的形式中,也就是说,音乐的心理机制的“力”的模式与音乐运动的“力”的模式的相互一致。

在以世界为表现对象的音乐艺术创造中,音乐按对象的“力”来安排自身形式的“力”。这两种运动都有着“力”的模式,二者达到一致时,心理便完型为同一事物,便激起美感。结合音乐的基本特点,我们是不是能将音乐艺术创造的定义改造为:音乐通过运动来模仿对象的“力”的模式的艺术。如果承认此定义,那么音乐艺术的审美便体现出了更加深刻的效用,提供更为广泛的审美空间。

然而,力的模式有着抽象的复杂的逻辑结构,理性是无从深入于其中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审美在我们的感性中获得。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对应关系的把握只能借助感性,外在客观事物具有抽象的“力”的模式或“力”的运动,理性对于“力”的表达是无助的。音乐的创作就是概括和抽象这种力的模式,以乐音运动的形式给予传达。

通过对音乐依据外在对象而规定自身的运动,以及音乐形式和知觉活动的“同构”关系,笔者认为,音乐与对象的联系是同对象“力”的模式的同构的联系;音乐的创造是对对象“力”的“同型”“同构”的创造;音乐创作的能力,本质上也是进行对对象“力”的模式的同构性创造的思维能力;而音乐的审美,本质上是对这种抽象的“力”的自由想象。

三、“格式塔”理论运用于音乐审美的阐释

格式塔理论将相互联系的事物定义为具有某种内在一致的“力的模式”或“力场”,并且二者存在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在音乐艺术的创作过程就可以表述为创作者(创作出的音乐)和创作对象(世界)的力场,即“心理场”和“物理场”的同构过程,虽然二者本质不同,但通过“同构”思维便联系在一起。

人类意识拥有同构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非常趣味以及提供广泛想象空间的创造性能力。“同构”性创造具有获得审美的一切条件,甚至提供对美的高峰体验,因为同构性本质上是艺术家提供的感性特征与世界的对应,需要抽象性思维的介入,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抽象给予的审美效用,美就在抽象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当中,抽象提供我们在似与非似的无尽想象空间中自由驰骋,进而获得性灵上无拘无束的自由。“同构性”的创造从哲学上就是将人的形象思维放置到一个无限制的时空与空间之中,人在艺术的一刻获得了精神上及自由上的极大满足。

世界有着无比丰富的表象,自然之道默默运行于其中。东方古老哲学命题认为造化孕育于无形之中,无形孕育有行之物,万物在聚合与稀散中震颤而衍生。西方哲学也将世界描述为一个超自然之物,即世界是理式(柏拉图)、理念(黑格尔)、意志(叔本华)的等等。而人企图在其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因为比起整个世界与整个自然,人类是渺小与孤独的,因而人类向往自然的力量,不断地企图和其沟通,在沟通中获得满足。中西的文明使得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具有了理性的静观和思辨,在思辨中寻找真理的终极之光,人类热爱着并将情怀诉诸于其中。

在音乐作品中,不乏有对大自然风景的描绘,通过音乐表现自然风景,如山川河流、月夜星辰、四季美景、五光十色等等。这些视觉内容借音乐给予表现,然而表现的内容或对象的本质通过音乐的加工便已不再有自然成因或与现实的同一性特征,但作为审美,音乐可以保留下对象基本的审美性特征如材质、形态、形式构成甚至成因和类似“理式”、“理念”或“意志”的理性思辨内涵。在哲学中这是最高的内涵,是万物的致动因,是对世界超自然的界定,对于音乐来说最高的审美的内容正是在于其感性显现出的理性内容。因而音乐的表现存在着一个外在的尺度,即对象自身。通过听觉给予我们不一样的体会和美的感受。

音乐可以为我们在听觉中呈现整个世界,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是音乐表现的内容。通过格式塔完型心理可以重新审视世界本身对于音乐审美的意义。

因此,让我们多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上面。即(事实上这种对象即可以是我们自身同时也可以是)运动的一切事物,或者说只要是音乐易于将其表现的事物。但笔者以为,不是音乐不易于表现,而是我们的理解无法实现对对象的表达。

由“格式塔完型”理论的运用,而引发的一个问题是:理解的阈限问题。

理解的阈限是有关主体对客体世界在音乐中创作的可能性问题。原则上音乐可以表达一切格式塔“力”的模式,只是人类的审美丰富性还未进化到如此能力,或者对“力”的一些模式的直觉,还未到能把握的程度。音乐的形式就是这样一种对完全外在于它的本质而进行的“异质同构”。因此我们对音乐的美是否就能够定义为:音乐的美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通过格式塔“力”的模式来表现。

完型心理也是一种心理力量的释放。“同构”也即“完型”心理,笔者认为完型是一种力,或者说一种力量化的心理,一种出于人自身和对构成事物方方面面在意念间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笔者将其认为是一种对以往经验的模仿或期待。符合了模仿之物或满足了期待的心理,便激发了心理美感。笔者认为完形心理解释的是期待发生的本质。

完型发生在对已有经验之物的认识之中。一首曲调无论它如何的改变音色、音高甚至节奏、调性,我们都能识别它就是原本的那一首,之所以能无碍于原曲调的识别,心理学将其解释为一种完型心理的过程。我们没有将该曲调认为是另一首,却按着类似某种逻辑,制约了心理运动直达经验中的曲调,这就是完型的心理过程。这种逻辑制约了的运动,就是一种期待性的力量,顺应这种期待性的力量,就会疏导心理力量(从而将紧张劳作之后的精神疲劳慢慢舒缓),打破这种逻辑的制约就造成力的反向运动,表现出一种抑制的心理,一种不愉快的心里反映。

完型有着受逻辑制约的力的运动,有意识感受这种逻辑制约的力的运动将会使宣泄与疏导的力量将会使音乐的舒缓减压作用更加明显。

音乐为一切纳入其表现对象的事物完型,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心理便会发生力的运动,美感就来自于对某种逻辑制约了的力的运动过程当中,这种逻辑的制约有着原发性②的制约和经验性的制约,原发性体现在我们的生-心理的运动之中;经验性体现在我们以往的感官对象并成为我们意识的一部分之中。音乐的运动符合这些期待就会产生一种力的运动模式,这种运动模式可以正确的表达期待的内容,因此它便在运动的过程中舒缓内心的力量,释放对以往经验的甚至已是潜层意识的积郁的心理力量。

完型是一种对原发性和经验性生-心理期待机制的力的疏导,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音乐具有更加复杂的抽象性。抽象有着包罗万象的能力,更具能够将万物所涵射的条例给予综合。那么借助音乐艺术的抽象性本质,音乐是否可以辐射到意识的深层从而给予宣导,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依据及其思考。

结 语

用格式塔理论中“力”的模式来解释音乐构成的对象特征,并以此说明音乐也具有相应的“力”的模式,二者能互映照,彼此沟通正是因为力的模式的相一致,即“同构”通过格式塔理论给予音乐作为表现性艺术的合理说明。另外,借同构理论及其完型心理来解释音乐舒缓减压之功效,说明乐音的运动本质上是按照生- 心理机制的原发性期待和经验性期待来组织——以音乐的方式将心理内容给予完型,给予疏导,从而激发美的感受。

注释:

①参见张前、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4年,P80。为论述方便本文暂将该条下称“以世界为表现的对象”。

②“原发性期待”与“经验性期待”请参考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象的世界》(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参 考 文 献]

[1]单金龙.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J].黄钟,2011(2).

[其他参考文献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于润洋.20世纪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3]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出版社: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4]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责任编辑、校对:田可文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成为了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音乐欣赏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很大作用,还能够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创造力并开发智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中职学生;心理素质

根据近年来发生的诸多事件来看,中职生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逐步转变成为了心理弱势群体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形成了退学、消沉、失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针对中职生心理问题,也有了相应的治疗方面,今天在这里就以音乐欣赏疗法来进行讨论。希望通过音乐欣赏能帮助当代中职生在心理素质的提升上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借助音乐欣赏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这些建设祖国的新鲜血液,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发展与自我完善。

一、音乐欣赏教学对中职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欣赏能有效提升中职生的信念以及创新能力

音乐欣赏的真正目的所在,是以真、善、美的健康心态来提升中职生的信念。简单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人格升华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音乐欣赏,让他们去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从中体会到真、善、美的真正意义,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空间。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的渴望心情。可以让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崇高的信念,让中职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真正地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此外,音乐欣赏对于培养中职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有着非常巨大的积极作用。每个人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也是提升自信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对音符的变化可以对一首歌产生无限的情感和思维。这是音乐对于学生的一种智力开发。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音乐的演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表达与表现的能力,还能提升中职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音乐欣赏能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当前中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可以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把这些作品中的优良的思想品德传递给学生。通过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去感受到音乐的美。通过富有哲理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到优良的思想品德的信息。这是一种渗透式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是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的。比如:在教材中的民族音乐的欣赏单元中,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职学生通过这些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不断地净化自身的心灵,以激发自身奋斗目标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自信,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音乐欣赏还具有教化学生的作用。

(三)音乐欣赏能促进中职生的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音乐欣赏是需要长期性的教学过程,也是中职生了解音乐的全方位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与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到音乐创造者的生平事迹,也能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价值。例如: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欣赏课程中,对传统古典乐器进行接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我国的风土人情以及音乐风格,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让中职生通过音乐欣赏课,在获取到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从而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也具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音乐欣赏课后的协作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以此来完成学生的协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练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问题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克服这些困难,从而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二、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音乐欣赏途径

(一)课堂上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积极引导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中职音乐教师,需要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积极性。正如国外有学者说:利用好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很好地治疗人的情绪与脾气,通过音乐的教育,能够让人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这也正是音乐欣赏在中职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之一。让学生们通过音乐欣赏,充分地、直观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从而更有信心去应对生活与学习的问题。还可以利用不同乐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增加面对生活的勇气,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精彩。

(二)多元化音乐欣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现在的繁重学习任务来说,学生的音乐欣赏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中职音乐老师,就需要利用好课外活动时间,提供给学生更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机会。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考音乐会,让学生通过对现场舞台的感染力,感觉到音乐带来的震撼,这是对学生继续领悟音乐的神秘,感受音乐魅力的延伸,对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激发兴趣。正如教育学家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欣赏顺利地开展下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语

音乐欣赏在中职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音乐欣赏也是提升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音乐欣赏除了能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能力外,还具有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音乐欣赏的教育环节,就不算是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陆艳兰.在尊重与理解中消除中职生的自卑心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2]王子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5).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作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自主发展空间,以提高学生音乐课程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以此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音乐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音乐课程教育的原则,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课程

最近几年中,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该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更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目前家长开始重视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关键作用。伴随高校现阶段的教育扩招,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因此在音乐课程教育中存在些许问题有待解决。

一、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音乐课程的重要意义

首先,音乐教学技能是学前教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主要以儿歌演唱、基础乐器演奏、音乐主题班会为主,开设这类课程都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所以只有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尽早接触和学习音乐课程,才能在步入岗位后尽快胜任工作,音乐技能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而音乐课程则是学前教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

另外,音乐可以增加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拉近师幼距离,因为幼儿的思维发育还未成熟,在与教师沟通时有时会存在语言的阻碍,所以需要教师应用肢体语言、音乐等辅助手段与幼儿进行交流,使幼儿可以快速与教师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理解教师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这也需要教师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将音乐课程融入其中。

最后,音乐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格魅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增进个人的亲和力和艺术表现力,在岗位工作中也会让幼儿感受到亲切感,从而使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得以顺利有序的进行。

二、针对学前教学专业开展音乐课程教育的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高校教师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音乐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综合性原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的,确保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掌握到幼师岗位的工作技能。教师在设计音乐课程内容时,要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现实需求,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点,要求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掌握到充足的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教育技能,使其在未来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岗位工作中[2]。

(二)个性化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还需要遵循个性化原则,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音乐基础合理化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其难易程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学生群体学习经历的不同,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也会表现出差异性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可以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三)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也是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师要根据高校内部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资源范围内不断对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做出调整,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学习感受、学习体验,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课程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感受力,未来成为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音乐课程模块化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施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的细节之处,利用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对音乐课程体系加以改进。以“音乐基础”课程举例,教师可以将这门课程细化为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两个模块。第一,先修课程模块[3]。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歌唱技巧,虽然歌唱属于一项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到正确的发声方式,极易影响歌唱效果,甚至于导致声带受损,所以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要通过训练促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发声方式,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声带,也能在日后工作中提高质量和效率。视唱练耳课程也属于先修课程的部分,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主要面对的是幼儿群体,所以只有掌握到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唱歌和音乐学习的兴趣,但是这种教学技巧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这也是实施音乐教学的关键点和教育目标。第二,后续课程模块。这部分模块主要包含儿歌演唱和声乐演唱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需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声乐训练,学会采取儿歌和音乐的形式与幼儿展开深度沟通,与幼儿群体建立情感联系。经过细化分解“音乐基础”课程,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布置学习任务时也会更加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使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获得大幅度提升。

(二)明确课程目标

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主要以“以生为本”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发展,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但同时教师也要从微观角度对音乐课程进行创新性改进[4]。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包含多个分支学科,音乐课程作为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在优化教学之前需要深入认识到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从整体角度来分析,音乐课程的教育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感知音乐旋律、掌握音乐相关技能的基础上,学会以音乐作为媒介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在明确课程教育目标之后,教师对于课程内容优化的方向也会更加明确。教师首先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因为目前高校主要采用“以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知识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所占据的课堂比例大致相同,学生在习惯接受此种方式之后,也会不自觉的将此迁移至与幼儿的音乐教育中,但是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极大不同,不仅注意力时间有限,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较弱,所以此种方式特别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局面混乱。基于此教师需要应用合作式教学方法开展音乐课程教学,也就是说要模糊掉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分界线,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与幼儿平等沟通、和谐相处。最后音乐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要加以优化,增加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近距离了解到幼儿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状态,锻炼学生的教学应变能力,增加教学实践经验。

(三)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开展音乐课程之前,要围绕具有讨论意义的课题为学生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一系列活动顺利完成任务。在此讨论课题的设置起到关键作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设置音乐课程相关课题时需要重视下列几项问题。第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个体学习水平灵活设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前提条件,避免因追求教学多样化而偏离教学实际[5]。第二,讨论课题要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群体充分参与到课题探究的各个环节中,使其学会从多个视角分析和理解问题,深化对问题的体验与感悟。第三,讨论课题要突出其价值,要让学生通过课题探究实现某方面能力的提升。比如说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就要尽量围绕而儿童歌曲或者幼儿音乐教育技巧等方面,让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提高探究能力的同时,逐渐强化专业技能,扩充专业知识储备。

(四)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

科学完善的音乐课程体系是实施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点。高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立足于国家提出的教育方针,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目标进行合理化设计[6]。完善教学体制需要紧紧把握住两项核心点。第一,满足音乐教学的特殊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不同于普通音乐课程,需要加强对学生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根据幼儿的课堂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而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则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个人具备深厚的音乐基本功以及较高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够实现的。第二,理论与实践的均衡比例。教师要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两者在音乐课程教育中各自的重要意义,要让理论与实践协同进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此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學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者,所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此高校教师要不断探究改进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的方法,促进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更好地完成自身的教育责任,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36(11):81-85.

[2]郭晓会.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C].2017.

[3]赵映霞.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研究[J].戏剧之家,2019,301(1):190.

[4]宋健.论述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北方音乐,2020(5).

[5]顾慧雯.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的改革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94(1):110-111.

[6]张元圆.浅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开展思路[J].商情,2020(5):212.

上一篇:普通心理学论文下一篇:犯罪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