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范文

2023-04-14

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本期开学初,我组根据初中地理教学新课标的精神,结合前期的备课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备课组计划。我和李冬旭老师加强协作,认真努力的践行学期初的计划。在担任主备人时,都能扎实的备好课并作出多次的修改,作为辅备的老师也都能及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并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使得地理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正是备课组的通力合作,我组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减负,共同提高。

本学期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我们把重点放在根据教材和教法确定教学目标,特别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定,以达到完成知识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加强重点的学习和突破难点的教法和学法,应用何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在备本组课的同时,还认真听初二年级地理课和其他学科的课,了解其他教师上课的特点和吸收其优点,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知识渗透。

平时也听高中地理课,分析高中课程如何应用初中的地理知识,如何用高中的理论分析初中的地理现象,在教学中才能如何为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地理学习打好基础知识,尽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尽量多听听其他学校的课,比较其他学校的地理课教学进度和教学

方法,学习众教师各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衡量自己的差距,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二、开发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和李老师共同研究,精心设计中国饮食文化这门校本选修课程。课程不仅设计了教师知识传授,还配合了影像,品尝,游戏等多个教学环节,力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增强人文素养。

三、大胆推行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开学之初,我组根据学校在初中尝试友善用脑的教学改革,依据地理课堂的特点,合力推出地理课改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化。

环节一:教师导入:(包括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学习任务、展示(约2分钟)

环节二: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勾画教材上的重点,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

环节三:合作学习、展示提升:(约10分钟)

A.组内合作:完善学案,用红笔纠错。

B.自主学习的答案展示。

C.师生质疑,并解决问题。

D.识记要点内容。

环节四:合作探究(约8分钟)讨论、展示:

A、教材上的活动题

B、学案上的探究题。

环节五:当堂达标检测、评价(约10分钟)

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放手让学生学、练和展示的同时加以必要的点拨指导。这种教学改革在某些班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配合学校教学督导工作,认真集备,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市级专

家给与我们新教师李东旭老师较高的评价。

五、做到教育教学两头抓。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做人的道理,多

次找学困生谈话,寻求各种方法鼓励他们的学习欲望。

六、反思过往,仍需努力。

1、课改模式与实际教学还需进一步磨合调整。

2、学案的编写还需进一步完善,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对已在使用的学案进行修改,以期更好的利于教和学。

3、教后反思、查漏补缺工作有待加强。

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1 用地理课堂解释生活中的小常识

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五大要素, 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可以说, 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 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衣着方面。中国国土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按照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 我国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深圳学生的家庭大多来自于这几个区域。在讲述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 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 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 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举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 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等。

行的方面。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南船北马”外, 针对现在机动车越来越多的现象, 在课堂中, 讲到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 绿灯行”之后, 再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为什么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这个问题, 尽管当时只有一部分同学能知道“因为散射的红光最少!”

至于食、住方面, 同学们可以从气候知识中了解“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民居的趣处, 我们年级组织500多个学生到广东省河源市参观客家围屋。同学们在导游的讲解中加深了对中国不同区域的认识, 记忆深刻。

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 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 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2 用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室里张贴的校历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 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 将校历表中的“星期”与“月相”的讲解联系, 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 趣味横生, 其乐无穷。

例如, 在讲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寒假老师回老家东北, 晚上近四点多天就黑下来了, 而深圳六点多才会黑天, 这是什么原因呢?”进而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 (冬季) 18点放学时, 天已暗下来了, 而现在 (夏季) 为什么19点, 天仍大亮?”通过设疑提问, 讲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让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转换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就在生活中, 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而且无意中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用地理课堂感受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

吴承恩的《三国演义》是学生极赶兴趣的一部文学作品, 诸葛亮的智慧、博学让同学深感仰慕。在讲到大气环流时, 我就让同学们分析曹操大败逃到山谷中, 被刘备火烧, 当时曹操懊恼之急, 惊叫:“天灭我也!”突然, 火势正猛时, 一场大雨倾盆而下, 浇灭完全可以置曹操于死地的大火。曹操仰天大笑:“天助我也!”故事跌宕起伏, 请同学们思考, 真的是天助他吗?在老师的讲述中, 热力环流, 深奥的地理知识简明易懂。同学们轻松开心。

4 用地理课堂领悟当地政府的策略

地理与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农业在地区间、部门间虽然差别很大, 但都离不开当地一定的地理环境, 而农业类型的选择及农业发展方针与措施的制定, 是对地理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体会地理对于生产建设的巨大作用, 也是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保护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 广东省的很多县镇实施的生态农业开发区工程, 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是充分发掘自然资源潜力的有效举措, 通过实施这一工程, 水土流失减少了, 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而且丘陵地形, 水分充足的影响, 还成为广东省对外的重要水果出口地之一。南山区的深圳湾口岸, 以其便利的交通, 特殊的邻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发展了口岸贸易;蛇口港也是南山区重要的贸易港。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这一切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他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政策时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 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消除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畏难和厌倦情绪。

5 用地理课堂解释电视新闻中的地理知识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 很难适应当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把电视台的新闻内容, 有选择地纳入到地理教学中, 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因为新闻中的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相联系, 更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它贵在“新”, 时效性强,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比如, 讲到省级行政区划时, 我联系了新闻中的汶川大地震, 介绍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和重大水利建设, 西部大开发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联系新闻介绍, 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

长此以往, 使学生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中东是一个长期的热点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已开始动工, “西气东输”已开始向上海、郑州等地市送气, 长江三峡水电站已开始发电,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预定地点安全着陆等等。

那些经济、科技建设成就的报道, 既壮国威, 又鼓舞人心, 更重要的是诱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而且使学生养成自觉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热点的习惯。

地理课堂上的生活小常识, 让同学们感受到知识的可实用性,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就极度提倡, 在生活中学习知识, 地理课堂就是这一理论实施的最佳场所。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都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爱学、会学是我教学的目标。

摘要:教学改革前和近几年课程改革中, 涉及到大量人文和自然地理知识的学科, 有高中的地理学科和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及科学学科, 这些教材就象百科知识全书, 知识容量很大。学生学起来深感费力的是内容多烦琐且记忆效果不能持久。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又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是我想探讨的问题。

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1、《散步》作者_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

2、《背影》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对他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筝》作者,时代的,对他的评价是、和。代表作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中篇小说,小说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4、《我的老师》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对他的评价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报告文学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老师教我敢说话》作者是,对他的评价是、。代表作。

6、《驿路梨花》的作者是,时代的,对他的评价_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跟陌生人说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对他的评价___________。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

8、《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家、____________。

9、《“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盘古开天辟地》作者是。

11、《白雪公主》作者是国的,评价、。

12、《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是时代的。

13、《现代诗歌两首》中,《天上的街市》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教我如何不想她》作者____________,五四文化运动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时代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大成者。著有《____________》,为_____家重要著作。

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著有名文《______________》,还著有《_____________》。

17、《次北固山下》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次”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使至塞上》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

1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名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著有《_______________》集。

20、《论语》是语录。是经典。孔子时鲁国陬邑人,是。学过的名句: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孟子》是经典著作,孟子与所著,孟子,名轲,国邹人。我们学过的八则语录中,,。选自《孟子 告子》

22、《荀子》是所著,他是时赵国人。

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读 初一同学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平时应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听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 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3) 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4) 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5) 听好课后小结。

袁金光

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一、试题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共三大题,选择题、连线题和读图题.选择题25个共50分,练习题共1个,5分;读图题5个,共45分;满分100分,题量适中。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5个,50分。第

10、

17、

19、21小题偏难,其它较为容易。出错较多的题是第

5、

10、

17、

19、21题,第10题,学生对等高线图不会分析,反映出在平时教学中学生读图较少。第19题通过文字表述来判断对错,涉及的知识较多,因而造成学生出错。

第二大题连线题,考察与五带相吻合的气候特征与地理现象,此题较基础,得分率较高。

第三大题读图题:

第1小题,《五带划分图》此题较简单,得分率相对较高,但仍有些同学对五带的划分界线记忆模糊,不能完整的填出热量带名称以及标出纬线的度数和符号。 第2小题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对这个题掌握不是特别牢固,得分率不高,很多同学不能正确填出某一点的海拔高度,更不能正确填出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方位的判断也很困难,可见学生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并不好。该题得满分的很少,多数学生得分在满分50%-80%之间. 第3小题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大洲的分界线,该题考察的较基础,学生平时对这类图也见的比较多,所以这个题的得分率较高,有一部分学生的满分。

第4小题是通过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相关小题,并结合5.12大地震来考察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结合了生活实际,该题考察的知识点较基础,很多同学能够正确的填出答案,得分率较高,但一些同学对板块还是比较陌生,很多空无法下笔。

第5小题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来完成一些小题,该题非常基础,只要学生认真读图,从图中都能够找出正确的答案,所以这个题的得分非常搞,很多学生都能够得满分。

三、问题与措施:

(一)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基础有较大的提高,但在经纬线只是、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气温与降水柱状图的阅读等能力方面仍存在问题,下一步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2、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较弱,空间定位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

3、初一开始学习地理,知识容量加大,课程难度变大,理解分析能力要求高,使很多学生掌握起来较慢,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

教师方面:

1、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要求过高,致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信心不足。

2、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偷懒心理使学生不能按教师要求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二)整改措施:

1、低起点切入,夯实基础:以后的学习要放慢速度,降低难度,立好坡度。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和亲身感悟,主动构建和全面整合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2、进一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教学活动,它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促进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整体的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每次备课都定中心发言人,讨论后形成统一观点并形成书面材料,在具体教学中付诸实践。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并提出整改措施。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

3、严格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变灌输知识为开发智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结合市教研室使用的“学案教学法”和我校的“三步教学法”,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方针,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巩固深化,使其在方法和能力上得到提高。结合我校实际,及时在教学中实践,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抬起头来听课”。

4、落实作业批改:作业是检测学生规范性的重要形式,也是克服学生眼高手低,锻炼学生规范性的重要形式。每次布置作业都要求目的明确,内容精当,针对性强,问题要准,及时批阅,矫正彻底,能面批的要尽量面批。

5、建立错题档案,落实满分卷:要求学生将练习、各类测试中的错题集中成册,每次测试后用红笔在卷面上书写正确答案,改成满分卷,考前翻看,减少相同错误的出现,也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深入了解学情,及时做好备考指导。

6、进一步加强训练答题的规范性,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术语标准,卷面整洁。

上一篇: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下一篇:必修地理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