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修养范文

2023-10-09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1篇

摘 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除了能够促使教学质量提升以外,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但是近年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对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方法与途径,确保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并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简述新时期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当前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师德教育,如何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已经是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党和国家提出的教师基本素质要求中,将尊重与关爱学生放在了重点,这也是师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增加职业道德实践,将以德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而学校也要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将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重点考虑内容,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促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

一、新时期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来说,即教师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活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对师德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自古以来我国就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就将“弘扬道义、崇尚道德”放在了关键位置。一个优秀的教师,既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修养,其思想与品德、情感与意志,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新时期教师的师德面貌决定着能否实现为人师表,关系着国家“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教育方针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可见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教育教学工作,赢得社会、用人单位等信任与支持。

二、新时期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教师要想形成优良的师德品质,需要系统、深入和全面学习理论知识,在书本中汲取知识的精华,逐步实现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若是教师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对相关知识理解与掌握不到位,则谈不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这要求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信念,清楚师德修养的本质,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实现指导实践能力的提升[1]。新时期社会道德问题频繁发生,教师应该对职业道德修养有一个正确认知,能够明辨是非,将师德修养的目的与方向确定下来,从而更好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学习社会上的优秀道德模范,通过一系列社会优秀事迹,能够从中获得启發与感悟,对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有益影响。教师要将先进典型作为楷模,时刻激励与鞭策自身,逐步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实现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提升教师岗位胜任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二)贯彻以德育人理念

教师承担着传播文化知识、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责任,也在精神与人格上影响学生,是道德的体现者。教师应该关爱每个学生,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指导学生作为单独存在的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志向、热情和人格,希望获得来自教师的理解、信任与尊重。教师公平、平等对待学生,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做朋友,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赞美与肯定,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向上。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人格的力量,加强自身高尚职业人格的建设。对人格力量来说,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的政治品格、治学态度、道德情感和意志作风上,教师要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体现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教师既要提升道德水平,也要注意才学修养的培育,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做到德才兼备,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和有理想。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实践,从而逐步了解到各种相关利益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并为自身良好师德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自律性与自觉性的真正内化。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新时期教师应在专业领域上做到精益求精,深入钻研,确保将自身职能履行到位,真正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其次,注重科学研究。教师要具备创造精神,保持开阔、活跃的思维,加强科学研究,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与教育风气,履行好作为一个教师需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护与关心。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保持着足够的爱心与耐心,要有毅力与恒心,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解决他们成长中养成的缺点,并鼓励学生发扬优点,从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四)完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机制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职业行为面临着巨大社会舆论压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机制的完善,能够发挥出对教师职业行为和操守的监督作用,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2]。对评价机制来说要做到公平、公正和规范,通过各种方法全方位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出评价。要注意对评价标准的细化与量化,在评价中将监督工作做到位,要从评价结果出发,对职业道德修养水平高的教师给予奖励,反之则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将评价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促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在评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如总结性评价、过程评价和重点评价等,确保能够发挥出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三、结语

总之,新时期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无论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还是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是通过教师传承下去的,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而充分的认识,积极进行自我批评,主动剖析自己,要意识到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缺点,弥补不足。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做到规范、合理,时刻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高标准,促使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选伦.新时代如何加强师德修养[J].贵州教育,2018(12):26-27.

[2]王彬彬,刘芳.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7(27):49-51.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2篇

业改革发展的成败。

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师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师德建设,才能胜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如此艰巨,影响如此深远,教师的职业道德,比起其他行业,要求也就更高,更严格,更全面。下面就新时期教师应该具备的几点基本职业道德谈谈我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过:“所谓师德,或者说教师修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最重要的,我以为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对事业的态度,这是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全部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爱,也有人叫它教育爱。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深沉的爱、持久的爱。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写出一篇好作文得到老师的褒奖,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受到老师的赞扬,碰到困难和挫折老师伸出援助之手,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学生心灵的海洋中经久不息地泛起清纯美丽的涟漪。这就是人们直到老年还难忘师恩的直接原因。

尊重学生人格是作为新时期教师道德修养不可缺少的一项必修课

二、 充实自我,学而不厌

有人说:“教师象一枝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赞叹的是教师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我认为仅仅有这种精神还是不够的。教师不但要“照亮别人”,还要不断地、自觉地提高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

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不断地学习。教师要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精通自己的专业,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关键和难点,讲课才能引人入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精通自己的本行业务还表现为懂得探讨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热心地投身到教改活动中去,通晓人的认识规律,学会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本领,学会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技巧。教师

如果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讲究教学方法,学生便会感到失望,教师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

传授文化知识,教好功课,是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事业的态度问题,因此教师能否刻苦钻研业务,掌握丰富的知识,教好学生,也是一个师德修养的问题。

在工作实践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教无止境,学海无涯。教师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真心实意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够严于律己,把自己磨练成为称职的教师。

教师以身作则就会树立威信,学生就乐意听他的课,接受他的教导,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且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的即使是最高尚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这真是至理名言,说明了教师威信的重要。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具体行动是怎样的呢?国家根据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和教育任务,提出教师的道德规范是:“品德端正、严于律己、衣着整洁,举止端庄、奉公守法、遵守纪律。”

品德端正,严于律己,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品德端正包括诚实、谦逊、负责、和蔼、尊重别人,爱护集体,不自私、不沾染不良嗜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善于用理智战胜私欲,这就是律己。要严于律己,哪怕是微小的错误,也不能原谅自己,敢于同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作斗争。

奉公守法,遵守纪律。事事维护整体利益,先公而后私是奉公。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政府、组织所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是为守法。奉公守法是每个公民的行动纲领,不能例外,作为人民教师更应成为奉公守法的模范。

四、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战国时期的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导致郢都沦陷,忧愤而自沉汩罗;南宋的文天祥为抗击暴敌,收复河山为国捐躯——“留取丹心照汗青”;近代的孙中山为推翻满清,“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而奋斗终生。他们报国的方式不同,但爱国之心一样,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师首先要建立爱国主义思想,从本质上认识问题,不可因眼前个别不良现象而丧失信心,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生;要满怀信心,以满腔热情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党,用我们的言论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之潜移默化,这是师德建设的第一条。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3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及途径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地点: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阅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及途径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修养;师德;建设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理念统揽全局的话,就会制约我们的进步、阻碍我们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条件,也是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更是我国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经济利益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社会环境氛围浓厚,人际交往关系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主导意识思想统帅全局的话,必将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行为的失范,生活的脱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基础上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对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有其适应自身行业要求的行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具体而言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育职业的良心、教学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道德修养属于社会道德调控范畴,与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赏罚一起实现社会道德的调控的功能与作用。高校教师强调道德修养正是服务社会、强化社会调控功能的体现。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符合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做事方式和做事能力。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道德感与责任心是与其高深的学术修养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在:(1)教学效果反映教师敬业的程度;(2)不断完善的专业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3)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的强度。这些都是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与修养,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起着动力和方向的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曾这样说过。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作为人才资源的储备库—大学高校,承载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改革在向纵深推进、社会在加速转型,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也在多元化。社会对人的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

有着更高、更严格的期望与要求。在当代教育发展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的成败,也决定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特别是在 08 年全球金融“海啸”洗礼之后,如何分清经济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如何完善自我价值观、做好本职工作,如何甘于寂寞、潜心钻研,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如何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奉献毕生精力、服务于社会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乃至以后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对提高教师素质、大力实施高教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特有的特点,也会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带来了积极的、消极的或正面的、负面的双重效应。

首先,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特点。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而商品的本质在于它本身的价值,价值是物质用金钱等量衡量的基础,也是为金钱创造价值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一些抱有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人,通过不道德的竞争行为,从中谋取钱财、使物的价值上升、人的价值下降,造成商品拜物、拜金主义思潮的蔓延,这必将会扭曲人生价值存在的根本,造成教师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人们效率和效益观念。但有人却把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关系和自身利益当中,助长了权钱交易的腐败风气。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日趋严重,庸溃、腐化、亵渎影响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再次,市场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过于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想方设法地谋利赚钱。由于金钱诱惑对个人利益的驱动膨胀,强烈激励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指标与资金变量的进步,进一步刺激消费、达到升值。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甚多。“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越多越好”的思想愈发占据上风,干扰着教师的正当利益关系,使教师的价值观浑浊。这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可以诱使一些人为满足个人私欲“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严重扭曲个人道德修养,使教师不安心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最后,是市场经济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谋发展,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实现商品的价值,即把商品销售出去,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销售规模、完善经营状况,并在竞争中增强个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其优点是,在这种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教师的自主、自强、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使学校教学工作充满了生机。缺点是,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个人本质,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几点影响,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作为教师本身需要接触的问题。如何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保持和发扬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需要我们共同考虑。

二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根本

俗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是道的传播和解惑者,“道”是师的灵魂,“业”是载道的工具。在当代思想建设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决定着这个人一切,道德修养是以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前提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生在孤岛上,孑然一身,是无所谓道德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抽象意义上讲,就是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后,人们为了征服自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其中,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人自身素质的基本条件,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从内心向心外延伸的思想境界过程,心理道德是决定着外在的因素。因此,道德修养更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主观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直至产生“顿悟”,从而达到质的飞跃。所以说,崇高的道德信念是判定一个人道德水准和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而作为高校教师,不仅仅是要做学生的楷模,也要做无愧于‘师德典范’的光荣称号。

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专业知识最为高深的一个群体,具有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名誉与责任。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 现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道。当今社会,教师作为传播知识和造就人才的导航者,已经极其深度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导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已经说明了身为人师的典范性。通过分析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如果一名教师‘德不能正其身,才不能称其职,言不能鸣其志,笔不能成其文’,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教师。综观古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典故数不胜数,像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俱名扬,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等古代经典典故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此外,人们还通常把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除教书育人之外,还应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我们不应该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职业道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中,完成崇高使命,从中来升华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履行职业道德的忠实践行者。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让学生得到满意和认可。所以,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 师德建设在学校中的作用

修身重德,事业之基。作为当代知识和人才建设的‘摇篮’—大学高校,承载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任,是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而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培养学生教育成才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说,能否把学生真正培养成造福社会、

造福人民的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名高校的教师来说,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而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传授过程中,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可以看出,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职业道德就像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具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是耳渲目染、潜移默化、和受益终生的。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是塑造教师精神境界的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将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变成人们本原个体的思想行为。新的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向也呈多样化,因此师德建设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师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师德的载体是人,社会道德准则只有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高校教师,其师德的标准就要求更高。因为教师所培养的对象不仅是社会中普通的人,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道德的标准就更高、更严、更全面。所以,教师师德的在高校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作为一种倍受社会敬重职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的针对对象往往是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影响深远的程度不容忽视。当前社会,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于各种职业活动的进行,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控也必须依靠职业道德功效的发挥。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自1904 年确立创建“壬寅.癸卯”学制以来,本着“厚德载物、博学广积、励志敦行”的办学态度树立起一大批高等学府,同时也带动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广大教师多年来,忠诚党的事业,坚持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严谨,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形成了良好的师德传统,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受当前一些社会的不良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必将会影响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教学事业。总而言之,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的自身水平是当前发展我国高校教学水平建设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努力成为热爱工作、终身学习、锐意创新的楷模。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奉献毕生精力、服务于社会的优秀教师。

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教育队伍年轻化的趋势下,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作风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组

织机构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和环境约束机制来达到教师自身的内部激励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实行岗位竞争制

实行岗位竞争制,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设置岗位竞争制的规则。通过实行岗位竞争达到激励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竞岗的标准可以参照学术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实行优胜者上岗,多劳多得;不合格者留岗待用。实行岗位竞争制,需要学校给教师创造提高自各项能力的机会,比如:岗前培训、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等。将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才能将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激励。[3]

(二)建立道德评价与道德激励机制

道德评价就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道德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1)评价主体应尽量覆盖到与教学相关的人员,如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参评教师自己。(2)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具体说是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两方面。(3)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者的结合明确了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道德激励机制是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鼓励的激励措施。可以按照道德评价的结果树立鼓励先进的导向,带动更多的人争取先进的;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来显示高校组织的特色与优势,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强调道德论与认识论的高度融合,突出的是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然而这种自觉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总结并内化为习惯性的行为。通常的做法是:(1)通过学思结合的方法明人伦事理;这里所说的人伦事理指的是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即为师之理、为师之道,突出师德的重要性。(2)通过反思、剖析的方法提高自我修养;摒弃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权威位置的观念,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在相互尊重中赢得学生的尊重。(3)理论与实践的方法提高道德修养;高校教师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文化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使他人成为文化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指明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5]总之,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同时还需要外在环境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相应的机会与动力,两者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346—348页. [2]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52页. [3]卢敏,温福兰.《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

空》,2007(11)。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4篇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 “三爱两人一学习”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待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搪塞。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辱;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

教育教学水平。 (2)《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附) 2.教师职业行为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两方面:一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二是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包括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正义责任义务荣誉幸福良心感)

4、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加强学习(必要途径)。马列毛邓三;理论;教育理论文化知识

2、躬身实践

3、树立榜样

4、学会反思

5、努力做到“慎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建立健全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我省中职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考核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服务教师,引导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

2.民主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规范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3.导向性原则。坚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效性原则。坚持典型引路、推动整体、讲求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解决突出问题。

三、考核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在职教师。

四、考核内容(“三爱两人一学习”)

五、考核程序和方法

(一)成立考核小组

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二)制定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

学校师德考核小组对照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述考核内容,结合各类岗位特点和本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及各类评议样表,经学校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公布。

(三)组织评议

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

(1)自评。教师对照考核细则自我评估,并提交一份师德自评总结。 (2)互评。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要求进行互评。

(3)学生评。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评议打分;班主任在本班进行,任课教师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抽取所任教班级进行。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师不开展学生评议。

(4)家长评。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进行。

(四)综合评定

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学生、家长和教师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确定等次

考核拟定等次在本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在校内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小组申请复核或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诉。

六、考核等次

(一)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 1.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或毁损学校名誉的; 3.组织或者参与对学生的有偿补习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

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5.品行不端,歧视、侮辱学生的;

6.在工作岗位遇到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

7.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8.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或者报刊的;

9.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的; 10.擅自停课、缺课或擅离职守的;

11.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2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并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挂钩。

(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三)师德考核等次优秀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才可评为优秀等次;对师德考核优秀的,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工作岗位。教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按规定取消教师资格,直至解聘。

八、考核时间

师德考核每年一次,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同步进行。

九、组织领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是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把师德建设列为考评学校、考核学校班子和教职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以师德考核为抓手,建立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惩治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师德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师德考核工作取得实效。要对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师德建设问题突出的学校和师德严重失范的教师坚决予以查处。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5篇

●依法执教的含义与特点:含义: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特点:执教主体的特定性;执教依据的专门性;执教性质的特殊性;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2。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3。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4。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以德执教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教育法的特点:1。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2。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4。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5。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教育法的本质: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教育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哪几方面?

1.教育的民主性原则首先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受教育机会方面一律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一般包括起点上(即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即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即学业成就上)的平等三个基本环节。2.其次,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表现在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再次,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表现在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并扶持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教育法的社会作用:1.保障教育政策的正确贯彻实施;2。保障教育的正确方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4。维护其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启示: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现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这是教师的最基本的权利。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这是教师作业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这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这是教师的基本物质保障权利。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这是教师享有的继续教育的权利,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

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可见,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于教育活动而产生,由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是一种特定职业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作为教师,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因此,应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师资格条件:必须是中国公民;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身体状况也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教师聘任制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分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衽教师聘任制度。特征:第一,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第二,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第三,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教师聘任制实施的意义:实施教师聘任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教师管理和作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得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法全面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以更好的适应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增强教师聘任双方主体的法制观念,强化权利和义务意识,自觉实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教,从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 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基本原则与规范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要求诉讼。法律,法规规定 的其他权利。(这是指学和坚定的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生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这里的法成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受社会欢迎的优秀教律,法规以及依据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有关教师。 育的规章,还包括非教育法律,法规中有关学生●怎样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要从事这一光权利的规定。) 荣的事业,就必须确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为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此,一是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二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要正确处理教师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三是要正确看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四是要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只有这样,才能树 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确保和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诉讼和受救济权;有利于切实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教育法制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讲 教师职业道德需要高尚的道德 ●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 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 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爱学生与爱教育事业是一致的 教师的爱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情感基础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爱心”的支持 ●适应时代需要,怎样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1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2必须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这也是师德要求的时代体现。3必须对教师职业道德做出新的规定和新的阐释。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发生哪些积极的变化? 义利统一观念 艰苦奋斗观念 教育竞争观念 教育民主观念 教育时间观念 ●为什么时代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如何认识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1.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3.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4.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6.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7. 8.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社会精神文化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重大影响。 ●为什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怎样做到献身教育?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要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第

三、四讲 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 1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教师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4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团结协作规范确立的依据 1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2团结协作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件。4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要求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3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4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言论。 ●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3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1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讲礼貌。2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3以身作则,注意身教。 ●锐意创新规范确立的依据 1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迫切需要。2锐意创新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的。 ●锐意创新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新的时代怎样才能做到锐意创新?)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2努力丰富自己的创造力。3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4博采兼纳相关知识。

上一篇:道德与法制下一篇:职业道德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