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范文

2023-12-08

超声检测范文第1篇

1 理论焊接坡口与修磨后的实际坡口对比

1.1 V型坡口理论结构

中小口径管坡口主要以V型坡口为主, 而大口径管坡口有双V型、单V型、X型、U型。本文主要以常用的单V型、双V型坡口为例。

单V型坡口管外壁和内壁都比较平直, 破口面与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钝边, 钝边厚度一般为0.5 m m~2 m m。双V型坡口管内外壁也都比较平直, 并且与坡口面无过渡过程, 存在一定的菱角, 坡口面与内壁之间也有一定的钝边, 与单V型坡口不同的是双V坡口有两个倾斜角度不同的V型坡口面。

1.2 单V型和双V型坡口修磨后的结构

单V型和双V型坡口修磨后, 坡口外表面边缘稍微向坡口面倾斜, 倾斜角度在5°左右, 倾斜区域距坡口面5m m~3 0 m m, 表面状态基本为平行或相交的锯齿形, 深度较浅。坡口面也不是平面, 而是中部略显凸起。管内壁钝边消失, 内坡口产生, 区域宽度为2m m~15mm, 深度为0.5 m m~1.5mm (本身存在机加工内坡口的另议) , 表面状况光滑。

2 理论坡口与修磨后坡口成型后焊缝结构比较

2.1 理论坡口成型后焊缝结构

理论坡口成型后焊缝结构其管外壁至焊缝余高处是平直的, 没有斜坡过渡, 管内壁也较为平直, 在焊逢中心处稍微有凸起部分。

2.2 修磨后坡口成型后焊缝结构

对于修磨后的坡口, 焊缝成型后, 其管外壁至焊缝余高处有一倾斜过渡, 与管外壁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倾斜过渡区域距离为5mm~30mm, 表面状态基本为平行或相交的锯齿形, 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咬边、烧伤及碰撞等造成的锯齿形或其他形状的小凹坑, 这类小凹坑对超声波检测的灵敏度将造成一定影响。管内壁由于存在内坡口, 打底焊接宽度影响到内坡口的宽度和深度, 这使得内坡口的存在不一定是连续的, 并且不一定是两边对称或平行的。有时也会因为内坡口修磨程度不一或口径误差等而导致对口时错口, 内坡口出现单边未熔合现象, 很容易在射线检测时底片上显示未焊透现象。

3 理论坡口与修磨后坡口成型后的焊缝超声波检测对比分析

3.1 理论坡口成型后焊缝超声波检测

对于理论坡口的焊缝超声波检测, 由于根部和外表面均有略显凸起的部分, 在一次扫查波到达根部之前, 如果没有缺陷存在, 直射波基本没有变化;但在扫查焊缝根部时, 在管内壁表面与焊缝中心线之间 (靠探头一侧) , 直射波有降低或者消失的现象, 过了焊缝中心线之后直射波又出现了, 并且波幅逐渐升高。在超声波检测仪示波屏上一次反射波具体位置很难确定, 现场检测时基本不用此区域的一次反射波进行分析。

3.2 修磨后坡口成型后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对于修磨后坡口成型后的焊缝超声波检测, 由于其存在内坡口和管外壁倾斜过渡情况, 因此超声波检测时与理论坡口有较大的区别, 在超声波检测时要分别给予考虑和分析。

3.2.1 内坡口的超声波检测

由于内坡口形状的特殊性, 内坡口的超声波检测主要包括探头侧坡口分析, 中间焊缝分析和与探头对称侧坡口分析。

(1) 探头侧坡口分析:根据内坡口修磨程度不同, 特别是修磨宽度和深度不同的情况下, 在扫查检测修磨坡口之前, 直射波只有底波, 当扫查到离内坡口5mm~30mm时, 由于坡口修磨直射波在示波屏上显示波幅有所升高, 与底波相比深度有所减少, 但由于修磨角度不确定, 因此一次放射波的具体方向无法确定, 在此段区域内只能利用直射波进行检测, 而不能用二次波。

(2) 中间焊缝分析:中间焊缝区域检测类似于理论坡口焊缝中间的检测, 只是波形位置有所变化, 此波与管内壁底波相比深度较深。

(3) 探头对称侧坡口分析:由于坡口修磨程度和长度不确定, 所以在检测这段区域时, 直射波波幅会降低甚至消失, 并且波幅降低与探头K值选择和坡口修磨程度有关。由于修磨角度未知, 因此一次反射波的具体位置很难确定, 在检测过程中不给予分析和考虑用来确定缺陷位置等相关参数。

3.2.2 管外壁倾斜部位的超声波检测

由于经过修磨后的管外壁存在一定倾斜过渡区, 并且倾斜长度和角度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来确定, 因此在进行超声波检测时要给予考虑和分析。

当探头前壁接触到焊缝时, 因该处管壁向下凹陷, 致使探头扫查面与管壁之间存在空隙, 从而使示波屏上显示大量表面杂波, 并且由于该处探头前端抵触到焊缝上, 无法以手触摸拍打的方式给予识别是否为表面杂波, 只能观察其不稳定性和参数坐标特征来给予区分。这给现场检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4 结语

在现场实际超声波检测过程中, 进行超声波检测之前先要了解焊接前坡口的形状以及焊缝成型等相关信息。根据了解情况正确分析其对超声波检测的影响, 包括探头K值的选择、波形的产生、波幅的高低等。根据分析的结果正确地判断和分析各种波形和波幅, 尽量避免或减少由于坡口修磨或对口误差而增加超声波检测困难, 以免误判、漏判。从而提高现场超声波对缺陷的检出率和工作效率, 确保工程现场焊接接头质量。

摘要:通过对理论焊接坡口和非理论坡口的比较, 我们可以对比理论坡口和非理论坡口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进而分析非理论坡口对焊缝超声波检测的影响, 确保超声波检测工作质量。

超声检测范文第2篇

PE是聚乙烯塑料, 是一种很常用的塑料, 由于材料自身的强度、耐磨性、无毒等优良特点, 因此, PE的应用主要是在城市燃气、供水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 对聚乙烯管道的连接中, 我们通常采用热焊接的方法, 因为这样会使施工更加方便, 并且我们需求很少, 设备简单, 但往往一些对接的管道会发生泄漏或缺陷等现象, 有可能对人们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 我们在检查时, 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相应的形式, 并且及时被发现和解决[1]。

1.1 聚乙烯管道热熔焊接

1) 适用范围, 大部分的天然气公司、塑料管以及模型;2) 热熔焊接原理, 当温度低于某一摄氏度时, 聚合物分子会发生聚合物段和不运动时变得很脆弱, 由于以前聚合物非常牢固, 在受力产生变形时, 这种变化是非常小的。如果温度高于某一摄氏度, 聚合物分子节段开始运动了, 柔软而富有弹性, 形成了有弹性的高弹性状态[2]。

1.2 热熔的步骤

1) 热熔对接连接:融合和热塑性软管成员结束了一个电炉熔化, 通过冷却融合对接固定在一起。这种连接管之间的连接是在没有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完成的。热熔连接加热A, 取暖的是一个凸的插座, 在外壁加热工具和材料去除后, 安装插入管件。该接口用于管道的直径, 通常是手插入的正确性无法得到保证。模具加热软化的管道管端的实际流动。鞍:融合与鞍干和分支管道建设的凹凸形状, 鞍的核心是加热加热再加热, 要干燥接口, 利用核心模具, 使两个对接的接口。2) 焊接工艺, 在实际问题中的温度变化, 会引发出来很多问题, 一是焊接温度太低时, 可适当延长反时间。二是压力:压力焊接工艺参数和操作的价值是不同的, 尤其是要加热, 使压力转化为液压系统的压力, 其次, 加热温度应在工具材料的熔点 (或部分结晶塑料材料) 粘流态温度开关处。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塑料熔体的塑料分子, 为传播和风。一般来说, 刀具温度升高, 是增加联合强度的开始。实验结果表明, 在高密度聚乙烯 (HDPE) 低于180℃会熔化, 即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联系[3]。

加热的温度超过了通过改变结构和形状的变化, 当温度过高时, 会出现如下的情况:扩大了卷边工具的责任;聚合物熔体, 聚合物材料热氧化 (热氧化破坏摧毁挥发性产品, 如二氧化碳和不饱和烃) 。考虑到上述情况, 采用温度190~230℃焊接最好。加热:加热过程中, 温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和加热工具焊接在一起, 共同决定, 温度分布和工艺缺陷的机会, 形式和熔化结束是最好的时间, 增加的大小, 另一方面, 由于增加了受热面积, 在加热的压力下, 表面的粗糙度应快速, 这是对光滑管与塑化压力的有效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加热压实压力和熔体流动, 形成的焊缝边缘的结束和弯曲的刺, 焊接接头形式, 焊接结束, 熔化层深度减少了的分布压力, 时间: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 所以材料和相对缓慢的冷却和收缩, 对于结构材料, 它形成是在一个长时间的冷却速度缓慢的压力之下, 因此, 我们需要时间。

2. 超声波技术

(1) 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中进行扩散, 在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 以及相应的金属扩散, 可在生物体内是一个扩散材料, 有效的进行内部检测。 (2) 在与超音速的速度传播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 它的波是波慢, 可以测量长度, 对媒体传播速度、声阻抗和衰减常数的造成了影响, 因此, 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 来进行测量。在技术方面上讲, 特别是一个有关于声音的测量, 例如, 浓度, 硬度, 密度, 温度等等的描述, 它们和一些学校媒体物理特征的数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如速度, 声阻抗, 只要这种关系确定了, 这些超声波, 就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融合焊接。

对于超声波技术的实验分析。首先实验数据的对比, 探头5的规格为:2.5P13×13K2平底, 因为它的镜片尺寸较大, 且频率比较高, 所以在检测的时候可以检测的范围比较大, 但是因为在检测的时候因为其最大波幅为46.1 d B, 所以和模糊评价的结果大体一致;探头1的规格为2P9×9K2.5平底, 因为它的尺寸较小, 且频率较低, 就会出现一些在定量统计方面的自身束缚, 例如:在对于气孔、气孔、夹杂、裂纹、脱层进行应用的时候, 因为它的宽度为3, 3.5, 3, 9 mm, 和实际的宽度大体一致, 和评价结果大体一致。验证性实验, 分别对于焊缝的不同规格进行验证, 他们的规格为:直径在5mm的径向孔, 10mm的夹杂纸屑, 12mm的横向裂纹的PE管样品, 根据其规格的不同, 所以其实验表明探头5进行验证的更为准确。

融合需要注意, 1、我们要明确对接焊接材料牌号、规格等相似的特性, 不同的品牌为试验材料。2、在寒冷的天气 (5摄氏度) 和大风环境热熔连接操作, 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焊接工艺。3、热熔对接。

3. 结束语

言而总之, PE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特点, 对城市进行燃气和供水, 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焊接铁路日益严重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引进新的技术来进行更好的发展, 然而, 新引进的技术超声波存在着许多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融合超声在PE焊接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对接, 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

摘要: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 新技术和新材料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应用, 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PE管的连接, 一般采用热熔对接的方式, 因为容易出现缺陷, 因此必须用超声波式的针对管道焊接, 本文就是对超声波焊接热融合在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PE管热熔,接焊,超声波检测探讨

参考文献

[1] 龙盛蓉, 于润桥, 马娟.PE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信号特征量提取与分析[J].无损检测, 2009, (6) .

[2] 张兴森, 彭应秋.PE管热熔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J].无损探伤, 2007, (2) .

超声检测范文第3篇

1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相关概述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主要是对超声波进行应用, 从而实现无损检测。其具体的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波的探测的形式获得的压力容器内部可见的图像, 对超声波的穿透性进行应用, 由超声波对容器内部结构的声学特征信息进行收集, 并由相关软件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最后形成可见的图像形式。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发现压力容器内部的缺陷情况, 配合相关维护人员的工作, 使得的缺陷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避免隐患的进一步扩大。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具有无损检测的特点, 检测过程中不会对压力容器造成影响, 其检测结果具有准确度高, 缺陷位置明显的效果, 对压力容器的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 成本不高, 自动化程度高, 相关作业是由的计算机完成, 减少误差的产生, 规避压力容器的安全隐患。

2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通过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 可以有效的对压力容器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并确定隐患的具体位置, 为压力容器的检修提供参考, 为此, 需要对其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2.1 被检验设备的要求

为了实现的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需要合理的对压力容器进行处理, 促使检测的效果可以得到提升, 减少误差的产生。需要的对压力容器内部的影响检测效果的杂物、土层等进行控制, 采用耦合凝胶等材料, 压力容器进行控制, 保障检测的效果。此外, 还需要在的根据压力容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耦合、控制温度, 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2.2 仪器的准备

为了实现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 需要重视对设备准备工作。首先, 需要科学的对探头进行选择, 探头是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部分, 保障探讨的适应性。如果压力容器的厚度<7.5cm时, 可以选择单探头的形式, 如果的厚度>7.5cm时, 可以选择探头组合式。针对化工企业, 压力容器通常会>7.5cm, 因此, 选择的探头组的形式。并根据检测的实际需求, 合理的探头中心距进行调整。

2.3 仪器的校准

检测之前, 需要强化对检测设备的校准工作, 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需要对对的波幅进行调整, 并合理进行增益设置。设置时, 需要根据压力容器的基本情况, 促使检测质量可以得到提升。TOFD工作探头组需要满足的表面波波高处于满屏高的0.4~0.9。此外, 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需要科学的对声速进行控制, 避免声速波动对检测造成影响。最后, 还需要合理的对探头角度进行调整, 确保探头可以采集到有效的数据信息。

2.4 检测的实施

针对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 需要科学的展开压力容器的检测, 保障实验的可靠性。首先, 需要对超声波发射装置和探头等部分进行开机, 开始进行的超声波的发射, 沿着焊缝处展开B-扫描, 如果测得两个超声波信号, 则证明的焊缝处没有缺陷的存在。将无缺陷部分作为参考, 如果出现的衍射波的情况, 可以有效的由探头进行检测, 从而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 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下图为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实施图。

2.5 数据处理

结合TTOOF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采集的数据参数, 科学的展开数据据的的分分析析工工作作, , 并并根根据据数数据据分分析析的的基基本本参参数数, , 由由软软件件进进行行的图像的生成, 并根据数据图像的基本情况, 获得准确的缺陷情况, 对缺陷的危险性进行判断, 推动的化工设备的稳定, 实现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结语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是化工压力容器的检测具有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 可以使得压力容器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使得压力容器的缺陷问题得到抑制, 发挥压力容器的功能性, 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压力容器生产行业的重要构件, 如:石油化工、能源工业等, 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的价值。在实际的压力容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 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 判断压力容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这部分压力容器不能及时的发现, 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影响相关产业的效益。以下本文就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展开探讨, 结合压力容器的基本情况, 分析其具体应用, 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提高压力容器的检测效率, 规避安全隐患, 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压力容器,检测,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志辉, 孙小兵.TOFD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1, 08:31-33.

[2] 胡滨.压力容器检验中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 2015, 13:73.

超声检测范文第4篇

超声波是由高频电振荡激励压电晶体发出的, 再把机械振荡转化成电信号的机械波,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 遇到不同介面, 随即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衰减等现象, 从而使得传播的声时、振幅、频率、波形发生相应的变化, 测定这些规律变化, 可以得到水泥土的某些性质与内部构造情况。利用超声波研究水泥土强度值与声时 (波速) 之间的关系, 以进行水泥土强度的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的过程:换能器在声测管中通过水进行耦合, 发射换能器被置于被测桩的声测管中或者放在测试试件的对侧, 将发射系统送来的电信号转换成脉冲声波并向桩身内辐射, 声波在桩身混凝土或被测试件内传播后到达另一个声测管, 被安置在其中的接收换能器接收。接收换能器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 由接收放大器, 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离散化,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样) , 转化成二进制送人微型计算机 (PC机) , 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时间序程中发生绕射、折射, 多次的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 使接收信号的传播时间, 声波的振幅, 频响特性, 主频以及脉冲波的波形、波列长度发生变化, 即可对桩身混凝土是否完整、致密、缺陷是否存在及其分布情况等作出判断, 从而完成检测工作。

超声波检测仪当前有两大类, 即模拟声波检测仪及数字化声波检测仪。目前采用较多的数字化声波检测仪, 是由微机 (PC) 加数据采集再加接收放大系统组成的超声检测分析仪。

超声波无损检测仪器应能较准确测出被测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和频率变化及波形等信息。一般都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记录 (显示) 系统、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以及换能器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超声及声波仪器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 接收部分变成一个完整的瞬态数据采集系统, 并外加数字延时触发及信号叠加增强等功能。激发振源除了小功率发射外, 还有大功率振源, 如电火花、锤击和爆炸等。信号采集后输入到微机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如时域和频域分析等, 并打印输出。

2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研究

随着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 当今的结构设计方法已由原来的定值法过渡到概率法, 结构的可靠性以结构的可靠度或失效概率来衡量。分析结构可靠度时必须考虑质量控制条件, 在构成结构可靠度众多因素中, 混凝土强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常规的砼强度检验中, 要评定一批砼强度质量水平, 不可能采用全数破坏性抗压强度试验, 而只能从中随机抽取若干组试件进行试验, 并根据抽样理论中试样统计参数与总体统计参数的关系来判断被评价砼的总体质量。因此,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有关建议以及国标GBJl07—1987《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都规定了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抽样评定法则。以试件强度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砼质量水平的一种描述, 并规定了砼总体强度合格性控制的评定条件。

当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砼强度时, 可取得每个测区的标准强度换算值, 它相当于—个试件的测定值, 因此这些标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也是该批砼质量水平的一个描述。

砼强度无损检测常用方法有回弹、超声波和回弹超声综合法等。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 通过弹击杆 (传力杆) 弹击砼表面, 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 以回弹值 (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 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砼强度的一种方法。而超声脉冲法是以强度与超声波在砼中传播参数 (声速或衰减系数等) 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基础的。

上述回弹和超声声速法都是单一指标推定砼强度, 其局限性很大, 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 就要用多参数综合反映混凝土强度。

超声和回弹综合既能反映砼的弹性, 又能反映砼的塑性;既能反映表层状态, 又能反映内部构造, 自然能较确切地反映砼强度。综合法也要建立砼强度fccn、超声速度v和回弹值N的关系曲线。我国已制订了CECS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根据全国22个省市共8096个试块的试验, 建立了通用的基准曲线, 即

卵石砼:fccn=0.0038v1.23 N1.95

碎石砼:fccn=0.0080v1.72N1.57

由于砼强度受许多因素影响, 例如原材料性质、配合比、砼龄期及环境条件等。上述公式相对标准差>±15%。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方原材料不一样,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 规程中规定优先使用地方基准曲线。

混凝土是结构工程的最重要材料之一,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直接在结构物上检测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测试技术, 已成为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建东研究了试件总数为80组的C10~C70混凝土超声检测中的波时 (波速) 的变化规律, 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进行试件成型, 除C70为边长100mm的立方体外, 其余试件尺寸皆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

对养护28天的试件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后, 立即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并求得实测抗压值与水泥混凝土中的超声波波速的回归方程及相关关系, 其中C70立方体试件的强度评定时乘以修正系数0.95。

研究发现, 超声波波速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其中抛物线回归及幂函数回归的相关性较高, 幂函数回归相关系数最高, 为0.9995。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纯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强度, 即采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间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关技术人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掺粘土与外加剂的防渗混凝土和对土坝灌浆材料的水泥土, 进行了掺粘土混凝土及水泥土的超声波与回弹仪测试研究, 用超声、回弹技术对试件进行测试, 并建立混凝土和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或静弹性模量与波速、回弹值的相关关系, 采用不同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并加以比较, 研究试件总量137组,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还是水泥土, 抗压强度与超声波波速之间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

在张阳明等人的试验研究中, 采用淤泥及砂土两种土体和325#及425#两种普通硅酸盐水泥, 选用0.5∶1、0.75∶1, 1∶1, 1.5∶1, 2∶1等五种水灰比及15%、25%、35%、45%、50%等五种置换率。试样采用人工搅拌、用模具制取而成, 共制取试件400块 (每组四块) , 试件尺寸为长100mm、直径50mm的圆柱体。

参照混凝土的养护规范对所有试件进行28天标准养护后, 采用智能声波检测仪对试件沿长度方向进行测试, 分别求出超声波在水泥土试件中的纵横波波速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用声波检测水泥土质量是可行的, 水泥土的纵、横波波速与单轴抗压强度存在指数关系。

摘要:本文探讨了超声波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原理及超声波无损检测的方式方式,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水泥,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王建东.武汉化工学院学报[J].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4 (4) .

超声检测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脑梗死住院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 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排除脑出血, 诊断为脑梗死。其中男62例, 女38例, 年龄48~85岁, 平均60.5岁。另选择100例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男58例, 女42例, 年龄49~86岁, 平均61.3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分为轻型 (0~15分) 35例、中型 (16~30分) 43例和重型 (31~45分) 22例3组。

1.2 方法

采用GE VOLUSON 730 (美国产)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7.0~10.0MHz, 患者取仰卧位, 头转向检查的对侧, 充分暴露检查侧的颈部, 采用纵横2个切面依次探查双侧颈总动脉 (CCA) 、颈动脉窦部、颈内动脉 (ICA) 颅外段, 颈外动脉 (ECA) , 观察颈动脉及其分支的内中膜形态、回声, 并测量内中膜厚度 (IMT) , 观察粥样斑块的数量、部位、性质及类型;以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充盈情况, 测量血流参数。

1.3 诊断标准

正常颈动脉:血管内膜光滑, 管壁呈典型的“双线征”, IMT<1.0mm;内膜增厚:IMT在1.0~1.5 m m之间;斑块形成:I M T>1.5mm[3]。根据斑块回声和组织病理学将斑块分为3类: (1) 软斑:中低回声的脂质性; (2) 硬斑块: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性; (3) 混合型斑块:回声强弱不等, 多呈“火山口”样的溃疡性[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CCA斑块检出情况比较 (表1)

观察组CCA斑块检出率为88%, 对照组为1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观察组软斑和混合斑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0.01或P<0.05) 。

2.3 脑梗死轻、中、重三型斑块检出率 (表2)

中、重型病例中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病例 (P<0.01) , 重型组中混合斑检出率高达95.45%, 显著高于中、轻型病例 (P<0.01) 。轻、中、重型病例的硬斑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1

注:与轻型比较※P<0.01, 与轻、中型比较★P<0.01

3 讨论

CAA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随发病年龄、病情和病程逐渐演变, 斑块的数量和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软斑块发生率高、不稳定, 容易破裂、出血, 形成血栓, 随血液流动到达脑内, 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最大而硬斑发生率低, 表面光滑, 不容易破裂, 脑梗死的危险性相对较低, 混合斑块表面粗糙, 特别是溃疡或壁龛的斑块是脑栓子的重要产生地, 血管壁肌层的暴露可触发管壁的血栓形成[5]。

本研究显示, 中、重型患者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病例 (P<0.01) , 重型组中混合斑检出率高达95.45%。轻、中、重型病例的硬斑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说明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轻重CCA斑块的类型和性质有很大关系。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创、简便易行和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是颈动脉斑块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可判断斑块大小、数量、类型, 是否引起血管管腔狭窄及狭窄的程度, 血流速度的变化大小, 是否有远端低灌注状态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可为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对检查发现CCA斑块的患者, 积极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对脑梗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CAA) 斑块类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脑梗死观察组 (100例) 和非脑梗死对照组 (100例) 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分析脑梗死与CAA斑块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AA斑块检出率为8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8%,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中、重型病例中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病例 (P<0.01) , 重型组中混合斑检出率高达95.45%, 显著高于中、轻型病例 (P<0.01) 。轻、中、重型病例的硬斑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脑梗死发病与CAA斑块有很大关系,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1] 冯春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1) :16.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3]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超声检查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11) :993~1012.

[4] 华杨.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79.

上一篇:高超声速下一篇:儿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