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期报告范文

2023-05-16

论文中期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刺绣;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策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因而有各种与丝绸有关的艺术,其中之一就是刺绣。刺绣是中国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相关翻译需要具备良好的刺绣知识,并准确传递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译前准备工作

在本次翻译实践之前,我首先对原文进行了多次阅读,查询了一些与刺绣有关的书籍和资料,浏览了各权威英文网站上与刺绣有关的报道,从而对刺绣这一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翻译工具包括《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以及一些在线词典。

二、翻译过程及策略选择

在翻译这篇文章时,我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断句;第二步,解读;第三步,确定句子的主干;第四步,确定主干和支干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把支干加到主干上。

(一)被动语态的翻译

英译汉时,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有四种:第一,将原文中原有的被动语态变成中文的主动语态。第二,不用“被”字,找“被”的替代词。第三,在科技文献中,我们用“可以”这两个字来代替“被”。第四,有“被”不用“被”。

例1:Embroidery is done with colored silk thread in different stitches.

译文:刺绣是用不同针迹的彩色丝线完成的。

这个句子我采用的是被动语态的第二种翻译方法,即不用“被”字,找“被”的替代词。原文中有一个被动语态be done with,在译文中,该被动语态由“是+动词……的”所替代。虽然没有“被”字,但是仍然可以表示被动的含义。我们在中文里把这样的被动语态称为“隐形被动语态”。

(二)增词与减词

一般来说,英译汉时,增词较多;汉译英时,减词较多。

例2:Therefore Xiang (Hunan), Shu (Sichuan), Su (Jiangsu), and Yue (Guangdong) have become the four most famous styles of embroidery.

译文:因此,湘绣(湖南)、蜀绣(四川)、苏绣(江苏)、粤绣(广东)成为了中国“四大名绣”。

原文的主语是Xiang, Shu, Su, Yue, 宾语是style, 如果直译,显然不对应,因为前者是四个省份的简称,而后者是风格。因此,我在翻译成中文时分别在Xiang, Shu, Su, Yue后面增加了embroidery这个词,译为湘绣、蜀绣、苏绣和粤绣,使之与后面的style能够对应。

(三)词性的转换

为了使汉语的语言通顺,表达完整,有必要转换某些单词的词性,比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例3:Su embroidery is famous for its delicate workmanship, beautiful designs and tasteful colors.

译文:苏绣以工艺精细、构图美观、色彩雅致著称。

原文中的delicate workmanship, beautiful design, tasteful color均为名词词组,而在译文中,将它们翻译为形容词,这样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

(四)事实和评论

在中文里,一般先说事实,再说评论;英文则是先说评论,再说事实。

例4:A typical example is “Hibiscus and Carp”. Smooth, beautiful and exquisitely stitched, it shows a hibiscus tree growing on the river bank and carps swimming in the clear water.

譯文:代表作是《芙蓉鲤鱼》——一棵芙蓉树生长在河岸边,鲤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其构图优美流畅,针法精致细腻。

原文中it shows a hibiscus tree growing on the river bank and carps swimming in the clear water是事实,smooth, beautiful and exquisitely stitched是评论。英文先评论,后事实;中文先事实,后评论。因此译成中文时应把smooth, beautiful and exquisitely stitched放在句子的后半部分。

三、译后总结与反思

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苦和细致的工作,需要译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养成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作风。同时,译者要做好长期伏案工作的心理准备,要能耐得住寂寞,没有一种“情有独钟”的热情是不行的。

我在翻译的过程中虽然搜集了很多背景信息,查了很多字典,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难免还是会出现表达可能不太地道或者是漏译的情况。如何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且用比较地道的汉语表达出来,尽量避免翻译腔,是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并且提高的。

翻译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我还需要不断的磨练。

参考文献:

[1] 廖华英. 中国文化概况[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 叶朗、朱良志. 中国文化读本[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

论文中期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同声传译;功能;软件;设备要求;原则

同声传译,又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但是这种口译方式必须提前做一些准备,这样口译发生在源语言发生的同时, 译员才能尽快地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同传时间非常紧,没有间隔,几乎是不能更改,现场效果反馈非常迅速。

同声传译实验室主要是用于同声传译教学的实战训练,同声传译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翻译练习,原语概述练习、文本视译训练、同声传译训练、交替传译训练、以及同传模拟会议功能等等,此外也适用于口译训练等。同声传译实验室设立后,能够实用于本专业口译训练和同声传译模拟。

1 实验室建设基本要素

当您用 SANAKO Lab 100 作为教学工具时,会涉及到以下重要的概览和说明。您可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课程(Session,即不同的学习组),在不同课程中您可进行不同的具体学习活动(Activity),譬如听力理解,录音回答等等。您也可将整个班级归入到一个课程中。

1.1程序定义

基于课程理念的 SANAKO Lab 100 程序是指,您可针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让他们在各自活动中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料。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学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学习资料,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裨益。

1.2 程序活动

SANAKO Lab 100 里的多种活动,给您提供了高效率和多用途教学需求的全部。除基础练习外,您还可以制作测验,练习同声和分段翻译。

1.3程序内容

Lab 100 的使用简单又有趣,这是因为它的外观和功能都是针对无干扰流畅教学环境需求而设计的。使用 SANAKO Lab 100教学过程中,您无需担心操作错误步骤,因为控制按钮状态会随着活动过程的进展,自动作相应的改变。SANAKO Lab 100 语言学习中心是由下列组件组成:教师计算机上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 ,节目源接口(PSI-Program Source Interface),媒体存储单元 (MSU-Media Storage Unit) ,系统连接单元(SCU-System Connection Unit)以及用户音频面板(UAP-User Audio Panel)。

1.3.1 节目接口

节目源接口 (PSI) 可通过其输入孔与任何外部音频源连接也可与学生相连。

1.3.2 存储单元

媒体存储单元(MSU)是所有师生录音储存的地方。它是个独立的数字单元,用来保存您要访问的音频文件。教师可从教师计算机中复制媒体文件到媒体存储单元,每个学生录音时间最多可达 99 分钟,而节目源文件则可达到 120/240 个小时。

1.3.3 连接单元

系统连接单元(SCU)用于连接媒体存储单元,学生和教师音频面板,外部音频源(经节目源接口)的设备,确保学生、教师及外部音频源之间的声音连接成功建立;

1.3.4 用户面板

用户音频面板(UAP)就是学生用户界面。它位于每个学生课桌上,也是 SANAKO Lab 100 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音频面板上的控件对音频源所起作用可是:调整音量、设置或删除书签以及回答测验问题。教师端也配备了一个教师用户音频面板;

1.4 课程设置

SANAKO Lab 100 中,活动是指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 SANAKO Lab 100 中,课程是指一些设置,您和学生可在其中进行不同练习。例如,您可让一组学生进行发音练习,而另一组学生进行听力理解。而你要做的就是创建两个课程,一个用作模仿训练而另一个则用作听力理解。对于每个课程,您都需要选择参与者、执行的活动以及音频源(例如,在模仿训练中选择 MP3 音频文件),然后再为参与的学生开始他们要进行的活动。

1.4.1 编制活动

SANAKO Lab 100 语言教学中心包含以下预先编制好的活动: 听力理解 、模仿训练朗读练习、 电话对话 、配对讨论 、小组讨论、同声翻译、 分段翻译、 录音回答 测验、AP? 考试、 自学模式、音频点播。SANAKO Lab 100 课程中,您可将预先编制好的活动中的练习分配给学生。选中相应的活动后,教师屏幕上的课程视窗界面将给出指导您进行活动的步骤。

1.4.2 课程活动

课程是指一组正在进行某项学习活动的学生。您可自由选择参加者数量;一个课程可包含单独学生,一组学生或者整个班级。总共可建立三个课程。 课程是 SANAKO Lab 100 课堂的关键,GUI 设计中体现了使用课程的理念。SANAKO Lab 100 采用不同颜色标记正在进行的不同的课程,您可从屏幕上直观地地观察相关信息及正确的学生图标。

1.4.3 工作模式

除了可以将学生设置和加入到课程内进行指导外,Lab 100 还允许你设置自我方式工作模式,用于学生音频点播和自学。这些自学工作台可被安置在网络内不同教室中的任何地方,学生可随时使用它们进行自学和听读学习资料练习;或者作为视听教室供学生自学使用。 自我访问模式可以在常规的课程方式操作之外运行,可不需要教师控制。 教师可定义供自我访问模式使用的 MSU 文件列表,学生可使用学习资料进行独立学习。需要时,教师还可呼叫自我访问小组。

1.5软件安装

1.5.1 光驱显卡

支持 Microsoft? Windows? XP 或者 Windows VistaTM 分辨率 1024 x 768 或更高,支持 16 位颜色声卡 DVD 光驱 鼠标 网络适配器 COM 端口(仅用于 AA Lab)

1.5.2 启动管理

将 Lab 100 CD-ROM 插入您计算机 CD-ROM 驱动器中,安装向导会自动启动。如未启动,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选择CD ROM 驱动器,然后双击‘Setup.exe’文件。 选择安装路径。安装完成时单击 OK,无需重新启动。

1.6 硬件安装

1.6.1 媒体存储

媒体存储装置 (MSU)。它是个媒体仓库,教师音轨可保存或复制到它里面。储存在这里的音频文件可被传输到学生音频板。 该模块对节目源文件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 120 小时。媒体存储装置对节目源文件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 240 小时。

1.6.2 串行接口

系统连接单元 (SCU)。如果系统中不包括媒体存储装置(AA Lab)的话,系统串行接口是必须的。串行接口能将教师电脑连接到系统连接单元并将外部音频源设备(例如 MP3 播放器,磁带录音机等连接到系统连接设置。使用双通道节目源接口,用户可连接两个外部音频源到单个系统连接设置(SCU)端口。

1.6.3 用户面板

用户音频板 (UAP)。用户音频板是桌面嵌入型,用金属板安装位于每个学生位置,它是学生用来参加 Lab 100 课堂的工具。教师也有一个用户音频板。在课桌上打个洞,在课桌下紧固螺钉,这样就可牢固地附加在学生课桌上。

1.6.4 面板教学

教师电脑 (计算机) 。用于控制学生面板和教学。

Note:以上数据须根据同传室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 结论

Lab 100 多媒体教学环境含有对有效而愉快的教与学来说不可或缺的所有基本特点和功能。教师是学习活动不可置疑的中心,拥有一套教学管理工具,也从各种能让其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和记录学生进步过程的方法中获益。另外,创新能力也会产生出新的学习材料。Lab 100 为学生的口语练习和基于课本的练习提供了最佳的工具。学生声音录制功能使他们有广阔的机会来用目的语进行互动。学生也会因享有用来进行独立学习或补充学习的资源而获益。独立的扩展模块可轻易地对Lab 100 的基础平台进行升级和提升,从而使其成为一套灵活的可修改的软件解决方案,能适应老师们特定的教学需要。

综上所述,同声传译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同传口译员在市场上有强劲需求。截至2013年初,招收翻译硕士院校共有158所。由此可以推出国内仍有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同声传译的课程,更不用提同声传译教育基地了。该类课程多只在设立翻译系或是翻译专业的院校中出现,甚至有可能在该类院校也不够完备。因此适时地在普通高校中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迎合社会,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的、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D·塞莱斯科维奇, M·勒代雷. 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 汪家荣, 李胥森, 史美珍 译. 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9:27-29.

[2] 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3-35.

[3] 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2-53.

[4] 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2002(11):19-21.

[5] 万宏瑜,杨承淑. 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2005(5):28-29.

[6] 邱琼. 重述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D].2005.

[16 ]刘祖培. 翻译等值辩[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2):1-4.

[17 ]陆刚. 论文章标题英译的功能对等[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4):28-31.

[18 ]马会娟.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 外语学刊, 1999(3):74-79.

论文中期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鹏起科技2020年被中兴财光华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是公司继2018年以来第三次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梳理了鹏起科技2018年至2020年内部控制缺陷,并通过对导致内控审计否定意见的内控缺陷的分析解读,以2020年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为重点,分析该公司长期存在的内控缺陷。

关键词:内部控制;否定意见;鹏起科技

有效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为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也有助于规避企业所面对的潜在风险。现以一家内部控制审计被出具否定意见的上市公司——鹏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614)为例,对该公司相关的审计报告及其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研究分析。

一、案例介绍

(一)公司简介

鹏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胶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系成立于1947年中国申联橡胶厂,1992年4月经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发行A股及B股股票,1992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1月更名为鹏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鹏起科技的业务多元化,而近年来主要打造军工+环保的双主业的核心发展模式。

鹏起科技因2018年、2019年连续2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2020年7月17日起暂停上市。2021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20年年度报告,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此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于5月25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鹏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分析

根据鹏起科技近几年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可知,2017年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意见,而从2018年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显示重大缺陷及重要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开始被出具否定意见,财务报告审计也开始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中兴财光华对2020年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是自2018年以来鹏起科技第三次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由此可以看出鹏起科技的内部控制存在长期的严重问题。

二、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从2017-2020年鹏起科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可以看出,鹏起科技的内控控制缺陷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同时,2020年各项内部控制缺陷与往年的内部控制缺陷有着密切关系。现对鹏起科技2020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导致否定意见的事项”中的内部控制缺陷,并结合2017-2019年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1.未完全执行相关审批程序

2018年,鹏起科技实际控制人因个人资金需要在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的情况下个人决定签署相关担保文件造成公司对外违规担保合计15.8亿元,占用公司资金约7.47亿元。此外,子公司丰越环保于2019年度以327.72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账面余额72,525.74万元的存货,未取得鹏起科技公司管理层批准,该存货处置未上报母公司。再有,公司前董事长在未履行公司内部审批程序的情况下,于2020年私自刻制公司多枚印章。

上述问题都表明鹏起科技没有按照公司内部控制的流程和规定执行,“授权审批控制”这项控制活动严重失效,违反了审批控制的两个重要原则——审批要有界限、审批要有原则。像上述事件中的“对外担保7.47亿”、“出售存货72,525.74万”等明显属于“三重一大”制度范畴,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集体决策审批。

2.会计确认,计量不当

2021年1月29日,鹏起科技发布了公司2020年业绩预盈公告,而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二部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该预盈公告存在较大的偏差。30日,公司收到了上交所《关于业绩预告相关事项的问询函》,要求说明鹏起置业(淮安)有限公司收入的确认时点、确认依据等问题。在经过11次发布延期回复《问询函》公告后,公司才做出了具体更正。更正中表明鹏起置业(淮安)一次性销售转让全部存货不符合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条件,调减净利润1.6亿元。同时,依据涉诉案件进展情况补提和冲回了部分预计负债,调减净利润8,230.04万元。此外,对于并购洛阳鹏起形成的商誉存在明显减值迹象且存在减值的可能性较大,而公司在报告期未计提商誉的减值准备。上述会计处理不当的行为都部分导致了鹏起科技2020年业绩预盈公告与实际情况出现了严重偏差。

从业绩预盈公告更正前后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鹏起科技试图将利润扭亏为盈。而具体导致业绩营业预告产生严重偏差的原因,均为鹏起科技子公司会计处理不当。其中也可以说明一点,鹏起科技集团在子公司与母公司内部信息传递时没有遵循“真实准确性原则”,而鹏起科技出于各方面的考量并没有有效评估子公司财务数据的合理性。

3.采购业务、担保业务控制严重薄弱

2018年,洛阳鹏起与宜昌唐鼎机械有限公司签订虚假合同,约定向宜昌唐鼎采购2台3D打印机,洛阳鹏起通过募集资金专户向宜昌唐鼎支付1,300万元。上述公司实际控制人以签署虚假合同的方式,将公司募集资金专户资金支付给第三方,再通过第三方转入公司实际控制人指定账户,形成了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6,455万元。截止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日,由公司实际控制人个人决定并签署导致的违规担保共20起,合计违规担保本金余额15.82亿元。

“采购业务控制”和“担保业务控制”是上市公司常见的内部业务活动控制,但由于采购业务涉及请购、审批、采购合同订立等多个环节,出现差错和舞弊的风险较大;同样,违规担保套取资金的案件也层出不穷,对外担保的风险也是极大的。具体来看,鹏起科技在签订虚假合同以及担保合同时,均未经过权力机构的批准,同时企业内控审计部门,并未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严重内控缺陷,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损害。

三、形成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执行不足

正如鹏起科技独立董事在2020年度述职报告中表示“公司于2019年度按照监管要求,对公司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最新修订的内控相关制度执行,但因部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未能严格贯彻执行和落实,导致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与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存在差距”。对于鹏起科技来说,尽管已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但控制活动不足,设计合理的控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执行就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停留在纸面。

2.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不足

鹏起科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于内控的忽视是其内部控制活动无法达成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21年鹏起科技收到上交所《关于业绩预告相关事项的问询函》后,11次公告延期回复《问询函》,董事、独立董事、证券事务代表等相继提出辞职可以看出,鹏起科技管理层对于企业自身的业绩情况和内部控制监管不足,管理工作留于表面。

3.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对于鹏起科技来说,2018年至2019年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已经表露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营情况,这时就应该去评价内部控制某一环节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完善改正。此外,公司各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缺陷环节相关人员的警醒不够,以此造成违规问题频频发生。

四、内部控制缺陷改进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针对鹏起科技“收入确认”和“商誉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的错误,企业应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确保公司财务核算合法合规,坚持谨慎性原则。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促进企业规范发展。

2.加强审批程序的管理

针对鹏起科技违规担保、虚假合同导致的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的情况,公司表示将不排除采取诉讼手段要求实际控制人偿还占用至今并支付利息。同时应当,规范公司治理和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审批制度,做到“不得越权审批”、“不得随意审批”,对于“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审批程序,从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增强执行力。

3.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财务信息披露真实性是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针对鹏起科技2020年业绩预盈公告出现严重偏差,公司应强化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审计部门在信息披露中的监督作用,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确保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五、思考与启示

1.内部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内部控制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一个不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若不及时改善调整,往往会导致长期的内部控制缺陷。对鹏起科技2020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历年对比发现,现存的内部控制缺陷在往年都有迹可循。例如,有关印章管理的内部控制缺陷,在2018年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就有写道“公司印章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尽管公司在报告中写明了整改计划,但这无疑为后来的前董事长未经批准私刻印章留下了隐患,而公司是否真的在有效实施整改计划,引人怀疑。

2.內部控制是一个系统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系统,各个环节和业务活动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某个关键环节出现缺陷,很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鹏起科技来说,企业的审批环节出现了严重缺陷,这导致了采购业务、担保业务、印章管理等多个控制活动的失效。

3.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应并重

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前提,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是保证,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才能使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发挥到极致。鹏起科技正是因为在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方面的严重缺失,才导致了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总结:通过分析鹏起科技2018年至2020年内部控制缺陷发现,看待缺陷时去寻根溯源的效果是较差的,企业应当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做好有效的事前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就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加强公司管理人员内部控制监管意识,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刘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案例研究——基于上海家化的分析[J].新会计,2014(09):33-35.

[2]陈艳,王艳红.浅议山东天业恒基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报告及其启示[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08):20-23.

论文中期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并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这不仅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也打击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整个资本市场和会计界的信心。与之相应,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征兆、识别以及防范等多方面。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进行简短评析,以期对以后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务报告 舞弊 征兆 识别方法 理论综述

一、引言

财务报告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是上市公司内部向外部传递经济信号的媒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舞弊1,不仅会对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会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给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危害。21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掩盖巨额债务并虚报利润6亿美元,创下美国上市公司破产纪录之最;世通公司将38亿美元支出列为收入,再次以1000亿美元的破产总额刷新该记录;而后施乐公司的舞弊丑闻也使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国内的财务舞弊案件也接连不断,先是琼民源、东方锅炉、蓝田股份造假,后来是黎明股份、郑百文、银广夏、麦科特舞弊案。这些舞弊案件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沉重打击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整个资本市场和会计界的信心。与之相应,舞弊案件的发生也掀起了财务报告舞弊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征兆、识别以及防范、治理等多方面。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及识别方法分别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作简短评析,以期对以后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有所帮助。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征兆的文献回顾 Albrecht和Romney(1986)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发现红旗(Red Flag)可作为公司发生会计舞弊1的征兆。他们研究发现,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对于公司会计舞弊都有预警作用。Kinney和McDaniel(1989)研究发现,公司的管理层往往为了掩饰财务问题进行舞弊,当公司陷入困境时,他们更有可能进行舞弊。Cottrell和Albrecht(1994)将财务舞弊的征兆分为六类:发生会计违规行为,内部控制不力,财务分析异常,高管人员生活方式转变,高管人员行为转变,财务信息泄露或抱怨。Albrecht,Wernz和Willlams(1995)研究证实,通过分析财务报告,能够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例如,财务报表中某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公司存在危机的情况下继续经营、部分异常的大额交易、收益质量的持续降低、高额负债或其他利益负担、因迫切需要而报告有利收益以及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等问题。除此之外,费用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更换频繁、关联交易、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等也是财务舞弊的征兆。Hoffman,Morgan和Patton(1996)指出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审计师没有意识到舞弊信号的警示作用。他们通过对130位审计师的调查发现,客户的诚实度是最重要的红旗(Red Flag)。Beasley(1996)分别选取了75家发生财务报告舞弊和75家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运用logit回归方法研究发现,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发生舞弊的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越高,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对于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不会产生显著地影响;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的持股比例增加、任期的延长以及在其他公司中任职的减少都会使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降低。McMullen。Dorothy,Raghunandan和Rama(1996)在《内部控制报告和财务报告问题》一文中,指出未舞弊公司更倾向于设置审计委员会,舞弊公司内部董事对公司股权的持有比例较高。Beneish(1997)在对舞弊公司和未舞弊公司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通过公司的股价表现、历史业绩、财务杠杆程度以及业绩增长速度等因素可以判定公司是否有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另外,Beneish(1999)通过建立模型检验盈余操纵,发现财务舞弊与某些财务变量存在一个系统的关系:公司应收款项大幅度增加、产品毛利率异常变动、资产质量下降、主营业务收人异常增加和应急利润率上升等都是财务舞弊的征兆。Summers和sweeney(1998)研究分析了公司内幕交易和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指出内幕交易是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号。Carcello和Neal(2000)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加盟的公司懂事的比例越大,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概率越低,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舞弊。Bell和Carcello(2000)研究发现,虚弱的内部控制环境、公司的急剧增长、盈利能力相对不足、过分强调盈利预期、回避审计师的管理当局、实体所有权(公有还是私有)状态以及虚弱的控制环境和管理财务报告的积极态度的相互作用等都是财务舞弊中具有显著性风险的因素。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方法的文献回顾 Coglitore和Berryman(1988)指出分析性程序(APs)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方面是积极有效的,通过运用分析性程序,可以更好的发现财务报告的显著变化和异常关系。同样,Calderon和Green(1994)分析指出,分析程序应作为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方法,审计师和控制人员应加强对分析性程序的使用。Ameen和Strawser(1994)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复杂的分析性程序,审计师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定量分析程序。除此之外,分析性程序被广泛的应用于预算、实质性测试以及审计检查各阶段的检查。复杂的分析性程序可以令审计师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同时考虑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个方面,并用模型根据公司的历史数据来判别公司是否有舞弊的动机。Loebbecke和Willingham(1988)研究了大量的SEC会计和审计强制公告(AAER)公司后认为存在46个舞弊风险因素,并构造了财务舞弊风险识别模型(L/W模型),以此判别上市公司是否具有舞弊的动机与可能。此后,Loebbecke,Eining和Willingham(1989)进一步应用L/W模型对财务报告舞弊风险因素进行检验,得出了相似的结论。Persons(1995)通过建立stepwise-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财务杠杆、资本周转率、资产构成和公司规模等因素与舞弊性财务报告有更重要的联系。Beasley(1996)选取了150家上市公司,对这些公司的董事会特征运用lagit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了logit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表明外部董事占的比重、外部董事任期长短、外部董事拥有的股权大小和审计委员会的活跃程度等董事会特征在欺诈公司和非欺诈同公司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Summers和Sweeney(1998)运用Cascaded 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以通

过内幕交易变量和公司具体财务特征区分舞弊公司和未舞弊公司。Bell和Careello(2000)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77家舞弊公司和305家非舞弊公司进行研究检验,外部审计人员可运用此模型判别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现象。Green和Choi(1997)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构建了建立在原始财务数据基础上的舞弊判别模型,认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舞弊识别模型较分析性程序能更好的识别财务报告舞弊。同时发现,这一模型在以随机数据为样本使用时非常有效。Beneish(1999)利用Probit判别方法建立了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通过对1987-1993年被美国证监会处罚的74家上市公司分析,选用8个财务指标1,并以全部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用此模型进行判别,其准确预测率达到75%。Spathis,Doumpos和Zopounidls(2002)以36家舞弊和36家非舞弊的希腊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标准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研究表明,多标准判别辅助方法优于传统识别财务舞弊的统计技术,财务信息研究利于判别财务舞弊并突出了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比率的重要性。

三、国内研究综述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征兆的文献回顾 阎达五、王建英(2001)对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进行总体财务指标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公司非营业活动频繁、投资收益过高、关联单位交易、人为扩大赊销范围或采用提前确认销售甚至虚假销售等因素都是上市公司财务不稳定、发生财务舞弊的征兆。邓菁晖、杨镇澜(2003)从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未实现资产、财务和人员“三分开”等控制环境的缺失和公司目前的股价、市盈率异常高或股价波动剧烈等财务压力两方面列举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3,这些信号的出现表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刘立国、杜莹(2003)选取了1994至2002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舞弊的上市公司反映出较高的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以及较低的流通股比例。秦荣生(2005)指出,如果出现资不抵债、营运资金出现负数、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等财务现象以及关键管理人员的离职且无人代替、未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等经营现象,公司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宋传联(2005)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号分为公司经营环境预警信号、报表项目预警信号、差错财务比率预警信号和附注预警信号四类,并对每一类进行了详细说明。王泽霞、梅伟林(2006)向会计师事务开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可能被ST、退市或急于摆脱ST、面临筹资压力(借款、偿债、增发、配股等的压力)和大股东操纵董事会等红旗标志(Red Flag)最为显著,能较好的识别舞弊。杨清香、俞麟、陈娜(2009)以2003年至2007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财务舞弊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持股比例越大,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公司领导权结构和董事会稳定性与财务舞弊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与财务舞弊不存在相关性。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方法的文献回顾 刘姝威(2002)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通过静态分析、趋势分析等报表分析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经过蓝田股份财务报告舞弊案件的检验,证实分析性复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发现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陈亮、王炫(2003)以15家被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舞弊样本,同时选取15家正常的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筛选出11个财务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舞弊识别模型,该模型对财务舞弊公司和正常公司的识别率分别为80%、93%。方军雄(2003)以1989-2000年间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3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60家正常的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筛选出与财务舞弊相关性最为显著的6个财务指标为识别模型的判定指标,分别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和Logistic模型,建立了财务报告舞弊模型,并且两个模型的误判率都小于36%。从一类错误2看,Logistic模型鉴别效果要优于LPM模型。阮锦勤(2003)选取24家舞弊公司和24家非舞弊公司,定义16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Logistic模型能很好的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正确判别率为76.3%。娄权(2004)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36家公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负相关;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公司治理结构越健全,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张长海、陈险峰和吴顺祥(2005)以虚假财务报告和非虚假财务报告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可以识别虚假财务报告的模型。最后发现有3个变量: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率和营运资金/总资产可以用来进行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朱敏(2005)采集1994-2005年2月间被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多元判别分析法、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模型。发现Logistic模型的效果最好,正确率接近80%;而线形概率模型的误判率最高,达到31.62%。陈凌(2005)选取32家舞弊公司和32家非舞弊公司的108份年报作为研究对象,并首次把与现金流量有关的相关舞弊识别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建立了能够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Logistic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净利润、负债/总资产三个指标最能够显著地显示财务报告舞弊征兆。刘君、王理平(2006)以8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31个备选指标,建立了能够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对于舞弊公司的正确判定率达到93.5%,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陈国欣等(2007)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选取1994-2005年间126家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和126家正常公司为样本,并选取2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财务舞弊定量识别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盈利能力下降、国有股比例较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非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度大(独立董事人数少)、有高层辞职、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及ST/PT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张建刚(2008)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可以识别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判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在制造业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告识别中显示出较强的识别能力,并指出,应对不同的行业建立不同的识别模型1,以便更好地识别出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

四、文献评析

综上所述,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征兆及识别研究的文献,国外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研究较早,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其研究始终停留在对舞弊行为的研究上,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财务报告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上,国外对于财务报告舞弊征兆及识别的研究大量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概率分析法、建立L/W模型、Logistic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Probit模型,主要是建立识别模型。国内的研究早期以案例研究、分析性复核等规范研究为主,后来借鉴国外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多元判别分析法、线性概率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判别。其中应用最多的是Logistic判别模型,其使用简单,成本较低,且判别准确率较高;较为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于理解难度高、数据占用量大、花费时间多等原因,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在今后的研究中,在建立模型时,为了体现行业特性,可以建立针对某个行业的识别模型,如张建刚(2008)建立了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舞弊识别模型,行业模型比通用模型针对性更强。

论文中期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围绕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展开阐述,先简要介绍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则及常见的几种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在分析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希望对日后的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工作提供参与。

关键词:财务报告分析;改进;基本原则 ;局限性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载体,收集财务报告相关数据并对财务报告进行系统地分析,不仅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掌握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经营管理问题。如今,企业经营活动日益复杂,财务报告分析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显现出局限性,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对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其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变化,是现阶段各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下面笔者就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展开了详细阐述。

一、财务报告分析相关概述及其基本原则

财务报告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质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进一步深度加工。具体而言,指的是报表分析人员以企业财务报告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等进行针对性探究、判断、调整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用意在于为企业提供更直观、更准确、更有效的财务信息,以便于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分析的质量,分析人员在财务报告分析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企业进行财务报告分析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保证分析方法科学性,才能对企业的财务及经营情况作出科学判断与分析。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指财务报告分析应当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不能仅凭经验、主观臆断来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

(三)有用性原则

有用性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分析使用者而言,财务报告分析要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过滤掉其无需关注的内容,提炼出对于信息需求者有用的信息,体现其使用价值。

二、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一)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概述

传统财务报告分析工作主要围绕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两个表格展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其中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企业近几个时期或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对比,以观察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变动情况;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企业同一时期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数据来获取各种财务比率,然后通过这些财务比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企业近两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差异来发现经营发展问题、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是指将某个财务指标分解成多个影响因素,从每个因素分别入手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便能得出每个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二)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 注重技术指标分析,脱离企业外部环境

在目前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指引下,财务报告更注重运用一些固化的财务指标进行技术分析,而这些财务指标往往与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及行业状况相脱节,造成分析结果缺乏科学性。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常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国家政策、竞争对手情况等诸多方面,过多的将视角集中在财务指标分析上,就会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效果,其分析结果是不可靠的,从而使财务报告分析失去意義。

2. 注重量化指标分析,忽视非量化指标的分析

企业在运用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通常只对一些量化的指标进行剖析,却忽视了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如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品牌因素等,而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资产,只是由于会计计量的局限性,导致无法用数据准确表达,正是由于缺乏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从而造成财务报告分析无法全面真实反应企业的情况。

3. 注重历史数据分析,缺乏前瞻性预测分析

公司财务报表是信息使用者获取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数据来源,但它只是一种历史性资料,呈现的只是企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仅掌握历史数据分析是不够的,更加倍受关注的信息往往是基于历史数据而做出的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与历史数据分析相比,未来的经营活动的预测分析显得更有价值。

4. 注重财务数据分析,未体现战略性分析

公司财务报告分析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但这些分析的基础数据只是一种历史性静态数据,如果投资者以这种历史性数据为基础做出的财务分析作为投资依据,则会大大丧失决策有用性。某个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动可能与宏观环境、经营管理关系不大,而恰恰是公司战略发展所处阶段的体现,由此,脱离公司战略分析而进行的财务数据分析,可能会使分析结果与公司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三、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一)财务报告分析与经营环境分析相结合

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行业环境主要包含竞争程度、市场形势、供需状况等。众所周知,企业外界经营环境是复杂多变、难以确定的,若想清晰的了解财务报告数据所隐含的真正意义,就必须立足于企业现实情况,从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实际经营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二)财务报告分析增加预测分析

财务报告所体现出来的是过去项目的数据,反映的是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的信息,属于静态数据。预测分析则是为企业以后的发展规划提供各种信息,并对企业未来总体变化趋势、性质提供关键信息,是一种动态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人员在分析报表中的财务信息之后,通过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的掌握,对未来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巧妙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因此,预测分析是财务报告分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财务报告分析重视非财务信息分析

在会计法律法规之外,存在一些非财务信息,如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产品销售渠道等,这些非财务信息的规范性远不及财务信息。在实际的财务报告分析过程中,应当考虑对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评价及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人的经验与量的严密计算的作用,使得分析结果能够客观全面地将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真实反映出来,为企业经营决策者及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报告分析实质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进一步深度加工,有效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可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进行重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虽然,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使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新形势下企业要立足于当前的发展实情,在始终坚持财务报告分析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对当前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使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健.论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创新[J].财会学习,2018,194(20):82+84.

[2]张前,曹学林.論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运用与改进[J].河北企业,2016(07):21-22.

[3]刘萍.财务报表分析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外资,2015(20):110-111.

[4]王克飞.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索[J].现代商业,2010(36):221.

[5]李惠君.浅谈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与优化[J].中国总会计师,2015(07):118-119.

[6]肖利.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17(13):37-38.

[7]范冬宇.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富时代,2016(01):65-66.

[8]李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8,390(09):60-61.

【作者单位:金隅冀东水泥(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物理教学反思下一篇:继续教育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