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变化范文

2023-04-22

祖国的变化范文第1篇

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初二(5)班

丁婷

我家对面有个小公园,小得很难从北京市城区地图上找到。爸爸戏称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公园,应该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小虽小,可它居然也有名有姓,叫做“安乐林公园”。

在我心目中,安乐林公园曾经是脏、乱、差的典型。垃圾桶满了无人清理,公共厕所臭气熏天,萦绕在耳边的永远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们边抽旱烟边打麻将的吵闹声。如果运气不好,还会遇上一两位赤裸着上身的“膀爷儿”,提着鸟笼吐着脏话,此时你再好的心境也会一下子跌到谷底。这一切让我对公园望而却步,每当必须要经过的时候,我不是捏着鼻子就是捂住耳朵匆匆走过。

可悄然之间,伴随着奥运的“春风”,安乐林公园“变脸”了。

那天,我再次走过安乐林公园。一阵玫瑰花香扑面而来,让我放下了准备捏紧鼻子的手,耳边传来的和谐悦耳的锣鼓声和音乐声更是促使我的双脚迫不及待地踏进了公园。循声望去,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映入我的眼帘:公园中央,一群老奶奶身着粉红色的盛装,在重新铺好的圆形场地上跳起了秧歌舞,旁边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卖力气地敲锣打鼓,真是神气十足。南边新修建的棕色亭子旁边,一群人身穿宽松肥大的白色运动衣,伴着舒缓的音乐,很投入地打着太极拳,令我惊讶的是,几个十来岁的小顽童也跟着一起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大树下面,几位老爷爷在切磋棋艺,边上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蜿蜒的石子小路上,妇人们一边聊天,一边遛狗。小狗们或许是被这一番悠闲自得的场面所感染,不再狂叫。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原来的那个公厕已焕然一新,马桶可以自动冲水,换气扇“嗡嗡”地工作着,随时保持里面的空气清新。

祖国的变化范文第2篇

祖国建设新成就手抄报1

“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到这首国歌的时候,我就无比的激动,因为中国改变了60年前的旧貌,换上了今日的容颜。

回顾祖国60年,中国由一个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又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土地被外国人无情的割分,中国在一次次哭泣中受伤。就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我们唱着“东方红”迎来了主席救国的日子。他带领着共产党踏上了抗日的旅程。

主席带领八路军和新四军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进阶这打垮了国民党。中国在主席的带领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一刻,全国人民沸腾了,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再是弱者了。从此,中国人站起来了,外国人对中国不得不刮目想看,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是一只斗志昂扬的雄狮。是的,中国从这一刻开始的确强大了,在也不受外国人的欺负了。慢慢的,中国在祖国的最南方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一声巨雷,鸟巢跃然在东方,十三亿的眼睛齐刷刷地望着它。看着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点点举行,看着一面面五星红旗庄严升起,看着高领导人完美告终,点点滴滴,这足以显示中国的实力!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这位伟大的巨人一步步迈着稳重的脚步,炯炯有神的瞩目前方,这是精神,是中华儿女不屈奋斗的精神!

这是无数炎黄子孙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用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用爱点燃的胜利之火!无疑让人感叹,这是一个军事化大国,这是一个航天强国,这是一个经济化伟国!

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带着半个世纪的奋斗与光荣,领着13亿人民奔小康。长江后浪推前浪,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一带人将加入共和国建设者的光荣行列,接过前辈子中的火炬,继续走向光辉的明天!

祖国建设新成就手抄报2

中国,多么骄傲,自豪的名字。当我们“哇哇”落地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第一个母亲便是祖国,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发音就是妈妈,认识的第一个词语便是母亲。高尔基曾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的,祖国,我们的母亲,人类的摇篮,你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回首过去,中国曾是一个有几亿人口吃不饭的穷国,受别人欺凌宰割的弱国,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30年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生于95年的我虽然没有看到祖国发展那英勇的舞姿,但是祖国的昌盛繁荣见证了历史岁月的足迹,展现出了辉煌的身影,使我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吮吸着阳光和雨露,祖国啊,我那伟大的祖国,是你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你的照耀下,我们逐渐成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花朵。

2008年仅仅14岁的我见证了祖国光辉的历史,中国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千百年来的梦想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是中国在提高国际地位方面所矗立起的又一座里程碑,北京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就意味着进一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青睐,中国能够把一届精彩的奥运会奉献给世界,同时也得益于新中国成立60年积累的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在这30年里祖国的儿女也经受过创伤,如:南方的雪灾,汶川大地震,但是我们坚信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倒我们团结一致的心,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那将是一片爱的海洋。你看,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这是党中央领导的成就,是祖国发展的历程,更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经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些成就是来之不易的,要认真把握两个字—艰巨,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很多。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然而我们的成长更加离不开改革开放、祖国的发展,成长与发展是共存的。然而我们这些祖国花朵将会在祖国的发展中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来迎接祖国更辉煌的明天吧!

祖国的变化范文第3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

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设影: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n)

(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板书设计

祖国的变化范文第4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

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设影: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n)

(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板书设计

祖国的变化范文第5篇

听爸爸说,我们的家乡以前特别穷,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要到城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

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发展的非常快,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家乡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接上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我们家乡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梁启超纪念馆,小鸟天堂,圭峰山等等。这一切,使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家乡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也是深身体会到的。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那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3COME文档频道)。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和葵博园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负担。

上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下一篇:期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