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论文范文

2023-03-16

医院药学论文范文第1篇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是医院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涉及到组织运作的方方面面。本人通过对临床药学工作中风险因素的分析,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降低风险的方法,探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可以为医疗机构防范与控制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

临床药学工作的风险

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主要为法律风险。就其广义而言,应该从所有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涵盖的涉及药学的事宜,包括根据药物、诊断依据、疾病和医师的治疗观点提出用药方案,确定药物治疗目的和标准,向患者解说既定治疗方案,并与其沟通讲解,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实施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评估,甚至对治疗进行建议等。由于需要面对面地与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接触,对其职责的要求使得医院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涉及病人的许多合法权利,如患者的安全保障权、了解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博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接受教育权等等。我们药学服务的基本准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病人利益的最大化。患者不仅仅是作为需要救治的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个体的合法权利也需要得到尊重。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或客观的过失而导致患者损失的医疗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这种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国家提倡设立临床药学及临床药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师参与治疗过程,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以改变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事服务的临床药师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对患者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然而,患者个体间差异和其他不确定的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性、严重性、高频性等特点。

风险的分类

按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组织风险控制施治医院药学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在宏观环境上建立并维护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上为临床药师精确、高效的工作营造出良好而有利的环境。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组织风险管理是个人风险管理的基础,个人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当然,根据不同医院本身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笔者在这里所用的方法只是一种而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降低风险的方法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每个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全院的与药品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担负着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使用药品。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控制发挥着全局性的决定作用。

首先,建立医疗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对临床药学服务中纠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规定人员的职责、监督机制、处罚明细、质控细则、解决程序等等。

其次,加强对医疗事故、差错和意外报告程序的建设。近几年,国家规定每一所医院都有不良反应报告员和不良反应上报制度。每一所医院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不良反应审查制度和上报制度。这一制度是降低风险的最基本程序之一。

最后,确保内外沟通渠道的畅通。医院的各个科室要信息畅通,通力合作,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磋商。

药剂科和相关科室降低风险的方法:临床药学服务的顺利实施,需要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的团结协作。医疗事故、差错和意外不可能仅仅只由直接责任人来承担,药剂科和相关科室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来减少差错或解决纠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虽然不能完全被消除,但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降低程度,从而降低风险给各方面带来的损失。

个人风险控制方法:被纠缠是每一个药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因此,及时、有效地避免矛盾、解决纠纷,对临床药师顺利开展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認真记录药历:药历具有法律意义,是药师临床工作的书面证明文件。药历应从药师首先接触病人时就开始建立。建立药历时,药师要注意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疾病状况、以往病史、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尽可能了解患者长期的身体、家庭和经济状况。药历内容应力求详实、完备,药师所参与的查房、会诊、抢救、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等工作,均应依实际情况按规范格式做出描述、总结和抄录,同时签字并永久保存。

其次,注意临床服务中的言行。药师在对患者进行嘱托、提供保健知识教育、接受患者咨询以及与患者交流其他信息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内容要完整,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既不能任意夸大药物的疗效,也不能随意淡化药物治疗所引起的问题;避免绝对化的描述和主观臆断的保证;在未准确分析各种情况前不过早下结论;和医护人员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建议;不贬低或诋毁医疗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不越职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最后,合理安排随访时间。患者在结束医院的治疗,离开医院后,药师要合理安排随访时间,有效追踪患者治疗后的状况,及时获取患者反馈的各种信息。针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药品不良反应等),尽可能地为患者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或途径,以便及时化解许多可以避免的药患纠纷。

总结,在新的药学服务环境下,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降低临床药学工作中的职业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合理使用职责权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适应新需求,迎接新挑战,在医院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药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各综合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的现状,结合我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探讨和研究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此提高医院门诊西药房的服务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 门诊西药药房;管理;问题;措施;服务质量

作为现代医院的一个服务性窗口和保证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的综合医院门诊西药药房,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集心理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一体,为百姓提供用药咨询和合理的用药指导,为门诊患者提供处方调配,并采购、制作、调配及保管医院药品。由此看来,门诊西药药房的管理工作和服务水平,与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用药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药药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对于医院门诊西药药房的服务和管理,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一些门诊西药药房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目前医院门诊西药药房存在的问题

1.1 门诊西药药房配套设施落后 作为所有医用药品的主要储存场所,医院西药药房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在一些医院中,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现象,不重视改善门诊药房硬件设施和常规药品的配套储存设施,如没有安装信息管理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等这样那样的情况,甚至有些门诊药房的储存药物时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同时由于药房的空间比较小,导致陈列柜不够用,进而使得药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1.2 门诊西药药房管理制度问题 在门诊中,西药药房的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同时建立的相关制度也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对药品的管理模式落后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对于一些基层医院来说,在管理药品时,其的管理模式没有真正实现“数量管理”。其还是沿用以前的传统模式。在对药品的入库情况以及销售情况进行统计时,缺乏一定的方法。因此,无法对药品的数量进行有效而准确的表示[3]。医院中的药品盘点制度没有实行,进行盘点的方式也不正确或者随意进行,使得医院损失较大。部分医院门诊西药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依然缺乏人性化和灵活性,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不完善,同时也没有执行到位。进而使得医院药房工作的服务积极性不够,缺乏一定的主动能动性。

1.3 门诊西药药房人员管理和服务问题 在门诊西药房中,工作人的专业知识和人员配置以及工作人员的相关素质等问题非常突出。目前,由于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十分大,其的专业知识还十分的老化,同时工作人员的学历比较低等,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常导致药房工作发生比较多的差错,进而导致发生医疗事故。此外,由于许多药品名称相近,品种繁杂,外形包装相似,摆放位置相近等种种客观原因,更容易使门诊西药药房人员出现错误

1.4 西药药品质量管理问题 门诊西药药房药品的管理分为很多种,其中最根本的是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药剂人员常会由于一些疏忽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比如没有正确地使用药房的电脑进行工作,或者对电器不会正确使用,有的工作人员直接将通风口对准药品,进而会导致药物的温度和要求的湿度不符合药品的储存要求。在对药品进行储存时,在一个冰箱内储存的药品过多,进而使得靠近冰箱内壁的药品受到破坏,对药品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发药工作人员在发放一些特殊药品时,没有对患者进行叮嘱,进而患者没有掌握药品的使用方法,影响药品的药效。或者是药剂人员误将光敏感药物拆零暴露于光源下,影响药品的稳定性。这些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药品变质而产生反作用,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2 门诊西药药房服务和管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所述的药房服务存在的问题,下面将提出相应的几点措施

2.1 加强门诊药房配套设施的引进与更新 门诊西药药房对于医院医疗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关系着医院的声誉和发展,因此医院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配备先进的设备设施,要及时地将药房的旧设备进行更换,同时要将药房的空间进行必要的扩展,有效地保障药品储存的安全性。要引进一些新型的计算机系统。对药品的数量和销售情况进行有效而快速的统计。要将药房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和规范,减少流程出错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的效果。

2.2 健全药房服务和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制度是保证药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门诊西药房中,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要符合西药房工作的实际需求。使得建立的规章制度趋向合理、实用、规范。比如盘点分析工作制度和药品盘点制度以及差错登记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能形同虚设,必须落到实处。药房工作人员应每天习读各项规章制度并牢记心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要热情地面对患者,对患者的疑问要进行耐心解答,同时要交待好相关的问题。定期检查新入职工规章制度的熟悉情况并列入绩效考核成绩中,督促全体职工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药品的管理实行金额和数量双重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因药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隐患带来的损失,将各项工作做到精细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效果,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2.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西药药房人员的综合素质 所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药房的有效管理来说,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综合型的药房从业人员。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地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听取讲座等。同时要对工作的专业进行考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派一部分优秀的工作人员出国深造或者外出学习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

2.4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对于医院管理的各项工作,药品的质量保证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病人人身安全的保障。首先要定期组织药房工作人员学习药品的安全管理方法,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保证药房人员工作细致入微,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正确使用药房电器和合理安置电器,保证药房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由于电器的不正当使用而影响药品的质量。

每日交接班时药房工作人员应核对药品的数量,根据药物的不同药性合理有序地摆放,尤其要注意一些特殊药品的保存。在药品的使用方面要严格按照“近期先出”的原则,优化藥品的合理使用,保证药品质量。

3 结 语

门诊西药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具有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咨询指导性和服务全面性的性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来提高西药药房门诊的管理水平。西药药房从业人员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新的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除了药品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等以外,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细心发现并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医院门诊西药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才能形成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全新的门诊药房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曾艳红.对市级医院优化药房服务流程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0):116.

[2] 邵欢.优化门诊药房服务流程提升药学服务水平[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02):188.

[3] 刘颖.新时期社区医院药房服务应从药品零售市场竞争中转变理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8):202.

医院药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药品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医院的药学服务也一直担负着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的幕后服务作用,保障了医院医疗服务的精准用药。而医疗事业的发展也研发出药学管理系统这这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拓展药学服务工作的边界,其普及化应用也能够给医疗机构、民众和社会带来良好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分析了药学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联合评估、团队建立和病例监护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药学管理系统在医院的深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推进我国的医疗体系建设。

【关键词】药学管理系统;医院;药学服务质量;药学

随着人类对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精进,许多新型技术都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在医学研究领域相关的药学管理系统构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展。主要表现在这个信息化平台给医疗服务、药品服务和医院的管理经营模式等都带来了根本性的轉变。有利于优化医院药学服务,改进药学实践应用,推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更完善建设[1]。

1 药学服务的概述

即为医院医疗工作者提供药品、药学等相关药学服务,一般由药师进行系统操作,在医生谋求药剂治疗时给予其实用性的参考建议,这也是药学服务的基本特征。例如,通过利用相关的药学管理系统,药师能够在临床医生问询某些注射剂是否能够配比使用时,及时查询相关资料后给出医生相关的注射剂使用方式。利用药学服务,能够以其较好的实用性给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实用性的药物应用参考;也具有较好可信度,能够调用药师的大量药物体系性知识,并将医生所调度的药品进行记录,给出全面性、有价值的药学记录信息;信息反应迅速,是药房与医生的直接对接,能够在。药学服务具有多重优势,良好的服务能够改进医院药品管理的应用效果,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2  药学管理系统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应用分析

药学管理系统是一类利用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程序等技术的工具,能够以互联网整合和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优势,给医院药学服务提供重要渠道和海量参考资料,有利于医院药学服务的改进升级。

2.1 拓展药学服务工作的边界 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我国各医院、医疗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药学服务质量方面,利用药学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以其收集、采集、整合和处理大量药学信息的作用,增强医院药学服务的信息准确性和处理效率。药学管理系统也是对药学服务边界的进一步拓展,能够更好的整合药学这门科学所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料,并将其装载到平台的数据资料库中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这对现代医疗的普及有重要意义。利用药学管理系统,还能够创建全世界药学工作者的信息新联结,让已有的信息能够在实际工作和医疗用途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也能够让医院药学服务中更多的参考新一代的创新性药品信息,增强医院所利用药品信息的先进性、准确性[2]。

2.2 药学管理系统普及化应用的作用 药学服务信息平台能够借力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性,普及到医学生、药师、医生、药品研究者和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对医院,能够有效的提升药学影响力,让药师能够在工作中给医生提供更精准的用药参考,让医生能够从中学习药学知识、改进自身认识,有利于我国医疗服务的提升。对广大民众,既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用药服务,也能够从药学平台中接触和学习更多药学专业知识,有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对医学生和药品研究者,能够在他们不断学习、不断精研药学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较为科学、先进、全面、精确的药学信息,促进我国的科学研究建设。从多方面分析来看,药学管理系统普及化应用能够给多方带来良好作用,尤其是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经营来说,能够改进药学服务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3 药学管理系统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

3.1 药学管理系统的联合评估 药学管理系统能够创立药学学术上的互联互通,让医院、药品研发公司、药物监管部门和医学院等联合起来。这样能够更好的集合我国的优质医药信息资源,促进各应用方对药学信息的综合利用。其中的药学试题、在线考试和用药咨询等评估考察项,也已成为全国众多医院药物部门应用的评估措施。在各医院广泛的实践应用中,药学管理系统也发展出更加智能、更加全面化的功能。

3.2 药学服务团队的建立与培训 医院药学服务以前常常由有较高药学素质、专业性和责任意识的药师进行操作,对医院药师的水平要求较高。而利用药学信息平台这种多功能、全面化的技术,能够让有责任意识的更多药师承担这项开展、实施药学服务的重要工作。一般来说,利用药学服务信息平台,能够将医药领域的广博药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药师则也能够在利用药学信息的过程中获得药学专业性和工作专业素质的双重提升,有利于构建医院的药学服务团队,增强药学服务团队的服务效率,培养出更多拥有高超药学专业水平的临床药师。

3.3 患者健康药历平台与药学监护服务 药学管理系统中也设有医院药师的患者健康病例管理区域,能够通过对患者基本资料和患病情况的有效整理,便于药师整合患者的药学需求,使得提供的药学服务更加适应患者使用需求和操作要求。药学监护是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即给患者提供更专业、更细致的医疗药学服务。医院可以对社区居民、就医患者等进行长期跟踪和改进服务,考察给患者的药学服务是否适应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转归。利用药学管理系统,能够将各时刻所收集的药学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在平台内操作药学知识的更新、维护,更好的针对患者病情发挥药学监护服务作用。

4 结语

传统的医院服务观念也在不断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而发生着根本改变。现在的医院药学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就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基于对药学服务信息平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整合与理解在加上对互联网的实践和应用,药学管理系统通过不断借鉴国内外的药学专家的经验并结合国情对药学服务理论进行改进和探究,使之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药学管理和服务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李璐,刘晨阳,宋起萌.黑龙江科学.2020(02)

[2] 关于高校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分析探讨[J].韩玉华,叶长青.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02)

[3] 关于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情况的研究[J].刘相武,刘云.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

作者简介:陈明刚(1977.11-)男 湖北武汉 汉 大专 大专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研究方向:药学。

医院药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滥用抗菌药物不但无法防治感染,还会出现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以及菌群失调而诱发二度感染。所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网络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网络技术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质量,也加深了医院管理层对临床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修养的了解,对医院的整体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求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1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效果的药物,其在特定浓度下对病原体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杀灭效果。然而,应用抗菌药物,虽成功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但也产生了“超级细菌”。发展至今,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问题已非常凸显,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迫在眉睫。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Antibio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MIS)作为一种能够提升医院管理质量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该系统能够获取足够的数据资源,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供服务,其在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概况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按照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进行信息化处理,以实现抗菌药物管理的最终目的。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各工作站中,其主要功能包括抗菌药物医嘱监管、抗菌药物信息查询等,其应用能够为医院管理层、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库,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产生。

2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2.1 医嘱、处方控制功能

医院信息系统在未嵌入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前,就已能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权限设置。嵌入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后,可实现抗菌药物分级同医生职称的关联,可实现医嘱录入时的控制,例如:住院医生仅有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的权利,主治医生可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与限制性抗菌药物,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生可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限制性抗菌药物以及特殊性抗菌药物,紧急情形下,住院医生或主治医生想越级应用抗菌药物,则需向上一级医生申请,获得许可后方能获得应用权限。

2.2 统计与分析功能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医院的各个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提供与抗菌药物相关的各种动态信息,包括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住院药品费用排名公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门诊药品与抗菌药物所占比等。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科室分组、日期分组等统计特定时间内的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项目包括药物名称、使用数量、使用额度等,系统还具备了图表显示功能,能够更直接地反映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抗菌药物可通过报表显示特定时间内各科室、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额度排序,报表显示内容涵盖药物名称、抗菌级别、药物产地、药物单价等。住院药品费用排名公示: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科室分组、日期分组等统计特定时间内的药物总费用抗菌药物总费用。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统计各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级别、用量、剂型及排序,管理者可通过分析各科室、各临床医生的用药情况,评估医院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

3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3.1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与联合用药管理

按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定,门、急诊科室仅有“一联”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因此,门、急诊科室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将自动弹出使用限制的提醒窗口,若医生不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则无法开具医嘱。对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规定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方能使用“两联”抗菌药物,不符合要求则无法开具医嘱。为了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医院规定仅有部分科室允许患者出院带抗菌药物,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也对患者出院带抗菌药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分为限制、不限制以及未设置3种。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临床医生职称的设置,并同抗菌药物信息中各个药物所对应的医生职称进行关联,以实现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同时还可以设置特殊情况下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申请步骤,也对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与其他药物的处方权限区别开来。

3.2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为了充分了解临床医生使用抗菌的目的,在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統会自动弹出“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的对话框,选项包括治疗使用、普通预防、手术预防等,这是一个必填选项,只有填写了此选项方可开具医嘱。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时,对给药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系统还设置了抗菌药物术前使用时机的提醒窗口。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而言,根据相关规定: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不可大于24 h,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医生开具手术医嘱时,会自动弹出提醒界面,其内容包含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有无感染等,无感染情况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不可大于24 h,若超过限定时间,则无法发送医嘱。按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种类规定,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抗菌药物控制设置”模块也对抗菌药物的目录进行了设置,分为Ⅰ类切口手术首选的抗菌药物目录、不同手术项目对应的首选抗菌药物目录以及过敏情形下可取代的抗菌药物目录。相关规定要求,在手术未受污染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但特殊情况下是允许使用抗菌药物的,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还开发了“特殊手术设置”,规定Ⅰ类切口手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术前、术后均禁止使用。另外,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还设置了“绿色通道”功能,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可按照流程发出申请,经医务科审核批准后,所有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相关的设置均会自动取消。

4 结 语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必备应用系统,其运行不仅实现了抗菌药物相关信息的实时查询功能,也规范了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质量,使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糜琛蓉,倪语星,孙木,等.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4).

[2]张海东.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11).

[3]李春荣,徐立,黄智勇,等.利用计算机辅助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13(7).

[4]黄华斌,郭淑敏,杨艳玲,等.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4).

[5]李玲,廖赟,袁波,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3(17).

医院药学论文范文第5篇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05.03

摘 要 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结果:经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暴露岗位,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暴露岗位。应根据不同药学岗位暴露风险级别,视工作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强化人员的感染防护培训,做好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结论:COVID-19疫情期間,医院药学人员应践行标准预防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

Exposur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YAN Yingying1,2,YUAN Xiaoning3,YANG Yiheng1,2,YANG Li1,2,LIU Fang1,2,ZHAI Suodi1,2,ZHAO Rongsheng1,2(1.Dept. of Pharmac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2.Beijing Pharmacy Center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Beijing 100191, China;3.Dept.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xposur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infection in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related medical staff protection guidelin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 19),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xposure protection, actual exposure risk of infections for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were evaluat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exposure protection were constructed under the epidemic condition of COVID-19.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revention principle and the risk evaluation of infection exposure, most of the pharmaceutical posts in the hospital belonged to low-risk exposure posts, and only a few posts belonged to medium-and high-risk exposure posts.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hould be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exposure risk level of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posts and work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infection protection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in pharmacy should be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CONCLUSIONS: Standard prevention principle should be followed by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during epidemic perio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osure risks of pharmacy post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hospital, personal protection for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exposure risk level determin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and relevant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o avoid over-protection or inadequate prote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and saf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KEYWORDS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taff; Exposure protection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其他地区,截至2020年2月28日,已在我国造成78 959例患者感染,2 791例患者死亡[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2]。目前,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SARS-CoV-2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者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且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潜伏期为5.2 d,流行初期基本再生数(R0)为2.2[2-5]。

医务人员是COVID-19感染的高危人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连续收治确诊的13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确诊比例高达29%[6]。近期,国家和各省市分别发布了多项指导文件,要求科学、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的职业暴露风险[7-8]。医院药学部门作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部门,应做好暴露防护工作。但现有文件主要针对临床工作,对于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的指导尚不甚明确,有待结合医院药学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并加强可操作性。鉴于此,本文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暴露防护的可行性建议,为疫情期间医院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1 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构建方法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分为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Transmission-based precautions)两个层级,是医务人员暴露防护的重要措施[9-10]。其中,标准预防已被纳入我国医院感染相关的多部法规中[10-11]。标准预防原则是“医务人员的防护基础,适用于不同工作区域和岗位的全体医务人员”。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在标准预防基础上的第二层级,应根据疫情的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暴露的隔离防护措施[8-9]。

结合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遵循标准预防的理念与原则,在对医院药学工作岗位的实际特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所在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要求,评估医院药学人员不同岗位的暴露风险分层,明确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及个人防护措施,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

2 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的暴露风险分层

在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的基础上[12-13],根据医院药学人员的职责、任务及药学服务的内容与模式,结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大体可分为调剂岗位、临床药学岗位、实验室检测岗位、药品制剂与检验岗位、静脉用药集中配置岗位、药品供应与管理岗位、病区药品配送与物流岗位等[14]。

COVID-19的防控主要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展开,目前已采取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控措施[7]。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的相关推荐,医务人员暴露风险按照接触患者程度和职业暴露情况分为“高、中、低”三级: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或手术等为高风险,直接接触患者为中风险,间接接触患者为低风险[15]。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结合上述指南相关推荐,参考对应或类似临床医疗操作[8],对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特点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基本原则如下[16]:

(1)高风险。发热或隔离病区的药学工作,包括调剂与临床药学工作等,因可能存在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接触,以及与患者标本处理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或体液暴露的接触操作等,应按照发热或隔离病区相关要求进行防护。药学实验室工作,如对确诊和疑似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基因检测等,也属于高风险,应具备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上条件,否则不建议对确诊和疑似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药物基因检测。

(2)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的药学服务,如药学服务中的查体、患者体液(含血液)接触与转运,及非确诊或疑似患者血药浓度测定和基因检测等。

(3)低风险。间接接触患者的药学服务,如处方调剂、用药咨询、药学门诊、药学监护、病区送药、静脉配置药物、药品管理等工作。

按制订的评价标准,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具体岗位暴露风险分层及相关管理要点详见表1。

3 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医院药学人员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和相关标准[17-18],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口罩[包括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手套(包括一次性手套、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鞋靴类(工作鞋、胶靴、防水靴套、一次性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防水围裙等[16-17]。手卫生是标准预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手卫生设施应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或药学工作所在区域提供,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19]。可根据不同药学岗位的高、中、低暴露风险,选备个人防护用品,常用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建议详见表2。

表2 不同药学岗位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建议

4 医院药学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COVID-19院内感染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除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呼吸科和传染病科医务人员防护较严以外,其他大部分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到位[5]。感染防护培训是院内感染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所有医院药学人员应着重加强感染防护培训。针对此次疫情,应参照所在医疗机构相关要求,重点对COVID-19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临床特征、药物治疗、个人防护措施(如手卫生、个人防护措施、暴露后的现场紧急处理、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等)、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药学全员培训,并基于考核等方式确保所有医院药學人员均掌握了感染防护相关内容。在后文中,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医院药学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4.1 手卫生

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指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9]。疫情期间,基于COVID-19的主要传播途径,医院药学人员应严格采取手卫生措施。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尤其是在戴手套、穿个人防护装备前,以及脱去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应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手卫生措施。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要洗手[19]。另外,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也应做好手卫生。

4.2 个人防护措施

药学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原则上应参考临床相同或类似工作同级别防护标准,并按照所在科室或区域进行属地化管理。对应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工作岗位的高、中、低暴露风险,不同岗位的个人防护措施应分别对应三级、二级、一级生物安全防护[3,16]。三级生物安全防护:防护服、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护目镜/面屏、呼吸头罩、双层手套、防水靴套、鞋套、手卫生;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护目镜/面屏、手套、手卫生;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手卫生[15-16]。穿脱个人防护措施时,应严格按照穿脱流程进行。禁止穿着个人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以避免各个分区交叉感染。以三级生物安全防护为例的穿脱流程详见图1。

4.3 暴露后的现场紧急处理

医院药学工作人员应具备暴露后现场紧急处理的能力。暴露可分为个人防护用品暴露和皮肤、黏膜暴露等,职业暴露后现场处理非常重要,良好的处理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危险性[20]。个人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口罩在污染或潮湿时应随时更换,并不应重复使用[21]。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应作为医疗废物,严格按照所在医疗机构感控部门要求进行个人和环境处理[16]。

医院藥学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若皮肤被污染,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75%医用酒精、0.5%碘伏或过氧化氢等皮肤消毒剂擦拭消毒;若黏膜被污染,应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22]。如发生此种情况,应及时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联系,根据暴露源情况及暴露类别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4.4 工作环境、设施及处方的清洁和消毒

疫情期间,基于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药房环境(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和相应工作设施应严格管理,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如药房物体表面、墙面、地面被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进行消毒。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 5 000~10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消毒水平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将其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将其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 000~10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消毒水平的消毒干巾)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 30 min以上,再小心清除干净[12]。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12]。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及时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联系,明确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在处方的消毒管理中,发热药房和隔离病区药房应尽量使用电子处方,或采用信息手段(如传真、网络等)传递处方,最大限度减少纸质处方的传递。纸质处方应定期集中汇总,经甲醛熏蒸消毒或环氧乙烷灭菌后,装入密封容器内保存。医疗机构或药学部门应设置专门区域存放消毒后的处方[16]。COVID-19疫情下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要点详见表3。

表3 COVID-19疫情下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和消毒要点

5 结语

疫情期间,医院药学人员在药学工作中应践行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布[EB/OL].(2020-02-22)[2020-02-22].http://2019ncov.chinacdc.cn/2019-nCoV/.

[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EB/OL].(2020-02-08)[2020-02-13].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d4b895337e19445f8d728fcaf1e3e13a.shtml.

[ 3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一版[EB/OL].(2020-01-31)[2020-02-13]. https://csps.cma.org.cn/art/2020/1/31/art_1822_32236.html.

[ 4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2020-02-18)[2020-02-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19/content_5480948.htm.

[ 5 ]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EB/OL]. (2020- 02-28)[2020-02-28].https://doi.org/10.16505/j.2095- 0136.2020.0015.

[ 6 ] WANG D,HU B,HU C,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China[EB/OL].[2020-02- 28].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10. 1001/jama.2020.1585.

[ 7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 [EB/OL].(2020-02-06)[2020-02-13].http:// www.gov.cn/zhuanti/2020-02/07/content_5475813.htm.

[ 8 ] CDC.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all patient care[EB/OL].(2016-01-26)[2020-02-13].http://www.cdc.gov/infectioncontrol/basics/standard-precautions.html.

[ 9 ] 朱元元,冯卫忠,李健,等.标准预防措施与传染病隔离常规的特点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160-5162.

[10] 李六亿.标准预防的介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4):241.

[11] 李六亿.标准预防: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基本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8):1121-1125.

[12] 幸小弘,彭孝武,严立.综合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1):116-117.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EB/OL].(2020-02-04)[2020-02- 13].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202002/70d1096- 4d54e4fe9a2539c58356906f9.shtml.

[14] 甄建存,王育琴,李玉珍.医院药师基本技能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0.

[1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S]. 2020-02-03.

[16] 赵荣生,杨毅恒,杨丽,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药学工作指导与防控策略专家共识[J].中国药学杂志,2020,55(4):268-277.

[17]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16-02-03)[2020-02-13].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4/content_5474521.htm.

[1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EB/OL]. (2016-01-26)[2020-02-13].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1/e71c5de925a64eafbe1ce790debab5c6.shtml.

[19] 國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EB/OL].(2019-11-26)[2020-02-13].http://www.nhc.gov.cn/fzs/s7852d/201912/70857a48398847258ed474ccd563caec/files/2cbd30e67c52445098c8db23eed0af0b.pdf.

[20] 杨淑玲,李亚洁,张秀华,等.经血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15-17.

[21] 何俊美,魏秋华,任哲,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口罩的选择与使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2):1-5.

[22] 周红,胡晓红,黄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的感染防控策略[EB/OL]. (2020-02-11) [2020-02-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3.R. 20200210.2219.006.html.

(收稿日期:2020-02-21 修回日期:2020-02-28)

(编辑:林 静)

上一篇:药学专题论文下一篇:动物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