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实训总结范文

2023-07-14

变电所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继全省分、支行长会议之后,市分行召开了XX年工作会议,把风险管理摆在了全行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凸现机关处室的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宗旨,灵活务实地开展计划信贷管理工作。并且对照省行资金计划处的考核办法,对资金计划工作百分考核内容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处室到基层行都相应建立了计划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百分考核办法中,把资金计划工作细分为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现金及利率管理、统计管理、等级行管理、业务综合管理七大块,做到了岗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半年来的工作表明,年初制定的工作意见和考核评比办法方向明确,切合实际,对做好全市资金计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资金营运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以来,我行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营运管理,信贷资金回笼后及时归还系统内借款,贷款回笼和借款下降基本保持一致。上半年每月信贷资金运用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信贷资金保持较高的营运水平。

1、坚持资金头寸限额管理。今年以来我行计划部门进一步提高经营核算意识,严格对资金头寸的管理,在省行核定的资金头寸限额内按季核定基层行的资金头寸限额,并要求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各行根据自身情况在限额内尽量压缩头寸占用,对不合理占用及时调整,保证了各行科学合理占用头寸资金,做到不闲置、不浪费。

2、完善资金调度管理。在资金调度环节上,市县明确专人负责资金调拨管理工作。在请调资金时,做到资金调拨与信贷计划的衔接,增强了资金与计划双重宏观调控作用,避免了资金供应脱节情况的发生。今年以来电子联行资金请调系统运行正常,我行继续坚持“小额度、勤调度”的资金调度原则,尤其是总行调整了资金请调时间以后,更加方便了基层行的资金使用,减少了资金请调时间,减少了资金头寸占用,今年上半年全行共请调资金87笔23350万元。同时我行严格按上级行的要求,规范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调拨通知书》、《资金请调单》、《资金申请审批情况表》等,建立了《系统内资金往来台帐》,按月通过电子联行系统与总行对账,全年账务无差错,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统计资料质量

(一)我行各级统计人员克服统计工作量比往年有大幅提增、统计报表上报时间节假日不顺延等实际情况,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保质、保量、按时做好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上报了省分行与人民银行的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变电所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铁路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标准对比分析 铁路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标准对比分析 李进军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 摘 要:火灾与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息息相关,为完善铁路工程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根据牵引变电所采用的防火设计标准,结合目前铁路工程建设、验收阶段出现的问题,分别从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自动报警、消防疏散照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建议完善铁路行业牵引变电所的设计技术标准体系,修编现行铁路工程防火设计标准,规避标准间要求不一致带来的误解,引导工程设计人员正确执行防火设计标准。 关键词:铁路工程;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标准 1 概述 随着近年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效率,也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提出更高要求,而作为牵引供电系统重要环节的牵引变电所,其包含的各类设备电压等级应用广泛,布置方式多样,设备型式繁多,运行环境复杂,且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由于设备故障、雷电活动等引起火灾隐患的几率也逐步增加,故运营管理及消防部门也更加重视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但在工程验收阶段,经常因执行标准不一,规范理解有偏差,甚至不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出现,导致工程建设反复,进而造成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等不良后果。 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内容包括采用的标准以及防火、阻燃、灭火等措施。通过对防火设计标准的对比分析,以达到提高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技术水平,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也为专业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 2 采用的防火设计标准 目前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为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标准,并参考使用了电力行业标准。适用牵引变电所的防火设计标准见表1。 表1 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标准序号标准号适用范围1TB10063—2007新建、改建铁路工程防火设计[1]2GB50229—2006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厂和变电站[2]3GB50016—2014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3]4GB50116—2013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构筑物[4]5DL5027—2015电力设计、安装、施工、调试、生产[5]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为综合性规范,由于铁路专业众多,涉及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内容很少,对具体工程设计针对性不强[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有独立的章节规定变电站防火设计要求,条文中多处指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对变电站防火设计的内容要求更加具体和细化,是对国家标准的更好补充。故应综合上述规范要求用以指导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 3 防火设计标准对比分析 3.1 消防车道 牵引变电所所内、外道路的设计,在满足运营维护中使用的汽车、平板车的技术性能要求外,还应考虑通行消防车辆的要求。通常所内主道路兼做消防车道用,由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牵引变电所所内主道路与消防车道对道路的宽度、净高、转弯半径、坡度、距建筑物距离等要求有所差异,故应按同时满足二者要求设计。所内主道路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牵引变电所所内主道路主要技术要求序号标准号所内主道路(消防车道)1GB50016—2014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小于9m;距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坡度不宜大于8%2GB50059—2011主道路净宽度不小于4m[7]3DL/T5218—2012220kV不小于4.5m,330kV不小于5.5m;转弯半径不小于7m;坡度不宜大于6%;距建筑外墙无出入口时1.5m,有出入口时但无车道时3m,有出口,有引道时6~8m[8]4DL5056—2007消防道路4m;转弯半径不小于7m;110kV变电站4m,220kV变电站4.5m,330kV变电站5.5m;坡度不宜大于6%[9] 在枢纽工程中,牵引变电所供电规模很大,建筑的占地面积较常规变电所增加很多,当超过3 000 m2时,由此引起的不同防火要求需要引起重视。消防车道应布置成环形或设回车场地,环形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 m×12 m。 3.2 防火间距 随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的快速发展,牵引变电所设置在城市中已不可避免,受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电源走廊、地下管线等因素控制而需要采取特殊设计方案,如平行线路布置、全户内布置等,除应满足与所外的建筑物、易燃易爆等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外,也需要考虑生产房屋、非生产性房屋、牵引变压器与铁路线路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时,可通过设备选型、设置防火墙等措施来减小防火间距的要求。 3.3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 牵引变电所的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均按不低于二级设计,但对于部分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相关的防火规范没有统一,见表3。 表3 牵引变电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序号标准号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1TB10063—2007主控制室、继电器室丙2TB10009—2016电缆夹层用A类阻燃电缆:丁用于上述情况外的电缆:丙[10]3GB50229—2006主控制室、继电器室电缆夹层戊丙 不同危险等级的建(构)筑物对门、窗、孔洞等要求不尽相同,需要配置的消防设施也有区别,而由于雷电过电压等原因引起的火灾次生灾害时有发生,且牵引变电所按有人值守设计,为保障人身安全和降低财产损失,牵引变电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设计。 牵引变电所设有电缆夹层时,通常高、低压线缆都会通过电缆夹层进入高压室、控制室、通信室等,由于线缆种类多,数量大,若所有线缆均按A类阻燃设计,相对于电缆夹层的火灾危险性按丙级设计,其对工程的经济性影响更大,故牵引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火灾危险性分类宜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3.4 火灾自动报警 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范围,相关规范要求见表4。 表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范围序号标准号建(构)筑物名称1TB10063—2007电容器室2TB10621—2014控制室、配电装置室、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11]3TB10623—2014控制室、配电装置室、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12]4GB50229—2006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介质电容器室、继电器室、采用固定灭火系统的油浸变压器、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5GB50116—2013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闷顶、夹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起到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及时通知人员进行疏散和灭火,在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控制火灾损失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范围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执行。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3.4.1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中“11.5.23户内、外变电站的消防控制室应与主控制室合并设置”的要求,基于现状考虑,目前牵引变电所基本无运行值班人员,且建筑规模均较小,故火灾报警控制器可设置在控制室,能够保证火灾报警信号的监控并方便调度指挥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通知所内人员疏散和灭火。 3.5 消防疏散照明 疏散通道是变电所内人员逃生的途径,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值对于提高人员疏散速度是至关重要的,消防疏散照明设置范围、照度及连续供电时间要求见表5。 表5 消防应急照明设置范围、照度及连续供电时间要求序号标准号设置范围照度要求连续供电时间1TB10009—2016控制室、高压室、其他生产房屋及室内主要通道无明确规定无明确规定2TB10621—2014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建筑疏散通道和楼梯间无明确规定不应小于20min3TB10623—2014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建筑疏散通道和楼梯间无明确规定不应小于20min4GB50229—2006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消防水泵房、建筑疏散通道不低于0.5lx不应小于20min5GB50034—2013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13]水平疏散通道不低于1.0lx;垂直疏散区域不低于5.0lx无明确规定6GB50016—201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对于疏散走道,不低于1.0lx;对于楼梯间,不应低于5.0lx不应小于30min7DL/T5390—2014主要通道、主要出入口、楼梯间、钢梯[14]主要通道上的照度值不低于1.0lx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放电时间不低于120min8JGJ16—2008疏散楼梯间、疏散通道等[15]一般平面疏散区域不小于0.5lx,竖向疏散区域不低于5.0lx不小于30min 目前新建牵引变电所原则上均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设计,且不同工程存在差异化设计,对上述标准中规定的消防应急照明设置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故在设计中应综合上述标准考虑消防应急照明的设置范围。 疏散照明的照度及连续供电时间要求应以人为本,照度值应按有利于人员迅速逃离的要求设计。根据相关试验和火灾证明,一般用途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应在10 min内疏散完毕。否则,将会因火灾和烟气的蔓延、高温烟气以及火灾的有毒热分解物而增加人员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中应急灯的放电时间120 min是按满足蓄电池组2 h的放电容量要求相匹配的,常规设计的牵引变电建筑面积较小,火灾发生时人员可以迅速逃离,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和特殊条件情况,疏散照明的连续供电时间按不小于20 min设计是适宜的。 4 结论 (1)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在铁路行业中没有专业规范,由于标准间存在相互指引、要求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到设计人员对规范的准确理解和使用,建议完善铁路行业牵引变电所的设计技术标准体系。 (2)《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仅规定了牵引变压器与铁路线路的防火间距要求,没有明确牵引变压器的绝缘型式,当牵引变电所设置在城市中时,很难满足现行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若采用固体或气体等非油绝缘牵引变压器以及其他防火措施时,其防火间距应有区别。在标准修编时应补充相关规定。 (3)通过对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标准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工程建设中对标准的贯彻执行,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63—2007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5] 国家能源局.DL5027—201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标准与电力行业有关标准差异性分析研究报告[R].武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59—201135 kV~110 kV变电站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8] 国家能源局.DL/T5218—2012220 kV~750 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L/T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10]国家铁路局.TB10009—201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11]国家铁路局.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12]国家铁路局.TB10623—2014城际铁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4]国家能源局.DL/T5390—2014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re Protection Design Standard of Railway Traction Substation LI Jin-jun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rporation, Wuhan 430063, China) Abstract:Fire disaster, personal safety and property losses are closely rel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ilway traction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sign, fire fighting vehicle lane, fire protection spacing, building (structure) fire risk classification, automatic fire alarm, fire evacuation lighting are analyze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railway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raction substation. Suggestions are recommended to improve desig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of traction substation, revise current railway engineering design standards of fire protection and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 resulted from the inconsistence between standards so as to guid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ersonnel to correctly follow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 Key words:Railway engineering; Traction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standard 文章编号:1004-2954(2017)06-0172-03 收稿日期:2016-09-26; 修回日期:2016-10-07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铁建科字(2012)-10) 作者简介:李进军(1979—),男,高级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E-mail:lijinjunter@gmail.com。 中图分类号:U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38/j.issn.1004-2954.2017.06.036

变电所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本人于xxxx年x月进入xxx供电局以后,先后从事过供电所抄表、电工、和变电检修等工作,一转眼间在供电局工作已有xx多个年头了,而在进入检修班从事变电检修工作也是x个年头了。在xx年里,我在各个工作岗位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电力系统相关知识,熟悉所在岗位的专业技能,同时能根据各类电气设备的需要,掌握相关的电工基础现将我这xx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在乡镇供电所工作期间,在所长的指导下认真对我辖区的设备和人员进行职能监督,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无票工作。坚决惩治保护器退出运行行为,使自己能掌握分管的台变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与薄弱环节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分类,落实督促设备组进行完善。使设备能健康稳定运行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在变电检修班工作期间,工作伊始,我就以自己在供电所所掌握的电工基础知识去努力找寻与变电检修工作性质上的区别,为此我积极学习变电检修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利用较短的时间学会了各种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参数,弄清楚各个设备的运行原理和铭牌参数,迅速掌握了变电设备检修的工作程序。期间参与了变电一次设备及相关一次回路的检修及设备消缺工作,变电一次设备大修技改的实施工作,一次设备的定期检验试验和新投设备的验收调试。对变电一次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接线方式有了熟悉的了解。

积极向同事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用心体会。多看多想多问多学。在十年多的时间里,研读了《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电力工程》《变电运行与检修技术问答》等专业书籍,逐步熟悉和掌握了变电检修操作规程。在慢慢熟悉变电检修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变电检修工作的特殊挑战性:停电时间短,任务紧凑,检修要求高。正因为难,我觉得肩头上的担子更重了。

管理班组内检修设备,整理台账。进入检修班后经常向班内师傅请教,渐渐清楚了各个检修设备的功效、特点。不但将这些设备整齐划类,合理摆放,还将它们全部录入计算机,方便班内管理使用。跟随班组成员参加全县多个变电站检修工作。经过大量的检修工作让我熟悉了变电检修的各种项目,在事故抢修中,更是学到了班长和同事们找问题,处理问题的窍门,同样,他们耐心细致,不怕麻烦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我。

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班组布置的各项工作。主动参加班组《安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班内召开的安全例会中我都进行了积极纪录,不但对涉及本专业的安全措施多加留心,也对现场的其他安全工作注意。通过学习了南网的几起安全事故快报后更加提高了自己对安全工作的防范意识。

工作期间还通过远程教育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大学专科培训学习,也参与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考试》,并且考取了初级证书。

变电所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转眼间,2010年就过去了,在工区领导的关怀下,作为检修班的班长,我强化了技术监督与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严肃了现场劳动纪律,提高了检修质量,保证了检修效果,有效的治理了设备缺陷,全面、圆满的完成了今年变电检修的生产任务。回首即将过去的2010年,很有必要对自己一年的工作做一个全面仔细的总结和分析,以便为2011年的工作能有更突出的业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今天我从下面几点对我个人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安全方面:

一年来,我们班没有出现过任何人为因素引起的异常和未遂,个人失误和差错得到了有效控制。每天早上上班,我都根据今天的工作任务,在班前会上对当天工作任务进行安排和布置,结合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天气因素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详实可行的控制措施,责任落实到人,为当日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把好关。每日工作过程中对现场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督,并对检查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考核,确保了班里每日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做到了有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危险及时加以控制,从而保证了班里各项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通过认真把握工作中的各个安全细节,才使得我们队数年

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为局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具体工作方面:

1、隔离开关:由于部分隔离开关安装在室外,受环境影响较大,有些隔离开关出现导电接触部分锈蚀,操作机构绣死等现象,给变电运行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因此更换隔离开关成为这两次检修活动的重点,今年的春季检修和秋季检修,我们更换了陈边变电站、张施变电站、陵城变电站、麻家务变电站等几个站的隔离开关。有效地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设备线夹,由于有些变电站的设备线夹运行年数较长,特别是铜铝过渡部分,形成了极大地运行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今年重点更换了陵城变电站的设备线夹。从今年的运行情况看,辛中驿站出现了三次设备线夹折断的现象。其中两次是避雷器连接设备线夹,一次是隔离开关连接设备线夹,造成两次母线接地现象,一次缺相运行现象,明年应作为重点治理对象,以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

3、直流电池:由于有些变电站的电池运行年数过长,电池容量偏低,已不能满足变电站不间断电源的要求。今年我们更换了火车站、开发区、王家务、汜水、陵城、鄚州、长丰、麻家务等几

个变电站的蓄电池,明年我们将加强对其他变电站蓄电池的运行维护, 把不合格的蓄电池更换掉。

4、分接开关:今年我们更换了蔡村、张施、开发区、陵城等几个站的主变有载分接开关,今后要加强对变电站分接开关动作次数的记录,达到动作次数后应该及时更换。

5、开关操作机构:由于有些开关的操作机构由于本身质量的问题或者是达到了开关的操作次数,出现了操作不灵或者不稳定的故障,今年我们更换了蔡村311开关的操作机构、七间房311和312开关的操作机构以及陈边521和522开关的操作机构。

三、不足之处

虽然我做了上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检修班班长,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多加学习。

2、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一个优秀的班组管理者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上往往凭经验主观臆断,没有大胆的创新意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来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搞好我们的班组建设。

对于上述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总结经验教,找出差距,克服不足之处。

在成绩面前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不安全的因素还可能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周密细致的工作,既做好检修工作,又保证安全。要不断创新,及时与班员进行沟通,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广大公司员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的工作要团结才有力量,要合作才会成功,只有团结和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检修班班长

变电所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向班内师傅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用心体会。当初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面对高压试验所涉及的大量一次设备,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于是我下决心向师傅请教,多看多想多问多学。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研读了《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电气试验初级工》《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贯读本》等专业书籍,逐步熟悉了试验原理,设备原理,操作规程,渐渐地可以进行一些操作。

慢慢熟悉试验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压试验工作的特殊挑战性:停电时间短,任务紧凑,试验要求高,数据分析难。正因为难,我觉得肩头上的担子更重了。三年中的工作中,试验前我提前预想,设想自己作为负责人将如何做;试验中,我多看多问,一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尽量问清楚,不留小尾巴;试验后,我对比试验数据,温习试验流程,处理遗留问题。随着专业理论的学习,我逐步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从被动理解转变为主动思考。

2、管理班组内试验设备,整理台账。参加工作不久后,班长将管理试验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开始我面对仓库内大大小小几十台新旧设备十分陌生,三年里我经常向班内师傅请教,渐渐清楚了各个设备的功效、特点。不但将这些设备整齐划类,合理摆放,还将它们全部录入计算机,方便班内管理使用。在前不久公司举行的6S活动中,平时的功夫得到了体现。

3、跟随班组成员参加全市多个变电站检修试验工作。历年秋检、春检,以及特殊的事故抢修,我都积极向班长请缨,希望能到现场观摩学习。大量的试验工作让我熟悉了高压试验的各种项目,在事故抢修中,更是学到了前辈师傅找问题,处理问题的窍门,同样,他们耐心细致,不怕麻烦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我。

4、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班组布置的各项工作。每周五班内召开安全例会,通报近期安全工作,我积极纪录,不但对涉及本专业的安全措施多加留心,也对现场的其他安全工作注意。2006年7月,公司举办“反腐倡廉”青年辩论赛,我有幸参加,在比赛中意识到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面还不够宽广,但口才,思维还是得到了锻炼。

三年来在队领导和班长正确领导下,虽然我做了上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名青年员工,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对试验数据后期的分析比较差,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多加学习,在遇到特殊故障情况下更加注意,耐心研究班内师傅现有的方法经验。

2、安全责任感不够强,作为一名小组成员,缺乏负责人的大局观,以后要事无巨细都要注意。

上一篇:磨螺丝实训总结下一篇:二手车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