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3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融合 实践

为了解高职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地的汽车企业进行大量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调查,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研究资料,总结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差、承受能力差、对企业忠诚度低、频繁跳槽;二是企业对于毕业生就业后职业素养不满意,认为他们合作意识差、纪律涣散、责任感差;三是企业认为不少高职学生狂妄自大,不屑小事,不懂装懂,回避责任。例如,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表现在其纪律性、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而高职学生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纪律性涣散、斤斤计较和责任感淡薄的问题;企业对于员工有着团队意识的要求,要求员工在生活中讲团结、尊重人、共患难和顾大局,而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共事能力和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共同攻坚克难的问题;企业对于员工有着钻研业务、注重实效和手脑并用的职业品格的要求,而高职学生事业心不强、不注意节约等,与企业文化相悖。

企业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企业一线员工的摇篮,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过于倾向技术性,高职学生大部分能在技术上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然而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却很少融入企业文化,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浓重的职业氛围,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职业培养,这导致高职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难以适应企业文化。因此,有必要在高职教育中适当地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

(一)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立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要求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并由此产生的组织文件及组织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发展愿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它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次。

企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治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传导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以及特色价值观,而且是传导到企业规章制度、经营理念与奖惩制度之中。

企业是一个经营单位,通过自主经营创造财富,换言之,必须承担自负盈亏的结果。因此,企业是一种经营性组织,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组织活动内容决定了其文化主要是一种追求利益的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二)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傳统,发展目标、学风、校风、教风以及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并且通过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体现出来,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通过该校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景观设计、文化建设长廊、学习角等硬件建设体现出来,同时也通过校风、学风,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精神文化体现出来。

校园文化也所属于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它的文化也属于组织文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主要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教师和学生,陶冶教师和学生的情操,构建健康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企业人员。

(三)两者区别。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同属社会亚文化,并且层次结构极为相似,但由于其具体发生作用的环境完全不同,使得其具体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活动形式差异明显。两者的差异在于: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是师生员工,企业文化的参与者是企业员工。校园文化帮助教育教学,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企业文化帮助经营管理,目标是激励员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校园文化以研究为主,企业文化以实践为主。校园文化强调使命感,企业文化强调责任感。企业文化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保障企业文化自上而下地执行;校园文化则通过教学过程、社团活动以及其他学习生活进行影响。

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思考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目标、原则、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1.融合目标。将企业文化中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服务理念、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中,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的“企业化”的校园文化,即将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工学结合、订单班、班级建设、社团活动等方式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培养高职学生成为技能过硬、职业素养好的企业技术人员。

2.融合原则。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面向某个岗位,往往完成工作需要团队合作,且企业有严格的纪律、规范的操作和管理、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率的劳动,因此在培养学生时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而非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求既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又强化职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具有企业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3.保障措施。(1)深入企业调查走访,了解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邀请企业专家领导一同谈论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模式和途径;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经验;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案。(2)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深入学习优秀企业文化内容、管理模式等,总结出一套校企文化的融合方案,并在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实施。

(二)融入途径。具体如下:

建议将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团体意识、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体现在日常教学、社团活动过程中。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1.根据专业特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将行业企业要求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就业指导课与专业课程的区别在于,就业指导课注重的是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为目标,因此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倡导诚实守信、踏实工作的工作态度。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课将行业企业要求、岗位特点与职业素质的要求相结合,同时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迷茫进行梳理,让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不但了解相关岗位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还对职业规划有明确的方向。

2.常规课程教学中,结合企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力求将企业的技术要求、管理经验、服务理念、团队合作等渗透到日常教学环节、实训环节。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高职院校与市场和企业连接更紧密,培养的人才将来是企业的一线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奠基石,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应将该行业企业的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优秀管理经验、服务理念、团队合作等要求渗透到知识点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设计团队合作的学习任务,将各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行模块的训练,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除了考核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融入企业管理、服务理念、团队合作等考核指标;而不再独立地考察个人的能力或专业技能,更多地通过团队的合作表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线员工。

3.工学结合办学、订单班教学过程中,对实训场所进行企业环境建设,对实训实习纪律进行制度化管理,对考核进行 “经济化”考核,对实训实习场所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对学生进行自觉化管理。工学结合、订单班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由于都是与品牌或企业合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在硬件上,将实训场地建设成相应的企业工作环境,并通过悬挂品牌名称标识、企业理念、企业愿景价值观、服务理念等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实训场所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服务规范流程等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在软件上,对实训实习纪律进行制度化管理,制定企业化的管理制度,比如考勤、交接班工具零件的整理归位、作业过程规范要求、作业结束后卫生清洁等,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经济化”考核,将学分和成绩转化成经济考核,比如100制相当于月薪5000,各项考核指标完成,获得相应薪酬,不达标扣除相应的薪酬,模拟企业的考评制度,根据达标率进行“经济”考核,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成绩高低的重视度。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增加企业现场管理考核内容,如进行看板管理,了解作业进度;进行设备工具管理、培养5S职业素养;进行安全作业管理,培养良好职业习惯。另外,在着装上,要求进入实训场地,必须着相应工装,佩戴工牌,在语言上运用相关职业用语,在行为举止上运用职业规范的职业行为。

4.班级、社团进行企业化管理,将团队合作、积分管理等与学生综合表现挂钩、与个人奖学金、评优评先等结合在一起。一个班级、一个社团,可以类似一个企业。人數多少代表了企业规模的大小,班级内部的宿舍、社团里的部门可以看作一家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个人发展越来越好、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每个人都关系着这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可以根据班级或社团的各项任务进行分工、实行责任制,也可以进行轮岗制,让每个人、每个团队参与班级、社团管理,身兼班级管理、社团管理责任,并进行积分考核,将其与学生评优评先结合,作为评比考核标准。

四、评价方法

(一)过程考核:过程目标达成。把岗位能力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分解成几个过程目标,比如一门课程及对应掌握一个岗位技能,则把该门课程分解成几个过程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阶段考核,所有项目考核完成合格者则应该视为掌握该岗位的其中一项技能。不再单纯地采取所有课程内容学习完成后的一次实训考核或理论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二)实操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与企业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更注重完成了何种工作,获得了何种经济效益,因此改变以一次理论成绩定胜负的方式,转而采取实操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方式,理论知识是为实践能力服务的,因此更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的提升而非理论知识积累。

(三)现场考核、职业素养考核。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更多地采取现场考核的方式,所有考核项目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严格按照企业用人的要求制定考核标准,且采取现场考核、案例考核的方式,尽可能实现与企业考核统一标准。另外,在所有的实操考核及学习过程中,注意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实现在校期间培养学生做好角色的转变,以更快地适应企业。

【参考文献】

[1]宁勇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金荣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3]胡国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12

[4]项海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5]刘利峰,龚又国.高职院校企业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6]张怀钊,何华.试论职业院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5(5)

【作者简介】莫舒玥(1980— ),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车服务与营销技术。

(责编 卢 雯)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鍵 词] 产教融合;校园文化;互融共生;策略

一、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人人成才,高质就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仅仅从专业设置对接行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来培养人才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达成上述目标。究其原因,企业需要的不仅是高技术技能的员工,企业更强调高素质和高技术技能并重。优秀企业的发展不是单纯依靠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还包括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发展的内动能,这些都是依靠企业文化促成的。因此要想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企业欢迎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高职院校既应承担高技术技能职业人的技能培养功能,也应该承担人文底蕴、文化传承、企业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促进高职学生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习近平早在201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为职业院校指出了发展方向,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再次明确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1]。校企“双元”育人要求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教师队伍、专业技能、在校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六类教学要素与技术骨干、技术标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师徒传承和工作现场等六类职业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师徒传承等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与校园文化融合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校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承载高校价值取向、教育思想的校园文化与承载企业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共同发力,通过一系列校园活动和各种方式外化渗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促进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

校企文化融合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是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将自身的校园文化渗透到中小微企业,进而加快企业凝练企业文化的进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它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为载体的现象,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打造,广为接受,一致践行,普遍享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成型,不断完善发展”。[2]可见,企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长期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众多中小微企业都因积淀不够,在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后续乏力。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帮助企业总结、提炼、塑造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成熟,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多与各类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熏陶,当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其他企业就职,将会给其所在企业带去新的值得借鉴的企业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产教融合中实现真融合,并且通过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实现1+1>2的效果?这其中就存在一个在操作上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即校企文化互融共生的问题。所谓互融共生,即指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下,合作双方互利互惠、互促共进。

从国家提出职业院校“五个对接”开始,就已经明确了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方案》中进一步指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要求以后,大多数学校都在多方谋划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对接,以多种方式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但是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认识并不清晰。目前对于校企文化融合不准确的认识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将企业文化放置在专业之外。这种观点认为校企合作就是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职业标准设置课程,根据生产过程设置教学过程,校企文化融合与专业无关,文化这种形而上的内容只应该出现在课堂之外,在进行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把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拿过来随便提炼几个关键词当作口号,提点要求应付过去。

一种情况是将物质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有些学校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来、把企业环境植入进来、把企业生产过程引进来,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职业院校全盘吸纳企业物质文化就应该是校企文化融合。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校企合作开班等同于开展校企文化融合。这种观点认为与企业联合开设了订单班,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安排教学与实践这就是校企文化融合。

正是这种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没有结合校情、学情开展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教育,没有结合专业现状有选择地开展校企文化融合,最终导致众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缺乏特点,实施的产教融合缺少创新,人才培养规格趋于雷同。这样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连深度融合都算不上,校企文化互融共生更加无从谈起。

三、校企文化融合策略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校企文化融合,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的互融共生呢?职业院校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形成院校特点的产教深度融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专业入手,实施培“根”策略

只有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这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取“基因”植入,实现企业文化融入专业的全过程贯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不是简单地挂几个标语,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转变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提升。这首先要求学校要明确自身所在区域的地位、该区域的优势产业以及区域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企业对学校的要求,设定校企合作目标,选择符合学校要求的企业开展合作。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校企文化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选择将相应的企业文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中,并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将企业文化基因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采取“浸润”培养,实现企业文化融入专业的全覆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需要以专业教育为基本平台,遵循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从初期、中期到后期的逐步渗透,通过专业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浸润”培养,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的全方位覆盖。其中,初期可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开展企业文化渗透,中期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通识教育进行企业文化启蒙,后期可结合专业特色在开展体验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相关的企业文化要素,从而实现认知—理解—认同的转化,“突出学生‘职业性格’和‘职业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就能知晓行业文化和具备一定职业素质”[3]。

(二)以课程为重点,开展固“魂”工作

建设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将多元化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有效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课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灵魂”,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就是要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掘融入课程的企业文化要素,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载体,从而实现“固魂”。一是进行“一体化”设计,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以企业文化要素融入课程为切入点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通识课程中渗透企业道德、团队意识等企业文化要素,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初步认识;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资源,将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要素分散到专业核心课程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以实训课程项目为载体,进入实训基地开展实践,从而对企业文化进行综合强化,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开展“多维”评价,将企业评价方式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企业评价员工的标准是业绩,因此在考查学生学习成果时,应改变以往“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引入企业的用人标准、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建立多维的、以岗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成果化”课程评价体系,探索多种的非标准答案评价方式;通过“多元成绩单”的方式,建立学生“职业档案”,评估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三)以师资为纽带,实现校企文化互融共生

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要以校企双方的专兼职教师为交互纽带,以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平台为融合载体,利用平台的“双师”培养功能助力企业文化进学校。充分运用职业教育平台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文化在校园中的排斥反应,经过同化、异化等一系列转变,生发出更适合在职业院校推广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经过与校园文化融合后的企业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反过来也对企业的发展成长有促进作用。

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学校与企业在产业生产和教育教学过程中互助合作,共同寻找创新发展方向,并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从而实现现代企业的特色发展和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的共荣共生的状态。而校企文化融合就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黏合剂、催化剂,只有良好的校企文化融合才能真正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文,2019.

[2]喻小红.企业文化培养对高职学生就业及发展的价值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1):77-80.

[3]程峥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对接的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85-87.

編辑 张 俐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与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通过体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内化为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素质教育;人文;体育科学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探讨把体育教学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在加强身体素质培养的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其价值观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其人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突破体育教学唯提高运动能力的体育科学教育模式,扭转我国体育教学偏重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忽视体育教学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教育的功能,推进体育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促进高校体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关键性措施。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与大学体育

1.1 当代教育和体育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它使每个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推行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既不在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更不在与“知识和能力”的对立,而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人们把教育看成是生产劳动力的手段,为国家的经济计划直接服务。把作为劳动力的人和生产工具一起看成是生产力,人与工具实质上是等同的,人只是活的工具而已。那时侯,教育方针所强调的德智体发展,只是对合格工具的基本要求。德的起码要求是“忘我”地服从组织,即服从计划的需要。而智、体的要求则是使人的知识、能力和体质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长期需要。当时体育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要成为长期的“工具”,起到“永不生锈”的作用。后来的“应试教育”则反映了尚未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要求,其目的是取得某种证书。在市场尚未真正学会识别人才,不能明辨人的智慧和能力时,文凭或资质证书就是唯一表明人才的高低优劣的标志了。反映在体育上就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实行“达标”的硬性要求。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强调体育的社会功利,把人看成是一种工具,那么“应试教育”强调了个人功利,追求的是一张能转化为钱币的“证书”。它们都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2 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动因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体育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社会体育群体,体育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体育群体往往有不同的体育诉求,促动高校体育的功能也具有多元化。高校体育改革就是为解决社会体育需求与高校供给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要求体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国经济改革坚持的方向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逐步成为体育改革的方向和资源配制的基础方式;二是体育教学逐步成为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和促进体育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国家对体育教育现在主要采取的是按照“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来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创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增强高校体育自主管理的能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体育改革实行的“教测分离”即是政府改革实行的“决策与执行分离”在高校体育中的具体实施,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以此来实行对体育的宏观管理。

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决定》、《纲要》、《标准》),是适应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培养全面人才的要求,与时俱进推动高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2.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2.1 素质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可以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是人在探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品质。能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是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的能力。人文素质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所具有的终极关怀。能解决“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是求善,它不但是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的能力,而且具有价值和伦理取向。

素质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和人才体育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体魄是从事任何工作的自然基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心理素质;而态度则是对待自己、他人、群体、社会和国家,以及对待环境、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所持有的感情、心态和姿态。人的态度是决定事业成败的要素。体魄和态度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造就知识和能力,而在它们共同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素质。所以素质是一个统观的、总和的概念,它高于它所建构的那些成分。根据教育部的正式提法,素质涵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人文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本钱)。四者相互交叉和重叠,但素质主要还是一个总体的概念。

从这一意义出发,人才素质的体育培养,是融传授体育知识、培养能力、端正态度为一体,又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其人文素质(如儒家人文中的“仁义”“诚信”和道家的“无为”等中国传统人文以及讲求“平等”“公正”“自由”的西方人文)为基础,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体育培养观念,或称之为体育素质教育观念。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体育养成和实践提高,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复杂。在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主体内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渗透性、养成型的教育,就是在人才体育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人文素质提高为一体,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体育专业教育之中,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人文体验、知识内化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格和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仅仅是运动表层知识的灌输或运动能力的简单养成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2.2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现实的存在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格的体育养成,促使体育教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体育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体育是实践占绝对地位的身体活动过程,促动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觉醒思想、塑造品格。体育教学按照《纲要》素质教育的方针,主要应该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首先,《纲要》倡导“健康第一”的生理(身体)素质,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运动能力,后者是外在的,是显件、现象,而前者是内在的,是隐件、基础。体育教学要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过程,提高学生“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营养和生活方式、以及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其次,心理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生来就有的,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是教化和内省的结果。同时,心理素质也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做基础,素质的形成或提高便不具备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纲要》的心理目标中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最后,社会适应素质也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通过外在形态(社会适应的言行)来体现,因而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纲要》的社会适应目标是运动过程和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体育形成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局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加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点拨,实现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只是关注知识和能力的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团队、凝聚力、个人价值,以及正确看待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正义,克服观念和行为的盲目性。可以说这种教育观也具有功利性,但这和以追求直接的、狭隘的、短期的社会功利为体育的教育目标是两种境界。

3.现行体育素质教学和体育评价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3.1 积极作用

《纲要》和《标准》针对《决定》精神实行“教测分离”,克服了原来“测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端,淡化了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减轻了学生、教师和学校测试工作的负担,激励了学生体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兴趣。有利于师生发挥教学和学习的创造力,有利于各高校针对本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

3.2 消极作用

正如中国社会转型一样,体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也需要渐进式的改革,跨越式的变革或改革的步子太大,必然要产生“阵痛”,甚至容易迷失改革方向。现行的体育教学和评价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方面。

第一,《纲要》在体育课程性质、目标、结构、方法和评价等全方位给予指导,体现出大学体育教育方针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给了体育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学实践的巨大空间。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和教师由于在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差异性和滞后性,而过分依赖体育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分化,教学方式上偏重体育的科学性,唯技能化趋向,忽视人性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品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纲要》的体育课程评价部分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然而很多学校对学生只进行《标准》内容的体育考核,只评价生理健康,不对体育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结果的考评,更不对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评价,造成《纲要》考核内容的缺失。有悖于《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不利于学习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和个性的培养,又走向了“应试教育”短期功利的方向。

第三,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很难在体育教学中确立,很难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由于评价不涉及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进行知识、能力教育,更不可能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内化。自觉很容易造成随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要靠制度来约束。我们逐渐认识到,体育需要渐进式的改革,尤其是观念的转变。

第四,由于评价与学习脱离,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难端正,对其兴趣培养很容易盲目,不益于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更不利于其品性的培养。相应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在不断地强化过程中,才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格。效率和自由需要统筹兼顾,过分地给予体育自由,必然会损失素质培养的效率,现在只是大学生体质状况已足够社会担忧的了,更不必提体育对品行和道德的培养,有些迷失了改革的本意。

第五,由于测试容易通过、内容和教学脱离并且简单,很容易使本不受学校和学生重视的体育轻易地沦为可有可无的境地。许多学校随意挤压体育课时,有的学校一、二年级体育课时总计才96学时,同《纲要》要求的144学时相差1/3,很难完成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就业市场需求的是有体质保证,综合素质高(排在《中国青年报》就业前三位的素质是诚信、协作、创新)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文素质,而专业能力则退其次。可见现实的体育教育还不太适应社会的需求。

4.人文素质培养是体育教育的根本

体育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培养人文素质的底蕴中。对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人文素养的培养比运动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为理性的思维、宽阔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这些人文素养可以贯彻始终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

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所以,将人文素质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内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人和社会的发展所必需的。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高度综合化时代社会中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对于培养大学生宽阔的学科视野、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起着重要而根本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里素质,即真正提高其全面的素质,内化知识为个人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健康教育的全过程。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

5.结论与建议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只有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才能进行体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变革。

2)推进人文教育和体育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结合人文教育进行体育素质教学的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内化为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按照《纲要》要求,全面而科学地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以此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3.

[2]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12-30.

[3]宋继新.体育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5-29.

[4]宋继新,贡娟.论物化的体育运动--谈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J].体育与科学,2000(5):10-14.

[5]周登嵩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5):10-13.

作者简介:孙威(1971—),男,吉林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现有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改革思路、构建原则、创新性培养思路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包装工程与设计;创新实践型;培养模式

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是融合工科和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1-2]。因此,在满足包装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出创新实践型高级包装人才是国内包装教育者一直关注的热点。其中,如何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具有行业鲜明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极探索和改革现有双重目标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包装人才以满足社会及包装行业的需求[3]。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而现有包装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不能很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分析

包装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较其他学科起步相对较晚。在培养模式上,由于涉及学科范围广、教学内容覆盖面过大,导致多数高校包装工程专业学生课堂知识内容复杂,如包装材料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这些内容均涉及到不同学科,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只放在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学习上。由于包装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涉及的行业面广,工种繁多,需要实践的项目较多[4]。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轻实训,实训环节仅停留在对设备的简单操作上,而对包装产品的工艺、产品设计等整体专业技能不能进行很好地融合,因而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此外,专业教师多是从印刷、机械、设计、材料等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对包装学科知识结构、专业认识、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把握不够,基本处于边摸索边学习阶段[5]。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仅重视书本知识,创新能力低且实践能力也未得到充分锻炼。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未能很好结合,由此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企业人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培养复合型包装应用人才是国内外包装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它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线构建面向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将包装材料、包装运输、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技术、包装自动控制、包装应用力学、包装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包装专业特点,细化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科特色优化教学计划,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和实训课时比例,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训环节的资源整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构建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行业需求、突出创新实践、培养综合能力”为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多学科、综合性、行业特色鲜明的整体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育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等综合改革,培养包装创新实践型人才。

2.2顶层设计,确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原则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①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在国内众多高校中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生物质包装材料与技术研究为实践教学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教育为主线,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关键;充分发挥南京林业大学在产学研方面上的优势,培养出特色性创新实践性人才是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②实践型原则。在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主要有4个平台,即基础性实训平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训平台、研究性与创新性实训平台及工程实训与工程实践平台。依据不同平台,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专业综合、创新和工程训练,在大学4 a培养中逐步提高平台,系统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③混合型原则。根据包装专业涉及到多学科的特点,混合型体现在各学科知识的混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混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与实践、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及工厂的界限。学生设计的包装作品不仅要关注装潢、造型与结构设计,还要符合实际运输包装、包装测试及包装工艺的要求。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是由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体现混合型实践教学模式。

2.3注重个性,实施多元化培养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是要求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工艺等,重点考察知识的转化能力,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创新。

2.3.1保持知识的时效性,引领学科发展。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根据创新实践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引入实践实训内容,构建全新的包装工程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内容,并适当穿插于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将新理念、新方法、新产品及该学科的学术前沿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授课过程中还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证学生不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市场及行业需求。

2.3.2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

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引发其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3注重个性发展,突出创新精神。

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办学特色,开办强化实践班、梁希班、卓越班等,结合教师的各类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大学生创新课题,科技、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调动其创新积极性,提高其专业认可度;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时应延伸空间,实现个性发展。同时,可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不同选修提高模块供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3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包装专业特点,对该专业课程按照包装工程与包装设计2条主线来组织课程体系,通过将各模块课程进行纵向的优化整合,再结合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确定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与主线之间的关系与网络结点,以达到明确课程体系结构、培养学生能力以及精简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目的。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分理论与实践2个部分,理论包括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特色选修课等应用理论课程;在实践课程中包括实验实训课、各项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等由浅入深的实践环节,从而在横向形成了从“基础课程”至“核心课程”再至“应用课程”3阶段,这3阶段基本以时间为序,逐步深入;在纵向形成了从“理论”至“实践”再至“创新”3阶段,这3阶段是知识学习的深入融合,最终形成实践创新的“三纵三横”体系。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4结语

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研究从学生的培养模式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继承该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教学传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各类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能力,推动实践进课堂,突出创新实践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初步指导,尝试进一步提升本科培养质量。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高校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宝琳.包装工程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包装工程,2003,24(4):177-178.

[2] 孙智慧,张莉,刘壮,等.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2(4):17-21.

[3] 徐朝阳,李大纲,徐长妍.论包装工程专业双重目标培养[J].包装学报,2009,1(1):5-7.

[4] 周建伟,胡红艳,高德,等.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与优化[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5(4):69-74.

[5] 高德,周建伟.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137-138.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主要的办学模式。本文通过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思索文化教育理念,分析高职教育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运作过程和做法,以便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 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 引进融合

高职教育正在开展的校企合作、学结合的改革实践中,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教育,进而积极影响高职教育文化,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客观性的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和保持、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为文化决定着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后续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表现为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现实运作过程的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选择在价值理念上的表现;从作用上看它注重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现问题,并用来规范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凝聚力、员工行为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如何引入融合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内容

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文化发生碰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必然的。融合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体现高职特色的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在宣传、引进企业文化,展示企业文化元素上,要力求做到实际、可行、有用,避免流于形式,做到润物细无声。基础设施文化元素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我院新校区建设的“工业中心”。环境布局文化主要体现在利用空间,如教室、走廊、黑板等,将某个企业文化作为专题展示,或将几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展示。“走进的是教室,看到是车间”,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教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是学院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具有重要功能。借鉴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结合我院特点和实际,建章立制。要求学生无论在实验、实习、实训中都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与生产,在工作中形成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与管理。

体现高职特色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高职教育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在研究工作中,将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引入到学院的教育教学中,如通过开设《企业文化概论》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调查、聘请企业管理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等,对学生进行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使全院师生理解、内化企业文化精神的内涵、实质,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2.高职院校引入融合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和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下做法来促进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

(1)开展适合高职教育的企业文化教学活动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与基本政策。为适应企业对各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教改等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基本上完成了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但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却远远滞后,这对校企全面、深层次合作十分不利。事实上,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完成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对学生进行一定企业文化的教育成为校企合作研究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内容,我们编写了《企业文化概论》教材。教材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结构、企业文化基本功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最新成果是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阐述说明。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之上,又编写了企业文化讲义,制作了企业文化课件,并于2011年春季和2012年春季在2009级和2010级学生中开课。通过《企业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认识到怎样尽快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

(2)结合专业实习实践环节进行企业文化调查,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将企业文化教育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途径之一。学生深入到企业及其生产实践中,亲身感受、认识并感受实习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增强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学习比学校里间接的书面材料和理论更生动更形象。2011年我们组织2009级物流专业的学生到辽宁宝华集团进行企业文化调查,学生通过企业文化调查,了解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文化特点,了解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早一步接触感受企业文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面向企业,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职业道德。这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深入企业,汲取企业文化的养分。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的知名企业共建学习实践基地,增强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学习的针对性。

(3)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

学院实训基地的建筑和布局应以现代先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为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并增添企业元素与色彩。实训室在建筑、布局和标语牌方面应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学院宣传橱窗定期展示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或优秀企业文化的案例;学院资料室要增加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相关书籍。通过环境的感染与熏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自觉将企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以电子商务实训室为例我们具体做法有:1)实训室的企业仿真环境的建立,在物流仿真实训室悬挂企业文化理念标识如5s:即整顿、整理、清洁、清扫、修养。2)实训室环境布置:遵循企业工作流程及体现企业岗位设置,每个岗位都挂牌标识,实训中学生模拟企业工作岗位进行业务操作。3)建立了学生物流与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即学生超市:超市管理体现店长负责制,设立了店长助理、人事部长、宣传部长、店员等多个岗位,建立了与企业一致的管理细则、管理制度、促销方案、考核细则。4)“厂中校“的建立。与丹东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深层次合作,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主要实习岗位有理货员、仓管员、收银员、客户管理员,学生在企业真实体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参加企业的专项PK赛,参与企业竞聘,六名学生获选了储备干部。与北京友谊宾馆深层次合作,学生到企业锻炼,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5)在校内开展技能竞赛,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大赛是对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进行的教学改革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的有益探索尝试和实践,是课堂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延伸与提高。它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现有能体现技能大赛要求的实训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赛促教,锻炼学生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精神素养等多种能力。

(4)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塑造良好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课堂上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文化素质,还需要在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感染。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将结合,潜移默化地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是开展高职院校学校特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围绕企业文化这一内容核心,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桥梁纽带,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互动。为此我们搭建了校园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校园网和行业网、企业网页(站)双向友情链接;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座谈、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帮助高职学生正确定位,树立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让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成熟成长。

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在大力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文化交融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的动力,文化吸纳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相互追求。也唯有校企之间进行深层次地交流与渗透,并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依恋,才能够使校企合作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只有在高职教育中全方位的融入企业文化,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培养学生,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现代企业,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等.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2

[2]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07)

[3]言意文.高职德育引入企业伦理文化的“三段式”教育模式构想[J].科技信息,2009(13)

[4]肖剑。姚奕.浅谈“订单式” 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和企业文化相结合[J].政工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张利颖 (1962—),辽宁丹东人, 学士,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悦(1981—),辽宁丹东人,硕士,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讲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010228

上一篇:教育心得论文下一篇:教育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