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2023-07-27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1篇

2016.3.16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一、 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应急避震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16年3月18日宣布预案实施的步骤,3月18日2:50开始演练。

三、演练准备

1、全体教师明确此次地震应急逃生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并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严禁把演练当儿戏。

3、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 指 挥:霍立新 副总指挥:舒洪波 成 员:各班主任

2、教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后勤组:金贵良 王 伟

职责:负责地震信号的发出,负责学生集结地秩序维护及撤离时的场地指挥。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通过学校广播宣布:老师们,同学们,瀑河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

2、每班靠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学生有序逃离教室,到达安全集结地点。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序逃离教室,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到达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4、集结地点:

一、

二、

三、

四、

五、六年级集结到操场空旷地中间。所有学生都要远离前后排教室,保证安全。

5、到达集结点后,各班级集中排队,各班班长协助老师清点本班人数,并及时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给现场指挥员。

6、疏散演练时,各班任课老师要在主要路口指挥学生有序逃离。

(四)演练结束后有秩序地返回教室。

六年级逃离路线:六二班靠楼道北墙逃离,六一班靠楼道栏杆侧逃离,中楼道位置六二班靠左侧,六一班靠右侧。 五年级:五二班靠楼道北墙逃离,五三班靠楼道栏杆侧逃离,西楼道五二班靠右侧,五三班靠左侧。 其他各班由前、后门逃离至操场。 人员具体安排: 信号发出:王 伟 一年级前门:张春雷 一年级后门:陆洁 二年级后门:金贵良 二年级前门:唐凤玲 三一班后门:鄂美玲 三一班前门负责人:唐艳丽 三二班后门,一楼楼门处::范畅 五一班,四一班教室门前活动区:楚占城 三二班前门,三三班后门负责人:吴秋杰 三三班前门,四二班后门负责人:张文芹 四二班前门,四一班后门:张平 四一班前门,五一班后门:秦霞 五一班前门:秦颖新 西楼道一层平台:霍利花 西楼道平台:孙新城 西楼道二层平台:张志勇 五二班前门:高子红

五二班后门,五三班前门:于贺霞 五三班后门,六一班前门:孟俊英 六一班后门,六二班前门:高建英 六二班后门,中楼道一层平台:张全忠 中楼道中间平台:霍秀仿 操场负责人:舒洪波 李 萌 演练过程拍照记录:田慧敏

附:地震时避震和疏散注意事项

地震时避震和疏散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6.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及时纠正。

8、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时各位教师切记提醒学生不要慌张,安全第一,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总结

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今天下午举行了全校师生地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撤离。”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分多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结束后,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老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的效果。

地震,教我们立志,励我们同心,警我们防灾,激我们明鉴。记住防灾,记住汶川,警钟长鸣,不忘忧患。减灾知识,教育演练。福祉安危,谨记在心。

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总结

东杜家小学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2篇

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校在学校领导亲自组织下进行了一次防震演练,其效果良好。现总结演练如下: 演练过程:

一:2017年10月18日上午8时,召开本校班主任会议部署演练方案,学校校长在会上讲解了防震方面的知识以及演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2017年10月19日下午,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5分钟时间的防震安全教育和演练时注意要领。

三:师生演练正式开始。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辛庄小学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一)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信号,随着地震警报声,老师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5秒。15秒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铃)。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二)紧急疏散演练

随着“地震警报”信号,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前后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迅速出门,并按照预定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校长集合全校师生,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演练中,由于老师们指挥得力,此次演练同学们做到了不惊慌失措,不争先恐后,有秩序地按逃生路线疏散到安全的地方,仅用时2分钟。整个疏散过程安全、有序,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学生安全撤离。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3篇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张维良任组长,孙立富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消防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周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西马小学校园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认真研讨,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我们还专门请班主任给全体师生进行了防震、消防知识培训,并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我们成立了四个小组:检查小组、摄影小组、疏散引导组、救护组。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又召开了班主任、各行动小组长会议,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5月12日下午2:28,现场校长宣布: 地震应急逃生演习活动现在开始。”报警员(张吉堂)立即拉响电铃,2:28第一遍铃全体教师各就各位,学生进教室、班主任进一步强调动作要领。3:33第二遍铃,教师喊;“地震了”,学生赶紧双手抱头,蹲在桌子下。约2分钟。3:35第三遍铃教师喊:“赶紧撤离”。学生在教师的恶指挥下有秩序地往屋外撤离。各班撤离到操场指定位置后、体育委员汇报各班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由张克顺老师记录好。学校分管领导。 对这次演习活动进行简要总结。校长宣布西马小学防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这次活动全校共有295名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

3、5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4篇

一、 总则

(一) 编制目的 发生地震时,全面提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救灾防病能力,使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救灾防病工作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职责明确、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预防灾后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 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当地震发生时,在当地人民政府启动了相关地震救灾应急专项预案后,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预案。

(三)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 救灾防病指挥机构

在各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治防病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成立地震灾害救灾防病领导组织,领导组织负责人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贯彻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救治防病工作,使卫生系统的救灾防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县卫生行政部门地震灾害救灾防病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当地政府有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辖区内卫生系统救灾防病工作,以及组织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2、制定、修订救灾防病预案和工作方案,检查预案和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

3、组织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有关救灾防病工作。

4、研究确定救灾防病经费和物资保障。

5、成立医疗救援队、防疫工作队、督查工作队等,组织动员广大医疗、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救灾防病工作。

(二)地震灾害救灾防病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救灾防病工作的专业技术机构。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安排,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1、医疗机构:

深入灾区开展现场驻点或巡回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指导灾区做好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组织开展环境消毒消杀、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警工作,科学指导救灾防病

工作;负责组织对灾后发生的疫情实施防控措施。

3、卫生监督机构

在县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控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1、监测 (1)疫情监测

灾区各医疗机构要加强疫情报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受灾地区疾病监测点要强化对监测病种的监测,扩大监测范围。 (2)食品和水质监测

加强灾区的食品监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食物中毒实行日报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强化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

(3)受灾地区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疫情的主动监测和症状监测;必要时,设立临时疾病监测点,强化疫情的监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监测机

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和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教育机构等。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其他责任报告单位的有关人员。

四、预案启动和终止

(一)预案启动

1、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县人民政府启动了相关救灾应急专项预案时,县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预案。

2、县人民政府或县卫生行政部门认为要启动本预案的,本预案启动。

(二)启动后的措施

(1)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按照《喀左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落实各项救灾防病措施。 (2)卫生行政部门

1)动员广大医疗、疾病控制人员投入救灾防病工作;成立医疗、防疫小分队,赶赴灾区进行医疗救助、疾病控制等工作。

2)及时、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和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分析灾区防病形势,做好政府参谋。

3)合理安排使用救灾防病经费;做好有关药品、器械和消毒用物资的储备、供应工作。

4)制定救灾防病工作责任制度和预防控制传染病、饮水污染等处理方案;做好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5)灾区若发生传染病疫情,要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做好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迅速扑灭疫情。 (3)医疗机构

1)在卫生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深入灾区驻点或巡回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等。

2)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疫情监测、登记和报告等工作。 3)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防病药品的发放和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重点指导做好灾区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开展消杀灭和防病药品的发放工作,大力开展防病知识宣传。

2)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分析、预测和报告工作,科学指导救灾防病工作。

3)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扑灭在初发阶段。确保灾后不发生大的疫病流行。 (5)卫生监督机构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防病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2)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救灾防病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三)预案终止

由于灾后疾病的发生具有滞后效应,在政府相关部门宣布灾情和救灾工作结束后,救灾防病工作仍需要延续一段时间,具体终止时间由地震灾害救灾防病指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救灾防病的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五、附则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5篇

为使大家了解防火、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3年9月12日下午16:00全校师生举行了防震疏散逃生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内容:疏散防踩踏演练(发生小地震)。在演练活动,每位教师尽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第一次警报响起,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踩踏演练,组织本班学生排队,听从领导指挥,按疏散路线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科任教师按分工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本次活动全校共有697名师生参加,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逃生疏散演练实施方案》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了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一旦发生地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活动结束后, 各班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班主任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活动的效果。这次逃生疏散演练警示着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为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倡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正常教学时出现突发事件,全校师生要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总体要求,比照这次演练,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避免打乱、上网等违纪现象,避免因违纪引发的安全事故。

3、要加强饮食、防火、防盗、防震等方面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4、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5、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谨防交通意外事故发生。

**小学

上一篇:火灾应急演练总结下一篇:防汛应急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