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论文范文

2024-03-10

业务外包论文范文第1篇

一、当前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 逐渐由小图书馆向大图书馆蔓延。

目前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外包现状, 首先就是由一些小的图书馆逐渐转向了大的图书馆。从前一些技术力量薄弱, 编目人员素质不高且数量短缺的小图书馆实施了编目业务外包的做法, 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本身就具有一定技术力量且人员素质较高的大图书馆也开始选择走这样的道路, 这就足以看出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 各种图书馆都开始实现模仿, 这对于图书馆自身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二) 由普通业务逐渐转变为核心业务的外包。

最初的图书馆业务外包, 都是一些不具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 比如说物业管理, 或者是期刊的装订等, 都是需要大量人力和劳动力的工作, 所以当时许多图书馆实现了项目的外包。但是近些年来, 一些核心类业务也开始实现外包, 这就不利于图书馆内部的安全与稳定。编目业务这类具有一定核心意义且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业务实现外包, 确实不利于图书馆的长久发展。

(三) 外包商大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另外近些年来外包商大多数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所以外包商自身鱼龙混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为了与图书馆达成外包协议, 有些外包商会鼓吹自身的团队具有怎样的工作能力, 同时也因为图书馆想要尽快地将业务外包出去, 所以对于外包商的审查制度也不够严格, 这就使得外包商市场良莠不齐,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质量也越来越低。

(四) 外包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内专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冲击。

图书馆内业务人员长期以来都将自身工作的内容和项目实现外包, 这就会导致自身的工作能力下降, 外包工作人员对于图书馆许多方面内容的了解, 也会给图书馆内部的工作带来冲击和影响。

二、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反思和策略

(一) 明确业务外包的真正含义。

要想提升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水平, 首先就必须要对目前图书馆实现的项目外包进行深刻的反思, 明确业务外包真正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图书馆竞相模仿的业务外包,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外包。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实现的业务外包, 也就是找到更多的人力进行相关的帮忙, 对图书馆内的一些信息进行逐条的校对, 然后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外包活动。实际上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是需要长期进行的, 而与外包商真正的签订相关的业务合同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外包, 而不是随便找几个人手来帮忙就算实现了业务外包。更不能够像现在的大多数图书馆一样, 面对众多的书商, 一旦完成了外包活动就与其进行合同的终止, 这样一定能出现很多的后续问题, 所有的责任都将由图书馆承担。

(二) 重视编目业务外包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许多时候, 要想实现编目业务外包的发展, 必须要对其发展基础进行规划, 需要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来保障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发展。因为我国缺乏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 所以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编目外包则会对我国图书馆行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我国图书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 对外包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具有客观的认识与分析。

图书馆业务外包, 实际上是具有消极影响同时也具有积极意义的双重挑战, 所以必须要针对其正面和负面的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认知。首先肯定外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得不说,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的积压问题, 也使得新书上架的速度不断地加快。即便最初提出这一做法的图书馆内部人员, 而最先以及最终受到冲击的还是图书馆编目人员。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近些年来图书馆编目人员细心建立起的数据库, 却受到了市场对于数量需求的冲击, 不得不选择快速的发展而牺牲掉质量。编目业务的外包直接的冲动到了图书馆的核心内容, 所以只有客观地分析二者的平衡关系, 以图书馆内部人员为主、外包人员为辅才能实现图书馆编目业务的长久发展。

三、结束语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现状确实需要客观的进行分析, 并且深刻地进行反思才能够实现图书馆编目业务的长久健康发展。图书馆编目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 努力将自身打造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图书馆的业务当中, 将外包作为一种辅助, 依旧以图书馆内部人员为主要工作群体, 外包人员作为辅助, 共同促进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 一直都是近些年来图书馆发展的, 在我国的许多图书馆, 都在逐渐地实施和落实。业务外包对于图书馆而言, 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但是就其发展来看, 外包出去的人员工作效率确实高于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是究其工作经验以及对于馆内信息的了解、整体人员的学历水平, 外包人员与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还是有所差距的。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现状进行分析, 反思的同时找到未来图书馆业务外包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力, 孙佾琳.对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现状的质疑与反思[J].图书馆建设, 2008 (07) :72-74;84.

[2] 马茹珍.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发展与思考[J].图书馆, 2010 (03) :138-139.

业务外包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该文结合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的实践经验,通过构建全真公司管理运营管理模式、校企联合开发培训课程资源、使用云计算培训平台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为高职院校在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培训

我院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是江苏省2008年批准的首批省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与知名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创思维力软件集团合作多年,自2008年起先后培训软件人才10多批次,合计500余人次应届毕业生,为软件企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新员工,输送到的软件企业有大展软件等知名企业。基地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过程中通过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1 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校企合作,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1.1 寻求政府企业多方合作,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分别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不断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2008-2010年,与企业共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推行“学校+公司”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府搭台,基地通过提供场地和硬件设备等举措,引入创思维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进行了三年合作。2009-2011年,学院与北大青鸟、江苏微软中心合作,推行“学校+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筑巢引凤”方式,基地得到了发展壮大,学习企业化的项目管理流程规范,不断完善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制。2010-2013年至今,探索“教学产业园”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推行“教学产业园”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正在探索实践之中。

1.2 根据软件企业的发展战略,校企联合开发培训课程资源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软件企业的专业职位细分为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员、项目管理经理。经过调研,明确基地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软件企业需要的程序员和BPO 专员。程序员是能够熟练编程的技能型人才, BPO 专员是既懂计算机又懂外语,还懂一门业务(包括金融、财务或人力资源等) 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刚参加的培训学员,帮助他们寻找自我认知,为职业生涯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培训教材,将具有工程背景的企业真实项目经过改造后形成培训课程包。课程包能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员工,划分了2个部分:“基础篇”针对初学者,开发了《IT职业导向训练》和《软件项目开发方法》等课程,能够使初学者快速掌握软件开发的内容;“进阶篇”中开发了《数据库设计规范》和《软件项目开发模式》等课程,课程按照软件项目开发流程进行讲解,并且配套大量应用实训案例,帮助学员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例如,通过与北大青鸟等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JAVA软件工程师课程包、.NET软件工程师课程包,具体的系列课程如表1所示。

教材的内容编排方式为“实训任务、相关知识点、任务要点分析、参考源代码、扩展练习”,内容紧凑详尽、结构清晰、易学易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1.3做好培训过程需求分析,抓好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建设

基地选送优秀教师赴国外进修,目前已有2名教师赴印度、澳大利亚进修。通过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联盟、软件行业协会等平台,教师参加行业的考评员培训和教育部的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目前12名考评员全部上岗。采用优惠政策从软件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目前有来自微软、中科国际、太仓智博软件公司,上海博为峰软件公司等软件企业的10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学院教师与企业培训师实现双向兼职,最终成功造就一批既懂了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 使用云计算培训平台,构建全真公司管理运营管理模式

2.1 全真公司制的教学管理方式

为适应现代教育和企业实际人才的培养需求,基地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全真公司化管理运营,部署应用了日立JP1企业级综合系统运行管理软件,严格按照软件公司的规章制度考核学员。学生在模拟公司环境的教室环境中上课,以企业岗位职位来设置培训班的班级干部职位。培训过程中,给每位学员进行多次职业测评,根据学员智商、情商、素质等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榜样的MCLA教学方法,采取PD(项目驱动)教学,以实际项目引出技术知识点,严格保证学员实训期间代码量达到10000行以上,提高学生的项目动手实践编码能力,确保学员培训结束后直接胜任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

2.2 数字化云计算培训平台的使用

目前,基地依托太仓大学科技园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已经建设了云技术培训教室,通过虚拟云桌面来访问云计算平台资源,减少了基地的设备投入费用。充分利用云资源的整合共享功能,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成熟的应用软件部署在云端,以服务方式将“应用服务”提供给培训基地,虚拟跨平台环境极大地方便了学员的培训学习,降低了基地的运行维护成本。充分利用云中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大大降低了存储和访问压力。学员通过太仓大学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平台的培训资源,在云服务提供的网络进阶培训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学习进度,在网上听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和网上研习测试,自我测评学习效果。

软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公共云平台,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我院的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经过近六年运作,立足服务外包(BPO、ITO、KPO)以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维护等IT行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编制培训教材,造就双师型培训教师,保证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适应长三角地区发展需求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涛.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0).

[2] 马艳红.高职为企业提供在线培训学习平台服务的研究[J].软件,2013,34(1).

[3] 顾海燕.校企合作共建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2(11).

[4] 杨正校.高职软件服务外包“课程包”的开发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5] 普星.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业务外包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适度提高商业性贷款比重,增加商业性信贷服务,对于农发行调整和完善经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发行发展商业性贷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和障碍,提出打造全新的信贷文化、优化奖惩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字】农发行 商业性贷款 管理体制 信贷文化

目前,农发行正处于经营转型时期,以支农业务为核心,适度开展商业化经营,提高商业性信贷业务比重,这使农发行的经营特征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与拓宽。但是农发行发展商业性贷款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不良贷款,这成为农发行适度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发行商业性信贷业务的作用及特点

(一)农发行商业化贷款基本类型及作用

2007年初,农发行开始经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商业贷款业务。农发行信贷业务已经形成政策性贷款、准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并立的格局。其中,商业性贷款又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商业性短期贷款分为储备贷款、流转粮油贷款、棉花收购及调销贷款、产业化龙头及加工企业短期贷款、农业小企业短期贷款、其他贷款;商业性中长期贷款分为仓储设施贷款、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长期贷款、平台类贷款和农业小企业中长期贷款。

以东北某地区农发行商业性信贷业务发展现状为例,截止2011年5月31日,该地区农发行总贷款为42亿元,其中:商业性贷款余额7.8亿元,户数11户,余额和户数占总贷款的23%,占比较小,其中不良贷款0.8亿元。从近年来农发行陆续开办的商业性信贷业务来看,首先,它为农发行自身进一步完善业务格局、优化客户结构、增强发展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在解决地方支农建设资金配置方面,服务“三农”功能得到增强,提高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

(二)农发行商业性信贷业务显著特点

农发行商业性贷款情况呈现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商业性贷款业务有效发展不够,开展缓慢。突出表现在信贷营销力度不大,积极性不高,与市内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比较,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营销差距还很大,资产规模过小,且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客户集中度较高,重点局限在政府平台贷款,资金支农作用偏弱。三是存量商业性贷款贷款质量较差,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形成了较多的不良贷款。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障碍

(一)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对贷款营销影响较大

农发行信贷业务受政策环境影响较大,在完成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过程中,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受外部政策环境影响之大,远远超出其他行业,既受粮改政策的具体影响,还受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的某些牵制。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商业银行法》在营运中进行自我保护,农发行只能依从于家粮改文件和政府的意愿。业务发展主动权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基层人员反映最多的是“政策总在变”,一边发展新业务一边随时等待政策调整,使基层员工疲于应付政策波动,业务拓展不能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总省行对基层农发行的信贷支持重点也转到了农村水网、路网等中长期贷款投放上,对小企业以及生产加工等农事企业的支持力度上有所减弱,市级农发行自主营销的主动性严重受挫。

(二)管理体制僵化限制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目前,农发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惩罚规定和制度比较健全,奖惩机制不配套,容易形成“干得多的不如干得少的、干活的不如不干的”,不营销没有责任、主动营销出现风险则从严追究,极大地影响了基层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基层机构自身发挥的空间较小。从近年来该行处理的一些人员情况来看,多数是从事信贷岗位一线多年的老信贷人员,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自身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包含了在业务营销过程中,对政策的把握不准及许多历史客观因素在起作用。受到近年来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等企业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案件的困扰,信贷人员面临的心理压力仍然较大。

(三)信贷业务准入条件局限了贷款客户的开发

农发行业务对象只能在涉农行业的框架内进行。而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属弱质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状况决定了涉农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特性。特别是大部分涉农企业地处农村或城郊,其资产评估价值低、升值慢,贷款抵押严重不足。目前,能够符合农发行商业信贷准入条件的涉农企业,大部分已经被农行和农村信用社抢占剩余的需要贷款的涉农企业,由于不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被拒之门外。另外,农发总行在新业务贷款管理中规定哪级行审批的贷款由哪级行组织调查,形成现有的新业务贷款大都由省行组织调查,同时要求贷款调查层层负责,使贷款调查工作存在支行、市分行、省分行三级重复调查问题,省分行审批报总行备案,下达批复,整个流程至少在2个月以上,需复议再审的时间则更长。贷款发放时间过长与农事企业经营周期不相符,不仅仅影响了业务的开展,而且让企业对农发行效率产生质疑。

(四)现有员工素质与商业化运营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从当前基层行商业性贷款的营运状况来看,不同程度的存在“重放轻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信贷人员少,特别是高素质信贷人员偏少,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这对企业要求的“一企一策,因企制宜”的规定难以落实。从近年来出现的挤占挪用贷款问题可以看出,贷后监管水平不高,使个别企业利用贷后管理的松懈把贷款挪作他用,甚至将资金投入到诸如房市、股市等高收益高风险行业。不少商业性贷款客户在追求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利润增长的同时,忽视其背后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和债务规模,超负债经营,一旦遇到波折,影响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使正常经营难以为继,进而爆发债务危机,直接导致农发行贷款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明确大营销战略,在竞争中拓展商业性信贷

农发行既然要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就必然会遇到市场竞争。因此,农发行在观念、机制、制度等方面也要积极进行调整和完善,处理好自身政策性业务和商业型业务在经营理念和操作层面上差异。对商业性信贷要全面树立起业务大营销意识,即全员营销、上下营销、业务营销与政策营销。营销不单是客户服务部门的事,农发行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参与营销,要集全行之力、集全员之力营销更多、更好、更大的客户群;只有全行上下牢固树立起这种大营销意识,农发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强化内部激励措施,系统优化奖惩机制

加快发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既是农发行的迫切需要,更是每位员工的利益需求,必须将农发行发展同每位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有科学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贷款必须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分别考核,建立既符合农发行经营特点,又体现现代银行管理要求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类标准,根据商业性贷款和农发行传统政策性业务在运作方式和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真实、科学地反映新业务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从而激励和引导全员创造更多、更高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促进农发行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三)适度突破业务限制,合理简化业务流程

既然农发行的业务对象和业务范围局限于农业框架内,扶持“三农”是其职责所在。农发行的商业性信贷业务定位,应是政策性资金商业化运作,应当区别于纯商业性金融业务,在资金的投放、责任的追究等方面应当有特殊政策。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财政支农资金、项目配套资金、行业扶持资金等,改无偿拨付为委托农发行贴息或低息投放,或与农发行的信贷资金投放配套拨付,从而相应相对减少农发行信贷资金的风险。适当给基层农发行以一定的发放单笔贷款的审批权,增强其自身的责任感和约束力,简化层层审批形式,真正务实于信贷资金高质量的发放和客户便捷服务。

(四)加强信贷人员培训,打造全新的信贷文化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明确行业规范。客户营销培训应是农发行的一项全新的系统培训,举行有计划的、全员的、长期的、渐进的系统培训,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建立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客户营销队伍和跨级别的项目开发组,这有利于提高业务拓展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处在基层业务一线的人员,明确要求其在八小时以外不与客户发生直接联系,避开客户的感情攻势,做到公正、廉洁,坚持原则,杜绝人情和关系贷款的发生。要制定强有力的惩罚措施,对极少数顶风违纪导致风险发生或造成损失的人给予坚决处罚,惩戒警示使其不敢再犯,并在此基础上,在各地农发行打造一种全新的信贷文化体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的无形约束,构建科学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丹.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9(7).

[2]吴冠.浅谈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拓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海南金融,2009(10).

[3]林兴.农发行商业性贷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4).

[4]胡敬淳.农发行商业性贷款良性发展之我见[J].农业经济,2007(11).

[5]王斌.银刘彦.对农发行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2006(11).

作者简介:刘孔男(1962-),男,辽宁鞍山人,经济学学士,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纪检监察室主任,经济师。

业务外包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零散货物;快运业务

一、前言

长期以来,铁路货运以办理大宗运输业务为主,面对快速成长的零散货物快运市场,中国铁路总公司积极深化货运组织改革,抢占零散货物快运市场,按市场需求推出了铁路零散货物快运业务,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物流需求。太原铁路局覆盖辽阔的山西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以运输煤炭、焦炭等大宗物资为主。按照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许多煤焦厂被关停,煤炭、焦炭运输受到严重影响,铁路局运输进入瓶颈期。因此,大力发展零散货物快运,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是铁路运输企业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铁路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铁路零散货物快运发展现状

1.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为扩大货源吸引范围,提高揽货能力和数量,铁路敞开车站收货,除在全部的既有货运办理站办理零散货物快运业务外,凡具备散货装卸作业基本条件的既有客运站和中间站,也全部开展零散货物快运的受理和装卸业务;同时太原铁路局2015年在管内开办无轨站205个,形成一定规模,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已经在全路3000余个货运营业站、无轨站敞开受理零散货物,形成覆盖全国最大的零散货物营销网络。

2.开行跨局和管内快运班列

为了提高零散货物运输组织水平,满足零散白货方便、快捷的运输市场需求,实现以车引流,从2014年9月开始各铁路局根据管内零散货物的流量、流向和办理点分布范围,在满足条件的各作业站间,按照客车化管理模式,组织开行管内正反向的零散货物快运环线列车,每天定点发车、定线运行,实行人力、机具上车,在沿线各站装卸,有效提高沿线货源的吸引能力;同时在各铁路局作业量较大的中心站间开行跨局零散货物快运班列,提高跨局散货的物流速度;目前已经成功打造东北、京津冀、三晋货物快运等一批区域货物快运品牌,每日开行零散货物快运区域列车70余对,构建了全路零散货物快运网络,切实解决零散货物无法受理、难以快速集结装运的问题。

3.建立灵活的市场运价体系

為了提高铁路在零散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力,铁路在广泛调查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运价的基础上,除按照货物实际重量计费以外,当一批货物的实际重量、体积或单一发货人同一发站单月累计发送货物重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可以实行议价管理。议价方式多样化,主要分为固定价格、固定优惠比例、量价捆绑、运量梯次优惠、运程梯次优惠、部分方向优惠、淡旺季差别优惠7种。铁路局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订个性化的议价方案,按照收入覆盖变动成本、价格紧贴公路的原则,实施全程服务一口报价、一次核收、一张票结算,建立一套灵活的市场运价体系。2014年9月以来,全路零散货物快运运量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2月底累计发送量达709万t。

三、发展铁路零散货物快运业务的思考与建议

1.建设营销队伍,增强营销能力

货源开发的前提是开展准确的市场调研与市场攻关。目前铁路正在推进货运组织改革,中国铁路总公司相继出台了零散货物快运、152类批量零散货物快运、一口价新管内、一口价新直通、竞争性一口价等众多货运组织模式,目的是利用政策优势吸引货源、占领市场。但是,由于铁路运输存在短途接驳运输、多次装卸、灵活性差、延伸服务不够等问题,加之公路物流的发展已经深入零散货物运输市场,铁路货物快运潜在货源的开发工作难度较大,面对如此庞大的货运市场和种类繁多的货物品名及各不相同的货物性质,如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很难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建设高效率的营销队伍是开发市场的前提,必须重视营销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加快货源开发,扩大市场份额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交通运输业处于低迷状态,加之与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间的激烈竞争,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下降。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深化货运组织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虽然铁路零散货物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宣传也初见成效,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也已逐渐提高,但是,铁路取消零担运输时间已久,公路物流发展迅速,零担货源市场基本上被公路物流占据。

3.加强运输组织,缩短运到期限

市场经济对货物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不同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货主对物流企业的运输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输效率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展示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运到期限长是制约铁路零散货物运输发展的瓶颈。分析造成运到期限长的主要原因,包括路网不发达、个别区段线路通过能力不足、限制口交接能力不强、需要多次解编作业等,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输组织不利。铁路零散货物运输组织包含上站短倒、装车,物流节点站的分拣,站到站的运输组织,到站后的卸车、送货等众多作业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作用导致了铁路零散货物运输运到期限较长,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体效率。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整体着眼,从各个环节作业入手,并从系统的角度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整体效率。

4.拓展服务范围,解决多种需求

铁路运输业作为一种社会性服务行业,不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进步的层面都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但是,提升服务质量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较高的职工素质,而且还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铁路应不断拓展服务种类,延伸服务范围,如为了适应零散货物运输货到付款及代收货款的要求,可以与到站提前沟通联系,让其安排人员代办;需要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可以向铁路局申请提前准备箱源,并将集装箱送往企业工厂等。拓展服务种类与延伸服务范围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一种建立在市场需求调查基础上的服务的完善与提升,应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灵活的市场需求应对机制,在客户提出某项需求时有具体的应对措施:一是制定相应的服务政策,二是建立铁路局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例如,增加代收货款服务项目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路范围内明确规定,确立货物到站送达后的“代收货款”责任部门,在货票上增加“代收货款”栏目,明确货款汇入账户等信息;跨局运输的货物发站客户代表能够提前与到站就货物到达后卸车、配送等问题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等。

5.强化装卸组织,保障运输安全

由于目前铁路零散货物包装由客户自行解决,但从现有铁路零散货物快运装卸安全情况看,野蛮装卸和不按规定装卸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深入和零散货物快运列车的全面开行,以及按“实重计费”、“一口价运输”等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药品、陶瓷、电器类货源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而此类产品对货物装卸安全和运输安全的要求更高,需要铁路从根本上保障货物装卸安全。因此,建议铁路局多使用1.5t箱、托盘、集装笼,增加必要的包装等措施装载此类产品,确保货物装卸及运输安全。

四、结束语

通过对目前我国铁路零散货物运输组织在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铁路零散货物运输组织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铁路货运营销人员的素质、扩大铁路零散货物运输市场占有率、提高零散货物运输组织效率、根据市场需求拓展服务范围、强化装卸作业,确保货物运输安全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提升铁路零散货物运输组织效率,完善铁路物流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谢攀.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的集散组织运作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孙雁胜.天津货运中心开展京津冀货物快运业务的实践与启示[J].铁道货运,2014,12:1-4+45+6.

[3]武中凯.深入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薄颖.全程物流服务下的铁路货运业务流程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业务外包论文范文第5篇

“固收+”业务逐渐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近期“固收+”概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募基金纷纷推出多只“固收+”产品。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经济趋势和市场环境下,发展固定收益+权益资产和量化策略的“固收+”业务已成为固定收益投资的高级形式和现阶段较合理的选择。

资管产品方面,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非标比例限制、清理资金池等方面均做出规定。原来理财产品“摊余成本法+资金池运作+非标配置”模式难以存续,净值型理财产品都将逐步转向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固收+”策略产品;对于传统的固定收益自营部门,随着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衍生出平衡业绩波动的需求,而其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也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多元化大类资产投资,以实现绝对收益的目标。

参考美国和日本的历史经验,未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将随着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资本形成增速的改变而逐步形成向下的趋势。随着潜在经济增速趋势性下移,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也难以避免,纯债券类资产所能提供的实际收益和风险收益比将不断下降。

2018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从民企——伪国企——弱资质国企逐步传导和蔓延,传统的信用分析和定价模型面临挑战和重塑,传统固定收益业务依靠下沉信用资质和放大杠杆来最大化息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信用债投资的风险收益比不断下降。这也导致我们传统上认为风险极低,甚至一度被视为市场真实“无风险收益”机会的理财产品、短债基金,频频因“踩雷”而出现大额亏损,真正的“无风险收益”机会已经十分稀少,市场真实的无风险收益率也被动下移。

权益类资产和量化类策略不论是从自身优异的风险收益属性,还是分散化效应给投资组合带来的整体风险收益比提升的效果来看,都是“固收+”较为合理的选择。

海外金融机构早已进入“固收+”的时代

美国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权益类资产和另类资产投资。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利率大幅下行,金融机构为维持收益而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2000年7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最高达到7.03%,而2001年12月下行至2%以下,为维持投资收益,美国养老保险基金明显增持权益类资产,同时减少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迅速下行至1%以下,美国进入长期低利率环境。在2008—2009年利率下行时期,美国养老保险基金小幅提高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随后在持续低利率环境中,则大幅增加了另类投资配置比例,通过承担一定风险来增厚收益。其中,对冲基金配置比例显著提高,受经济复苏预期影响,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的配置比例也有所上浮。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灭以后,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重了日本经济衰退和通缩,2016年日本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0.1%,开始实行负利率政策。以日本人寿保险公司为例,进入负利率时代以后,人寿保险公司的长期债券投资规模较负利率时代前大幅下降,同期股权和投资基金投资规模有所上升。

欧元区在次贷危机后,也进入低利率时代,2016年3月基准利率进一步下降为零,欧元区进入零利率时代。从欧元区金融结构资产配置行为来看,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在2016年超过固定收益类资产,成为欧元区保险公司和养老金持有的第一大资产,且维持缓慢上升的走势,而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保持稳定,占比维持在40%左右。

“固收+”的本质:多元化大类资产投资体系

“固收+”的本质,是以固定收益投资为基础的多元化大类资产投资能力的延伸和扩展。具体来讲,“固收+”是以获得绝对收益为目标,以固定收益资产构建基础收益,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配置权益类风险资产及量化策略,从而达到增厚收益、平滑波动的投资体系。简单来说,“固收+”是以绝对回报为目标,以稳健收益为特征,以多元化大类资产投资为主体的投资体系。

在多元化大类资产投资体系下,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分散化这一“免费午餐”,通过不同资产和策略的叠加,以及衍生工具的运用,在资产配置和主动管理层面贡献收益。

“固收+”加什么:权益类资产和量化类策略

在“绝对回报”这一总目标的指引下,我们的投资目标可以具化为构建风险可控和收益可观的“右偏分布”的投资组合,追求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最大化。资产配置层面,现代投资组合理論告诉我们,从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中100%债券处开始沿着曲线逐渐上移,向组合中增加最初比例的股票时,组合风险并没有增加,可能还会有所降低,同时组合收益却提高了。实际上,只要加入的资产和债券不完全相关,且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就能降低组合波动率,提高长期预期收益;主动管理层面,主动管理定律告诉我们,信息率和投资的广度、市场无效性程度和有效实施决策的能力等因素正相关。拓展投资广度,即增加每年作出的独立的主动投资决策的数目,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取阿尔法的能力。量化类策略一般所内含的对于跨资产无效性的捕捉、对于衍生工具的使用,也都有助于提升获取阿尔法的能力。

具体到加什么,笔者认为,在市场容量和投资规模上,中国的权益类资产和量化类策略可以和固定收益投资相匹配;在风险属性上,又可以和固定收益投资形成有效互补;在大类资产和策略的布局方面,又可以充分依托固定收益的宏观投资框架深入挖掘,是“固收+”较合理的选择。

权益类资产

首先,权益类资产本身是一个可以持续创造现金流、预期收益高于债券的长期正回报系统;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股债具有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当经济基本面向好时,企业盈利回升,股市走牛,同时通胀和利率抬升,债券市场走弱;经济基本面走弱时则相反。根据我们对中国“美林投资时钟”的实证研究,在经济复苏和过热阶段,股票收益率显著高于债券,而在衰退阶段,债券收益率显著高于股票。当然股票和债券价格也有可能受到流动性驱动而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但在考虑相对中长期的大类资产配置时,我们假设流动性环境处于相对中性的水平。在固定收益资产基础上增配一定比例的股票,不仅可以直接提高组合的预期收益,还能利用股票和债券的收益互补性,获得“稳定器”的功能,在长周期平滑和稳定收益,甚至起到在提高收益的同时降低波动率、提高组合夏普比率的作用。

从市场上“固收+”类产品的表现来看,年化收益率和波动率基本随着产品权益敞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夏普比例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即加入少量权益敞口的产品风险收益特征较纯债基金有明显改善:年化收益率从4.60%提升到6.34%;最大回撤、波动虽有所增加,但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夏普比例从1.1提高到1.38,收益/最大回撤比从0.77提高到0.88;月度/季度收益大于融资成本(R007)的比例有所提升。总的来说,加入少量权益敞口的组合,对于传统绝对收益固定收益投资者来说,资金使用效率和持有感受上均有改善。

量化类策略

除权益类资产外,量化类策略与传统股债资产相关性较低,夏普比例优异,具有风险可控和收益可观的“绝对收益”特征,可以作为“固收+”的第二项核心构成。量化类策略泛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数理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实现的投资策略。应用市场可以是传统的单资产,也可以进行跨资产的交易,策略逻辑可分为趋势跟随和均值回归。

量化类策略的收益来源多元化,除去可以选择在传统股票、债券市场及其他风险敞口上获取贝塔收益外,还可以通过数量化的技术寻找一系列多元化的能够提供显著正回报并且相关性较低的其他风险敞口的暴露,构建策略组合获取阿尔法收益。

量价CTA策略,在商品市场中暴露了不同周期的波动率敞口,且由于商品是天然的通胀相关资产,该策略也自然具有抗通胀作用;量化中性产品具有较为明显的避险特性,其收益率和股票超额的实现能力(股票Alpha,即因子/风格暴露;交易实现难度,即交易量)以及基差等有关。在固定收益资产的基础上配置量化类策略,等于增加了多维度的风险敞口,可以起到长周期平滑波动和增厚收益的作用。

中国的“固收+”与国际投行的FICC的区别

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的FICC业务,即固定收益(Fixed Income)、外汇业务(Currency)、大宗商品(Commodities),其本质上仍是“固收+”,固收、货币和商品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都是可以容纳海量资金、具有巨大广度和深度的市场,在风险属性上既有关联性也有独立性,因此形成了海外市场FICC业务的基本格局。反观国内金融市场,无论商品还是外汇,在量级上都很难与固定收益投资相匹配,这也是国内投资机构在探索FICC业务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困惑。部分原因或在于证券公司在外汇和商品牌照上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如外汇市场的700家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中仅有几家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商品期货交易资格刚刚放开,且仍然无法从事商品现货交易。因此,证券公司介入外汇和商品业务的渠道与工具十分受限,无法形成合理的业务规模和收入量级。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海外的FICC业务模式是在特定监管条件和市场结构下的产物,而且从风险收益属性来说,外汇和商品并不能产生现金流,波动性极大,不管是从增加收益还是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也不是好的投资品种选择。因此,中国更适合发展以固定收益证券为基础,加入权益类资产和量化类策略的投资体系。

“固收+”与“固收-”

2020年一季度,“固收+”类产品回撤较大,很多录得负收益。从收益为正的基金个数占比来看,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分别为95%、58%、26%和13%。市场上关于“固收-”的声音不绝于耳。“固收+”为什么会变成“固收-”,是该模式有内在缺陷还是被“冤枉”了?笔者认为,对于该问题需要站在长期视角,灵活而非机械地看待。

第一,不同“固收+”产品风险收益属性差异较大,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因权益资产占比不同,风险收益属性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来说,随着权益资产占比提升,预期收益和波动率会同时上升,如果加入量化类策略,那么组合的风险收益属性又与股债组合有所不同。投資者应先确定自身的投资目标和约束条件,尤其是期限、对业绩波动的容忍度等关键要素,然后选择与之匹配的“固收+”模式。例如,为了追求长期更高收益,那必然会面对短期波动增大的情况。第二,应以长期视角看待“固收+”投资模式。在前文我们已经论述,资产配置层面,在组合中增加与债券不完全相关的资产能够降低组合波动率,提高长期预期收益;主动管理层面,主动管理定律显示,拓展投资广度,即增加每年作出的独立的主动投资决策数目,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取阿尔法的能力。因此,从长期的、战略的视角来看,“固收+”投资模式是一种进化。第三,应灵活把握短期“固收+”投资策略。坚持“固收+”投资模式并不意味着机械执行,在短期我们应从战术的视角出发,评估大类资产相对价值,顺应市场形势,对各类资产和策略的比重进行灵活调整。以2021年一季度负贡献的股票来说,假如期初股债比例为10/90,那么股票10%的比例当然也不是固定的,会根据估值和市场趋势等因素进行调整。

当然,随着资产、策略与工具种类的增加,“固收+”的投资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对投资团队带来更多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包括对多资产体系的充分理解,对细分资产和策略的深入研究,还包括组织架构设计和团队管理等更深层次的变革。各细分团队如何在统一话语体系下沟通、协调,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如何统筹好多资产的摆布,这都是我们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程昊为安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张世聰为安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本文编辑/秦婷)

上一篇:监理管理论文下一篇:文件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