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习论文范文

2023-03-19

生物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生物学主要是对生命现象以及生命互动规律进行研究。在我国的初中教育体系中,生物课程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而生物学本身属于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生物可以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综合能力。而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将对合作学习增加初中生物教学的精彩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教学;生物教学;精彩性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由学生个体组成若干个小组,以完成学习任务为导向,通过执行自己的职责,并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合作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据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与伙伴经历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时,提升发散思维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即以生物学科的特点为基础,以让学生共同进步为目标,以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让学生共同成长,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分解学习任务,并将分解后的任务落实到学生个体身上,可以在有效缓解学生压力的同时,提升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第二,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好胜心,通过小组比拼的方式,可以让各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为了能够获取最好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很少互动,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通常仅单一的依靠成绩进行。在这种教育和评价方式的影响下,不仅学生的个性会被磨灭,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增加同学之间的情谊,并建立集体荣誉感。就目前看来,当今社会已经过了“单枪匹马闯天下”的年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具备合作的技能,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合作学习增加初中生物教学的精彩性

(一)合理分组、合理分工

首先,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确保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初中生物教学精彩性的基础条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来自于不同家庭、不同生长环境的独立个体,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理解能力、性格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而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所有学生共同成长。因此,为确保分组能够具有合理性,教师需要在分组之前,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加以掌握。分组时,要将性格外向、内向,理解能够强、弱的同学合理安排,控制好组内的人数,一般以4~6个人为主,每组选出一个能力强且执行力较高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内工作。其次,合理的分配工作。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为他们布置工作。比如:记忆力较好的同学负责记录学习过程;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组内记录;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汇报等等。学生各司其职,有着不同的角色,另外,每个一段时间,教师可以重新对角色进行安排。比如:以《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对将学习任务细化,分配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更具备责任心,使得合作学习效果提升,从而升华生物教学效果。

(二)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演出”当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根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精彩性。例如:在讲解《用药和急救》内容中,教师可以在将学生分完组之后,让学生自行编制演出短剧,并进行各小组之间的比拼,看一看哪个小组演得最好。对于演的较好的小组,可以给予口头奖励或者其它奖励。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增加初中教学的趣味性。

(三)选取合适的学习任务

虽然现代教育主张尽量让学生在学习上可以“亲力亲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多动手、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选取学习任务时,仍然需要教师帮助选择,给出指导方向,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在生物教学内容《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指出小组成员的有哪些危害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在了解自己身体情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这样生活结合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加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也使生物学习内容变得生活化,生物教学可以更加精彩。

三、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的同时,能够增加初中生物教学的精彩性。因此,教师需要对此加以研究,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精彩性。

参考文献

[1]牛得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4):53-53.

[2]杨东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6(7):170.

[3]张清忠.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5-5.

生物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动性,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与之相适应。目前边远山区初中普遍存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后进生面广,学校设施不完善等情况,生物课又是被认为是“第三世界”范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而且初中生物作为一门中考占分不多的综合科(我市把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归为综合科,其中生物计20分),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很多学校都在压缩课时,且规定中考综合科不许占用课外的时间,所有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这使很多老师都感到教学课时紧,教学内容多,教学效果不理想。况且,当前生物教学中教师满堂讲,满堂问,学生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消解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自主性,由此造成教师的教学效果低迷,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使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主动创新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那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1 教师要确立有效教学的观念

1.1 要掌握先进的课堂教学观。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全体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确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确立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观。

1.2 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毋庸讳言,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话语权,换言之,教师强势,学生弱势。因此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学中的陈规陋习,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1.3 要进一步拓展教学时空,优化教材系统,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成长,在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引发其“自创性”。一是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还要积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寻找、开拓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二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不断拓展学习时空。

2 課堂上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操作策略

2.1 唤醒、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冲动和欲求。“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进行的有效学习。人的“自主学习”具有潜在性,有时处于沉睡状态,因此需要唤醒。“唤醒”,就是对人精神成长的“催化”。生物教学中,一要充分运用当前人们关注的事件或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要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播放生动形象的课件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体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其实,教育就是一连串唤醒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唤醒,尤其要引领学生学会自我唤醒。

2.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不仅要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而且还要适时地对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质疑,巧妙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3 讨论交流,师生归纳。“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自主学习发挥同学们的集体智慧,形成集体场,在这样的群体中相互交流,碰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合作欲;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扶达到群体性的进步。所以,群体意识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成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2.4 及时应用,巩固提高。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理解和再巩固的过程。因此,此环节很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可以及时辨析概念,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达到强化记忆,牢固掌握的作用。

2.5 自主小结,静心领悟。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以上任务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习内容及时进行整理,静心反思2-3分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整。这样的静心领悟会更好地把所学内容内化入自身知识经验体系,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性,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地发展。

生物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结合教学大纲及学科性质,并且将多样化的有效手段及科学方法充分利用起来,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大力倡导自主学习,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学能力。探究了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应用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促进学习方式的有机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标志性体现,从总体上来看,学习方式的变革具体涉及三大方面,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从个人单独完成转变为合作学习,其核心均是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主学习有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发展,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以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地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此可见,研究自主学习的应用,其现实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提出问题,鼓励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当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但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且经过分析后有一定的发现,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生物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举例而言,在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生物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自学,让学生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生物圈中包括哪些植物?它与人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它是如何从种子生长为大树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是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然后结合教材,以此充分地了解不同绿色植物的不同特征,明确在生物圈中这些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将学生带入神秘而又趣味十足的植物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究精神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重视总结归纳,强化知识系统性

正是因为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非常分散,尚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个知识体系,所以,每当将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学习完,教师就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总复习提纲加以拟定,让学生按照所拟定的提纲进行自主复习,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区别的来对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予以看待,有些学生对生物学科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生物学科十分枯燥;有些学生的理解及接受能力非常强,而有些学生的基础则不理想;有些学生更为倾向于讲述课程,而有些学生则更为喜爱实验课程。这便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面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时,尽可能多地给予耐心指导,注意设置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在面对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快的学生时,生物教师可以要求这些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重点知识,亦或是难度较大的知识,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回答,如果没有透彻的理解,教师就需要适当地予以点拨及引导。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视节目或者课外读物,比如,《动物大世界》,以便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

四、教会学生学习,尊重主体地位

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为主体的两面,离不开双方的互动及配合。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在看待某个学科上往往均带着自己的感性思维,学生是否进行主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授课教师决定的。授课教师如果风趣幽默,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懂得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因喜爱这位教师而喜欢上他讲授的课程。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自我想象,他们渴望被认可、赏识以及尊重,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出来。另外,教师还应当将生物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教给学生,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观察现象,多记录现实生物中的相关细节,自主思考,自主查找资料,来得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及熟练的掌握生物知识、生物技能。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运而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极大地切合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方法,强化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积极主动地置身于生物知识的探索中。

参考文献:

[1]陈斌.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家教世界2012,06(3):31-32.

[2]李天录.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5(4).

[3]杨英福,龚大洁.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应用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2,15(2):52-53.

[4]张春红.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42-43.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中学)

编辑 鲁翠红

生物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好帮手,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核心要求。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关注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的作用。为了完善之前生物教学的不足,以及适应时代发展与新课改的需求,教育者需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开展合作学习,探索适合高中生学习生物的一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 教师 学生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科性与综合性都较强的科目,其内容涉及到化学、数学与物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再加上生物本身知识量较多,教育工作者需认真思考生物教学该如何进行,反思以往教学的不足,结合热点议题“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各尽其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对生物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要帮助困难的学生理解概念,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合作、交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要求教学内容与载体要合理搭配,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但是其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进而找到一些完善的对策进行优化。

一、合作学习的相关情况

首先,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同的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不同,某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有的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根据整组成绩而获得的奖励的一种教学技术;有的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动性学习,以不同的小组安排一些任务,最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我认为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小组为主,学生之间为了完成某一目标,相互合作,在教师分配的情况下,朝着目标奋斗,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次,合作学习的特征。第一,组内不同,组之间要相同。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小组内差异、组之间相同的形式进行教学,确保组内成员相互弥补,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组之间相同方便学生在同一个点上,合理竞争。第二,分割任务,最后整合。每个小组在合作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小组的学习内容与结果有很强的依赖性,全体小组形成一个利益链,只有小组成功了,大家的目标才会达到;对于那些学习较差的成员,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自尊心,努力学习,确保小组不失败,调动所有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确定领导。每个小组有关领导带领学生学习,完成任务,是关键;成员角色的定位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有利于各自优势互补。第四,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小组之间的比赛要公平,在这个竞赛过程中,要合理评价。第五,信息相互交流,由单向变为多向互动。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互动。

再者,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方法。第一,基本要素,如: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面对面互动;需要具备个体责任感;需要掌握一些合作技能,如:相互信任,正确沟通,相互接纳,建设性解决问题;集体自我评价。第二,基本方法,如:共同学习法,小组调查法,拼图法,团队游戏竞赛,小组分层计分法,思考交流法。

最后,实施合作学习的原则。第一,相互信任原则。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学生之间也要相互信任,这样共同努力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第二,教学分工原则。教学分工就是灵活地让学生在知识、情感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最终让学习得到全面发展。第三,竞争原则。这里的竞争不是要争成为胜者,而是在合作的基础之上,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成功,但要注意不是从一个人的成功出发。第四,从个性出发的原则。合作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与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得到发展。第五,自由选择的原则。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活动内容与方式,只有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主人的时候,才有利于合作教学的运行。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大部分课堂运用合作学习的比例高于百分之八十。然而,在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教师承认合作学习运用到了生物教学中,那是因为合作学习是一个新课程理念,很多教师把其当成装饰品,对其实际价值与内涵了解不深入,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目标,不能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的优势,进而影响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价值。部分生物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合作学习运用于生物课堂上,注重其实施,却忽视了教学内容价值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把时间花到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上面,没有过多精力备好生物内容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如:有的合作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却浪费了时间;有的合作内容超出学生能力范围,让学生无力理解,更谈不上完成任务等,这样的合作学习内容很难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者,生物教师角色定位不到位。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担任参与者、指导者与促进者。然而,有的生物教师要么把自己当成旁观者,不管合作学习中小组的活动进行,让学生自己参与;有的教师却是主宰者,压根不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把教师自身的教学感受灌输给学生,导致合作学习不佳。

最后,没有保障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根据调查可知,合作学习的纪律有时候没有传统教学好,如:有的学生趁机聊天;有的教师听不清学生在说什么,不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等。这严重影响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首先,要明确合作小组的规模。如:3-6人适合每个人发言;10个人左右时,几个人说话,有的不说;如果是30人以上,几乎没有人说话。其次,实施分组。根据实验班与对照班来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等进行分组。最后,引导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根据学生的情况,把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人员确定出来,有利于合作教学。第二,生物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实施的调控策略。首先,在课堂前,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这个内容难度要适中,根据生物教材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灵活、开放、有一定的探索性、层次性等。其次,课堂期间进行调控。如:防控性调控(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矫正性调控(及时发现问题、矫正性内容需要消除误解、改造“问题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总之,要想合作学习很好地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其相关情况和问题,还需要我们找到更好的策略进行优化生物教学。

生物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深刻说明了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兴趣是否深厚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对其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积极思维,才会专心致志地钻研它。因此,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培养能力 学习兴趣 生物教学

一、注重新课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都应精心设计,因为好的导言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时,我设计这样的开场白:“同学,有谁知道:当一个病人因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脏移植时,医生可否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这一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马上引起了学生的争相回答和争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正确答案吗?”大家都异口同声回答:想。“好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这种带有激励性的导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巧设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规律,解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克隆羊时,我引设了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克隆羊是如何诞生的呢?会不会有克隆人出现呢?如果有克隆人的话,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再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的教学中,提出了“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生物实用知识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生物实用知识的教学,如人工呼吸法对病人的施救,创伤外出血止血法;耳眼的卫生保健,传染病如SARS的预防,又如目前许多癌症的攻克,流行病的预防和杜绝,洪涝、干旱的预防,许多濒临绝种的动、植物的保护等。此外,生物科学在农业、工业和现代军事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转基因食品、水稻杂交、基因工程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是多么的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健康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是进行探索生命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源泉,也是生物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生物科学的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做好实验课前准备。

教师作为实践活动的调控者和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实验前,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二)明确实验目的。

中学生好玩、好奇心理较强,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先向学生阐明实验目的。比如在上鸡翅解剖实验时,一开始就要向学生介绍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解剖鸡翅和观察鸡翅的基本技能,使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避免出现闹着玩的现象,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验指导和管理工作。

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前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或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便以指导学生实验。同时,为了避免实验课堂上学生只是热闹参与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进行实验总结。

实验课后总结不仅要对本节实验课所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进行总结,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性,还要对实验完成得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认真完成实验。

五、活用直观教具,增强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就生动地说明了直观的价值。在教学中,运用学校现有的模型、挂图、标本或活体实物进行辅助教学。例如:讲人体心脏结构的知识,可以给学生展示心脏模型;对有些知识内容复杂,不容易记忆,例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可以通过挂图,教师一边对照图讲解各部分结构,学生也就把这些结构和对应的图形牢记在脑中了;又如在讲花的结构时,还可以把自己家里或学校盆栽的花带进课堂,利用这样的活体生物进行教学,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高涨。总之活用各种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

六、加强师生情感交融,唤起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注意学生的情感迁移。学生常常是从喜欢教师才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要学会微笑,善于倾听,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多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当学生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学科上时,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产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享受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上一篇:生物学论论文下一篇:前沿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