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2023-06-15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农村环境保护监管现状调查表

注:对于选择“是”“否”的问题,请在括号中添加“√”。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曹坪区域位于柞水县北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 所,学校都在农村,曹坪区域教师在全县教师中是最苦的农村教师。作为北线基础教育的主力,在此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准确全面地了解该区域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该区域农村教师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5 年9 月,我对通过对该区域11 所学校的部分进行专项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1份),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专业发展、身心健康、思想状况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情况

(一)该区域农村教育发展快,势头好,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 本次调查从教师层面和校长层面一致反映,近几年我县农村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时发放,保证到位。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四是在该区域小范围内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严重缺乏。

该区域学校都存在教师缺乏的现状,尤其初小学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一名教师要代三四门功课,有些学校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造成学生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和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小学教师周平均课时22 节左右;初中教师为25节左右;在校工作时间平均达10 个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教师备课、批改、查阅资料、参加会议、课外辅导、培训学习、家庭访问、兴趣小组、少年宫、部室建设等所需时间。在调查到教师本人对工作量的感觉时,101 人中感觉很重的是31人(占30%),较重的是50 人(占50%),合适的是20人(占20%),较轻的是0人(占0%)。

3、教师日常生活存在诸多困难。

(1)交通方面。该区域学校相对分散,到县城的距离比较远,曹坪距离和柞水县城就有55公里且要翻越两座大山。如遇雨雪便与外界失联。大部分教师住在学校,家在县城的往往只能一周甚至数周回家一次。距县城最近曹坪镇到柞水县的路费是22 元,往返一次要花44元。有些学校分校比较偏远,也没通公共汽车,交通更不便利,老师回一次家只能步行或包黑车到乡镇上再换乘汽车,既给农村教师造成经济上的负担,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住房方面。经对101位农村教师调查:没有1人享受单位分房,没有1人拿到一次性住房补贴,这些教师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学校集体宿舍,或在外面租房。由于柞水房价这几年涨幅较大,很多老师无力购买房子。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边远乡镇学校都建了教师周转房或廉租房,极大地缓解了住校教师的住宿问题。但大多数生活设施简单且不符合职工周转房或廉租房的要求。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较为舒适的住房,这也造成他们不安心工作。

(3)饮食方面。农村生活条件差,购买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质也差,尤其是分配到此的汉族教师在生活上非常不习惯,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周五从学校回到和田,买足一周所需的物资后,周日再带去学校。这样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使他们无法安心工作,都想调离农村,或者至少调到离城近的学校。

4、农村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据对486 位教师的调查,感到经常身心疲惫的有177 人(占36%);感到心理压力较大,有时身心疲惫的262 人( 占54%);很少感到身心疲惫的只有47 人(占10%)。经与农村教师座谈,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即工作负荷重,内容繁杂,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得不到回报等;二是来自环境。农村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自我发展空间不大;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物价高,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家庭照顾不上,婚恋不尽人意等;四是来自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教师的付出和成绩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等。

农村教师因心理压力较大,由此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烦燥、抑郁偏执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部分农村教师思想消极。调查反映,农村教师从整体上看思想状况是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困难,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也使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态度。据对486 位教师调查,表示喜欢教师职业的有252人(占52%),不喜欢的是73 人(占15%),认为说不清的是161 人(占33%)。绝大部分农村教师觉得在农村当教师太没意思。调查显示,30%以上的农村教师积极想办法往城镇学校调,10%的教师表示想调其他单位,50%以上的教师表示如果有调城镇学校的机会,会选择离开农村学校。还有一些老师,尤其中老年教师,认为自己调城里学校不可能,在当地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思想比较消极,缺乏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农村教师这些不稳定的思想因素,势必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后劲。

6、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月工资1800 元左右,扣除养老保险等项后,剩下的就1400 元左右,

训、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应该是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等等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原有传统授课培训的基础上,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关心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岗位不仅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业平台,而且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四)发挥政策优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鼓励和引导县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鼓励引导县直学校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讲课指导,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县直学校的部分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若干年,并以此作为评职评优的先决条件;农村学校也轮流选派部分教师到县直学校从教若干年,在互相交流中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都与原单位教师相同,即“人走关系留”。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为农村小学找出路

近年来,不少农村学校生源严重减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滑坡。我校亦存在这种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南江小学领导班子深入教师,深入当地群众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概况

南江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因生源减少量太大,师资力量欠缺,现已撤除村小,只留中心校。学校1——6年级现有在校生为468人,学前幼儿在校学生192人。通过调查研究,对我校生源流失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 1、学校办学存在哪些问题 。 2、学生流失的具体原因 。 3、学校发展的对策 。

三、调查结果

经汇总,调查结果如下: 1、学校办学存在问题 (1)教师素质偏低

教师队伍整体存在两极分化。老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

1 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年轻教师因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他们往往上完自己的课,就拍拍屁股走人,不与老师交流,不与学生交流。甚至有个别教师有体罚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安全政策高压,老师管理学生难度增大

安全是一条高压线,只要谈到安全问题,教师就会提心吊胆,学校就会胆战心惊。导致教师不敢放手管理学生,不敢组织一些活动。一些政策导致不少老师有放羊思想,听之任之、学成什么样算什么样。

(3)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和家长也用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体美等课程虽然开设,但是缺乏专业老师,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4)村级小学撤除,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撤除村级小学,学校又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2、家庭方面存在问题 (1)家庭教育缺失

许多父母亲均外出打工,孩子扔给家中的老人,就不管了。不少老人认为别饿着、别磕着就行,督促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学习情况大多数老人也没这个能力,从而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根本不上心;父母亲有一

2 人留在家的,又当爹又当妈,上有老,下有小,农活家务一大堆,自己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2)家长思想走偏

由于高校扩招,很多大学生毕业也只能打工。因此,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家庭松懈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家长表示,高中和大学天价的学费,也是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学习一点专业技能更的原因。

(3)学生厌学情绪重。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及所接触的人的视界的限制,没有远大的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机,一旦遇到困难可能就轻言放弃,甚至出现厌倦情绪。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是打出来的,一旦孩子考得不好便棍棒招呼,孩子形成考试恐惧症,从而导致厌学。更有许多家庭的父母以及长辈对孩子百般顺从和宠爱,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使得小学生从小便养成享乐主义,一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便难以接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厌学。

3、社会方面存在问题:

(1)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城镇学校高昂的借读费取消,学杂费、课本费被各级政府补贴取代,各种费用随之降低,农村学生上城镇学校就读,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于是一部分农村孩子选择了城镇学校就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学校部分学生的流失。

(2)进城农民工人数激增

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加入了进城务工的行列,与之同时进城的还有他们的子女。根据就近入学、方便照顾的原则,农民工的子女大部分选择了城镇学校就读,这同样造成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

四、应对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 2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材施教,减轻学习负担,淡化分数竞争,淡化升学竞争。保证开齐音体美课程的同时,继续开展好兴趣小组长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实行寄宿制管理方式的考虑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每天来回跑很不方便。热切学生路上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如果学生实行寄宿制,那么学校也便于管理,生源流失也得以控制,尤其是留守儿童,可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

4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关心

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多种形式宣传读书求学的思想,使学生们体验到、认识到学习机会之宝贵、读书之重要,不应随便放弃。在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对重点对象要做好预防流失的思想稳定工作。对特困生要多加

4 体恤,多理解体谅他们的处境,从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收费时,情况许可,应尽量减免或帮扶。

5做好家长工作。家访、校访、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沟通形式中,都要将减控流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宣传引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学校要发展,不仅学校要努力寻找出路,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在政策、经费、考核等方面予以考虑。

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南江小学校支部委员会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班级:1234101 姓名:白毛可 学号:123409101 指导老师:王芹萼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

第二,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前公共资财的确

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二,第三,在农户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

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三,第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

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我国广

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

五,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

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民和研

究者所关注。

人们从筹资能力、筹资水平、支付方式、费用分担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对于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还有必要听一听直接受益者

——农民的想法。为此,我对我们村的60多位农民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普通农民、

村干部、乡村医生。访谈对象大部分在40岁以上,40岁至60岁的人占了一半左右。

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成45份访谈记录。本报告是对访谈记录的初步分析。我们村背景

情况,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1、家庭经济:农民家庭仍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种植蔬菜、药材、果树或从事养殖等。

家庭成员中有兼业或脱离农业从事其它职业的,其中有在乡、村企业或私人企业上班的,有自己开店的,有外出打工的。农民虽仍旧以土地为生,但是粮食种植的收成仅是为了交公粮和自己家庭的食品消费,有的家庭粮食不够吃,还要从市场上购买一部分,大部分农民家庭

收入的增加要依*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或从事其它行业的劳动获得。

2、疾病模式:农民认为由于粮食、蔬菜农药使用过量,村办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农

村中恶性肿瘤发病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增加。

3、家庭保障:老年农民是依*家庭保障度过晚年的,通常由家庭中已成家自立门户的

子女为老人提供粮食、蔬菜等实物或提供外出工作挣来的现金来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老人的疾病治疗费用一般也由子女分摊。通常农民家庭表现出对孩子的病比对老人的病重视。如果子女孝顺就会为老人花钱治病,子女不孝顺的就不肯为老人治病,有的老人对乡村医生说“娃不给钱”,就不治了。一般对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肯花大钱治病,对小孩子的病也要想办法治疗。农民家庭中患大病者的治疗费用*家庭积蓄支付,同时依*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如兄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或向亲戚、村里与其关系好的人借债解决

4、医疗服务:很多村里都有多个医疗点,包括政府承认的集体卫生所、批准的私人诊

所和未经批准的私人诊所。60年代培训的老乡村医生仍在农村发挥作用;当前由于一些传统治疗方法不赚钱,乡村医生不愿意采用传统的诸如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但是另一方

面对于无力支付药费的贫困家庭,乡村医生又往往允许其常年拖欠医药费用或给予减免。

5、就医行为:农民在村、镇的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就医是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医生,其选

择标准一般是对小伤小病的治疗效果好,费用相对便宜,服务态度好农民的小伤小病在村里治疗,图的是方便、便宜,慢性病的常规用药一般是到药价便宜的诊所或药材公司批发购药。农民得了大病或较疑难的病,常常是在本县或地区范围的大医院、私人诊所等处寻求治疗,也有到省会城市或相临外省的大城市求医的。单方、验方和土方在

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民中

还有流传,年轻人则完全从医疗点或药店购药,并倾向服用各种新药。游医、药贩在乡间活动较多,农民难以鉴别真伪和药效的可*性,时常上当受骗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

1、希望获得医疗保障对于看并吃药的问题,他们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对感冒发烧、小伤小病的医疗费都能负担得起,但要花上万元的医疗费就困难了。如果得了大病,进大医院就要花掉多年的积蓄,甚至*借债看玻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增长较大,当前农民确实面临着大病经济负担的风险。对于闻喜县的农民来说,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避免医疗费用风险的办法历史上可借鉴的只有合作医疗制度。因此一部分农民认为只要政府政策允许,有人组织,合作医疗就能办。尤其贫困家庭希望得到帮助,希望有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作保障,希望有人来组织医疗保障。对于70年代合作医疗免费打预防针;减免部分医疗费;生产大队组织村民采药、种药、村卫生室向村民提供大锅预防药,预防流行病等等往事;

在我们所访谈的农民中,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记忆犹新,基本上反映良好。

2、认为合作医疗无法恢复尽管农民希望获得医疗保障,但是多数农民从现实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现状出发,认为在农村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合作医疗已经搞不起来了。原因是:

(1)经济上,集体经济已经没有积累,村集体经济是个“空壳”,现在的集体提留只能解决村干部的工资,*农民一家一户地集资,合作医疗搞不起来。 (2)组织上,家庭经营使人们都个人顾个人,没有人组织,大家的心都散了,要是自愿参加,人们就不一定都参加合作医疗。

(3)管理上,过去在集体经济时,合作医疗中就存在着有地位的人吃好药,没地位的人得不到药的现象,现在这种情况也难以避免。 (4)服务提供上,现在卫生室的医生技术水平不高,好大夫又不到农村来,搞合作医疗也不能解决问题;现在的医生是没利不干,合作医疗搞不了。 (5)观念上,怕吃亏,如果交了钱不得病,钱给别人看病用了,心理不平衡,因此,就

只好是“谁生病谁认倒霉”。如果是强制参加,就要想办法把交的钱都给吃回去。

3、认为医疗保险难以实行部分农民认为不仅合作医疗过时了,医疗保险也搞不起来。其原因是:(1)农村经济状况差,搞不了医疗保险;(2)社会风气不好,谁办保险他都不放心;

(3)如果领导换了,政策就变,政策不稳,越保越险;(4)农村基层组织的干部素质差,搞医疗保险有困难;(5)缺乏风险意识,不想没病先交钱,年轻人一般没有病,因此也不愿意参

加医疗保险

4、对医疗保险持谨慎态度

多数农民在认为合作医疗难以实行的同时,认为医疗保险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同时存在许多担心,对医疗保险持谨慎态度。

由于医疗费用水平已经远远高于70年代,农民基于存在医疗经济负担风险的判断,认为现在医疗费用高了,合作医疗只减免一点医疗费,不起作用。比起合作医疗来,医疗保险可以防大病风险。他们认为小病自己还可以负担,还是保大病为好。在投保意愿上,他们认为农民*天吃饭,收入不多,可家庭支出很多,孩子上学还要交学费等等,如果一年交10—30元保险费还可以。有人认为如果国家、集体出大部分,农民出小部分还行。也有人是随大溜的,认为“要是大家都交钱,我就交”。

农民认为医疗保险必须讲信用,实施要长久,不能朝令夕改。对于谁来组织医疗保险,很多农民表示信任政府。认为保险公司比较烦琐,不好补偿,本来是该得的赔偿还得请客吃饭、送礼,才能得到赔偿。保险常常兑现不了,让人不能相信。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我想大概有这些原因吧: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从而导致许多农村的孩子没有人管教,他们不知道该学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去学。许多家长也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读多少书,他们更多的想法是叫自己的孩子学门手艺,养家糊口。所以大多农村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早进入社会。他们大多工作于社会的底层,这是社会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

有的家长,通过自己的人生体会,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他们自己学历就不高,等孩子读到高中,早已无法再帮助孩子,他们的收入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孩子身边,时不时的用最朴素的语言鼓励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学习,他们更多的是无声的教导。

通过调查还发现,孩子读小学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钱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还能负担。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开始负债供孩子上学。大多数父母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少数向国家贷款。可见,总体上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从身边来看,政府还是有对贫困的优等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对特困生提供助学金,一些社会团体也会给予一些帮助。但是,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在补助的范围内,加之农村家长意识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补助的家庭并没有提出申请,这使得真正得到补助的家庭少之又少。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还是建议、倡导:把那些补助严肃的发给最需要它们的人。而我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看到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得到了补助,得到一份不满足,还要第二份。这样的人,我身边有。我只想说我们不应该把钱看得那么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何必昧着良心得呢?

这就是农村教育大致现状,我们应该去深思,怎样才能改变农村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让农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现在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我们应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那些关心我们的人。

通过这样的调查,我学到了很多,这些东西可以鞭策我前进。既然我们的起点不算低,又为什么不可以达到更高的终点呢!

报告人:姜冬

上一篇:耳机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公司尽职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