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控制范文

2023-09-12

工业自动化控制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工业得到高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中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被运用到钢铁工业中,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对于钢铁工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帮助节约资源,从而为企业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钢铁工业采用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详细分析了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钢铁工业;关键技术;自动化

随着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会不断推动我国钢铁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表明,钢铁自动化的应用能起到降低生产成本、帮助节约能源,从而提高生产产量和工作效率的作用,对于钢铁工业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计算机集成制造体系内容分析

1.1探索两种生产工艺相关内容

1.1.1加工处理

通常情况,离散类型属于能够看到的类型,若在冷状态环境下,大部分主要采用的是物理制作方法,但是其制作过程大部分是相互对应的,换言之就是生产温度太高而不能看清其形态。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可知,在离散型中构建数学模型相比比较容易,并且钢铁工业构建一个数学模型会存在较大难度,大多数是利用经验模型结合机理模型,并且使用神经元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控制来帮助构建控制模型。

1.1.2工艺装置分析

针对离散型而言,其工艺装置、工艺活动内容等均容易会跟随时间改变而发生改变,并且物品形态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但由于这类行业的企业属于持续性企业,因此这些内容因素通常情况下不会经常出现改变,物品外在形态也不会经常出现变化。另外,前一类型品质大部分是凭借信息、图像等资料来获得,而后一类型就需要通过控制工艺设备的稳定性、工藝参数等来获得。

1.1.3环境参考模型分析

其中讲到的离散型,其参考模型可以划分为:①企业;②分厂;③车间;④单元;⑤工作站;⑥工艺设备。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该模型的下三层中的设备可以认为是金属加工车床,工作站就是由这几台车床组合而成,而单元就是几个工作站的组合。对于连续型而言,其参考模型的下三层结构则有所差异,大体上都是不同种类的工艺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比如:轧机设备、高炉设备以及供应能源的相关设备等。因为这一项内容的不同,从而使采用的控制设备也有所差异,并且探索要素也有些差异。

1.2工作中做好\"以人为本\",从而达到\"业务重组\"的工作原则

计算机集成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其发展情况与人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果单纯采用自动化是不能完成这一项工作的。而在探讨生产要素相关问题类型中,大部分是与人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该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人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业务重组\"指企业调整以往的经营方式、信息交换方式以及生产管理体系、采用新技术,从而构建能满足计算机集成体系的一个新型组织体系。\"以人为本\"相关内容也包括了在工作中开展宣传工作,使相关人员都能了解到该体系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关培训工作帮助提高相关群众的科技水平、综合素养,从而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2.智能化要素探析

其中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内容的一个应用以及研究方面,其是运筹学、信息论以及自动控制等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从而变成了一个交叉学科[1]。近年来,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智能控制系统,例如:以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的智能-神经控制系统、多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基于规则知识的仿人控制系统以及多模变结构的智能控制系统等。智能管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艺,这点与某些行业的要素基本相同。智能管控被应用在生产工业的各个工序中,被应用在调整与安排生产计划工作、诊断设备工作以及设备监测工作等方面,并在该领域中取得较好的成就。

其中,智能控制被应用在钢铁工业与其具自身特点有着密切联系,其比较适用于具有不完全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模糊性特点的非数字工作过程,然后对采用知识来帮助推理,用来启发求解过程。另外,其还能帮助控制以数学模型显示的工作过程以及以知识表示的广义模型(非数字)。其中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最适合选择智能控制来完成工作。例如,钢铁企业在炼钢生产环节是在\"黑匣子\"环境下完成的,生产环境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因此工作相对比较繁琐。近年来,钢铁工业中很难构建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有些企业即使有相应的控制模型,但是某些模型获得效果比不上人工操作获得的效果好,因此没能得到普及。在钢铁工业自动化工艺中,在各项工序中基础自动化占有约40%~60%,而过程控制仅有大约10%的比例,因此过程控制水平相关比较低。原因是因为数学模型比较难建立,如果采用智能控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过程控制。智能控制属于交叉学科的一个新兴学科,在知识理论方面以及实际应用方面都有着一些不足,目前还处在技术研究阶段。

3.仪表仪器在自动化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3.1其是管控工作以及自动化工作开展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领域自动化得到不断发展,仪表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仪表设备是钢铁工业经营管理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前提,如果缺少质量优良、性能良好以及精确度高的仪表仪器帮助检测钢铁工业生产中的各种信息,钢铁工业就很难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2]。钢铁企业中会存在很多常规检测信号,比如:压力信号、流量信号以及温度信号等其他信号。另外,还包括很多特殊检测信号类型,比如测量钢板的厚度、宽度,检测高炉料面的分布情况以及测量连铸大包重量等,这些信息都需要采用特殊检测仪表来帮助实现。若这些信号检测所得结果不精确,就会影响其相关自动控制发挥正常作用。

3.2冶金工业使用的仪表设备具备的特征

目前,冶金工业中的仪表设备水平均得到了一定提高,仪表种类也随之增多,并且仪表精确度也不断得到提高。仪表在自动化操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表现出较多反面情况,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改善和提高。对于经常使用到的仪表设备,由于其使用范围比较泛,并且参与到这些探索以及研究等活动的企业也比较多,因此这些仪表仪器的技术性相关都比较优秀。另一方面,某些特殊设备由于使用范围不广,并且研究起来会具有一定难度,这些设备的维护工作也相对比较难,因此在以往的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具备的作用。

在钢铁工业自动化工作中冶金工艺专用仪表的应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特殊信号都需要采用专用的检测仪表,通过特殊的检验方法来完成检测工作。目前,钢铁工业中相关仪表设备性能以及质量等都需要进行改善、提升,其与国外相关仪表产品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工作中应借鉴别人的优点,综合钢铁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帮助提升仪表性能,改善仪表工艺特征,确保仪表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从而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而钢铁工业自动化的应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自动化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工程量大的高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不利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铁工业的生产工作不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董诺佳.钢铁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65.

[2]劳松.钢铁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6):84.

工业自动化控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

由于自動化工业仪表系统结构复杂,实际安装期间极易受到周围环境或人为因素影响,造成工程质量下滑,安装风险性高等问题频发,需相关施工人员认清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施工特征及需求,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构建长效科学施工管理机制等手段,切实提升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过程中的专业性及规范性。

1、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理论分析

自动化工业仪表可对工业生产期间的参数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及控制,对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具有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动,自动化工业仪表已然成为工业企业重要竞争因素之一。

依照不同划分标准,可将自动化工业仪表分为以下多种类型:第一,以安装形式来看,自动化工业仪表可分为现场仪表、盘装仪表等[1];第二,以组合形式来看,自动化工业仪表可分为单元组合式、综合组合式等;第三,以信号传输形式来看,自动化工业仪表可分为数字仪表及模拟仪表。

2、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特征

2.1记忆化

传统工业仪表只能够在相对时间内存在短暂记忆,当运行到下一个状态时,前一状态记忆就会失去;而自动化工业仪表内随机存储装置可记忆到上一状态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全面高效处理。

2.2处理性

在工程生产期间,往往存在诸多隐匿性安全隐患,如抗干扰性、工程值及测量值等,而自动化工业仪表内部的微处理装置及软件所具备的处理功能能够极大程度减轻软件商承载负荷量,并通过仪表中优化及检索功能,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

2.3可编程性

在工业生产电路控制过程中,自动化工业仪表软件可通过替换控制程序完成编程。如果编程期间需使用硬件代替,应在原有基础上配置完整的控制及定时电路。由此可见,自动化工业仪表具备极高的可编程性,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仪表编程效率。

3、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3.1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材料准备

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材料准备工作中,需涉及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准备施工图及自控安装图;第二,准备常用标准图及质量评价指标;第三,准备施工技术交底文件;第四,准备自动化工业仪表各类手册等。同时,施工单位需借助施工图纸,编制工程总预算量,并将所计算出的数据准确记录表或相应签证单中。

3.2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技术准备

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技术准备过程中,需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及特征,对所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不断调整,详细记录下施工工序及方式,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指导及规范各施工流程[2]。同时,安装施工技术准备期间还应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一方面,在工程开始之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参加交底的人员需就施工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积极讨论,在得到各部门一致认可后,对交底内容进行补充及明确;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发生质量或安全问题的原因属于交底失误时,由交底人员负责,在问题原因属于违反交底要求时,由施工负责人及施工人员负责,以切实提升交底文件的权威性。

3.3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物资准备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需依据相关设计文件要求明确施工材料及设备的性状与规格,同时严把物料采购关口,严禁质量不合格物料流入到施工现场。一方面,依据材料检测技术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对材料生产及采购渠道进行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结合工程具体需求,认清筛查材料性能、数量及规格。同时,由于自动化工业仪表结构精密性要求高,因此还需对承插焊阀门的压盖、阀杆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切实保障物料质量及经济适用性。

3.4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标准仪器准备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标准仪器对工程总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相关管理部门从注重工程标准仪器质量的监管入手。首先,针对工程施工拟用设备进行严谨的到货验收;其次,结合自动化工业仪表安全工程设计图纸及各个施工流程的具体需求,全满监管设备型号、性能参数及具体操作等方面;最后,对施工人员仪表操作技能进行严格把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施工设备的积极作用。同时,就标准仪表中报警及数据处理功能进行入场前调试,使其可切实提升施工效率。

4、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4.1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施工技术监管

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实际开展期间,施工控制技术分为常规控制及先进控制两种方式。自动化工业仪表常规控制主要包括顺序控制、连续控制及批量控制等,且不会因控制而发生明显改变[3]。同时,自动化工业仪表常规控制也包括前馈调节、串级调节及非线性调节等,可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但对控制算法及功能模块等控制效果不明显。

4.2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控制及优化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先进控制系统及智能算法不断涌现,为促进工业生产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智能装置与动态测量及模型辨识技术密切相关,很大部分都是由测控及串级控制联合开展。

4.3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安全系统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的安全性可直接影响到工程经济效益,需相关管理人员注重应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安全系统,规避仪表安装期间存在的风险性。通常情况下,自动化工业仪表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硬件设备得易燃易爆性;第二,软件所存在的安全漏洞;第三,在工程施工期间导致的安全隐患等。由于传统工程安全控制手段已无法满足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需求,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紧急停车系统,降低事故发生的各项损失,更好满足工程安全需求。

4.4自动化工业仪表人机界面系统

现阶段自动化工业仪表控制室具有一个对应多个装置的特征,且人机界面可在液晶显示屏中直观展现出来。在仪表控制系统中,人机界面控制与操作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提升人机界面应用效果期间,需进一步提升分散控制系统的产品功能性,这种设立系统形成期间的硬件控制标准。同时,注重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升,确保工作人员可切实发挥出人机界面的积极作用。

5、 提升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质量的具体对策

5.1健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机制

督促施工单位构建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出施工单位重要执行作用。针对工程质量及安全性,明确施工单位管理目标及任务,提升施工企业对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4]。同时,要求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部门肩负起工程安全的监督职责,在保证工程经济利益大化目标的前提下,对施工管理机制的内容及强度进行不断调整,以从根本上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有序的开展。

5.2强化风险因素把控意识

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期间,管理人员也应增强风险因素的把控意识。具体而言,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施工因素包括技术操作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施工环境及地质环境、气候环境等。而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风险管理作就需从此些环境中找寻到影响工程顺利开展的不稳定因素,结合工程实际施工要求,对此些不稳定因素进行的合理的控制及转移,制定出更具可行性施工方案,切实提升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施工效率,充分发挥出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的积极作用。

5.3明确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注重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控制重点的的划分,将严把质量控制关口作为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力度。一方面,认清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注重工程各个环节的专项监管。提升工程施工期间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通过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进搭建起各部门施工质量控制信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做好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依照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建设方案及实际施工情况,明确工程质量控制侧重点[5]。注重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竣工质量控制,通过三查四定的方式处理工程尾项,确保工程能够达到实际交接需求。通过国家所颁布的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编制工程存查资源,为工程后期维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5.4做好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作

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管理期间,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做好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及职责素养的培养工作,切实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市场先机。首先,工程管理部门应认清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针对先进施工技术及施工理念在施工人员群体中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6];其次,注重施工人员聘任标准的规范化,严把施工人员入职关口,对人员进行严格考核;最后,构建起完善的人员激励政策,减少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量。

6、总结

总而言之,在自动化仪表安装期间,管理部门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口,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避免因人员操作不当所带来的施工风险,以期实现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辛芳珍. 基于石油化工产业的自动化仪表安装与调试[J]. 电子世界,2016,(22):73.

[2]王振中.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究[J]. 电子测试,2017,(07):98+97.

[3]郭庆忠. 探讨电气自动化仪表工程的安装调试技术[J]. 化工管理,2018(03):84-85.

[4]王振宇. 自动化仪表的安装调试及实践分析[J]. 电子制作,2014(02):222.

[5]馬迎宾. 工业仪表安装流程及控制方法探究[J]. 化工管理,2014(32):126-127.

[6]王雪梅. 化工企业中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与施工研究[J]. 民营科技,2015(08):7.

(作者单位: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沈健,1983年,男,浙江嘉兴人,仪表助理工程师,工作方向:企业仪表管理。

工业自动化控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评价标准

一、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最重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手段。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依据[1]。在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为期四年的学习阶段中,毕业设计时间占了一学年,比所有课程的总和还多出50%,这充分说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然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学生素质较低,对毕业设计不重视

首先,工业设计专业入学的本科生素质降低。很多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下设在非设计学院下面,招生时许多学生是因报考其他专业分数未达到要求而被调剂到工业设计专业的,对工业设计专业根本不了解,或者兴趣不高,造成了学习上的倦怠,缺少热情。这会影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风气,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出现专业基础不牢、知识积累不够的问题。

其次,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基本上采用学分制,这样就导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不管毕业设计质量如何,最终肯定能按时毕业。目前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不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本来很饱满的毕业设计任务时间安排,却被学生用在找工作上。当然这是无奈之举,但是大量的时间就这样被名正言顺地浪费掉也是不争的事实。就业的巨大压力让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不敢去干预学生的时间支配,造成学生真正用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少之又少。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学生觉得毕业设计做好做坏一个样。

(二)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审核机制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大致分为虚拟课题、企业生产实践课题和导师的科研课题。虚拟课题可以由导师来拟定,学生选择导师和课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导师共同商议决定[2]。虚拟课题选题范围广,可以考虑的因素多,作为考查学生设计能力方面是合适的。但正是由于虚拟课题的范围广、因素多,所以不容易把握难易尺度,不是题目过于具体而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题目过于抽象和庞大,使学生无从下手,更无法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所以,对于虚拟课题的合理性需要认真地去论证,对难易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

企业生产实践课题一般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或者毕业生实习单位的具体设计项目,和虚拟课题相比,企业生产实践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也是学校的设计教育和企业生产实践结合的良好契机。近几年来,高校的设计教育一再倡导与企业接轨、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真正地实现校企双赢却不是那么容易。首先,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希望得到的是实际可行的设计任务,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那么这个设计任务就必须能够切实考查出学生对于所学过的设计理论的理解、设计技巧的掌握、设计理念的成熟。毕业设计更像是一个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和汇报。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他们希望毕业生尽快熟悉程序、掌握流程,从而投入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去。而学校的要求和企业的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要求上的差异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毕业设计选题上的“唯企业”论调,是困扰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一个难题。企业的实际课题经常只是设计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或者说是一个非常微小的设计改良,并非都适合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学校培养的目标不是把学生变成一个环节中的产业工人,也绝不是与企业合谋的短暂利益的制造者,而是有着良好设计知识储备的、具有设计道德的高水平设计人才。毕业设计题目完全依赖于企业提供,那么只会把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转嫁给学校。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看似蓬勃发展,却不见得是良性的,这就如市场经济弊端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一样,企业经常为短视经济而朝更夕改,那么,学校设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如果完全随着企业而变,必然也会变得盲目。

导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也算是生产实践课题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容易出现的问题也与企业生产实践课题相类似,其中的一些是偏重于一点或者某个环节中的一部分,如不加以审核和科学论证,草率地用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很可能让学生沦为教师的免费劳动力,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三)毕业设计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评价一个毕业设计的好坏,很难抛开评审者的主观因素。同时,评价标准的不统一,也造成了结果上的差异。通常,毕业设计的导师也是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师,学生大学期间上课的表现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教师的心中形成印象。比如平时是否与教师积极沟通,或者一贯的成绩如何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评审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好坏的评价。但是,这些都是基于毕业设计本身质量以外的判断,却被教师主观地联系在一起。由于评审教师的主观性的介入,同时目前又缺乏开放的评估机制,使得专家小组式的评审方式最后也流于形式,导师的建议在成绩评定时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样就很难对学生形成统一而科学的评审标准。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及毕业答辩均采取书面材料结合现场讲解的方式;由多名指导教师构成的评审小组来检查和评审。评审通常是一个专家小组在一天之内完成一个自然班25—30位毕业生的答辩,还要根据表达情况,参考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书给出分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设计工作的展开和完成情况。而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成果,如三维模型的制作,产品创新性,最终效果、细节的设计等,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要求及规范化的评审,而这些恰恰又是学生毕业设计真实工作的体现。

二、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确立学生淘汰与激励机制

要想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应该从源头入手,也就是说要从本科生招生的时候,就要杜绝调剂方式的录取,招收真正喜欢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

国外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已经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淘汰制度。在毕业设计进行的各个阶段都有严格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不合格者将被延期乃至淘汰。我们虽然无法照搬国外高校的这些经验,但可通过延期答辩以及将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与学生保送研究生推荐挂钩,形成良好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或者可以借鉴清华大学的经验,他们的毕业设计作品会集中起来,找一个艺术中心或美术馆进行公开展览。并邀请社会各界的朋友和学生家长参加,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独立的创作尊严,并与自己的亲人共享。这样的举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质量,设计效果的社会反馈也将持续提升学生的设计热情。

(二)健全毕业设计选题审核机制

要从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上入手成立专家小组,进行严格的把关和审核。对虚拟课题所能涵盖的知识面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毕业设计课题所应该具有的难易尺度要做到科学化论证。

企业生产实践课题的筛选更应该严肃认真,在课题选择上不能“唯企业”论。毕业设计在争取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同时,首先要保证不降低大学设计教育的水准,在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采用,选择那些适合做毕业设计的企业生产实践课题。

导师的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也需要谨慎对待。如果说该课题在研究范围和知识覆盖上非常适合学生作毕业设计,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不符合学生毕业设计大纲上的要求,就不应该被选做毕业设计课题。专家小组应该对此进行核查和监督。

(三)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科学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高校对毕业设计的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及答辩委员会完成,整个过程主观性强,缺乏开放性。所以,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规范管理评估机制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同时还要加强评审的客观性和开放性,避免导师过多的个人感情参与其中。可以采取对毕业设计按比例进行匿名抽审、答辩过程集中组织、专家巡察的方式,避免导师在自己学生所在的答辩组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答辩时间。毕业设计中隐去学生及指导教师信息,提高评审的客观性。答辩时应鼓励下届学生进行旁听,并选择性提问等。

(四)创设开放的毕业设计管理平台

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等信息放在开放的管理平台上,供全校师生公开查看、质询。通过建立开放化的管理信息平台,可及早发现学生在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也间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工作,杜绝抄袭、仿造数据等问题的发生。学生也可通过平台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工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对比与借鉴。在这期间如果没有人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提出较大的异议,就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当然,这只是解决毕业设计问题的一个设想,如果继续完善此设想的话,就要丰富答辩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可以邀请专业教师和下届学生参加,也可以邀请在相关企业、本校其他院系或其他学校的专业教师参加,旁听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问。

工业设计专业在高校中属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毕业设计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虽不够全面,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只有这样,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成为真正考查学生设计水平、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R].2004.

[2]李在留,郭松.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

收稿日期:2013-11-12

作者简介:杨洪泽(1975—),男,吉林四平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素描基础”

工业自动化控制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物流专业教学的特点,在校企联合的模式基础之下,提出了共建实验室的系统架构设计,通过仿真软件提高物流教学的实践作用。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物流教学是对传统物流教学方法的革新。实践经验表明,虚拟仿真是解决物流教学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联合;共建;物流仿真教学

引言

如何将物流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已成为现代物流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实验平台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展示大学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是现代大学的标志。结合联合实验室的特色,高校要积极为研发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一流的实验场所以及软硬件环境。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学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然后结合具体的物流操作案例,进行模拟教学或真实操作。

1.实验室配置

在硬件配置上物流模拟仿真实验主要以计算机为主,对硬件的要求不算太高。在软件配置上,操作系统:Windows XP,编译系统:Microsoft VC + +.NET2008。硬件环境:CPU - 英特尔* 奔腾;内存-1G;硬盘-80G;显卡-独立显卡NVIDIA Ge Force系列;扩展接口-USB 端口2个以上等。物流模拟仿真实验可使用的仿真软件种类也比较多加图所示软件。

名称

主要特性

F l e x s i m

Fl ex s i m 应用深层开发对象,利用些对象的参数可以把任何制造业、物料处理和业务流程的快速、轻易、高效建模的主姿特征描述出来。

Auto Mod

为了更好地评价物流项目和工厂自动化(FA)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和工厂自动化(FA)仿真软件Auto Mod 的中国地区指定代理,上海村研除了为中国地区的用户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以外,还为客户提供物流和工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的仿真评价

Ra LC

Ra LC物流仿真软件,是由日本人工智能服务株式会社独立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仿真软件。Ra LC物流仿真软件,集现代物流技术、人工智能、3D 图像、数据处理和计算机仿真等技术为一体,专门服务于物流行业和工业工程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WITNESS

从动画表现形式和建模方法来看,该软件可以较好地实现2D 动画建模

总的来看,目前这些物流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大致包括:

1.1、为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提供模拟参考。在建立正式的物流系统之前先将物流系统的规划方案用仿真软件转化为模型,为管理者提供参考。通过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仿真,可以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

1.2、有效控制物流过程。物流过程一般包括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包装和搬运等物流功能。通过物流系统仿真软件可以观测到这些过程如何演进,整个过程各项参数会如何变化,以及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意外事件将对物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系统又会做出什么反应等内容。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对运行过程中的系统进行实时控制。

1.3、估算物流成本。通过物流系统仿真软件可以分析和记录整个进程中所有的物流操作过程,计算出每项操作的具体时间和原材料的耗用,从而统计出各项物流作业的成本。

2.实验教学设计

物流实验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运用能力,通过强化物流理论基本知识的记忆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优化和评价。由于实验课学时有限,学生需要一边学习实验基础理论,一边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同时,为了满足学生进一步的研究需求,特地在课堂中加入了创新型实验这一环节,使得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物流仿真软件分析现实企业中的物流系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物流仿真软件的实际应用上,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到深、由基础到设计再到创新,即基础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自主创新型实验。

2.1 基础型实验

基础型实验一般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熟悉Flexsim仿真软件的应用环境,学习物流仿真的基础知识,学习利用Flexsim 软件进行物流仿真的基本步骤,为后面的设计型实验和自主创新型实验打好基础。基础实验指导书比较详细,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就可以详细了解软件的仿真过程。实验内容如下:

(1)Flexsim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部件库(标准部件、固定部件和移动部件)、模拟实验模块、仿真执行模块(复位、运行、暂停、步进、停止等)、仿真状态模块、工具模块、模型演示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各种视图(二维、三维等)组成,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软件的开发环境和每个模块的功能。

(2)实体。学生需要了解每个实体的性质、代表对象以及各自属性,包括离散实体27 个(其中资源类12 个,任务执行类15 个)和流动实体11 个,如何输入数据和修改参数等细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命令和操作。

(3)连接端口来安排临时实体的路径。Flexsim模型中的对象之间是通过端口来连接的,学生应掌握三种类型的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中心端口)和端口连接类型(“a” “s”)和取消端口连接类型(“q” “w”)。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命令和操作,学会如何建立连接和安排实体的路径。

(4)简单数据统计。学生们学习如何进行统计信息和显示,修改记录器对象视图参数,修改记录器对象表头,统计标签四个选项卡各代表的含义。

(5)建立一个简单的生产布局。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该掌握建模的基本步骤:创建实体、端口连接、指定到达速率、设定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设定暂存区容量、设定暂存区的临时实体流、为处理器定义加工时间、重置与运行模型、查看简单统计数据和保存模型,能够运用该步骤进行简单生产布局仿真。

(6)动画演示。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何制作动画录像进行模拟演示。

2.2 设计型实验

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根据前面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对Flexsim 软件的基本掌握,设计学生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使用仿真软件对较复杂的物流系统进行建模的能力。设计型实验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建模。包括从如何确定仿真目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仿真流程平面图,分析建立仿真模型到最终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在该部分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自主运用该仿真软件平台解决实际问题。

(1)某公司车间生产线的仿真设计。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生产系统设计布局内容,理清生产设计中布局、物流及搬运系统的关系;掌握生产系统布局方法并进行仿真;掌握双标法对生产系统物料搬运进行规划,并进行仿真验证。

(2)基于Flexsim 的混合生产线投产方案研究。该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混合生产线组织特点;掌握混合生产线的仿真建模;熟练运用仿真软件建立混合生产线模型。

(3)基于Flexsim 的柔性制造系统仿真设计。该实验在熟悉Flexsim 软件的基础上,了解柔性制造技术;并要求学生掌握仿真技术在柔性制造设计上如何应用。

(4)基于Flexsim 的制造加工车间仿真设计与优化。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布局优化的原则;掌握Flexsim在生产布局优化的方法;够熟练运用产能平衡的方法。

2.3 自主创新型实验

自主创新型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Flexsim 仿真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仓储与配送、订单取货、快餐店中的食物准备过程和客户服务等领域,所以这部分实验侧重于软件在实际物流系统中的实践和创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部分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去选择想要仿真的对象,收集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建立仿真流程平面图,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调试,最后分析仿真结果并提出修改方案。由于实验课的学时有限,所以学生必须利用课余的时间收集仿真对象的信息、建立模型和提出改进方案,老师仅当学生在仿真中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引导性的指导,这样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让学生自主安排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改进

3.1  教学内容的改进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为了克服传统实验内容的不足,突出实验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必须重新审定实验课的内容。既要保证实验课能够为理论教学提供支撑作用,又要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设计能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实验教学内容的重新定位在重新确定实验内容时,必须考虑到两个方面:(1)物流仿真实验课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技能训练目标;(2)学生的兴趣和实验效果。经过认真的研讨,选用Flexsim软件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工具,实验内容仍然包括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自主创新性实验三个部分,且做到循序渐进。在实际操作中,选定了托盘数据绑定、仓库布局设计、交通流量控制、货物包装控制、货物分拣控制、货物合并控制、多通道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8 个项目,并将这些项目分成若干个子模块。在每次单元实验时,从中选取1~2 个子模块作为学生的实验内容。这样,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项目融入到单元实验中,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大大增强,实验更具针对性,实验效果良好。在实验内容的组织形式上采用阶段式结构,即将实验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单元实验阶段、小型设计性实验阶段和大型设计性设计实验阶段。单元实验阶段以选取项目的子模块为主,实验任务单一;小型设计性实验穿插在若干个单元实验之后,要求学生采用单元电路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实现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简单物流系统建模。例如,交通流量控制实验就必须考虑到仓库布局以及货物处理速率。实验时学生很容易将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通过组合、调整与改进,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大型设计性设计实验也可以称为课程设计,一般为期一周,安排在实验教学的后期阶段,选题主要围绕上述8 个项目的相关子模块,但系统构成相对复杂些,如生产线仿真应用。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设计能力。

3.2  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中,一般先由实验指导教师详细地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然后让学生按照实验教材所列步骤一步步去完成,而且有些教材甚至把实验需要的程序、实体分布图、接线方法、参数设置、程序输入方法等都一一列了出来,使学生不需要动脑,直接动手按步骤输入就可以完成实验,若实验中出现问题也是立即去找教师解决,很少主动思考,这样的实验效果可想而知。为此,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改革。

安排实验预习内容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是完成实验的第一步。每次实验前,布置好预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清楚。

布置实验任务实验时,不向学生提供具体的、详细的实验参数,只提出具体的实验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以及对实验要求的理解和分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设计实验结构。

合理地安排实验方式在实验的组织形式上,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即单元实验一人使用一台电脑,两人为一组,可相互交流;小型设计性实验是两人共用一台电脑,两人合作设计;大型设计设计性实验为4 人共用一台电脑,共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应尽量要求学生自行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则帮助分析这些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内容并不等同于学生实验内容,但与学生的实验又有一定的关联,切不可让学生可以照搬照抄。其次,应着重讲演示实验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操作示范要细致,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示范中获得启发。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过程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整个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采用多种方式去完成实验任务。

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管理教师应督导学生实验操作的全过程,提醒学生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督促学生准确记录实验结果,规范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分析、系统结构图以及调试运行情况和体会认真填写在实

验报告中,这样每做一次实验,相当于完成一个小课题的研究,可大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设计素质和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

电脑教学实验室采用相对定时开放方式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班级不多的特点,主要针对设计性实验,采用定时开放方式,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荆浩.物流实验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傅培华,彭扬,蒋长兵.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月明.《物流仿真实训课程》教学探讨田.物流科技,2011,(6):132-133

[4]吕明哲.物流系统仿真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唐秀英,冷雪梅,杨琳琳,等.基于Flexsim的生产线物流仿真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1,12

本文受教育部教指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ZW2015072,基于“逆向分析”的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工业自动化控制范文第5篇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的产物是工业互联网。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并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此平台已成为各行业的首要发展方向。在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被广泛应用,由工业互联网给出的各种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案也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地完善。工业互联网可实现集流程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决策智能于一体的全开放共享服务制造平台,构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的新型制造体系,将有效促进整个行业的改善,对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建设内容、应用场景和实现途径。通过平台建设,可以对公司生产经营全链条进行实时管控。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内控监管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如今,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一些生产销售企业来说,客户需求的变化较大,致使企业生产模式产生改变。互联网时代,数字是基础,来连接各行各业。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赢得数字经济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目前,工业互联网已涉及原材料、设备、消费品等制造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發展,形成了多种综合应用实践。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并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此平台已成为各行业的首要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在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被广泛应用,由工业互联网给出的各种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案也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地完善。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带来了机遇。

当前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打破常规,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这个平台,让企业有序地经营,生产环节也越来越流畅。工业互联网是需要把人、数据和机器三个方面连接起来,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使两者融合,建立新的产业体系:首先,将生产经营过程透明;其次,生产经营计划可以随着内外部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最后,当生产经营出现了不可预估的问题时,能够给出方案并及时解决。

1 工业互联网概述

1.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它是制造业新生态竞争的核心,是智能发展的新兴商业和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实现了生产各环节过程中的互联互通,链条化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

工业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互联网在工业上的简单应用,而是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以网络为基础,以平台为中心,以数据为要素,以安全为保障,它不仅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更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应用模式。这也是一个新的业态和产业,将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

1.2 工业互联网的构成

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数据和安全系统构成。

基础是网络系统。工业互联网网络系统包括网络互联、数据互通、识别分析三部分。网络互联,实现元素之间的数据传输,典型技术包括传统工业总线、工业以太网、创新时间敏感网络(TSN)、确定性网络、5G等技术。数据互通是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描述和统一建模,实现要素间传递的信息的相互理解。数据互通涉及数据传输、数据语义句法等不同层次。识别分析系统通过为材料、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流程、软件、模型、数据等虚拟资源分配识别码,实现物理实体和虚拟对象的逻辑定位和信息查询,支持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共享。

平台系统是枢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包括边缘层、IaaS、PaaS和SaaS四个层次,相当于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它有四大功能:一是数据聚合,在网络层面收集多源、异构、海量数据,传输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深入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二是建模分析,可以挖掘和分析海量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和智能应用;三是知识重用,将行业经验知识转化为平台模型库、知识库、二次开发和网络反复调用,加速共性能力的沉淀和普及;四是应用创新,为研发设计、设备管理、企业运营、资源调度等场景提供各类工业APP和云化软件,帮助公司提高质量和效率。

数据系统是要素。工业互联网数据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要性,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没有数据的收集、流通、聚合、计算、分析,各种新模式都是被动的水,数字化转型就变成了无根之树。二是专业性,工业互联网数据的价值在于分析和利用,分析利用的方法必须依靠行业知识和产业机制。制造业有千千万万个行业,千差万别,每个模型和算法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专业的团队不断地挖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三是复杂性,工业互联网使用的数据来自“研、产、供、销、服务”的各个环节,“人机物法”的要素,以及ERP、MES、PLC等各种系统,规模和复杂性远远超过消费者互联网,并且其数据采集难度大,格式差异较大,数据分析较为复杂。

安全系统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系统涉及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工业APP、数据等网络安全问题,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功能测试,保障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覆盖面广,工业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相对封闭可信的环境,网络攻击可以直达生产前线,针对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地扩大网络攻击面。二是影响大,工业互联网涵盖制造业、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一旦发生网络攻击或破坏事件,将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影响。三是企业保障基础薄弱,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安全意识薄弱,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内容

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为基础来建设的,应用于智能工厂,搭建物联网,可以实时监测企业的生产经营,覆盖面积广,时效性高,数据准确可靠。

2.1 工业网络建设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前,要先搭建适配的网络基站,覆盖面积要广,通过在设备终端植入网络传输模块,构建一个无线网络,便于实时通信。然后,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接入VPDN,建立移动专网,可以承载关于生产经营的大量数据,以此为基准,打造一个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企业的智能化经营。企业建立工业网络的目的主要是让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可以应用于智能工厂,实现企业各要素的互联互通,比如:生产设备、仪器与控制管理系统等的连接,数据共享,实时监测企业的生产經营,覆盖面积广,时效性高,数据准确可靠。

2.2 无线接入设备

在工业网络的基础上,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分析制造工艺设备的多源异构数据,重点关注一些设备实时数据的采集,比如SPI、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生产车间、自动包装等,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接入无线网络,对接MES系统,可以实现各个环节数据分析的综合应用。

2.3 工业互联平台技术架构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采用边缘层、基础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四层核心技术架构来建设的,可以实现数据的综合应用。

应用服务层:主要应用于比较典型、重要的场景,当客户遇到问题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方案来解决问题。

平台服务层:采用信息技术,包括SpringBoot、SpringCloud等,给客户提供更细致的方案,小且精致,这个方案包括服务注册、相关配置中心、全过程实时监控、服务网关等诸多组件,扩展范围较广,覆盖面积广,时效性高,数据准确可靠。

基础服务层:该层功能比较强大,连接了许多方面,比如云服务器、云数据库、搜索引擎等,给客户提供的计算服务较为精准,并且不固定,安全可靠。

边缘层:主要是采集自动化设备、人员、产品等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与基础服务层结合,实现不同协议数据的融合,提供大量智能制造系统的信息变量。

2.4 MES系统建设

MES功能较多,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给企业提供各个环节的追溯、质量监测、报表统计等,数据透明,安全可靠,稳定生产,可以使制造企业协同管理。

2.5 EMS系统建设

EMS系统,在网络的基础上,对生产线及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这些数据可以与MES的数据相连接,协同运行,让设备的月产量及运行情况透明化,安全可靠,数据准确。

3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3.1 工业控制

工业控制系统是一个工业自动化系统,可以计算和分析从工业设备和工业传感器得到的数据,自动控制生产参数与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质量也在不断地上升。工业控制系统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有以下三个场景构成:

一是设备内部控制,它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工作对象四部分组成,依靠工业专网,使得通信网络更加的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安全可靠。

二是线体内控制和设备间控制,线体是指多台单机设备之间的连接操作,而线体内控制和设备间控制可以控制线体内设备与大量的单机设备,连接专用网络,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作业,提升生产效率,增加设备交互的灵活性。

三是全车间生产控制,车间有很多条生产线以及功能单元,通过专网,全车间生产控制比较可靠,灵活性高,吞吐量比较多,并且还可以融入其他网络,让车间遍布通信网络,无死角,无盲区,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全厂数据共享,统一有效管理。

3.2 基于海量传感器接入的工厂监控

为提高人才素质,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高校增设互联网课程,完善会计人才网络基础,加大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招聘时,企业需要思路和工作经验,搭建互联网大数据共享平台。

3.3 工业VR/AR

在工业上,VR/AR技术主要是指智能检测和远程控制,接入专网,可以让设备与指挥中心连接,协同共享,数据实时传输,及时做出分析,远程专家佩戴AR眼镜可以远程监测、控制与维护设备,提高效率,加快生产。

此外,VR/AR技术也有一定的不足,它有两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一是计算量比较多,要想计算准确,就要提升VR/AR眼镜的质量,导致建造成本不断地升高,甚至需要在云端的VR/AR;二是云端的VR/AR是由大量的数据迁移过来的,因传输量大,导致网络变慢,致使用户的体验效果降低,影响客户的体验心情。因此,工业VR/AR要有极高的延迟效果,支持无缝切换。

3.4 智能诊断维护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其中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通过知识学习和问题分析来进行智能诊断和维护,实现对设备的监测和预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对设备进行维修指导。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地获取相关设备数据,在云端进行网络数据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结果,从而可以通过专网实现设备的智能诊断和维护。

4 工业互联网的实现途径

4.1 开展协同攻关,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企业可以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合作,协同发展,构建并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链图,对协议分析、边缘计算等技术不足之处协同研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通过标识分析,可以实现综合应用,并且促进了工业网络定制化应用的发展。因此,引导企业安全投入,并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企业安全保障。

4.2 自主创新,支撑工业互联网应用

对于工业互联网这个新型业态来说,企业要不断地自主创新,加强硬核技术的研究,比如各级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提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升级企业系统,建立一个新的技术生态;以工业互联网基础,创造“点”“线”“面”为一体的安全体系;加强数字化人才以及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关专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数据库等,综合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跨学科、跨领域,构建全方位支撑体系互联网发展。

4.3 强化宣传推广,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行业协会和联盟是一体的,两者之间有连接的纽带,通过举办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者大会、创新大赛等方式来加深这个纽带作用,使其充分发挥,同时,大力宣传一些做得很好的案例,积极推广工业互联网,让更多的人或者企业了解并掌握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个方面,加深社会、企业对其的印象,提升知名度,为工业互联网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4.4 培育新兴业态,实现工业互联网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资金和产业的引导作用下,可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应用示范,促进技术协同、制造协同、全产业链协同、行业/领域协同,加快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能够融入此生态环境中,以企业链为基础,构建价值网络,促进其产业链快速重塑,培育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业态,助力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5 结束语

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制造业多层次智能化转型,是实现产业链整合、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制造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条件。工业互联网建设是以应用场景为基础的,结合相关总体发展目标,将多个互联网技术综合应用,从有条件的应用点出发,寻求突破,创新生产模式,实现“互联网+”工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宋颖昌.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四大应用场景[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0(8):32-35.

[2] 尹杨鹏,李亚宁,崔粲,等.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路径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6):42-46.

[3] 朱亚东.5G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必要性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9):74-75.

[4] 李燕.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J].改革,2019(10):35-44.

[5] 徐健.5G环境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3):28.

[6] 纪流河,杨文林.运用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0):208-209,218.

【通联编辑:代影】

上一篇:桩基检测技术下一篇:加工贸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