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论文范文

2023-03-02

经济贸易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

1导言

随着人们交流模式的进步与发展,信息交换速率及效率都在不断提升,促进了贸易与自由化程度的进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经济交流,这种趋势是近些年来经济的重大走势,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对外展开,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支援政策等,都代表了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决心与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利于我国制定整体的对外贸易策略,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展开。

2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

就目前阶段而言,国际经济贸易形势较为复杂多变,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受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经济贸易对外与对内的不稳定因素。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现状而言,当今世界,世界各国虽然一直在加强经济贸易间的合作,但是整个世界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存在着恶性竞争的现象。一些国家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不断地通过一些政策对中国施压,导致中国对外经济往来较为困难,面临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而以中国对内经济贸易而言,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国内中外合资、外商投资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利益因素的促使,难以避免中外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对中国整体的经济贸易发展造成阻碍,且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市场因素。尤其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贸易大环境下,中外合资企业明显遭受着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多重影响,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频频发生经济合作、技术合作上的问题,不稳定因素较多且复杂多变。

当前,虽然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出现困难与阻碍,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一直在制定更多的经济贸易发展政策,致力于以和平、合作、公平、平等协商的原则去解决问题。在中国经济贸易体系的不断完善与革新下,我国已经陆续地制定出了多个经济贸易政策,加大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积极顺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通、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深度合作与共赢。从“一带一路”的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已经陆续解决了多个经济贸易发展困难,如生产过剩、外汇资产过剩、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活力不高等问题。同时,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公平、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促进了中国与蒙古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家经济贸易合作,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力。

3基于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措施

3.1从体制入手改善对外贸易途径

从当前的整体贸易形势来看,在国际的贸易舞台中,我国的话语权要弱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方面在于我国参与世界整体贸易的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的部分产业技术含量比较低,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代表了在基础国际贸易中,我国处于弱势地位,技术壁垒与基础贸易壁垒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两大枷锁。从整体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壁垒是对于本土经济的压制。因此,从管理角度及体制入手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思路,也是促进我国整体贸易进步的重要手段。同样,从WTO组织一系列协议来看,其内容不仅十分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如早期的GATT更多的是基于货物贸易诞生,其中更加重视关税避让,在WTO体制下这种模式就不适用于现代国际贸易整体形势。对于我国来说,迎合主流的WTO发展形势与协议内容,强化自身的职责控制,也是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途径。

3.2积极引进贸易专业人才

由于受到以跨境电商为典型代表的新型贸易形式出现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际经济及贸易的竞争形势,而人才作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相对深远。与此同时,人才不仅是促进国际经济及贸易快速发展的重点要素,而且还国际贸易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考虑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环境中占据不败地位,相关贸易企业需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通过组织岗位培训方法,逐步提升贸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打造专业的贸易专业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促进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支持。

3.3积极制定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不断开拓对外经济贸易市场

新形勢下,为了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需要我国制定出更多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不断开拓对外经济贸易市场,寻求更多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机会,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力。例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有意识地扶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借助中国企业打造中国品牌,促进中国产品、技术的对外贸易。同时,我国相关企业更要借助已有的经济贸易政策,积极开拓对外经济贸易市场,寻求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机会,拓宽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空间,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如积极借助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外企业寻求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建立起一批稳定的贸易伙伴,为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注入长久生命力。此外,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可在经济贸易管理机制中加入企业扶持计划,鼓励国内经济市场中大、中、小企业联合起来,走现代化经营的方式,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创新优化与调整,规范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环境。

3.4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永远是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区域的地理优势及经济互通性,导致在国际贸易范围中,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性最高而且长期稳定,是国际贸易中所有国家都喜欢的贸易内容及贸易类型。从我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日韩等国家作为我国近邻,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合作对合作双方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会促进双方的经济进步,这也是国际贸易展开的重要途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国家建立品牌,提高中小企业存活的可能性,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存在。因此,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将会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路径。

结束语

总之,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已经出现全球化一体化、自由发展化、交易方式网络化等趋势,受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复杂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中美经济贸易摩擦频发、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力也在持续变大。结合着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通过建立健全对外经济贸易机制、不断加大科技与人力要素的投入、积极制定对外经济合作政策等措施,推动我国经济贸易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杰.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J].商场现代化,2018(17):61-62.

[2]赵明霞.新形势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4):232-234.

[3]朱伶瑾.浅谈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及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1):5-6.

[4]施竞澄.试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7(05):66-67.

经济贸易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商务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企业实行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当前国内企业在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關键词:跨国管理;国际商务经营:必要性;问题;解决对象

一、国内企业实行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国内企业“走出去”,可以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进行学习与借鉴,有助于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和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发展水平相比,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出现失衡现象。不管在何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技术与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助于企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形成一个优质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的积极努力,国内有关企业不断对国外企业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创新,进而国内企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自身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全球化发展,在当前国际市场经济中,跨国经营是一大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进行跨国经营,有助于国内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能够有效优化配置国内企业的资源。在当前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变得越来越为激烈,针对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企业,常常会面临很多风险与挑战,不过企业也同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进行国际商务经营,能够实现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之间的深度交叉,能够对国内外资源进行充分共享。随着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不断深入合作与交流,能够形成一种更好的互动模式,有效推动了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同时能够实现产业的升级,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实力。

二、当前国内企业在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制定完善的国际商务经营管理体系,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人才严重缺失

制定一个完善的国际商务经营管理体系,能够促使企业更好地进行国际商务经营,提高企业的跨国管理水平。不过,目前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方面,因为很多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国际商务经营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并未对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给予高度重视,只要发生国际贸易摩擦现象,这些企业便不知如何有效处理。另外.在对国际化战略进行推行过程中,部分企业并未对本地化经营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尚未对目标国家进行全方位分析,包括经济、文化等,因此常常会产生多种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国际化战略进行推行过程中,许多企业并未对人才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人才严重缺失,对国际商务经营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经营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性

经营管理理念应具有显著的先导性。在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方面,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对自身经营管理理念不断进行转变与创新,才能够获取满意的成绩。针对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的观念比较滞后,特别是在技术方面是极为落后的。另外,我国不少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方面,并未对技术创新、品牌创立给予高度重视,它们依然偏重于刺激销售,因此在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方面,国内企业存在很多问题与缺陷。

(三)现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严重滞后

在对国际化发展战略推行过程中,我国企业应对经济一体化需求进行深入考虑,应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与改进。不过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过程中并不是非常合理、高效,大多数企业并未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进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部分企业无法通过利用多元化模式走进国际市场,继而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推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国内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在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中的发展状况,需要选取良好的经营战略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对企业自身综合能力进行提高。另外,国内企业应在国际市场中积极拓展业务,通过制定完善、多元性的经营发展战略,以对企业进出口融合机制进行建立健全。为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国内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国际市场的营销管理问题。另外,国内企业为能够对国外竞争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一定要对国外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的国际发展战略决策。为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国内企业的发展理念一定要具有创新性,除了要对过去企业的发展经营模式进行充分利用以外,还应通过大量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个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而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二)开设海外事业部,对经营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

国内企业一定要对经营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能力。在对国际化经营进行推行时,不管企业规模是大还是小,均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开设海外事业部,海外事业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从事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工作,本部门的管理人才一定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另外,在对国际化战略进行推行时,需要对跨文化经营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健全,对本土化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推动,国内企业一定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风俗,以能够在差异中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国内企业一定要着重培训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高级人才,为其提供更多专业培训机会。

(三)国内企业应对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在对国际化经营进行推行过程中,国内企业应能够对国际商务经营理念进行合理运用。国内企业需要对国际化经营与跨国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国内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然需要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不断学习与借鉴。为不断创新国际商务经营理念,国内企业一定要对核心力进行提高。在走向国际竞争市场以前,国内企业应先对当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以能够为国内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另外,针对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内企业一定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应建立健全薪酬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出作人员在跨国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面临更多挑战与发展机遇。为能够在国际经济市场中拓展业务,走出国门,国内企业一定要在国际商务经营与跨国管理方面做好充足的战略准备,以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能够更好的解决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问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艳.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策略[J].冶金管理,2019(7).

[2]雷方.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J].中国商论,2018(1).

[3]张姗姗.基于5s模式的国际商务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8(6).

作者简介:

张露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经济贸易论文范文第3篇

今年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99%,其中3月份68.7亿美元,下降39%。分析当前贸易顺差问题,既有必要看到3月份的异动,也有必要立足长远,将顺差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综合起来考虑。

一、一季度顺差来源并没有明显变化

我国顺差来源集中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一是来源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如,2006年我国纺织类、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三大类产品的顺差分别为1124亿、938亿和1542亿美元,三者之和是总顺差的2倍,其中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通信技术是利用我国劳动密集型环节的“高科技产品”。而逆差产品主要是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产品,比如我国电子技术、石油产品的逆差分别高达942亿和73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仍是如此,比如,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5%,增加额达40亿美元,顺差也在30亿美元以上;原油逆差14亿美元。

二是来源于香港和美国、欧盟。2006年对三者顺差达到3806亿美元,是总顺差的2.1倍。2007年一季度对香港地区和美国、欧盟的顺差分别为362.2亿美元、346.9亿美元和27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3%、21.0%和47.4%,三者合计986亿美元,仍是总顺差的2.1倍。

三是来源于加工贸易。近年来一般贸易顺差增加很快,但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仍达1889亿美元,比顺差总额高114亿。从历史看,2000年以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是全部顺差的2—3倍,如2004年曾高达3.3倍。今年一季度加工贸易顺差545亿美元,是全部顺差的1.2倍。

四是来源于民营与外资企业。2006年其他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顺差1202亿美元,外资企业贸易顺差912亿美元,顺差完全由非国有企业产生。今年一季度其它企业和外资企业顺差分别为289亿美元和281亿美元,是总顺差的1.2倍。

二、3月的顺差异动主要是短期因素影响,难以扭转全年顺差增长的基本态势

3月当月,我国贸易顺差68.7亿美元,同比减少38.6%。其中,一般贸易逆差29.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99.2亿美元,增长23.6%;其他贸易逆差101.1亿美元,增长17.5%。对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的顺差分别为95.1亿美元、63.6亿美元和15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4%、6.3%和增长29.3%。

我们初步分析认为,造成3月份顺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有二条:一是抢先出口。据国发中心、渣打银行等认为,由于企业对出口政策调整、人民币继续升值等存在强烈预期,所以抢在2月份大量出口,从而挤压了原本应在3月份出口的份额。2月份我国外贸出口高达51.7%,比上月高了近20个百分点,但3月份剧降为6.9%,比2月低45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的进口却相对稳定,2、3月份进口增幅仅相差1.4个百分点。二是春节因素,2006年春节是1月29日,2007年春节是2月18日,今年滞后了20天,所以造成了2月、3月外贸都不正常,2月过快、3月过慢。我们认为,如果把2、3月份加总起来考虑,外贸增长20%,其中出口增长25.3%、进口增长14%,与今年外贸的总体走势是吻和的,都属于正常范围。当然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也有影响,但不能解释3月份顺差的剧烈波动。

从全年看,世界经济贸易稳定增长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过剩产能需要通过出口得以释放;加工贸易顺差反映了我国承接国际转移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且牵涉大量就业,政策调整需要两头兼顾;在缩减投资规模的宏观态势下,国内对资源、技术设备的进口需求受到限制,例如去年进口增幅从25%逐月回落到15%以下,特别是第四季度自欧美进口增幅呈逐月回落之势。因此,我国“出强进弱”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大,如果调控力度比较温和,今年顺差可能较快增长。

三、外贸政策调整应关注世界经济的风险及其影响

2007年一季度,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增势持续、需求放缓、调整加快、风险初现”的特点,欧元区、日本、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势头不错,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世界经济的风险在增加。主要体现在:

第一,美国房地产泡沫使经济衰退风险大增。2006年美国房市降温使经济减缓了1.2个百分点。美国最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预测,美国房市今年将持续疲软,新房销售减少7.1%,现房销售减少8.1%,房价上半年会继续走低。美联储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为防止楼市“硬着陆”要减息,已5次暂停加息进程,住房按揭的违约风险仍随之增加,第二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面临破产;另一方面为双赤字融资、防通胀需要升息。楼市继续下滑,势必波及消费。美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降至6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格林斯潘多次警告美经济有衰退的风险。联合国报告也指出,2007年世界经济将因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减缓0.5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出口的1/3左右最终到达美国市场,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值得警惕。

第二,全球股市大跌凸显国际金融风险。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发展速度很快。亚洲等新兴市场是“热钱”的主要输入地。亚洲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已达3000亿美元,每年佣金增长20%以上。对冲基金已引起包括G8在内许多机构和国家的关注,限制其投机风险的呼声日高。

第三,国际油价在高位波动剧烈。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月,西德州原油现货价从每桶77.1美元跌到51.1美元,跌幅高达33.7%。3月7日,油价再次突破61.85美元/桶,不到60天内上涨21%。随后受全球股市下跌引起的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油价再次大跌,3月13日跌至58.03美元/桶,下跌6.1%。从供应角度看,剩余产能较低、下游的炼油能力瓶颈决定了石油不可能回到廉价时代,预计2007年油价将保持55—65美元的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推高油价的偶然因素。

据联合国今年1月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将从去年的3.8%降到今年的3.2%,贸易由10.1%降到7.7%,特别是美国经济波动风险在增加,对我国贸易产生的影响可能加大。这需要我们在调整贸易政策时,充分考虑世界经济波动的风险因素,避免外贸大起大落,争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外贸政策调整还应立足于我国顺差的长期趋势

我国顺差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即先逆差后顺差。上世纪80年代以逆差为主,年均逆差79亿美元;90年代以顺差为主,年均顺差156亿美元;入世五年来年均顺差735亿美元。

我国顺差主要是由长期因素决定的。外因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经济失衡。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外资企业顺差分别是总顺差的1.1倍和5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也有大量顺差,这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内因是我国工业化加速、产能过大、制造业竞争力强。可见我国顺差是由国情决定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一个长期问题。一般的政策调整可能减缓顺差增速,但难以根本改变。以日本为例,虽然其80年代初开始采取一系列调节顺差的措施,但26年过去了,其顺差并没有改变,且在90年代达到高峰。所以,我国今后的顺差仍将保持较大数额。

事实上,我国贸易不平衡度并不算高。从纵向看,2006年我国外贸不平衡度为10%,还低于1997、1998年的水平。从横向看,我国2005年为7.2%,远低于德、俄、沙特等国11—52%的水平。从历史纵深看,200多年来,不平衡度超过20%的年份,美国、日本、俄/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都有10—40年左右,还有一些国家超过50%。与此对照,我国贸易不平衡度相对偏小,即使某一天上升到20%,在世界贸易史上也属平常。从顺差与GDP之比看,2005年我国为4.6%,在前10位顺差大国中居倒数第三,略高于日本和加拿大,只有沙特的1/10,爱尔兰的1/5,挪威和俄罗斯的1/3。

五、外贸政策取向也有必要与时俱进

看待外贸及顺差问题应立足于国情,有必要与时俱进:既要看到我国出现顺差必然性的一面,也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过去出口创汇紧迫性的一面,也要看到现在调节顺差必要性的一面。过去我们拼命抓出口、抓创汇,因为那时我们缺外汇,需要进口大量技术和设备。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与改革开放初甚至与上世纪90年代比,我们外贸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四个根本性变化”:一是外汇储备由稀缺变过剩。过去外汇少,所以要拼命出口创汇,中央支持、地方也有不少支持政策,但现在担忧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太多了,给宏观经济造成压力。二是出口能力由弱变强。过去我们主要出口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现在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能力都大大增强,入世五年平均出口速度达29%。三是贸易地位由小变大。过去我们出口占世界比重不到1%,是贸易小国;现在达8%左右,居世界第三,一些轻纺、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以上。贸易大国既意味着对国际市场影响增强,也意味着国际市场相对空间缩小。四是贸易摩擦由少变多。1979年我国遭到第1例反倾销调查,90年代中期后持续增多,现在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把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防止顺差增长过快。并且,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我国外贸政策是否到了一个转折阶段?是否需要大的调整?即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利”和“出口创牌”,从“重出口轻进口”转向“贸易基本平衡”,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六、促进贸易基本平衡的基本政策取向

鉴于我国进入贸易顺差期,需要有长期应对准备。把促进外贸基本平衡作为重要任务,从长期看,需要综合治理,以优化出口、扩大进口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为目标,采用汇率、利率、外贸外资政策调整、刺激国内消费等措施,缓解顺差过快增长,促进贸易基本平衡;从短期看,应把重点放在“减增量”上面。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表明,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动,今年顺差总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有必要把工作目标定在减少顺差增量上。

从出口政策看,应着眼于“基本稳定、优化结构”,既要密切跟踪国际市场走势,防止出口大起大落冲击国内经济;也要大力优化结构,减少“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相应地采取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原产地规则调整、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进口政策看,应立足于我国国情:首先应考虑到我国进口水平本身并不低。2006年我国进口依存度达3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是美、日等国的3倍;入世以来进口年均增速高达27%,是WTO中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次应考虑到进口增长受主客观因素制约。进口是企业主导的市场行为,主要取决于内需大小和外国是否有出口意愿。第三应考虑到我国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技术水平偏低、国际分工地位低、顺差以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为主等现实,决定了我国还没有到自由贸易、大量鼓励进口的阶段,还需要合理、有限地保护市场。因此,今后既需要鼓励技术装备、资源等进口,扩大从发展中国家和顺差对象大国进口,也应把握好进口的“度”。

经济贸易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也随之增长。流动人口生活问题成为我国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文本通过对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客观因素状况四个指标的分析,研究流动人口流动范围的影响因素,进而反映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本文以社会融合理论为研究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全国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要重视流动人口政策管理问题,增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能力。

一、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我党的领导下,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比如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政府密切关注流动人口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状况,开展了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的相关因素,进而探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与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关系,从而为政府不断改进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社会融合理论

社会融合要确保流动人口有参与关于他們生活和基本权利的决策的权利。社会融合有三种理论形态:宏观的整合理论、中观族群模式、微观认同接纳理论。其测量是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设计维度,但宏观整合理论为社会融合测量维度提供理论框架。因此,社会融合测量与整合的四个功能项是一致的,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认同、互动-参与-交往的角度来设计。社区融合测量维度应该从社区互动以及社区互动产生的结果出发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人际互动、文化适应、心理认同、社区政治参与、社区公共利益维护等。社会融合中的个人经济地位维度与社区互动缺少直接联系,更不是社区互动的结果,因而应排除在社区融合测量的维度之外。社区融合去经济维度对重新认识经济融合的基础地位以及重新划定社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选取

本文基于对2012年国家计生委开展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相关因素。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两个核心变量:一是“流动人口”:二是“社会融合”。

根据研究理论,本文选取了一些可能会影响社会融合因素的变量,即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其他客观影响因素。

(二)变量定义及变量的描述统计

本文我们主要采用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因素。对于我们所写文章而言,我们主要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选取流动人口流动范围为因变量,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成跨省流动和非跨省流动两大类并分别赋值,进而辅助研究。选取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其他客观因素作为自变量,也采取同样方法对其分类、编码,之后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目的是找出社会融合程度与各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提供帮助。编码后的变量及其定义如下表:

本文为了建立模型的精确性,将就业状况分为了失业和就业,失业的人包括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的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既包括失业、无业、操持家务,就业包括务农和就业;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和已婚,未婚包括离婚,已婚包括初婚、再婚和丧偶。受教育程度分为二类:一类是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以下即包括: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第二类是受教育程度为中学以上即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三)建立模型

a. 在步骤 1 中输入的变量: 就业状况重新编码, 婚姻状况分组, 受教育程度编码, 是否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是否有社区公益活动, 是否参与选举活动.

本文以最后一类为参照类别。由上表可得,就业状况分组的发生比之比是0.74,即跨省流动人口中,已就业的人口和未就业人口的比是0.74,由该数据可得,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口可能比已经有工作的人更愿意流动,因为已经有工作的人,会因为家庭、朋友、同事等原因留在当地工作,从而放弃流动。

婚姻状况分组的发生比之比是0.941,即跨省流动人口中,处于未婚状态的人口和处于已婚状态的人口的发生之比是0.941,流动人口中未婚状态的人比已婚状态的人多,原因可能是已经结婚的人会因为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即使工作等方面不满意也会选择在本地工作而不流动,而未婚的人没有这些约束力,时间和精力都会比已婚的人多,所以更愿意选择流动还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工作。

受教育程度分组的发生比之比是0.96,说明跨省流动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中学或以下的比受教育程度中学以上的人多,原因是当今时代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很多方面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比如就业竞争而引起的学历竞争,同一个职位多一个人竞争就会引起用人单位的选择,所以,在我国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能选择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多,而且选择的工作也就越满意,相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就会有较少的机会选择工作,并且选择的工作满意度会相对较低,所以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会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愿意选择流动,从而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获得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流动人口中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生比和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生比之比是0.829,即在流动人口中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人要比享受的人要多,因为如果一个人享受着医疗保险意味着他有着较强的医疗保险保障,那么他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对来说会比较好,会有较小的可能性选择流动。

流动人口中没有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发生比和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发生比之比是1.516,即在流动人口中没有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人要比参加的人要多,因为如果一个人参加了社区公益活动会加强他对社区的热爱,会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更加热爱,所以不会选择流动。

流动人口中没有参与选举活动的发生比和参与选举活动的发生比之比是1.305,即在流动人口中没有参与选举活动的人要比参加的人要多,因为如果一个人参加了选举活动会加强他的自我归属感和责任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降低对生活的烦恼和压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没有归属感的人更会愿意选择流动。丰富社区活动,完善社区事务,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基础壁垒作用,对于促进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生活,为流入地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以上结果能够看出,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他客观因素都对流动人口流动范围有显著影响,侧面说明了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影响也极为显著。本文分析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内容,从不同方向出发分析流动人口流动范围的影响因素。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健全流动人口户籍管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政府可以紧跟大数据信息时代潮流通过互联网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根据前面的研究发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能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程度,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户籍管理系统,为保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完整全面的居住、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都起到极强的促进作用。而信息技术的加入,将大大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质量和效率,为政府工作积极献言献策。

(二)强化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意识,突破流动人口发展壁垒。增强对亟待融入城市生活的流动人口的服务意识,是突破人口迁移心理障碍的出发点。流动人口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更应把城市建设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发展联系起来,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保驾护航。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学习技术知识,提高流动人口技术能力,解决实际困难。(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贸易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在实际发展中发生了一定变化,打破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各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世界经济增长多元化、贸易出口量活跃、通货膨胀的压力提升、出口难度提升以及货币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并研究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其中主要包括新兴力量快速发展、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延缓以及自由贸易发展较为活跃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特点;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贸易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想在该种经济环境中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明确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在发展中的特点,根据特点,预计未来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站在科学的立场中冷静分析,这种方式能够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产生明确认识,最终达到全面掌握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的目的。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经济增长多元化

早在2007年开始,世界经济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就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不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在主导世界经济贸易,其中中国、俄罗斯、印度以及巴西四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力以及地位逐渐提升,并且GDP所占比例在持续增长,我国与俄罗斯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贡献在50%左右,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世界经济贸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石油的价格不断提升,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期,成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力军。根据这一发展特点看,世界经济贸易未来在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化,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并且会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贸易出口量活跃

美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出口量逐渐降低,而其他国家,例如,日本、欧盟、中国、巴西、俄罗斯以及印度等,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出口量逐渐提升,年增长率在20%-50%左右,世界经济贸易中整体增长率将在7%左右。其中日本货物的进出口贸易在2016年分别增长了8%以及5%,为世界经济贸易经济增长贡献了0.5个百分点,针对亚洲地区来说,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较快。欧盟中

的15个国家,在2017年出口量增加了18%左右,其中欧盟对俄罗斯的的出口量、对中国的出口量、对巴西的出口量以及对德国的出口量仍在持续增加,在此过程中,德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国出口量增长了23%,进口量增长了18%,通过以上数据能够看出,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多数国家的贸易出口呈上升趋势。

(三)通货膨胀的压力提升

导致世界经济贸易中通过膨胀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石油的价格始终较高,加上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的供应量较为紧张。第二,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农产品、食品以及矿产品等,近几年以上产品的价格持续上升,导致出现全球性的通胀压力,进而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的现象。在2017年,发达国家消费物价上升了3%左右,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物价上升7%左右,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之内。

(四)出口难度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各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也逐渐增多,摩擦出现的类型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表面上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实际上展开质量壁垒,滥用安全标准展开贸易交易。另外,在解决民生产品质量问题的过程中,不是采用与生产商直接沟通的方式,而是通过媒体以及舆论等方式进行解决,这种方式看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产品质量的根本问题。另外,将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互混淆,将经济问题赋予政治化的色彩,这种方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五)货币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导致货币政策协调难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降息,这对其他国家的正常经济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打破了世界经济贸易中原有的发展规律以及发展结构。欧洲通过加息的方式,保持物价之间的平衡,但是欧元升值也会对进口物价上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欧元一直升值,则可能会打破欧洲市场的平衡。亚洲银行在面对此种情况下,处境更为艰难,如果降息,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增息,则可能促进美元资金流入中国市场,增我国汇率升值的压力,由此可以看出,世界经济贸易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证各国汇率之间的平衡性,最终实现促进世界经济贸易良好发展的目的。

二、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新兴力量快速發展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世界经济贸易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以上三部分产生的经济总值占全部经济总值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在二十一世纪之后,以上三部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新兴的发展力量,其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较高,一旦出现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则会导致国家内部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空心化以及供需量不平衡等问题。以日本为例,其经济增长缓慢之后,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更加严重,与此同时,其他新兴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根据目前这种发展情况来看,在十年之后,这两者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延缓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贸易在实际发展中逐渐向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保护贸易以及自由贸易仍然处于对立位置,针对这一现象,世界贸易组织对二者展开了多次调节和谈判,但是由于其中涉及的国家较多,加上许多国家在讨论此问题中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一直处于僵局的情况。这也就说明,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多边贸易体制处于僵局的情况,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贸易依旧向着全球化以及自由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仍然在针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等问题展开研究,与各个国家展开协调,尽量保护各个国家在此过程中的权益。通过以上研究能够得出,多边贸易体系在实际发展中的速度较为缓慢,并且在未来短时间之内仍然会保持这种现状。

(三)自由贸易发展较为活跃

在世界经济贸易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自由贸易,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在此基础上与合作单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国与法国签订科博登条约。目前,由于多边贸易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多数国家将重点放在贸易合作中,形成了双边经济合作的情况,已经有许多国加入这一贸易合作中,其中主要包括欧洲、亚太以及北美、南美等,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发现,世界经济贸易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向着多元化以及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多数国家的经济会得到提升,各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会逐渐提升,打破部分国家独揽经济的局面,形成多样化的发展形式。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展开全面了解,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了解的全面性,同时还能够明确世界经济贸易未来的发展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能够为今后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珩.基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视角的全球经济失衡研究 [D ].吉林大学,2017.

[2 ]沈倩影.全球金融危机中世界贸易保护的新特点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D ].华中科技大学,2016.

作者简介:舒子瑞(1998-),男,籍贯: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上一篇: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