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

2024-04-11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办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 根据我院性质,我院不设传染科、发热呼吸道门诊以及肠道门诊。

二、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例,除按法定程序报告外,应将病例转院至相关定点机构治疗,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最后按院内感染控制相关制度做好消毒工作。

三、 在发生相关传染病流行期间,根据疫情等级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我院在大门口设立预检分诊点。

四、 预检分诊点工作由业务院长分管、门诊部负责、医教科监督实施。

五、 预检分诊点配备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采取合适的检查流程。

六、 预检分诊点应标识醒目,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和防护用品。

七、 在预检过程中,应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曲预检,发现相关传染病疑似病例,应按规定报告,及时转诊台相关医疗机构诊治。对接诊处按院感要求进行必要的消毒,对相关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 预诊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预防的措施,按照规划严格消毒,并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台州市黄岩区妇幼保健院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3、在门诊、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

4、预检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7、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查室,专用放射线摄片,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面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睛,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良好通风,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工具.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品处理等,应按卫生厅相关文件执行.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工作.

九·要认真填写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传染病人(疑似病人0 十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

十二·出诊医务人员要认真填写门诊医疗手册

十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四·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相关文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 十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1. 急诊病人就诊最好有人员陪同。

2. 转院病人或复诊病人请随带既往资料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

3. 初到急诊,可询问急诊大厅预检台护士以便能及时分流到专科急诊就诊;诊疗全程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均可询问预检台护士。

4. 急诊病人按先后顺序就诊,兼顾病情轻重。如有危重病人,医护人员会首先抢救此类病人,此时需要其它就诊患者理解加以配合。

5. 急诊病人经医生诊治后由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决定下一步去向:病情较轻者门诊治疗;病情较重者建议留院观察或安排住院治疗。

6. 急诊挂号、就诊、付费、化验、取药及输液等均在一楼急诊完成;部分特殊检查需到专门检查室,医技楼一楼放射科(CT、X光胸透) 二楼检验科。

7. 急诊各处标有显着标识,并提供部分健康宣教知识,敬请就诊时留意查看。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1. 预检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处置,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2. 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患者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3. 认真接待和处置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察室或抢救室,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急救处理。

4. 绿色通道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5. 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会诊。 6. 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

7. 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患者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预检分诊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二、分诊重点: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

三、分诊目的:

(一)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重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三)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四)增加患者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四、分诊系统功能

(一)经初步评估,根据病情决定优先诊治顺序。对需要抢救的危重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进行急救。病情稳定后再挂号收费。

(二)给予患者初步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吸氧等。

(三)根据病情,优先安排患者进行简单的化验检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四)减轻患者和家属人焦虑心情。

(五)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患者等待就诊时间。

五、分诊种类

(一)院前分诊

(二)灾难分诊

(三)院内分诊

六、病情分级

(一)一级——急危症(红色)

1、患者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性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患者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二级——急重症(红色)

1、患者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性剧烈头痛、腹痛、开放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决定:进入抢救室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5分钟。即在5分钟内给予处理。

(三)三级——急症(黄)

1、患者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患者。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决定:进入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10分钟。

(四)四级——非急症(绿色)

1、患者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2、决定:进入各诊室就诊或在各诊室及门诊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

六、对预检护士的要求

(一)评估

1、获取简短的病史/主诉。

2、评估并确定患者的分级。

(二)措施

1、问候患者和家属。

2、如为

一、二级患者,马上与抢救护士联系,送入抢救室。

3、测量生命体征。

4、完成完整的预检记录。

5、对于事先通知来院的患者,协助传呼会诊医生。记录传呼及反应时间并通知急诊医生。

6、通知家属在候诊区等候。

7、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员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8、及时接收“120”指挥中心指派的急救指令,迅速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司机,并协助做好出诊准备。

9、根据院前反馈的急救信息,通知抢救室、各诊室做好相应准备,维护院前救护网络资料。

10、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启动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及时上报。

11、指导低年资护士完成复杂或难度大的急救技能操作。

12、定期进行分诊准确率统计。

13、保持预检分诊区域物品的齐备。

(三)评价

对于未能及时就诊的患者应持续、反复地评估病情。

七、预检护士的资格要求

(一)5年以上工作经验。

(二)经过疾病初步评估培训。

(三)熟悉医院工作流程。

(四)具有顾客服务知识。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二、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传染病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三、各科室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四、在接到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六、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七、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八、传染病门诊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上一篇:宜居环境建设简报范文下一篇:演讲稿演讲与口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