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实现理想范文

2023-09-21

怎么实现理想范文第1篇

2、“第三只眼”透视大学生自我管理

3、关于专业选择指导的研究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研究

5、把理想化成每一天的努力

6、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实施

7、谁在为轴心国心理战广播?

8、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9、让青年在职业选择中有更多获得感

10、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1、美国高校学生就业服务机制对我国“90后”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启示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注重职业道德

13、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之所见

14、中职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5、论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16、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探讨

17、中学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18、师德建设必须“内修”“外炼”

19、浅谈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

20、生涯教育在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21、从专业化发展角度看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

22、《杜拉拉升职记》身份认同分析

23、职业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24、生涯故事访谈在高中生涯辅导个案中的运用

25、立足学生发展 做一个知性的班主任

26、浅谈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

27、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28、转变就业心态是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前提

29、引导孩子科学支配时间

30、做一个有良好心态的教师

31、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

32、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关键词

33、人生:从认识自我开始

34、浅谈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35、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建构的思考

36、角色转换视野下的德学关系再认识

37、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高中生涯教育体系

38、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的研究综述

39、职业心理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应用与思考

40、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

41、团体心理沙盘在一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42、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43、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策略

44、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45、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

46、高校党课教育中渗透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

47、从职业经理人向经销商华丽转型

48、《职业发展报告》分析

49、理想与现实 初入职场,如何踏上职业的“星光大道”?

怎么实现理想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其理想信念坚定正确与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仍存在着弱化倾向。因此,该论文着眼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进行剖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有助于大学生理想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高等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想信念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对理想信念教育十分注重,并把它摆上学校工作首位。近年来,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大学生群体和高校教育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也更为繁多。虽然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获得一定成果,但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各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多,教研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注度更高,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理想信念教育逐步走向成熟,高校的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成果更加显著。通过系统的调研分析发现,从理想信念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基本上可以说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整体状况良好但层次不高,还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

(一)理想信念有所缺失

经过多年思想层面、政治层面的教育和熏陶,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使部分学生感觉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甚至缺失。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够指導我国的发展实践,对个人的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有个别受访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过时,对我国的发展及社会理想实现的指导作用已经不大。从一定程度上看,这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理想信念容易动摇现象,并且自我怀疑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方面,纵观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理想信念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的学生从小就有理想信念意识,并根据自己的成长不断地调整理想信念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且由于年龄不大和经历有限,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的思想难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遇到挫折和不顺的时候,其理想信念就会产生动摇。此外,社会转型还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及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分裂、动荡、整合与重塑[1]。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同时受到多种文化、思想、价值的影响,这极易造成他们思想上的迷茫,价值观上的偏差,进而造成他们理想信念的模糊和异位。

(二)理想信念趋向多元化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但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抵抗力。当前,人类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理念源源不断传入我国,产生了多元文化,社会观念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与社会主义倡导的一元价值体系产生分歧[2]。信息爆炸和多元文化共同影响着当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的理想信念更趋于多元化。前段时间我们曾组织过一次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将大学生的理想划分为多个内容予以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选择了职业生活理想,这其中有40.3%选择了生活理想,有35.5%选择了职业理想,而选择道德理想的占13%,选择社会政治理想的仅有11.2%。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不仅呈现多元化而且还有所侧重。他们更关心与个人相关的生活、职业理想,在理想信念上主体意识较强,而对社会理想及道德理想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个人生活、职业理想的关注。

(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弱化

牢固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是我国发展和前进保持正确方向的必要保障,为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对政治事件保持较高的关注度,还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紧紧相连,但其中对社会主义事业存在怀疑的思想也同样存在。近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使国家不断实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也逐渐进入转型期。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有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造成了一些失范现象的发生。再加上社会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这些失范行为过分夸大,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个别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事业建设逐渐失去信心,极易导致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弱化。在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太遥远,有些学生还对爱国和爱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个别表示说不清楚。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坚持社会主义”这一观点是认同的,但确实也存在弱化现象。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所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但市场经济的本质也对我国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处于价值观还未成型的大学生很难对市场经济做出比较正确、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往往会对其理想信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极易颠覆过去我们曾极力推崇“大公无私”的传统价值观念,形成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造成了人们对集体主义意识的淡化。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他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将利己主义当作个人行动准则,其社会责任感则相对薄弱。

(二)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侵蚀

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伴随着经济的流通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西方文化作为当今一种较先进的文化形态,正通过多种渠道源源不断地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着渗透和影响。西方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大肆鼓吹政治文化一体化,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断向我国大学生输出他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情感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观念。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确有许多先进之处,但对于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人生经验相对较少的大学生来说,西方文化中的利益主义、个人本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的文化和价值观会对其理想信念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现代网络信息的干扰

互联网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新的活动平台。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价值观念及思想观念充斥其中,大学生对这些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还不具有较强的辨别力,难以分清谁是主流谁是支流,有的学生的理想信念因经不起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而发生动摇。与此同时,网络又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暂时的解脱和放纵,而且更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造成部分学生在追求理想时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选择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久而久之,网络世界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心理满足感,还会动摇其理想信念。

(四)传统教育的误导与缺位

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出生后,首先接受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教育,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及理想信念会具有明显的家庭特色。而有些家长本身理想信念不坚定,受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严重,这些思想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导致其孩子的理想信念也会出现问题。同时,基础教育阶段,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教授,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点掌握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而有效的引导。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一些学校不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造成以理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使之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是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保障。完善、丰富的教育内容应包括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客观真实的案例讲解等,并且能够满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诸方面的要求。此外,还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要不断丰富教育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力开发并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直观的声、影、“扁平化知识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直观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变抽象理论为具体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的精神实质。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技能,更好地为理想信念教学服务。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方式,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理解。“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4]。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过去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他们自主意识较强,更渴望被尊重和被理解,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有效性逐渐降低,重理论而轻实践、重传授而轻培养的课堂教学已经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还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因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提升课程实效性势在必行。教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年级、学科背景、层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偏重于感情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树立符合实际要求的理想信念。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理性思维相对成熟,就可以使用理性阐述及情感帮助的双重教育手段。在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和开展游戏化教学,通过学生自讲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可增加自主探究性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围绕相关课题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制作ppt,撰写心得体会,并在课堂上对自学成果进行展示[5]。

(三)发挥网络媒体作用,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社会化路径

作为新媒体,网络媒体正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多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追捧。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当下他们更愿意也更依赖网络媒体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在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網络媒体,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强高校官网建设,开辟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学习专栏,为学生提供准确、丰富、实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要利用并引导好非正式网络交流平台,在学生相对活跃的社交网站、BBS论坛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开设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公共微博、QQ和微信,通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为他们释疑解惑、解决困难。更要加强对这些非正式交流平台的舆论监督和引导,避免各种消极、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以及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论的出现。通过网络媒体,加大正面典型培树及宣传力度,以榜样的力量来传播正能量,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四、结语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成败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早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子涵.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2] 杨小霞.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大学教育,2014(5).

[3] 张少青,官毅成,陈涛,等.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研究[J].时代农机,2016(8).

[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5] 林伟.政治社会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庞丹丹]

怎么实现理想范文第3篇

2、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3、浅谈山区林业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的对策

4、实现共同富裕之路径的思考

5、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论贫富差距与社会主义理想

8、浅析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9、增进人民的福祉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0、实现共同富裕:首要是把“蛋糕”做大做好

11、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

12、中国“共同富裕”未来景象

13、推进居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美好生活

14、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逻辑

15、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6、依靠权力的分配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17、21世纪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解析

18、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浅探

19、脱贫攻坚经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启示

20、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及路径转向

21、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22、共同富裕的理念演进、实践推动与基础性制度安排

23、实现共同富裕的依据和措施

24、共同富裕理想与实现途径:毛泽东的视角

25、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探究

26、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27、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引领未来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28、名家新论实现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的崭新目标

29、以共同奋斗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30、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31、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构建

3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当代启示

33、试论农村相对贫困的有效治理

34、实现共同富裕的财税对策及展望

35、共同富裕的分配路径与薄弱环节

36、坚持共享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37、从当前的贫富差距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8、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39、实现共同富裕,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

40、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逻辑意蕴、内涵特征和价值贡献

41、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助力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42、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43、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4、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美丽浙江”的实现路径

45、关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考

46、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苏州率先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

47、推进林业脱贫 实现共同富裕

48、国企员工持股改革再探讨

4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范畴

上一篇:不良贷款范文下一篇:思念的滋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