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

2024-02-29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第1篇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且耐药性强,大量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不断增多,这不仅使医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因此防治医院感染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1、外源性的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一)机体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等。

2、病理因素 由于疾病使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

3、心理因素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性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二)机体外在因素

1、诊疗活动 现代诊疗技术和先进的药物应用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在造福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现代诊疗技术尤其是各种侵入性诊疗的增加。 (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治疗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2、医院环境 医院是各类患者聚集的场所,其环境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3、医院管理机制 医院感染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但只是形式主义;医院感染管理资源不足,投入缺乏;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都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就导致感染

(一)感染源: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感染源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2、患者自身

3、动物感染源

4、环境储源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有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3、注射、输血传播

4、饮水、食物传播

5、生物媒介传播

(三)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因此,医院感染常见的人群主要有:①婴幼儿及老年人;②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③营养不良者;④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⑤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⑥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⑦手术时间长者;⑧住院时间长者;⑨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应有独立完整的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不同科室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应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层次分明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到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依照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来健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 (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隔离技术规范,切实做到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重视职业暴露的防护。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的方法

(二)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牙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牙胞的过程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细菌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分干热法(燃烧法、干烤法)和湿热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1)燃烧法

常用于a、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纸张、敷料等直接在焚烧炉内焚毁。 b、金属器械:在火焰上烧灼20秒

c、搪瓷容器:倒入少量95﹪—100﹪乙醇,点火燃烧至熄灭 d、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 (2)干烤法(干热法)

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和介质的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适用于玻璃、金属、搪瓷类物品、油脂及各种粉剂等的灭菌。

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灭菌:箱温180℃,时间20~30分钟。

(3)煮沸消毒法

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消毒方法。

方法:将水煮沸(100℃)后计时5—10分钟达消毒目的。

如在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105℃,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防锈的作用。

适用于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 (4)压力蒸汽灭菌法

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灭菌效果可靠,是物理灭菌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方法:当压力在103—137kpa,温度可达121—126℃,经20—30分钟可达灭菌目的。

适用于如敷料、手术器械、搪瓷类物品及其某些药品、细菌培养基等。 效果监测: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最可靠)

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

(1)日光曝晒法: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6小时、定时翻动,可达消毒目的。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时间30—60分钟 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1m,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以上记时从灯亮后5—7分钟开始计时,如需再次使用,关灯后需间歇3~4分钟再启。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理想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

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低温下使用;无剌激性;腐蚀性;过敏性;无色、无味、无臭;毒性低;价格低廉等

2、化学消毒剂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易挥发的药物要

加盖。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查、调整浓度。 (4)浸泡前将消毒物品洗净擦干,全部浸泡在消毒液内,注意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管腔内注满消毒液

(5)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于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物品,应待气体散发后再使用,以免药物刺激人体组织。

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

物品洗净、擦干→浸没于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与时间内达消毒目的 用于人的体表、锐利器械、化学纤维制品、精密仪器等。

(2)擦拭法

用于桌椅、墙壁的消毒。 (3)喷雾法

用于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桌椅、墙壁)的消毒。 (4)熏蒸法

使消毒剂成气体、在标准浓度与时间内达消毒灭菌作用。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

是利用灭菌剂气体,在密闭容器内,经标准的浓度、温度和时间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第三节

手卫生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手卫生的管理

1、制订管理制度

2、配备必要设施

3、定期开展培训

4、加强监督指导

5、开展效果监测 (三)手卫生设施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流动水洗手设施: (2)清洁剂: (3)干手物品: (4)速干手消毒剂:

2、外科手消毒设施 (1)洗手池: (2)清洁用品:

(3)手消毒剂: (4)干手物品:

(5)其他: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二、洗手

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暂居菌,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目的】

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大部分暂居菌,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 【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环境准备

3、用物准备 【操作步骤】

1、打开水龙头,调节合适水流和水温,水龙头最好是感应式或用肘、脚踏、膝控制的开关。

2、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但需注意水流不可过大以防溅湿工作服。

3、关上水龙头并取清洁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4、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具体揉搓步骤为(图11-1)

5、打开水龙头,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6、关闭水龙头。 【注意事项】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用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

2、洗手方法正确,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尤其要认真清洗指背、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部位;冲净双手时注意指尖向下。

3、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4、洗手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②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

清洁部位时;③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⑥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⑦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⑧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三、卫生手消毒

【目的】 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环境准备

3、用物准备 【操作步骤】

1、按洗手步骤洗手并保持手的干燥,并且要符合洗手的要求与要点。

2、取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必要时增加手腕及腕上10cm。

3、按照揉搓洗手的步骤揉搓双手,直至手部干燥必须保证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

4、揉搓时间至少15秒,等手自然干燥即可。 【注意事项】

1、卫生手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部干燥,遵循洗手的注意事项。

2、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时方法正确,注意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揉搓到。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②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③直接为传染患者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④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四、外科手消毒

【目的】

清除指甲、手部、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

3、用物准备

【操作步骤】

1、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

2、调节水流,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清洁剂揉搓并刷洗双手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消毒 【注意事项】

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和手表。

3、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始终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

4、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5、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第四节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项基本而重要的技术,其基本操作方法根据科学原则制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

一、概述

(一)概念

1、无菌技术: 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3、非无菌区: 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4、无菌物品: 指通过灭菌处理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5、非无菌物品: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清洁且宽敞

(1)操作室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2)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2、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要求

3、无菌物品管理有序规范

(1)存放环境符合要求:

(2)标识清楚:

(3)使用有序:

(4)储存有效期:

4、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

(1)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2)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定距离;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4)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5)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6)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7)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8)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

(9)一套无菌物品供一位患者使用。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作用: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操作要点:

1、无菌操作前准备

2、开浸泡容器盖

3、将钳移至容器中央、钳端闭合、垂直取出

4、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

5、用后闭合钳端、垂直放回、松开轴节

6、到远处取物、连同容器一并搬移

(1)钳及浸泡容器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同时更换消毒液 (2)使用频率高的部门、每天清洁、消毒一次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

目的:用于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1、准备:检查容顺标签

2、取物:开盖(内面朝上妥善放置)、取物(用无菌持物钳)

3、取物毕:立即将盖盖严

4、手持无菌容器时、托住容器底部

三、无菌包的使用

目的:保持包内物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无菌状态。

1、洗手、戴口罩

2、包扎无菌包:物品放于包中央→盖内角→盖左右两角(角尖向外翻转)→盖外角→〝十〞字形扎妥

开包法:核对包外标签→手搁在清洁、干燥的台面上→解系带→按原折顺序逐层开包(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横向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24h内右再使用)

四、铺无菌盘

1、洗手、戴口罩

2、取无菌治疗巾包

3、铺盘:

(1)开包:用无菌钳取治疗巾一快放治疗盘中

(2)开巾(手不可触及内面)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层扇形折叠、边缘向外 (3)放无菌物品、盖上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折一次

(4)有效时限不超过4h

五、倒取用无菌溶液法

1、洗手、戴口罩

2、取液、查对

3、打开瓶盖、瓶塞向上翻起

4、拉出瓶塞、瓶签朝掌心、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由原处倒出无菌溶液

5、倒毕、盖瓶塞、消毒 、翻下瓶塞、注明开瓶时间

6、剩余溶液可保存24h

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1、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核对标签

3、打开取滑石粉涂擦双手

4、掀开袋口、一手提住一只手套反折内面,对对准五指戴好

5、用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取出手套、同法戴好

6、双手调整手套位置、将翻边扣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1)脱手套:从袋口翻转脱下 (2)手套浸泡于消毒 液内、洗手

第五节 隔离技术

隔离(isolation)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 他人的措施。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清洁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患者者不应进入的区域。

2、潜在污染区:也称半污染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3、污染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患者者和疑似传染患者者接受诊疗的区域。

4、两通道: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5、缓冲间: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

6、负压病区:也称负压病室,指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病室)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病室)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

7、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医院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医院可分成4个区域:(1)低危险区域;(2)中等危险区域;(3)高危险区域;(4)极高危险区域

1.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布局与隔离要求 适用于经呼吸道传播疾患者者的隔离。

(1)建筑布局:呼吸道传染病病区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2)隔离要求:

①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②病室内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③不同种类传染患者者分室安置;

2、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布局与隔离要求 适用于主要经接触传播疾患者者的隔离。

(1)建筑布局:感染性疾病病区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区、重症监护病区和生活区。 (2)隔离要求:

①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②病区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

③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患者者应分室安置;

3、普通病区、门诊、急诊的布局与隔离要求

(1)普通病区: (2)门诊: (3)急诊:

(三)隔离管理与隔离原则

1.医院建筑布局合理,符合隔离要求 2.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1)隔离病区设有工作人员与患者各自的进出门、梯道,通风系统区域化

(2)隔离病室门外或患者床头安置不同颜色的提示卡 3.严格执行服务流程,加强三区管理

(1)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

(2)患者或穿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

(3)各类检验标本应放在指定的存放盘和架上;

(4)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

(5)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应按规定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换隔离鞋;

(6)离开隔离病区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脱帽子、口罩:

(7)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4.隔离病室环境定期消毒,物品处置规范 5.实施隔离教育,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6、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实施终末消毒处理

二、隔离种类及措施

一是基于传染源特点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隔离,二是基于保护易感人群的隔离。 (一)基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 (2)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3)减少患者的转运。

(4)进入隔离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

(5)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6)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换药器械等均应先灭菌,然后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被患者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

(2)相同病原引起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

(3)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4)严格空气消毒。

( 5)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 (6)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患者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

(2)同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的第(2)、(3)。

(3)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4)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5)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6)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4、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二)基础于保护易感人群的隔离预防

1、设专用隔离室 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隔离,室外悬挂明显的隔离标志。

2、进出隔离室要求 凡进入病室内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

3、污物处理 患者的引流物、排泄物、被其血液及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分装密闭,标记后送指定地点。

4、探陪要求 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患者;原则上不予探视,探视者需要进入隔离室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三、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一)口罩、帽子的使用

帽子:遮住全部头发,用后放入特定污物袋内

口罩:罩住口鼻、用后取下将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入胸前小袋内、用后集中处理。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患者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患者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脱;佩戴后应调节舒适度;摘下护目镜、防护面罩时应捏住靠头或耳朵的一边,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如

需重复使用,放入回收容器内,以便清洁、消毒。

(三)穿、脱隔离衣

1、穿好工作衣、帽

2、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3、取下隔离衣(持衣领)

4、露出肩袖内口,清洁面向自己

5、穿衣袖(抖袖)

6、扣领扣、袖口(手被污染)

7、系腰带

脱隔离衣:

1、解腰带、于前面打一活结

2、角袖口、卷袖

3、消毒双手

4、解领扣、拉下双袖(手不可触及衣袖外)

5、双臂退出袖内、双手持领、挂好隔离衣 (四)穿、脱防护服

▲穿防护服

1、查对防护服,查对防护服是否干燥、完好、大小是否合适,有无穿过;确定内面和外面。

2、穿下衣→穿上衣→戴帽子→拉拉链,无论连体式还是分体式都遵循本顺序。

3、脱防护服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脱防护服前先洗手。 ▲脱分体防服

拉开拉链,上提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上衣时先脱袖子,再脱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垃圾袋内,脱下衣时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垃圾袋内。

▲脱连体防护服

将拉链拉到底,上提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先脱袖子,再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全部脱下后置于医疗垃圾袋内。

(五)避污纸的使用

1、取用:从页面抓取

2、用后:丢入污物桶,集中焚烧处理 (六)鞋套、防水围裙的使用

1、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2、一次性使用的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电教:无菌技术

实验:穿脱隔离衣

实验:穿脱隔离衣

实验:无菌技术操作

实验:无菌技术操作

实验: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操作考试:穿脱隔离衣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根据知情同意原则, 2011年5月在我县各选择20岁及以上城镇居民约10212名进行问卷调查, 实际调查社区居民10212名共收集有效问卷10000份。将接种了流感疫苗者作为接种组10212名, 未接种流感疫苗者作为未接种组。资料分析应用SPSS软件完成。

2 预防与控制措施

2.1 加强监测

疾病监测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基础,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3年SARS暴发以后,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报告系统, 实现了即时报告, 同时还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为及时掌握疫情发生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 全国范围内的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得以恢复和开展, 初步实现了由被动监测向主动监测的重大转变。

疾病监测需要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和报告系统的整合, 只有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前提下, 监测系统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我国疾病监测系统由临床和疾控两部分组成, 监测系统的管理则是由各级疾控中心负责, 需要建立非常有效的协调机制。症状监测是疾病监测的重要内容, 我国疾病症状监测开展得较晚, 需要进一步加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由于很多病毒性疾病都与动物宿主或生物媒介有关, 积极开展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的监测对于病毒性疾病防控来讲尤为重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使得人与动物 (包括野生动物) 的接触机会大大增加。此外, 落后的家畜、家禽饲养方式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动物或生物媒介传染给人的疾病可能还会增加, SARS、禽流感和西尼罗脑炎疫情的出现或上升都与此有关。系统地监测动物 (包括野生动物) 和媒介生物种群的变化、带毒状况、病毒的繁殖动态以及各种家畜、家禽疫情, 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增强应对能力这是早期发现病例并采取针对性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所在。病毒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都是非特异的, 加之很多病毒性疾病存在一定比例的轻型患者, 给病毒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 开展新发、少见传染病培训

使临床、疾控人员充分了解新发和少见传染病的严重性, 增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提高临床发现、诊断能力。

2.3 积极开展针对医护人员的各种业务培训

通过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 (1) 可以使其掌握或了解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规律, 能够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迅速作出初步的判断或形成初步的印象, 并采取相应地措施, 尽量减少疾病传播的几率; (2) 使其掌握各种自我防护技术, 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造成的损失。

2.4 积极开展防控专业人员的各种业务培训

通过培训, 使其提高应急处理各种传染病暴发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应急演练等方式, 增强其快速反应能力。

2.5 提高实验室检测诊、断能力

很多病毒性疾病需要通过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才能够明确诊断, 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是增强应对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新发和少见病原体的检测技术方法。SARS是一个深刻地教训, 不解决病原体问题, 就很难从容地应对疫情。

2.6 系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保健意识是有效防控病毒性疾病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 很多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都与不良的生活和生产习惯有关。禽流感的发生、狂犬病疫情的上升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国在健康教育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 但很多地方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规范的情况, 往往是被动地进行, 疫情来了, 电视、报媒、宣传画 (册) 、网络等等一起狂轰滥炸, 疫情过后悄无声息。当然, 可以肯定狂轰滥炸确实对疫情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从长远来看, 应有计划地组织相应的医疗、防控和健康教育专家, 共同编写或拍摄有关疾病的宣传资料, 建立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有重点地对目标人群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全社会的防病意识, 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控制疫情的星星之火, 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出现燎原之势。

2.7 加强研究, 科学控制病毒性传染病

随着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为代表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已经加快了各种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研究的进度。科学研究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 加大投入, 才能逐步提高科研的水平。科研不仅可以更好地加强技术的储备, 同时也可以带动业务人员自身水平的提高。应坚持科研和防控并重的原则, 将新技术、新发明尽快地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使之更好地为疾病防控工作服务。

流行病学是阐明传染病特征、探索病原、分析流行因素的重要手段, 是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的重要工具。分子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应该成为病毒病预防控制的常规工作内容, 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则应该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我国目前流行病学水平尚不能满足病毒病预防控制的需要, 应该加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系统地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素质, 充分发挥流行病学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明确诊断、明确病原体是控制疫情的基本要求, 大部分病毒性疾病需要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学方法加以诊断。我国病毒病实验室诊断能力受到相关试剂缺乏的制约, 除血源筛查试剂外, 很多临床、疾控需要的诊断试剂还没有获得我国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需要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加强合作, 发展适合我国需要的诊断试剂。试剂的研发需要满足高端和低端两方面要求, 一是研发能够在现场应用, 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试剂, 主要是免疫层析等快速诊断技术, 这些方法不需要复杂技术和设备, 适合在现场和基层使用。同时需要发展以生物芯片等为代表的多病原、高通量检测诊断方法, 解决新发和少见病毒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国家科研计划已经支持了一些新发病毒病诊断方法的研究, 由于这些疾病如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西尼罗脑炎等, 在我国没有发生过流行, 很难进行相关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应该在国家级疾控机构建立适当储备, 以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

3 结果 (表1)

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平均年龄基本一致。接种组文化程度较高 (P<0.01) , 男性比例明显低于未接种组 (P<0.05) , 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人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4 讨论

传染病是没有地区界限和国界的, 艾滋病的广泛流行、SARS和目前禽流感的传播均证明了这一点[1]。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全球来说, 必须加强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我国, 政府主导的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模式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病毒性疾病早期往往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出现, 早期发现相对比较困难, 同时病毒性传染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较少, 使得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其他传染病更加困难, AIDS、SARS、禽流感等病毒病就是最好的例证[2]。如何提高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能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里提出一些看法, 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疫苗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一个有力的武器[3]。在疫苗研发领域, 传统的疫苗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反向遗传技术的运用为RNA病毒疫苗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目前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就是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进行的。

疫苗在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天花是人类历史上通过疫苗接种和整个国际社会不懈努力消灭的唯一的病毒性疾病。目前正在全球进行的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消除麻疹的工作也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 而且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也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近10余年来, 我国病毒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开发了以减毒乙脑疫苗、减毒甲肝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等为代表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产品, 这些产品基本满足了我国病毒病预防需要。AIDS、SARS和禽流感等重要病毒病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正在进行临床实验。

总之, 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储备, 逐步提高防控能力, 科学、有效地做好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摘要:目的 探讨病毒性疾病的影响因数与预防控制。方法 2011年5月在我县各选择20岁及以上城镇居民约10212名进行问卷调查, 实际调查社区居民10212名共收集有效问卷10000份。结果 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平均年龄基本一致。接种组文化程度较高 (P<0.01) , 男性比例明显低于未接种组 (P<0.05) , 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人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储备, 逐步提高防控能力, 科学、有效地做好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 周德泰.青海省防治病毒性疾病措施[J].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8 (1) :166~171.

[2] 唐华江.预防流感的单方验方[J].农家科技, 2007, 8 (3) :35.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第3篇

地质的原因是复杂的, 地质问题包括前期地质勘探是否正确和其他实践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果勘察存在问题, 后续施工将有很大影响。施工前, 对此地地质观测及分析十分重要, 严格控制地质勘探的精准度。局部区域地质有特殊性, 需要备注区别。整体地质又呈现差异性明显, 也按严格区分。超挖问题往往存在于对地质判断出现偏差, 由于土质及地下水作用等原因造成深入部分的土质与上层土质相差较大。在进行挖土工作时, 要明确土的质地、压强、与水作用等特征来综合判断施工。除了对地质错误判断造成的错误施工外, 还有因仪器问题不能正确勘测出该地实际地质情况。且团队协作中, 因个人间认识上存在的差异, 造成操作及判断上的偏差也是难免的。甚至于, 施工单位的地质勘探人员本身经验、知识的缺乏造成的误判也时有发生。

2 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不当

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超挖也是常有的, 如在施工地, 因对施工处采取错误的施工方案反而造成了错误的超挖。施工方案由设计人员事前通过运用土力学、水力学、地质学综合知识分析计算出超挖面积或长度, 符合隧道设计施工标准而对施工方法的正确指导。反之, 设计人员错误的分析计算使得施工时产生漏洞甚至错误, 将引起的超挖或其他问题都相当严重。

现阶段, 隧道施工常用的方法仍是“矿山法”和“新奥法”, 都是钻爆法的应用。施工动土时, 超挖问题主因在于钻爆法实施不当。而一般理论和实际相差甚远, 效果不如预计的好。而且, “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这两种有效控制超挖值在合理范围内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并未被广泛应用, 较多的时候采用“鸡窝炮”。“鸡窝炮”的爆破的方法不但预期效果差, 实际成效更甚。施工的过程中, 不仅钻爆法不容易操作, 钻爆的工具也存在参差不齐。如果, 钻孔精度低, 影响施工精确度, 也能造成明显超挖。因为钻孔空间有限, 受隧道地质影响, 拱部180°范围内的上仰角、两侧边墙部位的外插角以及底板的下插角都相当难控制。钻孔角度控制采用凿岩台车效果较好, 但多数情况除了长隧道外, 均是人工钻孔。这对钻孔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经验的要求甚高, 可见在施工方法上控制超挖也很有难度。除上述两项运用钻爆法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导致的超挖问题外, 爆破过程中, 装药结构的不合理, 同样能引起超挖。由于爆破前, 需要合理装药, 如装药结构不合理, 威力无法控制掌握, 使得爆破后, 对围岩的破坏作用巨大。因为爆破的同时, 爆破中产生的强大振动和应力波造成超挖面积明显, 且爆破后的轮廓质量差。

此外, 施工管理错误, 也就是管理者的个人误判导致劣质的施工质量也是常有的。施工管理指的是现场管理与组织, 包括人员组织、作业安排、技术交底与指导、质量检测与反馈以及相应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制定等。管理是为了质量得以保证, 将超挖控制在范围内。

3 施工人员素质差

施工人员素质程度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 决定超挖程度。施工人员现状是大多为农民工, 未曾经受专业训练, 当然不排除个别经验丰富, 但终究工作质量差。而指挥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经验自然不丰富。理论和经验两者不能很好协调, 难以控制质量, 将超挖控制在范围内实践难度大。

4 隧道施工解决超挖问题的方案

今天, 我们国家在隧道施工领域也小有建树, 经验是有的, 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从中分析研究下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难找出解决的方法。最主要的是找到问题的根源, 上述为可能引起超挖的原因, 严谨工作态度, 避免犯错, 综合管理相信能够解决超挖问题。具体在于如下几点。

加强地质勘探技术和超前预报工作。鉴于地质勘探技术的短期提高效果甚微, 所以应规范要求使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且质量上严格把控。设计部门做好勘探准备前期、中期、后期的资料整理, 在数据处理方面做到精确, 且能有较好的地质勘探规范, 做到面面俱到。工作人员应细致且优质的完成任务。如地质条件复杂处添加更密的地质探孔, 使得资料详尽便于综合的分析和运用。这样, 超挖问题将在施工环节有效的控制。

加强地质预报工作, 超挖能否有效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于对地质条件的了解。只有全面的地质预报, 才能正确判断钻爆范围, 有效控制超挖。帮助制定和调整施工方案, 在具体的如开挖进尺、爆破方法、装药结构等方面影响超挖因素上解决, 确保施工。

改良施工方法和调整施工管理。隧道施工如何控制超挖问题, 关键在于控制钻爆法的实施。爆破施工主要以地质条件为主要参数, 还依据经验判断、现场实验结果来设计完成。客观地质条件总是根据挖掘尺寸不断深入而变化的, 最主要根据围岩节理裂隙变化来判断。在现场施工中, 通过调整钻孔方位和角度, 或通过调整周边孔的参数, 来实现钻爆过程。具体措施有:紧跟开挖面对围岩进行观测描述, 并对围岩的节理裂隙状态进行预测, 据此调整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或采取局部内移动炮眼、局部空孔不装药、加密炮眼、局部调整起爆顺序等辅助措施。施工管理上, 具体选择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 得出的爆破参数反复确定并优化;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 选用操作简便, 精度高, 性能优良的钻孔机械、测量放线仪器、面检测仪器以及爆破器材;严格控制断面, 避免任意扩大断面;控制钻孔的精度;把握爆破实施质量, 合理装药结构, 正确爆破顺序;管理过程中, 反复检查, 及时反馈信息;对施工人员组织性的管理, 制定施工标准, 强化组织意识,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对施工人员做好培训教育, 包括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对超挖问题有效解决有很大帮助。施工人员技术纯熟, 经验判断准确, 才能很好控制超挖。而且, 培训过程包括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为了将隧道施工任务完整完成, 并且符合实施目的, 需要各施工人员配合、协同。在施工过程中, 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 态度决定成败。

事实表明, 隧道施工中的超挖问题很严重, 平均超挖值为38.7cm, 最大可以达到76cm。

超挖引起许多问题:超挖部分后续还要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回填。而多运的渣土还需要人工处理。造成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施工时间延后, 还造成了成本增加。再加上超挖引起结构安全上的更多问题, 对后续施工留有隐患。所以, 合理控制超挖量, 对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意义重大, 这正是施工人员在隧道施工中所要注意的。隧道施工现阶段仍有许多待解决问题, 如施工过程地质勘测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 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外加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也有待加强。凡此种种问题, 有待不断地工程实践来深入解决。

摘要:隧道施工超挖问题是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的, 如果超挖问题严重, 将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导致隧道完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 所以隧道施工超挖问题应严格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隧道施工,超挖问题,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峰, 董涛.浅谈隧道施工超挖的预防与控制[J].

[2] 陈波.隧道施工超挖的预防与控制[J].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第4篇

(一) 传染源控制 1. 犬的管理和驱虫

1.1登记管理:对所有的家牧犬进行栓养、登记、挂牌管理,并进行药物驱虫,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减少家牧犬的数量,捕杀无主犬。建立犬驱虫登记卡,记录所有家牧犬的户主、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信息,由村指定专人保管。根据驱虫卡登记的信息,完成驱虫后汇总并逐级上报。

1.2 驱虫药物:使用吡喹酮进行犬驱虫。

1.3 服药剂量与投药方法:每犬每次1-2片(0.2g-0.4g,5mg-10mg/kg体重)。以能够被犬吞食的食物为饵,将药物包被,给犬喂食。驱虫员应亲自投药或亲自观察和指导犬主投药,确认犬吞服后记录入犬驱虫登记卡。

1.4 投药频率:每月驱虫1次。

驱虫后犬粪处理:驱虫后5天内的犬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污染环境。操作时要使用适当工具,避免与人体接触。

2. 狐狸驱虫

对狐狸栖息地进行统计,估算狐狸数量。采用适当的饵料,包被吡喹酮,放置于狐狸洞周围,每枚饵料包被一片(0.2g),定期每月投放一次,其数量按照估计狐狸数量的1.5-2倍进行。投放时要及时告知附近群众,避免被小孩等人群误食。

(二)切断传播途径 1. 屠宰管理 1.1 屠宰场的管理

加强牲畜屠宰和检疫管理。对病变脏器实施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严禁转运出售;对屠宰的污物、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场。

1.2 家庭和个体屠宰的管理

目前在不能进行集中屠宰的区域,严防将未经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 1.3 病变脏器的处理

在屠宰场检出的病变脏器按相关规定处理。在分散屠宰或家庭屠宰点, 对病变脏器应焚烧或深埋;也可将病变脏器煮沸40分钟(高原地区适当延长)。 2. 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的控制

在泡型包虫病流行区可采取生物防治和药物控制等措施减少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数量,并采取措施减少犬对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的捕食。

(三)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原则

1.1 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包虫病控制全过程。

1.2先重点后普及。首先从有影响力的人群,如各级领导干部、宗教人士等开始,逐渐向其他人群普及。要充分发挥有影响力人群在健康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3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2. 重点内容

2.1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和人是如何患包虫病的。 2.2包虫病的危害和患包虫病后怎么办。 2.3犬定期驱虫的作用。 2.4家畜患病脏器如何处置。 2.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实施方法

3.1由卫生、农牧、教育、宣传等部门共同推动实施,形成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网络。

3.2开展全方位的社区宣教。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流动宣传、小型展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组织宣讲团宣讲以及其他适合本地特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在社区指定健康教育员,组织社区人群观看包虫病科普录像、病畜包虫病感染脏器标本或与包虫病病人座谈亲自感受包虫病的危害。并结合人群包虫病查治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宣传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人。健康教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群众易于接受和记忆。

(四)改善环境卫生

积极创造条件为疫区群众提供清洁水源。及时清除犬粪,对犬粪进行深埋或焚烧。

(五)个人防护

1. 现场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1.1 从事包虫病现场防治工作的人员应穿着适当的防护服,包括长筒胶靴、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在槟榔碱处理犬采集粪样时,应将犬圈在特定的区域内,处理后的地面应翻埋,或彻底焚烧消毒。犬粪应在现场煮沸消毒,或者包装在安全的容器内运走。

1.2 在现场解剖的动物应深埋,或焚烧,终宿主的肠管在从尸体上取下之前应结扎,防止传染性材料播散。

2. 实验室防护措施

2.1 处理动物粪便或肠道材料的实验室,应设置更衣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应着装防护服。

2.2 对洗涤槽内的传染性材料亦需检查,在排入下水道之前,要进行煮沸消毒。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第5篇

对自己身体健康重视却并未有癌症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一些预防措施,你要明白,你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有癌症的朋友更加要看了,或者下面有可以解决到你病症的方法,记住,现在癌症不是那个曾经的不治之症了。

大多数的癌症都是人为不注重身体引起的,如过量的喝酒和吸烟,烟酒含有很强的酸性,会使人致癌!应当注意下,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少吸烟,也不要过量的喝酒。

不要过度的精神压抑,适当处理好自己的压力,上文也提到精神因素也是诱发癌症的一种途径,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凡事就往坏处想,适当调节自己的工作压力,做到劳逸结合。即使你有了癌症,但是你有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癌症也会不治而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

癌症只会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当中,只要合理的饮食,那么癌症就会远离你而去。多吃一些含碱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可以很好的改善人的体质,茶叶和葡萄酒就是不错的碱性饮品。

不要吃不新鲜,过期,变质的食物!!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多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很有效的增加体质,免疫能力。特别是久坐办公室的一些白领来说,多运动是生命长寿的根本!!!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第6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 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 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 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 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进,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相互作用,可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6 缩短住院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对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快出院继续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

上一篇: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下一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