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

2024-02-29

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第1篇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重点)

3、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度。(难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准备】预习本课,理解本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介绍孟子及其思想。

四、你读我读,疏通大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喜欢的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3、展示活动成果。推荐学生诵读本文,请学生点评诵读。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疏通文意,解决学生预习留下的问题。并对重点字词强调。

五、你想我想,感受精髓

1、理解:景春提出了什么观点?为何会提出此观点?

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他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

2、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驳论文就是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有破有立。孟子先驳斥,表示不认同的态度,接着以妾妇之道作比戳破景春的观点,再正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六、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明确:不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绩的仁是真正的“男子汉”,也不是说只有那些具备崇高品德、拥有坚定心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普通平凡的“大丈夫”需要你用慧眼去发现。

总结: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

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2、《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3、学习生字: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1、2),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部分:(3),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教师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

四、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1)、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饿其筋骨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 (3)、空乏其身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 (4)、所以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3、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3)、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五、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什么作用?“必”字说明什么?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必”字说明经受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径,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处逆境才能生存发展,国无忧患必将灭亡的道理。

7、人为什么会常犯错误?为什么这样以后就会改正?

明确:宇宙是无限的,奥秘是无穷的,人在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人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及。所以在认识事物时,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就会纠正错误认识,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即在于此。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具体论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表现。“征于色”是指表现在神态上,“发于声”是指表现在谈吐上,都异于从前,异于别人,显示出非凡的气质,修为,从而被别人所了解,所任用。“而后喻”句照应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举用的现象。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七、总结升华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八、教师小结

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第2篇

kj.co

m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一、二。

2.补充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 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 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富有气势。

五、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

三、四。

2.补充作业。

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孟子二章

第二课时

附:《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必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持,“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兵革非不坚利也。

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寇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衣冠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六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贷》)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属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又如:“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

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子•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俌也。”当是引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来亡的困境。”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www.5y

kj.co

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第3篇

kj.co

m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一、二。

2.补充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 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 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富有气势。

五、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

三、四。

2.补充作业。

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孟子二章

第二课时

附:《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必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持,“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兵革非不坚利也。

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寇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衣冠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六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贷》)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属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又如:“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

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子•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俌也。”当是引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来亡的困境。”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www.5y

kj.co

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第4篇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第5篇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部编版孟子二章教案范文第6篇

执教:谢小焜

【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学习目标】 :

1.学会单韵母i u û, 能够读准音,认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正确读出 i u û的四声。 3.复习巩固六个单韵母。 【学习重点、难点】 :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 :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出示“a o 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 o e”的四声。

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谈话导入:这小院真美。你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边看小鱼吐泡泡。河里还有一只小乌龟悠闲地爬着。院子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院子中间还晾着一件衣服。多么温馨的小院!

三、学习单韵母

(一) 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1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 i 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 í ǐ 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 u 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 ú ǔ ù ”,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2 (3)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 ù ū ú ”

(三)学习单韵母û 1.观察字母“û”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û”。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û”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û”的形

(1)问:“û”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û”的形呀? (2)看图,它与“û”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û û û”。 3.学习“û”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û”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û”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 ǘ ǚ ǜ”。 (3)自己试着读读“û”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û”的四声。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u û”。请同学们观察“i u û”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 ”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3 (4)书空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书空

4.指导书写û

(1)引导学生看书上“û”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û”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书空

5. 学生练习书写“i u 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1)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2)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3)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读儿歌、编顺口溜等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突破四声难点的时候,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的音节词,降低学习的难度,如发i时,请学生想想衣服的发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i的四声都有什么词语,这样学生一听就会发音了,效果挺好。

上一篇:宝宝爱生气怎么办呢范文下一篇: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