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免费范文

2024-01-31

孟子二章免费范文第1篇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现存7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所以动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活动二:研习课文

①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要求学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②设问: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师引导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活动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点拨 3.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导入

——科学家拿着两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而青蛙孙子放进了已沸腾的水中,结果? ——王子死了,孙子却逃走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

二、 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 学生读后汇报朗读时应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说(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 弗(bì):通“弼”,辅佐。

3、 教师播放范读磁带,提示学生注意听,动笔画出停顿标出重音。

4、 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5、 全班大声齐读。

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译。(注意:记下不懂问题。)

2、 汇报,提出不懂之处,全班解答。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1) 通假字(略) (2) 被动句:(发,举)

(3) 状语后置:于(从|在|给|不译)+ (介词短语) (4) 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 名词作动词:过 (6) 动词作名词:入、内

(7) 一词多义:发、于、弗、而、亡 (8) 古今异义词:所以、喻、然后

四、 品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

——(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

3、 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 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 ——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

5、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 归纳: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

7、 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清朝)

8、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忍不住想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朗读,读出气势。

五、升华主题,畅谈启示。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居安思危

——关心国家,肩负社会责任,要有忧患意识 „„

六、 欣赏文章写法,指导写作。 ——文章应讲究逻辑,推理层层深入

——论文可用举例论证,可用道理论证,可用对比论证

——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使语言有气势,文章富有说服力 „„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六个人物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人生于忧患(正面论证)

国家死于安乐(反面论证)

孟子二章免费范文第2篇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现存7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所以动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活动二:研习课文

①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要求学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②设问: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师引导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活动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点拨 3.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导入

——科学家拿着两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而青蛙孙子放进了已沸腾的水中,结果? ——王子死了,孙子却逃走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

二、 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 学生读后汇报朗读时应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说(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 弗(bì):通“弼”,辅佐。

3、 教师播放范读磁带,提示学生注意听,动笔画出停顿标出重音。

4、 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5、 全班大声齐读。

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译。(注意:记下不懂问题。)

2、 汇报,提出不懂之处,全班解答。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1) 通假字(略) (2) 被动句:(发,举)

(3) 状语后置:于(从|在|给|不译)+ (介词短语) (4) 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 名词作动词:过 (6) 动词作名词:入、内

(7) 一词多义:发、于、弗、而、亡 (8) 古今异义词:所以、喻、然后

四、 品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

——(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

3、 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 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 ——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

5、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 归纳: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

7、 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清朝)

8、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忍不住想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朗读,读出气势。

五、升华主题,畅谈启示。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居安思危

——关心国家,肩负社会责任,要有忧患意识 „„

六、 欣赏文章写法,指导写作。 ——文章应讲究逻辑,推理层层深入

——论文可用举例论证,可用道理论证,可用对比论证

——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使语言有气势,文章富有说服力 „„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六个人物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人生于忧患(正面论证)

国家死于安乐(反面论证)

孟子二章免费范文第3篇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现存7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所以动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活动二:研习课文

①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要求学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②设问: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师引导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活动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点拨 3.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导入

——科学家拿着两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而青蛙孙子放进了已沸腾的水中,结果? ——王子死了,孙子却逃走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

二、 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 学生读后汇报朗读时应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说(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 弗(bì):通“弼”,辅佐。

3、 教师播放范读磁带,提示学生注意听,动笔画出停顿标出重音。

4、 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5、 全班大声齐读。

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译。(注意:记下不懂问题。)

2、 汇报,提出不懂之处,全班解答。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1) 通假字(略) (2) 被动句:(发,举)

(3) 状语后置:于(从|在|给|不译)+ (介词短语) (4) 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 名词作动词:过 (6) 动词作名词:入、内

(7) 一词多义:发、于、弗、而、亡 (8) 古今异义词:所以、喻、然后

四、 品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

——(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

3、 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 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 ——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

5、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 归纳: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

7、 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清朝)

8、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忍不住想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朗读,读出气势。

五、升华主题,畅谈启示。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居安思危

——关心国家,肩负社会责任,要有忧患意识 „„

六、 欣赏文章写法,指导写作。 ——文章应讲究逻辑,推理层层深入

——论文可用举例论证,可用道理论证,可用对比论证

——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使语言有气势,文章富有说服力 „„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六个人物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人生于忧患(正面论证)

国家死于安乐(反面论证)

孟子二章免费范文第4篇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

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

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

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

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 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

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

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

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

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 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

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

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

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四、小结

1.古今异义。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疆域 固定 震慑B.区域 固守 威吓

C.限制 巩固 震慑D.限制 巩固 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最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

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

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欧(quan3)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3)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 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

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

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

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佛

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

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 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

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

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

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 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

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总结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

要译成“使……” 2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

(让,把)”+宾语+动词(形容词)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

译:

2.饿其体肤。

译:_

3.空乏其身。

译:_ 4.行拂乱其所为。

译:_

5.所以动心忍性。

译: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附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

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

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

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

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

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

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

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

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

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

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

苦,筋骨劳累,体肤俄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

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

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

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

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孟子二章免费范文第5篇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现存7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所以动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活动二:研习课文

①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要求学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②设问: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师引导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活动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点拨 3.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导入

——科学家拿着两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而青蛙孙子放进了已沸腾的水中,结果? ——王子死了,孙子却逃走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

二、 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 学生读后汇报朗读时应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说(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 弗(bì):通“弼”,辅佐。

3、 教师播放范读磁带,提示学生注意听,动笔画出停顿标出重音。

4、 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5、 全班大声齐读。

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译。(注意:记下不懂问题。)

2、 汇报,提出不懂之处,全班解答。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1) 通假字(略) (2) 被动句:(发,举)

(3) 状语后置:于(从|在|给|不译)+ (介词短语) (4) 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 名词作动词:过 (6) 动词作名词:入、内

(7) 一词多义:发、于、弗、而、亡 (8) 古今异义词:所以、喻、然后

四、 品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

——(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

3、 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 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 ——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

5、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 归纳: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

7、 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清朝)

8、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忍不住想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朗读,读出气势。

五、升华主题,畅谈启示。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居安思危

——关心国家,肩负社会责任,要有忧患意识 „„

六、 欣赏文章写法,指导写作。 ——文章应讲究逻辑,推理层层深入

——论文可用举例论证,可用道理论证,可用对比论证

——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使语言有气势,文章富有说服力 „„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六个人物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人生于忧患(正面论证)

国家死于安乐(反面论证)

孟子二章免费范文第6篇

富贵不能淫

【重点词解释】

1.岂不诚大丈夫哉 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2.安居而天下熄 安居:安静。 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4.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5.子未学礼乎

子:你。

6.以顺为正者 正:准则,标准。 7.得志 得:实现 8.与民由之 由:遵循。 之:代志向。 9.独行其道 行: 固守。 道:原则,行为准则。

10.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这。 焉:怎么,哪里。 11.威武:威胁暴力。 【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2.贫贱不能移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3.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 居 :居住。 居 :住所。 2.戒 (1)戒之曰 戒【重点句子翻译】

1.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3.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 5.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①:①

告诫。 (2)必敬必戒 戒

②:

谨慎。 【重点问题探究】 1.结构、内容: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问题探究: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像公孙衍与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5)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6)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7)孟子是怎样来谈论“大丈夫之道”的?

【既要有行“居天,立天,行天”又要有志“得志,不得志”,还必须保持“富,贫,威”的操守。这样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8)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上一篇:农村干部管理范文下一篇:每月工作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