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范文

2023-09-22

消费行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结构

大学生不仅是新时期的象征,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普遍比较超前,也勇于创新。如今,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趋势直接体现了未来社会的消费趋势。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剧增,通过对《中国青年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大学生人均月消费在900元左右。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习惯和发展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为高校实施消费教育提供借鉴。

我国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且庞大的消费群体,在社会上所占消费比日益剧增。根据对大学生群体消费习惯调查得知,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600-900元左右,个别较低的一般在500元以下,较高消费水平的在1000元以上。

如今,手机和电脑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每个大学生都有一部移动智能手机,手机消费也占据了大学生消费的较大比例,其中,话费和网费占据生活费的七分之一。其次,在学习方面的消费,花钱购买专业书和考证书籍等各种辅导教材的学生占据了65%,直接体现出大学生在购买书籍时更多倾向于将钱花费在与学习有关的方面。

然而,由于大学生所处集体环境,在日常消费时,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和從众消费问题。从众消费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受到外界朋友或者同学的影响,盲目购买自己不喜欢或不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冲动型消费行为。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与原因

1.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

首先,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集中性购买的特征,这种消费行为十分利于商家进行打折或开展季节性促销活动。比如,在每年九月新生入学时,校园市场就会呈现出井喷式情境。同时,在各个节假日,学生经济能力也处于较强的阶段,消费欲望处于最佳状态,也成为各大商家在校园内培育自身商业品牌的契机。

其次,大学生在进行消费行为时,品牌意识十分强烈,他们认为品牌代表了质量,也是追求品质的最大象征。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信赖,则需要先建立品牌口碑,赢得消费者青睐。

2.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影响。大部分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享受于家庭中各长辈的溺爱中。一般情况下,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都会尽量在消费方面满足他们的要求。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金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享受和关爱[1]。实际上,这种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由此导致大学生也存在错误的消费观念,而对于理财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家长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很难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2)学校教育影响。由于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在消费教育方面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而教育的不足也是大学生消费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与人生观、价值观等同等重要的消费观教育并没有得到相应开展。

(3)大众传媒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则是虚荣消费和超前消费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渐渐蔓延开来,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偏离[2]。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初期就开始到处借钱进行消费,将手中的费用肆意挥霍,甚至出现超前消费的严重情况。再加之信息时代的爆发,社会媒体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为了追求时尚和潮流,开始购买奢侈品或高端品牌,长此以往,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高校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的有效途径

1.提升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将传统校风建设观念进行更新,同时把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教育的重点内容。其中,良好的校风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也是校园生活作风的重要体现。只有加强校风的良好建设,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习惯。传统校风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增强老师的校风建设意识,在校风和老师教育的影响下,促进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形成,从而也有利于校风、学风的持续性发展。

2.注重调整,掌握时代发展形势

对于高校而言,需要对新的时代发展形势和信息进行深入的把握,将大学生消费观和理念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和行为特征,对其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对大学生消费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且,相关调查研究应该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让理论教学真正渗透到学生的观念里,摆脱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对大学生消费状况以及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3]。主要关注大学生受到的外界影响、家庭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影响等方面,培养正确的品牌选择行为与购买观念。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研究,一旦发现问题后,应即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改变教育形式,彰显新特点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和引导方面,首先,应该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持续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年龄阶段,提升消费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与此同时,组织专业的消费教育培训,开设相关的消费课程和知识研究,比如,对消费品进行鉴别,运用网络媒介传播方式,如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对大学生进行直观教育,进而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4]。并且,成立相关机构,对大学生提出的消费投诉与建议引起重视,这样才能全方位发挥出大学生社团的优势和作用。

结束语

消费作为生活、文化以及社会关系主要的连接点,也是生活方式中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会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只有不断提升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良好的校风,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才能进一步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消费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胡志荣,陈玲玲,王世豪.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9):145-146+149.

[2]魏志刚.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金融,2020(24):114-115.

[3]洪阳.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1):159.

[4]姜良惠.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分析[J].才智,2013,000(025):233-234.

基金项目:本文系《景德镇学院在校生消费结构分析》(项目编号:xjkt-09)

消费行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计量分析;Eviews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其中也包括电子商务。随着网络在大众尤其是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普及,大学生利用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而大学生月均在校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一方面除了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学生家庭日渐富裕之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大学生逐渐成为网上购物的主力军。在消费率较低的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无疑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形成。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精英和支柱,研究大学生月均在校网络消费支出,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预测我国的消费趋势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建立和估计模型,对大学生的月均在校消费支出和网络购物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分析出网络消费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以及大学生未来消费行为的趋势,并由简单预测一下我国宏观层面的消费趋势。

1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研究有很多。钱晨(2008)对在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结构分析中定性地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做出分析,其中网络消费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一大因素。他指出,目前大学生消费结构较之以前有所改变:满足生活必需的费用减少,而满足精神上的消费逐渐增多,而网络消费正是这一方面的代表。徐洪升(2009)的《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研究现状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了前人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相关学者对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和不足,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杜经纬(2010)在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年22期发表了《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研究》的文章,研究了大学生由于受到个性特征的影响,在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显示出了追求个性化、追求物美价廉、追求方便快捷、追求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这一层面来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进行研究,并且对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进行了分析。郑桂玲和陈佳丽杜(2011)在《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通过《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研究》一文讨论了网络消费行为特征以及涉及到的营销策略。该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大消费行为的研究,从而讨论了未来的网络营销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

本文在吸收各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下,以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有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侧重于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网络消费和在校消费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对未来的消费趋势做出预测。

2数据分析

我们将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的整理,简单的进行了分析,以便为接下来的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大致可能的因素。因为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基本上来自于父母所给的生活费,而由于大学生消费带有明显的特征性,使得大学生的月消费还是以基本的生活费为主。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超过50%的月生活费达到了2150元,而且有极少数人的已经达到4250元,基本上都可以和大部分的都市白领持平了。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并且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随着大学生的生活费的增长,大学生的月消费也会增长,而网络购物在其消费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势必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增长。接下来这张饼图(图2)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

这张饼图描绘的是,针对网络消费是否会引起月消费的增长而对受访的大学生进行的提问,从回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购物会导致月消费的上升。所以,网络消费在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他们的一大购物方式,这对于未来的消费趋势和结构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3模型的设定

3.1影响的因素

本文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的500名在校大学生,我们的调查对象囊括了四个年级、分校区的8个学院,共回收问卷467份,得到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本文通过回收的调查问卷,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得到网购影响大学生月消费的假定因素如下:

(1)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是一个因素,本文用YX表示。

(2)网络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比例有一定关系,用BL表示。

(3)网络消费与大学生的月网购次数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用CS表示。

3.2模型的数学形式

本文选择多元的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2+β2X2+μ,其中X即为影响因素,β0、β1、β2为待估系数,μ为残差项。

3.3模型的检验与计算

3.3.1第一次回归分析

在确定了研究的模型之后,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然后在Eviews软件的帮助下进行了模型的第一次回归分析,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虽然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很高,但仍然需要对样本进行异方差检验。

3.3.2异方差检验

利用图示检验方法在Eviews上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结果如下: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残差平方resid02与YX(月生活费)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化简后得

f(yx)=RESID02=e[2.831+0.186ln(yx)]

说明原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函数关系如上可得。所以我们要对模型进行调整。

3.3.3修正后的回归分析

在对模型进行调整之后,在确定原模型的异方差后,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可将新模型设置为

1f(YX)YWG=β01f(YX)+β11f(YX)YX+

β21f(YX)CS+β31f(YX)BL

在Eviews上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了第二次的回归分析,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

通过修正之后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R-squared变得很大,拟合程度很好,D-W值为1.943309,非常接近于2,而P值为0,此时说明该模型已经一定的准确程度了,形式设定基本正确,可以确定这3个变量对在校期间消费支出的影响。最终经过Eviews的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解释变量的正确性,然后可以据此得到本文的最终估计的方程为:

YWG=-108.1249081 + 0.0593950264*YX + 1877554675*BL - 0.0806294703*CS

4模型解释和应用

4.1结构分析

通过上文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了网络消费与各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CS(网购次数)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而BL(网络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比例)的系数较大,说明在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增高的今天,大学生在网购中的消费额也增加了。由此线性关系,我们也可以得出,月生活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网络消费的增长,在无形之中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加。而大学生在以后进入社会后会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所以他们的消费结构和行为会对未来的消费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2经济预测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得到了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几大因素,还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和月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为。为此,本文将月消费和网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可以看出,月生活费与网络消费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并由此表可以得到几者之间的线性关系:YX = 1666100552 - 14.20533727*BL + 143.2407337*CS

可以得出,大学生虽然有自身的消费特有属性,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会成为社会大众消费群体的一份子,而未来网络消费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成为一大主流消费方式,而各行各业在进行产品的营销的同时,应该对于网络营销和产品的网络推广做出一系列的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的持续发热,这是值得产品的供应方注意的地方。

消费行为范文第3篇

(一)网络消费的内涵、需要动机和过程

1.网络消费的内涵。关于网络消费的涵义,众专家各执一词。综合搜索材料本文得出:网络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寻求、购买、使用、评定和满足其需求的产品。

2.网络消费行为的需要和动机。消费者的需要具有自发性、多样性、周次性和发展性的特征。消费需要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首先,消費需要决定购买行为。购买行为的产生和实现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其次,消费需要强度决定购买行为实现程度。一般情况下,需要越迫切越强烈,则购买行为实现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消费需要水平不同造成 购买的目标不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情况相反。

3.网络消费的过程。

(1)需要确认。网络营销人员采纳多种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价格方面,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市场,减少了中间费用,大大减少了销售成本,这也为网络低价销售提供了条件。所以网络经常出现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去购买。

(2)信息采集。网络消费者采集渠道很多,可以通过朋友和同事的个人渠道、广告和推销员的商业渠道以及大众传媒的公共渠道来收集信息,体现了多样化。

(3)比较选择。会综合考虑商品的信任感、支付方案的安全以及产品的选择。

(4)购买决策。此阶段消费者分析产品本身价值所占比重较大,而感情动机较小。网络消费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网上购物决策行为速度快效率较高。

(5)购后评价。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所购商品后,根据切身的体会去进行评价。购后评价常常是一种经验,对以后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效应

1.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从搜集的数据来看:32.3%的学生在宿舍上网,37.1%回家上网,13.5%在学校的机房上网。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新技术的认知度与消费区间的多元化。作为一个特定的网络群体,大学生通过网络扩大了与社会的联系。在科技促动下,把握多元化形态,掌握丰富的校外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面向未来择业的自我教育目标。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互联网用户的主体是年轻人,而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蓬勃的年龄阶段。他们思想好奇和乐于表现自己。既喜欢追逐时尚又喜欢展现独特的个性。因此,在网络市场中时尚性和个性化商品更受消费者喜欢。

家庭因素: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家庭也各有不同,家庭环境的好坏,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消费水平。

学校环境 :大学生所处的学校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普通大学,大学处在郊区还是市区,这也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

3.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正负效应。

正效应:(1)网络消费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2)网络消费增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3)网络消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负效应: (1)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过程中诚信的缺失。(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中不良文化的冲击。(3) 大学生网络消费时空相对匮乏问题。

(三)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负效应的解决措施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控工作。大学生在网上进行网络消费,给国家、给社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问题。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根源,从大学额生的兴趣所在出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2.加强社会监督与增强公众信任相结合。由于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要以网民为中心,网站、政府相配合,三者合力建立起强大的社会监督体系,让虚假的信息没有市场,逐步消除对网络消费的各种担心,从而使网络消费方便快捷。

3.建设健康文明的学校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对学生能起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的群体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有利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

二、结语

大学生是新生的一代,对网络消费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大学思想教育和实际工作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为武汉工商学院)

消费行为范文第4篇

2012年即将结束,新年即将来临,这本应是辞旧迎新,欢乐祥和的时节。但白羽肉鸡产业却因为接连两起媒体曝光事件而身陷困境。11月,有媒体以所谓“速成鸡”问题曝光山西粟海集团,而正当风波渐渐平息之际,12月中央电视台又播出记者暗访,称六和集团养殖场存在违规使用激素和抗生素问题,再次将白羽肉鸡行业推到风口浪尖。

一时间,大量媒体转载该报道,并质疑整个白羽肉鸡行业。而在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传媒载体—微博上,大量与该话题相关的帖子被不断传播,更有消费者戏言“再也不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了”。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出面澄清,存在问题的单位也出面致歉并表示今后将加强监管,但仍引发严重后果。中国畜牧业协会宫桂芬副秘书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央视曝光之后的12月

18、19日,山东等几个省的白羽肉鸡毛鸡每斤价格大跌超过1元。更糟糕的是,事件的负面影响已波及整个白羽鸡行业,上至种鸡销售、农户养殖,下至肉鸡价格和消费者信心都受到了打击。

回顾整个事件,笔者认为其中折射出来的一些其他问题,或许更值得整个行业关注。正确的养殖、正确的饲料添加剂使用等等,都属于技术和管理范畴,在良好的监督体系下,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善,本文也因此不再赘述。但如何让我们的行业能够和大众媒体,以及普通消费者走得更近一些,却着实需要好好探索一番。就行业发展的现状而言,与消费者群体之间沟通机制的缺失,或许将是未来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桎梏。

大众媒体与行业:误解源于不了解

2012年9月,首届国际家禽产业与“食品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众多参会嘉宾都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新闻媒体,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资深总裁吕攀先生,以及大成公司李景辉副总裁都表示,新闻媒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要对消费者有正确的引导。然而二位的发言似乎犹在耳边,三个月后就发生了此次事件。或许行业人士对于大众媒体的不专业措辞忿忿不平,但冷静思考后会发现,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大众媒体对于白羽肉鸡行业缺乏了解,从而产生了误解。

在此次事件报道中,部分媒体将白羽肉鸡称为“45天鸡”或“速成鸡”,这是由于大众媒体并不了解在现代育种养殖技术下,肉鸡的出栏时间确实已经大大缩短;其次,有媒体引述饲养者口述的结论,即“违规用药”和“肉鸡育肥”之间存在联系,之后也没有寻求专家和权威机构证实,同样也是缺乏肉鸡养殖基本知识的表现。

而在大众媒体之外,以微博为代表的“个人媒体”在此次事件中同样让肉鸡行业看到了普通大众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微博上传播的信息集中在两大部分,一是对白羽肉鸡45天出栏时间的质疑,二是对抗生素使用的担忧。其实如果普通消费者能够对现代肉鸡养殖,以及国家对养殖行业抗生素的管理有一些初步了解的话,这些疑虑完全是可以消除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次事件中已经有很多媒体和媒体人,本着理性与科学的态度,向大众介绍现代肉鸡养殖知识,并打消了许多人的疑虑。南方都市报在12月17日的报道中,详细论述了为什么现代养殖业能够保证肉鸡45天出栏,确认了白羽肉鸡的安全性;知名泛科技网站“果壳网”的主编徐来先生也撰写了一篇长文发表于新浪微博,指出了央视报道的一些问题;知名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及其知名撰稿人云无心等人也都发表多篇微博为白羽肉鸡正名,澄清大众的误解。由此可见,媒体并非站在行业的对立面,关键在于媒体是否了解我们这个行业,消费者是否了解我们这个行业。 不过限于自身特点,畜牧养殖行业确实与普通大众和媒体走得比较远。如何改变这一局面,让我们和消费者走得更近一些,将是未来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业今后的发展态势。

与媒体和消费者建立沟通机制

笔者认为,走近消费者必须建立起一套沟通机制,首先便应该向大众普及现代养鸡业的一些常识。

在这一点上,或许美国鸡肉消费协会(The National Chicken Council)的案例能够给我们一些小小启发。美国肉鸡产业起步于上世纪20年代,直到二战之后都保持着稳定增长。然而在50年代,大众对于鸡肉的需求一蹶不振,鸡肉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鸡肉消费协会的前身——美国肉鸡协会(The National Broiler Council)在1954年成立了,并且在1999年,正式更名为美国鸡肉消费协会。

为促进美国本土的鸡肉消费,让更多人认识到食用鸡肉的益处,该协会自1950年代开始便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介绍肉鸡养殖知识,让大众了解为什么在现代养殖体系中,鸡肉是一种安全健康的食物;同时协会还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量进行广告宣传,推广鸡肉消费,当时著名的一句推广口号是“鸡肉,未来的食物”。时至今日,许多口号依然适用,例如“高蛋白、低热量”等,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能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目前鸡肉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仅次于猪肉,并且大有赶超之势。

目前,该协会仍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在其旗下网站“Eat Chicken”(食用鸡肉)上,每日都在更新与鸡肉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鸡肉的烹制方法、与鸡肉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国品牌鸡肉销售网点介绍等。

笔者以美国肉鸡协会为例子,想说明的问题是行业需要更多地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美国肉鸡协会的形式或许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但就目的而言,其实是相通的。当前我国消费者对白羽肉鸡的不信任,根本原因在于行业从养殖到加工,再到最终的销售,这一整套环节消费者的认知度基本为零。尤其是对于养殖环节,许多消费者的概念还停留在农村散养的印象上,而对于现代的规模养殖尚有排斥心理。想要打破消费者对行业的偏见,只有更大力度地进行宣传,将现代肉鸡养殖的全部知识都通过适当的途径公开给消费者。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排斥与偏见皆是由不了解所致,而一旦事情的整个真相都十分透明,自然就不会再有误解。或许很多从业者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实情况是,消费者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结果为导向了,他们希望,也有权利知道更多与行业相关的内容。

笔者认为,目前白羽肉鸡行业有以下几个渠道可以把握,从而初步与媒体和消费者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

其一,可以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交流,将大众媒体转化为宣传白羽肉鸡行业,向消费者传递正能量的主阵地。大众媒体对于白羽肉鸡行业虽然并不一定了解,但行业和企业可以主动邀请这些媒体,并向他们介绍相关常识,并可以借助一些活动,通过这些大众媒体,向消费者介绍行业、企业动态和知识;

其二,可以直接与消费者群体发生互动。企业和行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包括邀请消费者代表参观养殖场、加工厂等,向他们介绍现代养殖的模式和知识,减少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其三,要占领微博等新兴媒体这一主阵地。微博现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白羽肉鸡行业对于这一工具的利用几乎可以说为零,甚至受制于之。行业和企业,也完全可以反过来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在微博上介绍知识,开展活动,扩大影响,传递正能量;

其四,行业的相关展会活动,也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消费者开放,并可组织专场科普活动,积极走近消费者。

当然,与消费者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只是现阶段让行业重获信任的一种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事后的补偿机制。从核心来说,想要让消费者对肉鸡行业真正建立起信心,还是得全行业所有企业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毕竟在现阶段,行业确实还存在有待完善的问题。

畜牧企业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如果说建立沟通机制,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那么危机公关就是问题发生之后的补救措施了。在此笔者也想略谈一下畜牧企业的危机公关问题。

所谓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是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对于此次事件而言,肉鸡养殖企业就需要危机公关。

就危机公关而言,有八大原则,笔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有一条是“保持信源”的一致性。危机公关中最忌讳的就是所传递的信息存在不同,这样很容易误导公众和破坏危机中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如果当事方不能保证信息的一致性,那么危机管理将无从谈起。但就此次事件之后有关各方的处理来看,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粟海集团在被媒体曝光之后,第一时间连发三篇文章自证清白,先发一文阐释“现代肉鸡生长速度快的奥秘”,紧接着又发一文“吴邦国委员长亲临视察”,最后则声明称畜牧主管部门对其“今年抽检结果均合格”。但同为牵涉此次事件的相关企业,肯德基的回应则是“山西粟海集团在肯德基鸡肉原料供应体系中属于较小的区域性供应商,仅占鸡肉采购量的1%左右。过往食品安全记录正常。”虽然文中结尾提到过往记录正常,但其意图很明确是想尽可能与此次事件划清界限,且“仅占采购量1%”的表述,很难让人不会怀疑粟海集团产品的可靠性。而麦当劳则更是直接表示粟海集团并非其鸡肉供应商,而这又与粟海集团官网所写“成为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国际著名快餐店主供商”的内容不符。

笔者认为,在此次事件中,涉及到的各家企业已不能单独作为个体来进行危机公关,整个行业都应该作为整体,其表态应该具有一致性。三方企业各自不同的表态,明显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疑虑,反而加深了对产品和行业的不信任。这或许是今后畜牧企业进行危机公关时,应该考虑到的一点。畜牧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在进行危机公关前,如何事先协调沟通,非常有必要。

此次事件发展至此,已经对白羽肉鸡行业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困境,行业绝对不能气馁,一来还是应该下苦功解决确实存在的行业顽疾;二来要设法打通与消费者和大众媒体之间的沟通障壁,做到公开、透明;三,我们期待更加完善的政府监管政策。中国的白羽肉鸡行业,乃至整个畜牧养殖行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是难免的,但重要的是行业如何思考应对这些问题,从而成功转型。笔者衷心祝愿行业能够挺过难关,最终实现良性发展。

消费行为范文第5篇

【摘要】伴隨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的网民数量呈直线增长。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对认知不成熟,行为易受影响的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特殊影响。本文编制青少年关于网络游戏影响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探讨网络游戏给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游戏;青少年;影响

据CNNIC《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截止至2013底,中国青少年使用网络的人数已有2.56亿,比重占总体网民人数的41.5%,更是占据了青少年整体人数的71.8%。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游戏是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青少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而特殊的阶段,认知上他们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但具备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思维;行为上他们既希望参加到成年人的活动当中,期望独立和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又出现从众不成熟的行为,知行的矛盾性致使他们处理网络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创造性、独特性和合作性吸引青少年,虚拟性、刺激性、娱乐性诱惑青少年,探究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已成为社会不能忽视的课题。

本文设计《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行为影响的情况,总结出青少年在参与网络游戏之后,产生的心理以及行为的影响。

调查问卷一共20道题,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调查对象为年龄13岁至18岁的青少年,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87份。统计汇集后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结果分析

1.玩游戏次数多少与时间长短对青少年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每周玩游戏次数在4次以上的青少年,其负面影响和消极情绪与游戏次数不足4次的青少年之间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每次玩游戏的时长如果达到4小时以上与玩游戏的时长小于4小时的青少年在行为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因此这个时间点是“适当”游戏的定义点,青少年应引起重视。这一结果表明,青少年每周玩游戏的次数如果少于4次,且每次低于4小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突出。一旦突破4次和4小时转折点时,网络游戏则会对其学习、身体和心理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学习成绩与网络游戏的关系

在调查问卷中有六成的调查对象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其中部分同学表示,很大原因是玩网络游戏而导致成绩下滑。通过分析发现,学习成绩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青少年热衷于网络游戏的程度显著高于学习成绩处于中等以上的青少年。这一结果表明此类学生因学习成绩不佳,无法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内心缺乏成就感,于是选择在相对容易、简单的网络游戏中找寻快乐,体验过关升级的喜悦。而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的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能直接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充实感和喜悦感,所以他们无需在网络游戏上花费过多时间。

3.多数青少年能理性面对网络游戏

青少年喜欢网络游戏的程度达七成,其中初中学历的青少年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网络游戏世界之中,以此来放松心情和发泄烦恼。而高中学历的青少年喜爱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满足交往的需要。调查显示,网络游戏正成为青少年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通过网络游戏结交新朋友或通过游戏与朋友关系更近的青少年达到4成,在他们看来,网络中交往相对更加自由和轻松,可以把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通过网络游戏中的互动来交流和解决。

二、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

1.有益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网络游戏提供了合适的平台,游戏过程中可以选择合作伙伴,互相合作来完成游戏中的任务,还可以通过游戏中提供的对话平台进行在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和技巧。青少年通过网络游戏的团队合作中可以提高互相合作的技能,注重合作的力量,培养集体的观念。

2.有益于提高智力和创造力

游戏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使其能够锻炼人的身体、开发人的智力,它的开发和操作都需要相关的科学知识。另外,还有一部分益智类游戏,也有助于提高游戏者的智力水平。很多网络游戏唯美的画面、丰富的文化内涵,也给青少年以文化熏陶,培养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有能力的青少年玩家甚至可以自己设计游戏程序,让游戏中的物品完成各种动作,这也是一种创造行为。

3.有益于增强独立性和应变反应能力

网络游戏的主角是“我”与“我所在的团队”,游戏的过程主要是“我”和“我所在的团队”主动攻击“敌人”、排除困难争取最终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老师和父母的庇护和帮助,不能被动地等待,想要胜利就必须要积极主动。这里“我”的意义得到了强化,而游戏的最终结果也取决于“我”的付出。当遇到操作障碍时,主角经常需要迅速、积极作出反应,借助于游戏所提供的导航功能和帮助功能,了解有关游戏设计的思路、游戏攻关的策略、游戏中各种角色和道具的基本信息等,从而能够顺利完成游戏任务。这一切都提高了游戏者对“我”的了解,达到提高独立性和集体完成任务的水平。

(二)负面影响

1.网络游戏导致逃避现实倾向

现实生活与游戏不同,不可能每件事都如自己所愿,更别说现实生活中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种种压力,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苦闷、烦躁的情绪,而网络游戏就变成了他们片刻远离这些烦恼的避风港“应试教育”的枯燥与青少年爱玩的天性相矛盾,而网络游戏则特别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应试”使很多学生特别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差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们极易选择网络游戏来回避现实世界,从游戏中找到了自由和自信心,然后不断沉迷,过度卷入网络游戏甚至导致“网游成瘾”。

2.网络游戏导致道德和价值观偏差

大部分网络游戏都存在暴力和打斗等刺激性的内容,某些游戏的暴力场面毫无顾忌地展现了撕杀和暴虐,很有可能诱发人们内心里残暴的部分;部分游戏的色情程度让正常道德素养的人深觉反感和嫌恶;还有一部分游戏虽然打着“益智”的旗号,从其本质上看就是赌博。由于青少年理性尚未定性、加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冲动,许多含有黄、暴、赌等刺激性因素的游戏往往会致使青少年道德沦丧、行为举止异,更甚者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现实世界里处处可见的道德管制和法律震慑在虚构的网络世界里都化为乌有,由于网络世界中规章的不健全,监管制度的缺乏,使得过于依赖通过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问题。将网络游戏中学习到的互动行为实际放到现实世界时,很大可能会陷入社会适应不良的处境。

参考文献:

[1]田宏碧,陈家麟.网络游戏:一种被冷落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02(7)

[2]陈伟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深度解读与反思[J].人民教育,2007(22):24-25

[3]王仕勇.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引导[J].商场现代化,2007年,12(中旬刊):185-186

消费行为范文第6篇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西地区5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赣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高,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带动地区体育普及、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地方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消费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消费己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联到经济、文化、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将逐渐成为未来体育消费的重要群体。通过分析研究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点,了解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培养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以促进地方普通高校学生这个素质较高群体合理的体育消费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习惯。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对江西省赣西地区的5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现状进行调查。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归纳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发放情况:在赣西地区5所普通高校中发放《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960份,有效问卷1920份,有效率为96%,满足本研究的需求。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 EXCEL软件中相关应用程序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闲暇时间经常从事的活动

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接受调查的地方普通高校学生(1920人)在闲暇时间最喜欢从事的活动是上网;其次是体育活动;再次是学习。其中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远大于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通过对地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余暇活动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上网是大学生在闲暇时间首选的一项活动。这表明网络己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部分学生座谈后了解到,他们在网上最主要的行为是游戏、QQ聊天、网上购物、看新闻等事情;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观看体育新闻及赛事转播、看体育产品介绍、进行健康咨询等行为。今天,网络虽然拓展了体育发展的空间,使体育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有一点应该引起警觉,那就是网络已经占据了人们闲暇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一趋势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已经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对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存在较大差异,男生整体上喜爱篮球和台球,而女生对乒乓球和和健美操运动情有独钟。同时男女大学生都很喜爱登山和羽毛球运动,这和赣西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和地方普通高校具有良好的羽毛球运动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羽毛球和登山运动可以进一步在地方普通高校中普及和开展。

2.闲暇时间体育锻炼习惯

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进行了调查。有关调查表明:男生中有93.45%喜欢体育锻炼,女生有73.42%喜欢锻炼。而部分大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原因是他们都对体育不敢兴趣、不懂锻炼方法和缺少场地及经济困难。虽然大多数学生喜欢锻炼,但是在正常的体育课外,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每周参加3~4次课余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情况不太乐观。

三、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

1.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而进行准备、选择、决定、购买、使用和评价体育商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等一系列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总和。它是消费者主体与客观环境(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空间)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一种开放性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与人们的体育消费心理有密切的联系,是表现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种过程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经济收入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从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月平均经济来源来看,绝大部分是家庭按月给学生的汇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的改观,家庭对学生支持的费用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受到社会文化背景、消费习惯、消费意识及体育价值观的影响。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必须首先满足生存需要,然后才可能追求发展及享受的需要。因此,当人们的经济收入还不足以充分满足其生存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不可能去参加体育消费,所以经济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

本文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在最近一个学期中的体育消费额度划分为四个水平:0元为最低水平,1元~60元为较低水平,61元~120元为中挡水平,121元以上为较高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高,在最近一学期中,被调查的2000名大学生中有721人进行过61元以上的体育消费,占总人数的36.0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赣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开始出现较大程度增加。但在未进行体育消费的100人中,有72名女大学生未进行过体育消费,占未进行体育消费人数的72%,这表明地方普通高校女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远不如男生。

2.体育消费机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行为的具体反映。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仍然是以体育实物和体育信息消费为主。

(1)体育实物类消费指人们购买体育实物类商品或在参与和体育有关的活动中,所消耗的实物产品。主要包括运动服装、鞋帽、运动器材等实物。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在这项消费的有1922人,占96.1%,其中运动服装91.56%,小型运动器械84.43%和体育比赛纪念币、体育明星画像等3. 19%。男女大学生在这项开支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体育信息类消费。指人们为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籍、报纸、杂志、音像或上网查寻收集相关资料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体育精神型消费。在调查中发现,有这项消费的大学生为196人,占41.61%,其中男生占74.51%,女生占25.49%,没有这类消费的大学生为58.39%。

(3)参与性体育消费。指人们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参与到与体育相关的各种活动中进行的消费。本文主要调查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观看比赛门票、租用场地费用、参加班级或学校的体育活动所交费用等。有这类消费开支的大学生为794人,占39.2%。其中参加班级或学校体育活动所交费用占53.68%,租用场地费用占31.43%,观看比赛门票占14.89%。在这类消费活动中,男生所占比例要远远大于女生。目前还有60.72%的大学生没有此项消费,有待引导和开发。

(4)劳务类体育消费。指为了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或因身体状况而需要相关体育活动进行辅助治疗的消费。本文对地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训练、培训活动费用和身体康复性体育消费两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00人在最近一学期进行过这类消费,其中参加体育训练、培训活动占93%,身体康复性体育消费占7%。其中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的女生比例要大于男生。

(5)博弈性体育消费。本文只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彩票消费进行了调查。体育彩票是政府给予体育的一项优惠政策,在社会上己经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没有这项消费的占95%,仅有5%的大学生偶尔进行这项消费,且都为男生。

四、体育消费评价

体育消费评价是体育消费行为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维护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权益以实现体育消费行为的预期结果,即消费者通过体育消费评价认识和分析体育消费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非主观因素所产生的问题,如服务态度差、商品质量差、买到假货等等,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以便使体育消费顺利进行或补偿满意度。纵观近年消费权益各种侵权事件的报道,很难发现关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面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好象体育消费环境很好、体育消费品质量合格等等。其实未必,经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在体育消费行为过程中的消费权益问题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没有树立强烈的体育消费权益意识。而我国在体育消费权益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体系或稳定的、专门的组织机构。

1.体育消费满意度较低

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消费体育商品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31%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出现过不满意。占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在地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体育商家或产品的原因。但不论怎样,最终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再次进行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对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消费品的不满意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体育类商品质量差成为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对消费体育类商品出现不满意的首要因素,也说明目前的体育类商品的质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商家应该努力提高体育类商品的质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此外,和同类商品相比后发现该商品价格太高这一原因排在第二位,则表明学生的体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不满意行为分析

经过筛选确定了学生在出现不满意情况后所采取的几项主要措施包括:抱怨几句,凑合着用;劝朋友不要再买同类商品;转卖他人;找厂商退还;采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和其他做法。这依次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品的不满意程度。不满意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不满意行为可能就越激烈。上表说明以劝朋友不要再买同类商品和抱怨几句、凑合着用是学生采取的主要补救措施,总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人数的84%。这一结果让人感到吃惊,作为未来社会消费潮流引领者的大学生而言,存在如此淡薄的消费权益和法律意识,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结论与建议

1.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

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介与传播渠道,让大学生明确“体育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提高他们对体育消费行为的认识,促进他们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大学生的“健康观”,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2.转变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观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自己的发展,而且还间接地对他人起着“示范效应”。把社会上的一些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认识经过加工后引入高校,成为塑造大学生消费观念和健康生活观念的工具,然后这些工具经过高校这个“文化场”浸润后又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社会上,从而实现社会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

3.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调查与综述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空间多指向单调性和单一化。这不仅与现今高校体育倡导的“健身方式的多元化”和与大学生展现时代精神的趋势相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在扶持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空间结构的同时,应加大对现有运动场地的功能建设,使其更好地为大多数学生服务。

4.多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

不仅可以多开展一些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如街舞、网球、瑜珈等项目,而且也可以根据学校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秋千、武术、拔河、毽球等项目,并形成教材。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创造条件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宋亨国.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模式的确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陈华:体育消费行为理论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

[3]段鹏,肖德赵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以湖北为例[J].体育科学,2007,(5)

上一篇:督查督办工作思路范文下一篇:朝三暮四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