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3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部分贫困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更要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充分利用好贫困生资助平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各级各类院校在校学生呈增长趋势。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贫困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国家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了中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让他们学有所成之后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但现实中,虽然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资助平台进行感恩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感恩与感恩教育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经典,如“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可以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了“奖、贷、助、减、免、勤”等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从总体上讲,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涌现出一批批自强之星,学业有成之后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一些受助的贫困生感情淡漠,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不懂得感恩父母;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特困生;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毕业后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等。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只想通过家长、学校和政府解决自己的困难,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当面对资助过自己的人处在困境时也漠不关心。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过程由情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组成。在感恩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各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

从现实条件上看,高职院校感恩意识缺失有学生自身和学生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1)从学生的自身上看: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经过高考的层层筛选之后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但相对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体现在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从学生家庭的角度上看,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甚至是无原则溺爱,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父母的倾向。(2)从学校的层面上看,大学的感恩教育属于中小学教育的一种“补偿教育”。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阶段大多以考试为导向,由于过分强调功利性,使本应成为德育重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被忽略了,“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等本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被转移到了大学阶段,加上大学生大多数属于成年人,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这大大淡化了大学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高校受助贫困生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侧重在经济资助方面,从高校的“奖、勤、贷、补、免”到政府拨款、社会帮助,都体现出“给”的特点,资助政策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考核与衡量,学生在获得资助时,不能有效地承担一定的义务,出现了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相分离的问题。(3)从社会的层面上分析,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应有的信任,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他们很容易被表面的实用主义、追求金钱的观念所影响,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对于生活的追求日益功利化、盲目化,这也导致了现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探讨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此我们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更要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虽然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属于中学德育的一种“补偿教育”,对于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充分利用好贫困生资助平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奖、勤、贷、补、免”是目前国家对学生进行资助的主要形式,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各种形式的资助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希望广大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不同类型的资助项目,包含不同的感恩教育意义。奖学金一般对于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要求,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资助贫困生当中的优秀学生。我们可以利用举办奖学金报告会等活动,宣传感恩事迹,树立感恩教育的典型榜样。助学金体现的是国家、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与帮助,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无私奉献、感恩祖国,传承爱心。通过勤工助学,我们可以深化勤工助学的思想内涵,以“助人自助”为指导思想,引导广大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经济报酬,使广大贫困生体验服务和助人的快乐与价值感。助学贷款体现的社会各界对高校贫困生的关爱,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

在资助的各个阶段,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体现一定的感恩导向:申请者在提出资助申请时,几乎每项资助申请都是以填写资助表格作为开端,但大部分表格内容都只不过是几句简单的家庭情况,流于形式。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在评审过程中,我们可结合学生在平时中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要获得资助必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树立感恩祖国、回报社会意识。在学生获得资助后,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社会。

参考文献:

[1]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2]梁勤儒.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2006,(2).

[3]王震,赵颂平.试论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5,(5).

[4]刘佳.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责任编辑 魏杰]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就业过程中成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人际交往、特长、气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之缺乏可依赖的家庭背景,贫困大学生遭遇更多的就业压力。然而,在存在较大就业压力的同时,贫困转化的成熟懂事心理,积极主动的就业态度成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优势。社会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贫困大学生更应该正视自己,扬长避短才能够成功就业。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劣势 就业优势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上大学交费,毕业生自主择业,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经济的拮据,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贫困生就业的现状

贫困大学生指那些家庭及家庭的支持者不具备支持其完成学业的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的一部分大学生,他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得为学费、为养活自己而四处奔波。走进教室,他们是大学生;走出校门,他们是打工族,他们挣回了养活自己的钞票,也积攒着别人不曾有的经历和体验。他们吃着最便宜的饭菜,穿着最不入流的服装,却也是校园里学习最刻苦的一群。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被称为贫困大学生。[1]据教育部统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15%~25%,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按贫困生20%的比例计算,全国约有112万多贫困毕业生。由于受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比较,贫困生在签约时间上滞后,在签约率上偏低,在择业岗位上偏差,就业问题日益凸现。[2]

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劣势分析

1.综合素质相对不强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在从小接受的教育质量方面相对城市较差,大多数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缺乏,动手能力的锻炼相对较少,由于上大学前一心只顾高考,所以忽略了学习以外其他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当中,他们大多不会唱歌跳舞,普通话欠佳,活动能力相对较差,综合素质不强,在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处于相对弱势。

2.社会资源缺乏

经济贫困的家庭,一般来说拥有的社会资源也是缺乏的。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这两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之所以相对低下,正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较低,仅仅通过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来获得报酬,导致了他们在文化、社会资源占有量上明显处于劣势。这又反过来体现在他们子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中国人向来有是关系取向的传统,办事首先要看你与自己关系的亲疏,人们办事已经形成了对关系网络根深蒂固的依赖和信任。关系取向的文化习惯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社会资源的重要性。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可依靠的社会资源,缺乏需要的 “人脉关系”,面对令人咋舌的就业成本,也只能是无奈地“望职兴叹”。

3.求职过程中的经济压力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到1997年全面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分配制度。从此,出现大学毕业生四处求职现象,求职过程中所需要的花费又成为贫困生的拦路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需要的外在形象包装、制作简历、电话费、门票费、往返路费、食宿费等,动辄花费数百甚至千元。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举办的“2006大学生求职成本调查”数据显示:在求职过程中的实际花费有如下结果,500以下是7.16%,500-1000元是21.86%,1000-2000元是 48.17%,2000-3000元是7.82%,3000-4000元是5.17%,5000以上是 9.79%。我们可以看到,500元到 2000元区间达到 70.03%。[3]对于富裕家庭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但对贫困家庭来说,这些钱甚至超过全家一年的收人。贫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济投入上缺乏资金支持,制约了他们成功就业。

三、贫困大学生的优势

1.学习成绩好

调查显示,66.2%的同学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贫困生希望能早日工作为家庭分忧,多数贫困生都能够努力学习,贫困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达到了70.8%,远高于38%的学院大学生平均获奖率。[4]从学习成绩来看,多数学生成绩较为优异。虽然经济条件艰苦,但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并未因此影响学业,而是自强自立,奋发向上,通过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来提升自己。有75.6%的被调查者获得过各类奖学金、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表彰,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对学习始终兴趣盎然、信心十足,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能潜心于学习,自觉主动,并以学习为乐。

2.就业态度积极

勇于竞争的心理。家庭的贫穷和成长的艰辛,造就了他们坚韧的品质和不屈的个性,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和信念,勇于拼搏。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从一进校门就勤奋好学,精心设计职业生涯,把就业的压力转化为求知动力。面对就业压力,他们主动求职,勇于竞争,准确定位,不怕遭受挫折,乐观自信,最终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经历了贫困磨炼,因得到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能与其他同学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立志回报社会。

四、贫困大学生扬长避短才能成功就业

贫穷,不是人生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可以变成前进的动力,可以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1.对于贫困大学生自己来说,在大学四年里要发挥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除了专业知识扎实,还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通过参加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我推销的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就业选择时,客观的认识自己,合理定位,树立正确就业期望值,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作为高校,应将贫困生做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学校应加大奖助学金的支持力度,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等等来解决贫困生求学与就业的经济负担;学校应对每位求职有困难的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做长线跟踪与服务,帮助他们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定位,确保每位贫困生在离校前都能落实工作。学校负责就业老师要帮助贫困毕业生学习国家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包括借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鼓励他们善于借助国家提供的免息贷款和创业基金回家乡自主创业。

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帮助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渠道,更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自己通过自强、自立,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树玉等.困难学生自尊自立自强教育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2,(5):31.

[2] 马润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忽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107-108

[3] 中国大学生就业编辑部.大学生求职成本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2):14-15

[4] 刘喜东等.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77□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前高职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阻力。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主导内容,不但能够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也能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激励。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贫困生

一、高职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敏感、自卑和封闭心理。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基本上都把大学当做改变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键点,他们在心理上渴望能够得到认同,得到人们的尊重,然而,经济上的困难,让他们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这是高职贫困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他们对自己的贫困很在意,很敏感,自尊心极强,容易受到伤害,这种强烈自尊心其实源于其强烈的自卑心理。这些学生不善言辞,平时很少与同学进行交往,封闭孤立,不参加集体活动,也害怕别人知道自己贫困的情况。这种自卑心理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

(二)焦虑心理。很多高职贫困生对于贫困没有形成正确认识,认为贫困就是自己的耻辱,进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还有些贫困学生由于家庭负担非常重,导致思想压力很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是悲观厌世。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也会让一些高职贫困生面临发展机遇不平等的情况,这也会让高职贫困生产生危机感和焦虑感。

(三)虚荣心理。很多高职贫困生认为贫困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他们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贫困,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举动。有些高职贫困生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面,不顾自己的实际困难,与那些条件好的同学一样穿名牌、下饭馆,盲目攀比,而且还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样不但影响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而且给自己带来了更重的经济负担。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四)依赖心理。近年来,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补助及社会对于贫困生的资助都在不断增加,获得补助的贫困生数量也不断增多,个别贫困生也因此产生了依靠心理,当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缺乏独立自强的精神,过于依赖学校和社会,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只是将问题推给别人。一旦学校和社会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会将怨气撒在别人身上,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五)偏执心理。有些高职贫困生因为自己的贫困而对别人产生一种戒备心理,看待问题不够全面和深刻,也不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对于自己有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对他人也不能够做到宽容,表现出比较狭隘的心理,这也导致他们容易出现不理智的情况。

二、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另外一种则是面向个人的心理咨询。就效果来说,面向个人的心理咨询要更好一些,因为心理咨询保密性良好,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倾诉,而且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然而,心理咨询的这种方式对于群体心理教育时就显得十分不利了,因此,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健康课程中,从而让每个贫困生都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针对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

性。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当前社会,无论是家长和学生都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对于高等学校有着明显的等级观念,重点本科、普通本科、三本以及高职院校,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眼里,上高职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正因为这些等级观念的存在,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认为高职学生就是低人一等。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引发了其在各方面的自信心下降。如果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和生活,这就能够帮助学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贫困生普遍存在敏感心理,渴望融入集体,但是却又害怕受到伤害,即使是有些善意的帮助,在他们看来也是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有些贫困生宁愿自己一个人忍受贫困,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资助,不希望自己的贫困被别人知道。而在心理教育课程中加入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够避免这种尴尬,而且人性化的教育形式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前基本上所有学校都有心理咨询教师,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然而,这种咨询只是被动的,只有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而且愿意接受帮助的学生才会进行,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这种方式是没有效果的。

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对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问题,这样,每个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通过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法,激发每个人的热情,达到良好的心理教育目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但要照顾贫困生的感受,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也要能够帮助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这就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积极心理学用于培养人们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能够促进人们心灵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出人们内心的潜能。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面对困难的时候,难免会产生痛苦和失落的心理,甚至会对生活感到厌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会感受到快乐,如果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做事的时候就不会感受到快乐,甚至会感觉到枯燥乃至痛苦。因此,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他在学习和成长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那么他才会继续学习和成长,如果感受不到快乐,那么其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也会逐渐枯萎。

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如果是以消极的行为方式来应对的话,就会产生消极的结果,而消极的结果又会促使我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采用更多的消极行为;而如果我们采用积极的行为方式来面对困难,那么就可能会获得积极的结果,积极的结果又会促使我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采用更多的积极行为。另一方面,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方式的时候是受到其情感状态来支配的,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周围的一些正能量,就很难产生积极的行为模式。因此,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和快乐等积极心理因素能够对我们的行为模式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个人的幸福感来源于正确的评价自己和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正视和接纳自己的现状和缺点,能够有效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自卑心理的产生,就是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现状,不愿意正确的面对现实。接纳自我,就是在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正确的看待自己和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个成长规划。这也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向学生传达的信息。

高职院校的全体学生,包括贫困生,要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评价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现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积极心理学,激发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这对贫困生甚至是全体高职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天瑜.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0):31-32

[2] 莫云仙.论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完善 [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03):57+66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他们在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劣势,影响了个人的学习和未来成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干预,在安全、真诚、温暖、平等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对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总结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干预措施。

[关    键   词]  团体心理辅导;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团体情境下的心理辅导形式,针对团体对象运用适合的辅导策略和方法,促进团体成员在观察、学习、体验等交往活动中认识、接纳和发展自我,改善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助于团体成员激发潜力,实现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在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有助于缓解贫困学生因生活压力等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能够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一、团体心理辅导对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咨询相比,具有诸多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以团体为对象,将相同特点的成员组成一个团体,围绕团体开展各种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效率更高,省时省力。

2.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团体成员能够彼此交流互动,分享个体的苦恼忧虑,互相产生认同感和对团体的归属感,从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

3.基于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团体成员可以拥有更多的宣泄机会,团体内安全、坦诚、关怀的轻松氛围能够促进个体间的交流互动,满足个体的分享需求。

4.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团体成员可以根据其他个体的行为语言,修正自身的言行,不仅可以实现人际互助,还可以互相促进,在团体活动中增强个体的力量和智慧。

因此,针对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很好地提升团体成员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成员的社交焦虑,促进成员的自我接纳。团体成员通过亲身参与情景剧、讨论、分享、互助等活动,能够促进成员的自我思考,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寓教于乐的效果,扩大心理辅导工作的受众面,增强心理辅导的工作成效[1]。

(二)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不仅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大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和普通大学生相比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大学生往往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生活上的压力和磨难,这导致贫困大学生往往更早熟,深刻懂得生活的艰辛,渴望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上独立。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贫困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努力寻找各种兼职,大学阶段的学业虽然不像高中阶段那般紧张,却也需要学生投入很多的精力,很多贫困学生由于将过多精力投入打工赚钱,学业势必受到影响,也会影响未来就业,形成恶性循环。

2.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学生被迫兼职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导致学业和就业受到一定影响,这对贫困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贫困学生存在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普通学生相比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角色适应性较差,普遍表现出内向、焦虑、抑郁、敏感等不良情绪,贫困学生有更多的内心冲突和更强的道德自律,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敌对情绪。

3.家庭经济困难不仅导致贫困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兼职工作,还限制了学生成长的空间,导致贫困学生的自身能力较差。个体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积极健康的心态、工作能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贫困大学生往往学业受到影响,而且就业观念落后、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等,这导致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往往低于普通的大学生,虽然拥有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在就业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地位[2]。

因此,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可以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共性问题,节约民办高校的精力,扩大心理教育的覆盖面,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贫困大学生之间更容易相互倾诉,获得共鸣,这是教师单一辅导所难以做到的,单纯依靠教师、班干部等方面的力量帮扶效果有限,远远不如贫困学生群体内部的交流互动。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对贫困学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公开贫困学生的身份标签,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免于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对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干预措施

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的干预作用,取决于心理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方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一)构建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采用团体心理辅导,需要以团体为对象,以实践为线索,重视环境熏陶、观察学习和归因训练,通过认知澄清、行为训练、反思强化的步骤设计心理辅导方案。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需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团体动力学理论、归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广泛的理论基础。

1.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优秀的心理品质对个体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心理辅导方案要关注智慧、勇气、合作、感恩等積极心理品质,重点培养各种积极心理品质,而非仅仅关注贫困学生的消极品质。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要在不同单元有所侧重地培养自信、团体精神、诚信等积极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逐步激活或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消除不良品质的影响[3]。

2.要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心灵需求。贫困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在个人价值与尊严、释放和缓解压力等方面具有更多需求,心灵辅导方案设计中要予以重视。例如针对贫困大学生释放和缓解压力的需求,可以设计压力透视和压力应对等方面的活动,引导贫困学生尽情释放和缓解压力;针对贫困学生的交际需求,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设计团队合作活动,引导贫困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交流互动,在满足贫困学生爱与归属需求的同时,培养善良、真诚、团结合作等积极品质。

3.要深入挖掘贫困学生群体的内在潜力。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会对个体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挖掘贫困学生群体的潜在动力可以对个体起到正向诱导、激励作用。当贫困学生刚加入群体时,彼此陌生,缺乏融洽关系和团体凝聚力,要重视团体氛围的营造,激发团体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构建团结、融洽的团体,从而发挥团体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对团体成员进行感染和激励[4]。

4.要激发贫困学生的成就动机,发挥主观能动性。归因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将成就视为稳定性因素,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持续不懈地努力,面对困难有信心克服和解决。因此,要设计“感恩贫穷”“成长烦恼”等活动,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贫穷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扰,对面临的各种困难正确归因,积极发挥自我效能,将个人努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在活动设计中,可以采用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强调团体的整体性、互动性,突出个体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取材,在观察和参与中学习、感悟。

(二)丰富心理辅导方式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要围绕心理教育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确保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1.组织多种多样的团体合作活动。贫困学生的交际能力往往低于普通学生,原因在于贫困学生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怯懦等心态,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加强合作的团体活动,比如“两人三足”等活动来促进个体间的接触,消除学生之间的界限,增强亲密感。团体心理辅导人员要引导贫困大学生尝试理解不同认知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和通过调整认知来调节情绪,丰富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提升自信心[5]。

2.组织个人能力发展的团体学习活动。贫困学生的个体能力往往因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低于普通学生,在心理辅导中可以通过故事分享、案例分析、职业探索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比如通过放松练习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介绍时间管理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借助自画像、墓志铭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等。

3.组织真诚、温暖的团体体验活动。贫困学生往往内向、羞怯,内心敏感且不善于表达,可以鼓励学生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分享个人故事的过程中,挖掘故事中曾经忽略的部分,发现潜在的资源,更好地发现和接纳自己,摆脱自卑、怀疑等不良情绪,提升个体的自信心。通过这类活动,还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增强贫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6]。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在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中的应用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显著改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基于相关理论知识,科学构建心理辅导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不断加强和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翁思洁.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期的积极性探究[J].大學教育,2020(1):137-140.

[2]刘开源.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4):74-77.

[3]吴桂坤.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158-159.

[4]任少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1):28-29.

[5]赵婷.新时代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3):112-116.

[6]邓宇,刘钰,刘云美,等.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7):49-50,55.

◎编辑 马燕萍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校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困境的压力产生自卑、自闭、抑郁消沉、对现实不满的心理特征,这些不良情绪又直接影响其学习、人际交往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目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和完善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关键词: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 资助

据各高校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学费增长的原因,导致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呈现逐渐上长的趋势。一般来说,“贫困生”是经济意义上的界定,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困难以及生活费用不足的学生①。高校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的成长应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关怀。

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方面的资助是直接解决他们困境的有效方法。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里面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的资助力度较大(资助金额在4000-6000元左右),但资助面有限,且能够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很少,针对性不高②;国家助学金、学校减交学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的资助面较大,但资助金额相对很少(人均获资助约1300元)③。这就要求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当加强和深化。

因此,在对贫困学生心理常见问题有所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实行“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双管齐下,将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资助工作的开展。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一般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生活中遭受到的苦难使得他们具有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和坚强。由于成长过程中较少得到父母的娇惯和宠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因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中存在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情绪变化。比较突出的不良心理特征有以下几点:

1.1 自卑

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从小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较节俭,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与同学之间的差异和差距较大,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久之自卑的心理愈加严重,旁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单纯的“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

1.2 自闭

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祟,贫困学生怕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被别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大多数同学不合群,从而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

1.3 抑郁消沉

调查发现,贫困生中大部分学生有出现过因自身处境贫困而消极堕落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战胜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厌烦学习、放弃学习。最终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影响获得奖助学金,再次陷入更深的窘境之中。

1.4 对现实不满

高校贫困生中部分学生在自卑、自闭的状态中不能及时走出,面对社会现实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在长期心理不平衡的驱使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极端事件,以此来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最终从“经济贫困”走向“心理贫困”的不归路,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

2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生的认定缺乏量化标准

贫困在本质上归属于经济范畴。而高校大学生作为无经济来源的纯消费人群,在对学生是否为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时,必须调查清楚单位时间内学生家庭的人员组成、收入及平均生活消费,再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进行比照,从而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但是,某些高校在执行此项工作时,未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影响后续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贫困生认定程序工作的不足

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在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常用“学生申报—学院认定—学校审批”的模式,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能反映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申报的学生较多而资助的经费相对不足,加之无量化标准、“平均主义”、“人情风”式投票选举,以及“轮流享受”等方式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2.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对贫困学生的信息管理也应该网络化、系统化。特别是学生人数逾万的高校,专门用于贫困生管理和资助的工作系统急需建立和完善。通过网络系统的监控,可以使贫困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的工作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标准,从而在学校各个部门甚至学校和银行之间做到随机查询,使贫困生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4 贫困生“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工作的不同步

基于本文前面提到的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因为自身相对较差的经济状况而产生耻于言谈、焦虑烦躁、敏感脆弱、自卑封闭等不良心理缺陷。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部分确实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羞于启齿而被迫放弃贫困生申报;与此同时,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较宽裕的学生把学校给予的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理所当然”、“捞好处”,部分学生甚至通过私下拉关系,骗取同学的投票得到资助。上述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与学校偏重“经济资助”忽视“心理自助”工作不无相关。

3 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3.1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运行机制

3.1.1 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建立真实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的基础上,将贫困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材料、班委评选组反映的情况以及辅导员平时的观察评议等结合起来,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进行修正,对贫困学生的认定进行调整。

3.1.2 实现贫困生信息管理自动化机制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贫困生的相关信息(如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奖助学金获助情况、贷款信息及勤工上岗情况等)在学生管理系统做到自动、随机抽查,便于学校各部门掌握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和资助工作的延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借助网络使贫困学生家庭所在的民政部门、学生借贷的银行和学校贫困生信息实现共享。

3.1.3 完善受助贫困生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获得各种资助的贫困学生,在受助后学校应做好对他们的约束和监督。对于接受了资助但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甚至存在将助学金用于请客拉拢同学关系、抽烟喝酒、高档消费等不符合贫困学生消费标准行为的学生,应当立即取消贫困生受助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从而保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健康发展。

3.1.4 建立灵活的资助标准

将资助标准与各院校、专业学生的收费标准结合起来④,根据各校所在地的消费标准给予不同标准的资助。比如像艺术类、医学类等特殊专业的贫困学生,资助的金额可适当调整。

3.2 构建多元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国外的资助体系相比,在立体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各大高校,“奖、贷、勤、助、补、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资助主体的多元还有所欠缺。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应当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因此,着力构建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学校资助为辅、家庭及个人自助为补的多位一体资助体系能够使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的资助可通过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如鼓励和支持银行提供助学贷款,同时可依据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的额度给予其税收减免或信贷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政府资助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捐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进一步拓宽贫困学生的受助面。

3.3 实现资助体系由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型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在对他们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给予他们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需要在思想方面给予“精神资助”。目前大部分赠与式的资助方式一方面会助长贫困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使他们形成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贫困学生在接受单纯的给予的时候,忘记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丧失感恩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甘剑峰认为,从资助效益来看,几种资助方式的最优排序为: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⑤。另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支持率依次为:勤工助学(50%)、助学贷款(34%)、学费减免(22.5%)、奖学金(17%)、困难补助(12%)、社会资助(6.4%)⑥。由此可见,有偿资助模式应当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有偿资助,在缓解贫困学生经济困境的同时,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培养起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以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积极有效地开展完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要大量的工作,同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让贫困大学生在关怀和爱护中健康成长,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注释:

① 黄建美.试述高校贫困生救助的伦理价值[J].云梦学刊,2009(2):93-94.

② 高潮.西部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116-119.

③ 王献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转型的难题和对策—对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的调查报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73-74.

④ 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6):59-61.

⑤ 甘剑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学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⑥ 徐晓军.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探讨[J].人文杂志,2004,(2):166-170.

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兵役制度也在逐步实施改革。而伴随着我国《兵役法》的再次修订,我国对于大学生入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入伍参军成为当前的一种重要现象,而这对于国家、社会、军队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入伍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入伍对于其德育的价值,从而为大学生踊跃参军入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入伍;发展趋势;德育价值

随着我国《兵役法》的修缮完毕,目前,大学生也与我国其他普通的公民一样,具有服兵役的义务,而这一变化则会使得有更多的大学生将进入部队之中进行兵役服务,以他们的青春与活力来为我国军队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而大学生参军入伍有着多种意义,对军队、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个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入伍参军的趋势以及其德育价值,從而正确把握大学生入伍的影响,激发大学生的入伍积极性,逐步壮大我国学生军队伍。

一、当前大学生入伍趋势分析

(一)大学生将会成为我国兵力的主要来源

大学生逐步成为我国军队兵力的主要来源,这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我国目前对于军队的要求决定的。第一,大学生群体相对而言具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而这正好是现代化部队发展所急需的。目前,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整体提升我国军队素质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而除了进一步加大入伍培训之外,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入伍标准,尽力招收具有更高素质的兵源,也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军队的整体素质水平。而大学生本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刚好能够满足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二,目前,我国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地方青年数量的普遍减少,而这使得军队将目标转移到大学生上面,随着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大学教育越来越趋于普遍化,因而无论公立大学或是私立民办高校都招收到了大量的大学生,地方青年也正因如此而减少,导致征兵工作缺少足够的兵源。因而征兵目标就自然而然转为大学生。第三,大学生入伍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这一政策也受到了高校的普遍认同与支持。大学教育目标本身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下,不仅表现出意志力不坚定的情况,并且由于缺少锻炼而身体素质也在下降,在此情况下,入伍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通过部队生活锻炼强化大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爱国主義情操。

(二)大学生入伍将会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方向

大学生入伍也将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志愿服务是公民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提升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而入伍正是志愿服务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向。入伍参军,能够让大学生以更深入的方式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三)入伍前后教育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随着大学生入伍的发展,对于入伍之前的宣传工作与退伍之后的继续教育就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入伍参军之前,高校将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让学生们能够尽早达到征兵标准,同时,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让学生们做好入伍思想准备。而在退伍之后,大学生需要回到高校接受继续教育,因此就需要高校按照退伍后学生的状态设置教育方案,并且可以让这些接受更多锻炼的退伍大学生作为学生工作中的干部,以此感染带动其他学生。

二、大学生入伍德育价值分析

(一)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

首先,大学生通过入伍教育之后,其服务意识的增强是很明显的表现。在现代物质社会中,多元价值观冲击下,大学生中不乏个人主义者,而经过部队训练之后,大学生更能将自身与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让其在之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够让其树立服务意识,使得德育教育得到落实。

(二)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现代国家的重要表现之一,当公民的公民意识得到增强,其才会更主动的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通过不同岗位来发挥自身的价值,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经过入伍锻炼之后,大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自身身份的转变,从一个普通公民转变为保卫国家的人民战士,从而建立起自身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增强自控能力,通过入伍锻炼,大学生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控制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一般都是学校、教师对其进行约束,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很有限,并且由于大学的管理模式与中小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很多学生都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而经过军队锻炼,在严明的军纪来管理之下,大学生就能够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强化自控能力,并且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陈洁,姚福生,刘素贞.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其德育价值分析——基于上海高校962名学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3:76-80.

[2]周全胜,卢孔亿.大学生参军的德育功能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01:85-89.

[3]乔翔,任军.论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军魂意识的培育[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01:31-34.

作者简介:

周琼华(1978—),女,江西永新,大学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贫困资助。

上一篇:旅游购物发展思考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