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2

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编者按: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与经济相关的社会、环境等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能再走过去那中粗放式的经济增长的道路,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必须要走的路,我们的监管层确实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多年来支持中国经济增長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必须紧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谋取业务转型来适应新形势。并且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的经营也受到考验。

种种的新变化给多年来依靠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产业生存、创新以及研究能力不足的中小银行来说,其转型求生存的压力会变得更大。如何认清经济形势、谋求业务转型是中小银行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针对以上背景,本刊邀请研究机构和银行内部的资深人士深入分析中小银行的发展现况,探讨中小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小银行未来稳步转型与发展出谋划策。本期摘载各位专家的发言要点,与读者分享。

张春子:大变动时代银行的“战国策”

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也面临重重挑战。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巨变推动银行竞争进入了一个春秋战国式的新时代,转型势在必行。

虽然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错,但是其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粗放型规模增长不可持续。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上扬的历史阶段向7%~8%的低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速下滑将降低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中国货币化程度(M2/GDP)也达到全球最高水平,信贷规模控制成为央行的政策必选项。从三大经济增长动力看,随着投资与净出口驱动力的边际弱化,经济增长动力要由投资向消费拉动转型。

监管压力、利率市场化和人口红利消退将推动银行业经营模式变革。中国银监会实施的资本监管标准比国际标准更高、范围更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势必受到冲击。中国银行业成本收入比远低于国外银行(普遍50%以上),未来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推高国内银行经营成本。经济下行期间,银行贷款质量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信用成本有上升压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将引发银行竞争格局和经营模式的变革。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银行经营模式重构。央行已经为近20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收付款、自动分账、转账汇款、代缴费等结算支付服务,支付系统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三方网络利用商品和服务的在线交易,不仅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网络还可能直接撮合融资交易,银行信息中介,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托管、财务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功能将得到强化。

在上述情况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双重转变。

从经营理念转变上,首先是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和市值增长理念。中国银行业必须通过发展能力与资本规模相协调、资本占用与补充相平衡,走资本节约型的发展路径。目前中国银行业较低的估值水平,一方面与整个社会和投资者对银行价值的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银行更多关注的是短期经营利润,而对更能体现长期股东价值的市值重视不足。中国银行业必须创造更大的股东回报,实现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其次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社会责任理念。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发展平台转变的阶段,银行长期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风险可能会加速暴露,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树立风险报酬平衡的理念和审慎经营的风险文化,始终把握经营的主动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新标准、股东价值提升的新途径、信誉提高的新思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维、国际化经营的新惯例。中国银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

从经营模式的转变上,首先是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对公业务从主要依赖大型公司客户逐步向更加注重中小客户转变。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使中小企业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要战略性发展面向中高端客户的零售银行业务、网络银行业务。其次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必须从传统息差收入为主体的盈利结构向以息差收入和收费收入并重的业务结构转变。要提高贷款定价水平,通过差别授权、分级管理等手段提高利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银行“三会”之间、总分支行之间、总行各部门之间要确立明确的边界和职责。要提高决策效率,避免部门间的扯皮、划地为疆和推卸责任。最后是向科学配置资源要效益。在资源配置模式上,要从以规模主导的经营模式向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中心、市值主导的经营模式转变;从注重传统机构网点扩张,向更加注重网络技术投资方向转变;在资本运作模式上,要在提高网点产出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等,实现在重点地区和新兴业务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要逐步实现按机构、条线、产品、客户的核算与盈利分析。

在新的发展环境和市场格局下,中国的商业银行需要重新找准市场定位,重塑发展模式,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

钟吉鹏: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生存环境的挑战

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整体银行业的净息差将普遍缩小。对于过分倚重传统信贷业务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盈利能力就会被弱化。以已实施利率市场化的香港地区为例,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2012年报》数据,香港银行业的整体净息差是1.08%,而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净息差在2.8%左右。可以预想,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会大幅收窄,其结果是中小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降低。

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成为金融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在泛资管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都呈现了快速的发展趋势。监管层也一直在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尝试资管理财计划,最近推出的银行资管计划试点,可以说是金融脱媒的深层次发展。但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由此却面临一个存款搬家的问题。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将会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商行今后发展的掣肘。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由于在经营地区和目标客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重合度,所以引入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将对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性、区域性银行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響。

基于信息处理的互联网技术,将影响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在信息技术和支付方式方面所具有的创新优势,将会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中小商业银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做到:

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区位优势。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的优势就在于区域特色,应该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深耕细作,打造专业化金融服务。民生银行以“区域特色”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为商业银行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探索性的样本。我刚去苏州银行进行了调研,也接待了张家口市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发挥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在纺织加工、出口贸易等行业领域深耕细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尽管没有广开网点,大范围扩张,但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张家口市商业银行确立了服务县域经济、服务社区居民和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有效实施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发展战略,在张家口市经济总量省内排名靠后的背景下,实现了资产规模全省第二,各项综合指标排名前列。

延伸服务触角,打造社区金融。可以通过开设金融服务便民店等方式,把银行卡和理财产品等个人业务直接切入到社区终端,深入发掘社区居民的信贷需求,深度服务小区居民。

提高议价能力,对冲利差缩小。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会带来利差缩小,银行利润降低。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一些具有特色和服务优势的银行将会提升自身的议价能力,迎来利润的大幅增加。所以,城商行应找准优势,明确定位,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

重视科技力量。城商行的科技基础普遍较弱,面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应整合一切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力量,以提升科技对金融创新和服务的支持水平。

战略联盟的平台作用。在大变革的金融形势下,中小金融机构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迫切需要有一个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抱团发展的平台,我们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因此应运而生,联盟希望在战略研究、信息科技、运营管理、小微金融服务、风险管理、人才培训、金融市场等方面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为中小金融机构间的深度合作、共赢超越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亚洲金融合作联盟)

高宇辉:银行业需改变思维主动求变

银行业已经发展到了即便没有外部冲击也应该积极推行变革的阶段。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但我们的银行业越来越像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高企,很多银行的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同质化竞争严重,关系型营销盛行。如何提高业务的“技术含量”是中小银行共同的课题。从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每过十年左右都会发生一些较为深刻的变革。近些年,中小银行谈论改革与转型的多,但突破性、颠覆性的变革少。现阶段银行业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大银行抢夺小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及愈演愈烈的脱媒等一系列外部的冲击,迫切要求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加快变革的步伐。再次对于不同的银行而言,目前行业所面临的危机,也可能是个体的机遇。假如中小银行能够借助高新科技、新业务渠道、跨界联合等手段打破原来的市场格局,打破原来的业务模式,创造出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盈利模式,中小银行仍有实现赶超的机会。

今后应注意主动改变传统的思维。大变局需要颠覆性思维和大战略谋划能力。从颠覆性思维的角度看,银行是具有信息产业特征的特殊企业,所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东西都将对银行的业务模式和银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现在互联网金融可以看做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金融工具和金融智能的发展延伸。银行作为信息产业内部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吸收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手段而发展演变,变得更为强大。银行还可以被看做是平台型企业,是为了解决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平台,是社会信用的重要供给者。从这些角度看,银行的存在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不但没缩减,反而放大了。受到冲击的是银行业务的传统边界和传统的业务方式。新兴企业的不断越界,银行传统业务边界模糊化了,但银行也完全可以反向主动出击,打入新兴企业的市场空间。一旦银行监管部门允许银行跨界并主动跨界,新兴企业受到的冲击将远比银行受到的冲击大。当然,如果再换个思考角度,与其相互冲击,不如合作共赢,构建银行新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常常采用的是模仿与跟随战略,模仿和跟随其他成功的银行。加之制订战略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模仿和跟随战略可实现的预期性较强。处于相对封闭市场中的小银行,甚至有无战略的差异也不大。但这一切终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在新的形势下,条件具备的中小银行,在制订新的战略时,应大胆突破,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同业、审视市场,然后谋划未来的发展,相信会有新的和不俗的收获。

要强调在创新中求变。我们的很多所谓创新,太多地局限于传统的业务领域,太多地满足于对传统业务的组合或“穿靴戴帽”,太多地止步于引进和模仿。新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特色化经营的的空间非常巨大,在这些特色空间同时又是银行服务的空白地带,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新兴的类金融企业。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几个中小银行能做出特色化,个中缘由值得深思。譬如说现在进入大数据时代,没有哪个电商的大数据超过银行业,只不过多数银行还躺在大数据的金矿上睡觉;没有哪一类企业能够像银行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存量客户,只不过银行尚未对这些客户做全方位的深度开发。中小银行与其被动地采用新技术,被动地承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不如主动寻找和采用新的技术,主动谋划新的业务模式。需指出的是,在新技术和新兴业务模式的推动下,未来中国银行业体系一定会出现更为明显的分层,高端银行、中端银行和低端银行并存,逐渐分化成银行业内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层的银行以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效率,获取不同的回报。未来尽管每家银行都有自己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只有主动创新求变的银行,才有更大的可能站在更靠近行业塔尖的位置,才能更多地享有新一轮改革的红利。

(作者单位:南粤银行)

高广春:大变局下城商行的问题及应对

看到宇辉行长的策划方案,的确很有价值。首先是方案提的背景条件很合乎实际,目前谈大变局,核心就是经济结构转型,其实这样的话题已经喊了好多年了,但前些年总是给人一种只“听雷声不见雨来”的感觉,新一届领导班子理政以来,经济结构的转型好像越来越不是口号了,越来越动真格的了,特别最近关于压缩过剩产能的决定力度很有“杀伤力”,如钢铁产业,山东和河北一共要压缩8000万吨,其中仅山东就6000万吨。还有电解铝行业、水泥行业都有明确的产能压缩和重组的安排。还有如火如荼的自贸区、民营银行等等,看样子“狼”真是来了。

“大变局”对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带来什么样的一个影响呢?概括起来讲,大变局将使城商行三个层面的缺陷暴露得更加明显。第一个缺陷就是关于客户与市场定位。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城商行客户是对公企业客户,由于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经济产业结构较为集中和单一,多数城商行的对公客户结构就存在集中度过高的问题。大变局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必然会对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形成冲击,特别是那些以钢铁、水泥等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城市,难免会出现企业破产退出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对相关城商行而言肯定是致命性的。那么,城商行能否通过多元化的产业客户来规避这样的风险?对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的城商行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其存在的第二个缺陷即不能进行跨区域经营。由于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对不少城商行而言,建构多元化的企业客户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破解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选项是跨区域经营,但目前这扇大门在政策和监管当局那里是关着的。这样的监管环境事实上将相当一部分城商行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大变局条件下城商行暴露的第三个缺陷即多数城商行战略研究能力不足。就我所知,相当一部分城商行在做战略研究规划时,比如三年或五年规划、公司治理规划等,一般是从几个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做一下,这在经济向好的环境下,或者“傻瓜当行长也能挣钱”的条件下是可以的;但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等经济体系经历大变局的条件下,肯定是不行的。国家层面经济结构的转型必然伴随着地方城市经济和产业的洗牌和重构,那么这个“牌”如何“洗”,产业结构如何重建?相应的金融服务如何跟进?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城商行有一个专业、清晰的研判。如果不然,在大变局下形成的新的金融服务需求肯定是跟不上时代的,就会无所适从。比如这两年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就看到这个问题,城镇化实际上给地方经济带来难得的重构机会,一些城市也的确正在抓住机遇积极进行相应的产业和经济重构,但是相关的城商行是不是可以看到这一机会并进行相应的战略研究和调整?比较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在新的转变到来的时候,由于战略研究能力不足,其很难做出创新性、系统性的跟进。

大变局下城商行应该且能够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突破客户结构高集中的问题上,指望跨区域的政策和监管大门打开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城商行不应该纠结于跨区域政策的改变。而在目前的政策和监管条件下,城商行起码有两个选项是能够操作的,其一是拓展零售业务空间,扩大零售客户和零售业务的比重;其二是在省内其他城市实施跨区域经营,2010年以来一些城商行迅速适应国家在跨区域经营问题上的政策变化,积极尝试在省内其他城市布局设点,同样获得了不错的多元化的效果,这对其他城商来讲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参照。

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小企业的理财目标定位进行了重塑,为中小企业理财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我国中小企业理财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重企业经营而轻企业财务管理现象严重,接着本文从提高企业管理者理财意识、理财目标的新定位以及创新理财模式三个方面对如何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理财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理财 创新

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全面开放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为国家GDP增长的贡献都得到持续增长,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中小企业的贡献。2008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重大,特别是对我国中小企业影响更甚。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企业积累少、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等原因,企业在危机面前表现脆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理财模式陈旧,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企业主普遍存在重经营而轻管理的现象,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理财业务大多还处于“幼稚园”阶段。因此,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理财现状入手,对创新中小企业理财模式进行了思考。

1 我国中小企业的理财现状

1.1 企业管理者重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重企业经营而轻企业管理现象严重,很多中小企业多是从个体经济发展转换而来,企业管理者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够,认为企业运营效果好坏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把理财管理当成企业可有可无的行为,或仅仅当企业理财当成筹资的工具。导致企业很少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或决策的机会成本,对有效地调度资金,运筹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内容很少考虑。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认识片面,把企业理财等同于资金管理,没有将企业理财和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关联起来,使企业管理当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思想的存在容易造成企业“生产唯大”和“销售唯上”思想的蔓延,造成企业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存货控制薄弱,非货币性资产管理不到位等等,这些因素都放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导致中小企业总风险水平普遍处于较高水平。

1.2 中小企业理财外部环境危机并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影响巨大,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理财环境出现“危”的局面。由于市场信心不足,企业销售不畅,导致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下降,经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暴跌,金融机构惜贷,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筹资将遇到极大的困难。但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2009年国家安排了4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包括1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国家还从税收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减免和延缓纳税的优惠。同时金融危机也为部分中小企业提供兼并、重组其他弱势中小企业的机会,通过低成本扩张得以快速壮大。

1.3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公司治理结构无效科学建立,导致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混乱,进而传导到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有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财务工作流程,内部会计控制基本没有建立。一些中小企业法人和管理者重叠,家长式管理行为突出,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不够稳定,难以留住相关的专业人才,经理人治理无法开展,往往财务监督和财务牵制被法人“一言堂”所代替。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为中小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提供了便利,使得中小企业的资信程度大大降低,恶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金融机构为了资金的安全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2 中小企业理财模式创新的思考

2.1 提高企业管理者理财意识是关键。当前,中小企业管理者应重视理财风险意识的培养,要充分认识企业理财好坏和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辨证统一的关系,逐步改变“生产唯大”和“销售唯上”的片面思想,把资金管理当成企业理财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资金调度和应收账款、存货管理,不断降低企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中小企业管理层要牢固树立总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在企业战略实现中,杜绝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现象,树立企业价值最大的化目标,要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理财风险。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或决策的机会成本,在理财过程中进行积极的理财风险管控,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可持续性增长。

2.2 金融危机下企业理财目标的新定位。为谋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必须要转变理财目标,同时要应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下的机遇,对企业理财目标进行新定位。一是要重塑“现金为王”的新理财观念,加强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金融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如果中小企业能够以收抵支,能够到期清偿债务,则能抵御经济“冬季”的严寒,在市场春天因此中小企业的理财核心就是现金流最大化或最优化。企业财务战略决定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范围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企业财务战略也是中小企业开展财务工作的基础。中小企业要有明确的财务战略规划,通过科学安排年度筹资、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现金流计划,调整完善企业运营来推动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创新理财模式是重要途径。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型社会,中小企业也不例外,中小企业创新包括企业管理方式更包括企业的理财模式。一是善于利用闲钱生财,要减少货币资金持有量,将资金投资于“货币性基金”,该类基金风险不但低且收益远远高于一般的存款利息,企业在急需使用资金时兑现方便,不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二是充分利用金融工具。中小企业在大额资金需求面前,往往很难在银行筹集到所需资金或筹资速度慢,企业可以通过信托公司的“资产融资”业务,将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转让给信托公司获得资金,然后再向信托公司租用这套机器设备。使用这种融资方式不但筹集资金快,而且也省去了担保抵押等繁杂手续。三是借助银行理财。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属于出口加工型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成为其理财的重要内容。加之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开放,银行为提高竞争力,纷纷细化市场,中小企业相关业务也被逐步重视起来,很多银行推出了与汇率挂钩的中小企业理财产品,这个对于以外贸为主的中小企业来说优势明显,通过银行推出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企业锁定汇率成,既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又能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实现了银行和企业理财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赖永添.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运行的影响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1).

[2]马永强,孟子平.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与政府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9(7).

[3]冯淑萍.把握变化探寻公司理财新路[J].新理财,2009,(04).

作者简介:

李锦霞(1973-),女,河北保定人,职称:会计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银行理财业务“井喷”式的增长,在拓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增加投资者理财可选范围的同时,也因制度设计与执行、资金运作与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而演变成为变相高息揽存和规避监管指标控制的工具,严重削弱了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对此笔者进行了专题分析和调研。

一、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五大异化问题

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如至2012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已达6.73万亿元,比2011年末的4.59万亿元增加2.14万亿元,增长近47%。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拓宽了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接轨速度。但由于管理相对滞后与不足,理财业务在资金归集、期限设计、运作模式上所出现的“异化”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资产池理财因资金运作混乱而潜在资金错配和收益计算失实风险。资产池理财是指以债券、回购、依托融资计划、存款等多元化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统一资金运用,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筹集资金,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取收益的一种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由于资产池理财产品滚动发行,长期占用,池内理财资金与自营资金隔离不清,运作不透明,无法与项目一一对应,给一些银行借机互持次级债、违规自买自卖等带来机会,潜在严重的资金错配风险。同时,还由于部分资产池理财资金未进行实际投资,产品募集后即留存于托管专户,预期收益率也基本参照市场及同业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确定,产品到期后直接按预期收益率兑付收益,也使每期理财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无法准确计量。如2009年至2012年6月末,某银行金融市场部向社会发行“非保本”、“保本、“天天开放式”等五类资产池理财产品,募集资金91589亿元,每期理财产品在设计时未明确具体投向,预期收益率不是依据具体投向及比例、成本和收益等测算得出的,而是参照市场及同业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确定,理财收效计算失实。

(二)结构性理财因模式设计异化而成应对监管指标考核推手。结构性理财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基础上,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债券、一揽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各类参数挂钩,使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保本的同时,有机会获得比传统存款更高收益的一种理财业务。由于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本金部分可纳入存贷比中存款的计算口径,所以部分银行为缓解存贷比压力,便以结构性存款理财之名发行未设计收益挂钩模型的理财产品,其目的就是增加存款规模以应对监管部门的存贷比考核。2011年7月短期和超短期理财限发令后,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明星”就是一个例证。而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大多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名义上收益部分和外汇期权等挂钩,操作模式也与理财产品无异,但实大都与外汇期权等没有直接关系,到期后却按照与客户约定的利率进行返还,这已经完全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结构性存款,而是打着结构性存款旗号涉嫌高息揽存的理财工具。如某银行青岛市分行就曾经利用该类产品兼具理财与存款的特性,向公司客户发行不含收益挂钩模型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再为其办理理财质押贷款,以达到虚增业务规模,并满足销售理财、营销存款及贷款等多项考核要求。

(三)非保本理财因规预期收益率兑付而使其会计核算失真。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说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也就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基性质一般分为保证收益理财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两种。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一般由购买客户自行承担,所以一般都在银行表外核算,而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与银行按约定的方式承担,所以一般都在银行表内核算。但调查发现,由于多数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纳入了银行资产池管理,具有资金与投向不能对应,每期收益不可计算,并多按预期收益率兑付收益等特征,已具各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特质,应全部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而未纳入表内核算,导致会计核算失真。如某行由于营运管理部和托管业务部没有核算其非保本收益资产池内理财产品的负债、资产净值以及应付客户收益状况,截止2012年6月末,该银行共有4502亿元非保本、非保本一对一和滚动开放式理财产品未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严重违反了监管部门关于理财产品发行“三不准”原则。

(四)利用理财产品绕道发放贷款变相突破信贷规模控制。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遵守信贷资产和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各项规定,不得使用理财资金(即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汇集的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但由于受存贷比及信贷规模控制,某些银行基于效益考虑便利用投资于信托受益权(如股权、企业应收账款)的理财产品变相向企业融资,从形式上看,这种信托收益权(含股权收益权转让)转让方式业务,具有明显的理财产品特征,但实质却是银行贷款,却没有在银行贷款科目中统计,相当于变相突破了监管部门的信贷规模控制。如2009年至2012年6月,某银行金融市场部和公司业务部通过理财业务累计向企业融资3801亿元。其中,保证收益类相关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自营单位理财投资成本”和“自营个人理财投资成本”科目中核算,却未在贷款科目内反映。而非保证收益类相关业务即未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业未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外反映。且这些变相融资业务,银行买断收益权日期多在信托计划成立的当天,有的甚至先将资金支付转让人,再通过虚构信托受益权转让方式为客户融资,变相规避信贷规模控制意图十分明显。如,某银行于2011年5月以其年金理事会名义与铁道部签订委托贷款合同,同日即将该委托贷款的收益权转让给金融市场部,并以企业年金理事会名义、用理财资金池中的资金委托总行营业部向铁道部发放委托贷款100亿元,融资业务在委托贷款中核算,却没有体现在银行信贷规模中。

(五)理财业务托管职能异化导致自己托管自己现象发生。关于理财业务托管问题,银监会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中明确,“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应委托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托管理财资金及其所投资的资产”。由于相关制度没有对托管行应履行职责的具体规定,也没有禁止具有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不得为自身理财业务实施托管的限制性条款,一些银行便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和管理上便利的考虑,对理财业务托管实行了“自己托管自己”的管理模式,由于这种托管方式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致使托管职责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等现象不断发生。以某银行为例,由于其具备托管行资质,故其大部分理财资产均采用行内“自己托管自己”的管理运作模式,比照基金托管业务要求的投资监督、信息披露等职责履行存在差距,使理财业务的合规风险不断扩大。

二、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异化问题所产生的风险倾向

(一)利用理财业务“曲线”发放贷款,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目前,各银行除了将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为同业存款外,很大一部分还将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间市场企、公司债。企业债、公司债,进而转化为实质上的银行贷款。这些贷款由于管理不规范而投向了监管禁止的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形成了事实上的“影子信贷”。而银行通过“理财”捷径,在不占自身信贷规模的情况下进行表外融资,既满足了大客户融资需求,又赚取期间利差,并将银行或有的表内资产“表外化”,绕过监管部门对信贷规模的调控,客观上减弱了国家宏观调控、抑制通胀的政策效果。

(二)银行记账方式不科学不审慎,影响了部分监管指标的真实性。由于多数非保本型机构理财产品被赋予了保本性质,却要按非保本型理财进行会计核算,不计或少计风险资产;由于“自己托管自己”模式在会计核算、托管监督、托管核算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使;由于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本金部分可纳入存贷比中存款的计算口径,虚增存款规模;由于各银行均不将授信类机构理财产品计入信贷资产,在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中未将其合并入分母,银行风险资产总量计算不足,会计核算失真和失实,导致监管考核指标被人为调整,进而影响了部分监管指标的真实性。

(三)理财产品风险承担主体错位,加大了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难度。对占绝对比重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机构理财产品而言,根据买卖签订的理财合同,购买方应承担产品到期兑付风险,发行方主要承担声誉风险。但如果通过签订“隐性契约”或“阴阳合同”,使理财产品正式合同成为名义合同,甚至在附加合同中注明该基础资产到期时以银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作为还款来源等情况。一旦产品到期无法兑现本金和收益,银行必须按照隐性条款或合同保证兑付,使银行成为融资方违约风险的实际承担者。同时,银行在配置资产池管理模式下的理财产品资产时,有时需要通过自营账户进行购置,然后再过渡给理财产品销售部门,导致理财业务所持有的资产与自营业务持有的资产缺乏物理性的防火墙,给银行机构利用理财业务资产和自营业务资产之间转移风险或收益提供了方便,导致理财业务的管理难度被加大。

三、强化理财业务管理的工作建议

(一)强化资产池理财业务管控力度。要明确开办资产池理财业务的基础条件要求,包括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业务运作流程、专业人员储备以及其它审慎性准入条件等,督促各商业银行按照“内控先行”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资产池理财业务的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要严格资产池理财产品的发行,确保资金资产的匹配,防止风险在池内蔓延,严防银行利用隐性保证条款实施监管套利。要规范资产池理财产品的管理行为,防止银行通过滚动发行理财和复杂理财交易变相自买自卖和资产不对应情况,防范资产捆绑运作产生的道德风险。要统一资产池产品会计记账,统一资产池产品核算标准和会计科目,防止各银行各自为政,乱入科目,规范商业银行机构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可允许投资结构相同、产品性质相同、品种相同的理财产品实行“资产池”组合管理,但必须做到每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计算,否则坚决禁止。

(二)校正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导向。商业银行绕开监管开发理财产品,拓展理财业务,实施冲时点、稳存款的行为,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管理部门虽然要求商业银行改进存贷比考核方法、每日报送存贷比指标,但实际上仍以月末、季末指标考核为主。为此需彻底改进存贷比指标考核办法,监管部门要以每日存贷比替代期末存贷比指标,以强有力的监管指标引导商业银行校正经营导向,规范业务行为,并辅以及时必要的风险提示和监管意见,制止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宣示监管部门的政策意图,督促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合规意识,明确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三)完善理财业务市场管理环境。各监管部门要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之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指引,尽快出台相应的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引导、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的创新行为,使其或者成为规范的、以资产管理为特征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或者成为商业银行新型的存款类业务或负债类业务。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理财与资金信托统计监测信息系统,通过对全国商业银行理财数据逐产品进行统计,一方面,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叫停违规业务,避免风险取积,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严格执法,依法惩戒,达到有效监管的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适时运用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结合的措施,引导和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文/孙家红 黄丹)

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梧桐理财是上海盛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一家专注金融资产的互联网理财平台。梧桐理财在行业中率先设计出非标金融资产质押融资模式, 既为高净值人士和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更为投资人创造了低门槛、高收益、灵活变现、安全稳健的理财方式, 被誉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领跑者”。自从2014年6月底梧桐理财上线以来, 6个月就积累了近10万注册用户, 上线不足3个月交易金额突破1亿, 上线6个月累计交易金额近4亿, 截止2014年底, 产品逾期率为0。除了非标金融资产质押融资, 梧桐理财还引入了其他高品质的类金融资产。

2 梧桐理财融资方式的选择

2.1 选择股权融资的原因

(1) 融资的可获得性。相较于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更加容易获得。一方面, 初创企业经营时间较短, 无法取得权威机构的信誉评估;另一方面, 梧桐理财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 可以用来抵押进行债权融资的资产较少, 因此发行债券来筹款是比较困难的, 选择股权融资更为合适。

(2) 融资规模。由于梧桐理财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 债券融资难以获得如此大规模的资金, 并且即使可以获得, 大笔的利息费用也会加重企业的资金负担, 因此股权融资更为适合。

(3) 财务风险。相比于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的杠杆率更低, 财务风险更低。因为梧桐理财目前处于初创阶段, 现金流尚不稳定, 因此可能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利息, 然而股权融资不存在此问题, 因为股利的发放较为灵活。

(4) 限定条款。一方面, 债权融资一般会有严格的资金使用限定;另一方面, 债权人会设置一些企业运营状况的限定条款, 例如速动比率不得低于某个水平等等。一旦债务人违反相关条款, 债权人就会立即收回贷款, 造成资金链断裂。然而, 股权融资方式的限定条款相对较少。

2.2 选择风险投资———万荣

风险投资是股权融资的一种模式, 相较于其他投资者, 风投更愿意投资那些虽然风险高, 但未来前景预期较好的初创公司, 因此风险投资也成为拓宽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梧桐理财最终能与万荣股权投资达成协议, 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价值认同。尽管其他的风投也可以提供梧桐所需要的资金, 在股权、报价方面也比较慷慨, 但他们对于P2P行业的了解都是门外汉。梧桐不仅需要投资方的资金, 更需要的是他们对企业价值的认同。万荣对梧桐理财的价值十分认同, 看好其团队、模式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此外, 万荣特别关注互联网金融资产的安全性, 此点也恰好成为梧桐理财所注重的方面, 因此二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观较为一致。

(2) 品牌效应。在业内, 被万荣投资的公司都会被称为“万荣看中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并称为行业内的热议话题。因此, 选择万荣, 可以提高梧桐理财的知名度, 并且增强投资者投资梧桐理财的信心。

(3) 经验丰富。万荣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股权投资团队, 出资人遍及全球, 投资的企业也超过200家, 并且连续多次获得荣誉称号, 因此万荣的投资经验比较丰富, 可以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的治理, 快速看出梧桐理财的优势和不足, 帮助其快速发展, 实现双赢。

(4) 帮助梧桐上市。万荣投资的企业中已上市和处于上市审核过程中的企业超过25%, 选择万荣可以帮助梧桐理财实现上市的目标, 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同时万荣也将通过股权转让获得高额的回报。

3 战略选择对策

3.1 SO战略分析

3.1.1 外部机会。

(1) 市场潜力大:中国非标金融资产市场存量巨大, 然而这些资产的流动性却不强, 此类资产的持有者, 如高净值客户或机构投资人, 往往有短期流动性需求。而梧桐理财独特的“非标金融资产的质押融资模式”, 很好的满足了该市场的巨大需求, 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 网民红利危机:互联网用户增长率明显放缓, 互联网理财平台必然将重心从“拓展新用户”转为“精耕老用户”, 而梧桐理财注重极致客户体验的理念, 有能力留住老用户, 有能力守住价值越来越高的存量市场。

(3) 众多风投青睐:梧桐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突起的异军, 在公司准备融资的消息一出, 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及PE都向其抛出橄榄枝。

3.1.2 内部优势。

(1) 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梧桐理财创始人CEO刘亮, 是一个从事了十年金融服务与财富管理行业的优秀管理者, 其带领的管理团队都是拥有8年以上的国内顶级财富管理经验, 有着深厚的金融机构从业背景, 有过百亿级别以上资金的财富管理经验。

(2) 严苛的风控标准:梧桐理财拥有全行业领先的风控评估系统, 挑选出优质的高端理财产品资源, 深得客户信赖, 精选模式是梧桐理财和其他互联网理财的根本区别。

(3) 专注安全资产:梧桐理财于行业第一个设计出非标金融资产的质押融资模式, 针对融资方而言, 梧桐理财不做信用借款, 专注于发掘安全的金融资产作为理财的基础资产。由于金融资产往往是已经经过金融机构进行筛选了一遍的金融资产, 安全性相对于其他贷款而言是比较高的。针对投资方而言, 实行每日付息的极致客户体验并引入了转让机制, 进一步加速了资产的流动性。

3.2 差异化发展战略

3.2.1 产品差异化。

一方面, 梧桐理财的后续目标为开展更多类似的围绕非标金融资产进行的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另一方面, 梧桐理财不做信用借款, 挖掘的理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质押、房地产质押、保理等强抵押、强担保的资产, 梧桐理财坚持对旗下产品不给予担保。这样能够减少其中一部分理财成本, 并将其剩余利润回馈给客户, 从而加强其竞争优势。

3.2.2 回报方式差异化。

梧桐理财实行每日付息的制度, 给予客户及时的体验。

3.3 战略定位分析

需求增长率方面, 中国拥有数以十万亿非标金融资产存量市场, 拥有迫切的流动性需求, 这说明未来的非标金融资产市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此外, 相对市场占有率方面, 梧桐理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说明梧桐理财在此行业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因此, 根据波士顿矩阵可知非标金融资产是一款明星产品, 梧桐理财需要对此投入大量的资金维持现状以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由于初创公司的自筹资金非常有有限, 所以要进一步融资来获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

结束语

展望未来, 梧桐理财应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的品牌效应, 结合自身的三大竞争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严苛的风控标准;专注安全资产, 极致客户体验, 促进梧桐理财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契合。同时, 梧桐理财与两大风投 (万荣和万国) 的强强联手, 不仅在资金需求方面给予梧桐极大的支持,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梧桐的业内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 对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摘要:本文分析了梧桐理财当前所处局面的优劣势及其融资方式的选择,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战略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为4个部分:首先介绍了了梧桐理财的背景环境和融资方式选择;其次对梧桐理财的战略选择提出合理建议;最后进行小结。

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新军事变革、军事训练转型、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等新形势,对军队基层党委规范有效理财和财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讨了军队基层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内涵要义,阐述了财务部门如何积极探索推动基层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对策。

【关键词】 军队基层党委; 规范有效; 理财

一、军队基层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内涵要义

(一)军队基层党委理财的含义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1年3月31日签署命令,发布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条例》。新发布的条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军队财务工作坚持依法管财、科学理财、节俭用财、讲求效益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按级负责,分工管理、财务归口的原则。各级党委应当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把财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依照党委工作和财经工作的相关法规制度,审议预算方案、预算执行情况、大项经费开支、大项资产处置和资产统计分析报告等重大财经事项,研究决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并对其任期和职责范围内的财经决策事项、财力保障绩效和经费安全负领导责任。根据军委、总部有关文件规定精神,军队基层党委理财,就是军队营、团级党的委员会对本单位财务工作实施的管理活动。这些“财务工作”包括营、团级经费的分配使用、理财人员的确定、理财思想的统一、理财行为的规范、理财政策方向的把握等;这些“管理活动”就是对重大财经事项的统筹、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过程。

党委规范有效理财,是“党委理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在一般理财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是新形势下更高层次上的新定位。它重点强调的不是理财的形式和方式方法,而是理财过程的行为规范和最终结果的质量效果,达到“规范、有效”的目标和程度。这个“目标和程度”,就是党委分工明确,无职责不清;执行政策严格,无违规违纪;决策科学正确,无随意、盲目决策;运行程序规范,无越位越权;家底厚实达标,无亏空和违规占用;保障重点突出,无财力分散;经费收支平衡,无超预算开支、超标准花钱、超财力建设等。

(二)军队基层党委理财的主要内容

根据军委、总部有关文件精神,把基层党委理财的内容概括为四项:贯彻上级政策;审议经费预算;审议大项收支;监督考核理财情况。这四项内容简单明了,涵盖了党委理财的重要方面,体现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军委、总部的一贯要求,符合基层部队的具体实际。

(三)军队基层党委理财需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一是党委理财与领导理财的关系。党委理财是党委所有成员集体理财,而不是少数领导理财,更不是少数领导花钱。二是党委理财与财务部门理财的关系。一方面财务部门是党委理财的具体执行者,需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党委决议和财经法规办事;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全局为党委理财积极出谋划策。三是党委理财与事业部门理财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实质也就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党委理财要充分考虑事业部门的自身发展,事业部门又要服从全局的理财方向。四是财务部门理财与事业部门理财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实质是协调沟通和监督指导。这“四个关系”,是“统管与分管”、“权与责”、“钱与事”、“法治与人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四个关系”,就是要按照制度规定和要求,具体明确职责分工,摆正位置,加强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减少矛盾,形成合力。该由党委研究的重大财经事项,一定要按规定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由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特别是军政主官不能取代或凌驾于党委之上;同时党委也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党委规范有效理财,就是要善于抓重点、抓难点、抓弱点,管大事、议大事、办实事,就是要善于研究处理事关全局、事关政策性和方向性的重大财务问题,特别是重大财务活动、重大经费收支、重大管理措施、重大奖惩事项,把大事管住、管好,把花钱办事的政策方向把住。财务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制度赋予的各项管理职责,“看好家、守好门”,积极主动地“靠上去”抓管理、做工作,尽心尽责。

这四种关系的处理,实际上反映的就是“钱在财务、事在部门、权在党委”。各项经费的收支、存储和管理,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各项事业任务的组织实施,由各事业部门负责;财经事项的决策权、经费分配与审批权,在各级党委,从而形成“按级负责、分工管理”的有机整体。这里有一种认识必须纠正。有人认为“钱在财务,财务部门花钱方便”,这种观点极端错误。钱虽然在财务部门,但钱是单位党委和各事业部门的,财务部门只是按照制度规定要求,履行“归口管理”而已,具体负责各项经费的请领、划拨、结算报销、决算领报、会计核算、监督检查,组织经费供应,保障各项事业任务完成,没有“随便花”的权利。

二、积极探索推动军队基层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对策

要积极推动军队基层党委规范有效理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军队有关财务法规为依据,按照“积极主动、有效作为”的原则,增强主动意识,发挥职能作用,把握特点规律,落实各项制度,使军队基层党委理财沿着“规范、有效”的目标不断发展。

(一)确立主动作为意识、善于谏言意识、规范有效意识,为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打牢思想基础

1.主动作为意识。就是认真履职,尽心尽责,积极主动,高标准、高质量、创造性地为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开展工作。防止和克服“不想理”、“不愿理”的思想和消极应付、被动参与等现象,变“要我理”为“我要理”,自觉管好钱、算好账,确保财务部门管辖的“责任田”不出问题并“优质高产”,促进党委理财更加积极主动、规范有序和优质高效。

2.善于谏言意识。就是敢说敢言,多提合理化建议。这既是思想问题,也是能力素质问题。现在,有的财务人员包括个别财务部门领导,该说的不敢说、该提的不敢提,在单位领导面前“不敢说话”,特别是对一些不符合财务法规制度的问题,不敢理直气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管对错,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情况在营团部队更为突出,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财务部门碰到问题不说、不提,任其发展,不能为党委首长规范有效理财出谋划策、提供正确依据,就会因党委首长“不知道”而导致理财过程中的判断和决策失误,从而影响党委理财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失职或不称职的表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规范有效意识。党委规范有效理财,不仅是对党委首长的要求,也是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要求;不是有没有“理”的问题,而是要“理”好、“理”得规范有效,既讲求理财的形式和方式方法,更注重理财过程的行为规范和最终结果的质量效果。因此,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要不断健全理财制度,创新理财手段,改进理财方法,强化理财监督,增强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被动性,促进党委规范有效理财不断向深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组织协调作用,为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提供服务保障

1.参谋助手作用。一是要有严、准、快、细、实的作风,熟悉和精通财务业务,既严谨、细致,又准确、快速,做到“十个清楚”:职责范围清楚、上下关系清楚、方法思路清楚、规定条款清楚、经费标准清楚、开支范围清楚、家底情况清楚、资金状况清楚、收支情况清楚、债权债务清楚,为党委规范有效理财奠定业务基础。二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包括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家底经费的增减变动情况、重点经费的节超管理情况、存量资产的分布和管理情况等,为党委规范有效理财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能出点子,多出高招、多出好招,多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多为党委首长规范有效理财提供解决方案,多为机关部队提供优质服务。

2.组织协调作用。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上情下达”,正确领会上级的指示要求和单位党委首长的决心意图,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和部门,组织好有关活动,抓好具体落实。二是“下情上达”,及时了解、收集和整理有关事业部门和部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协调处理理财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同时要注意将有关情况向党委首长汇报,为党委首长及时、正确做出判断和处理提供依据。

(三)强化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为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提供理财重点

1.强化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就是要突出预算编制与执行两个环节,规范行为,提高质量,着力解决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问题。一要在预算编制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把预算编准、编全、编细、编实,做到内容、项目完整,数量、金额准确。二要在预算执行控制上求突破,严格按批准的预算办事,加大管控力度,抓好各项收支的落实。在预算收入执行上,要重点抓好标准经费收入、项目经费收入、弥补经费收入、预算外经费收入的落实,确保收入计划圆满实现。在预算支出执行上,要重点把好“五关”:开支计划关、经费保障关、审核报销关、钱物转化关、检查指导关;在预算调整上,要重点把握新增经费和原有预算的调整方法和要求,特别是调整时间、内容和幅度。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要研究解决办法。对“三超”问题(超预算办事、超标准花钱、超财力建设),财务部门要在搞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与有关部门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并向党委首长汇报。对难管易超经费的管控问题,如接待费、水电费、取暖费、营房管理费、卫生事业费等,财务部门应与有关事业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建议党委首长予以重视,积极采取多种管控措施强化管理,扭超为节或少超。对家底经费管控问题,一是要摸清现有家底情况,包括构成分布、近年升降情况;二是要把握上级对家底的管控要求,包括基数规定、动用原则等;三是要强化管控的措施与建议。对预算外经费管理问题,要严格控制预算外经费支出范围,把应该在预算科目核算的放到预算科目里面去管控,哪个科目超支就归哪个科目。对虚假发票问题,一定要坚持原则,言以利害,拒绝受理,首次发现,口头警告;二次发现,要向有关领导报告,进行处理。

2.强化资金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金安全问题;二是资金的使用问题。强化资金管理,已成为党委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部门一方面要把上级的有关规定要求和单位的管理现状向党委首长汇报清楚;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抓好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促进党委理财在资金管理上的规范有效性。

3.强化资产管理。强化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是强化资产的购建、使用和处置管理。在资产购建上,要注重“一个结合”,就是“资预结合”,把实物资产的增减与经费分配安排联系起来,统盘考虑,防止重复购建和损失浪费,谋求钱物的最佳效益;在资产使用上,要做到“三定”,就是定位(具体单位或部门)、定人、定责;在资产处置上,要把好“五关”,就是审批关(包括审批权限与程序)、质量鉴定关、保密审查关、价格确定关、收入分配关。通过这些管理,促进党委理财在资产管理上的规范有效性。

4.强化基建管理。基建财务管理,是党委首长和职能部门非常关注的又一重点和难点。在建设项目立项和投入上,要充分论证,正确决策,确保科学、可行、合理、合规;在建设项目施工上,要优选施工队伍,严把施工质量,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特别是财务部门,一要统筹经费安排,处理好建设资金与日常保障资金的关系,搞好年度预算安排,参与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二要严格经费管控,按计划分阶段供应,按合同规定要求结算,严格审批权限和财务手续;三要搞好成本核算,把账记好算清,紧缩开支,节减费用,防止扩大成本范围和跑冒滴漏。通过这些工作,促进党委理财在基建管理上的规范有效性。

(四)坚持党委议财制度、经费审批制度、财务报告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跟踪问效制度,为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提供制度保障

1.党委议财制度,包括定期议财和不定期议财两个方面。根据军委、总部有关条例、规定要求,各级党委对年度预算方案、预算执行情况、大项经费开支、大项资产处置和资产统计分析报告等重大财经事项要进行审议。军委、总部对议财时间和程序作了明确具体规定:时间上,营团单位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另行安排;程序上,先由职能部门论证分析、征询有关专家意见或进行听证,再由承办单位和财务部门共同提出建议,按规定权限报部门领导、单位分管领导、军政主官审阅后,提交常委会讨论决定。坚持党委规范有效理财,就是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要求,该由党委研究讨论的一定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正确处理好党委全委会与常委会、党委书记与副书记和党委成员、军政主官与副职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关系,既注重党委理财的形式和方法,又注重党委理财的内容和效果,防止和克服“三个取代”(即行政办公会取代党委会、军政主官研究取代党委会讨论、文件传阅形式取代党委会研究),防止决策失误和盲目决策、随意决策等现象,确保党委议财制度的正确实施,从议财制度上改进和加强党委规范有效理财。

2.经费审批制度。(1)要正确划分审批权限。就是哪些钱由党委审批,哪些钱由军政主官审批,哪些钱由分管领导审批,哪些钱由部门领导审批。审批权限划分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运行顺畅与否和结果的好坏。(2)要正确选用审批方法。近年来,全军部队在经费审批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体审批方法,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一支笔”审批。就是按照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原则,属于哪级权限范围内的经费,由哪级党委或领导“一支笔”审批。对党委机动财力,数额大的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数额小的由分管领导审批。这个“数额”,凡上级已经明确的,按上级规定办;上级未具体明确的,需要通过《单位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明确。二是“联审会签”。就是每十天或半个月,由单位或部门领导召集有关人员,对前期开支凭证进行联合审查并会签。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单位联审会签;一种是部门联审会签。这种方法特别需要注意贵在坚持,防止“走过场”。三是“军政主官联签”。就是开支发票由单位军政主官共同审批签字,目的是加强管控。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所有经费开支都由军政主官联签;一种是部分经费(如机动财力或重大事业经费开支)开支由军政主官联签。从近几年运行情况看,“军政主官联签”最好用于营团部队,连排基层效果更好。四是“按级审批法”。就是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制”的原则要求,属于哪级权限范围内的经费,由哪级党委或领导审批。(3)要正确选用审批程序。目前全军部队常用的审批程序有两种:一是“先审后批”;二是“先批后审”。所谓“先审后批”,就是先由财务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核,再报有关领导审批。所谓“先批后审”,就是先报有关领导审批,然后再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这两种程序各有利弊:“先审后批”,财务部门责任相对较重,有利于领导决策把关,但审过的开支凭证出去后,回来一定要再审,以防丢失、换票等问题发生;“先批后审”,领导对开支内容的真实性、可行性、合规性的把关相对较难,有时财务部门会比较被动,特别是核增核减领导审批过的开支凭证,更棘手,稍不注意,会影响与事业部门和党委首长的关系。(4)要善于正确引导和纠偏。在审批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越级越权、“化整为零”、程序倒置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对此,财务部门既要坚持原则,维护经费审批制度的严肃性,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讲清缘由,正确引导,促进党委在经费审批上的规范、有效。

3.财务报告制度。就是将一定时期的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及其结果,以口头或总结、报告等书面形式向党委报告,特别是预算执行情况,如收支进度和节超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经费家底增减情况、机动财力使用情况等,要定期报告,个别特殊情况要随时报告,真正让党委首长及时了解和掌握经费收支和财务管理现状,及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管控措施,从而促进党委理财更加规范有效。

4.财务公开制度。这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举措,也是毛泽东同志“安民告示”的具体化。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目标实现如何,不能只有党委“一班人”和财务部门知道,也应通过“公示”、年度总结、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涉及部队建设的敏感事项和关乎官兵切身利益的重大财务收支,更要坚持财务公开制度,还官兵以知情权。在财务公开中,财务部门既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把有关情况搞清、数据搞准,又要加强与党委首长的协调沟通,明确公开的原则、范围、时机、内容、方式等,还要对公开后的反映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尽可能减少一些违规违纪问题和不规范的理财行为,从民主监督上促进党委理财更加规范有效。

5.跟踪问效制度。跟踪问效是全程管理、责任管理、绩效管理的综合反映,它要求对经费收支管理事项按照职责分工和既定目标要求,实施全程管控、责任追究、绩效考评,对存在问题“穷追不舍”,一追到底、一问到底,直到情况搞清、责任分清、落到实处。要坚持跟踪问效制度,一要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充分运用行政监督、管理监督、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等手段,对专项和重点经费支出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内外部监督和上下监督等结合起来。二要实行全程责任追究,功过分清,赏罚分明。这样,可以从跟踪问效上促进党委理财更加规范有效。

总之,财务干部只有准确把握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内涵要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动党委规范有效理财的特点、规律和对策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才能使党委规范有效理财不断深入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高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军队预算执行力[J].军事经济研究,2011(2).

[2] 翟锐江,张巍,刘康.以“资预结合”改革为引导 推进军队资产核算制度建设[J].军事经济研究,2010(10).

理财企业科学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最新金融市场理财数据,了解其发展脉络,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周新发(1981-),男,湖南衡阳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风险与银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逐利资金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金融脱媒”现象逐渐产生,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压力。另外,自从2006年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以来,汇丰、花旗、渣打等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利润空间发展进一步受到制约。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由此应运而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一项新兴的中间业务,可以在不增加银行资本的同时,大幅度地增加银行利润,目前正逐渐成为各个银行提高竞争力和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一、国内现阶段银行理财呈现出的特点

(一)发行规模急剧扩大

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较晚,但近几年理财产品发行数呈现出迸发式增长趋势,自2004年初露锋芒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募集资金金额和产品种类等都开始急剧膨胀。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2011年度中国银行理财能力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有明显提速迹象,全年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为22441款,与2010年相比,上涨100.58%;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与2010年相比,增长140.99%。不论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均超过2009年和2010年的个人理财产品与规模。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98家商业银行参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相比于2010年的83家增加了将近18.07%。参与理财产品发行的银行已经基本上涵盖了国内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及国有股份制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国内其他银行及其外资银行。商业银行理财数量急剧增长,发展趋势非常强劲。

(二)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无论对于金融产品设计人员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充斥市场,使得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投资于短期理财产品、“现金为王”成为金融市场的首选。从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 2011年则高达70%,这突出地显示出在经济下行期,短期金融理财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因此,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的运用上开始变得更加审慎,产品设计多以短期限为主。对投资者来讲,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实现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较高。同时,为了规避未来货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而期限较短的产品很好地克服了未来利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并且可以随时根据国家政策或经济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投资方向与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短期性”。

(三)国有股份制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成为个人理财市场的发行主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发行主体曾经是外资银行,但是随着这几年银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数量骤然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国有及国有股份制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能力的急剧扩大。2011年,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主力军,全年产品市场占比约为40%。其中,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量均超过2000款,位居前两名;国有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市场占比仍然保持在第二位,市场占比34.44%;外资银行产品发行量占比为4.41%,与2010年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2011全年产品发行将近4300款,在个人理财市场占比由2010年的15.88%,上升至2011年的19.15%。金融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面,在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环境的制约

1.法律法规和金融制度的制约。根据1995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规定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至今,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业务都是严格经营的,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等业务,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受到局限,银行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中的非系统风险,也难以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使得银行无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合作,难以开发复合型的理财工具,根据客户自身赢利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条件制定个性化的理财管理计划,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不同配置。

而外资银行依靠其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以综合、全能的服务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占尽先机。专属外资银行的“专业化理财中心”和“综合性金融超市\"等服务能很好地契合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相比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其管制太多,资金投资领域受限,在个人理财市场上显得势单力薄。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中间业务,能够很好地为银行创造利润。外国成功的银行理财经验告诉我们,我国银行业有必要向个人客户提供方案化、多功能的服务,也要求银行由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

2.理财文化和理财意识的缺失。我国属于高储蓄率国家,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和储蓄惯性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理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尽管近几年理财产品大量出现,许多人也曾买过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初步认识,但是,真正了解理财的却并不多。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中国人普遍有种“财怕外露\"的思想及不愿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的心理和习惯。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也不太了解。近年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银行客户在银行卡、基金投资、外汇买卖等方面遭受损失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公众理财有以下几种误区:

一是认为银行理财就是储蓄存款。许多投资者无法接受购买了理财产品却连自己的本金无法收回的情况,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许多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导致多家银行遭受投资者的起诉。

二是只关注到期年化收益率。调查显示,在客户关注的理财产品各项指标中,首要关注的是产品收益率,占比22%,第二位关注的才是产品投资标的及风险程度,占比13%。其实很多产品没有可比性,即使一种产品在某一时间获得高收益,并不代表以后会同样取得高收益。

三是认定预期最高年收益率。在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看到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就认为是最终收益率,不仔细看合同就购买产品,在最终兑现产品时如果出现了未获得预期的最高收益情况,就认为自己受骗了。

四是忽视自身的个性化需要。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理财产品千差万别,购买高风险性理财产品可能会获得高收益,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购买此类产品。许多投资者可能因为高回报而忽视其相应的高风险,应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五是认为投资理财就是投机发财。投资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真正的个人理财是应该根据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消费水平来设计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不能将所有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期望其像银行存款那样安全又能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传统存贷款经营方式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等方面“发育不良”,至今银行传统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中间业务发展不足,尤其是对个人理财业务,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而在西方国家,银行个人理财对于银行盈利非常重要,它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展竞争,稳定储户的重要举措,也为银行提供了很大服务性收入。但在现阶段,高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大部分是源于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经验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管理、理财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水平、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能力不足。

2.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财人员。银行理财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理财业务需要专业的学问和娴熟的理财技能。从国外开展银行理财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业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若不具备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很难确保服务质量。在国际上,个人理财职业资格的权威认证是注册金融策划师(CFP)。目前,我国已引入了“CFP”认证机制,但我国银行理财历史很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银行理财人员考核系统和个人银行业务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操作方法。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较前几年有了一定增加,但作为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很多基层一线网点的理财客户经理是由其综合素质较高的个人金融从业人员抽调出来,尚未取得“CFP”资格。虽然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但他们离专业程度要求高的金融策划师的距离还比较大。

3.理财规划缺乏个性化。个人理财的精髓是能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不同投资者具有不同理财需求,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理财需求。这是源于不同投资者财富量、风险偏好程度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投资者不同阶段、不同偏好、不同投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才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真正方向,也是我国银行理财能够健康发展的宗旨所在。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业仍是“产品导向”,银行卖产品,投资者根据其产品的收益率选择产品。比如,很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同质产品,虽然私人银行初见端倪,由于其门槛较高,现阶段很少投资者能够享受这种专业的理财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对策

金融机构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营利益。而获取利益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吸引广大客户,尤其是留住现有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分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方面包括银行使客户获得更大利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等;隐性方面包括客户对银行的心理定位、心理预期等,银行是否能达到客户的心理预期,这一点尤其重要,且与显性相互配合,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需要奋斗的方向,由此给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银行理财朝混业经营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应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混业经营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如果政策壁垒拆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将逐步拓宽,品种逐步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将获得长足进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需要顺应这一趋势。

从外部来说,要加强与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互通信息,优势互补,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的需要。从内部来说,要充分发挥个人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协调个人金融业务部、中间业务部、房信部等多个部门密切协同,前中后台形成合力,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要把对个人的理财服务作为一种过程服务,贯穿于客户的整个财务周期,为客户的家庭以至对整个家族提供长期的财务规划,而不是单纯销售某一个理财产品,让客户在长期理财规划下,最终获得较高的收益,进而形成长期、稳固、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二)加强对理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发行数量很多,但是同质性强,症结就是创新不足。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新颖。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时,不要一味地模拟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比较优势,要做好市场调研,根据本行业务开展特点和市场调研设计产品;二是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理财产品应该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三是产品质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满足其资金管理需求。能在自己的风险控制水平内尽可能地为客户创造最大收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长期以来,个人业务仅是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应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对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自助服务,而对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应凭借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的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个性化服务手段,使个人理财服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理财客户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

理财市场的发展仅靠银行单方面的改制是不行的,也需要许多投资者的参与,而现阶段,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风险收益特征并不了解,由此产生了许多误解。为了理财市场能够更好的为投资者带来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一生的财富规划,就需要投资者更好的认知理财产品。首先,理财环境需要首先对居民理财意识进行教育;其次,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需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针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准入门槛较高。中国的实际是中低客户属于大多数,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银行不能忽视。最后,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让投资者能够放心地将理财资金交给银行打理。

另外,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之所以高于银行存款,因为其风险性高于存款,发行理财产品资金投资方向、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不同,理财产品风险特征就不同。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机构及其各监管部门,在业务实践和监管工作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教育,培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让投资者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金融机构的角色是为投资提供顾问服务或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按双方约定的方式承担,金融机构收取的只是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佣金,并不对投资损失负有责任,除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外,投资收益由客户享有,投资风险与亏损由投资者承担。

(四)加强对专业理财人才的培养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金融理财师既要有现代经济科学理论知识背景,又要通晓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并且熟悉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资本工具的现代型人才。目前,我国还十分缺乏专业理财师,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急剧发展,对专业理财师需求数量会急剧增加。因此,现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的培养。

培养专业理财师的目标具体体现为:(1)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客户只需把自己的资产规模、生活质量要求、预期收益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有关信息告诉理财规划师,由他们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符合客户个人特征和需要的理财方案;(2) 通过不断调整客户存款、股票、债券、保险、动产和不动产等方面的各种投资组合,为其设计合理的税务规划,既可实现资产增值的目的,又能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个人财富管家”的职责。

(五)改善理财工作的金融技术条件

信息化时代,想要开展好银行理财业务,就需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汇兑清算系统、电子证券交易系统和金融治理系统,但已有的这些金融网络、金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很远,离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有距离。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对个人理财业务,我们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重点放在以下3方面: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间金融互联网;二是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治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籍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治理上的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治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治理已有的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六)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内银行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必须对客户全面、客观地介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对客户进行严格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由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考核以及薪酬都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致使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夸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对风险轻描淡写。

针对以上问题,银行必须加强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和培训,要求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对客户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建立全面有效的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此外,针对市场风险,要建立一套成熟的体系作好风险的预警、识别和化解。

参考文献:

[1] 丛瑞彤.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J].金融经济,2012,(22).

[2] 何树红、杨世稳、陈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10,(05).

[3] 金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10,(02).

[4] 温茹.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吉林金融研究,2010,(01).

[5] 黄国平.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09).

[6] 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浙江金融,2007,(01).

上一篇:我国医院健康档案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手术室护理人性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