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

2024-01-23

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陕北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研究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分析“三雕”的艺术特色,有利于挖掘出它的传统艺术文化内涵,总结出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

中国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陕北位于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窑洞作为陕北民居的主要建筑模式,几乎占陕北民居的80%之多,窑洞的装饰艺术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同时还展现出了当地独特的艺术形态。自古以来,陕北就是边陲重镇,长期的征伐战乱以及历史上众多名将重臣的驻扎间接上造成了陕北文化的多样性。因此,陕北建筑装饰不但具有淳朴大方、粗犷奔放的特点,而且透露着热情豪爽的个性,装饰作品中也大量保留了本土艺术的基质和古老的传统艺术纹样,这些建筑装饰除了体现出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

一、“三雕”的特色

陕北三雕历史悠久,在中国雕刻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主要表现形式有木雕、砖雕、石雕三种。陕北的民居大多是独门独院的形式,因此对装饰的处理也大多集中在人们的视觉落点上,主要是对门楼、窑顶、窑面以及室内的装饰。窑洞建筑装饰在本土文化、民族征战文化、戍边文化、蒙汉边商文化的交错发展下形成了当地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和美化了建筑本身,同时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图案纹样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粗犷简朴、大气豪爽的特点。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民居的额枋、雀替、斗拱和门窗上。陕北人对额枋的雕刻十分细致,大多雕刻镂空的“万”字纹、植物花草、琴棋书画、祥云等图案;对雀替的雕刻更是费尽心思,大多采用隐雕和通雕的雕刻手法,常用卷草纹、祥云、凤凰戏牡丹、大海出扶桑等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门窗是窑洞最抢眼的地方,因此正窑的门窗比较复杂繁琐,也最为讲究,门窗纹样的各种图案相互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工”字格、“万”字格、枪头梅花格、双龙戏珠、三交嵌石榴、寿字纹等;厢房门窗相对比之下做工简单规范,多以方格或斜方格为主。

砖雕在陕北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名气,其中汉画像砖更是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陕北民居砖雕主要集中在脊饰、影壁、神龛、墀头、瓦当、吻兽等建筑部位。其中脊饰大多采用高浮雕和局部透雕的手法来增强美感,纹样多以连续的牡丹、蔓草、莲花或几何图案为主,隐含生生不息、富贵不断的美好寓意;影壁除了屏障的作用外,还用来寄予主人的情感思想,因此纹样内容也都采用具有吉祥和教育意义的图案;墀头具有极强的装饰感,雕刻十分讲究细致,纹样多以象征意义的图案为主,如富贵在前、喜鹊戏石榴、松鹿竹鹤、狮子戏绣球、蝙蝠捧寿等,有实力的人还在墀头下部做雕饰,一般雕刻有莲花、蔓草纹、“富贵不断头”等纹样。

陕北石雕可谓民间一宝,其中的绥德石狮更是享誉海内外,具有刚键有力、大气磅礴的特点。石雕大多用于抱鼓石、柱础和栓马柱等,讲究一点人家的抱鼓石做工精美、内容丰富,图案纹样多以二龙戏珠、麒麟、蝙蝠捧寿等为主,石鼓下方的须弥座一般雕刻花柱、狮子、猴子等图案,石鼓和须弥座之间的裙袱更是精致唯美,多以龙、凤、寿字、蝙蝠等纹样为主,裙边则是刻卷草纹或“富贵不断头”等连续纹样收边。

二、陕北装饰中的美学价值

(一)装饰中的教育观

陕北装饰纹样题材多样,除了美化的作用外,有的装饰纹样还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般体现在匾额、对联、碑文等文字装饰中,不但富有哲理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显要门第荣耀的,如“大夫第”、“骑尉第”、“进士”、“武魁”等;有警示和鼓励后人发奋图强的,如“诗书门第”、“忠孝传家”等;也有追求吉祥美满的,如“福禄寿”、“清雅闲居”、“树德务滋”等。

也有人将这种观念寄予装饰纹样中,比如“喜报三元”是长辈对晚辈的期盼,希望子孙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金猴立顶”寓意人们希望子子孙孙能够加官进爵、代代封侯;还有旭日东升、五子登科等纹样都是用来鼓励和督促子孙发奋图强的。这种隐藏在美观之下的教育,对人们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人们在这种无意识的空间氛围内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经验,也是陕北民居中特有的文化特点。

(二)装饰中的民俗观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还体现出陕北人民的民俗观念。陕北人的民俗观具有传统性和原始性,人们借用装饰纹样题材,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由于古时陕北的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人们就期望家族能够人丁兴旺,香火不断。在窑洞装饰纹样中就能够看出人们这种强烈的生育观,比如窑洞门窗窗棂上的纹样“枪头梅花格”,其中枪头代表男人,梅花代表女人,寓意人们阴阳调和、子孙繁盛的观念;“蛇盘兔”原是陕北剪纸中常用的图案,也有人将其雕刻在建筑中,蛇与兔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人们用来表达多子多孙,多子多福的期盼;陕北墀头上多有雕刻“鼠食葡萄”的图案,鼠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在人们眼里代表子嗣兴旺,葡萄具有颗粒多的特点,寄予多产多子的吉祥寓意;还有石榴、莲生贵子等图案纹样来表达人们对家族兴旺的期盼。

在窑洞装饰纹样中,人们用耄耋遐寿、寿字体、八仙过海、天官赐福、凤凰戏牡丹、松鹿竹鹤等纹样来表达多福、多寿、多财的观念,其中“耄耋遐寿”由蝴蝶、猫、桃花三种元素组成,猫和蝶谐音“耄耋”,桃指寿桃,表示长寿延年的吉祥寓意;“天官赐福”多出现在墀头雕刻,人们将天官视为福神,表示受天福禄的美好愿望。陕北建筑装饰纹样中的“姜太公钓鱼”,表达了主人怀才隐居,期盼机会的到来,希望能够大展抱负的心态。装饰纹样中人们借用神话故事和名人故事来寄情意指,不但表达出主人的远大抱负和决心,还寄予着主人能够用之所学、精忠为国的美好向往。

(三)装饰中的宗教文化

陕北建筑装饰艺术不但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还体现了对神兽的崇拜之情。陕北地区宗教文化深厚,民居建筑装饰就受到明显的影响,如“卍”字纹,意为万事如意;“狮子”象征门第富贵,具有吉祥辟邪、多子多福之意;“大象”有太平盛世之意等。灵兽是人们寄予精神寄托所创造出来的吉祥纹样,因此人们将这种纹样应用在建筑装饰中来表达吉祥和辟邪之意,在陕北建筑装饰中凤凰、麒麟、龙、赑屃、螭吻、椒图等较为常见,其中“麒麟”表示祥瑞、“赑屃”表示长寿、“螭吻”表示辟邪灭火等。

三、总结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和地域特色。文章从装饰纹样的多样性、教育性、民俗观等几个方面对陕北民居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使我们对陕北民居建筑装饰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价值评估体系,由此让我们对陕北民居建筑装饰以至于对全国的建筑装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艺术民俗学.淄博:泰山出版社.2000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1、求“理”寄“情”于建筑中的徽商们对徽派风格的影响

因为文化交流和碰撞及其地理因素, 对徽州建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同时, 也不可否认徽商的“贾而好儒”特色即——求“理”寄“情”于建筑中, 对于徽派建筑中布局, 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影响深远。也是徽州建筑文化能一脉相承的保留至今的原因所在。这种聚变不仅体现在建筑的整体观赏性上, 并且表现在功能性上。在明朝中叶建造了同时杂糅道德礼数和儒家的中庸特色建筑群体, 其以西递宏村棠樾为首。这些祠堂和民居实属难得的文化珍宝保存至今。在建筑的外立面, 铺以整齐的白色砖雕, 再与大门和门罩完美叠加融合。凸显出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区别, 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 辅以高墙入云, 马头翘角, 这种点缀手段形成强烈徽州地域颜色——黑、白、灰的聚落风格。

2、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的交相辉映

毫无疑问, 每当我们走入徽州古典民居, 扑面而来的气息表现出徽州人的笃定恪守, 遵纪守儒的思想。由于儒学在徽州人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儒家所崇尚的天人合一, 尊山敬水, 山水相依的思想也受到徽州居民的推崇。风水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在徽州居民选址造房和修建园林时, 必须依山傍水, 水从宅院的外围缓缓静谧的流动, 营造出一种“桃花深处人家”的静谧感。

二、徽州民居的建造原则

1、传承与创新

在建造当地的建筑过程中, 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 同时也要注重于当地的现实环境和原住民的生活习俗。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同时保证精神文化的发扬。

2、艺术与实用统一的原则

大量遗存于现实的传统居民部落是徽派民居的另一特色之一, 从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徽派建筑的特征。徽州宅邸大部分以中轴线为对称, 三间主房, 占据其中的是厅堂, 两侧为厢房, 楼梯环绕于厅堂的四周。天井在徽州住宅中起着通风采光的重要作用, 所以放置在厅堂入口处, 并以此为基础发展, 组合创新不同形式, 分别是成四合式, 大厅式等多样化格局。

3、环境与意境

建筑意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 在这两个部分交互融合下, 形成整体的景观美。建筑是徽州景观的主要部分, 亭台楼榭, 曲径石桥, 洞庭镂窗。自然景观则是香山美树, 茂林修竹, 清风凛月, 云霞雾绕。世外桃源般环境和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让人触景生情。

三、对徽州民居美学角度的分析

1、建筑节奏与韵律

建筑中的韵律是一种有秩序的表现。成功的建筑设计中节奏与韵律是紧密相连的, 这种形式的外在表现总会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 仿佛赋予了建筑物新的生命力。

1) 渐变和连续在建筑外观中的运用及表现。从徽州民居的外立墙面到屋顶的黛瓦, 从院落的结构布局到高耸的马头墙角, 渐变手法都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 矩形的瓦片沿着梁架结构的反复堆叠, 依次排开, 院落之间高耸入云马头墙从远到近逐渐蔓延, 形成不断起伏的韵律感, 也增强了整个村落的聚合感和层次感, 这种整体层次的渐变也正得益于村落间的围和。就如同音乐中连续的节拍一般, 视觉艺术中的三要素, 即点线面的有机组合, 代表有建筑顶部的黛瓦, 在设计初期, 屋顶的坡度就设计成马头状, 辅上青瓦的堆叠, 就如同动物中的马头的鬓毛在迎风飘扬, 栩栩如生。墙面粉刷成纯洁无垢的白色, 整体结构错落有致, 线条流畅简洁, 好似一匹匹骏马驰骋与大草原中, 气宇昂轩。2) 建筑色彩的调和与对比。徽派建筑中最为独树一帜的必是它对于色彩的运用, 它更注重于整体色彩构成的和谐和对建筑物原色的应用。在既能体现建筑出建筑本身美感, 又给人以清新素雅的感觉。黛色屋檐、深色漆面厚涂的门、斗拱、浅色的砖瓦和青色犄角都无一透露出这种美感。徽派建筑为了满足这些审美诉求, 更加上了对色阶纹样的表现, 色彩的浓淡渲染, 表现出更多的层次。

2、建筑的均衡与稳定

纵观徽派建筑中平面分布, 在三围合院落和四合院都是以中轴线对齐向两侧扩散的结构, 正厅作为主体, 中线为轴线, 厢房围绕中轴线和天井安置在左右两侧, 距离相等, 大小重量和占比都是达到完美的均衡。非完美对称则是依靠中心的支点, 两侧厢房大小距离相等, 但是形态各有区别。这种均衡与稳定的特色, 不仅体现出徽州民居的恪守常规, 营造出完美的建筑审美情趣, 同时, 也因自己的独到处而摆脱了绝对对称的原则, 有着灵活的均衡操作空间。

3、建筑与风水

建筑风水观念根深蒂固与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中, 这便是是徽州人崇尚朱子理学的最直接表现。在安徽西递村, 从古就有“桃花深处人家”的美名。俯瞰村落, 呈现出一个聚宝盆的形状, 依山傍水, 向北绵延的是山群, 能够抵御冬季吹来的风入侵, 同时左右靠山, 形成一个完成的环抱形状, 整个村落和谐统一, 与自然环境互为依靠, 也正寓意了这里的人们能够繁荣昌盛, 生生不息。

四、结语

装饰与功能、文化和历史、物质与精神、自然和人为、生活环境和情感追求, 都通过一定形式深深植根于徽州建筑中, 无论从节奏和韵律, 到均衡与稳定, 再到风水文化, 都无不一一体现着徽派建筑的鬼斧神工。建筑从最基本的功能逐步上升到作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理想诉求,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 徽派民居符合了古代与当代的历史艺术要求。因此, 徽派建筑中渗透出的美学价值值得人们追求和研究, 徽州建筑文化也在世界文化历史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人类所共有的文化瑰宝。

摘要:时至明朝中期, 徽商的繁荣兴盛, 大批量财富的累积, 在这种体系下, 徽州人对于住宅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 根据当地人“贾而好儒”的特点, 部分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受到优良的教育徽州商人们除去对住宅功能的需求外, 还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其中包含对于住宅空间内部的装饰、整体空间布局的独到见解。这也使得徽派建筑在兼具实用性和牢固性的同时, 有了更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建筑韵律。本文将着重于对徽州建筑群体的整体风格、装饰材料、结构进行阐述并局部分析, 并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经典元素进行对比, 总结出整体性的规律。

关键词:聚族而居,传承与创新,节奏与韵律,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朱永春, 《安徽建筑》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

[2] 李功超, 《听风观水》陕西师范出版社, 2007年2月.

[3] 朱曼铭, 曹罡.浅析建筑的均衡性及其指导意义.甘肃科技, 2004年第4期.

[4] 余志淮, 余济海.《皖南古村落[M]》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4.

[5] 搂庆西,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安徽建筑科技出版社, 2008.

[6] 江世龙, 《中国徽派建筑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1月.

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研究对象是徽州传统民居的门窗装饰艺术,主旨是结合徽州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点,对现在存有的徽州传统民居门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对明代和清代徽州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和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有对门窗装饰构件的创作与构思、装饰手法、雕刻工艺、材质运用、艺术特色以及文化内涵与徽州人文背景融合的研究,以求得出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并做出总结。

关键词: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

一、徽州传统民居门窗产生背景

1.历史背景

纵观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狼烟四起,使得大部分的中原人迁都南方至徽州,所以徽州大部分大规模的建筑几乎都源于魏晋。唐末时期和两宋交替的时候,中原的一些名门望族又两次南迁。这些名门望族由于远离家乡的原因,异地生活,所以对中原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因此他们的祖先都固守着中原风俗,并且子孙后代们则保持着对原有中原文化的传承。这些人从中原带来的先进的社会文化、民居建筑工艺和建筑格局,使人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了不同人的身份、修养以及地位等,并且给徽州民居原有的生活和环境增添了强烈的中原文化内涵,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文化形成了徽州特有的建筑风格。其次,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后期徽州地区社会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初具形式的徽州传统民居建筑。

两宋交替的时候,更多的中原人迁都南方至徽州,这些中原人带来的门窗装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徽派原有的居民门窗雕刻方式。那时候,中原的门窗是由图案与纹饰来做作为装饰的,门窗的装饰风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房屋主人的审美观念、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中原地区的门窗大多用上好的柏木、楠木雕刻而成,经过几百年都不会变形、腐烂,反而常年使用会使这些柏木、楠木浸润得更加油量。而当时时期的门窗装饰艺术在雕刻刀法上也更加繁琐。

2.政治背景

明代和清代时期政治制度和等级森严,以至于建筑也分出了等级制度,从建筑形式本身到装饰装修艺术,从宫廷王室住房到民间平民建筑,等级分明。平民家建造的房屋需要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建造,而在门窗装饰方面也不许平民私自装饰过多的图案。而富甲一方、财力丰厚的徽商,一般是没有政治地位的。可这些徽商的住房愿望基本上都是希望有着与自己金钱实力相对应的住宅,但因为这些徽商没有与他们金钱实力相应的政治地位,受到了森严的政治制度的限定。所以,这些徽商在建造住宅方面只能够寻找别的门路,而他们找到的门路之一,就是在装饰艺术方面做出细节上的改变,对住宅雕刻风格方面下功夫。所以,住宅的门窗这些从外部能够直观看到到物件成为住宅装饰的重点,从而使得门窗在明清时期成为住宅装饰中最重要的部分,有着通风、采光、安全和美化建筑的功能。

二、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特色和艺术风格

1.明代时期艺术特色

明代初期之时,在森严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式的情况下,木装饰工艺已经逐渐变得整齐和细腻,即便如此,望族家庭还是不同于平民家庭,王族家庭住宅的装饰的形式古板毫无新意,而平民百姓家庭的住宅中,门窗之类的细节装饰上是已经逐渐出现许多不同的样式或方式,内容比之以前更加丰富多彩,装饰性更加强烈,图案更加琳琅满目。

明代中期之时,我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社会整体的审美风气也变得不同于以往。明初时期朱元璋汲取了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以身作则,在反对奢靡浮华的行动中起到了很大的领头作用。在这样的社会时期,皇帝是一个国家的天,所以皇帝对社会的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明朝初期直至中期,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总体上趋于朴素。

而一些用线条进行装饰的门窗,虽然样式和造型较为简单,但是线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雕工和处理手法都采用了特定的技巧,算是另寻蹊径也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使得这一装饰艺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明代中期过后,国力更加强盛,社会风气转变较为明显,门窗装饰由简向精,在线脚的基础上,雕刻内容增多,样式丰富,纹饰秀美。

2.清代时期艺术特色

我国的门窗装饰发展到明代初期时已经较为成熟,在清初以后,木雕装饰艺术渐渐融入到门窗装饰中,并且与环境相融为一体。乾隆时期,二者相互结合紧密,嘉庆、道光年间更甚之,因此乾隆、嘉庆以及道光三代年间,木雕装饰迅速发展,从而逐渐走向巅峰。

徽商的兴盛时期便是康熙、乾隆、雍正三个鼎盛朝代时期。徽商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一些商人总觉得个人府邸过于简单而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但碍于森严的等级制度,徽商再成功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仍旧是属于平民,只得另寻蹊径,导至于木雕装饰越来越重视细节,风格日益像浮华奢侈靠拢。而此时,徽州的木雕装饰正在由明向清过度中,明显趋于精巧、雅致,出现了欲来越多的华丽奢侈的作品,构图复杂,雕刻手法更为精确。

时代和社会背景总是会影响当时社会的装饰艺术风格及人们的审美取向,当时木雕装饰风格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紧密相连的,从雍正到乾隆各具特色。雍正比较偏爱西方艺术,喜欢一种异域美,而乾隆对仿古艺术情有独钟,西方在木雕上采用的工具也不同于仿古艺术,在木雕上具有和绘画一样的巧薄秀美,而仿古艺术却实在在木雕上精湛卓越、美妙绝伦。

而到了清末民国之时,徽商经历了由强到衰的变化过程,日渐地走向了衰败,地域文化受到徽商的影响再三衰竭,木雕门窗装饰艺术也逐渐地渡过了它的鼎盛时期,慢慢走向了样式化,变得一板一眼,缺少了创意和活力,取代它们的是呆板的样式。而原有的植物主题和吉祥物主题也越来越少,取代他们的是几何形状。

三、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1.传承

随着规定的颁布,一些地区关于古民居的抢救性保护、修葺与局部的更新改造也得到了落实。如歙县的郑氏宗祠和西溪南的老屋阁等的全面修复,总多濒临倒塌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原徽州地区民间工匠传承了房屋装修和翻建。这些工匠不但维持了徽州古居民的风貌,又是一种对传统门窗装饰艺术的传承。

2.发展

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发展,风格独特、新颖别致。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紧密的结合。

现如今,徽州传统民居门窗雕饰件在建材市场中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传统装饰工艺品大都是是仿古制品。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客户的家居量身定做仿古门窗及装饰工艺品,用于现代家居装饰。使得现代建筑门窗装饰艺术在传承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的同时,又获得了与时俱进的风格。

四.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活力,现如今,现代居民门窗装饰艺术的设计与开发有着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形下,徽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的传承与發展的未来必将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汤显祖:《汤显祖全集》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理论,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1996

【5】辛熊飞,徽州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研究,硕士论文,河北科技大学,2012

【6】(明)中国地方至集成.安徽府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闫梦雪(1998.12),女,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项目名称: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3613214

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暮春时节,蜀道苦旅,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年之前山崩地裂的湮灭与杀戮,如此残酷清晰地迫近着我们,万山丛中岷江映秀,那场万劫不复的横逆之痛,依旧让我们感同身受;一年之间,流离者是否已安居,幼孤者是否已有爱,身伤者是否已复愈,求知者是否已获教,失亲者是否已得安宁?无论亲睹国殇悲情的映秀之秀。或是过眼之间清风雅雨中的江城暮色:无论寻访青衣江畔的汉风精粹,或是踏勘芦山古道的伶仃遗构,都将注定这是段与我们在过去三年间的任何一次都迥然相异的行程。

死者长已矣,生者含悲歌。

逝去与永生相依,悲情与热情交织。

我们直面灾难的惨烈,记录昨日的悲怆,只为寻找那废墟上倔强的希望,更为寻找一种互相砥砺的力量。

2009年4月25日-27日,适值“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周年纪念之际,建筑文化考察组金磊,刘锦标,温玉清等一行三人专程赶赴四川省汶川县,深入位于震中地区的映秀镇,实地调查地震遗迹,收集地震遗址保护及展示的相关资料。结束汶川大地震遗迹的考察调研后,考察组风雨兼程三百余公里,转道素有“清风雅雨之称的川西古城雅安,寻访1939年10月18日-24日期间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梁思成,陈明达、莫宗江等诸位前辈川、康地区古建筑考察的线路,依次踏访雅安地区的木结构古建筑及其汉代墓阙石刻等重要史迹二十余处,略如,芦山县姜侯祠平襄楼及正殿。樊敏碑阙及石刻,青龙寺大殿,汉代王晖石棺,雅安市内县前街观音阁、雅安市上里镇双节孝石坊及上里古镇民居、雅安市姚桥镇高颐墓阙及石刻等。

此行得到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及雅安市文物管理所。芦山县博物馆,荥经县博物馆同仁的热情帮助和鼎力支持,特为铭感致谢。

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6:30-12:30),阴晴不定,有雾。

芙蓉锦城,曙光微曦,晨六时半启程。作为此行的向导和司机,四川省文物局方面安排昨夜接机的小刘继续陪同我们,一道前往汶川实地考察地震遗迹。由于都汶高速(都江堰-汶川)尚未正式通车即遭遇大地震,损毁严重,为保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顺利进展,有关部门正对前往汶川的主要道路实行交通限行管制,至今尚未恢复正常通行,在短时间内往返汶川县城,几无可能。而地处龙门山一岷江峡谷中的映秀,正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此时连接都江堰与映秀镇之间国道213线已经基本修复通车。因此我们决定先行取道成灌高速(成都一灌县)至都江堰,再走国道213线前往映秀。

成灌高速公路一线,四川方言称之为“川西坝”的成都平原,以“天府之国”美誉,名满天下,若不是路旁“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幅宣传牌不时掠入眼帘,若不是公路上来往穿梭皆是装载建筑材料的大货车,以及揪心的警笛声从耳畔疾驰而过,我们都宁愿不相信,眼前这片万顷积翠的富庶原野,一年前却正在遭受灭顶之灾的苦痛、艰辛与煎熬。

不到一小时车程,接近都江堰市区。高速路旁井然排列的蓝色屋顶,白色墙身的抗震救灾板房绵延闪现,乡野间农户们正在维修或重建地震损毁房屋的场景愈渐多了起来。车过都江堰,驶上通往映秀镇的国道213线。这条道路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遇巨大山体塌方及泥石流,路基桥涵大部分垮塌,虽然现已抢修通车,可是路况很差,只能限行管制应对救灾保障之需。

沿岷江溯流而上,道路颠簸车驰尘起。穿越友谊隧道,人汶川县境内。峡川之间,雾霭沉沉,兴工建设的紫坪铺水库浅灰色的大坝及虹桥,若隐若现。

紫坪铺水库,因抗震救灾时架通的“水上生命线”声名远播,但此前关于这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更多的则是来自水库建设对岷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紫坪铺水电站调峰运行导致的岷江流量巨大起伏,终将严重威胁水库下游十几公里处的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争议。

经紫坪铺、璇口镇至映秀,岷江西岸几十公里途中,特大地震造成整面山崖断裂滑坡与泥石流的痕迹,触目惊心。数处山体滑坡,路桥损毁的灾难现场,现都以醒目标志示人,作为大地震的遗迹予以保护。抗震救灾“水上生命线”的冲锋舟码头已经不见,惟有残毁的璇口铝厂高大的厂房森然矗立江边,百花大桥残迹以及“5.12震中映秀”几个红色大字也被镌刻在大地震发生时从道畔山崖上滚落的一块巨石之上,成为当下映秀镇最著名的地震遗迹。

车八映秀,淡淡的薄雾尚未散尽,小镇上行人不多,也没有市声噪杂的喧嚣,略显几分萧疏。这座位于震中的小镇在大地震中毁于一旦,1.6万余居民中约有超过6000人罹难,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司机小刘指着大路尽处一座正在修复的断桥对我们介绍道:“地震以前的映秀镇,在映秀汇入岷江的渔子溪两岸都是老百姓的房子,去年大地震中都被震塌了,连废墟也都被清理拆平了,现在的这片板房区,以后就是新的映秀镇了。”

沿着小镇中心映秀大道靠近岷江一侧的河谷地带,现已开辟成安置受灾民众的板房安置区,满目都是临时搭建的蓝屋顶、白墙身的板房民居,就连板房餐馆,板房旅社,板房学校、板房商铺、板房卫生院等,一应俱全,井然有序:居然还有一间起名“映秀印象”的小茶社,板房门口摆出几件简单的桌椅,一道红色小布幡在晨风里微微飘摇,或许开张时间还早,还真想象不出茶客们围炉谈闲的样子。所谓冷暖人生,尽在其中矣。

转过那间别致的板房茶社,大道路边上停着几辆军车,是专门用来运输生活用水的,运输来的清洁水盛装在一个很大的橡胶大水袋里。偶遇一位苍老的婆婆正颤巍巍地去打水,便与其攀谈起来。老婆婆低语告诉我们她是映秀镇老街村人:“我们老街村的人都搬来这边住,村子没了,山秃了,地也没有喽,以后咋个办,不晓得啊!地震的时候,我们大人都没啥子事情,就是房子垮喽,但是我的小孙子没了,他在映秀上学他已经比我还高喽!”

老婆婆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比划着孙子的身高,说出这些的时候老人家静若止水的神情,仿佛那些伤心的往事好像已经过去了很远,却让我们这些陌生的外乡人不忍直面。

沿映秀大道北行,渔子溪简易的铁桥上,少有行人往来。溪畔民居的废墟已被完全拆除清理。只有远处有几顶地质队员的帐篷以及一座颜色醒目钻机井架,孤零零地伴着湍急的溪水。泥土覆盖的废墟上,无名的野花娇艳盛放,空旷得让人有些心酸。

不远处岷江岸边开阔的砾石江滩,原为救灾直升机停机坪的位置,那里将是重建映秀小学新的校址,而现在的映秀板房小学,则临时建在映秀大道路边,因为周末的缘故,孩子们都没有到校,校园四处,空寂无声。

映秀大道的另一侧,大地震中损失最为惨重的漩口中学、映秀小学的建筑遗址,犹

如一道惨然悲怆的巨大伤口,校舍垮塌,惨烈无比。映秀小学超过半数的师生在地震中罹难,惨绝人寰的灾难景象,像刀子一样刺痛着我们。校园四周现以护栏及铁丝网封闭,不能进入。

看见“地震遗址、封闭禁入”的警示牌,看见变形扭曲塌毁的校舍,看见倾覆垮掉的教室,看见宿舍中的那些上下铺,以及散落在废墟间破碎的书页……

一年前,那些曾经在这里猛然问被埋葬于无边暗夜的无辜孩子,那些曾经在这里遭受惨烈折磨和痛楚挣扎的天真少年,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些发疯般奔向垮塌校园寻找孩子踪影的母亲,现在又在哪里?

废墟下的孩子,小镇上的母亲,

永逝的母爱,废墟中死里逃生的孩子:

映秀之秀,情何以堪?

映秀的纪行,此时只能停笔。何其苍白,何其凌乱,却无心修改,不能再继续写下去了。

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12:30~23:30)。阴间多云。

作别映秀,思绪潸然。驱车原路返回都江堰,道经成都外环线,接续成雅高速南行,一路无语,前往雅安。

近两小时车程至雅安,先未进城,转道川藏线公路,溯青衣江而上。先至芦山县,承蒙芦山县博物馆王有新,唐国富等同仁热情接洽并引路,调查芦山县城内姜平襄侯祠平襄楼及正殿、樊敏碑阙及汉代石刻,汉代石棺等重要史迹。再行驱车沿邛崃至雅安问的青龙古道北上,翠峦夹岸,古道穿梭于峭壁之间。调查龙门乡青龙寺大殿。此外,刘敦桢先生《川,康古建筑调查日记》中提及的芦山广福寺,20世纪90年代整体搬迁至芦山县郊浮屠山,而收于梁思成先生《中国雕塑史》的十二圆觉造像早已毁于“文革动乱”。广福寺觉皇殿的大木结构与青龙寺大殿极为接近,可惜路途不便,无暇造访。

1 平襄楼

在芦山城内南正街东姜侯祠内。芦山蜀汉时为汉嘉郡郡治所在,传说是汉平襄侯姜维屯兵御羌,封荫食邑和肝胆归葬之地,备受乡民历代崇祀,今芦山县境内尚存姜侯祠、姜城、姜维墓等诸多史迹。姜侯祠正门西向,为木构牌楼三间,系明嘉靖时建。刘敦桢先生《川康古建筑调查日记》载:“次大门(仪门)三间,仅中央一间为明建。自此往北,有二石虎东西对峙,皆红砂石雕,形制古雅,似晋初遗物也”。今之仪门及石刻难觅其踪,惟余平襄楼、正殿以及迁建戏台。

平襄楼,又名姜庆楼,为姜侯祠的享殿,座北向南,重楼,歇山屋盖。顶层屋盖下施附檐一道,远望俨如三重檐。首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明间尺度甚广,几乎近于次问或梢间尺度的三倍有余。楼内金柱为通柱,直达上层。上层四架椽用二柱,面阔三间,腰檐内设有阁道周,可凭栏远眺。四周檐柱间额枋断面近于圆形,其在山面者多上下相闪。额枋上平板枋甚薄,表面刻混线两道,四隅相交出头处,边角平面即刻海棠纹。东。西墙壁以石作隔减,木制地袱、间柱等分隔构成框架,其间编以小竹,墁泥粉白。平襄楼上下层仅明问施补间铺作二朵,其余补间皆为一朵,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形制及尺度相同,都是五铺作向外出两跳,第二跳较第一跳为短,不施令拱及替木,第二跳华拱及瓜栱十字相交以小斗承托橑檐枋。下檐转角铺作后尾出一跳,施以翼形拱(三幅云),次将外第二跳拱身延长,向上弯曲如琵琶形,上延交于老檐柱之枋上,甚为特别。

平襄楼的科棋用材尺度颇小,材广16.5cm,材厚11cm(截面比例3:2)折算约合宋《营造法式》中的六等材。由于平襄楼大木结构普遍使用通柱及穿逗构造方式,加之屋面不施苫背荷载相对较轻,其大木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得以显著加强,因而大大削弱了枓栱的结构功能,即是五间重楼,其用材尺度却是相当于宋《营造法式》中亭榭及小厅堂的规模。

刘敦桢先生《川、康古建筑调查日记》载:“楼上东北隅有壁画一副甚美,惜楼板已毁,无法攀登摄影。又正脊檩下榜书;维大明正统十年岁次乙丑……,一行与楼下碑记符合,讳为明构无疑”。“1953年西康省文物古迹调查组调查时,殿内壁画尚存。而今壁画已无存,脊檩上明代的重修题记也是漶漫模糊,不能辨识了。

平襄楼后为姜侯祠正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单檐歇山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殿内及立面经后世改建,仅殿内中央部分为明代遗构。明间面阔甚大,额枋上施斜梁以承托上下椽,斜梁后端载于老檐柱问的横枋之上构造奇异,不知是否原构?正殿内旧有姜维塑像已毁,今以1993年新制作的红砂岩姜维雕像代之。殿外东侧的台基上,尚存一对镌刻大元至正年号的石鼓,形制古朴。芦山博物馆唐国富先生言,这本是龙门场青龙寺大殿前的遗物,数年前移置此处。

2 樊敏阙及石刻

在芦山县城南3km处沫东乡,为东汉巴郡太守樊敏的碑阙及墓前瑞兽。樊敏碑,上方微削,圆顶,圭手作二螭龙首向右抵于碑肩略似蝻栱状,碑额中稍偏右镌篆书“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双行,每行六字。其下有圆形穿眼,穿下为碑文,计五百五十八字,八分隶书,刻十八行,末行镌“建安十年三月上句造石工刘□□书“十五字,字迹至今可读,碑下龟跌首偏向右凿龟壳为深槽以置碑。碑阴圭首仍刻双蝻,额部无字雕刻朱雀,碑阴镌刻北宋卢山县令丘常的题跋。

作为汉代传世名碑,樊敏碑在北宋即收录于赵明诚《金石录》,历代名家考证不辍。樊敏碑的碑文涵义广博,康有为赞誉此碑书法“如明月开天,荷花出水”,并推崇为“干禄无上上品”。

樊敏阙倒塌散落年久,史书亦无此阙的记载。惟有宋人丘常在樊敏碑阴的刻铭或可索隐:“世传魏受禅碑为绝出,而此乃建安十年所立,又在黄初之前,虽暴露中埜,而字画醇古,其文尚可读,岂非所寓僻远而人无知者欤。而千岁问,霖雨之所泐,威阳之所曝,有兽已倒,有阙已槯,而此碑将仆,是可悯也。余因扶其即倒,植其将仆,又为屋以庇之,庶几永其传也。崇宁壬午三月既望朝仪郎知县事眉山丘常题。“由此可知,樊敏基阙早在宋代已经残损倒仆。故而中国营造学社调查时仅述及樊敏碑及石刻,未见樊敏阙。

1957年8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曹丹先生主持进行樊敏阙的清理复原工作,我们今日调查所见到的墓阙,即为当时复原归安之作。樊敏碑阙石刻及东汉石刻馆,辟为芦山县博物馆的专题户外展陈区,集中展出汉代石刻二十余件组除樊敏碑阙石刻而外,尚存九座东汉时期大型圆雕石兽。杨君之铭碑首及石刻、无名残阙等,都是汉代石刻艺术的上乘之作,件件堪称国之瑰宝。

樊敏阙原为双阙,建于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南北向,推测其旧有格局正中为樊敏碑,碑前两侧斜出约5m出各置石阙各一,阙前有二石兽,一为天禄,一为辟邪,惜石兽早年倒伏稻田中,现在的位置亦为后人移动,

惟其保存完整。如前所述,195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将樊敏阙的左阙维修复原,右阙仅存阙顶、阙檐等残件,未经修复。樊敏阙左阙通高5.1m,宽2.25m,壁厚0.92m,由阙座。阙壁,枓栱,阙檐,阙顶等五部分组成。母阙四阿式阙顶,正脊中部雕镂神鸟,喙衔绶带;阙檐檐口雕镌瓦当,无字,檐下枓栱层有浅浮雕图像,高0.68m宽1.40m。现存浮雕为古哀牢夷“龙生十子”神话图像,气势磅礴,造型雄浑,是汉阙石刻的精品。母阙的料拱层高约0.35m,四角刻有力士举双臂托负,子阙枓栱层正中有乘龙西王母雕像,除此皆与母阙相近。

青龙寺大殿

在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南距芦山县城芦阳镇15km。史籍所载青龙寺的旧时格局诸如配殿,钟鼓楼、文昌宫等建筑,皆已不存,惟余大殿及古楠一株。1989~1990年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拨款维修加固台基,拨正梁架,剔补腐朽构件。在维修中发现“至元一年”(1335年),“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年)、“至正十三年”(1353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等明确纪年的瓦件多件。加之早先发现并移置平襄楼的门枕石鼓,其上“大元至正九年”(1349年)的题刻,或可推断大殿的始建年代。大殿梁上有墨书题记“□□□□□年岁次癸亥二月仲春下刻朔二十六日明星黄道吉辰重新竖立青龙寺宝殿一所”。梁上题记字迹模糊,从其“癸亥”年款或可推断应为“大元至治三”五字,即重建此殿的年代可判定为元至治三年(1323年)。

入乡政府院内,大殿前建有乡政府3层办公楼,已经完全将大殿遮蔽,仅能从楼侧夹道穿行绕至楼背面,方能见到局促之间的大殿正面,而楼舍2层外廊直迫大殿檐口,相距不足3m。大殿北侧有简陋的单层青瓦砖房两间,南侧为平房及瓦房数间,新建铁架遮雨蓬已伸及殿身,大殿背面则辟为小学操场,小学与乡政府院落之间,以大殿与两段砖墙相隔,砌墙直接与大殿北山墙,西南角柱相接。

青龙寺大殿座西向东,建筑平面近于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通长皆约15.3m。面阔方向施以檐柱四根,明间面阔8.16m,发问面阔3.57m,明间尺度几乎是次间的两倍多。进深方向施以檐柱五根,各柱中距由前至后分别为3.57m,4.08m、4.08m,3.57m。殿身立于红砂岩素面台基上,台基高约1m长宽皆为17.2m,台基正面为垂带踏道。

大殿前檐门窗隔扇及装饰不存,出于临时结构坚固的考虑,阑额以下现填充红砖,明间辟门,次间开竖窗,门槛皆混凝土浇筑。大殿外观面目全非。大殿屋盖瓦作,一如川西民居一正一反“冷摊瓦”做法,不苦泥背。大殿屋面举折平缓(约为1/3),出檐深远,歇山屋盖或可分为两截,悬山两面及周围披檐,悬山山花镂空 山里一间的梁架直接袒露在外,屋盖脊饰由瓦片垒成简洁自如,富于装饰性,多有四川地方色彩。大殿前檐施五铺作枓栱九朵,明间补间铺作三朵,两侧抖拱内外出45°斜枓栱(此种斜栱盛行于晋东南及雁北地区辽金及部分元代建筑),前檐次问补问铺作各一朵,不出斜拱。中心补间铺作及两朵柱头铺作令棋上有雕饰。各铺作皆未施昂山面抖拱从前檐向后依次减跳,后檐下均以挑枋替代抖拱,体现出抬梁式与穿斗式构架相混合的特点。大殿正面施以普拍枋,侧面普拍枋只及进深靠前第一间,靠后则不用普拍枋,背面亦不用,抖拱用材尺度颇小,材厚约为130mm,约合《营造法式》七等材,如前述平襄楼,其用材尺度仅合亭榭小殿的规模。

大殿内杂物堆积,凌乱不堪,一派破落景象。佛坛系红砂岩砌筑,佛像皆毁,以佛坛壁面新绘佛像代之。佛坛及简陋供桌上,有零星的香火。殿内后檐屋面摊瓦大部残损,透天漏雨。两山及后檐墙残碎开裂的白灰之间,隐约可见壁画残存。

青龙寺大殿的大木结构,保存较为完整。颇具宋元古风,且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诸如天然原木用材、平面减柱,大内额、通长普拍枋,大托脚,45°斜栱等,这些宋金元之际中原地区木构建筑的构造做法,是如何通过“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等途径的交流融汇,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蕴含其中的大木作制度源流及其变迁?又是如何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产生互动?青龙寺大殿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解释与探源上述问题的优良标本。

青龙寺大殿大木结构备考之处简记如下

(1)大殿正面阑额与普拍枋之间的明显空隙,在补问铺作对应位置普拍枋下以直斗支撑,侧面阑颉较正面高度显著下降,与普拍枋间距加宽,用纤细蜀柱支撑。

(2)大殿内横跨两间的内额,其下施以素枋,二者之间以蜀柱或斜撑联系,形成类似平行弦桁架式的组合内额,以此加强承托横向梁架荷载,这种做法与福州华林寺大殿,宁波保国寺大殿等南方宋代遗构多有类似之处,或同为古代木构纵架”的遗迹。

(3)大殿采用“八架椽屋四椽袱前后对乳袱”的横向构架,施以叉手,托脚、顺袱串等以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构件是递续延长至脊檩的斜向构件其始自明间补间铺作的后尾,溜金至中平榑,再接续挑斡至上平樽直至脊樽。这类被称为“大托脚”或“斜梁”的斜向构件,大大增强梁架整体刚度,诸如山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山西五台延庆寺大殿(金)、山西赵城县广胜下寺前殿(元)等金元之际的遗构,多见跨度两椽或三椽,而青龙寺大殿“大托脚”竟承达有四椽。而大殿明间两柱头铺作第二跳后尾作枋状插入金柱,以及起联络作用,置于檐柱与金柱之间的顺串,亦皆为早期做法。

(4)大殿的结角方式未施抹角梁,大角梁后尾搭于平,正侧两面交点上,转角铺作后尾出45°水平圆木插入金柱,圆木上立短柱,再以同样45°的横串作为连接固定,纵横两内额搭于短柱之上,大角梁后尾之中段在两内额交接处相递接,直至平之上。宋《营造法式》中未见抹角梁的做法中原地区自金元以后,多以抹角梁以特别加强角部构造,大角梁后尾也多置于抹角梁上。川西地区或因屋面不苫泥背,荷载相对较小,并不需要特别加强结角构造,因而宋及宋以前不施抹角的结角做法得以保留。

在芦山县调查结束,连夜折返雅安城内,已是万家灯火,投宿雨城区碧峰酒店。万山丛中,青衣江畔,雅安素称“川西雨城”,早晚天气稍凉,宛然高原气象。一路上都未谋面只是保持电话联系的雅安文物管理所李炳中所长。早已等候多时,邀请我们前往江边一家火锅店,盛情款待。

暮雨潇潇,清风徐来,李所长豪爽健谈,颇具川羌古风,杯盏之间,众人意气淋漓,与红油翻滚的香辣火锅相映成趣。或许一日间舟车劳顿,或许黯然神伤的映秀之行,皆已醉得不成样子。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小雨间阴。

晨六时半启程,凉风习习,雅雨飞扬,川西雨城,名不虚传。早餐毕,由文管所古建专家李志祥先生引路,冒雨前往雅安旧城南门坎县前街,调查明代遗构观音阁。

1 观音阁

亦称“月心阁”,细风斜雨,苍坪叠翠,古寺清幽,月心之名,寓意深远。可是未及停车,气势汹汹的犬吠声由远及近,“此处有恶狗,切勿靠近”的告示牌已是赫然矗立,众人面前哪里还有什么诗情画意,分明是一座岌岌可危,处于垮塌边缘、倾圮只在旦夕的木构楼阁。

观音阁背依苍坪山,座南朝北,主体部分及两侧挟屋座落在红砂岩砌筑的素面台基之上,台基高约1.4m,台基四围刊刻红砂岩碑刻六通,垂带踏道五级。阁的平面近于方形,面阔五问(包括副阶在内约计22.4m),明间开间甚宽,几近两倍于次间与梢间,进深三间(12.9m),重楼厦两头屋盖,屋面布灰瓦系四川地区较为普遍的“一正一反冷摊瓦”做法,未苫泥背,阑额及普拍枋上的柱头、补间铺作形制相同,令拱及耍头隐约有雕饰:皆为五铺作双下昂,明间为“八架椽屋四椽袱前后乳袱用四柱”,次间为“八架椽屋四椽袱前后乳袱剳牵用六柱”,通高约12m,推测内槽空间为供奉观音主像而减去二柱。观音阁大木结构已经严重倾斜,以副阶西南,东南两处为最,据同行的李志祥先生言,1998年、2001年曾两度以大量戗木支护,东侧稍间砌以砖墙临时加固。

观音阁内现已空无一物,面目皆非。墙体溃塌,门窗残损,屋面透天,雨水引起木构件糟朽,挟屋业已大部垮塌,满目凌乱,阁内尚存一泓泉井,传为明初旧物。如此破败惨景,阁内却香火未熄偶有信众在此烧香。

雅安观音阁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历经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增修扩建,寺院初具规模,为旧时雅安胜迹。世事迭变,殿阁多已荡为烟雨,空余观音阎而已。1954年原西康省民政厅文化处将观音阁公布为西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此后由于相关部门产权长期争执纠纷,加之使用维护不当,虽在1985年公布为雅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至2004年才恢复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数十年间的混乱无序,珍贵的木构终致今日岌岌将倾的凄惨境遇,着实让人唱叹。

调查雅安观音阁毕,驱车出城前往荥经县,按原计划调查明代木构建筑荥经开善寺大殿。不料行至半道,雾雨交加,前方道路塌方,无奈只能折返,返程途中转道20余km,驱车至雅安市郊上里镇参观川西村落及民居。

2 上里古镇

旧称罗绳,东临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四地交汇,是旧时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今以保存较好的川西民居村落,以及红军长征石刻标语等革命历史文物而著称。

层峦叠嶂,潇潇雨歇,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景致,已是近在眼前。

“冷摊瓦”人字坡、穿逗木构的川西民居,空间分隔,或曲或偏随宜流畅,变化自如。石板桥下,溪水清冽,潺潺有声,迎面一座单檐歇山的戏褛横亘南北,从戏楼一侧转过去,便是宽敞疏朗的戏坝子,不远正对处却是一座古雅玲珑的雨轩。

本应是清旷古朴的川西小镇,却因为近来旅游开发,弄得铺舍栉比,刷饰一新,满目旌旗飘摇,妇孺皆商纷随,嚣然尘起,古风不存。

上里镇南古道边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敕建的旌表节孝坊一座,现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坊以当地红砂岩砌筑,四柱三间十二楼,通高约11.25m,面阔7.8m,进深约3m,出檐深远。坊额镌刻“双节孝”,脊顶正中镌刻“圣旨”。坊身遍布图饰花纹,历史故事、戏曲场景,匾额对联等精细雕刻,造型灵动,镌工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6月1936年2月期间,与红一方面军在夹金山下胜利会师的红四方面军 曾经驻扎在上里镇上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七十余幅,现已被列为雅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里镇还有惜字塔(文峰塔),舍利塔、九世同居坊,陈氏节孝坊等史迹皆匆匆未能遍览。

午餐后,驱车出城东行,渡青衣江,约行8km,至雅安市郊姚桥镇亲睹高颐墓阙及石刻等著名汉代史迹。

3 高颐墓阙及石刻

位于雅安市姚桥镇汉碑村,是1961年公布的第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阙形制秀丽,雕镌精美是现存汉阙石刻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的罕有国宝。

高颐阚,座北朝南,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较之昨日所见芦山县樊敏阙,其始建年代略晚。原为双阙,以红砂岩建构,其东阙今仅存基座与阙身一部,夹以石柱,上施石顶。西阙保存完整,由母阙及子阙组成。阙基外沿浮雕蜀柱,栌抖,其上为子母阙身表面隐刻柱,枋等建筑构件,正面(北面)方柱间各镌刻铭文两行。上部横枋浅浮雕车马出行图,车骑扈吏,卤簿仪仗,皆汉风浓郁,雄劲大气。母阙阙身及阈顶间施以雕刻四重,第一层刻栌料及枋三层,纵横相叠,南北两面中央交错枋头处雕刻饕餮,南侧衔鱼,北侧衔蛇。四隅则雕镌角神力士各一。第二层以拱端出跳,其上正背面各置仿木构抖拱三朵侧面两朵。除正、背面中央一朵为正规枓栱外,其余皆为曲拱。正规栱之卷杀略近弧线,其下垫以替木一重。棋之两端各施散斗,中央伸出枋头,其上再置一枋,至角部十字相交出头。枓栱之间浮雕历史人物及神话故事;第三层石质甚薄。第四层石向外斜出,表面雕刻人物,错落有致。阙顶之下石刻枋头一列,枋头上镌刻“汉散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光”隶书铭文。其上重檐颇深,圆椽仅施一层,俱有卷杀。在平面上,自每面中央向翼角作放射状。阙顶四阿,戗脊与瓦垄皆进刻作上下两叠,正脊两端翘起,尽端处叠置瓦当五枚,正脊中央雕刻神鸟,喙衔绶带,与昨日所见芦山县樊敏阙类似,皆为汉代墓阙石刻中新的创见。

子阙结构层次,与墓阙大体相似,惟有局部手法略有出入。例如,子阙拱身未施曲栱,其上承托枋头,至侧面栱身相连如后世鸳鸯交手拱的形状。阙前有镇墓瑞兽,或称天禄、辟邪,双肩有翼,昂首健步,生动劲健,都是汉代石刻中的杰作。

遥想70年前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梁思成,陈明达,莫宗江等前辈学者们在战火纷飞中的孤独羁旅,对这座著名汉阚的考察与测绘之时面对冰冷无言的千年遗构,面对苍凉古拙的旷世杰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究竟有多少火一样的血性?又有多少家国万里的悲怆?百感交集地涌上他们的心头。

当70年后我们来到这里,捧读诸如《川、康古建筑调查日记》、《川康之汉阙》,《汉代的石阙》等著作,精微的文字,精美的图稿,犹如指路灯火,照亮了我们的旅程,也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苍茫四合,暮雨潇潇依旧。只能在电话里与行程给予我们支持帮助各位同仁道别,马不停蹄地驱车成雅高速返至成都双流机场。当搭乘川航航班返回北京时,又是子夜。

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不短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候, 新农村建设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各地于是兴起了营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乱建房屋、乱拆传统民居、破坏耕地和生态田园风光, 很多新建的村落趋向于城镇化, 失去了乡村田园风貌, 新的建筑形式甚至出现了欧式建筑装饰风格, 并运用在乡村民居建筑之中, 即使不是整体完全照搬国外建筑形式也是建筑元素和装饰配件在来回运用, 这种文化的侵蚀被称为“建筑殖民化”, 出现这些“殖民化”现象, 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后代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 对乡土建筑保护意识, 没有了中国传统乡村民居的韵味, 没有把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相结合, 所以, 如何去规划和营建现代符合本地民居建筑, 如何继承并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精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乡村民居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这里以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民居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二、传统民居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由于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有关, 又受到气候、地理、地貌等自然条件影响, 民居由当地匠人设计、营建, 并运用了当地的材料和自己的技艺和经验。由此可以看出,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最能影响建筑的形式和空间布局、结构方式、外观和内部空间处理。

首先看自然环境的影响,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灵石县静升镇吕梁山脚下的黄土岗上, 处于背山面的地理环境, 在院落布置上采用是南北狭长, 东西窄小的形式, 主要是因为这里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性季风气候, 冬季很冷, 年最多风向为西北方向, 南北狭长可减少寒风侵袭, 东西窄小可以减少夏季炎热的日晒。早年就开始使用黄土做土坯和烧制青砖, 为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人文环境的影响, 居住这里的民众, 特别喜欢深院。院落深长, 院中分出多进院, 从前至后, 有上有下, 内外有别, 区分了长幼尊卑, 符合当地人们的宅院理想。民居主要是三合院、四合院的组合形式, 屋顶主要采用人字形和单坡屋顶成了他们家家都采用的形式。这种形式出现主要是房主外出经商, 担心家庭受到外界侵扰, 这样外部墙体也就是屋脊的高度, 高大结实, 院落围合起来就像城堡一样坚固, 同时可以防御冬季西北风吹入。

三、传统民居要传承与表达传统元素

根据我国住宅民居的发展现状, 结合对传统民居的调研分析, 我们要从中提炼民居建筑设计的中的传统元素的表达方式, 总结民居建筑的传统语言现代表达方式, 保持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才能把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精华传承下去, 才能把中国建筑发展之路领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王家大院的传统民居中, 利用传统元素很多, 表现在建筑装饰上最为突出, 这也为今后新农村建筑景观设计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吸收依据。

首先看传统元素在传统民居建筑上的装饰艺术表达, 装饰重点主要集中在门、石柱、柱础、门楼、影壁、照壁、地面铺装、屋脊、烟囱、穿廊结构上的斗拱、额坊、雀替、坊头等处的木刻件及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件, 形式多样, 做工极佳。在建筑装饰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把自己的愿望和期盼, 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纹样装饰于建筑之上, 如吉祥图案、祈福图案、子孙兴旺图案等, 以传达人们的精神寄托, 营造祥瑞氛围, 特别是建筑上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艺术, 结构立体, 形象生动。

其次是传统材料的运用, 这里的民居砖墙主要是青砖, 墙体厚实, 院内的墙体也全是青砖砌筑, 甚至院落、楼板的地面都铺满青砖。呈现出典雅肃穆的风情, 同时也使墙体更加坚固并兼有防火的功能。

最后就是屋顶主要采用人字形和单坡屋顶的形式。这种屋顶形式在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提取它的外在的形进行设计, 利用传统建筑符号进行装饰, 这里不是元素照搬, 通过提炼、变形, 在造型比例上改造创新, 达到形与意的充分结合, 既传统又现代。

四、宗族观念在民居形态中的影响

明清时期, 中国是一个宗法制度为主的、家庭经济自给自足农业生产为基础的, 以血缘纽带为联系的, 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封建体质已形成和巩固。这种体质在住宅中提倡长幼有序, 男尊女卑、内外有别等道德观念, 崇尚几代人同堂共同生活, 以此作为宗法制度和家庭兴旺的标志。还有就是崇天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反映, 在天井进深、堂高、檐高、脊高的尺寸和做法上。这种宗法制度和道德观都在王家大院体现的比较明显, 它对民居的布局, 房间的构成和规模大小有着深院的影响。

如王家大院的建筑群的总体布局, 隐一个“王”字在内, 又附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 为顺应地形, 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 城堡内设有公共游园, 在大院内设置多个庭院式花园, 为院内的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院的正房多为二层供家中长辈使用, 二层南设外廊, 楼梯间设正房东西两端。后院东西两侧为带楼厢房, 厢房较低, 供未成年儿女居住。后倒座供仆人使用, 厕所设在院内的西南角夹道内。整个建筑设制, 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体, 尊卑有序, 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 同时还在建筑的局部和细微之处, 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 将造院技巧与造园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又一大特色。

五、风水理论在民居设计中的影响

风水观来源于阴阳五行说, 原是古代选择定向中考虑气候地理环境因素的一门学说, 传统风水认为民居选址应取山水聚会、藏风得水之地, 山是地气外来表现, 气的始终取决于水的限制, 所以处于山地丘陵地带的王家大院侧重于气脉, 修建于静升村北山坡黄土高地, 背阴可以阻挡胡地北风, 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二是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于左右, 可保证宅居地“高无近旱而水用足”, 无水灾之患, 亦无缺水之虞;三是依山面水, 居高可以望远。既遵循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在大门的设置上王家大院更为讲究, 把大门设置在东南角, 人们认为大门放在东南方向上, 不犯风水忌讳, 是稳妥的一种住宅布局方式。

六、传统民居对现代新农村建筑设计的启示

我国进入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 要多吸收地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和传统元素, 尊重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 把传统民居的保护对继承和发展新农村建筑文化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放在首位, 传统民居所体现出来的规划设计思想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和精美的建筑艺术, 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对现代建筑环境的影响, 是值得今天的建筑师认真挖掘和继承的。

1、建筑创作和艺术创作可以借鉴各种形式

要多吸收民居特征, 结合地形, 就地取材, 强调选址和环境, 重视自然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宗族观念和风水理论在民居中的影响, 抓住民居景观设计的区域性特点,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所以我国传统民居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根据地域气候来定屋顶的形式和墙体的高低, 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 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 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结合。对当今建筑在建筑形式和结构上值得借鉴, 把原有的乡土建筑形象造型、功能分布与建筑语言进行归纳, 使当代建筑含有传统建筑的元素和特征, 多吸收具有传统象征意义的图案和造型, 表现出创造性和形式感。同时融入地域文化, 借鉴地域文化功能型, 融入本土景观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 乡土景观设计不追求形式上的复制或是表面的文化符号, 而是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乡土的奥妙和韵味.为创作提供素材和设计的源泉, 使建筑的形与意达到有机的结合。

2、适合人居环境与人们生活、行为的关系

所以创造适宜生态环境需要分析居住区的朝向和风向, 考虑建筑的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阳光与阴阳的影响, 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 最大限度地将民居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 , 充分发挥民居周边背景环境的有利因素, 如在民居建筑群中营造公共空间, 居住环境的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划, 要考虑注意民居动态和静态休息不同场所的设计, 注意开放空间与半开敞空间的合理利用, 结合以及立体化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所以, 民居的公共场所要有适合人闲庭信步的景观环境, 方便的服务设施, 能提供人与人之间精神交流和运动的环境和方便服务设施。

3、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建筑材料就是采用地方本土的土木材料为主, 用于建筑构建和装饰, 使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达到切实的环保节能的目的, 采用低碳无污染的建材,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 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建立

我们国家正在被外来文化的影响, 建筑的间接殖民化, 直接影响了后代人对传统建筑的认识, 所以传统建筑环境保留意义重大, 我们要继承和保护即将要消失的乡土建筑, 才能更好的建设现代建筑, 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 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 保留传统建筑原貌。把握新农村建设机遇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5、发展有特色的民居生态旅游乡村景观

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村文化、农家生活、村落古镇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 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是一种区域性的综合性旅游, 带有很强的地方性和乡土性, 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七、结语

中国传统民居体现了我国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 也体现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建筑工匠们为适应当地地理气候, 就地选用建筑材料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的高超技艺。我们应该从传统民居中吸取营养,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在适应气候方面采用最新的建筑技术, 创造出高技术生态建筑。我们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重新认识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和建筑风水理论对当代建筑环境的影响和价值, 使我国在新的环境下,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 营造出具有符合中国审美和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建筑元素和形式, 把我国新农村的民居建筑设计既有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节约型的当代民居建筑有着重要历史意义。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 疆域辽阔, 在不同的环境和经济条件下, 逐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形式, 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缩影, 民族文化内涵丰富, 建筑本身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保护、继承和发展其独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特别是对新农村建筑景观借鉴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民居,新农村,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民居建筑装饰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羌族的世代迁移与演变,作为羌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羌族建筑不可避免经历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的冲击。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重构羌族建筑文化有其重要意义。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更新建筑观念,采取修复或新建羌族建筑,兴建代表性传统建筑等方面来重构。

关键词:现代文化;民族文化;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 ,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 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索 ,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鸳鸯溜”最为著名。

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羌族人民不断更新和完善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即使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羌族传统建筑在水泥机械式的现代化重建的过程当中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文化交织下散发着其独有的光彩。

一、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羌族的世代迁移与演变,羌族的很多支系或羌人慢慢地被其他民族所融合,特别是汉化和藏化对羌族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羌区地带逐渐变得狭小而绵长。羌族汉化的情况非常严重,在一些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羌族地区,羌与汉几乎无异,羌族的文化也正在不断弱化,甚而消退、消亡,作为羌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羌族建筑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纷扰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羌族建筑的灵魂,现代文化则是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助推剂,是促进羌族建筑美学价值不断升华的输血系统。对民族文化抱残守缺,对现代文化盲目攀比均是不可取的。根据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原则,我们认为,要秉承羌族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创造出富有精神内涵的羌族传统建筑的新风格,既不能固守传统,又不能一味追求其现代性。需要从设计思想开始即寻求羌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融合两种文化的共有特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兼具民族待色和现代特色的新的建筑艺术风格,在继承的基础上绽放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艺术魅力和美学光芒。

二、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

(一)更新建筑观念,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色,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挖掘羌族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伴随着生活地域的改变,时代的演进,羌族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任何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传统,这是因为创造文化的人生活在发展中的社会中,社会的发展正如物种的进化一样,不可能完全摆脱其“遗传基因”,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护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也应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审视,将文化视为动态演进的有机体,既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又从传统汲取营养,从现代获取力量,积极创新、面向未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在提炼升华依存于羌族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不断更新建筑观念,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发掘其新的文化价值,开拓多元化的创作途径。

挖掘和提炼羌族传统建筑中的独特元素,其一是物化层面的元素,如碉楼、石砌房的“石砌”“方形”“平顶”“篱笆窗”“斗窗”“独木梯”“垂花门”等;其二是精神层面的元素,主要从羌族民族信仰、民族风俗习惯、传说、服饰中发掘提炼,如羌族人民的崇拜物“羊”,羌族人民喜爱的杜鹃花,羌绣纹饰图案方格子、团团花及云云鞋上的图案,羌族服饰上的梅花图案等都可以作为羌族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运用到建筑中。科学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元素,并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是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发展方向。

重建羌族建筑,应高度重视其现代特性,发挥其旅游等方面的价值,促成羌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性生成,实现羌族建筑美学的动态保护和发展中的保护。地震前,以汶川县、北川县为代表的羌族地区旅游产业基本上是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方式,而非独具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羌族传统建筑的现代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地震中,大量的自然旅游资源又被彻底毁灭。因此,更新建筑观念,兴建传统文化和現代文化相融合的羌族建筑,发展独具羌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修复羌族建筑或新建羌族建筑,尽可能恢复其原有风貌,在形制上与羌族传统建筑相吻合,在内涵上恢复文化象征符号,凸显羌族的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特质。 修复或新建羌族建筑群落应恢复其原有风貌,羌寨中心保留作为议事、文化活动场所的议话坪,在羌寨入口处或民居墙根竖立“泰山石敢当”的避邪石碑,单体建筑保留中心柱、火塘、角角神、白石神等重要构筑物件,而在正中建造垂花门;门、窗采用木质材料;正面外墙粘贴青片石、拼贴羊图腾;侧墙大多手工绘制杜鹃花图样;屋顶为无坡度的平行制式,屋檐四角镶嵌象征神灵庇佑的白石;楼梯台阶表面黏贴青片石;用木质材料构筑封闭式阳台;用万字格或团团花图案装饰女儿墙。新建碉楼应在高度、形状上与传统羌碉相符合,石砌房保留三层式样且各层用途不变,羌寨中的过街楼、独木梯依传统建造。如此,在物化层面上建构羌族传统建筑的精神表达符号,承袭古羌建筑的遗风神韵。

以北川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为例,这个被称为“北川第一村”的羌族特色村寨是在地震后重新修建的。,较好的保存了羌族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吉娜羌寨几乎全部采用本地的石材、木材、页岩砖修建,两座小碉楼和一座大碉楼成三角形巍然屹立于寨子入口处,碉楼外墙颜色为灰白色,朴素淡雅;“泰山石敢当”竖立在寨子口;楼顶的屋角镶嵌着白石;响水泉边的篝火广场,是寨子里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在这里祭祀、跳锅庄舞;一幢幢羌族建筑形制相近,风格十分协调。

(三)在难以全盘复建羌族传统建筑的地方,兴建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并以其为轴线上的中心、视觉的焦点展开布局。 在羌族人的意识观念中认为,做人要像碉楼一样,有脊梁。碉楼正是羌族人民顽强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建筑体。羌族地区的重建,可以在城镇中心修建几座碉楼,围绕碉楼构筑羌族传统建筑一条街,形成城市羌族建筑群落。每当人们仰视碉楼,便对羌族传统建筑多了一份感知,自然而生挺直脊梁的民族自豪感,置身于羌族建筑群中则会产生心灵的契合感、亲切感,如此,即形成了良好的羌族传统建筑的空间氛围。

以山东省援建北川新县城的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为例,该步行街是北川新县城景观中轴线和步行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中体现传统羌族风貌特色的重点区域。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各楼多为三层,还有四至五层的碉楼,屋顶采用平坡结合,并相互穿插,整体看上去错落有致。建筑立面将采用文化石、原木等传统建筑材料,避免了明显的铝合金门窗,建筑色彩采用片石浅褐色点缀原木的棕褐色,色彩朴素,充分展现了羌族特色。

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体现了羌族传统建筑特有的美学价值,象征的是羌民族的丰厚文化内涵以及羌族的民族精神。建筑不仅反映生活,而且作为生活空间直接参与生活,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建筑具有任何其他艺术都更直接的感染力。羌族特色步行街融生活空间和艺术表现物为一体,建筑艺术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生活空间的物质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当人们漫步于羌族特色步行街,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羌族人文精神,羌族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也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世界。

三、小结

羌族人民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不断地包容、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信仰,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对美的不同认知不但没有冲突,反而使羌族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身的文化,这正体现了羌族文化的成熟。文化的特性是复杂的、多样的,对文化的特性的认识,也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因此,有理由相信,不管再过多久,无论羌族建筑形态发展到哪个阶段,其文化精髓,即主體文化将始终植根于羌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里,不断地汲取养分,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邓廷良.羌笛悠悠——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 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 梦 非.人文羌地[M].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5] 熊 明.建筑美学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吴 平]

上一篇:建筑业工项目会计基础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装饰抹灰施工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