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结构作文影响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3

话题结构作文影响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淡化文体”旨在引导学生突破文体框架,挣脱模式束缚。必要的文体知识,强烈的文体意识是形成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文体意识主要还是在长期的读写训练中慢慢积淀储备的,绝不是在考场上就能简单获得的。考场话题作文强化的应该是“如何选择文体的意识”,而非我们常说的“文体意识”,应把握好多样化、适合化、个体化三个原则。

关键词:考场作文;文体意识;课外强化

作者简介:吕佐鹏,白银市第一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学校管理研究;崔正升,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写作学、语文教学研究。(甘肃 白银 730900)

前些年,考场作文大量涌现的“四不像”作文让人伤透脑筋,如今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改观多少,学生作文文体失范的现象还是很普遍。于是,人们一方面开始反思甚至否定“淡化文体”这一主张,将“四不像”作文归咎于“淡化文体”;另一方面,又从考场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认为考场作文要强化文体意识或文体感,于是诸如“考场作文强化文体意识”或“话题作文强化文体意识”的文章屡见报端。现在的问题是,“淡化文体”要不要再提?文体意识是在考场上强化的吗?那又该怎样去强化?这些问题弄不清楚,作文教学势必滑入另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作文教学“淡化文体”的认识误区

文体是作文教学避不开的话题。过去好长一段时期,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的局限,语文教学太过于强调文体知识这类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作文教学也脱离了丰富的生活基础,走上了形式化、模式化训练的羊肠小道。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新风:《语文课程标准》和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淡化文体”的价值取向,倡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写作的心理压力,为学生个性化表达拓展了空间。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准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将“淡化文体”视同为“不要文体”,将淡化文体知识的教学与作文教学中培养文体意识混为一谈。特别是高考话题作文登场以来,因其“文体不限”的要求,许多人又从中曲解出“淡化文体”“不要文体”的含义。许多老师更是私下窃喜:阅读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解读,作文教学更是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连作文的批改也是“多就少改”,甚至“只阅不改”,他们似乎感觉到现在的语文教师彻底解放了。作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究其原因,还是人们认识、理念上的偏差。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淡化文体”的真实用意是站在教学层面上,试图冲淡浓重的文体知识教学背景,旨在引导学生突破文体框架,挣脱模式束缚,走进生活、亲近语文、自由表达,但并不是不要文体。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如此表述:“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1]看得出,这里面渗透着浓厚的文体意识。同样,话题作文“文体不限”绝非不要文体,而是不局限于一种文体;如果真是对文体的要求降低了,那还有必要让学生选择文体吗?“文无体不立”“文章以体制为先”是中国文学批评与创作的首要原则。必要的文体知识,强烈的文体意识是形成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可以说,学生写好作文,除了诸如生活阅历、情感积累、素材储备、语言表达等因素外,文体意识的积淀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写作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信息的编码过程。由于社会文化需要的不同,信息的编码呈现出不同的组合程序和排列格式。而负载文体意识的文体模式,正是这些代码不同组合程序和排列格式的集中体现,是作者建构对象世界所凭借的框架结构、图式工具。建构主义者也主张,依靠“背景知识”,也即原有的经验、结构和图示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可见,文体意识在写作中至关重要。

二、考场话题作文文体失范的症结

必须承认,相对于前些年,人们对文体规范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进步。比如,人们开始不同程度反思“淡化文体”的认识误区,奋笔疾呼要在考场上特别是话题作文中强化文体意识。可问题是,文体意识是在考场上强化的吗?难道平时的作文训练不该去强调文体意识?显然不是这样。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文体意识是“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2]主要还是在长期的读写训练中慢慢积淀储备的,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不是在考场上就能简单获得的。试想,对于“‘文体不限’是不要文体”这点,不要说老师,就是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可为什么至今高考作文中的文体意识还是不够鲜明?根本的原因还是平时的作文教学没有引导学生培养积淀丰富的文体意识。这样看来,考场上屡见不鲜的“四不像”作文,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话题作文这一命题形式,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养成鲜明的文体意识。由此可见,考场话题作文中要解决的是“如何选择文体”的问题,而不再是解决“有无文体意识”的问题,要将培养文体意识的功夫下在考场外。就是说,考场话题作文强化的应该是“如何选择文体的意识”,而非我们常说的“文体意识”。更进一步说,划定文体、选择文体成了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

三、考场话题作文“强化选择文体的意识”之原则

明于此,我们看如何在考场话题作文中强化选择文体的意识。对于考生来说,考场话题作文如何选择恰当的文体,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多样化原则。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多个文体图式,当遇到一个作文话题,学生可以迅速调动可供选择的多个文体种类,做到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话题作文的文体丰富多彩。从阅卷情况来看,多达十几种,除了记叙、议论、说明三大基本文体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基本文体外,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尝试写作、熟练掌握几种“非教学文体”,给自己的写作“武器库”中多储备几样“杀手锏”。

适合性原则。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用任何一种文体去写作诠释,但有些话题对选择什么样的文体还是有所侧重的。比如,“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2015北京卷)”“深入灵魂的热爱(2015北京卷)”不易于提出观点,进行分析论述,最好写成记叙文或抒情散文;“老實与聪明(2015四川卷)”“虚拟与现实(2016浙江卷)”这类二元关系式的话题,更适合于写议论文;“谁更具风采(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我的青春与阅读(2016天津卷)”“对战机防护”(2018全国卷Ⅱ卷)明显倾向于写议论文,如果写成记叙文似乎有点困难。具体说来,面对给定话题,如果有深刻新颖的见解,并有充分足够的理由,就可选择议论文;如果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有看法但没有论述的理由,但考生个人生活中发生过非常贴合话题的生动感人的事情,不妨选择叙述。不论怎样,关键是要找到话题内容与自身经历间的契合点、连接点。

个体化原则。“文非一体,鲜能备善”[3],由于每个人的语言习惯、思维特点、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各不相同,符合自己才情和兴趣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如曹禺擅长剧本、艾青擅长诗歌、王蒙擅长小说等。关键要选择符合自己才情兴趣、擅长适合的文体去写作,当然还要考虑材料占用情况。如有的学生有思想有见解,长于思辨,善于议论,适宜于选择议论文;有的考生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生动,那就可以选择记叙文;还有的学生脑子灵活,多奇思妙想,擅长编写故事,那就选择写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小小说等。不过在“文体自选”的背景下,学生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首选最基础、最基本的常规文体,而且要有鲜明的文体形式感,写什么像什么。如果没有充分把握,不要轻易尝试所谓“创新”的、“另类”的特殊文体,特别不要玩那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文字游戏,往往求新猎奇,极易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 巢宗琪,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6.

[2] 金振邦.文体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9.

[3] 曹丕.典论[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6.

责任编辑 罗 佳

话题结构作文影响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筑结构设计在体现建筑工程安全性、功能性及舒适性特征的同时对于建筑造价成本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对建筑物整个结构的优化,同时对于造价成本控制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保障。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出发,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来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是现阶段建筑企业所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造价成本;影响;优化措施

引 言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造价成本控制的有效环节,是当前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指标,同时也是扩大建筑企业利润空间的必要举措。建筑造价成本控制应当从基本的结构设计环节着手,将造价成本控制与工程设计有效结合。面对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趋势,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纷纷采取限额设计的方式来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尽可能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性与规范化的基本前提下通过对结构设计优化来达到控制造价成本的目的。

1 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

当前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途径,为工程建设实施提供了最为全面的设计保障。结构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工程建设方案的合理性置于首要地位,通过规范化政策的监督与管理来尽可能保证建筑施工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建筑造价成本涉及到项目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以及实际施工阶段等诸多环节,因此积极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同时对于提升结构设计的实施效果也有积极影响。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约占总造价成本的40~70%,因此完善结构设计环节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不容忽视。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描述:

(1)建筑工程投资与结构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工程建筑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选择与方案落实与工程建设投资之间有着必然关联,无论是基础结构类型的选择还是结构形式的确定都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这在减少材料用量的同时也是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

(2)造价成本与结构设计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构设计工作的展开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结构设计方案,其中任何细微环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比如钢筋连接方式的选择或是钢筋结构与形式等都是需要在结构设计中切实考虑的重要内容,切实体现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原则。

(3)工程造价成本与结构设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问题的发生是当前施工建筑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其中设计因素不容忽视。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工程的受力状况难以达到实际的规范化要求,甚至导致工程建设成本的重复投入,这些资金浪费问题的产生显然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

2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

2.1 结构形式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结构形式的选择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结构的经济和美观方面,在符合规范化要求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突出建筑结构设计的主体功能,这对于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极为有利。鉴于如此,我们需要在了解建筑结构体系的前提之下来对其结构形式做出合理设计,尽可能减少额外的工程投资。

2.2 基础构造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作为工程建筑的核心组成要素,地基构造被划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两个部分,它们对于造价成本的控制不容忽视。天然地基由于避免了人为加固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程投资都相对较少,然而天然地基虽然有着较好的地质条件,若是发生地基与构造设计之间的矛盾时也是需要通过复合地基的应用来保证基础构造的稳固性。地基中的加固区由改良之后的天然地基土体与增强体两个部分构成,是常见的人工地基形式。桩基本身具备相对应的承载能力与沉降能力,由于操作灵活便捷因此其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广。可见,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成所耗费的造价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在尽可能保障结构稳定的前提之下来选择最为合理的基础构造形式。

2.3 结构延性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其中的结构延性是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保障,因此结构延性越好的设计其建筑物对应的抗震能力也就越高。抗侧力结构与抗震能力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一设计过程势必也会提高建筑物本身的安全风险。由此可见,延性较大的结构设计对应的抗倒塌能力也相应更强,其中针对抗震结构成本的有效控制也是减少造价成本的重要过程。

2.4 钢筋混凝土强度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受力钢筋的选择普遍采用的是HRB335,而辅助钢筋则一般选择HPB,混凝土类型为C20-C40。不难看出,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相较于国外而言显然强度较低,价格高的混凝土势必将导致混凝土整体造价的提升。相同的施工情况下若是采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则会导致构件界面尺寸的减少,针对垂直运输量的成本控制对于减少工程造价极为有利。钢筋选择方面,强度较大的钢筋也势必将导致钢筋用量的减少,这也是控制造价成本的有效方式,这些内容都应当在结构设计环节中引起高度重视。

3 通過建筑结构设计控制造价成本的有效措施

3.1 将价值工程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当中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造价成本控制需要在施工全过程得以体现,结构设计对于造价成本控制达到40~70%,因此重视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价值工程理论对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最低成本投入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当前建筑企业提升产品价值的重要方式,其基本公式为V=F/C,这一工程突出了成本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其中价值用V来表示,而C和F则分别代表成本与功能,通过价值工程理论的计算能够有效推动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同时作为价值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功能与成本之间的组合划分也实现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2 强化设计阶段对建筑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劣可从建筑物的传力途径、体系构建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得以呈现,因此从设计阶段来合理控制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是极为有效的。设计阶段需要关注的内容除了建筑物本身的功能与外观之外,还需要从建筑物的空间高度、使用功能以及内部平面设计等方面来促进结构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尽可能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从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不难分析,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结构设计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特征,从结构效益出发合理规范建筑构造设计需要将工程实际状况与工程造价相联系,在对建筑物地质条件以及地基状况进行实地勘察之后再对建筑结构设计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优化。从图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流程不难看出,从起初的概念化设计阶段到最终的结构设计验证都需要与结构工程投资相结合,尽可能突出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3.3 突出限额设计的合理化

从工程建设的实际使用功能以及抗震能力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控制需要在特定的建设环节中得到确切落实,若是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则势必将造成资金浪费问题的产生,因此突出限额设计的合理化是尤为必要的。工程造价的合理实施与工程施工周期以及经济效益有着必然关联,因此限额设计还需要与设计竞争机制相联系,完善结构设计方案实施,将阶段内的投资额落实到每一个结构设计环节之中,通过动态管理的方式促进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

3.4 推行设计与建造工程一体化的承包方式

设计与建造工程一体化承包方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运用使得设计预算能够真正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来实现对工程造价问题的解决,从材料及设备等方面完善一体化承包的实施过程,这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同时也进一步肯定了结构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作用。

4 结束语

专业化的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立在结构理论基础之上配以工程实施经验的结构分析过程,这是对结构设计的合理优化过程,而并非是通过控制结构设计阶段的必要投资来达到控制建筑造价成本的目的。在有效的监控和审核环节中,结构设计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工程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在控制好工程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基本前提下实现对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从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出发,针对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的展开需要在主动控制中通过价值理论的指导完善限额设计实施过程,这对于突出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献萍,张义忠.建筑設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与方法[J].河南大学学报,2012(06):53~56.

[2]王杰.谈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98.

[3]刘秀玲.工程造价与建筑结构设计的关系及优化措施研究[J].建筑与工程,2013(35):259.

话题结构作文影响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组织结构转移是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结构转移者与组织结构接收者的一种互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有关知识及其转移、组织结构及其转移和组织结构转移对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此作简要评论,认为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转移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知识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知识转移;组织结构转移;综述

[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小企业动态国际创业模式绩效机制研究”(批准号:12AGL003);2010年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民间资本助推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批准号:201012MSll8)

[作者简介]罗胜,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战略管理:

杨世信,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组织创新。(广西南宁530003)

组织结构是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转移和组织结构转移是企业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知识转移特别是组织结构转移对加快产业升级有着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对深化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一、文献回顾

(一)关于知识及其转移的研究

1.关于知识内涵的研究。Polyani(1958)认为知识起源于个体的参与,并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易于沟通和分享的知识,具有容易清晰表达、形式系统规范的特点。隐性知识是不易于沟通和分享的知识,多表现为个人经验和组织特定关系,一般依附在个人和特定组织中,难以清晰表达和分享。隐性知识不仅包括在实践中形成的非正式、难表达的技艺与技巧等“技术性知识”,还包括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价值观等“认知性知识”。从拥有主体的角度还可以将隐性知识分为个人拥有、群体拥有和组织拥有的隐性知识(王立生,2004)。Thomas Davenport(1998)认为,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关联信息以及专家的简介等要素流动态的混合物,它起源于认识者的思想,并对认识者的思想起作用。在组织内,知识不仅存在于文档和数据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日常工作、过程、实践和规范中。

2.关于知识转移界定的研究。Singley&Anderson(1989)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情境,知识转移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如联盟企业之间。Gilbert&Cordey—Hayes(1996)认为,当组织认知到组织内缺乏某种知识时,便产生“知识落差”,需要将知识转移进来,这个过程一般有取得、沟通、应用、接受、同化五个阶段,认为只有当引入的知识经过同化成为组织内成员认可的规范,并影响和改变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时,知识的转移或者说组织的有效学习才真正完成。Liao S.&Chang J.&Cheng S.等(2004)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知识的来源者传递至知识的接受者的过程,并能协助其积累和更新的能力。

知识的转移不仅在组织内部具有普遍性,在组织之间同样具有普遍性。整理文献发现,对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企业内部、联盟与跨国公司内、独立企业间、国际购并活动以及网络中四个知识转移学派。独立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学派中,S.Tamer Cavusgil等(2003)认为,隐形知识转移通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隐形知识转移水平受企业间关系密切程度影响,同时受企业合作经历和企业规模的调节。Jan T.K.&Petter G。(2004)认为,组织文化可能是影响知识转移的最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不明显。

3.关于知识转移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对单个组织而言,知识的转移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Kogut&Zander认为,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将那些使组织获益的知识加速应用,从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企业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对多个组织而言,知识转移的目的是什么?Ostefloh&Frev(2000)认为,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考虑,知识源往往不情愿将自己的知识与其他组织共享,或者担心共享后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或者不愿意提供时间与资源以支持知识的转移。这与交易费用理论中的机会主义有关,也说明一旦知识能在不同组织之间转移,必定能带来某些好处,这些好处可能是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可能是获得某种竞争优势,这些好处就是知识转移的激励因素。激励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已经证明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而外在激励却不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甚至有时还会对内在激励的效果产生“挤出效应”,抵制隐性知识的转移。作为显性知识的组织结构,要确保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全面、系统地转移给其他组织,同样需要激励。组织的使命、共同利益和名誉既是知识转移的激励因素,也是知识转移的目的(Davenport,T.H.&Prusak,L,1998)。我们认为企业知识转移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和代理成本、实现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及竞争优势。

(二)关于组织结构及其转移的研究

1.关于组织结构内涵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对组织结构并无统一的定义。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整理发现,人们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任务结构进行的空间结构安排,可以理解为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广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任务结构和关系结构进行的有效合理安排。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学者们普遍认为,任务结构的安排是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与协调的一种纵向和横向的安排,包括部门、岗位和权责等;关系结构的安排则是对组织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安排,包括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资源与部门、员工之间等的相互关系,实质上这是组织内部的职权一职责关系结构。而本文认为,对广义的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构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应局限于组织内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应该看到组织内各种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它包括本组织与外部组织之间、组织内要素与组织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影响到本组织在组织群体中的位置、本组织获得外部信息、技术等知识转移的强度以及本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用性与应变能力。这样的理解才能完整表达当前组织结构在组织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组织结构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组织结构是人们对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经验性、关联性结构安排,是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组织结构可以通过文字、图表等清晰表达,是一种显性的知识。广义的组织结构中任务结构和关系结构,大部分也是可以用文字、图表书面表达,但部分关系结构是无法清晰表达的,它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例如,在员工中的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中,一般会描述下级要服从上级的命令,但在现实组织管理实践中,由于提倡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灵活性,对下级服从上级的程度是不好把握的,也是无法明确表达的。

2.关于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围绕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结构和知识转移、技术转移、组织结构转移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可以用下图来描述。图中,方框之间的实线表示相关研究成果较多,虚线表示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箭头方向表示研究内容的迁移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结构领域及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在知识转移、技术转移及其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而从组织结构、知识转移细化到组织结构转移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以“组织结构转移”为题名或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没有搜索到有关的学术性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造成组织结构转移研究缺失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学者们认为组织结构作为企业组织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二是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属于显性知识,但同时有具有隐性知识的内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方式、路径又是有差别的,造成对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比较复杂而难以进行。因此,本文所选用的有关组织结构转移的观点和内容,基本上是在现有大量有关知识转移的研究中提炼整理出来的。由此可见,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关于组织结构转移影响组织变革的研究

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组织变革的必然性,而信息化加快了组织结构转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般认为,组织变革是组织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并完善自身结构与功能,以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核心内容应包括任务、人员、技术和组织结构四个方面;组织结构调整是主要表现形式,任务结构、人员关系结构是核心内容,技术创新是重要手段和目的(Mosher,1967;Fried&Brown,1974;Salamon,1981;Harold Leavitt,1965,1983)。众多学者们对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进行研究,一般认为有两类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包括领导判断、管理层的执行力、员工的反应、企业文化;二是外部因素,包括行业竞争环境、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等。

在对企业间知识转移对组织变革的影响研究中,集中在知识转移主体(知识本身)、客体(知识发出方和接收方)和转移情景三个视角。Raymond(2008)认为知识转移主体的模糊性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负向关系。Cohen&Levinthal(1990)认为企业年龄与企业吸收能力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而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关系。Nahapiet&Ghoshal(1998)认为企业间的任务结构、关系程度和价值文化认知的相似程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知识转移对组织变革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可以将组织变革看成知识转移的必然结果。基于对组织结构是组织知识的重要内容的认识,组织结构的转移对组织变革起重要作用的结论同样成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先进管理手段、智力资源的引入,组织结构的转移加速了企业组织管理上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趋势,加速了组织结构变革的弹性化、柔性化和扁平化趋势;而这些趋势进一步加速了组织结构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

(四)关于组织结构及其转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1.关于组织结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组织结构变革是指为适应环境变化和战略目标需要而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组织结构变革的动机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战略目标变化的需要;途径是通过改变组织内任务层级结构和任务关系,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协调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发现,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变革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关系、影响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等三方面。

一是关于影响关系的研究。Utterback(1974)等人认为企业整体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的整体安排密切相关。Damanpour(1991)认为组织结构的专业化、职能化、功能分化特征与企业技术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Lane&Lubatkin(1998)认为两企业的组织结构相似性影响组织间学习进而影响企业创新。Barnett(2000)强调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形式可以提升组织技术创新能力。Van denBosch等(1999)认为组织形式和整合能力是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两个直接因素;而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Lane&Lubatkin,1998;Vanden Bosch等,1999;Lane等,2006;Todorova&Durisin,2007;Vega-Jurado等,2008)

二是关于影响机制的研究。Morgan G.(1983)&Mumford M.D.(1988)&Damanpour(1993)等人分别从组织结构与个体、团队、组织的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组织结构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高玉荣和尹柳营(2004)指出组织结构的过度刚性或过度无序化都会给企业的创新带来负面影响,认为组织结构通过影响创新观念形成和创新执行力,实现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柯昌英和汪晓明(2004)分别阐述了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矩阵结构和动态联盟等几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是关于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MowervD.C.(1983)认为技术特点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形式,不同的组织结构应与不同的技术要求相适应,一项新的技术可以带来一种新组织结构的产生。Damanpour(199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包括组织结构、运作过程、资源、文化、管理者态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刘从九(2003)认为不同的组织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技术特点,技术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组织高效性、柔性、扁平性、动态性和学习性的发展趋势。关于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其他研究(见表)。

2.关于组织结构转移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探索。国内外关于组织结构对知识转移进而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探索很少,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来反映其基本规律。Nonaka(1995)为知识创新型企业构建出新的组织结构模型——知识转化模型(SECI)。Cavusgil(2003)等认为企业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Leiponen(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伙伴组织间频繁进行知识转移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外部知识获得比内部知识获得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简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在知识及其转移、组织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等领域取得有价值的贡献。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出基本结论:一是组织结构不仅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还是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枢纽。二是在知识特征和行业既定的条件下,组织结构形式和转移情景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三是有效的知识转移可以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突变增加知识积累。四是知识转移具有普遍性。因此,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转移也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知识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这些研究贡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国内外关于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对组织知识与组织结构、知识转移与组织结构转移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组织结构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更是没有。因此,对企业间的组织结构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虽然可以借鉴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并不完全等同于统称概念上的知识。

话题结构作文影响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提要】二战后中东多数国家虽骤然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制度架构,然而长期以来却是“真传统、假现代”,并且政治危机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生产方式导致的部族社会结构依然深厚,部族政治及传统臣民型政治文化致使现代政治制度“有形无实”;二是“外渗型”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导致各领域现代化进程的失序、失衡、失范。因此,基于现代化的理论,解析中东国家的政治动荡,是认识中东政局的一个历史逻辑视角。

【关键字】中东国家 现代化 进程失序 政治动荡

【作者简介】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法】D737.0

早在 20世纪中后期,亨廷顿就提出“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产生不稳定性” 的著名论断,而爆发于2010年底的中东国家“多米诺骨牌”政治动荡,似乎再一次证明了这一论断。中东政治动荡表面上看是由于政府腐败、 物价上涨及失业率高 等显性因素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外渗型”的现代化模式产生的各领域现代化进程的失序与失衡,尤其是政治现代化的严重滞后,直接导致显性因素的凸显。可见,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滞后与传统政治体制的严重“非正义”性,成为政治动荡的潜在推手。本文通过对中东国家政治动荡显性因素的关注,试图从经济、社会、政治及政治观念四个领域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现代化进程的失序、失衡两个维度,对政治动荡的原因加以解读。

一、中东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状况

中东是一个地理、文化及政治 的复合概念,大体上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的大片地区”, 即西亚—北非的地理范围。马汉首次在《波斯湾与国际关系》一文中使用“中东”一词, 而凯蒂进一步明确中东范围,即“中东通常指从摩洛哥延伸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 学界对“中东”大致的范围基本形成一致的认识,但对具体包括哪些国家存在一定的分歧,有18国、24国等观点。 为体现本次中东政治动荡的范围,本文采用较为宽泛的24国观点。

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是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基础上启动的,经过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问题十分突出。

1.政治现代化的框架得以建立,但效力不足。中东地区有8个君主制国家,16个共和制国家, 19个国家颁布了宪法, 17个国家实行多党制, 有22个议会制国家, 4个国家存在政治协商制度,24个国家均建立了司法体系。但实质上家族统治、强人独裁、君主世袭的传统威权政治鲜有变化。

2.经济现代化发育不足,并有倒退趋势。20世纪中期中东国家在军人政变成功后,仿效苏联模式促使经济朝着现代化方面前进。但随着石油经济的上升,经济现代化进程减速、倒退,形成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极为脆弱的经济结构。

3.现代公民社会发展迟缓,传统社会结构犹存。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私营企业发展,导致社会新阶层中产阶级的产生,并且资本家、小资产阶级也快速发展。但很多看似新兴社会单位,其实有着王室、地主及酋长的痕迹。另外,社会很大程度上仍靠血缘、宗教关系加以维系。 可见,中东现代社会进程滞后。

4.传统与现代、世俗与宗教等思想各有市场。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信息革命的兴起,不同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超时空传播。中东国家虽文化底蕴深厚,也未能幸免现代文化及思潮的冲击。在思想观念方面,老年人群体保持较高的家族、部族观念和伊斯兰情节,而多数年轻人观念则更加世俗化、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对社会整体进程的历史性描述。而政治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变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的各个层面和要素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性转变的各种特征的总和”。 对此,布莱克认为:“政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社会由固执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向热心于现代化的政治领导转变的过程”。 可见,政治现代化是由传统政治特征(专制、世袭、终身、政教合一、主权在君、官僚制等)向政治现代性(民主、选举、任期、世俗、专业、分化、科层制等 )的转变过程,而政治现代性则是这一过程的结果。

从政治现代化的形成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属于“原生型”,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东国家则是“外渗型”。原生型是指现代化经济发展导致社会新阶层产生,新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入或推翻传统政治体系,重新进行政治权力的配置。简言之,原生型政治现代化的成长路径为:现代经济->公民社会->现代政治团体(政党)->现代政治体系->现代政治观念。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及公平、正义等准则,演化成现代政治的基本价值,进而形成现代政治观念。这一过程中,传统的顽固与现代的激进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激烈的斗争。

“外渗型”的政治现代化则是在经济发育不足的基础上,缺乏必要的社会新力量推动,是由上层传统政治力量推进的政治体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外渗型”的政治现代化往往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传统的上层权贵阶层实力深厚,政治现代化阻力强大;二是现代经济发育不良导致政治现代化内驱力不足;三是不同领域现代化进程的“失衡”,致使现代政治发展内在张力较大。因此,“外渗型”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比“原生型”的西方政治现代化更加不稳定。中东国家“外渗型”的政治现代化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并具有代表性。

二、中东国家动荡的内在逻辑

20世纪中后期中东国家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共和制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由于现代经济发育不足,造成经济与政治的显性双重危机:传统社会结构与传统经济结构致使社会分化缓慢,现代社会进程滞后;现代社会的缺失导致现代政治体制内驱力不足,难以实效运作;传统宗教政治观、部族政治观与植入现代西方政治观念,共同推动了这些国家政治行为的“非理性”。

(一)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中东国家基本上没有形成现代经济体系。传统农业落后,从事农业人口众多,但农产品基本难以自给;制造业不发达,绝大多数国家进口比例较大;以旅游业为支撑的服务业占据一定份额,但开发不足;石油经济虽占据主导地位,但不仅未能形成完整产业体系,而且在技术等方面对外国公司依赖程度较大。具体而言,中东国家的经济类型大体分为:1.以石油经济为支撑的海湾国家;2.以石油经济为主,兼顾工农业经济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及叙利亚等国家;3.初具现代工业经济的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国家;4.传统农业经济的也门、摩洛哥等国家。 可见,中东国家经济呈现出结构不合理、产业失衡、抵御风险能力弱等特征,现代经济体系基本未能建立。

注:上表中石油经济所占比例是构成工业比重的主体部分,不参与农业、工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百分比计算。-表示未能检索到数据。以上数据由网路相关信息整理而得。

由上表可知,中东国家的经济基本状况是:1.从事农业生产及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占绝大多数,而农业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的约束,效益的低下,导致该群体基本处于贫困状态,构成贫困人口的主体,农业基础薄弱。2.由于国际油价的飙升,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经济产业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但从业人员较少,收入相对较高。3.制造业在这些国家中发展严重不足,所占比例较小。4.依托于深厚的历史传统,部分国家的服务行业较为发达,尤其是旅游业在埃及、突尼斯等国家的GDP构成中,所占份额较大。这一经济状况,在社会层面的体现是失业率高、通胀指数飙升及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二)公民社会发育不良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核心、服务业为主体、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市场经济,将产生开放性强、流动性大并以经济关系为纽带的现代公民社会。这种社会“既不属于政府系统,也不属于市场系统”。 中东许多国家传统农业经济导致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明显,横向“块状”结构突出,社会弱小、国家强大,社会单位的政治参与意识薄弱、能力低下,并且以血缘、宗教加以维系。

中东2.96亿人口中1.2亿生活在农村,其中0.84亿从事农业。 表一也表明,北非五国及叙利亚传统农业虽占GDP较小,但从业人口较多。这种传统小农自给自足的经济,决定了社会封闭、分裂的特征。而现代市场经济的缺失,致使统一、流动、互融、重叠的现代社会发育不足。而且,农民基本处于贫困状态,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国家的政治生活,缺乏参政的意识与能力。农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因没有摆脱“生计”的束缚难以上升为现代社会的主体。因此,这些国家传统经济的裹足不前,是造成现代公民社会缺位的最根本原因。

另外,部族、宗教等因素也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羁绊。利比亚有几百个部落,卡扎菲曾对各部落实施分而治之的策略,导致整个社会“条块化”。 部落是构建利比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利比亚民众的“社会”归属。在这些国家中,家族首领和部族酋长仍有较大的权威,他们出于巩固自身政治资本的考虑,不断强化传统社会单位的稳定性。埃及因收入差距社会形成“金字塔”结构, 而未能形成具有稳定性的“橄榄球”型现代社会结构。在多数国家宪法中伊斯兰教都被确定为国教,伊斯兰教义、沙里亚法成为现行司法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法制观念淡薄。诸多因素的合力,共同导致了中东国家现代公民社会缺位,但最为深层的原因是现代经济的发育不足。

(三)政治体系难以实效运作

革命可以推翻一个政权,但却无法建立超越经济社会基础的政体,即便强力架构也会导致政体的“失效”,难以发挥效力。20世纪中后期中东多数国家迅速建立了现代政治的框架,但却迟迟难以奏效。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公民社会的缺位导致内驱力不足;二是传统政治势力的强大致使阻力强大;三是传统政治观念导致现代政治运行的双向“失效”。三者合力致使现代政治流于形式。

1.公民社会的缺位导致现代政治体制运作的基层动力不足

施雪华认为公民社会的首要指标是:“公民与政治体系关系的规则化。公民与政治体系之间应有‘契约’关系来维持。” 可见,现代政治体系既需要公民社会的基础及其与政治体系之间互动模式的制度化,又需要明确权力的归属。中东“绝大多数国家在本质上依然维持着传统社会的明显特征”, 对此,《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利比亚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具备了现代国家的形态,但其民族情绪是以部落传统为基础的。尤其是卡扎菲主导的政治体制,更是部落政治的变种。公民社会的缺位无法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中东臣民社会“服从”的性质导致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能力欠缺,致使政治体系自下而上的驱动力不足。

2.传统政治势力的强大直接阻碍了现代政治体制的运行

现代政治以政党政治为核心,以政党制度为内容。 传统政治以家族、氏族及部族政治为内核,以血缘、宗法关系加以维持。中东国家虽实行多党制,但政党多脱胎于军事、部族及宗教的团体,实质上是传统政治势力“改头换面”继续执掌国家政权的形式。并且中东国家的领导人、部族酋长及家族首领仍具有强大的政治权力。这就导致这些国家(尤其是共和制国家)为了防止国内革命、迎合民众政治需要而推行的政治现代化,因传统政治势力的不遵守、不履行,致使现代政治体系在上层受到极大的阻力。

3.传统政治观念导致现代政治运行的双向“失效”

现代政治体系实效的运作,不仅需要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观念现代化,也需要外部环境的现代化。而中东国家的传统威权政治观念,导致体系内政治主体缺乏遵守现代政治的理念,体系外民众缺乏参与政治的意识,造成政治体系内外、上下的双向“失效”。尤其是共和制宪政国家,现代政治制度得以建立,但现政权(政治动荡之前)并没有真正遵循现代政治规则,而是依据自身需要對现代政治制度随意加以调整、改变。领导人终身制、子承父业等大行其道,现代政治制度成为他们获得政治合法性的手段与工具。而另一方面,阿拉伯民众形成“认主唯一”的思想,并且对家族、部族有着强烈的忠诚与归属感。这些观念与现代政治崇尚法律、制度等特征格格不入。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厚,直接影响了执政者的执政行为,束缚了民众的政治行为,是现代政治发育迟缓的深层因素,也是最大的无形障碍。

三、现代化进程的失序、失衡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外渗型”的现代化与“原生型”相比,各领域现代化进程的失序与失衡,使得政治不稳定性更加突出。中东国家因地缘因素成为欧洲最早殖民对象的同时,也成为最早“被”现代化的地区,致使各领域现代化发育违背了“原生”次序,出现了经济、社会、政治及观念等领域的现代化同时起步的特征,导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改革及政治观念革新之间的失衡,进而带来现代化过程中的剧烈动荡。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失衡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社会结构分化与重组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中东国家面对脱胎于殖民地经济造成的现代化经济结构单一、脆弱性明显等困难,最初模仿苏联模式,政府积极干预、培育国有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获得一定发展。相比之下,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却裹足不前。原因有二:1.经济量的积累不足以促使社会结构变革。中东国家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质’的飞跃,而只有这种‘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才能为社会结构变革提供基础。2.社会变革的内在发展规律使然。社会结构的变革并非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实现就能在短期内达到,只有经济行为体自发地形成不同的社会单位,并凸现出来时才能得以实现。中东国家经济发展在‘量’的积累上成绩显著,但尚未达到‘质’的变化,这就导致经济推手力量不足,加之传统社会部族、教派影响的根深蒂固,两者共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失衡。

(二)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发展之间的失衡

中东因其石油资源丰富,与全球市场联系极为紧密,虽然现代经济体系未能建立,但通过全力打造现代工业、改革经济体制、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取得一定的成就。相比之下,中东国家的政治体制基本没有变化,“假民主、真专制”在各国大行其道,强人政治、部族政治及宗教政治处处阻碍着现代政体效力的发挥。现行政治表现出兼有现代特征与传统特征的复杂局面,既想走现代化道路又担心权力的流失,导致“民主—专制”的“进一步、退两步”的循环交互模式。这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失衡”,不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由于上层建筑的“借权谋私”,导致下层对抗性的政治文化愈演愈烈,民愤急剧膨胀。最后在政治参与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下,民愤通过非正常渠道、非正常方式得以宣泄,导致现有政治制度的失灵。

(三)植入的现代政治观念与现实政治观念之间的失调

无论是中东国家出于防止革命的考虑而参考西方现代政治构建的自身现代政治体系框架,还是美国借助全球化、网络化等手段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无可辩驳的是这些因素都促使中东国家的民众对现代政治观念、价值、文化及思想的了解,尤其年轻人对之较为熟悉、崇尚。“民主价值观被普遍接受,也就是说,有了思想基础。” 对一个传统社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是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的更快。 加上各国民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平均在22.7%,摩洛哥为45.3%,阿尔及利亚为54.2%。 这就使得各国民众知晓现代政治“应该”如何运作,但面对的“现实”却截然相反。例如,突尼斯不断为本·阿里量身定做宪法,使任期制在“可连任”条文下变成了终身制。 本·阿里通过政治权力掌控了1/3的财富,并且贪污腐败引起民众强烈的不满,致使在经济恶化的刺激下,迫使民众要求对传统政治的改革。而传统政治的实质导致政治参与渠道、制度的缺失,民众的政治要求演变成失控的政治动荡。

结 语

中东国家的政治动荡既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其固有的内在属性所致,即现代经济发展不足未能推动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致使现代政治体系自下而上的运行动力不足,社会成员及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手段与能力未能制度化、常态化。另一方面,政府名义上宣扬现代政治民主,实质上奉行传统专制,将民众置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境地。当这种状况遭遇显性的经济问题不断积聚,被社会偶然事件“引爆”时,政治动荡就成为其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所以,无论是中东国家目前政治动荡的平息,还是政权的建设及发挥长效机制的政体的重构,都将是漫长而曲折、甚至不断反复的历程。

话题结构作文影响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2.单层.刚性、刚弹性、弹性三种方案对照规范要求做,不多说。

3.多层.要设计为刚性方案,即使有梁有柱只要符合砖房刚性方案要求,就可按砖混结构对待,但要明确这种梁柱墙混布的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结构仍以剪切变形为主,一要墙的布置满足刚性房屋的要求,二要满足抗震规范要求,三要在以刚性房屋剪切变形为主的出发点上考虑侧向刚度均匀,都能以剪切变形。举一个常见例子,一个一层为两开间一道横墙的房子,下部门市,上部办公,在一层横向是没问题的,纵向因门市从外开门,对致有可能只有柱而没了墙,因而纵向地震时,由于纵向不满足刚性房屋要求,或称纵向结构开门一边不是以剪切变形,地震时刚度中心和结构质量中心偏心过大,引起结构扭转破坏。说这个的目的是要如果你做的是砖混结构,就要从全局以砖房抗侧看结构布局。

4.要明确有柱的砖混,在小震作用下,柱是基本不受力的,在大震时,砖房开裂,柱承担的是以砖房开裂刚度与柱刚度之和而分配来的地震力,这时结构侧向刚度已大降,结构不再是纯剪切变形了。

上一篇:智慧人居环境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援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