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人物范文

2024-03-30

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人物范文第1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能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要求读准生字词的音,初步了解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情感目标:在初读基础上,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在初读课文后,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越国。(贴出:吴国、越国) 吴王是_______,越王是_______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中国历史故事。故事就发生在吴国和越国。

3.老师先给看一下这个故事的一个片断。(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 4.读准生字词音

5.读相应的句子,板书“卧薪”、“尝胆”

6.同学们,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下面请你们再读读这个片断,说说在读书过程中,你的大脑中蹦出一些什么问题来了?

7.师生交流?板书“?”

8.爱提问题的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去读,就一定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自由读全文,遇到生字词或长句,多练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会(kuài)稽(jī)一战

万般无奈(nài)

求和

奴(nú)仆

谋臣(móu chén)

免除后患(huàn )

骄傲(ào)

舂(chōng)米推磨

受尽屈辱(qū rǔ) 转弱为强

灭掉

报仇雪恨

读好“夫差(fú chāi)

会(kuài)稽(jī)” (自由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跳读)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4.指名朗读,视情况适时指导。

5.根据生字词的板书,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6.出示《一课一练》上内容,读读、填一填,初步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7.按“起因、经过、结果”将故事分成三部分来学习。

一(

1、

2、3)

二(4)

三(5) 8.让学生说说你理解了文中的哪些词语意思? 9.做个游戏。老师说词语意思,让学生猜词语。

三、学习生字。(出示生字)

1.读读,组词,说说结构及识记方法。 2.让学生说说哪几个生字易写错,全班提醒 3.描红、临写

4.教师巡视,及时纠正。

四、作业 。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3.晚上看看电视剧《争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卧薪尝胆》。

二、感受勾践所受的屈辱。

1.夫差与勾践原先是什么关系?认真读读第1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边读边想。

交流: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原来是敌人,因为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2.后来两人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交流:什么关系?(主仆) 谁是主?谁是仆?

3.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1)用心读第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2)想想填填:

兵败会稽前,勾践穿的是(

),住的是(

),吃的是(

),出门时(

)„„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而今,他穿上了(

),住进了(

),吃的是(

),给吴王(

),„„受尽了屈辱。 (3)板书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吃:粗茶淡饭(想象) 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

受尽屈辱

(4)读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说说还可以从哪儿体会到勾践受尽了屈辱?(整整、三年、才)这真是“忍辱负重”的三年!(板书

忍辱负重

读这个词)

(5)指导朗读(把自己当成勾践来读) 自由读、比赛读、齐读

三、感受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精神。

1.士可杀不可辱,更何况勾践乃一国之君,他为什么不选择以身殉国呢? 2. 相机理解“万般无奈”

指名读,齐读(第2自然段第二句话)

3. 补充介绍:勾践本想先杀掉妻子,自己再率士兵与吴军决一死战,谋臣范蠡劝说他先保住性命,等待时机再报仇。这就是“以屈求伸”、“救亡图存”,板书这两个词,齐读。

4.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说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但他是怎么做的呢?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到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 (2)指名读: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哪一句写“卧薪”?睡是课题中哪一个字?柴草又是哪一个字?那么“卧薪”是什么意思? (4)哪一句写“尝胆”?“尝胆”是什么意思? (5)结合插图用文中的话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齐读)

(6)勾践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板书

报仇雪恨

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好“时刻”。 (7)从哪三方面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8)引读:为了报仇雪恨,勾践白天„„,晚上„„。每顿饭前„„。

(9)小结: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四、牵动理解,学习

2、5自然段 。 1.引说第5自然段的内容。 2. 说说对“奇兵”的理解。

3. 想象当吴王得知勾践的“奇兵”出现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交流中牵动理解第2自然段中“免除后患”的含义,想象20年前因为得胜而骄傲得不可一世的吴王如今的悔恨。

五、总结。

1. 自由读全文,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小结: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得来的,(齐读课题)真正的“卧薪尝胆”指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

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人物范文第2篇

1重视教材《人物评说》的独特价值 ,彰显历史人物的时代高度

新课标要求:“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何要强调这点,很简单,因为人创造了历史,历史因为有人而精彩,人的活动影响了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变革。所以,有两点认识我们需辨证看待:

其一,教材《人物评说》的编排不可回避的要与必修模块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他们只是必修模块叙述历史时的一个知识“点”而已,换言之,在必修模块中我们看不到完整的一个“人”:我们看不到他们的事迹介绍,觉察不到他们能 够“杰出”的时代机遇,体会不到他们人生历程中折射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品质,也鲜有对其历史贡献的具体分析。故,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资源,无疑教材《人物评说》有着必修模块不可诠释的独特价值:彰显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质———完善人格。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国父》此课选修内容的学习,学生感受的只是美国的历史,忽略的却是美国历史的灵魂。

其二,教材《人物评说》的编纂者在历史知识点的呈现、内容的编排上力图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个时代的时代风貌的同时,也尽可能的紧跟当代的步伐,反应教科书所处的这个时代的要求。故,作为授业者的我们给学生呈现出的文史资料及其解读方式的选择上,理应深层探究历史人物与时代的相互关系,凸显时代的“高度”,增强课堂生命力。明人陈继儒在其佳作《小窗幽记》中写出君子应达到“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这般境界。而华盛顿不正是践行了“力担当、能摆脱”的处世智慧吗? 而这种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不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主流教育追求的目标吗?

2建构教材《人物评说》的教学结构 ,彰显历史人物的探究高度

《人物评说》,从书名就体现了选修4教材的编撰特色 : 叙事和分析的结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更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更会引导更会用教材教。所以,“教师方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成为《人物评说》选择采用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扮演好一个“设计师”的角色:先构思好想让学生通过此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想要领悟到的核心精神什么,最好用一个简洁的词来串联本课,让学生感受到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王老师在设计《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用了一个词“高度”。其一是华盛顿的身高,其二是华盛顿的才能高度,其三是华盛顿的精神高度。继而,提纲挈领的指导学生一个学习思路:探究什么资料、用什么方法“感受和了解人物历史———理解和评说历史人物———感悟和体验人生经验———归纳和比较同类人物的特征”。新课改下新材料新情景的不断涌现, 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海量的利用资源,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筛选。选择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文史、图片、视频等资料。王老师在课前提供了一段资料,让学生去查阅并作出自己的理解,课上进行演讲展示。

第一段材料, 翻译词汇, 并运用下列词汇勾勒华盛顿的一生:

1、Mount vernon

2、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Continental Army.

3、Continental Congress

4、Cornwallis

5、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6、a Precedent, the President

7、Farewell Address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教材了解了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会议、首任总统政策先例等贡献,并从老师补充的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等军事行动中感受到他灵活机智的杰出军事才能,从而被华盛顿的才能高度所折服。

3挖掘教材《人物评说》的核心理念 ,彰显历史人物的精神高度

人物教学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人物的行为、人物的品质、人物的智慧,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在人物的行为和品质上下工夫。而人物的智慧常常因细节的缺乏、现场还原的困难而难以把握。但是恰恰是人物的智慧是我们最应让学生感悟和传承的。时过境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后人无法亦无需模仿,更无法重复。所以,就历史人物教学而言,最有营养的莫过于蕴藏在人物行为背后的智慧和精神品质, 这些智慧和品质其实就是历史人物对自身生活意义透彻领悟的集中的、典型的反映。正如华盛顿之所以被尊崇为“国父”,赢得美国人民的爱戴,世界人民的尊重,恰恰就是在他身上闪耀着的人性真善美的光芒,瞻仰着他流芳万世的精神的高度。“to understand Washington is to know why to be king would be beneath him.”。逝者如斯 , 而精神永恒。但教学中,仅用粗浅苍白的说教的方式来彰显人物的精神品质只会增添学生的反感情绪。人物教学应回归人物生活,教学中要一方面要善用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尤其是那些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细节的描述,如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表现、华盛顿在信件中流露的情感态度、华盛顿在出任首任总统时内心的惶恐,等等,这些细节使华盛顿这个遥远的历史人物跟学生的距离迅速拉近。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表演”,加强教师语言艺术的感染魅力。

习得智慧、塑造人格,让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伟大的心灵去唤醒和激励大众平庸的灵魂,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摘要:当前选修模块历史人物教学存在众多问题,应该重视教材《人物评说》的独特价值,建构“教师方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结构,挖掘人物教学的核心理念,以此彰显历史人物的高度,让学生感悟真善美的人性光辉,传承教育真谛。

上一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范文下一篇:联通村镇银行集团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