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论文范文

2023-09-17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城市;理论

一、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能流、物流、货币流等利用和转化,以及生态服务与价值的实现。要对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衡量,同时还要利用生态经济能值分析、生态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对城市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等的流动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最终寻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城市发展路径。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它要求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转变。循环经济理论不仅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还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与源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合循环使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其基本特征,以减少废物处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通过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经济与生态融合[1]。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结构演变如何促使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城市外部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2],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激励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城市经济增长,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是自然环境、城市和居民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互利的组织单元。

(一)生态城市的界定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极大保护,物流、能流等得到有效利用和生态友好的一种理想环境[3]。美国学者瑞吉斯特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活力和有序、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聚居地。我国学者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相关理念,把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到生态系统中,并利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和必要手段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人类适合宜居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类聚集区[4]。总之,生态城市是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出发,根据现在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困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发展理论和生态科学的相关原理所设计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社会和谐、适合人类宜居的地域载体,是人、自然、城市相互共生、融合的统一结构。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城市相互融合的互惠共生的组织系统,其内部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是具有实现物质充分循环、能量有效利用、信息及时调节和经济效益最好、社会和谐度高、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运作机能。具体特征如下: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价值观的取向所在。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5]。

2.高效性  生态城市建设倡导高效、绿色、环保,这一切都要求提高各种资源、能源、信息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经济发展集约、内涵式的增长。

3.复合性  生态城市要兼具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整体利益,寻求城市发展多方面共赢发展。

4.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合理配置城市发展的各种稀缺资源,实现城市内外部联系的动态调整与空间体系的稳定[6],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

5.区域性   生态城市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作为城乡统一的载体,生态城市要保持城市内外部之间区域的平衡,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才能创建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的内涵

1.城市发展目标不单单是实现GDP的增长和城市扩张,而是更加偏重追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提升。2.城市发展方式尽量避免单纯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粗放型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生态效益是重点。3.城市发展动力由政府推动主导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追求、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演变的趋势等[7]。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干旱区所面临的困境来看,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相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兼顾后代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一)生态城市可以实现干旱区的自然和谐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城市,就可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人与自身生存环境的平衡统一。

(二)生态城市可以提高干旱区经济效率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结合了城市化与地区生态化,加快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对于城市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等大有裨益,这样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生态城市是干旱区文明进步的标志

建设生态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减少贫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高效运行;建设生态城市,可以凸显城市特色与品位,发展城市品牌与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的活力、魅力。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尊重自然,还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是干旱区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8]。

参考文献

[1]杨雪峰.循环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118~122

[2]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1~55

[3]杨伟,宗跃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8(5):137~140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规划研究,1997(6):17~20

[5]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220~250

[6]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116

[7]高新才,滕海峰,生态文明视角下干旱区城市建设:理念与重点[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58

[8]陈克恭,史振业.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基于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证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5,95~105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从空间形式、材料、技术三个角度,阐述了传统民居体现的生态价值观和构思,结合当代生态建筑设计案例,总结出在生态建筑设计创新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价值观;生态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学

Key words:traditional folk residence;ecological values;ecolog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innovation;methodology

作者简介:谷晓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研究生

杨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传统民居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是劳动人民在当时有限的物质财富和资源条件下,采用简便实用的建造技术,为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创造出的适宜人类居住的房屋的典范。它同时也是劳动人民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为达到与自然相协调,利用可获得的地方材料和能源,用朴素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手法来满足人类居住需求的产物。

传统民居中体现的生态思想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依然有着可利用的价值。当代生态建筑是一种节能型、高效益的建筑,德国建筑师英恩霍文指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研究传统民居中生态价值的特点,找到其原理的本质,将其合理改进,并运用到当代建筑中,这是建筑设计创新的有效途径。建筑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本文从空间形式,材料,技术三方面对传统民居生态思想进行解析,揭示当代生态建筑设计创新可以从中得到的经验,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二、空间形式方面

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形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经过历史考验的。它体现了人们对气候、自然环境的尊重。

1.干栏建筑的架空(图1)

(1)“干栏建筑是一种用柱子把建筑托起,使其下部架空,实际上是对‘人处其上,畜居其下’的居住建筑类型的通称。” 其源于人类的“巢居”,从现有证据来看它曾在我国分布广泛。干栏建筑体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生态手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架空手法。

架空不仅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有利于通风散热。据测试,西双版纳的干栏建筑在室外温度达到30度时可以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同时它也开放了地面空间,为聚居密度大的地区提供了共有场所。尤其是在多雨的热带地区,这种架空的建筑避免了人们雨季在地面行走的不便,使得人们活动层面直接相连,来往便捷。这种建筑形式也有较宽泛的适用范围,它可以建在沼泽地,山地或是水面上。架空层可以封闭或是敞开,具有不同的功能。

(2)干栏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架空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荷兰,设计人员为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设计出许多类型的waterproof houses,其中有一种就是以架空的形式出现。柯布西耶曾在《明日的城市》中提出建构未来的“干栏化城市”,主张整个人居环境架空离地。他在创作中采用“再创造的构思”方法,提取非洲干栏建筑的原型,创造了萨伏依别墅(图2)、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等具有架空特点的建筑。在我国,随着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地方都鼓励底层架空的做法。在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在既定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的建设基地内,如建设单位愿意以部分空地或建筑的部分(如天井,底层的屋顶平台,底层,廊道等)作为开放空间,无条件的永久提供作公众交通、休息、活动之用时,经当地规划部门确认,该用地内的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可予以提高。

2.窑洞的掩土建筑形式

(1)窑洞的建构方式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条件的智慧。它“依山靠崖,妙居沟壑,深潜土原,凿土挖洞”。窑洞一般是利用山地或是在地下空间中挖掘的,建筑依据地形地貌,不占用良田耕地,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它是节地的典范。窑洞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节洞室小气候的功能,在外界日夜温差近20度的情况下,仅辅用少量能源,就可以将室内的温度波幅维持在非常小的波动范围内,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它是天然节能建筑的典范。(图3)

(2)受掩土建筑的启发,许多有相似资源的地方都建造了新型的掩土建筑。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图书馆(图4)被设计为掩土建筑,顶部覆土种草,馆内中心位置的透明圆锥体是中空设计,不但可以引入天然光,节省能源,而且圆锥体顶部的天窗能造成空气对流,将馆内的热气带走。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控制与信息中心的办公室与实验室为一大型钢筋混凝土掩土建筑,东西被三面覆土种草至第三层,掩土覆盖的墙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九,南面为一大型毗邻日光间,面积约1560平方米,不仅提供了供暖的热量,也增加了采光面积。建筑大师赖特是掩土建筑的推广者,他作为有机建筑的创始者强调建筑与环境有机的融合。他在雅各布的住宅中采用了推土式掩土方式,减少了北面的热损失,并使南面的花园获得了充足的阳光,此建筑建造方式是与当地的寒冷气候相适应的。

3.蒙古包

(1)蒙古包是中国华北地区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非常适合他们牧业生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这种帐篷式的建筑建造和拆卸都很方便,同时它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小,拆除之后,场地可以恢复原貌。蒙古包一般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

(2)以这种帐篷技术为原型,当代发展了索膜结构技术,不仅是模仿其外形,同时也继承了其节地的概念。这种做法没有地下基础,避免大型机械设备进入场地对环境造成破坏。当代许多要求搭建快速,拆除方便的临时性建筑,如展览建筑,庆典构筑物等都借鉴了帐篷的结构原理,例如费拉·奥拓196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博览会设计的德国馆。

4.四合院

(1)四合院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四合院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的典型形式。西周时,四合院的形式就已初具规模。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南北方四合院的形制完全不同。例如江浙一带的“四合院”,其天井空间十分狭窄,而四面的房屋很紧凑,两层以上连为一体,因此,天井显得像一条缝。这样的空间形式包含了生态上的考虑:南方夏季炎热,潮湿,阳光照射高度角大,时间长,所以天井狭窄,有利于形成阴凉环境,而在冬季也不致因风沙雨雪影响起居,家务。

(2)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建筑师们吸取四合院及中国民居传统做法,通过天井、廊架、挑檐、高墙、花窗、孔洞、缝隙、窄巷等,使其住宅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更吸取了其生态功能的精髓,让居住者能享受到一片荫凉。总之在提高了住宅居住的舒适度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能耗。

5.思维方式

从创新思维角度来说,设计者设计的方法都运用了对应-还原法则。对应-还原法则即从现有合理的事物中提取其基本原理,规律,或某一功能,技术等,以此为原形并加以改造移植到另一相似事物中。任何发明和革新都有创造的起点和创造的源点,创造的源点是唯一的,创造的起点有无穷多。研究已有事物的创新起点,并深入到它的创新源点,再从创新源点另辟门路,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重新创造该事物。(图5)

三、材料方面

现代建筑已被钢筋混凝土和玻璃覆盖,然而传统民居却以就地取材为主,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这些材料的共性就是取材便利,有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物理特性;并具有可循环利用的特点。

1.竹木结构

竹木是中国传统民居常用的普遍材料,如西南的木屋、傣家的竹楼等。竹木材料不仅具有其本身的力学性能,也有环保价值。竹编排的墙壁,空隙多利于空气流动;竹瓦铺就的屋顶使室内火塘产生的烟气易于排散;竹材搭建的室内使人感觉凉爽光滑适宜于酷暑使用。木材除上述所述的特点之外,其用材更为广泛,运输也更为经济。况且这些材料来源于大自然,废弃时再回归大自然,这样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同时也节约了运输材料的成本。

2.生土建筑

土是我国较为丰富的建材资源。中国的黄土地约有6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其中原生天然黄土层占38.1万平方公里,以黄河中游最为丰富。这些地方对于开凿窑洞,砌筑生土建筑具有丰富的经验,即使在潮湿多雨的中国华南地区,民居也成功使用了生土材料,例如福建土楼。生土作为建材在我国有着广泛的适宜性。生土材料是无污染建材,夯土墙多年以后拆旧换新可作肥料,是完全可自我降解的材料,取之于自然回归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其他

在川藏地区人们居住的碉楼是石墙做的。石材是一种天然的蓄热材料,具有延迟性,白天吸收太阳热量,晚上向内辐射供热。而游牧民族的毡房是利用畜牧副产品——牛毛,羊毛,毡子等修建的,保暖防风且透气,可循环利用,无污染。在胶东半岛还有一种独特的海草石屋。用作屋顶的海草是浅海海带草,耐腐难燃,保温隔热,经久耐用,石材是当地的花岗岩。这种石屋冬暖夏凉,极具有地方特色。

4.材料的新利用

地方材料至今仍是广大乡村住宅建设的重要材料来源,同时也是现代建筑设计思路的来源,印度当代一些建筑师如柯里亚、里瓦尔、多什等在设计中就常运用当地的红砂岩,既有社会经济效益,也有文化效益。利用现代技术对当地材料进行改造,可以增加住房的居住适宜性。将土坯和乳化沥青结合,能增加土坯墙的防潮,耐久和稳定性,克服了土坯墙不适宜于潮湿环境的缺点。中国建筑师张永和在“建筑师走廊”中创作的“二分宅”应运了传统建筑中生土外墙的原理,承重墙以土配合木头支架组成。土厝(图6)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除具有减少环境冲击的优点之外,还有隔热隔音的功效,使房屋冬暖夏凉。建筑师通过对传统材料和建造方式原理的灵活运用,创造了当代“生态建筑”。

5.思维方法

这种对材料进行改造的方法可以抽象为强化法则。强化法则运用时间较久,也可称为精炼,聚焦原理。强化某个功效从而达到改善性能有所创新的目的。

四、技术方面

1.技术创新是生态建筑设计的突破点。

传统民居中的技术体现了其创造性和适应能力,但同时也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可以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将其加以改进。例如民间对竹子的搭接技术简单成熟,但竹子是沿着茎干方向容易开裂,一般不能用钉子固定。现代技术发展新型“螺栓加水泥”技术来固定钉子,可以做出悬挑8m和跨度18m的竹木结构。另外,我国的广东地区普遍有一种通风坡屋顶,主要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加强夹层空气对流,国外就以此为借鉴,并加以改进,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冬冷夏热地区的热压通风坡屋顶。同样都是中空型结构,但这种坡屋顶在南向设了透明材料,夏季夹层空间被加热,加速对流,到冬季夹层热空气被导入室内。改造后的坡屋顶适宜性更广,效率更高。再如,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在工程实践中将地方传统的捕风塔进行改进,在捕风塔中设计了一种空气加湿冷却的简易装置。此方法就是将蒸发降温原理结合到捕风塔技术中,在费用增加较少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换气质量,增加了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还比如皮亚诺在新卡里多亚的奇葩欧文化中心设计中,(图7)尝试了以现代高技术手段来展现具有原始土著风格的卡纳克斯文化。他从当地棚屋的构造方式和“编织”工艺上获得启发,提炼出一种具有地方性建筑语言。他把玻璃,钢材和木肋编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棚屋单元”。当地的棚屋顶一般由多层树叶覆盖而成,每层树叶在提供凉爽感受的同时也减少了风的阻力。皮亚诺受此启发,设计了双层皮系统。建筑的外皮分两层,分别由外部弯曲的肋板和内层垂直的肋板组成,他们都由胶合板构成。这种被动式的通风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减小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的能源和费用。

2 运用到的思维方式:

对于民居建筑的技术研究应当着重放在技术综合上,通过对技术要素的重新组合,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提高技术效率。在创新思维中可以将其称为组合创新。组合创造可以使现有的技术思想或既存的物质产品,经过意义,功能,原理,构造,材料等各个方面的组合变化,形成新的技术思想或新的物质产品,将人们熟知的产品转化为新的更优的产品。其中组合创新不外乎四类:主体附加,(图8)异类组合,(图9)同物组合,(图10)重组。(图11)

五 、结语

在传统民居中吸取有价值的生态设计方法,对这些手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再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这种思路可以为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提供新的设计灵感。另外要指出的是,在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时,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而要想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需要设计人具有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善于观察的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些设计方法学的知识。从上述中外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要把握传统民居的深刻内涵,赋予其现代的气息,大胆地借鉴传统民居营造思想的精髓,大力弘扬“经得起自然和时代选择的”那部分生态建筑,充分把握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使得传统民居精华得以继承和充分发展,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筑。

(责任编辑:张吉明)

参考文献:[1] 陈晓扬 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李海英 白玉星 高建岭 王晓纯.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 戴志中 杨震 熊伟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4] 戚昌滋.实用创造学与方法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戚昌滋.现代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6] 关原成.异类组合创造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都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至于国内出现了综合型生态城市、资源型生态城市、旅游型生态城市和农牧业型生态城市等多种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但是,这些生态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在分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城市建设对策,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对策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分析

1.1综合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所谓的综合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其实就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统一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城市建设模式。在建设该种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在保持土地利用的生态宜居性和城市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完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体系建设[1]。但就目前来看,国内一些城市在采取该模式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并没有认识到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至于城市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却导致了土地供需矛盾和交通堵塞等问题的出现,继而使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1.2资源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少城市选择了依托当地丰富资源发展城市的城市建设模式。但是,采取该模式需要城市改变以往仅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发展,从而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但就目前来看,国内一些城市在采取该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水平低的问题。而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城市经济的发展,将使城市陷入到“资源枯竭”的发展困境。

1.3旅游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近年来,旅游型生态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相较于其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该模式比较注重将城市建设与旅游功能结合起来,需要在建设城市环境的过程中完成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但是,国内一些城市在采取该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时,忽略了城市居住环境与旅游环境的协调工作[2]。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城市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没能得到完善,从而导致城市及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4农牧业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依托城市郊区的农牧业资源优势,一些城市采取了农牧业型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从而在促进城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然而,国内一些城市并没有做好城市郊区的农牧业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协调工作,以至于出现了农牧业生产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此外,一些城市没有注重农牧业的科技发展问题,从而导致了城市农牧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问题的出现,继而影响了城市经济和生态的发展。

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分析

2.1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对接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良好对接,以便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使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得到减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产业结构将产生不同的环境压力。相较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所以,城市应该从环境保护角度确保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利用科技的进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够使清洁生产得到大力推行,从而防止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过多的伤害[3]。所以,政府应该采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行环境保护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并且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从而使城市的循环经济得到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将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继而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良好对接。

2.2加强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对接

为了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建设生态城市应该加强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对接。具体来讲,就是严格控制不可再生资源,并加大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在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建设森林生态和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并且坚持良性循环原则进行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的消耗量的控制,从而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需要从经济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制定相应的指标,并且利用水利工程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工业水污染的控制,并使用节水灌溉等技术做好水资源的管理,从而使水资源的保护得到加强。在矿产资源使用方面,需要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通过制定淘汰退出机制进行矿山组织结构的调整,从而使矿产的开采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草地型、林地型和耕地型利用区的建设,继而避免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

2.3重视制度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对接

想要做好生态城市的建设,还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通过实施制度管理确保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得以顺利转变。为此,政府应该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到法治管理中。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各地城市特点和资源情况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制度的制定,从而使各地做好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4]。而在开展制度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额外注重城市生态补偿、恢复和绿色消费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此外,需要加强对各项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便使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继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作臣.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0,02:26-27.

[3]唐兵,安瓦爾·买买提明,张园园.新疆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城市,2012,08:15-21.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合理准确的城市定位,科学的规划布局和环境保护是良好人居环境的保证。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则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文章对公园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园林城市的定位、以人为本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城市;人居环境;会园绿地

[作者简介]李朝晖,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广西 南宁,530000

(文献标识码]A

一、园林城市的历史沿革

 “园林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

在欧洲,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l~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花园城市”的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带,然后在一定的距离内配置工业区。整个城区被绿带网分割成不同的城市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人口容量限制(约3万人左右)。新增人口再沿着放射线向外面新城扩展。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伦敦附近的莱斯奇沃思花园城、韦林花园城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等一系列花园新村、花园新区、花园城市的规划建设,“花园城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在中国,城市苑囿的出现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渭水之南修造上林苑,到汉武帝时,修复并增扩了上林苑。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平面规划中,著名的城市园林就有南城芙蓉苑,东南隅的曲江池。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园林发展到一个繁荣时期。皇家园林以颐和园、圆明园为代表。私家园林遍布全国,以南京、苏州、杭州的私家园林最为著名。苏州园林中的寄畅园、留园、拙政园、网狮园,更是名扬海内外、传承至今,成为现代苏州园林城市建设中的灿烂明珠。

“园林城市”从理想走向实践是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交流,彼此借鉴、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伟大积淀。

二、公园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早在19世纪,人们为消除工业革命带来的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寻找改革的良方,最终发现营建公园、绿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现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进入近代社会后各地的城市虽然都有所发展,但总体变化并不太大。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后,改善环境、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和审美享受逐渐成了一种普遍需求。而日益密切的对外交流,使人们认识到我国在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环境意识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重新受到重视。但由于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在为改善因长期积欠而造成居民居住条件低下和城市基础设施不全而努力,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及长期以来对绿地意义理解的偏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园绿地的建设依然存在着建设水平普遍偏低,盲目模仿外国或国内发展较好的城市作品的问题。

与建筑一样,公园绿地同样存在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义更大些。“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反对装饰的原因是基于当时西方有着普遍而迫切的对房屋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社会背景,因此采用新材料、以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在建筑中的活动要求,将造型与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应运而生。但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单调生硬的“现代主义建筑”已为人厌倦。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要求建筑形象多样化,因此演化出强调造型、追求地域文化传承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公园绿地固然在近现代城市中承担着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但更有满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闲、锻炼游憩、舒缓压力的精神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对后者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将城市难以利用的隙地予以绿化种植以提高绿化覆盖率。在国民经济水平较为低下的年代具有合理的一面,而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再持这样的观念进行园林城市建设就会显得与时代不符。

在城市主要地段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公园绿地建设会与经济开发在用地上产生矛盾,从而使人产生对经济效益的担心。因为有人以为,同样的地块若用于公园绿地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这是一项公益事业,不仅在之后得不到任何回报,而且还需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和养护。正是出于这样的忧虑,故常有不是对公园绿地建设缺乏热情,就是用低质量的种植来降低成本的情况出现。其实这种担忧实属多余。英国公园运动的兴起最初就是为筹建城市改造资金。当时为改造日趋恶化的贫民区环境,决定在其间兴建公园。由于经费不足,采取收购更大的地块,其中心规划造园,将周边土地开发住宅分片高价出售,以此筹建经费。从技术上看,当时中产阶级虽有改善自己居住环境的愿望,但无力在郊外购置乡间别墅,而公园的建造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所以环公园一带的居住区就成了这部分人置业的选择,从而引起地块的升值,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资金匮乏的问题。在今天我国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上海浦东开发之初,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建设改善了环境,使周边的土地得到大幅度的增值。相反,在一些居住区的开发中,有人片面认为增加建筑密度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于是不顾应有的建筑间隔及环境质量以求得到最大面积指标,但事与愿违,最后往往失去了本应有的竞争力。由此可见,在公园绿地的建设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并无矛盾和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园绿地的建设甚至还能优化城市的整体环境,促进投资,从而取得更佳的经济回报。

三、园林城市的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园林城市的建设,需要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地理条件、发展方向相谐调,公园绿地作为改善城市

环境的重要举措,需要与城市的已有氛围相适应。人们在城市中引入自然,这种自然必须是和人工相和谐、相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如果不顾城市本身的已有条件盲目追求“高、大、洋”的形象工程.过分强调满足物质需求,就可能会制约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生存,造成人为的资源破坏和浪费。

因此,准确的园林城市定位、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布局,是园林城市建设的首要条件。在这方面,中外城市都有成功范例。

2004年12月26日,广东中山市通过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持的《中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专家论证。在园林城市定位方面,中山市已明确提出了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口号,即“生态示范,人居典范”。通过打造“伟人名城、生态城市、精品城市”的形象,充分利用中山市伟人故里的良好基础,塑造现代化名人城市形象,与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结合,全面提升中山的城市品位。进一步通过规划建设城市品牌把城市的综合实力整合起来发掘、构筑具有中山特色的比较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文化的更大突破。同时,围绕追求“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培育中山的城市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挥中山历史名人、名仕多的优势,突出岭南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和名人故里的特色,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满足人文素质提升需求,提高中山市的生活品位,将中山打造成生活高品位的现代名人城市,以此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中山投资,吸引游人来中山作客。大力发展园林绿化,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园林绿化是整个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上数量、求质量,大力兴建公园,市首座工业化主题公园——岐江公园,在2002年度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会上获得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大量的休闲活动空间,成为城市的“绿肺”;积极发展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坚持道路绿化、街头绿地与市政基础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道路修筑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形成开阔优美、层次丰富的道路景观。不断增强绿化的艺术性,做到平面布置合理美观,竖向安排有形有序,人工与自然交融,绿化与美化并举。

新加坡位于北纬1°,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为320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是亚洲最著名的“花园城市”之一。

1965年新加坡建立了独立的共和国,城市大规模的重建正是从那时开始的,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也同时形成。从最早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的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新加坡为提高花园城市的建设水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新的目标提出。60年代提出绿化净化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等)的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对新开发的区域植树造林,进行停车场绿化;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实现机械化操作和计算机化管理,引进更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90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更多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加强人行道的遮荫树的种植,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由于新加坡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园林不仅仅能创造“使房地产增值”的经济效益,更是国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从而使建设“花园城市”的运动深入人心,与广大民众达成共识。这一切都给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活力。景观资源相对匮乏的新加坡通过花园城市、旅游设施和卫生、环保、法制管理的一体化形成了自己城市的特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已成为其重要的旅游吸引力之一。但这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其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相当于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80年代,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在规划指导下飞速发展,政府部门在着眼于未来的同时,意识到保护好宝贵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于是划定了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相关的区域,成立了国家保护局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是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土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为此新加坡达到了如下指标:在公寓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地的40%;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镇区中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楼房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在房地产项目中每千人应有0.4公顷的开放空间。

新加坡通过花园城市的建设,很好地处理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新加坡的知名度,为其发展旅游业,广泛吸引外资,增加对外开放的实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向世人展示了其热带城市的风采,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四、以人为本,营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通常意义上的人性化、园林城市“以人为本”就是说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是园林城市本源的回归。所谓园林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如何通过构成园林城市空间的诸要素、表现特征、美学意义等几个层面体现人类的内在生活、精神需求问题。我们只有弄清楚最终的目的,才有可能赋予我们生存的城市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更贴近普通城市居民潜意识中的某种精神需求,心理、行为、文化应该是园林城市人性化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性化设计反映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对园林城市人居环境人性化设计内涵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理层次的关怀。这是园林城市人居环境人性化设计内涵的基石。公园绿地在考虑到景观、遮阳、文化等因素,使场所在保持人们心理、生理上的舒适的同时,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人们的良好生活不只是住宅,便捷的交通和适当的工作位置,还需要方便的服务,喜欢人群聚居和进行人际交往,因而园林城市应注意开辟公园绿地,构筑小区休息园地,精心布置广场、铺地,以及花木、喷泉、雕塑、座椅与各类建筑小品,形成供人休息、交往的高品质环境。同时还要设置儿童游戏场、沙地和草坪上布置制作别出心裁的玩具,使其成为儿童游玩嬉戏的小天地。

第二方面,是心理层次的关怀。园林空间如果仅仅追求一种功能至上的原则,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拢,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压倒人的个性,也就偏离了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物理层次关怀的同时,也关心人的心理、关怀人的情感。通过公园绿地、建筑、构筑物的适度围合,形成积极空间,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感、领域感,从而使公园绿地增强场所感、领域感而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可见,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性化设计反映了公园绿地“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

第三方面,是社会层次的关怀,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园林城市景观,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园林城市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加强策划与规划,从城市整体结构方面做好园林城市规划,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变革人类基本生活方式、城市建设内容以及社会整体框架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表现。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因此可以从信息化角度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分析,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参照,进而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 信息化;智慧城市;城市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29

0 引言

随着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信息化和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极大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出现和智慧城市新常态的发展,促使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实质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互联网+”、工业4.0等新技术理念的出现以及在社会上的渗透,对我国城市化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极大推动了智慧城市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在对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以及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困境等问题进行适当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希望能够在信息时代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1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受到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中国城镇建设逐渐开始步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技术开始对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并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进步,城镇化和信息化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社会发展趋势,正在“智慧城市”的作用下发生交际并实现深度融合,对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智慧城市是一个国家城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在智慧城市的研究中,全球智慧城市思想之父倪会民曾针对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了准确而完整的阐述,即各个城市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建设条件以及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整体目标等基本情况,充分应用人类社会现有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等最优质的资源,全面推进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如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安全、方便和舒适特点的追求以及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等。

从另一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果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在社会建设发展进程中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那么智慧城市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是城镇化建设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重要表现。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经积极引入智慧城市建设思想,并且将其应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工程中,先后在400多个城市开设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程,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阶段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已经存在部分城市取得了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城镇化建设工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 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城镇化建设为重要的载体和依托,并且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内,城镇化建设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城镇化建设在信息时代能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出正确的指引。

2.1 智慧型城市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发展主线

从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智慧型城市的构建是城市化建设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呈现出的高水平发展态势,因此必然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甚至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基本发展主线。如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基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极大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

2.2 智慧城市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智慧城市的建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中,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建设资源会在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应用,并且不同技术和资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推动城市运行的“智慧性”得到相应的凸显,促使城市建设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3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新出现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并且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以城市主体为标准,主要服务对象为城市的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结果是对城市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善。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智慧城市在现阶段内表现出信息化和城市化的高度融合,因此也可以说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在较高阶段上的具体表现。

3 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困境

受到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影响,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效果的凸显。

3.1 没有综合分析实际情况,部分城市建设措施流于形式

一些城市在推进智慧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盲目的追求建设效果、随意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没有对本城市建设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导致所制定的智慧城市建设措施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措施流于形式,对城市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无法得到顺利推进。可见,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应该以地区实际情况为依托,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探索更为科学的建设措施,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3.2 统筹管理效果较差,顶层设计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加强智慧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统筹管理和完善的顶层设计工作,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总体规划不够清晰的问题,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我国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尚未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对部分地方的智慧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直接导致部分地方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一哄而上,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信息孤岛问题,严重限制了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也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

3.3 过于依赖政府部门,缺乏建设主动性

受到经济条件和不良管理理念的限制,我国部分地区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独立自主性相对较差,无法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实施综合管理,资源供给能力也相对不足,往往更加倾向于借助政府投资推进建设工作。这一问题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该地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社会力量也不能真正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中,对智慧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城市建设本身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城市化建设工作相对较为缓慢,因此无力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强行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只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良性开展。

4 信息时代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

作为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重要的创新和投资驱动力,尽管智慧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面对着诸多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智慧城市仍然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视以及各地区试点工程的开展、阶段性成果的获取,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标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促进智慧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新时期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充分利用城市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就应该积极探索更为系统完善的建设措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4.1 以信息技术作为建设依托,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工程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逐渐凸显出来,社会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信息化特征。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构建应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构建系统、科学的管理系统,进而保证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对各项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集成城市建设资源,实现对有限建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同时,逐步完善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产业经济、市政管理、资源环境和技术支持等多种管理模块,实现对城市建设过程中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以及市政问题的综合管理,增强城市管理的智慧性,有效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

4.2 以城市实际建设情况为基础,探索科学化管理

智慧城市的构建应该以智慧城市的本身发展情况为依托,结合城市建设背景、经济情况以及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对智慧城市建设资源实施优化配置,进而有效发挥出智慧城市建设资源的价值,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在兼顾城市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还应该针对现代管理理念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化管理思想,进而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统筹安排,以更为科学精细的管理手段实施动态、全过程管理,促使政府部门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用得到充分激发,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借助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不仅智慧城市建设进程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凸显,整体社会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4.3 将落实民生作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质上表现为一种相对科学的城市化建设工程,即将智慧、幸福、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有机融合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并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这一层面进行分析,智慧城市的建设关注公民的幸福指数,关注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民生属性。所以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将以民生为本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进而有效推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新形态城市,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唯有如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5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新时期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建设措施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湛泳,李珊.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6(2):4-15.

[2]程小燕,张所地.信息价值链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4):190-194.

[3]王静远,李超,熊璋,等.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2):239-259.

[4]仲瑜.智慧城市视角下宁波社会管理创新对策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4.

[5]魏建清.信息价值链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4):736.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一、法治城市的涵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无疑为我们法治城市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目标。那么到底何谓“法治城市”呢?笔者认为首要条件是民主完善。民主制度健全, 公民政治参与有序, 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城市及经济、法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其次要法制健全。地方各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性文件类别齐全、规范与国家法律体系相统一, 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再次要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各级党政机构能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权利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完善。最后公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一切合法权益均受到保护, 一切侵权行为均受到应有的制裁。综合上述特征, 法治城市应是指法律在城市生活、管理、运行过程中处于最高地位, 并实现对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性控制和管理, 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城市。

二、法治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法治城市指标体系是一定时期法治城市创建的社会指标, 是指反映法律制度本体和运行状况的数量特征, 是衡量一个城市法治化程度的主要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城市应当具备完备的法律体系, 法律设定城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保证城市的运行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发展。二是成熟的法律服务市场。法律服务市场是法治城市的必备要素。它包括通常的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 也包括税务、审计等服务机构, 它们为市民提供广泛的法律服务, 使市民合理的诉求和法律需求的实现成为可能, 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和谐与稳定。三是市民社会相对发达。纵观中外典型的法治城市, 都有相对发达的市民社会, 并且“发达”不仅是数量的多少, 更主要的是诚信与尚法精神的成熟, 由此构成城市法治化的重要推动力。四是要求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使公民权益得以实现的最后屏障。五是崇尚法治的城市精神。主要包括制度建设、社会风貌、文化教育以及城市建设理念等方面。这五个方面是全面、科学判断法治城市的重要标准, 也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法治城市建设路径选择

科学的思路决定科学的发展出路, 城市法治建设更应理清思路, 科学谋划, 积极推进。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党和国家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法治建设要科学发展, 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指示精神, 结合本地方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按照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原则, 将城市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进行科学分解, 具体落实到各县区、各行业、各基层单位, 从而形成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城市法治建设规划体系结构, 必须立足实际, 将城市法治建设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

(二) 编织法网, 构建比较完备的地方性法规体系

创建法治城市, 首先要“有法可依”。因此法治城市的建设应当在国家现有的法制框架下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在“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下, 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加强立法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体系, 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依据。

(三) 依法行政, 提升执政机关民主法治化水平

“有法可依”仅仅是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有法必依”, 法治城市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依法行政。我们都知道在城市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 凡属重大问题或涉及全局性工作, 都要由党委、政府部门来领导和决策。因此, 党政机关是法治城市建设的核心, 其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法治化的水平。建设法治城市, 关键在建立法治政府, 执政部门应该带头执行宪法、法律, 把自己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定于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之内, 在法定的职责内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以带动其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发挥各自的应有的作用。

(四) 完善城市基本法律服务体系, 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法治城市建设, 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制体系引领和推动, 也需要完备的基本法律服务体系, 对此一是要大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 为法律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把法治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进一步健全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建设, 向基层选派律师或法律工作者为公民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将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 在化解纠纷的同时逐步提升公民的维权意识和法律观念。

综上, 当今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已经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地思考, 只有在科学的指引下制定未来法治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 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一指导方针为法治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引和目标。本文从法治城市的概念特征入手, 分析了法治城市的判断标准, 并结合实践从四个角度提出了法治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 以期能为法治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法治,法治城市,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同民.法治城市建设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 2010.06.

上一篇:消费幸福论文范文下一篇:职教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