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

2023-11-18

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第1篇

一、掌握舞台现场光线的特性

舞台的光线概括起来说可以称之为“暗弱、多变、反差大”。 因此在实际年会拍摄时要随机应变,要分析对各种色光的感受能力。由于舞台灯光很弱,而且演员是一直处在不停的动态,想获取清晰的照片对非专业摄影师难度很大,因此在年会拍摄、活动拍摄时企业通常会请专业摄影师,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选用大口径的镜头和适当的高感光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舞台光线的反差过大,影响层次单调的不良现象。舞台灯光不同于正常照明,往往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变换,其明暗往往相差数倍,而且各种色光混合,使感光带十分复杂。当无法全面记录舞台景物的情况下,可采取“弃卒保车”的办法,参照主体的亮度来曝光!另外,色温本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但一般而言,用日光菲林会较佳,而用负片的朋友,则不用考虑此问题。

二、要选择正确的拍摄位置

舞台活动拍摄时的位置尤其重要。一般由于舞台是固定的,观众席也是固定的,因此摄影的拍摄角度就比较固定,不须前后、 左右、上下来回奔走以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而言,前排中间的位置是拍摄舞台剧照比较理想的角度。如果你是特许拍摄的记者或工作人员,则可以变换拍摄角度。比如拍摄芭蕾舞剧,应在第六至十排左边靠走道的位置,可以清晰地拍摄到演员舞蹈时精彩的足尖动作,而你蹲在走道上拍摄那些腾空而起的舞蹈动作,能增添高耸凌空之感。如果是民族舞剧或是交响音乐会,那么剧场二楼的一排正中的位置是最理想的拍摄点,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进行俯拍,可以摄到雄伟壮观的舞台场面!拍摄戏曲时,因一般戏曲演出演员都是左进右出,而且主角出场后往往都有“亮相”动作,这正是拍摄的大好时机,最好选择第一排正中偏左一点的位置。

三、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注意构图的完美

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第2篇

当新年的味道一天天的变浓。城市的夜景开始绚烂起来,被霓虹装点起来的高楼大厦,闪烁的圣诞树和各种节日的灯饰,不仅使得各位发烧色友秉“机”夜游的热情高涨,而且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化,对于我们普罗大众的人群来说,也是将圣诞夜景收入镜头,留下一年愉快心情的绝佳时刻!

不过我们经常收到许多家庭用户反映晚上拍摄的照片效果总是不太理想,要不是模糊不清要不是过亮或过暗,不少用户更会抱怨自己的相机太不济,更有甚者因此而怀疑自己的相机是否出现了故障。

其实引起这些情况的出现完全只是出于缺乏技巧的原因,只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摄影技巧,你手上的小机器也完全能够拍摄出漂亮的夜景照片,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提供一些拍摄夜景照片的技巧,让大家可以把今年圣诞最美的一刻记录下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对技巧的介绍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手上的机器是否利于夜景的拍摄,而如果你手上还没有机器正打算购买的话,下面介绍的几款数码相机则可作为你的考虑之列。

拍摄夜景的照片之所以容易模糊是因为晚上光线不足,引致相机的快门速度受到影响下降而造成的,对于一般数码相机来说,往往当快门速度低于1/60秒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因手抖而引起的照片模糊现象。

对于专业的摄影器材,如数码单反则往往可以通过开大光圈以及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并可以保持足够高的快门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然而对于一般的家用数码相机来说,最大光圈往往只在F3.5~F5.6左右的范围,通过调整光圈来保持快门速度显然是不足够的,不过目前不少家用数码相机的技术含量已经比较高,例如防抖动功能、高感光度设置等,对于夜景拍摄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夜景摄影的特点:

1. 光源繁多夜景摄影往往会同时出现很多光源,和白天摄影时只有单一的日光源不同。它包括像路灯、大厦的装饰灯、车灯以及烛光、月光、或落日余晖等等,而不同的光源色温也会不同,因此拍摄的时候必须控制好相机的白平衡以获取最佳的色彩效果。

2. 主体突出,主题鲜明,由于晚上天色黑暗,光影的对比比较强烈,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层次分明,不必要的或对画面有破坏的元素可以通过暗调隐没,让主体更加突出。

3. 拍摄对象,静物为主拍摄夜景被摄对象以静止的景物为主,一般不宜拍摄动作迅速的物体。因为夜间光线微弱,各种景物的照度很低,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感光时间。而对于运动的物体如汽车,则可以记录下它灯光的轨迹形成独特的效果。

了解完夜景的一些特点后,我们就可以大概清楚可以获得怎么样的夜景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通过技巧的应用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1.使用三脚架

对于夜景的拍摄,三脚架一般是离不开的,它能给你带来最有效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照片的清晰度。使用三脚架时,相机要拧紧在三脚架上,在调节光圈、观察景物、按动快门等操作时都不要碰动机身,以免造成晃动或构图的误差,另外如果你的三脚架是比较轻小稳定性不足的话,再按下快门的瞬间应尽量摒住呼吸,这样可以减轻人为的震动。

2.如何获得准确曝光

夜景拍摄主要就是通过光影的控制去表达,因此如何获得恰当曝光量是夜景摄影的一个重点,而现在的数码相机基本上都提供了多种的拍摄模式,中高端的一般会带有P、A、S、M等手动曝光模式,而家用型的小相机也一般会有AUTO、P等模式以及夜景、烛光、烟火等夜景拍摄模式,这类程序式曝光模式能根据所拍摄的照片种类,作出适当的曝光设定,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应用这些拍摄模式时,基本上可以保证我们能够获得一张不错的照片,不过要想把照片拍得更加精美些就还得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测光,一般数码相机都具有智能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等多种测光模式,其中点测光是精确的测光模式,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测光模式,不过要掌握点测光的技巧并不容易这里我们不作推荐。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选择智能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在测光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对场景中主要色光或中等密度的色光进行测光,然后进行曝光锁定再重新构图进行拍摄。曝光锁定可以通过AEL按键控制,如果相机没有AEL曝光锁定功能键,则可以通过半按快门进行锁定。

另外数码相机即拍即看的方便性对于准确曝光也是非常有用的,只要通过LCD屏幕的观察就可以大概掌握照片的曝光是否准确,如果不满意的话就可以通过曝光补偿进行细微调节,直到满意为止。

3. 如何进行准确对焦

当光线较为暗淡时,一般的小数码相机对焦都会比较困难,这是由于对焦感应器对于低反差和低亮度的景物难以准确对焦,所以在进行夜景拍摄对焦时,应尽量将对焦点对准明亮的景物上,对准焦后再锁定焦距进行构图。需要注意的是,镜头焦距的变化会影响对焦情况,尽量不要改变相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否则照片可能会出现模糊。

不过现在不少小DC是有对焦辅助灯的,当光线不足时,相机的对焦辅助灯会自动开启协助镜头完成对焦,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对焦辅助灯则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解决或者自备一个小手电筒,把手电的光照到被摄物上,这同样可以达到对焦辅助的作用。

4.如何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白平衡就是对影像进行色温调节,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现在的数码相机都预置了多种白平衡模式,一般包括有自动白平衡、日光白平衡、阴天白平衡、钨丝灯白平衡、荧光灯白平衡等等。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可以尝试应用不同的白平衡,通过不同的色温控制往往可以获得比人眼看到还漂亮的效果,一般当使用日光白平衡时会获得比较暖调的效果,阴天白平衡下的色调会比日光白平衡还深,也就是说可以获得更加暖和的色调,荧光灯白平衡则刚好相反,会使得照片出现偏冷的色调,具体应用哪种白平衡更适合则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并通过实际的试验,下面就是使用不同白平衡下拍摄的不同效果。

5.如何善用闪光灯

怎样拍出背景与人物同样光亮的夜景人像,相信这是不少新手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相机打开了闪光灯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非常漂亮的背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的原因。这时候只要使用闪光灯的慢门同步模式就可以了,此时相机会按照背景的曝光而确定快门速度,而闪光灯则会对人物主体进行补光,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快门速度比较慢,照片容易模糊,最好可以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另外在应用闪光灯拍摄人像的时候还会往往出现红眼的现象,对照片美观性造成很大的影响,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选择闪光模式里的防红眼闪光模式,其次可以尽量避免闪光灯直射到人的眼睛里,可以通过控制拍摄角度来避免。

6.光圈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照片的曝光量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组合来进行控制的,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光圈下获得相同的曝光量,但不同光圈下的的表现会有什么不同呢?原来当光圈数值较少的时候,景深则会越深,也就是说背景越清晰,并且对于拍摄场景中的点状光源也会形成美丽的星状光,仿佛加了星光镜般的漂亮,在大光圈下则一般难以出现这种效果。其次在相同曝光量的前提下,缩小光圈就可以降低快门的速度,而慢速快门是表现光影轨迹或流水动态的有效手法。

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第3篇

人像摄影棚的灯光器材,一般可以分为瞬间光式的闪光灯类和连续光式的石英灯类两种。闪光灯类的闪灯是摄影棚最基本、最常用的设备,属于常态性的拍摄时使用。其光源一闪即逝,底片可在瞬间便感光完成,故又称为“瞬间光”。主题打光时的明暗情形,可借闪灯内部设置的模拟灯来直接观看。拍照操控颇为便捷,色温为5400K左右正常色调,是摄影棚内最基本的设备。

连续光式的石英灯类光源,用于希望能有暖调色彩,或是喜欢慢速细致感光的拍摄。其光源属于连续性发光体,所以与闪光灯类的光源相反,可以以慢速感光的方式来得到较为细致的色彩。只是此类型灯光的电量消耗较大、容易发热,色温亦呈3200K的暖黄色调。由于是连续性发光,所以是电影等动态影片拍摄时的最主要光源。若想得到5400K的正常色温,可以用C12蓝色滤镜来矫正。

摄影棚的灯光器材,无论是闪光灯,或是石英灯,其打光方式皆非单灯打光法。一般摄影为了使照片画面的明暗光比能完美起见,摄影棚皆采用复灯打光,所以需规划多盏以上的灯光来组合,效果较为完美。各灯所负责的功能及所打出的效果,可参见下列简明一览表。

摄影棚复灯打光组合时,其各灯之名称与功能简明一览表

名称

打光

功能

1.主灯

主光

将主题最亮的部位打亮,是摄影时最主要的光源。

2.辅灯

补光

主题暗部补光之用,在控制光比时调节光比强弱的辅助光源。

3. 地灯

补光

照人与背景间主灯照不到的位置,可使整个照片光亮度匀称。

4.背景灯 背景光

属效果光之一,打亮背景区域,否则主题与背景缺少光域与层次 感,而且会产生背景阴影。

5.顶灯

发光

属效果光之一,使头发与深色背景分离,唯背景是浅色系时不适用。灯功率越大成像效果越好,能打透整个被照人物,使照片色彩更逼真。 6.聚光效果灯

背景光主题光 制造强光特效,如果插上特制形状的插片,可得到不同形状的光影效果,经常用在制造背景光影时。

7.其他效果灯

效果光 其他亦有使主题轮廓凸显的“背面光”等效果灯,使用技巧与功能视摄影师的需求而定。 主灯配置:主灯架+八角/长方形柔光箱。 副灯配置:主灯架+长方形柔光箱。 地灯配置:地灯架+方型柔光箱。

背景灯配置:背景灯架+A型附件/斜口灯罩/聚光筒。 顶灯配置:顶灯架+束光筒/雷达罩+蜂巢网/八角柔光箱。

(二)不同数量灯的配置 2盏:主灯+副灯

3盏:主灯+副灯+地灯/主灯+副灯+背景灯

4盏:主灯+副灯+地灯+背景灯 5盏:主灯+副灯+地灯+背景灯*2

B:主灯+副灯+地灯+背景灯+顶灯 6盏:主灯+副灯+地灯+背景灯*2+顶灯 7盏:主灯+副灯+地灯+背景灯*2+顶灯+轮廓灯

8盏:主灯(柔光柱)+副灯(柔光柱)+地灯+背景灯*2+顶灯

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第4篇

当新年的味道一天天的变浓。城市的夜景开始绚烂起来,被霓虹装点起来的高楼大厦,闪烁的圣诞树和各种节日的灯饰,不仅使得各位发烧色友秉“机”夜游的热情高涨,而且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化,对于我们普罗大众的人群来说,也是将圣诞夜景收入镜头,留下一年愉快心情的绝佳时刻!

不过我们经常收到许多家庭用户反映晚上拍摄的照片效果总是不太理想,要不是模糊不清要不是过亮或过暗,不少用户更会抱怨自己的相机太不济,更有甚者因此而怀疑自己的相机是否出现了故障。

其实引起这些情况的出现完全只是出于缺乏技巧的原因,只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摄影技巧,你手上的小机器也完全能够拍摄出漂亮的夜景照片,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提供一些拍摄夜景照片的技巧,让大家可以把今年圣诞最美的一刻记录下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对技巧的介绍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手上的机器是否利于夜景的拍摄,而如果你手上还没有机器正打算购买的话,下面介绍的几款数码相机则可作为你的考虑之列。

拍摄夜景的照片之所以容易模糊是因为晚上光线不足,引致相机的快门速度受到影响下降而造成的,对于一般数码相机来说,往往当快门速度低于1/60秒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因手抖而引起的照片模糊现象。

对于专业的摄影器材,如数码单反则往往可以通过开大光圈以及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并可以保持足够高的快门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然而对于一般的家用数码相机来说,最大光圈往往只在F3.5~F5.6左右的范围,通过调整光圈来保持快门速度显然是不足够的,不过目前不少家用数码相机的技术含量已经比较高,例如防抖动功能、高感光度设置等,对于夜景拍摄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夜景摄影的特点:

1. 光源繁多夜景摄影往往会同时出现很多光源,和白天摄影时只有单一的日光源不同。它包括像路灯、大厦的装饰灯、车灯以及烛光、月光、或落日余晖等等,而不同的光源色温也会不同,因此拍摄的时候必须控制好相机的白平衡以获取最佳的色彩效果。

2. 主体突出,主题鲜明,由于晚上天色黑暗,光影的对比比较强烈,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层次分明,不必要的或对画面有破坏的元素可以通过暗调隐没,让主体更加突出。

3. 拍摄对象,静物为主拍摄夜景被摄对象以静止的景物为主,一般不宜拍摄动作迅速的物体。因为夜间光线微弱,各种景物的照度很低,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感光时间。而对于运动的物体如汽车,则可以记录下它灯光的轨迹形成独特的效果。

了解完夜景的一些特点后,我们就可以大概清楚可以获得怎么样的夜景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通过技巧的应用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1.使用三脚架

对于夜景的拍摄,三脚架一般是离不开的,它能给你带来最有效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照片的清晰度。使用三脚架时,相机要拧紧在三脚架上,在调节光圈、观察景物、按动快门等操作时都不要碰动机身,以免造成晃动或构图的误差,另外如果你的三脚架是比较轻小稳定性不足的话,再按下快门的瞬间应尽量摒住呼吸,这样可以减轻人为的震动。

2.如何获得准确曝光

夜景拍摄主要就是通过光影的控制去表达,因此如何获得恰当曝光量是夜景摄影的一个重点,而现在的数码相机基本上都提供了多种的拍摄模式,中高端的一般会带有P、A、S、M等手动曝光模式,而家用型的小相机也一般会有AUTO、P等模式以及夜景、烛光、烟火等夜景拍摄模式,这类程序式曝光模式能根据所拍摄的照片种类,作出适当的曝光设定,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应用这些拍摄模式时,基本上可以保证我们能够获得一张不错的照片,不过要想把照片拍得更加精美些就还得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测光,一般数码相机都具有智能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等多种测光模式,其中点测光是精确的测光模式,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测光模式,不过要掌握点测光的技巧并不容易这里我们不作推荐。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选择智能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在测光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对场景中主要色光或中等密度的色光进行测光,然后进行曝光锁定再重新构图进行拍摄。曝光锁定可以通过AEL按键控制,如果相机没有AEL曝光锁定功能键,则可以通过半按快门进行锁定。

另外数码相机即拍即看的方便性对于准确曝光也是非常有用的,只要通过LCD屏幕的观察就可以大概掌握照片的曝光是否准确,如果不满意的话就可以通过曝光补偿进行细微调节,直到满意为止。

3. 如何进行准确对焦

当光线较为暗淡时,一般的小数码相机对焦都会比较困难,这是由于对焦感应器对于低反差和低亮度的景物难以准确对焦,所以在进行夜景拍摄对焦时,应尽量将对焦点对准明亮的景物上,对准焦后再锁定焦距进行构图。需要注意的是,镜头焦距的变化会影响对焦情况,尽量不要改变相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否则照片可能会出现模糊。

不过现在不少小DC是有对焦辅助灯的,当光线不足时,相机的对焦辅助灯会自动开启协助镜头完成对焦,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对焦辅助灯则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解决或者自备一个小手电筒,把手电的光照到被摄物上,这同样可以达到对焦辅助的作用。

4.如何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白平衡就是对影像进行色温调节,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现在的数码相机都预置了多种白平衡模式,一般包括有自动白平衡、日光白平衡、阴天白平衡、钨丝灯白平衡、荧光灯白平衡等等。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可以尝试应用不同的白平衡,通过不同的色温控制往往可以获得比人眼看到还漂亮的效果,一般当使用日光白平衡时会获得比较暖调的效果,阴天白平衡下的色调会比日光白平衡还深,也就是说可以获得更加暖和的色调,荧光灯白平衡则刚好相反,会使得照片出现偏冷的色调,具体应用哪种白平衡更适合则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并通过实际的试验,下面就是使用不同白平衡下拍摄的不同效果。

5.如何善用闪光灯

怎样拍出背景与人物同样光亮的夜景人像,相信这是不少新手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相机打开了闪光灯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非常漂亮的背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的原因。这时候只要使用闪光灯的慢门同步模式就可以了,此时相机会按照背景的曝光而确定快门速度,而闪光灯则会对人物主体进行补光,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快门速度比较慢,照片容易模糊,最好可以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另外在应用闪光灯拍摄人像的时候还会往往出现红眼的现象,对照片美观性造成很大的影响,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选择闪光模式里的防红眼闪光模式,其次可以尽量避免闪光灯直射到人的眼睛里,可以通过控制拍摄角度来避免。

6.光圈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照片的曝光量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组合来进行控制的,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光圈下获得相同的曝光量,但不同光圈下的的表现会有什么不同呢?原来当光圈数值较少的时候,景深则会越深,也就是说背景越清晰,并且对于拍摄场景中的点状光源也会形成美丽的星状光,仿佛加了星光镜般的漂亮,在大光圈下则一般难以出现这种效果。其次在相同曝光量的前提下,缩小光圈就可以降低快门的速度,而慢速快门是表现光影轨迹或流水动态的有效手法。

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第5篇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 绿 )、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 发光时间 ( 极短 )、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 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2. 黑白胶卷冲洗的主要工序是显影和定影。关键是( 显影)。

43.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44.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 色彩)。

45.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46. “DX”的含义是指(胶卷资料暗码)。

47. 滤色镜可归为三大类:彩色摄影滤色镜、黑白摄影滤色镜、(黑白彩色通用滤色镜)。

48. 常用摄影充电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

49. 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

50. 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51. 拍摄点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52. 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三种。

53. 常用摄影电池按结构可分为(单体电池)(组合式电池)(叠层式电池)三种。

54. 常用摄影电池按充电特性可分为(一次性电池)(多次性充电)电池。

55. 主光是在央布摄影布光时占(主导)地位的光线。又称(塑型光)。

56. 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57. 镜头的焦距值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是(标准镜头)。

58. 中画幅120单反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后背)三部分组成的。

59. 1英尺等于(12)英寸。

60. 120相机一般比135相机(大)。

61. 凹透镜分(平凹)(凸凹)(双凹)三种。

62. 光圈小,通光量(少)。

63. 135单反相机由(机身)和(镜头)组成。

**. 120单反相机由(机身)、(镜头)、(后背)组成。

65. 120双反相机取景时(左右相反),(有视差)。

66. 照相机主要的附件有(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

67.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

68. 手动对焦镜头用(MF)表示。

69. AF镜头是(自动)对焦镜头。

70. DF相机是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71. 广角镜头焦距(短),望远镜头焦距(长)。

72. 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一般用(MC)表示。

73. 红色安全灯是洗,放(黑白)照片时的安全灯。

74. 感光度标志的国际标准用(ISO)表示。

75. 防紫外线滤色镜是(UV)镜。

76. 3号黑白放大纸比1号黑白放大纸(反差)大。

77. 枕形畸变是(长焦距)镜头产生的。

78. 桶形畸变是(短焦距)镜头产生的。

79. 黑白胶卷的最佳冲卷配方是(D76)配方。

艺考摄影专业拍摄技巧范文第6篇

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

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

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电影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浅议题。如《浅论〈红高粱〉中的颠轿》《对〈幽谷恋歌〉的一点看法》《小议〈陌生的朋友〉》《“艺术情趣”小议》。

10、杂感题。如《“老演少”可以休矣!――看〈第二次握手〉有感》《从一场戏谈起》《银幕拾零(六则)》《是否过分了点――影片〈锅碗瓢盆交响曲〉观后随感》。

11、推介题。如《推荐两部教科书》《该看一看〈活着〉》。

12、新闻题。如《〈南郭先生〉有新意》《〈红色恋人〉的路子非常新鲜》。

13、综合题。如《当代影坛四大时弊》《说当代纪录电影》《怎样拍电影?!――“电影拍摄

公式”小辑》。

14、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5、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6、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7、反问题。如《请教》《两个想不通》。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

20、评书题。如《话说〈红高粱〉》《话说“做”电影》。

21、“关于”题。如《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话》《关于影片〈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关于〈红色恋人〉的定位》。

22、介绍题。如《卡赞的〈欲望号街车〉》《有什么话好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

上一篇:应届毕业生自我推荐信范文下一篇:云计算中心商业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