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心理健康范文

2023-12-07

危害心理健康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校园贷套牢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前一段时间河南郑州某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欠债百万跳楼事件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谁又能想到还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债务居然能高达百万元。一起接着一起因为网络贷款导致大学生走向极端的案例接连发生。很多人把矛头都指向了乱象丛生的“校园网贷”。可是,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使这个怪诞的网贷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大学生消费攀比在高校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攀比之风现象风起云涌,好像不争个上下死不休的架势。物质的攀比,无节制的消费,这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买东西并不是基于要用而是要跟人家比、赶潮流;买名牌的东西并不是基于其品质而选却是由于它的名气可以显摆自己的地位,比阔气、比有钱。在他们的眼里攀比视乎成为了他们买东西的主要动机,于是乎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形成了“穿的一定要有名牌,多不多放一边”,崇尚潮流、名牌的潜规则等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消费白领化是现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消费的最生动描述。

促进经济健康的、良性的循环发展,我们鼓励人们消费,拉动内需,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以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主导,不量力而行、不节制、不理智的超前消费导致盲目、泛滥消费,其造成的一连串后果也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今很多大学生被盲目攀比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引导,对大学生、家人及社会造成了莫大的影响。

我们深知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危害性,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拯救深陷其中的大学生,预防深陷盲目攀比消费的泥潭中更显的重要。

首当其冲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咱们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式溺爱教育管教模式”, 家庭溺爱成为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助推器。其次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广泛地利用负面的宣传,误导大学生消费,为自己创利,也是致使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诱因之一。最后大学生不同消费层次群体的不良导向作用,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形成盲目攀比消费心理的诱因。

危害心理健康范文第2篇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生产经营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其他各部门和生产分厂。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7检测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8检测机构的确定

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9检测周期的确定

1)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每年检测一次。

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10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1)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

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及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11检测费用列入安全措施经费开支。

1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13附则

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和上级规定执行。

危害心理健康范文第3篇

• 循环系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肺心病、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周围血管疾病等

• 呼吸系统疾患:气管炎、肺气肿、哮喘、COPD、结核、肺炎和流感 •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

• 口腔:牙周炎、口腔癌、牙齿脱落、口腔异味

• 儿童疾病:低体重儿、呼吸道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病、婴儿猝死综合征 • 美容:牙齿和手指黄染、皱纹多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犯胃癌机率增加30.1%)。 • 体重低、消瘦。 • 加速记忆力丧失。

• 增加脸部皱纹 (3倍机率,形成吸烟面容)。 • 增加不孕症(男性多6倍、女性多2.7倍)。 • 有60%的男性膀胱癌与吸烟有关

触目惊心的数据

危害心理健康范文第4篇

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直接体现保障广大群众拥有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利益要求,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改善环境卫生,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对一些地方脏、乱、差等环境卫生很不满意。城乡环境卫生水平是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关系老百性的切身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一项民生工程,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纳入民生工程战役,就是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打一场攻坚战,彻底解决一些地方卫生脏、乱、差问题,使我省城乡卫生尽快好起来、美起来、优起来。

第二,改善环境卫生,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 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脏乱差的环境卫生条件,是引发疾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手足口病等疫情的发生和流行,都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及时清理垃圾废弃物,翻盆倒罐、整治河沟、清除积水,清除“四害”孳生地。科学运用药物杀灭,有效降低“四害”密度,预防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第三,改善环境卫生,可以进一步优化、美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拥有良好环境卫生的城市和乡村不仅能为当地群众带来美好的人居环境,还能吸引更多的项目和投资,提升综合竞争力。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不仅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我省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第四,改善环境卫生,可以充分体现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城乡卫生环境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群众的精神面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凝聚的是人心,推动的是工作。我们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纳入民生工程战役,也就是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和载体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 “民心工程",也反映着社会精神面貌、文明进步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第二、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的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等。

第三、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体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学因放,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已经证明是由吸血昆曳传播的一种病毒引素的。化学因素,根据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达1100余种。

另外,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环境污染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对策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象财政部、化工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都颁发过相关法规和规章。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

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人。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据分析,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m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3.83毫升/m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器官,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这也就是所谓的光化学污

染。

由上例可知,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医`学教育网整理,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

疾病。

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2008年06月04日 02:29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赃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唐朝诗人杜甫赞美大自然的名句。可是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已经见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一.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讲述环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学药品、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四个方面对生物的危害。

1.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酸雨使土壤和河流酸化,并且经过河流汇入湖泊,导致湖泊酸化。湖泊酸化以后不仅使生长在湖中和湖边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胁着湖内鱼、虾和贝类的生存,从而破坏湖泊中的食物链,最终可以使湖泊变成“死湖”。酸雨还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现在,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将燃烧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后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国家之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酸雨。例如,我国西南某地区,1982年的三个月内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pH为3.6~4.6,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 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注意到地衣和苔藓植物不能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存活,烟囱附近的植物叶片往往出现病斑。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现象都与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有关,并且可以利用一些植物来监测某个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较高时,紫花苜蓿、向日葵等的叶片就会很快褪绿,或者叶脉间出现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逐渐坏死。这些植物对大气污染反应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的状况,叫做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2.有害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

农药是一类常见的有害化学药品。人们在利用农药杀灭病菌和害虫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

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在外界环境中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例如,几十年前DDT作为一种高效农药,曾经广泛用于防治害虫。美国某地曾经使用DDT防治湖内的孑孓,使湖水中残存有DDT,而浮游动物体内DDT的含量则达到湖水的一万多倍。小鱼吃浮游动物,大鱼又吃小鱼,致使DDT在这些大鱼体内的含量竟高达湖水的八百多万倍。

3.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属如Mn、Cu、Zn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Hg、Pb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生态环境中的Hg、Pb等重金属,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大量浓缩,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

4.Hg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看出,Hg对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中的Hg在水体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类植物改变了颜色,海鱼也大量死亡。科学家们还发现,质量浓度仅为4mg/L的PbCl2溶液,就能明显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可见,Hg、Pb等重金属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害的。

5.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 富营养化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中含有适量的N、P等矿质元素,这是藻类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这些矿质元素大量地进入水体,就会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以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明显减少。接着,生物遗体又会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池塘和湖泊的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地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

二.环境与人体健康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人终日呼吸着污染的空气,饮用着污染的水,吃着从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耳边响着噪声„„环境污染严重地威胁着人体健康

1.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慢性中毒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城市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诱因。急性中毒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因为不断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学性污染物,再加上无风的天气,致使当地居民哮喘病大发生。后来,当地的这种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随着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环芳烃类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物,还可以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以及农作物上,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后,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

2.水污染与人体健康 河流、湖泊等水体被污染后,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县的水俣湾地区出现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痉挛、麻痹、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最后因无法治疗而痛苦地死去,人们称这种怪病为水俣病。科学家们后来研究清楚了这种病是由当地含Hg的工业废水造成的。Hg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和贝类的体内,人们如果长期食用这些鱼、虾和贝类,甲基汞就会引起以脑细胞损伤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妇体内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儿发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变形。第二,被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体,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As)、铬(Cr)、苯胺等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水体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这样的污水,容易诱发癌症。

3.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如采矿业的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生活垃圾。应当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实际上往往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被利用,因此,固体废弃物又叫“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但是,这些“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往往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加以利用,长期堆放,越积越多,就会污染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噪声污染与人体健康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损伤听力。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听力就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第二,干扰睡眠。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三,诱发多种疾病。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第四,影响心理健康。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美好的生态环

三.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与“三致作用”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

1.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发现清扫烟囱的工人易患阴囊癌,他认为患阴囊癌与经常接触煤烟灰有关。1915年,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煤焦油可以诱发皮肤癌。污染物中能够诱发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物质叫做致癌物。致癌物可以分为化学性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石棉和生产蚊香用的双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镭的核聚变物)和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三类。

2.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人或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影响妊娠过程,导致不孕或胚胎早期死亡等。人或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常见的致突变物有亚硝胺类、甲醛、苯和敌敌畏等。 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和日本出现了一些畸形新生儿。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原来孕妇在怀孕后的30天~50天内,服用了一种叫做“反应停”的镇静药,这种药具有致畸作用。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物有甲基汞和某些病毒等。

危害心理健康范文第5篇

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1.1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

1.1.1 手术室弥散气体的危害

由于在手术室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性化学消毒液, 同时麻醉药物也弥散在手术室空气中, 这些有毒的气体会对护士的身体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1) 消毒灭菌剂。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中应用较多, 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均要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液, 手术室常用甲醛、稀氨溶液、戍二醛、环氧乙烷、碘等挥发性化学制剂, 长期吸入混有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肺炎、流感样症状等症状, 甲醛可以刺激黏膜, 引起哮喘的发生, 大量吸入容易引起肺水肿, 还可能致癌、致突变等, 含氯的消毒液对身体的侵害也应引起重视。 (2) 麻醉剂。长期暴露在微量麻醉气体污染环境中, 麻醉气体对于手术室护士有不良的生育结局 (我科2009年有一名护士怀孕后致使胎儿畸形) , 对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 如安氟醚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损害[1]。 (3) 臭氧对空气的污染。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磁场, 使空气中氧电离并迅速合成O3, 作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使其氧化而死亡, 达到消毒作用。O3没有还原时对人体有害, 对眼、黏膜和肺组织都有刺激作用, 能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 并能引起肺水肿和哮喘等疾病。

1.1.2 手术室仪器、物品的危害

长期处于各种不利的环境中, 各种仪器的使用, 使护理人员面对多种威胁。 (1) 电损伤。随着原子科学的发展, 各型电钻、高频电刀、显微镜、电动止血带、电动电功手术床等设备应用广泛, 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电击伤、电灼伤的概率。 (2) 粉尘吸入。手术室敷料、棉球、手套滑石粉, 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 日积月累可造成呼吸系统损伤。 (3) 噪声。长时间暴露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 能引起各种不适症状[2]。如电锯、气钻、金属门窗的开关、器械车轮的摩擦及电动吸引器等声音都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变化, 工作易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等。 (4) 辐射损伤。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 然而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均受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 (X线、紫外线、激光) 危害, 小量多次接受辐射可因体内蓄积而对人体造成损害, 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造血功能低下, 晶状体混浊, 甚至诱发肿瘤。 (5) 锐器损伤。频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使得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 有感染某些疾病的潜在危险。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有80%~90%的健康医务工作者患传染病为针刺伤所致, 0.004mLHBV (+) 患者的血液就可以感染医务人员[3]。锐利物品包括手术刀、剪、缝针、穿刺针头等。不当的操作会发生血源性感染, 手部为发生频率最高部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特别是对锐器刺伤、割伤后的后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手术中锐利器械没有专用保护装置, 长时间的工作, 人员疲乏以及医用垃圾处理实施方法不完善、不合理, 不认真施行等原因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屡见不鲜。

1.2 与职业相关的疾病

由于手术室工作特点, 护理人员长期站立工作, 极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持续低头操作引起颈椎病、颈椎畸形;工作不定时、饮食无规律引起睡眠紊乱、胃肠道机能失调导致神经衰弱、胃炎、胃溃疡等。

2 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教育及措施

(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 进一步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依从性, 加强对手术室职业防护教育, 反复学习《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手卫生与感染控制》、《医疗废物处理》、《消毒隔离知识》的讲解、座谈、观看宣传教育片, 因而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既要加强培训, 同时还要强化职业防护观念, 日常工作中应将防范意识落实到每一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 加强自我环节监控, 制定相关制度监督考核, 促进防护措施的落实, 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的依从性。

(2) 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法律知识。首先, 无论是手术室还是在校护生, 提高其防护意识, 从思想上对她们予以高度重视是十分重要的。应加强护理人员在职教育, 加大免疫注射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力度[4]。增强护理人员的监测、控制、危险因素评估和自身防护意识, 必须使护士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的观念, 养成良好的习惯, 各项操作前后、上下班、穿脱工作服前后, 均应认真洗手、消毒。凡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液体及分泌物时, 均应戴手套进行操作, 接触锐利物品时提高防范意识, 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3) 手术室各种危险因素的防护

(1) 各种现代化因素的防护。在工作中, 有辐射的要加穿铅衣、戴眼镜、戴铅脖套及铅帽。孕期护士避免安排参加造影、透视等含有放射线的工作。配制消毒液以及浸泡污染的器械时, 应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 戴口罩和手套, 皮肤有破损时加戴双层手套, 定时通风换气。 (2) 锐器伤的防护。规范护士及在校护生的操作, 提供足够且有效的器具设施, 将护士工作的危险性降到最低。一旦发生锐器损伤后按职业暴露外伤事件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 禁止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使用后的锐器应当在直接放入耐利、防渗漏的利器盒,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 以防刺伤。 (3) 噪音的防护:正确认识噪音对人体危害。在手术间内限制不必要的交谈, 做到三轻:说话轻、动作轻、走路轻。及时淘汰陈旧设备, 引进性能好、声音小的仪器设备, 设备的及时更新可增加护理人员用电安全, 增加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 (4) 职业病的防护: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尽量避免疲劳作业, 既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姿势持久而带来的身心疲劳、睡眠紊乱, 减轻工作压力, 避免长期紧张。保证规律饮食,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以放松身心, 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对颈部、腿部等疾病进行适当的防护。 (5) 实习护士进入手术室前应安排时间练习传递器械、穿针。实习过程中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循序渐进, 避免其心理恐惧, 慌乱出错, 保证手术正常进行的同时降低护生损伤的发生。同时教会护生各种防护措施, 并掌握简单的处理方法。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 每天要面对许多患者,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医疗、护理法规很不完善。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仍然较薄弱, 而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 每天要面对许多患者, 工作量及压力相对较大, 加之手术室多种危险因素, 对护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正确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对手术室护士学习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是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健康危害因素, 了解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 通过健康防护教育减少对手术室护士的伤害。方法 对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调查, 抽查了解护士的防护意识, 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手术室的健康危害因素众多, 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 对防护知识了解不多,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结论 当前的情况是不利因素多而我们护理人员知之甚少, 因此, 我们对她们进行健康防护知识教育, 使她们能够学会如何趋利避害以减少损伤十分必要。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教育

参考文献

[1] 谷迪丹.新加坡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0A) :77.

[2] 周朋森.手术室护士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 12 (3) :100~101.

[3] 王晓静.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对策[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 9 (1) :109~110.

危害心理健康范文第6篇

Gambling is the wagering of money or something of material value on an event with an uncertain outcome with the primary intent of winning additional money and material goods.

Risk: Another definition of gambling means taking risks. It’s often related to dangerous adventures. And today, our group holds the view firmly that: Gambling should be illegal. And we will support our point from 3 aspects: Gambling does harm to everyone who is addicted to it. Gambling has terrible effects on the whole society. Gambling is not an essential part of life, so there’s no reason to make it legal. 1. Gambling does harm to everyone who is addicted to it. From ancient time gambling is a game of fun and excitement. Peoples often get addictive towards gambling. It is estimated that about $5 billion is spent annually on gambling. A gambling addiction is also known as compulsive gambling. It is a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affects the gambler but everyone he contacts with like family members, children’s, friends and relatives. Following are the some harmful effects of gambling: Financial Problem: Gambling directly attack on the finance of gambler who get addicted. Gambler needs more money to gamble, firstly he use his own money and think he is control. But in future he gets more addictive and borrows money from friends and other persons; the debt comes out of control. He/she may steal money to gamble. If the gambler gets arrested, he may acquire fine of get jail. Job loss: Lack of focus on other important task or work which are important in life because of gambling. Employees who are highly addictive give no time for work. Similarly, school or colleges going student who have gambling addiction may skip college or school. From low attendance they may get fired from their jobs. Loss In Family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A gambler spend his more of time in gambling and have no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children’s, relatives and friends. Peoples who gamble a lot of time are missing social interaction. Mentally Imbalance: Gambler never gets mentally satisfaction because he is thinking about money all the time and about the debt. This is not healthy, it surrounded by the feelings of depression, isolation and agoraphobia. May come to Suicide: Gambler gets more desperate and mentally pressure. He is thinking that he has dug himself into a hole an d unable to get out of it. He became more depressed and can attempt suicide. 2. Gambling has terrible effects on the whole society. Some governments allow gambling to be legal, because they think gambling would bring more taxes income for the society, is that so? Let’s analyze the idea deeply. In this part, we have 4 points to support our opinion. 1. Gambling is subject to fraud. Legalized gambling, specifically Indian gaming, is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and can have a corrupting influence on stat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s are addicted to the revenue received from Indian gaming and lotteries.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news reports of corruption and fraud in state lotteries. 2. Problem gambling costs society billions annually. The social costs of gambling addictions will eventually impact care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sues, bankruptcy, divorce, crimes, and treatment. The gamblers will eventually rely on welfare or unemployment benefits, impacting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sts could reach several billions of dollars per year. 3. Gambling exploits the poor. Evidence shows that legalized gambling often hurts and even destroy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poor and disadvantaged. If gambling were illegal, the gambling venues would not be able to promote their lotteries, casinos, or other forms of betting and exploit people who are most vulnerable. 4. Gambling sets a double standard for governments. Lotteries are agreeably an effective way to raise taxes. Legalized gambling is a disturbing governmental policy. Governments should promote desirable qualities in the citizens and not seduce them to gamble in state-sponsored vice. When this occurs, the government contributes to the corruption of society. Legalized gambling is a bad social policy. At a time when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s estimate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12 million compulsive gamblers, it does not make a lot of sense to have the state promoting gambling. State sponsorship of gambling makes it harder, for the compulsive gambler to reform. 5 Gambling is not an essential part of life, so there’s no reason to make it legal. Gambling can be exciting and playful. Every gambler has his or her own reasons to gamble, but no matter why you are addicted to it,there are always substitute behaviors to save you from it. Reason for Gambling

To provide excitement, get a rush of adrenaline

Sample Substitute Behaviors

Sport or a challenging hobby, such as mountain biking, rock climbing, or racing To be more social, overcome shyness or Counseling, enroll in a public speaking class, join a social group, isolation connect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volunteer, find new friends To numb unpleasant feelings, not think consult Help guide’s Bring Your Life into Balance about problems Boredom or loneliness To relax after a stressful day To solve money problems

Since gambling is not an essential part of life, does harm to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as well. Why do we have to risking a high costs to make it legal? 6 Once again, to repeat our standpoint: Gambling should be illegal! That’s all.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Find something you’re passionate about such as art, music, sports, or books then find others with the same interests

As little as 15 minutes of daily exercise can relieve stress. Or deep breathing, meditation, or massage

上一篇:网络客服培训范文下一篇:为了我的梦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