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价值范文

2023-09-18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1篇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沟通交流,但是由于国家历史进程和民族价值观念的不同,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掌握西方文化的特点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理论内容讲解,要结合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诉求,通过合理手段使学生了解西方优秀文化,让学生在中外文化碰撞中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进而实现提高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最终教学目标。

一、合理利用教材,讲解西方文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材内容也将西方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之一,目的是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增加其文学涵养。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现有教材,利用其中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如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和节日风俗等,逐步深入讲解西方文化,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music》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教材,做好西方文化知识的讲解。课堂开始,我先向学生展示了本单元reading中涉及的几种西方音乐:country music、classical music、jazz...附上对应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方音乐的特点。接着我会询问学生对这些西方音乐的看法,有的学生说country music和我国民谣类似,有的学生说jazz的节奏感更强,有的学生说classical music听上去很庄严……顺着学生的想法,我会趁热打铁,引导他们阅读教材中的reading部分,从中寻找相关西方音乐的描述。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从中寻找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也不由自主地把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进行对比,寻找两者的异同点,产生了文化思维的碰撞,提高了他们对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

二、立足于词汇,讲解西方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础却又最容易产生变化的部分。词汇是语言中体现文化的基本载体。英语词汇和中国成语一样,大部分都是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保存下来的,它展示了人民的智慧,是文化的结晶。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明确词汇讲解的必要性,通过渗透西方文化改变词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词汇学习中。这样让学生既完成了词汇积累任务,又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立足于詞汇讲解西方文化是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

例如在进行“称呼”这一类英语词汇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些中国常用的称呼,如舅舅、叔叔、舅妈、阿姨、哥哥、弟弟等,要求学生用英语词汇进行替代。学生在学习“称呼”相关词汇时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用uncle替代叔叔、舅舅,aunt替代舅妈、阿姨,brother替代弟弟、哥哥。根据词汇教学的进程,我也会适当进行词汇的拓展,将其作为丰富学生英语词汇储备的手段之一。我会延伸到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英语词汇上,让学生对“中外称呼”差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又如在进行谚语的词汇教学时,我会列举英文谚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英语认知分析英文谚语的含义。如“A bad thing never dies”学生翻译后会自然而然地对应中国成语“遗臭万年”……学生在推测谚语含义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其背后的西方文化内涵,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三、做好阅读延伸,讲解西方文化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层次更高的环节。它区别于词汇学习,阅读探究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英语词汇积累,又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 ,同时由于阅读中很多内容和西方文化有紧密联系,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才能保证英语阅读的高效。阅读延伸中讲解西方文化需要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选择合适的英文文章让学生阅读,使得他们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西方文化。

例如在完成了《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课堂教学后,我会通过阅读延伸进一步完成西方文化知识的讲解。我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布置了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分别阅读和“Christmas”“Easter”有关的英语文章,将这两个节日和中国传统春节进行比较,分析中外节日文化上的异同点。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圣诞节及复活节有关的英语文章,在词典、网络等资源的帮助下了解西方节日的由来及风俗,和春节进行对比。学生发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重要节日时都十分重视家人团聚,并且会有盛大的舞会等,但是差异也明显存在,如节日饮食不同,又如中国会放炮仗西方则没有……学生通过一步步的阅读延伸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加全方面的认识,能更好地融入到之后的英语学习中。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西方文化讲解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以词汇为基础,以阅读为拓展,一步步向学生展示西方文化的潜在魅力,使得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之后的英语探究活动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2篇

一、西安古城墙的历史价值

城墙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 早在原始时期, 人类就有了兴建“城”的意识, 由“城”而圈定各自的领土, 在经历了原始时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后, 尽管城市的界限被打破, 但不可否认城墙对延续我国历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承载着我国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文明, 见证了旧朝代由兴盛走向衰败及新朝代的崛起过程, 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古城墙发展至今, 其基本的防御功能体系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发展中, 但古城墙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使其在今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二、西安古城墙的历史功能演变

西安古城墙从隋唐建立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其功能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有防御性向观赏性功能转变, 体现了我社会形态的变化。在明朝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古西安的军事防御作用, 曾多次表明想要建都于西安, 此外明朝时期广修城墙, 现如今残存下来的城墙遗址大多建立于明朝时期, 西安古长城就是建立于此时。西安城墙主要修建于洪武七年, 即公元1374年, 由都督濮英主持, 在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共修建了四年的时间, 于洪武十一年修建完毕, 修葺好的西安古城墙呈长方形, 将西安牢牢包围起来, 其城墙高12米, 并在城墙的四个角落各设置角台, 派兵驻守, 用作观察城外敌情, 在城墙还筑有城壕, 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西安的防御体系, 使其难以攻打。此外西安古城墙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设置了一道城门, 分别为东长乐、南永宁、西安定、北安远, 其寓意为国家长远稳定, 百姓安居乐业, 每道城门由闸楼、箭楼和正楼组成, 既具有很强的防御力和攻击力, 又有强烈的观赏价值, 巍峨雄壮, 令人心生畏惧, 体现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至今代, 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时期, 大量的历史古迹在这一时期遭到了破坏和掠夺, 新中国成立后, 将修缮历史遗迹、保护文化遗产纳入了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1961年西安古城墙被正式列入国家重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重现焕发了其文化魅力, 并与1983年由西安市市政府结合城市整体规划, 对西安古城墙进行大规模的修缮, 建立了环城公园, 成为当地居民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古城墙也成为西安市城市形象和精神文明的象征, 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参观, 进而带动了西安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西安古城墙的结构布局

现在的西安市是在古西安原址基础上的修缮和重新规划, 最大程度的保留古西安的文化特色, 是对历史传承的延续和发展, 古城墙是西安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古城墙见证了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变革,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 其城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城墙城门的可以按照其时代划分为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 在古代城门中, 南门是西安古城墙历史最悠久的城墙, 也是珍贵的文物之一;朱雀门是正南门, 主要用于检阅军队之用;含光门是偏西门, 内部可供游客参观;西门是西面正门, 明代改名为安定门;北门又称为安远门, 在辛亥革命时期曾一度被毁坏, 现已修复;东门, 即长乐门, 在明末时期曾被李自成烧毁, 后于清代重建, 见证了西安事变的经过, 因此现成为西安事变纪念地;文昌门是所有古城门中唯一没有建立军事防御作用的城门, 由于其与文曲星的方位一致, 为此修建了供奉孔庙和学府的魁星楼, 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

此外西安城门中还有部分城门是为了纪念近代革命而命名的, 比如说勿幕门, 又被称为小南门, 是为了纪念在1917年护法运动中牺牲的井勿幕先生而命名的, 同时玉祥门、中山门, 也是因此事件得名;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 象征西安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渴望安定的生活;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于1986年开通,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道德文化的象征;建国门同样于1986年开通的建国门, 因其直对建国路而得名。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西安古城门是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其城门的名字由来不仅代表对革命历史的铭记, 还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四、西安古城墙的文化价值体现

西安古城墙是西安市城市形象的代表, 是西安精神文明的象征, 自1983年, 国家对西安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并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西安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对于现代学者研究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及建设风格等提供了丰富史实资料,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一方面古城墙是西安市的建筑性标志, 古色古香、巍峨雄壮的建筑特色每年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前往西安市参观, 充分推动了西安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安市市政府围绕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文化活动, 如开展文化周活动, 利用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举办大众节目, 如新年祈福、元宵放灯、中秋赏月等, 此外还可以围绕古城墙的特色开展马拉松比赛, 让选手在运动中感受到西安城墙的魅力。将古城墙打造成西安著名的旅游文化景点, 并形成文化品牌效应, 有利于西安古城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西安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还表现在对城墙的文物保护方面, 自1983年西安市政府就对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此后根据城墙的损坏程度, 建立了完善的维护制度, 定期对古城墙进行检查维护, 以保证古城墙的宏伟雄壮;同时西安市政府还加强了古城墙文物保护巡查机制, 在城墙周围设置各种观测标志碑, 做好登记工作。

五、结论

西安古城墙是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广泛关注, 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赏, 既弘扬了我国的民族精神, 又带动了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促进西安市经济的发展。在西安城墙的景观遗产内, 到处可见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民间艺术活动, 如传统戏曲、腰鼓、评书、扇子舞等, 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

西安古城墙最大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文化需求, 本文通过对古西安城墙的发展历史、功能演变及文化价值的分析和研究, 指出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展现我国的特色文化, 这就要求西安市市政府要统筹兼顾, 运用科学发展观理念将古成墙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和经价值有效的结合起来, 为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摘要:西安城墙位于陕西西安市中心, 是我国古代城垣建筑中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一处, 也是当今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整的古城墙。城墙在古代是传统的防御设施, 发展至今, 西安古城墙虽然其防御功能不再, 但是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胜地, 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民前来参观。古城墙是西安市城市整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 承载着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 本文从西安古城墙的发展历史角度分析其功能价值的演变过程, 重点阐述西安古城墙在城市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展现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西安古城墙,城市建设,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宣言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2005

(2) 曹芹《浅析中国世界遗产的类别》.《四川文物》2006.1期

(3) 杨宏烈《论城墙保护与园林化》.《中国园林》1998

(4) 罗哲文主编《中国城墙》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3篇

摘 要: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其内涵表现为行政机关应高度重视行政文化建设,并提到议事日程且切实作出安排。主流化相对于边缘化而言,通过行政文化建设,改进我国政府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全面提升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行政文化建设可选择“指导、交流、训练、设计、奖励”等具体方法;可以实施“调查、规划、执行”三个基本程序,以使先进行政文化成为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深层推动力量。

关键词: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

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理顺府际关系等都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行政文化是行政改革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国的行政体制和各项具体制度都是其行政文化的缩影。没有行政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行政改革的推进必定会遇到行政文化瓶颈的制约。因此,研究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在行政文化主流化过程中,行政机关负有重要职责。原因是,政府公务员工作于特定行政机关,整个机关的风气、氛围以及精神生活状况等,都会对公务员的心理、意识、价值、个人品位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行政职场构成了培育、养成政府公务员心理、意识、价值的外在环境。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需要一种意识、一套方法并经历一个过程。

一、意识: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必要性

对行政文化的理解,目前学界并无定论,主要观点有三。观点一,认为行政文化是由行政物质文化、行政规范文化和行政意识文化整合而成的文化模式,其构成包括行政组织物质设施、行政组织制度以及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1]。观点二,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公务员所应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以及价值观念[2](p.292)。观点三,认为行政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3](p.105)。以上三种观点都对理解行政文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但又都各有不足。观点一未能指出行政文化的主体,且内容过于宽泛;观点二指出了行政文化的主体,但也失之宽泛;观点三指出了行政文化与政治活动的联系,但并未突出行政文化的特质。一方面,行政文化确与政治活动有关联,其关联表现在:政治活动是围绕着公共权力的获取、组织、运用、监督等问题而形成的一类社会现象,而行政恰恰是政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政治活动的主观意识并不仅限于行政文化,还包括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的主体则远宽于行政文化的主体。如果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4](p.29),那么,行政文化则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行政态度、信仰和感情。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行政文化界定为:行政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推行政务、管理事务具有普遍制约作用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意识以及行政价值等要素构成。显然,这个定义偏重从狭义角度界定行政文化,理由主要有二:首先,从学科研究的角度看,行政文化是个跨学科概念,既是行政学概念,又是文化学概念,如果将行政组织物质设施以及行政组织制度等内容统统纳入行政文化的研究范围,则行政文化的研究就会出现承载过重的情形,这不仅不利于行政文化自身的研究,也容易与其他相关研究形成较为严重的交叉,有越俎代庖之嫌。其次,行政文化是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如果内涵过宽,就会失去其作为核心概念的本来意义。对这一描述性定义还需做两点说明:

第一,行政文化的主体。行政文化的主体是政府公务员。从行政职能、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职位、政府公务员几者的关系看,行政职能具有决定作用。为履行行政职能需要设立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又需要设置内部机构和责、权、利三位一体的行政职位,而行政职位最终还要委托给每个政府公务员。没有这一过程,行政职能的履行是不可能的,但经历这一过程,又会形成一种“公权私掌”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尽管行政机关是公权力机关,但代表这一机关运用公权力的却是特定的公务员。由于行政治事最终需要依靠政府公务员完成,他们的一言一行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理应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公务员也理应是行政文化的主体。

第二,行政文化的构成。行政文化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构成。行政心理是政府公务员对行政体系及其活动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惯、行政信仰等;行政意识是政府公务员对行政体系及其活动处于理性认识阶段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行政观念、行政思想、行政原理等;行政价值是政府公务员满足内心欲求并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事具有评价、判断功能的精神范畴,有正向、负向之分,例如,民主、平等、人权或专制、独裁、强权等。在构成行政文化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三要素中,行政心理是行政文化的基础,行政意识是行政心理的深化,行政价值不仅是行政心理的深化,而且其本身也是较高层次的行政心理。从发展和相互作用的角度看,行政文化总是从行政心理发展到行政意识,再从行政意识发展到行政价值,因而任何行政意识、行政价值都是行政心理发展的结果,但另一方面,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又都在不断地、重复地验证着行政心理,那些稳定的、作用明显的行政心理都是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

何以行政文化建设应当主流化呢?这个问题涉及行政文化的影响与作用。尽管行政文化的形成需要以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实的行政活动为基础,但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就有巨大的反作用。与外在的、显性的正式制度不同,行政文化对行政体系、行政制度、政府公务员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是内在的、深藏的,然而却是巨大的。

(一)对行政体系的影响与作用。行政体系是一定政治体系下由行政组织和政府公务员集合而成的整体。行政文化对一国行政体系的影响不可低估。原因在于,行政文化决定行政体系的统一与分离,行政文化上的分歧有可能导致行政体系的分离,例如,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分裂主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国家的行政体系应当建立在共同的行政文化基础之上。

(二)对行政制度的影响与作用。一定行政体系的行政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行政价值建构的,其顺序是先有价值,后有制度。例如,“行政听证制”是按照民主、参与的行政价值建构的,“政务公开制”是按照公平、公开的行政价值建构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定行政体系内的行政制度是这个体系的行政文化的一种外化,行政制度是在行政文化的框架内设置的,不同的行政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行政制度,塑造了不同行政体系的不同特质。不仅如此,行政文化还影响行政制度的执行,例如,我国行政执法中常出现的有法不执、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淡漠。

(三)对政府公务员行为的影响与作用。行政治事中人的心理、意识和价值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这种影响有积极、消极之分,也有直接、间接之分。行政文化不仅影响行政决策活动的科学与合理,而且影响行政处理活动的合法与合理。优秀行政文化可以将公共行政引向科学、规范、民主与法制,而落后、腐朽的行政文化往往破坏公共行政规则,扭曲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和职务行为,将公共行政引向愚昧、专制、偏狭与粗暴。例如,我国一些执法人员程序意识淡漠,以至经常出现野蛮执法的情形。问题的产生固然与程序立法滞后、随意程序泛滥有关,但也与执法人员的行政心理有关。以往人们较少分析执法人员轻慢程序的行政心理,其实这恰恰是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系统而稳固的政治传统,君主政治、全能政治、官僚政治、人情政治等都是这种政治传统的典型表现。封建政治传统不仅有力地维护过封建社会制度,使其长期延续,而且至今对我国政治与行政的发展还有着一定影响。

二、方法: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途径

寻找并确定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的方法,首先需要明确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从研究对象上看,行政文化研究并非研究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而是研究政府管理中的世界观问题,亦即研究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态度、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并非研究具体的府际关系、人际关系,而是研究府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处世哲学;并非研究政府公务员在行政治事或行政执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是研究出现这些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总之,行政文化中的“文化”不仅是指政府公务员的文化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指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那些精神因素。可见,公共行政研究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既要关注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问题,也要关注政府公务员的心理、意识、价值等问题。行政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推动行政文化建设,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则是使政府公务员了解、接受并传承古今中外政府管理活动的优秀文化精神,并使其真正成为指导公务员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表明,行政文化更多囿于政府公务员的精神领域,行政文化建设触及的也是政府公务员精神领域的问题。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问题,完全不能采用突击的、形式主义的、命令的、短期的方式,而应该采用渐进的、融入的、持续的方式。在这方面,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法包括:

(一)指导。作为柔性干预措施,行政指导已在行政机关外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政指导同样可以运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政机关通过引导、倡导、建议、提示等方式干预政府公务员的学习活动。与命令或管制方式相比较,指导方式基于政府公务员的自愿与心理认同,因而实施效果可能优于强迫命令。行政机关对政府公务员学习活动的指导可以是普遍的,也可以是个别的。普遍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政府公务员实施的指导,推荐阅读书目或推崇某种思想、发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例如,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将行政文化分解为政务文化、作风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内务文化、环境文化等具体形态,并通过编写、发行《创新文集》予以阐释,使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观念、行为等逐渐与中心所倡导的行政文化相对接。个别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政府公务员提出建议、劝勉、指点等,以引导其“为”或者“不为”的一定行为。鉴于行政机关掌握着制度配置与完善的政治资源(权力、权威、组织等)与技术手段,政府公务员对来自于行政机关的个别指导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行政机关的个别指导应当谨慎实施,充分尊重被指导者的权益,使个别指导真正成为促进先进行政文化养成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交流。由于受到职责权限范围以及专业化分工管理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公务员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不普遍,更不充分。因此,行政机关有必要经常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包括文化访谈、联席会议、文化论坛、学习小组、阅读沙龙等。以政府公务员的阅读为例,阅读是政府公务员更新知识、拓展才干、提升人文精神、治疗心灵缺陷的有效环节,对此,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一书中评论到:“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5](pp.205206)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府公务员的阅读活动比较薄弱,一些政府公务员总是借口工作忙、应酬多而不读书、不研习。解决这一问题,行政机关除可以根据不同学习需求推荐阅读书目外,还可以经常组织阅读沙龙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使每个公务员的读书心得、文化体验等能够及时被其他公务员所共享。例如,上海市政府于2007年10月试行了《上海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的规定,市级机关政府公务员每年的阅读量要达到6~12本书,每周的阅读时间要达到7~10.5小时。尽管这一规定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但行政机关重视政府公务员阅读活动的思路是可取的。

(三)训练。训练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集训、辅导、传授、演练等,使政府公务员掌握某种特长或技能。一方面,政府公务员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态度盛气凌人、语言粗俗刻薄、举止矫揉造作、着装邋遢媚俗等,都是其内在文化修养不足的直接反映。但另一方面,政府公务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着装等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积极的训练予以改善。因此,行政机关应在注重提升政府公务员内在文化素养的同时,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改善政府公务员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我国许多行政机关都有积极的尝试。例如,江苏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2007年9月制定了《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礼仪基本规范》,此后又组织了行政服务礼仪专题讲座,连续开展了服务语言规范周、服务仪表规范周、服务行为规范周等活动,并于2007年10月表彰了一批“礼仪服务标兵”,形成了讲礼仪、讲规范、讲形象的机关文化氛围。

(四)设计。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的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表现。例如,机关办公场所的布置、机关色调、机关训词、公务员容止、公务员语言等。2007年10月,参加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的代表参观了天津南开中学。该中学显示出了百余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对一代代青年学子行止的影响与匡正作用是巨大的、不可低估的。因此,行政机关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而营造出工作环境的文化品位,使置身其中的公务员随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并受其熏陶与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有些行政机关热衷于修豪华办公大楼、换高档办公设备,以为这样做就是在提升行政机关的文化品位,然而这恰恰是对没有文化、没有自信、精神羸弱的一种真实折射。因此,行政机关设计文化符号,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和大投入。原因在于,愈有文化的东西往往是愈朴素的东西,是愈远离奢华和浮夸的东西。

(五)奖励。公务员奖励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奖励是指行政机关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公务员给予精神表彰、物质给付。广义奖励的形式除包括精神表彰、物质给付外,还包括职务晋升。对那些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政府公务员,行政机关应予奖励。例如,读书奖励、科研奖励、知识竞赛奖励、政策设计奖励、制度创新奖励等。目前,我国一些行政机关流行“读书无用论”,读书、研习的风气较为薄弱。行政文化奖励既有鼓励先进的功能,也有造学习之舆论,开读书之风尚,使“读书无用论”失去舆论支持的功能。我国《公务员法》第49条列举规定了对公务员实施奖励的10种情形,但并未直接涉及对公务员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成绩的奖励。对于法律规定的这一不足,行政机关可以通过直接适用《公务员法》第49条第10项的规定予以弥补。

三、过程: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程序

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意味着行政机关一方面要重视对公务员外在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公务员内在文化品位的提升。比较而言,后一方面的任务更为困难,更需要用心着力,也更不容易在短时期内见到效果。原因在于,公务员现有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主观、客观多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又有相对稳定性,改变已经形成的行政文化同样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间不仅需要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过程,也需要依仗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大背景下公务员职场环境、行政风气的整体改进。换言之,如果公务员所处职场环境从整体上看仍受落后、腐朽的行政文化支配,则公务员选择、坚守先进行政文化的风险就会加大,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公务员很可能被迫愈加远离先进行政文化。结论是: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三个基本程序:

(一)调查。行政机关的行政文化建设首先需要进行行政文化调查,以全面了解本机关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和行政价值。行政文化调查需要确定调查指标体系,也需要确定调查方法。行政文化调查指标体系是基于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靶心”,具有系统性和分层次的特点,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行政文化调查可以确定5个一级指标,即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行政文化再造与政府公务员人文精神的提升、行政机关文化;每个一级指标下可以确定若干个二级指标,例如,行政心理指标下的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惯、行政信仰等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可以确定若干个三级指标,例如,行政态度指标下的对公民的态度、对上级与下级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对困难的态度(乐观与悲观)、对不同意见的态度、对权力(地位、待遇、利益、荣誉)的态度、对政府改革或者行政发展的态度、对外来行政文化的态度(兼容与排斥)等指标。行政文化调查指标体系不仅是调查的靶心,同时也是设计调查问卷的根据。例如单选题:当您尽力执行公务时,您内心的最大动力是什么?A.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B.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C.显示自身的能力;D.达到领导要求,得到领导赏识;E.得到周围同事的好评;F.得到部门或者个人利益;H.其他。这一单选题即是出于调查“行政动机”的需要而设计的。行政文化调查适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而不太适合采用座谈法。问卷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私密性强,但对回收率、填答环境、填答质量等有较高要求;访谈法的优点是适用人群广、易于深入了解情况、易于排除不确定问题,但对访谈者身份、受信任程度以及访谈题目的设计等有较高要求。行政文化调查的内容极具敏感性,其中,工作动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都涉及公务员的内心体验。对于这些敏感性调查内容,如果调查者不能保证资料的保密、匿名,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调查氛围,都会使被调查者产生强烈的心理顾虑,并由于这种顾虑而不如实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行政文化调查应该格外注意调查的保密、匿名以及问题设计的技巧。

(二)规划。在行政文化调查的基础上,行政机关需要制定行政文化建设规划。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应涵盖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法、程序、规则、预算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行政规划种类繁多,按照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划分,我国的行政规划分为“三级、三类”。所谓“三级”是指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所谓“三类”是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可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相比之下,我国各级政府的文化建设规划则较为欠缺。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在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也应当重视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以使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得以从抽象变为具体。

(三)规划执行。规划执行是规划目标实现的惟一途径。目前,我国的行政规划普遍存在着执行效力低、容易变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执行上可能同样存在。对于政策或规划执行的复杂性,美国政策科学家查尔斯·E·林布隆评论道:“政策制定中的权力角逐的复杂现象——如迂回、不可预知性、挫折、颠倒和必然的局部失败——在政策执行中成倍地增加了。”[6](p.81)查尔斯·E·林布隆还具体归纳了政策执行中的六大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公开政策规范不完善、应用的标准冲突、刺激失效、冲突的指令、能力有限、行政资源不充分等[6](pp.8186)。因此,行政机关应强化执行的力度,使行政文化建设规划不至于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张险峰.试论行政文化[J].理论与改革,1990,(5).

[2]张金鉴.行政学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4.

[3]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6][美]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岳 林]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4篇

摘要:陶艺文化历史悠久,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代表着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陶瓷文化艺术对于了解中华文明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重点概述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 陶瓷艺术 传统文化

一、概述

陶瓷艺术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和工艺也越来越成熟,研究该文化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同时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自己的祖国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骄傲。本文重点概述了陶艺的发展历程,从文化的角度来论述陶艺,更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也有助于我国陶艺的发展。

二、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陶瓷艺术就是如此,社会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推动文化艺术的进步。陶瓷文化在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工艺越来越成熟,更有助于推动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它在不断发展,从商周时期到近现代,它都在不断发展,但是也受当时环境的影响,有时也会受到阻碍,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不断进步的。灿烂的中华文明铸造了它的发展,从唐三彩到青花瓷等,每一个瓷器都有其独特的特征,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每一件瓷器都栩栩如生,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陶瓷艺术在不断跟随时代变化,这也使陶瓷艺术得以延续,同时,它也能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此更有利于其发展。陶瓷艺术在运用中国古典元素、绘画、雕刻等工艺来进行装饰时,更能体现我国陶艺的特点,同时,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加入新的时代元素,体现当代人民的时代精神和新的生活,因此,不仅增加了实用性,而且更能展现当代文化。

陶瓷艺术在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如餐具、装饰品、手工艺品等都用到了该工艺,可以用它来进行装饰,起到美观的作用;也可以用它来做餐具,从而方便人们生活,陶瓷艺术最早是在我国出现的,由于古人的智慧在古时就已经有了餐具等工艺品,以便于使用,因此,它的实用性从古时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现代陶瓷艺术在古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论是在质量还是在外观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现代陶瓷艺术也更加注重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设计过程中也注意添加一些中国元素,如龙、花纹、鱼等元素,增添了古典韵味的同时也增加了观赏性,除此之外,它在发展过程中还结合了其他元素,使陶瓷艺术有其独特韵味。它也注意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改进,陶艺也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同时,陶艺在工艺上也采用了其他原料,除了泥土,还有一些特别的原料,从而在材质和工艺上存在差别,但是该差别则增加了陶瓷制品的质量,使其具有特有的优势,过去的陶瓷制品不耐摔,但是现在的陶瓷制品在采用了新原料之后增强了抗摔能力,因此,更受人们的喜爱。以上是陶瓷艺术的实用性,下面是从它的美观度(美学上)进行分析。

陶瓷艺术除了具有实用性,其观赏性也非常强,下面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陶瓷艺术。陶瓷艺术鉴赏性极佳,从我国古代的陶艺中就可以看出来,它具有古典美,精致别致、栩栩如生,如古代的青铜器、唐三彩、青花瓷等,无一不渗透着古典美,凸显中国古代文明特色,瓷艺的发展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有关,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韵味。如从原始时期的瓷器来看展现出了简朴粗犷的特点,战国时期的瓷器则展现好战的一面,隋唐时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势,瓷器大多雍容华贵,到了明清时期,则精致典雅。所以,不同时期的瓷器展现了当时不同的社会风俗和社会状况。但是不论是在哪一时期,除了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追求其外观靓丽,追求美观度。陶艺在发展过程中也注意体现意境之美。特别是古代陶艺,在制作过程中也注意追求意境,陶艺也注意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瓷器中,如古诗词、山水画、古典元素等,都增加了其艺术价值和表现力。我国陶瓷艺术注意在其工艺上和制作上进行改进,不仅运用新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运用这些元素等增添了意境,如在瓷器上题诗、画各种山水画等,在意境上使陶艺达到了极致。如青花瓷在“素胚上勾勒出青花和各种花纹”,运用各种工艺在瓶身上勾勒各种花纹和样式,都体现了意境美。

三、陶瓷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上文着重分析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因此更有利于读者了解陶瓷艺术,陶瓷艺术是我国灿烂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应该继承和发扬该文化,促使陶艺不断发展。艺术创作者也应该结合时代变化,不断改进陶瓷技术和工艺,以生产出更符合标准的陶瓷制品,同时,要不断改进陶瓷艺术,以提升陶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弘扬和发展该文化也有利于保护我国的陶瓷艺术,促使其不断传承,以使其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四、总结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陶瓷艺术不断发展,研究该文化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陶瓷艺术的工艺,有利于我国陶艺不斷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在材质和质量以及鉴赏性等方面都发挥其作用,同时要不断继承和发扬该文化,以促使其取得进步,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隐喻的存在和语言特性[J]. 刘训立. 美术观察. 2016(09)

[2]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汪芳莉,吴俊芳,倪艳翔. 职教论坛. 2015(26)

[3]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J]. 廖亦彩.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5篇

【摘要】数学文化作为数学知识充分体现的一种文化内容,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人文气息与人文魅力,促使学生在课程文化的熏陶下积极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价值和方式进行探讨,从而为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数学文化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后续课程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帮助职业学校做好学生数学知识的教学,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期间,逐渐将数学文化融入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教学的持续进行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数学文化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将其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为枯燥的教学增添学习上的乐趣,从而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数学,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持续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1].因此,为了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期间展现更多的与数学有关的数学文化.

(二)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数学文化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每一位数学家呕心沥血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如果教师在教学期间指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数学文化,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家们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严谨的态度,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怕苦、勤思考的探究精神,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方式

(一)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学习大量的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要学习与数学有关的概念、公式、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2].但是,由于这些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很容易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期间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充足的兴趣进行学习,同时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教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投入其中,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之前向学生介绍根号的由来,让学生充分了解根号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进而进行与课程内容有关知识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数学文化

目前随着我国教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逐渐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主要是结合计算机开展教学,进而将其运用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通过计算机来丰富构图成型等功能,并且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增加学习的乐趣,将艺术与生活相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持续拓展自身的思维水平.因此,教师要想在教学期间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与圆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时,教学之中以赵州桥为例为学生推导出了一个结论,即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因此,为了让学生加深對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述与赵州桥有关的知识,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赵州桥的实物图画出几何图形,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文化.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职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期间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对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教师不仅需要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数学文化,对学生今后学习道路上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军民.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价值研究[J].职业,2018(8):59.

[2]张定强,张元媛.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意蕴与路径[J].数学教学研究,2017(3):2-5.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6篇

摘 要:乡贤文化是一种文化样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践性、形象性、历史性,发挥当代乡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中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其理想性和现实性、共性和个性、教化功能和其它社会职能之间的关系,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中的引领导向、群体效仿、内化自律等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应将弘扬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选树时代楷模相结合,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多种形式弘扬当代乡贤的无私奉献精神相结合,将正面宣传先进典型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将多种类型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弘扬相结合,将选树个体楷模与选树群体楷模相结合,将表彰宣传楷模与关怀体贴楷模、完善楷模正当权益保障制度相结合。

关 键 词:乡贤文化;乡村治理;核心价值观;当代乡贤文化

收稿日期:2015-03-23

作者简介:杨军(1980—),男,河南遂平人,中共广西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课题“网络环境下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公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PY05;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EGL001。

乡贤是新时代公众学习的榜样,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修身是最基本的前提。[1]这一前提在乡贤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乡贤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中一些平凡的人在善行、义行、英勇行为中所体现出的美好特质和优秀品格,在尊崇、追求这些品格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乡贤文化是一种具备乡土气息、具有正能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代乡贤文化是以传统美德作为根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践行“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中应充分发挥乡贤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当代乡贤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长久以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关于美德的人物事迹及文艺作品,如大庆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铁人王进喜、救援山火的小英雄赖宁,革命战争年代的狼牙山五壮士、海娃、刘胡兰,历史故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忠魂守辽东”的袁崇焕等等。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如道德模范孟佩杰、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孙丽娜夫妇等等。这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英勇事迹都让海内外的华夏子孙们颇为认同,也是中华儿女们一直以来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大家相互帮助、彼此奉献。他们的存在,等若中华民族的脊梁。[2]

经过时代的变迁,乡贤文化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当代乡贤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逐渐衍生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新乡贤文化的表现形式。就物质文明而言,各地一直留存着的孔庙、关公庙、文公庙等祭祀场所,往圣先贤故居、乡贤文化博物馆以及与乡贤文化有关的展台等等。就精神文明而言,有民间传颂的乡贤事迹、英雄个人传记及描绘乡贤事迹的小说、电影、歌曲等。就制度文明而言,有创先争优制度、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感动中国”评选、道德模范评选等等。这些制度虽然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均可视之为当代乡贤文化制度文明的表现形式。在当代乡贤文化体系中,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制度文明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内涵上则存在着高度的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先进性。先进性是乡贤文化的主要特性,也是界定乡贤、先进人物、楷模的重要标准。当代乡贤文化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对先进生产力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说明社会发展要朝着先进、科学的方向迈进,需具有创新、先进、客观的思想观念,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是实践性。乡贤是通过自身艰苦努力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荣誉称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乡贤文化根源于乡贤,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而丰富起来的。当代乡贤产生于社会各行各业,是各行业先进人物的代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形象性。乡贤一般都有着生动、真实而且使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其承载主体即乡贤文化也必定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形象性。乡贤不是遇不到、难见到,实际上,当代乡贤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他们也是社会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古今中外,凡能人异士之善举都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如以为其建立纪念碑、庙宇等方式来纪念他们,表示人们的喜爱与尊重。[3]

四是历史性。乡贤文化通常是在某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代表着一个时代、环境、民族与社会机制之下的事物与文化。受社会条件差异的影响,不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乡贤虽内容、含义、特点有所不同,但他们所传递的精神与文化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都具有学习、参考的价值。当然,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都没有脱离时代而存在的乡贤,也没有适合各个时代的人们借鉴学习的乡贤。

二、发挥当代乡贤作用必须

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理想性和现实性

乡贤之所以能够从普通人群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乡贤在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上都高于一般群众,拥有高尚的人格。乡贤人格虽高尚,却不是毫无现实根基、虚无缥缈的“神格”,一般人在有意愿成为乡贤并为之付出心血与努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乡贤。不可否认,乡贤的确比一般人拥有更高的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但乡贤同样是从一般人群中走出来的特定人群,他们虽然在某些方面优于一般群众,但也属于群众。他们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人格都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肯定,这些肯定与乡贤的先进性都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如果脱离现实地拔高这种先进性,将乡贤的优秀人格强硬推崇为“神格”,过多强调乡贤与一般人之间的差异性,就会让乡贤本身产生愧疚感、负罪感,也不利于一般群众向乡贤学习。[4]乡贤的先进性是乡贤值得公众学习的基础,而乡贤现实存在的优秀人格则是乡贤能够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保障。乡贤的先进性与现实性存在着辩证关系,所以弘扬乡贤文化必须注重将宣传内容锁定在乡贤日常的生产生活方面,通过还原乡贤在生产生活中的先进事迹,让其人格魅力得以彰显,同时让群众受到感染。换言之,在弘扬乡贤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乡贤当前的环境以及生产生活中的经历,找到其中能彰显其人格魅力的一面,并在艺术加工过程中注重还原乡贤的真实人格。在现代舆论环境下,公众对于过分艺术加工、夸大拔高先进事迹的宣传手法十分厌恶,如果一味只顾宣传时的“高大全”,非但难以实现预期的宣传目标,更难以让群众接受。在宣传工作中弘扬的乡贤精神,与一般人相比既存在一定的先进性,又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总之,只有乡贤的人格魅力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才能够获得群众的认可,也才能够让群众在学习乡贤精神时拥有更强的时代感。

(二)共性和个性

乡贤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先进群体,是因为乡贤本身有一定的认定标准,而合乎这一标准的群体就足以作为一般群众的榜样,这一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就是乡贤在道德素养上一致优秀。这种共性也体现在他们同样具备高度稳定且成熟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上。但这一群体在生产生活中也体现出乡贤作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这也是构成其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因为乡贤是由具备个性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若是仅将目光聚焦在乡贤群体的共性上,在弘扬乡贤精神时就会认为乡贤是一个机械、缺乏情感的理想人格,就会弱化乡贤的作用。但如果过分突出乡贤个体的性格,又可能会使人们不认同其先进性。换言之,在弘扬乡贤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乡贤群体的共性与乡贤个体的个性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乡贤群体的共性可以让一般群众体会到乡贤的先进性,进而学习其先进之处;乡贤个体的个性则能够让一般群众体会到乡贤的人格魅力,增强乡贤文化的感染力。

(三)教化功能和其它社会职能

为实现人类的全方位发展,维持有序的社会环境,应加大道德建设力度,当代乡贤在这一建设过程中能够起到引领与促进作用。当代乡贤能够通过教化、熏陶的方式使一般群众认可某种理念,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其作用,要正确、客观地认识乡贤在其中的推动作用。

当代乡贤虽然能够作为社会各界的榜样,但其不可能取代法律法规等刚性制度。传统文化讲究感悟和体验,而现代文化则要求标准化、规范化,因为现代社会并不要求所有人在道德上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能够遵循社会制度生活、与其他人和谐相处才是最重要的。鉴于乡贤的先进性、代表性,社会上只可能存在一小部分乡贤,要求所有人都成为乡贤既不现实、也不合理,能够有一定的道德底线、遵从社会制度的社会个体,就已经属于合格公民了。在一些道德无法抉择的情况下,法律的作用更为突出。如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相较于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理性经济人遵守市场规则。市场经济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而只有在理性经济人获得法律法规的刚性制度保障时,市场的公平公正才能得以实现。唯有法律法规能够保障复杂而规模庞大的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能够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也只有这样,国家经济才能够不断发展。这些虽是乡贤文化无法企及的,但其能与法律法规等刚性制度实现互补,共同来规范社会生活,维持社会道德底线。

三、当代乡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机制中的作用

(一)引领导向作用

乡贤是先进思想与先进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先进的生产力与创新思维,当代乡贤是鼓舞人心、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能将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目的坚实的基础。一是乡贤之所以能够成为道德层面的榜样是由其先进性所决定的。因为乡贤在人格上充满了理想主义光辉,乡贤的存在告诉人们社会个体的理想范例是什么,而这种范例是在后来实践中通过努力提高自我、充实自我而造就的,其人格魅力不仅为人们所认同,也让许多人在敬爱之余去学习乡贤高尚的道德情操。换句话说,乡贤之所以具备先进性,是其精神上的理想主义与实践上的努力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决定行为实践,而理想又是思想意识中最高的境界,理想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善良或丑陋。在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种时代精神,这些要素在乡贤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所以说,乡贤文化及乡贤的人格魅力,浓缩了时代精神,是中华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二是乡贤充满历史使命感及时代感。总的来说,乡贤代表的是某一时代最优秀的社会群体,但根据时代特点的不同,各个时期所产生的乡贤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时代性的具体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乡贤往往代表着在阶级斗争、反侵略战争、反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优秀人物。而在革命胜利后的建设年代所产生的乡贤,则体现出各领域蓬勃发展的时代感,如优秀基层干部、行业领军人物、劳动模范等,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产生乡贤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如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时代,科研工作、学术领域都有新乡贤产生。虽然乡贤涌现的领域、行业不尽相同,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顽强奋斗的精神却是相同的,而他们一直以来所共有的时代精神也让他们始终能够成为引导乃至决定时代变革的先锋人物,在历史上写下了一首首壮丽诗篇。三是乡贤的先进性使之有能力对社会风气、社会氛围产生重要影响。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社会个体需要展现出更优秀的精神境界、道德素养以及社会交际能力、交际方式,而先于社会一般群众完成这些目标、成为公众榜样的恰恰就是当代乡贤,所以,他们是我国当代社会治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由于社会交际能力较强、社会影响力较大,所以,他们有能力以说服、号召、交流等方式让一般群众在学先进、争先进的过程中形成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共同愿景,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树立起优秀的组织纪律观念,激发其服务公众、维护公共利益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全面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二)群体效仿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各领域日新月异,但社会各阶层分化日趋复杂,以绝对量化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或社会交际能力,不但缺乏科学依据,更没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因为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都需要大量的当代乡贤做榜样、作支撑,让各领域、各阶层的一般群众都能够以其为榜样,学习并争做当代乡贤。由中央电视台举办,开始于21世纪初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迄今已举办多次,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可谓当代乡贤的代表,其中不仅有基层村干部、山区支教老师,也有普通学生和不知名的运动员,这种草根性充分展现出当代乡贤“人人可为”的特点。而出身群众、扎根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和群众紧密相连的特质也是当代乡贤拥有广泛影响力并始终能得到一般群众支持的主要原因。

虽然这些人都是形象普通、气质普通的普通人,但他们身上具备着完全不普通的品格、不普通的勇敢、不普通的韧性。或是默默在山区奉献自己的青春,或是在困难面前坚持前进,或是在病魔侵袭下仍然追求生命的美好,他们是道德、品格上的先行者,如果当代乡贤们能够充分发挥好榜样作用,就可以在社会各界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内化自律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要使一般群众能够在道德上提高自制力和觉悟,并将这种自制力和觉悟付诸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乡贤能够成为乡贤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道德选择上完全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根据自身的道德意识作出选择,是其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当代乡贤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感动中国人物中包含着部分当代乡贤的事实就说明其目的是通过高调褒奖使公众能认同他们、理解他们,并与他们产生道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目的。当然,在这个社会各界越来越强调程序正义、法律精神的年代,法律与道德永远是互助互补的双生子,离开任何一方,社会秩序都难以保证。法律是规则,规则是理性的,是一种在国家机器保障下的强制性规则。然而,要让人们接受规则、遵循规则,不仅要让人们有理性认同,还必须要让人们对规则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情感共鸣、理性认同、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完整的、对法律法规的接受体系,这三个因素都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接受程度。当代乡贤是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在社会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他们让一般群众有了参照学习的榜样,一般群众恰恰是在某种特定场合与活动中参照、学习这种理想化人格的行为,才会在实践中始终遵守规则,并使得自身与他人都认同这一行为。这个过程就是将规则内化到人们内心的过程。可见,道德和法律法规是一体的,道德规范通过内化成为道德意识,造就有道德的人,而有道德的人也能够使法律法规从纸上落实到实践中。譬如:焦裕禄精神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道德模范代表,而我们在学习焦裕禄的过程中,不仅认同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情感,同时也将这种情感内化成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意志和觉悟。如此一来,一般群众在遵循规则时,不再是因为强制的执行力和单纯理智上的认同,而是情感、理智、自身意愿的高度统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复杂多变,所以,只依靠强制性的刚性制度不足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更需要超越于刚性之外的理智、情感、意志统一的道德,以维护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这不但需要不断加强当代乡贤教育与新乡贤的培育,更应该将这一活动坚持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氛围。

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弘扬当代乡贤文化

当代乡贤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也可以说,当代乡贤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之一。党的十八大重点强调要加强培育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视角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群众认同感的正确发展方向。对此,笔者认为,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弘扬当代乡贤文化的指导思想,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将弘扬传统美德与培育选树时代楷模相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积累而沉淀下来的精华,因此,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与分析,汲取其精华,运用当代语言进行重新阐释,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并将传统文化与当代乡贤文化相结合,弘扬与拓展当代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开展弘扬乡贤文化的活动中,必须将教育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使乡贤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体现其现实性、感染力与亲和力,使群众在与乡贤的对比中找到自身缺点,从而加以改正。

弘扬乡贤文化并不是搞个人崇拜,不是让群众去盲目崇拜某个高于群众的人,这样“高大全”的人物只会让群众认为乡贤没有足够的真实性,即便可信,也会与群众产生距离感。乡贤虽然境界高于群众却仍然归属于群众,因而弘扬当代乡贤文化应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要使群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理性上认同其行为及价值。

(二)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多种形式弘扬当代乡贤文化中的无私奉献精神相结合

乡贤具备高尚的品格,是群众学习的榜样。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乡贤事迹宣传时,应合理运用信息手段,将理想信念内容融入其中,帮助群众在学习乡贤事迹与精神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创先争优活动为理想信念教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其中,在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成为党政机关长期持续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常态化教育形式。同时,还要将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不断弘扬当代乡贤文化,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感染力、影响力、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三)将多种类型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弘扬相结合

在遴选“感动中国”人物代表的过程中,值得称许、值得学习的是入选的人物都是那些尽孝心懂孝道、干一行爱一行、敢于向恶行亮剑、对他人有悲悯心的代表,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者,这就使得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群众都有了可以学习的榜样。当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同类场景时,就会懂得应该如何选择才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懂得向什么人去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在遴选乡贤的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每一个乡贤的特点,突出他们的美德类型,以点带面地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

(四)将选树个体楷模与选树群体楷模相结合

在璀璨的群星当中,以个体身份成为榜样的乡贤远多于集体成为乡贤的榜样。但在许多重大困难面前,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地实现目标。如坚持支教十年的华北大学志愿者队伍、在世界联合国模拟会议大赛上一举夺魁的上海交大模联队。不仅如此,在宣传个体榜样精神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个体榜样精神的引导作用。如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与许多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机构合作,通过专业的志愿服务、专业的法律援助,为发挥先进集体的榜样作用提供了范例。

(五)将表彰宣传楷模与关怀体贴楷模、完善楷模正当权益保障制度相结合

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当代乡贤往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更大。对此,地方政府和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关怀这些乡贤,不能让乡贤们再承受更多的困难。近年来,有社会组织开始联合媒体寻找生活中的乡贤并帮助媒体宣传好人好事,让乡贤既能够得到更多的褒奖,也能够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乡贤正是在这一活动中被发现,而这些乡贤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参考文献】

[1]蒋金蒋.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教家风[J].求是,2015,(06):59.

[2]于涓,佘双好.从文化建设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武汉大学教授陶德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4):13-22,72.

[3]陈继红.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4,(09):69-75.

(责任编辑:牟春野)

上一篇:章程修订案范文下一篇:初中数学教育叙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