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

2023-10-24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现在城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在城市中,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绿化的过程中,怎样真正的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的概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大树移植过程中的成活机理以及保活配套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真正的提高大树成活的概率,不断的降低绿化的成本,将绿化景观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让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大树移植;栽植技术;水气失调;保活措施

大树移植往往指的是移植胸径大于十五厘米的乔木,通过进行大树的移植能够很好的绿化和美化整个园林,并且这也是保护已有大树以及古树名木的重要手段。在移植的时候,大树和小规格的苗木不同,其冠大根深,移植的时候,需要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比較多,并且技术性也比较的强,若是移植的时候存在不当会导致大树死亡或者是出现假活的情况。这便要求必须对大树移植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其成活率,保证大树移植能够真正的成功,降低大树移植的财力投入。

一 分析大树移栽成活的机理

在大树移植的时候,为了保证其成活率比较的高,在开始进行移植之前,便必须分析给大树移植成活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其成活困难的主要原因,在施工的时候,则必须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通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那些生长比较正常的树木,下部分和上部分之间幸存者一定的平衡关系,特别是根部位置和土壤的实际结合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树的代谢能够真正的平衡。植株本身便具备自动调节方面的能力,并且根系断了之后具备再生的能力,若是条件适宜,那么其根量能够慢慢的回复,吸收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增强,树叶会慢慢的成活[1]。所以在进行栽植的时候,应该将植物本身条件以及外部条件结合在一起,保证大树水分代谢的平衡,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一)细胞再生的能力比较差

大树本身的树龄比较大,并且发育阶段比较的老,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比较差,进行移植的时候,恢复损伤的根系也会比较困难,新的树枝和新根再生也会比较难。

(二)主根吸水的时候,能力比较差

在生长的过程中,大树的根会在土壤中垂直延伸和横向延伸,并且很多大树的有效根都在冠缘主枝投影权之外,并且深度也非常深,进行大树移植的时候,能够移植的根系比这个范围小很多,一般仅仅是树木胸径本身的七倍到十倍,这个范围之内的根往往是主根系,细小吸收根非常的少,这些根本身的吸水能力非常差,这会直接导致树木移植之后因为失水而出现死亡的情况。

(三)移植技术

在大树移栽的时候,决定能不能移植成功的外界因素便是移植技术,这便要求移植之前、移植的时候以及移植养护的时候,都必须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并且移植的时候,还应该根据树的品种以及移植的季节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保活[2]。

二 栽植技术采取的措施

(一)根冠比严重失衡的时候,采取的措施

现在很多大树在进行移植的时候,为了进行快速的验收,保证树冠的形状,除了会将徒长枝以及病虫枝减去,很少会修建树形,这也会导致根冠比严重的失衡,此外,通过以往的断根缩坨法来进行大树移植的时候,往往需要两到三年的准备时间,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将下面几种方法使用进去,从而更好的提高树木栽植的实际成活率[3]。

1 粗跟环状剥皮和劈根夹石二合一的办法

在进行大树移植的时候,大树的根系本身便是呈现出离心生长的趋势,骨干根基部分的吸收根系往往呈现出离心死亡的情况,很多吸收根都在树冠投影位置附近,并且移植的时候,附带的土球也比较少。为了保证树冠的形态,修剪也比较少,这便要求在所带土球之内,预先的进行新根催发,从而保证代谢能够实现平衡。对于那些需要预先计划进行移植的大树,可以在施工前的15天到30天左右的时间来通过这种办法进行处理。这种办法本身便改良了断根缩坨,也就是将树干的根茎位置作为圆心,在胸径的二点五倍到四点五倍距离的位置来进行画方或者画圆,从圆外面来挖深度在六十到一百厘米、宽度在三十到五十厘米的环状沟,然后再土球壁的位置,来进行宽度大概在十厘米左右的环状剥皮,并使用锋利的工具在根的中部穿过去,裂口方向尽量朝向根茎,然后进行生根粉或者生根液的涂抹,尽量的将新根催发出来,进行伤愈组织的产生。

2 接穗苗接根法

在进行大树移植的时候,需要移植的树周围栽种三至四棵同一品种的大苗,此外,还需要陪栽五到六棵胸径在四十厘米以上的特大树。在进行苗木陪栽的时候必须保证期分布比较均匀,在栽种结束之后,需要进行常规管理,保证其能够成活。在陪栽结束之后,将陪栽苗木以二十度到三十度的倾斜角,斜靠在大树上面,靠接位置一般在大树底部起的五十厘米到八十厘米左右,然后把苗木靠接部位的上方减掉,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做好保温和保湿工作。这样能够通过小树苗来给大树提供养分和水分,从而供应大树的生长,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大树根部供应水分不足而导致死亡的情况出现。这种办法来进行苗木的移植成活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并且,还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让大树提前一年到两年恢复树势。

(二)修复树皮损伤的手段

树皮损伤的情况出现,不但会给美观造成影响,还会给成活率造成影响,这边要求及时的修平和清理伤口,然后进行保护剂的涂刷或者是通过接蜡的办法来处理伤口,这样能够让受伤的地方快速形成伤愈组织,更好的输送养分。若是出现了大块树皮剥离的情况,那么可以及时的将新鲜树皮通过小钉子固定,对好伤口,进行伤口愈合剂的涂抹,然后用薄膜将伤口处包裹好,然后进行黄泥和蜡的封裹,避免雨水渗入进去,这样在两年之内便能够结巴和愈合,树皮也能够恢复,但是必须注意,在这个期间之内,不能够将伤口揭开。

(三)水分损失以及树体激素变化应对的策略

在大树移植的时候,大树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会出现植物激素变化的情况,大叔的生长素水平会剧烈的下降,这会给移植的树木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赤霉素含量下降快,会导致植株出现休眠芽萌发困难的情况,这有利于前期的树木移植,但是对将来的树木生长非常不利。细胞分裂素下降速度非常快,会给其他器官分化造成重要的影响。此外,大树移植的时候,根系损失会导致树木出现水分吸收激烈下降,从而出现失水的情况,蒸腾的效率和速率都会出现严重的下降,这也会导致树木脱水的情况出现[4]。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认真的分析给大树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措施。一般情况下为了帮助移植树更好的再生,在生长前期会使用一些氮肥,在后期使用钾肥以及磷肥,若是有必要,还需要进行营养液以及微肥的添加。此外,给大树输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成活率会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这种办法,只能够在树木营养欠缺的时候使用,不能够长期的使用进去。

三 结语

在进行大树移植的时候,采取措施提高大树成活率非常重要,并且小技术往往会决定大树能否成活,这便要求在进行大树移植的时候必须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在种植之前必须做好土壤分析和化验,并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惯进行管理,绝对不能够忽视管理,切实做好养根工作,这样才能给保证大树成活率能给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亚思,周建峰.大树移植成活机理及保活配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8,(02):180-182.

[2]刘兴怀,将剑.大树移植保活配套技术措施[J].绿色科技,2014,(06):56-57.

[3]张奎汉,李映萍,谭建萍,杨雪,金生英,徐志平.园林大树夏季全冠移植的几项关键技术[J].广东园林,2014,(06):69-71.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深刻内涵,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园林大树移植工程的意义与要求,并从前期准备、大树移植、后期养护和质量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在园林大树移植工程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大树移植;后期养护;质量评价

近年来,国家在战略层面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恢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大树移植工程在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应、优化绿地结构、改善绿地景观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但是,目前许多园林大树移植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很多移植工程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绿化目标,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损耗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和提高园林大树移植工程的管理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菲根堡姆和质量管理学专家朱兰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理论。他们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和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及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个涵盖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管理体系[2-3],已在园林领域有所应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大树移植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从前期准备、大树移植、后期养护和质量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全面质量管理在园林大树移植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希对提高园林大树移植成活率、提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有所帮助。

1 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园林大树移植工程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客户满意度

由于市场导向与职业化等特点,大树移植施工企业面临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牢牢抓住客户需求,并以最经济的方法满足顾客需要,在企业内部树立起“质量立业”的鲜明旗帜,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完备的质量措施,不断循环改进,最终掌控客户掌控市场。

1.2 提高移植成活率

大树移植因为高投资成本、成果显现慢等特点,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具体移植中往往因为个别要素、个别过程控制不严导致成活率不高。在一般工程中,常常把低成活率责任归咎于移植天气、土壤等客观条件,而很少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分析质量控制原因,更未查究全过程的质量。大树移植是一项过程性、系统性的工程,每个人员、每个要素、每个过程都会影响到成活率[4],为了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必须抓好移植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园林大树移植工程的总体要求

园林大树移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参与成员多、过程要求严、要素点位全等特点。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效率,园林大树移植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始终抓住质量这根生命线,努力提高移植成活率。全面质量管理已在园林领域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大树移植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还比较少,引进全面质量管理要树立“三全”理念,形成质量至上的氛围。

2.1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性[2],大树移植的质量是整个移植队伍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大树移植工作人员涉及管理、技术和具体施工人员,任何一人的质量意识和业务能力都可能影响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因此需要将以大树移植成活率为质量目标,管理者、施工队、养护班等各级组织,应树立“人人为质量,质量为人人”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强调团队协同配合。根据质量目标,各级要层层分解目标,并落实到各岗位,建立执行各类质量规范,让全员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来。

2.2 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性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过程决定结果,园林大树移植具有非常强的过程性。在移植工作中应牢牢领会这一特点,从施工前规划论证、开挖、运输、移植到后期养护,加强对质量形成各过程的控制,建立各环节的规范要求,狠抓环节质量落实,建立各岗位质量责任制,确保大树移植每经过一个环节质量都能得到有效保证。

2.3 全要素质量管理

人、机、料、法、环是全要素管理的5个核心要素,在园林大树移植中,各个要素交叉联系紧密,任何一个要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要实现高成活率的质量目标,就必须抓好每个要素的质量管理,即构建专业技术的人员队伍,选好适宜的机械设备,加强材料物料管控,控制好技艺方法,分析匹配好周边环境。全要素质量管理还要求综合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协同匹配,抓住中心环节,针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出各环节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3 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园林大树移植工程的具体措施

3.1 前期准备

在大树移植项目中通常容易出现论证时间短、可行性研究少等问题,其实在准备阶段,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研究。1)移植地下立地条件(如土壤、地势、周围建筑等)、气候及移植时节等,如在夏季移植时,需增大土球,同时进行高强度修剪,并给予遮阴操作[5],必要时还需安装喷雾装置,因為夏季水分增发速度快。2)技术准备,掌握苗种生物特性,确定树种处理方法是短截还是疏枝等。3)苗源选择,一定要选择长势好、无病害、立地条件与移植条件相近的,标记身份编码,对向阳面进行标记。4)物料准备,选定适宜的营养液、抗蒸腾剂和生根、消毒药剂等,且因地、因树制宜,选择合适品牌及剂量。5)机械准备,挖掘机的斗容要满足挖的体积,吊车根据树木土坨重量选择,运输车要尽量降低对树体特别是根和皮的损伤。6)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前进行全面彻底的技术交底。

3.2 移植要点

移植阶段的质量管控体现在起苗、挖掘、装卸运输、定植几个方面。起苗前,要根据大树根部特点、土壤性质、土球大小确定挖坑的规格。一般挖坑直径为树径的2倍,若带土球,直径应超出树径不低于30 cm,深度一般在树径的3/4处[6]。移栽大树通常应提前一年断根。挖掘前,提前一周浇水、修剪、摘心、摘叶,作拢冠处理[7]。起挖时,从四周开挖环形沟,销除掉断根切口之外的外层土,并修减破断根,合理包扎,保证土球形状。

装卸运输要选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使用木板等将土球底部卡紧,防止滚动,同时确保大树保湿,尽量保证随挖、随运、随种。定植时,先使用吊车垂直扶正,寻找适宜的生长方位。底土要控制好沙土、园土及肥料的混合比例,埋土深度要能保证将树根完全覆盖,土球通常露出5 cm左右。回填种植土前,因在种植穴内安插1~4根通气管,管径控制在8~12 cm,管壁均匀打孔,高度突出种植面5~10 cm,便于通气与积水抽除。覆土回填要夯实,填到穴深50%时,实行第一次定根浇水,待水下渗、回填土表面干燥后继续捣实至土球略高于地面,及时检查支撑是否稳固,泥土是否下沉[8],确定满实后继续覆土至要求。

3.3 后期养护

后期养护是保证移植树木成活率的重要控制过程,要摈弃“重移植,轻养护”的观念,分时分阶段对移植后的树木进行精心养护。在养护初期,每日早晚对树干、树冠喷水雾,使其保持湿润状态,避免水分过度流失;而后间隔3~5 d浇透水,确保水量充足,同时注意观测泥土下沉量,若下沉还需补填处理。高温时期应每日定期对树冠、树干喷水保湿;间隔1个月,在叶面喷洒100 mg·L-1的尿素与150 mg·L-1的磷酸二氢钾[9]。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如喷洒一定剂量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设置鸟巢吸引益鸟捕食进行生物防治,使用人工捕杀灯诱杀等物理防治。

3.4 质量评价

在移植全过程管理中,建立质量管理责任机制。1)明确各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各成员职责,培育质量意识。2)严格过程管理,检查各过程、各要素质量管控措施落实情况。3)开展绩效考评,实事求是按照实效考评所有成员的业绩,并施以奖惩。通过建立质量评价机制,提升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目标能在各过程质量保证前提下顺利达到。

4 结语

通过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园林大树移植工程项目中,阐释了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提出了准备、移植和后期养护3个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构建方法,为大树移植项目具体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达到较高移植成活率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运骅,李莉.强化技术管理 确保“大树”移植质量——“大树”移植工程技术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林,2000(6):5-6.

[2] 戚维民.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 James R E,William M L.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M].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陈红燕.景观园林大树移植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中华名居(下旬刊),2012(11):48-49.

[5] 吴金桂.园林景观大树移植施工全过程管理初探[J].福建建材,2019(3):82-83.

[6] 李文锋.园林绿化大树移植的主要技术环节[J].建材与装饰,2017(38):54-55.

[7] 李恺,郭佳.大树移植工程的质量管理[J].中华建设,2012(8):200-201.

[8] 杨清梅,邱意芬.提高乔木成活率的园林施工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14(21):59-61.

[9] 俞征瑤.市政园林大树移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19):207,213.

(责任编辑:敬廷桃)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大树 养护 水分 移植 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地上部分保湿:

1、包干: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

2、喷水: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有人采取\"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3、遮荫: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二)促发新根:

1、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做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外围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严防淹根。

2、保护新芽:新芽萌发,是新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是大树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树体地上部分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3、土壤通气: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通气管或竹笼)。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二、树体保护

新移植大树,抗性减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的和禽畜危害,必须严加防范。

1、支撑: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3、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至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4、防冻:新植大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此外,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为、禽畜破坏的区域,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可设置竹篱等加以保护。

新植大树的养护方法、养护重点,因其环境条件、季节、树体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时、因地、因树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开始流行大树移栽,大树移栽是园林绿化必备技能之一,可以彰显绿化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发展到现在,在房地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在经济利益的助力下,大树移栽技术在园林绿化中大规模开始使用[1]。

大树移栽的主要对象是胸径大于或等于10cm的乔木,要求树种必须处于完成发育的状态或基本成型,树体生长旺盛、枝干健康、根系较浅,实生、再生能力顽强,无病虫害困扰。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大树移栽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技术技巧,改善施工方法[2]。一是大树移栽中的主要对象均以成型,树龄较大,移栽工作人员存在忽略其再生能力的现象,造成了部分树木的死亡或枯萎。二是大树移栽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大树截冠的处理工作仍然不到位,由此造成部分大树生长情况不好。三是由于人力有限,大树移栽工作需要借助机械进行操作,这些机械很容易对树根造成损伤,二树根是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影响大树活力。

二、移栽技术中大树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技术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大树移栽必须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同时,兼顾园林景观。现分析大树移栽技术中,影响大树成活率的几点原因。

大树移栽技术是一个复杂的工种,主要包括断根、起苗、运输、栽植、养护管理等过程,各个移栽环节都会对大树的成活率产生影响,一旦某个环节产生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大树的成活率。这不仅对工程经济成本造成了负担,也会对园林绿化的效果产生影响[3]。

1. 树种选择对于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的大树移栽技术选择移栽的对象不同,分为落叶类乔木和常绿乔木两个类别。与常绿乔木相比,落叶乔木有休眠期,可以对其进行裸根移植,这对于与大树移栽具有重要意义,既便于移栽,又可以极大地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常绿树种因为缺少休眠期这一生理活动,所以相较于落叶乔木便具有一定的难度,成活率相对低一些。

由于移栽大树的树龄较长,树木本身的再生能力有所下降,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一旦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树木细胞的再生能力很难发生作用,非常容易枯死,这也是大树移栽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大树根须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营养,根须的生长情况对其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树移栽中,根须的处理对于成活率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2. 环境、施工技术对大树成活率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土壤养分含量、天气温度等因素。由于大树扎根需要对根系范围进行扩大,通常情况下,一般有效的吸收根都位于土壤深层和树冠投影周围[4]。然而,移植大树的土球吸收根并不多,且木质化的程度较为严峻,这样的树木再加上壤养分含量、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树木移植后,因对水分吸收不足而枯死现象就会比较严重。另外,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土壤的适宜性对于树种的选择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土壤质地比较坚硬,或者是被污染的土壤也是不能为大树提供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的,那么在此地方进行园林绿化,则大树的成活率很低。此外,空气质量、栽植深度、是否带土球移植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大树移栽的成活率

大树移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保证移栽的质量,少则需要几个月时间,长则需要几年时间,加上大树的高度以及体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需要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成本很高。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养护工作决定这大树的成活率,这一工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对于大树的生长非常不利。

三、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大树移植技术及其后期养护

为了保证在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的质量,必须做好已在工作准备,认真施工,合理进行后期养护[5]。

1. 大树移栽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根据不同的移栽对象,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以及适合移栽对象生长的土壤环境。为了保证移栽质量,在开展工程之前,必须对实地进行现场勘查,全面掌握施工区的环境情况,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子,对应合理选择移栽树种。如果土壤不适宜,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将质地较硬的土壤改为适合大树生长的黏土、客土等其他类型的土壤[6]。对于大部分树种而言,移栽最佳的时间是在春季,此时的大树恰好处于刚刚发芽的萌动阶段,尚未苏醒的生理状态比较适合移栽,春季气候多变,需要在晴天进行移栽,工作人员应当在施工前查看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动态变化,移栽绝对不可以在雨天进行。

二是在施工前,准备适合的树种,设计尺寸合理的树穴。确定树种后,要严格把关大树的质量,选择生长正常、无严重病虫感染以及未受机械损伤的大树。对于选择好的大树,可以进行简单的标记,记录大树的生长方向等情况。简单标记后,需要配合树木登记卡,详细记录大树的树种、高度、米径、分枝点高度、树冠形状和主要观赏面等情况。根据树木的大小,结合树木规格和土层厚薄、坡度大小、地下水位高低及土壤情况,合理设计树穴的大小并挖掘[7]。

2. 大树移栽施工策略

现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的主要采用的方法分别是带土球移栽和裸根移栽。根据起吊方式的不同,带土球大树移栽又可以分为为夹板、棕绳与裸土这三种起吊移植法。

由于大树移栽的成本较高,因此,在移栽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大树原有形态不变,不进行修剪或改变树木的原有结构。带土球大树移栽中,土球的大小对大树的成活率有着高度相关性,对于常绿树种而言,大土球会限制其生长速度,然而,大土球对主根发达的树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促进主根对水分的吸收。落叶树种的土球直径是根据其胸径的大小而确定的,一般来说落叶树种的土球直径是胸径的6~8倍,此范围内的土球直径较为适合生长。

在挖大树时,施工人员应当先用支杆对大树躯干进行支撑和加固,将影响起挖的枝条绑起来,去掉大树表面浮土,使其将表层根系显露出来。以树干为圆心,半径为土球尺寸,使用工具向外侧进行起挖,一旦达到规定的土球高度就可以停止挖掘工作。移栽时,可以使用苔藓、蒲包等对较为粗壮的分枝进行包裹处理,以免大树水分流失造成死亡,保护大树的生命。

大树成功移栽后,用三角形的支架对其进行支撑,防治因刮风等问题造成树体倾斜或倾倒,同时,为大树浇足够量的水,进行水分补充。

3. 移栽后的养护工作

一是注意为移栽大树进行浇水,保证水分供给充足。水是生命之源,水分限制着大树的生长状态,甚至可能由于水分不足,造成大树死亡。大树进行移栽后,必须进行浇水,水量要适当,过多可能造成根系溃烂,过少不足以满足吸收标准。后期需要每周浇水1-2次,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而定,这种状态需要维持一个月。

二是要根据大树的生长状况,适量进行施肥。在大树移栽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操作,难免会对大树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大树根部受损,对于营养的吸收是不利的,因此,需要适当进行营养补给,以施肥的方式进行。在大树根据喷洒适量生根剂,促进根部的生长,保证正常发育,进而提高对养分的吸收。后期养护中,肥料要根据树的状态选取合适的量,过量反而会对树造成不良负担,因此,养护人员应当以勤施少量为原则进行大树施肥。

四、总结

随着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全面开发,大树移栽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建设美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有助于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为了更好的种植树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唯有强化园林绿化工程,完善大树移栽技术,做好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的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技巧技以及后期对树木的养护等内容,才能推动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新社会。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跃式发展,对于城市的建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园林绿化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大树移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绿化工程师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绿化工种。本文主要就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的施工技术以及后期养护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大树移栽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乔木,大树移栽,施工技术,后期养护

参考文献

[1] 刘明凤.大树移栽管理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4):189-190.

[2] 陈鸿斌.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2):18-19.

[3] 磨海白.关于大树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11).

[4] 郑春蕊,李泊举,史爱国.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00102-00102.

[5] 李玉舒,常广新,申起竹.银杏大树移栽技术在北京园博会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24):36-37.

[6] 杨晓峰.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 移栽前对脐橙树的处理

1.1 限制当年产量

离征地截止时间, 基本上有1个果树的年生长周期, 为获得最大的收益又必须保证移栽成功, 在生产上应用了疏花、疏果、疏花枝技术, 把当年产量控制在正常年份的70%左右。就是在春季芽萌动前适当短截部分结果母枝, 使其抽生营养枝, 减少结果枝数量, 从而减少花量增加营养枝, 减少结果枝, 控制花量;在初花期进行疏花, 疏去畸形花、弱花, 保留分布均衡正常花;坐果后进行疏果对畸型果、病虫果、伤果和小果等要及早疏除外, 还在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 疏掉部分生长正常的小果, 保留生长正常的大果。同时, 还应注意保留光照条件好的果实, 对光照条件差的果实, 即使果型较大、生长正常也应疏除。尽量减少果树消耗, 尽可能多地让树体积累养分。

1.2 结合追肥进行断根

在脐橙树冠滴水线内, 围绕主干50 cm为半径, 下挖40 cm, 分2次完成断根。第1次在生理落果结束时挖1/2, 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后完成另1/2。主要是挖断一些支持根, 保留吸收根, 同时对保留下来的粗根进行刻伤处理, 促发新根。每次断根后, 每株施用含微量元素三元复合速溶肥500 g, 对水冲施。

1.3 采果后的管理与修剪

脐橙采收时间是11月中下旬, 采收后及时喷施10%氨基酸多元素叶面肥800倍液, 1次/15 d连续3次, 使树势快速恢复, 积累养分。在12月下旬气温下降后, 进行重剪。原来的树型是由3根骨干枝组成的自然开心型, 重剪时就是重新回缩骨干枝, 在每个骨干枝上只留1~2根结果母枝, 在每根结果母枝上只留3~4根结果枝 (营养枝) , 每一根结果枝 (营养枝) 上保留10~15张叶片, 整个植株上只保留原有叶片的50%, 着生在内膛的结果母枝留10~15cm短截, 对所有的伤口用噻霉酮膏剂涂抹处理。

1.4 完成新建果园基础工作

在2012年10月底完成种植坑的开挖、有机肥拌土回填等新建果园的基本准备工作;按计划好的株行距3 m×4 m, 开挖1 m2的定植壕沟, 要求沟间距准确, 沟行要直, 上层熟土和下层生土分开堆放。先将粗有机肥 (杂草、绿肥等) 加适量钙镁磷肥和石灰施入穴底, 回填表层熟土至栽植沟一半处, 然后施入腐熟羊粪、牛粪、猪粪、回填生土平坑, 最后用生物有机肥加复合肥与细土拌均匀, 垒培高出土面20~30 cm的方形定植堆。667 m2用腐熟羊粪、牛粪、猪粪3 000 kg, 生物有机肥200kg, 多元素复合肥30 kg。

2 移栽

2.1 移栽时间

在2013年2月中旬开始移植, 此时已过立春季节, 气温逐渐回暖, 地温也不断上升, 不会出现严重霜冻气象灾害天气。

2.2 起树

用125型挖掘机起树, 用有自卸功能的拖拉机运输, 带土移栽。起树前用红色油漆在树干的正南方, 画1条型标记。脐橙起树时, 因为脐橙垂直生长的主根比较发达, 挖掘机先在离主干60 cm处下挖1铲, 然后从下挖好的坑底, 向前挖出脐橙树。挖掘机的挖斗宽90 cm, 可挖深度95 cm, 所以挖出来的根球相对较大, 为了便于运输和种植, 需将根球修整呈1个上阔下窄的圆锥体, 上部阔面是以主干为圆心, 直径为60 cm左右的圆, 厚度为50 cm。沿着根球表面, 剪平断根的伤口, 然后用噻霉酮膏剂涂抹处理, 装车运输。

2.3 种植

成年壮树的带土移栽种植, 与营养杯苗木种植基本相同, 刨开准备好种植堆, 开挖深55 cm, 宽65 cm的种植穴, 将根球埋入种植穴内, 用种植堆的细土覆盖, 踩实即可。应注意的是, 应该按起树前画在树干标记, 种植时对准正南方, 以免树体因采光方位的改变, 导致植株生长紊乱, 而延长缓苗期。

3 移栽后的管理

3.1 肥水管理

移栽后, 浇1次透的定根水, 土壤沉实后, 盖土整平, 在树盘周围覆盖15~20 cm稻草。移栽脐橙树长出3~4片叶时, 要浇1次0.3%尿素液。枝梢生长旺季, 要每隔10~15 d, 叶面喷施10%多元素氨基酸叶面肥800倍液。进入5月, 每667 m2淋施含微量元素三元复合速溶肥10 kg另加尿素5~10 kg, 年内旺盛生长期内共2~3次, 可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芽眼饱满;进入9月, 每667 m2淋施硫酸钾5~10 kg另加过磷酸钙20 kg, 促进枝条老熟提高抗性。夏季气温较高, 脐橙树对水分需求也比较多, 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来决定浇水量, 浇水时间一般都在早晨或傍晚。

3.2 整型修剪

在原有的骨干枝培养结果母枝, 通过拿枝、拉枝、扭枝、抹芽的方法, 使各枝条平衡生长, 增加叶面积, 促进新梢多次生长, 多生长健壮侧枝加速分级, 尽快形成多枝多叶的树冠, 快速恢复树势和树型。要及时抹掉所有的花蕾和着生位置不当的萌蘖, 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第2年, 对夏梢进行适当修剪, 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使移栽树的局部枝芽得到更多营养;秋梢不作修剪, 让其自然生长。

3.3 病虫害防治

移栽脐橙园病虫害防治, 主要以防为主, 结合叶面肥喷施, 定期施药。

3.3.1 病害的防控

病害主要有溃疡病和炭疽病, 病害严重时可引起落叶、枯梢, 甚至全株死亡。特别是移栽脐橙树伤口多更加要注意防控。病菌主要通过气孔和伤口侵入, 由风雨, 昆虫, 人为接触传播。在生产上移栽树防控溃疡病以保梢为主, 应在春、夏、秋梢萌发后10、20 d各喷药1次, 药剂:王铜杀菌剂800倍, 农用链霉素800 kg/mg加10%酒精, 50%退菌特600倍。在晚春梢施药时添加50%多菌灵600倍, 50%退菌特600倍, 10%苯醚甲环唑3 000倍, 可同时防控炭疽病。

3.3.2 虫害的防控

虫害主要有红蜘蛛, 锈壁虱, 柑橘粉虱, 主要在叶片, 嫩枝上取汁液, 造成叶片上有斑点, 叶片失去光泽, 叶色发黄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在生产上采取病虫同时防控的措施, 就是在防控病害时添加防虫害的药剂, 主要有20%速螨酮400倍, 15%哒螨酮3 000倍, 73%克螨特3 000倍, 90%晶体敌百虫600倍。柑橘病虫害防控时慎用拟除虫菊酯类及波尔多液农药, 因为这些药剂对锈壁虱有诱发作用。

4 结语

经过精心管理, 移栽后的脐橙树第1年树型基本恢复, 第2年开始挂果, 平均每株产10 kg, 第3年恢复正常产量, 平均每株产35 kg。通过合理应用大树移植技术, 使脐橙园取得早结丰产的成效, 降低植株户经济损失, 提早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丰产脐橙树成功移栽建园, 为今后解决工业与农业争地,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并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摘要:旨在介绍科学应用果树移栽技术, 能有效促进新建移栽脐橙园, 取得早结丰产, 降低因工业征地导致果园重建的经济损失, 能尽快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1秋季移植时间的选择

秋季移植的时间, 要根据苗木生长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一年生苗木完全达到木质化, 顶芽饱满, 生长点明显, 全株针叶80%以上落叶时比较适当。具体时间在十月下旬质十一月初为宜。

2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2.1整地

先用犁深翻15~20厘米。饭前施腐熟的有机肥, 用5%的甲拌磷和敌克松粉剂混拌, 比例是10∶1, 然后将混合药剂撒在土地上, 剂量每亩20公斤, 用以消灭越冬的害虫的成虫或卵, 同时也能消灭枯树枝上的病菌。

2.2作床

为了方便田间管理, 落叶松换床一般以床式换床为佳, 床宽1.1米, 床高15~20厘米, 床长因地制宜, 但两头须留出作业道, 没有喷灌设备的两头各留2~3米, 床间隔为30厘米, 以便通过水车田间管理作业方便。床面要整平捣碎土块, 保持苗木土壤疏松。

2.3苗木选择

在起苗的同时, 要及时将苗木分Ⅰ、Ⅱ、Ⅲ级, 选好, 其标准按表1所列。

每个级别的苗木50株一把放在一处假植好待用。

3移植

为保证移植是株行距分布均匀, 可根据需要做好一个长1.1米, 宽0.1米厚0.02米的假植板, 控制行距为10厘米, 垂直开沟深15~20厘米, 确保不窝根, 不露跟, 苗木不倾斜。回土后踏实、栽正, 每平方米为200~220株。秋季移植时气温低, 苗木不失水, 来春解冻后, 不需缓苗可直接生长, 延长了苗木生长期, 使苗木木质化程度提高, 苗木茁壮, 根系发达, 顶芽饱满, 地径粗壮敦实, 能达到培育目的。为营造书速生丰产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田间管理

(1) 为防止苗木生理干旱, 换床后要及时灌水, 在易受风害的地方, 要加设防风障或用草帘等物覆盖苗木, 同时注意防鼠。翌春土壤解冻20厘米左右, 表土稍干能作业时, 要及时清理作业道, 用清理下来的浮土均匀的撒在苗床上, 用此弥补被冻拨害带来的地面裂缝, 并及时灌水。

(2) 刚苗床苗木与杂草同时生长的时候, 可用自制工具, 可用八号铁线做成弯钩, 前面砸成长4厘米、宽0.6厘米的扁, 用以松土。同时将杂草清除干净, 拔掉运到苗床外面。松土要全面彻底, 整个床面都要松到, 以增加土壤透气性, 以利苗木根系吸收营养。在苗木刚萌动时, 可以喷施400倍扑草净水溶液, 来控制杂草生长。每平方米用量在0.2~0.5克之间, 不得超过0.5克。在幼苗长出新生根后, 可随灌水追施氮肥以供应苗木期的养分需求。同时在地下害虫较严重的地方, 可随灌水施1∶1∶500的辛硫磷、乐果水溶液。如果防治根腐病时可施1∶1000多菌灵水溶液。

(3) 落叶松换床苗在一年的生长期中, 一般不易得病。须的注意的是入梅后遇连阴多雨, 光照不足的天气, 因气温较高, 空气湿度较大, 苗木易得茎叶腐烂病。在此期间为防治此病, 可调整苗床通透性。。或在7月末8月初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在发病初期每隔10天喷施1000倍多菌灵溶液。或每平方米喷施4克代森锌溶液。

(4) 根据造林需要, 秋季起苗分级随起随选随假植, 入冬前窖藏过冬。

摘要:长白落叶松是长白山林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落叶松苗木秋季移植、栽培方法, 提出了培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领。

上一篇:校园诗词文化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钢铁企业物流管理论文范文